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载银介孔二氧化硅聚醚砜纳米复合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1
作者 肖世健 樊飞 +2 位作者 陈琦 朱炳龙 张曼莹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5-120,127,共7页
以载银介孔二氧化硅(m-SiO_(2)/Ag)、聚醚砜(PES)、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原料,采用湿法相转换法制备了载银介孔二氧化硅聚醚砜(m-SiO_(2)/Ag/PES)纳米复合膜。通过接触角测试仪、扫描电子显微镜、死端过滤装置等对纳米复合膜的亲水... 以载银介孔二氧化硅(m-SiO_(2)/Ag)、聚醚砜(PES)、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原料,采用湿法相转换法制备了载银介孔二氧化硅聚醚砜(m-SiO_(2)/Ag/PES)纳米复合膜。通过接触角测试仪、扫描电子显微镜、死端过滤装置等对纳米复合膜的亲水性、形貌、过滤性能进行表征,研究了纳米复合膜对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孢杆菌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在不显著降低截留率的条件下,m-SiO_(2)/Ag可以有效提高膜通量;复合膜抗菌性能与m-SiO_(2)/Ag含量成正比,m-SiO_(2)/Ag的添加提高了复合膜的抗菌及抗污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银二氧化硅 膜污染 纳米复合膜 抗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负载戊唑醇纳米缓释颗粒的制备及生物活性
2
作者 桂阔 周瑞 +6 位作者 惠托平 刘夷宁 张欣茹 李文奎 雷鹏 高艳清 马志卿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9-569,共11页
本研究以中空介孔纳米二氧化硅(hollow mesoporous nano silica, HMS)为载体负载戊唑醇(tebuconazole, Teb),制备了戊唑醇@中空介孔纳米二氧化硅(Teb@HMS)缓释颗粒。通过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比... 本研究以中空介孔纳米二氧化硅(hollow mesoporous nano silica, HMS)为载体负载戊唑醇(tebuconazole, Teb),制备了戊唑醇@中空介孔纳米二氧化硅(Teb@HMS)缓释颗粒。通过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比表面积分析仪(BET)及热重分析仪(TGA)等仪器对其形貌、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研究了戊唑醇在缓释颗粒中的释放行为。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盆栽试验和田间防效试验测定了Teb@HMS缓释颗粒对立枯丝核菌的抑制活性及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通过水稻种子发芽试验和斑马鱼试验对Teb@HMS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纳米二氧化硅载药粒子呈规整的中空介孔结构,对戊唑醇的载药率为52.02%,缓释时间长达400 h;Teb@HMS缓释颗粒降低了戊唑醇对非靶标生物水稻种子及斑马鱼的毒性,抑菌活性明显优于戊唑醇原药;盆栽和田间试验结果显示,施药后第18天Teb@HMS针对水稻纹枯病的保护作用防效分别达61.79%和70.42%。该研究可为中空介孔纳米二氧化硅缓释颗粒在农药减量化和植物病害绿色可持续防控方面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纳米二氧化硅 戊唑醇 缓释颗粒 水稻纹枯病 立枯丝核菌 安全性评价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方法对Co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丙烷脱氢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陈杰玉 谯雨 +3 位作者 克德尔叶·阿布都外力 胡佳婕 孙敏 刘清龙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7-153,共7页
以树枝状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为载体、Co为活性组分,分别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嫁接法和掺杂法制备了含Co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催化剂,利用XRD、SEM、N_(2)吸附-脱附、XPS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了催化剂的丙烷脱氢制丙烯的催化活性。实... 以树枝状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为载体、Co为活性组分,分别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嫁接法和掺杂法制备了含Co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催化剂,利用XRD、SEM、N_(2)吸附-脱附、XPS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了催化剂的丙烷脱氢制丙烯的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嫁接法和掺杂法制备的催化剂中,活性组分Co的分散性更好,主要以Co^(2+)形式存在并与载体产生较强的相互作用;掺杂法合成过程简单,催化剂中树枝状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载体的结构保持更完整,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丙烷脱氢活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体积浸渍法 嫁接法 掺杂法 丙烷脱氢 氧化 二氧化硅纳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合成及药物运输(英文)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敏敏 耿浩然 +4 位作者 胡金霞 张琼 Godfred Amfo Agyekum 张卓琦 曹希传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125-2135,共11页
