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介孔石墨烯/炭黑复合导电剂在锂离子电容器负极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钊 孙现众 +5 位作者 李晨 张熊 王凯 刘文杰 张澄 马衍伟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17年第6期1264-1272,共9页
将介孔石墨烯与炭黑的复合导电剂(G/SC)应用于硬碳负极材料,并与炭黑(SC)、石墨烯纳米片/碳纳米管/炭黑的导电浆料(GNC/SC)、碳纳米管/炭黑的导电浆料(CNC)3种导电剂进行对比研究。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表征了G、SC、GNC、CNC导电剂... 将介孔石墨烯与炭黑的复合导电剂(G/SC)应用于硬碳负极材料,并与炭黑(SC)、石墨烯纳米片/碳纳米管/炭黑的导电浆料(GNC/SC)、碳纳米管/炭黑的导电浆料(CNC)3种导电剂进行对比研究。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表征了G、SC、GNC、CNC导电剂和硬碳的形貌与结构。硬碳负极的电化学阻抗谱表明,G/SC导电剂可以降低电极电荷转移电阻和固态电解质界面电阻。相比于其它3种导电剂,添加G/SC的硬碳电极具有最高的比容量(155 mA·h/g)和最佳的倍率性能(在2 A/g时比容量为60 mA·h/g)。循环伏安曲线的分析表明,随着扫速的增大,锂离子在电极中的法拉第固相扩散转变为电极表面快速扩散,G/SC导电剂在硬碳负极中构筑了有效的"点-面"导电网络,促进了硬碳负极的电子转移和锂离子在电极表面的快速扩散。基于添加G/SC的硬碳负极和活性炭正极制备出锂离子电容器,能量密度为81.1 W·h/kg,功率密度可达22.3 kW/kg,在20 C倍率下循环2000周后,容量保持率为9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石墨烯 导电剂 硬碳 碳纳米管 锂离子扩散 锂离子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