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介孔硅纳米颗粒对水稻镉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吴迎奔 刘剑波 +3 位作者 贺月林 陈薇 许丽娟 王震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5-148,共4页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介孔硅纳米颗粒(MSN)对水稻Cd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MSN提高了土壤溶液的p H值,从而显著降低了土壤Cd的生物有效性,施用量为0.5%、1.0%和2.0%的MSN处理组土壤有效态Cd含量分别下降63.07%、81.30%和93.02%。MSN对Cd污...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介孔硅纳米颗粒(MSN)对水稻Cd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MSN提高了土壤溶液的p H值,从而显著降低了土壤Cd的生物有效性,施用量为0.5%、1.0%和2.0%的MSN处理组土壤有效态Cd含量分别下降63.07%、81.30%和93.02%。MSN对Cd污染土壤上水稻生长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显著降低了盆栽水稻籽粒中Cd的含量,0.5%、1.0%和2.0%MSN处理组水稻籽粒中Cd含量从0.363 mg/kg分别下降到0.045 5、0.032 5、0.020 7 mg/kg,均达国家标准。因此,介孔硅纳米颗粒可用于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硅纳米颗粒 水稻 镉污染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硅基活性氧可控释放纳米体系及其抗肿瘤应用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吴迪 齐隽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29-1334,共6页
目前,人类在抗肿瘤治疗方面已取得巨大进步,分子靶向药物、单克隆抗体等一系列抗肿瘤新药层出不穷,已使得广大肿瘤患者不同程度地获益;但现阶段临床抗肿瘤治疗均存在不良反应明显、肿瘤耐药等诸多难题。近年来,以介孔氧化硅为载体设计... 目前,人类在抗肿瘤治疗方面已取得巨大进步,分子靶向药物、单克隆抗体等一系列抗肿瘤新药层出不穷,已使得广大肿瘤患者不同程度地获益;但现阶段临床抗肿瘤治疗均存在不良反应明显、肿瘤耐药等诸多难题。近年来,以介孔氧化硅为载体设计的纳米药物缓控释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抗肿瘤治疗的种种缺点,尤其是介孔硅基活性氧可控释放纳米体系,具有良好的肿瘤靶向性及生物相容性,且对正常组织细胞影响极小,并可经由多种途径发挥显著的抗肿瘤作用,临床应用前景广阔。该文就该体系及其在抗肿瘤方面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硅纳米颗粒 活性氧 抗肿瘤治疗 药物可控释放纳米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担载阿霉素/血红蛋白树枝状介孔硅球的制备及其生物性能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潘珊 李永生 施剑林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97-1102,共6页
实体瘤中普遍存在乏氧现象,是导致肿瘤对非手术治疗手段抗拒性增加,降低药物疗效的重要因素。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采用简单的两相界面法制备了一种小尺寸(65nm)、单分散、生物稳定性良好的可共载抗癌药物盐酸阿霉素(DOX)和载氧蛋白血红... 实体瘤中普遍存在乏氧现象,是导致肿瘤对非手术治疗手段抗拒性增加,降低药物疗效的重要因素。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采用简单的两相界面法制备了一种小尺寸(65nm)、单分散、生物稳定性良好的可共载抗癌药物盐酸阿霉素(DOX)和载氧蛋白血红蛋白(Hb)的树枝状介孔硅纳米颗粒(DMSNs)。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动态光散射仪(DLS)和氮气吸附–脱附仪等对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DMSNs纳米颗粒粒径均一、分散性良好,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654.52 m^2/g)和孔容(1.26cm^3/g)以及两套孔道结构(直径2.7nm和5.4~6.8 nm)。更重要的是,树枝状介孔层的孔径仅需改变三乙醇胺(TEA)的用量即可调节。药物释放、流式细胞术、激光共聚焦以及细胞毒性等相关实验结果表明,DMSNs可同时装载DOX与Hb,且具有较高的药物释放能力(75.6%)和持久的释放性能(48h)。载入血红蛋白后,其IC_(50)为20.6μg/mL,能够有效提高抗癌药物DOX的细胞致死率。因此,这种小尺寸的树枝状介孔硅球在药物传输和肿瘤治疗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乏氧 小尺寸 树枝状介孔硅纳米颗粒 药物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分子“盖帽”的介孔硅药物控释系统 被引量:1
4
作者 曾胚羡 郑少秋 +1 位作者 曹婷 朱春玲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049-4059,共11页
介孔硅纳米颗粒在药物控释系统中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这方面的研究已成为当今生物医药领域共同研究热点之一。而生物分子由于其生物相容性好、可降解、无毒副作用、靶向性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修饰介孔硅纳米颗粒。综... 介孔硅纳米颗粒在药物控释系统中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这方面的研究已成为当今生物医药领域共同研究热点之一。而生物分子由于其生物相容性好、可降解、无毒副作用、靶向性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修饰介孔硅纳米颗粒。综述了用不同种类生物分子作为"帽子"修饰介孔硅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生物分子与介孔硅表面的连接作用方式及脱离机制。最后还对当前研究的热点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评述与展望,希望为药物控释体系未来的研究提供借鉴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硅纳米颗粒 控释系统 生物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ght and temperature dual responsive pesticide release system based on 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 modified by dopamine
5
作者 XUWen-shuang YANG Zhou-xiao-shuang +1 位作者 ZHANG Guang-yang LIU Hu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2期397-409,共13页
A light and temperature dual responsive copolymer,poly(7-(4-vinylbenzy-loxyl)-4-methylcoumarin-co-N vinyl caprolactam-co-tri(ethylene glycol)methyl ether methacrylate)(PVNM),was grafted on the surface of dopamine base... A light and temperature dual responsive copolymer,poly(7-(4-vinylbenzy-loxyl)-4-methylcoumarin-co-N vinyl caprolactam-co-tri(ethylene glycol)methyl ether methacrylate)(PVNM),was grafted on the surface of dopamine based 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MSNs).The resulting polymer brush,MSNs-g-PVNM,was characterized by FT-IR,TEM,TGA and XPS.The dual responsive behaviors of MSNs-g-PVNM were systematically studied.With imidacloprid as the model guest pesticide,the loading percentage and loading efficiency of the polymer brush were determined as 9.2%and 40.6%,respectively.The release efficiency of imidacloprid in MSNs-g-PVNM was the lowest value of 5.4%at 20℃ and 365 nm,and it reached the highest value of 52.4%at 50℃ and 254 nm.The loss percentage of imidacloprid on the leaves contained imidacloprid-loaded MSNs-g-PVNM(8.4%)was much less than that contained only imidacloprid(25.2%)after three rinses.It was confirmed that the release process of imidacloprid was well regulated through changing external conditions such as light and temp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VINYLCAPROLACTAM controlled release system STIMULI-RESPONSIVE 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 IMIDACLOPR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