合成了荧光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MSNs-FITC),并研究了其在持续药物释放和生物示踪成像方面的应用。首先,采用一步法合成出MSNs-FITC,结合SEM、TEM、FT-IR、XRD和氮气吸附脱附等表征技术进行表征。其次,将抗癌药物阿霉素(DOX)负载到MSNs... 合成了荧光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MSNs-FITC),并研究了其在持续药物释放和生物示踪成像方面的应用。首先,采用一步法合成出MSNs-FITC,结合SEM、TEM、FT-IR、XRD和氮气吸附脱附等表征技术进行表征。其次,将抗癌药物阿霉素(DOX)负载到MSNs-FITC中。载药粒子的药物释放行为具有明显的pH依赖性,酸性环境加速释放速率。同时,体外细胞毒性测试表明MSNs-FITC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CLSM)图像表明,MSNs-FITC可以进入细胞并具有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术分析(FCM)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载体 药物运输 细胞毒性 生物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农药可控释放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5
作者 何顺 高云昊 +2 位作者 万虎 马洪菊 李建洪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16-423,共8页
鉴于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MSNs)具有比表面积大、孔径可调节、孔道均匀、内外表面易于修饰和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其在药物控释方面的应用已成为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 鉴于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MSNs)具有比表面积大、孔径可调节、孔道均匀、内外表面易于修饰和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其在药物控释方面的应用已成为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软模板法、硬模板法和自模板法),表征技术[扫描电镜分析(SEM)、透射电镜分析(TEM)、X射线衍射分析(XRD)、物理吸附分析、热重和差热分析(TGA-DTA)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及其在农药领域的研究应用状况,探讨了以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作为农药载体时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 纳米粒子 农药控释 制备方法 表征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响应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可控释放 被引量:9
6
作者 曹杰 何定庚 +2 位作者 何晓晓 王柯敏 赵应香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14-918,共5页
选择带负电荷且溶解度和分子结构对pH值非常敏感的聚丙烯酸作为封堵分子,采用静电吸附的修饰方法,制备了pH响应的MCM-41型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利用高倍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及比表面积分析... 选择带负电荷且溶解度和分子结构对pH值非常敏感的聚丙烯酸作为封堵分子,采用静电吸附的修饰方法,制备了pH响应的MCM-41型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利用高倍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及比表面积分析等手段表征了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物理化学性质.以联钌吡啶染料分子作为模式客体分子,研究了pH调控下的模式客体分子在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中的包裹及释放行为.结果表明,该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对pH具有很好的响应性;在近中性条件下,带正电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通过静电吸附作用吸附带负电的聚丙烯酸,导致介孔封堵,使包载的染料分子几乎无释放;客体分子的释放率随着pH值的降低而升高,当pH≤5时,染料分子显著释放,pH=1时客体分子的释放率高达98%,可以实现对包载客体分子的控制释放.该pH响应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载体具有制备简便、价格低廉和包载量大等优点,有望应用于药物的控制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纳米颗粒 控制释放 聚丙烯酸 pH响应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质酸修饰的介孔二氧化硅包覆金纳米棒的制备及在肿瘤化疗-热疗联合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7
作者 金新天 刘刚 +7 位作者 李君哲 孙丽丽 王俊荣 李俊锋 李沛 陈文庆 王强 佟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4-231,共8页
通过在包覆了金纳米棒的介孔硅表面修饰生物相容性的透明质酸,得到了具有肿瘤靶向性的多功能药物载体.实验结果表明,透明质酸可以通过酰胺键修饰在介孔硅表面,所得药物载体可在透明质酸酶作用下实现选择性释放.该体系在近红外区域具有... 通过在包覆了金纳米棒的介孔硅表面修饰生物相容性的透明质酸,得到了具有肿瘤靶向性的多功能药物载体.实验结果表明,透明质酸可以通过酰胺键修饰在介孔硅表面,所得药物载体可在透明质酸酶作用下实现选择性释放.该体系在近红外区域具有较高的吸收,可以在近红外光照射下实现光热转换.细胞实验结果表明,该多功能药物载体可以有效靶向CD44过量表达的乳腺癌细胞,通过CD44介导的内吞富集在肿瘤内部,结合化学药物治疗和光热治疗,显示出更高的肿瘤细胞凋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 纳米 透明质酸 化疗-热疗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在农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8
