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南部吉隆盆地晚中新世-早更新世介形类群落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陈奋宁 陈锐明 +4 位作者 郭岐明 张克信 周修高 徐亚东 江尚松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72-886,共15页
本文在西藏南部吉隆盆地新生代沉积中获得丰富的介形类化石,根据介形类动物群在地层剖面上的分布规律,建立了8个介形类群落,自下而上为:Leucocytherella trinoda-Ilyocypris群落;Ilyocypris pentanada-Leucocytherella hyalina群落;Cand... 本文在西藏南部吉隆盆地新生代沉积中获得丰富的介形类化石,根据介形类动物群在地层剖面上的分布规律,建立了8个介形类群落,自下而上为:Leucocytherella trinoda-Ilyocypris群落;Ilyocypris pentanada-Leucocytherella hyalina群落;Candoniella zadaensis-Leucocytherella群落;Eucypris subgyrongensis-Candoniella zadaensis群落;Leucocytherella-Cadoniella zadaensis群落;Leucocythere mirabilis-Leucocytherella hyalina群落;Leucocythere mirabilis-Leucocytherella glabra群落和Leucocythere mirabilis-Leucocytherella trinoda群落。通过对介形类群落进行详细的特征分析,并结合磁性地层年代学数据,将吉隆盆地7.2~1.67Ma的古气候划分为5个期次:①7.2~6.7Ma为暖湿期;②6.7~5.8Ma为凉湿期;③5.8~3.6Ma为暖湿期;④3.6~2.6Ma为凉湿期;⑤2.6~1.67Ma为冷干期。将研究区的7.2Ma以来的气候演化特征与全球气候演变对比认为:吉隆盆地7.2~5.8Ma间的气候以暖湿为主,可能与来自印度的东南季风加强有关;5.8~3.6Ma间吉隆盆地古气候分析显示为相对暖湿期,可能与来自印度洋的东南季风再次加强有关;3.6Ma后,由于是受全球气候变冷、冬季风加强及青藏高原强烈隆升的影响,吉隆盆地气候向更寒冷干旱的环境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新世—早更新世 介形类群落 古气候演化 吉隆盆地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南札达盆地上中新统—上新统托林组介形类群落
2
作者 陈奋宁 陈锐明 +4 位作者 李娜 宋博文 张克信 徐亚东 查显锋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180-3197,共18页
笔者在西藏南部札达盆地新生代沉积地层中获得了丰富的介形类化石,根据介形类动物群在地层剖面上的分布规律,建立了两个介形类组合带:(1)Ilyocypris bradyi-Cyclocypris orum-Leucocythere dorsotuberosa组合带;(2)Leucocytherella-Cand... 笔者在西藏南部札达盆地新生代沉积地层中获得了丰富的介形类化石,根据介形类动物群在地层剖面上的分布规律,建立了两个介形类组合带:(1)Ilyocypris bradyi-Cyclocypris orum-Leucocythere dorsotuberosa组合带;(2)Leucocytherella-Candoniella zadaensis-Leucocythere mirabilis组合带。通过对研究区介形类组合带与国内外其他地区相同层位的介形类组合对比研究,将札达盆地托林组的时代厘定为中新世晚期—上新世最晚期。根据介形类动物群在剖面上的分布规律,自下而上建立了7个介形类群落:Candona-Candoniella群落;Ilyocypris-Cyclocypris群落;Leucocythere-Candona群落;Ilyocypris-Leucocythere群落;Leucocythere-Leucocytherella-Candona群落;Leucocythere mirabilis-Candona群落和Ilyocypris-Leucocytherella群落。通过对介形类群落详细的特征分析并结合磁性地层年代学数据,将札达盆地9.5~1.7 Ma的古气候划分为6个期次:(1)9.5~8.4 Ma为凉湿期;(2)8.4~6.3 Ma为温湿期;(3)6.3~5.5 Ma为凉湿期;(4)5.5~4.4 Ma为温湿期;(5)4.4~2.8 Ma为冷湿期;(6)2.8~1.7 Ma为温暖偏干期。将研究区9.5 Ma以来的气候演化特征与全球气候演变对比认为:札达盆地9.5~6.3 Ma间的气候以暖湿为主,可能与来自印度的东南季风加强有关;6.3~3.6 Ma间札达盆地古气候分析显示为相对暖湿期,存在气候波动,可能与来自印度洋的东南季风再次加强有关;3.6 Ma以后由于受全球气候变冷、冬季风加强及青藏高原强烈隆升的影响,札达盆地气候向寒冷干旱的环境转变,在2.8~1.7 Ma气候却变得温暖潮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中新世—上新世 介形类群落 古气候演化 札达盆地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察尔汗钻孔介形类记录及其对察尔汗古湖晚更新世高湖面的指示
3
作者 宋博文 柯学 +4 位作者 宋泰忠 张克信 杨文军 张金明 张小瑾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168-3179,共12页
察尔汗盐湖作为柴达木盆地第四纪的沉积中心,沉积了巨厚的第四系湖相沉积,其演化历史研究对于揭示柴达木盆地及青藏高原北部第四纪古气候、古环境演变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AMS^(14)C测年的基础上,以察尔汗盐湖晚更新世钻孔(ZK53630... 察尔汗盐湖作为柴达木盆地第四纪的沉积中心,沉积了巨厚的第四系湖相沉积,其演化历史研究对于揭示柴达木盆地及青藏高原北部第四纪古气候、古环境演变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AMS^(14)C测年的基础上,以察尔汗盐湖晚更新世钻孔(ZK53630-1)岩芯中介形类微体化石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的采样和室内分析,共识别出7属10种。基于分类学研究,识别出2个介形类组合(自下而上):Ilyocypris biplicata-Limnocythere inopinata和Ilyocypris bradyi-Ilyocypris sebeiensis。介形类及其伴生化石均显示察尔汗古湖在距今34~28 ka期间的晚更新世晚期(MIS 3a)主体为淡水—微咸水湖泊,气候温暖湿润,与现今极端干旱的盐湖环境截然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形类群落 察尔汗古湖 柴达木盆地 MIS 3阶段 古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