作者 孙德权 陆新华 +4 位作者 李伟明 胡玉林 段雅婕 庞振才 胡会刚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28-239,共12页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MSNs)具有高容量介孔空间、比表面积大、稳定性强、内外表面易于修饰和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其在农业上的应用已成为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综述近年来国内外MSNs在农业生产上的应...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MSNs)具有高容量介孔空间、比表面积大、稳定性强、内外表面易于修饰和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其在农业上的应用已成为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综述近年来国内外MSNs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进展,详细阐述MSNs作为载运系统在农业投入品和转基因方面的优势,讨论MSNs在环境污染治理、农产品贮藏保鲜、探测传感器等方面应用的特点,解析植物吸收、运输和积累MSNs的过程以及其与植物互作的原理,综合评估MSNs的生物安全性。最后,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更有效地利用MSNs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提供参考与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纳米 载运体系 生物安全性 农业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介孔二氧化硅负载丙硫菌唑纳米颗粒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许春丽 Muhammad BILAL +6 位作者 徐博 冉刚超 赵鹏跃 曹冲 李凤敏 曹立冬 黄啟良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4-224,共11页
近年来,丙硫菌唑作为一种新颖的广谱杀菌剂备受关注,但由于其代谢产物对操作人员存在健康风险,导致其在中国的使用和登记受到限制。将丙硫菌唑制备为具有缓慢释放、可提高农药稳定性等特点的缓释制剂可有效改善其带来的健康风险问题。... 近年来,丙硫菌唑作为一种新颖的广谱杀菌剂备受关注,但由于其代谢产物对操作人员存在健康风险,导致其在中国的使用和登记受到限制。将丙硫菌唑制备为具有缓慢释放、可提高农药稳定性等特点的缓释制剂可有效改善其带来的健康风险问题。本研究采用纳米荧光介孔二氧化硅制备了丙硫菌唑缓释纳米颗粒,通过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Brunauer-Emmett-Teller(BET)比表面积分析、热重分析(TGA)、荧光光谱以及高效液相色谱仪等手段对其结构与特性进行表征。采用透析袋法探讨了丙硫菌唑在释放介质中的释放行为;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该载药颗粒对小麦赤霉病原菌的杀菌活性;通过激光共聚焦研究了荧光二氧化硅在小麦赤霉病菌菌丝体以及小麦中的传输情况。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载药纳米颗粒外观形貌较为规整,平均粒径为139 nm,其最大载药量可达27.14%;该纳米载药颗粒具有缓释性能,释放曲线符合Ritger-Peppas方程;载药颗粒与丙硫菌唑原药相比具有相同的毒力效果。此外,激光共聚焦结果表明,该荧光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可以在菌丝体以及小麦植株根部吸收和传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二氧化硅 丙硫菌唑 纳米颗粒 缓释性能 小麦赤霉病菌 杀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液中稳定分散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的制备及其生物毒性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方天 田迎 +3 位作者 王建东 滕兆刚 孙晶 恽时锋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14-1018,共5页
目的介孔纳米材料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药物载体应用于药物领域,文中制备在溶液中能稳定分散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MesoporousSilicaNanospheres,MSNs)并探讨其生物毒性。方法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MSN... 目的介孔纳米材料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药物载体应用于药物领域,文中制备在溶液中能稳定分散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MesoporousSilicaNanospheres,MSNs)并探讨其生物毒性。方法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MSNs,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氮气吸附-脱附仪检测MSNs的物理化学性质;检测MSNs对293T细胞(人胚肾细胞)增殖的影响;观察BALB/c小鼠尾静脉注射20mg/kg和40ms/kg剂量MSNs后肝、脾、肾、心、脑和肺的病理学变化。结果制备的MSNs在溶液中可稳定分散,平均粒径为100nm,具有高度有序的二维六方结构。体外实验结果:50~400μg/ml范围内,MSNs对293T细胞成活率没有影响(P〉0.05);体内实验结果:40mg/kgMSNs导致BALB/c小鼠肝和肺出现病理变化。结论在溶液中稳定分散的MSNs对293T细胞没有毒性;长时间尾静脉注射高剂量MSNs对小鼠肝和肺有一定程度的损伤,通过控制MSNs的使用剂量与使用周期可以避免对动物组织器官的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纳米 细胞毒性 组织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载紫杉醇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性能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雪 苏志桂 +1 位作者 薛玲静 张灿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53-658,共6页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MSN)作为药物载体已成为纳米给药系统研究的热点。以无序孔道的MSN为载体,以溶剂吸附法负载化疗药物紫杉醇(PTX),从而制备得到PTX@MSN。考察了PTX@MSN的理化性质、药物体外释放行为...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MSN)作为药物载体已成为纳米给药系统研究的热点。以无序孔道的MSN为载体,以溶剂吸附法负载化疗药物紫杉醇(PTX),从而制备得到PTX@MSN。考察了PTX@MSN的理化性质、药物体外释放行为和体外抗肿瘤活性等特性。研究结果表明,PTX@MSN载药量为(23.76±1.14)%,在水性介质中分散良好,粒径约为250 nm,电位为-(8.01±1.81)mV。PTX@MSN具有药物缓释特性,24h后PTX累积释放率为(23.62±2.15)%。细胞毒性结果显示,空白MSN生物安全性良好,而PTX@MSN组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杀伤作用较市售Taxol组强。本研究为MSN递送抗肿瘤药物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应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纳米 紫杉醇 体外释放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肥料的制备及控制释放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德权 陆新华 +2 位作者 陈海丽 王超 胡会刚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905-1911,共7页
以纳米科技为基础的载运体系为提高农化投入品使用效率、减少农业成本提供了新的途径。本研究合成了颗粒直径约为20 nm,孔径为3.0 nm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MSNs)。尿素肥料通过水溶液自由扩散,以物理吸附直接装载于纳米颗粒的介孔中... 以纳米科技为基础的载运体系为提高农化投入品使用效率、减少农业成本提供了新的途径。本研究合成了颗粒直径约为20 nm,孔径为3.0 nm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MSNs)。尿素肥料通过水溶液自由扩散,以物理吸附直接装载于纳米颗粒的介孔中。结果表明,当尿素溶液浓度为10 mg/mL时,MSNs的最大包载率为69.15%。通过接枝到MSNs表面的门控分子1-癸硫醇实现了对尿素的封堵,而拉曼光谱和氮吸附分析则证明了门控分子通过双硫键与纳米颗粒相互连接。利用激发因子谷胱甘肽(GSH)与门控分子产生的化学反应,促使双硫键断裂,实现对包载尿素的控制释放。体外释放测试表明,在没有GSH存在的条件下,尿素从1-癸硫醇封堵的MSNs中几乎“零”释放。当GSH存在时,肥料释放的速度由GSH的浓度控制。本研究研制了一种还原响应型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肥料,实现了对尿素肥料的有效装载和控制释放,为进一步研究新型纳米肥料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纳米 纳米肥料 装载 还原响应型 控制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对黄酮类化合物载药性能及药物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亚男 裴高升 +2 位作者 邱喜龙 戚爱棣 任晓亮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28-532,共5页
目的制备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并研究其对黄酮类化合物(芹菜素、槲皮素、橙皮素)载药性能及药物释放的影响。方法制备负载黄酮类化合物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扫描/透射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氮气吸附-脱附解析对其进行表... 目的制备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并研究其对黄酮类化合物(芹菜素、槲皮素、橙皮素)载药性能及药物释放的影响。方法制备负载黄酮类化合物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扫描/透射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氮气吸附-脱附解析对其进行表征,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纳米粒的载药量。结果所得纳米粒形状大小均一,平均粒径230-250 nm,比表面积为1045 cm^2/g,孔径2.8 nm。橙皮素、槲皮素和芹菜素的载药量分别为27%、23%和18%,40 min时的释放量分别为84%、80%和76%。结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可实现黄酮类化合物的高负载,并显著提高其在水溶液中的溶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 纳米 芹菜素 槲皮素 橙皮素 载药性能 药物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HMSNs)的合成及其生物相容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郑昆 杨红 +3 位作者 温刚 张元新 葛雅琨 隋新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8-151,共4页
以CaCO_3为模板合成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HMSNs),并通过透射电镜(TEM)和小角X射线粉末衍射(SAXRD)对样品进行表征,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HMSNs样品对A549的细胞内吞能力及生物相容性.结果表明:CaCO_3-HMSNs是以CaCO_3为核,介孔二氧化... 以CaCO_3为模板合成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HMSNs),并通过透射电镜(TEM)和小角X射线粉末衍射(SAXRD)对样品进行表征,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HMSNs样品对A549的细胞内吞能力及生物相容性.结果表明:CaCO_3-HMSNs是以CaCO_3为核,介孔二氧化硅为壳的纳米粒子;当材料的质量浓度为62.5μg/mL时,细胞的存活率为100%;有92.80%的细胞吸收了样品HMSNs,即HMSNs具有较高的细胞内吞能力及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二氧化硅纳米材料 生物相容性 细胞内吞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药物递送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唐玥 柯学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67-572,共6页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MSNs)是一种新型的无机纳米粒子,近年来将其作为药物递送系统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对MSNs的制备、安全性、载药行为、在药物递送领域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关键词 二氧化硅 纳米 药物递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粒径高度有序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MSNs)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
16
作者 郑昆 杨红 +2 位作者 张元新 葛雅琨 李世军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10-513,共4页
通过调解正硅酸乙酯(TEOS)和NH_3·H_2O的加入量,采用共沉淀法可控地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粒径(80~320 nm),且具有规则孔道结构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MSNs),并利用小角X射线衍射(SAXRD)、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及N_2吸附-脱... 通过调解正硅酸乙酯(TEOS)和NH_3·H_2O的加入量,采用共沉淀法可控地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粒径(80~320 nm),且具有规则孔道结构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MSNs),并利用小角X射线衍射(SAXRD)、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及N_2吸附-脱附等方法对产物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样品均具有高度有序的孔道结构,为典型的MCM-41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采用合成后水热处理方法可提高材料的有序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纳米材料 粒径 共沉淀法 水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序介孔二氧化硅薄膜的银纳米阵列电极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辉 杨剑琨 苏彬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8-21,共4页
以P123为结构导向剂,正硅酸四乙酯为硅源,制备出二氧化硅溶胶。将制备好的溶胶溶液均匀涂于导电玻璃上,用电吹风沿玻片纵向吹扫至溶液凝固。将载有凝胶的导电玻璃置于马弗炉中,设定从室温经过1 000 min升温至370℃后恒温180 min,烧去薄... 以P123为结构导向剂,正硅酸四乙酯为硅源,制备出二氧化硅溶胶。将制备好的溶胶溶液均匀涂于导电玻璃上,用电吹风沿玻片纵向吹扫至溶液凝固。将载有凝胶的导电玻璃置于马弗炉中,设定从室温经过1 000 min升温至370℃后恒温180 min,烧去薄膜上的有机部分,再降温至室温,最终得到有序介孔二氧化硅薄膜。将带有二氧化硅薄膜的导电玻璃放入AgNO3无水乙醇溶液中,70℃油浴加热24 h后取出,超声清洗,烘干并进行封装即得到银纳米阵列电极。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电子能谱分析(EDS)、紫外可见光谱(UV-Vis)及电化学方法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成功形成了银纳米粒子及银纳米阵列电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序薄膜 二氧化硅 纳米阵列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介孔二氧化硅纳米囊脂质体对磁共振T_2加权成像的负性增强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叶阔 唐家伟 +3 位作者 段琬璐 何晶玲 严飞 郑海荣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596-1600,共5页
目的检测载介孔二氧化硅纳米囊脂质体(MSN-LIPO)的弛豫特性,并探索其增强磁共振成像(MRI)T_2加权成像的功能。方法在体外条件下,应用MRI扫描仪对不同含铁浓度的MSN-LIPO行MRI扫描,检测MSN-LIPO的弛豫特性。在体内条件下,建立6只BALB/c... 目的检测载介孔二氧化硅纳米囊脂质体(MSN-LIPO)的弛豫特性,并探索其增强磁共振成像(MRI)T_2加权成像的功能。方法在体外条件下,应用MRI扫描仪对不同含铁浓度的MSN-LIPO行MRI扫描,检测MSN-LIPO的弛豫特性。在体内条件下,建立6只BALB/c裸鼠皮下恶性胶质瘤模型,随机分为2组,分别经瘤内和静脉注射同一浓度的MSN-LIPO。并在注射前、后行MRI扫描,研究图像特征并对信号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体外MRI显示,随着MSN-LIPO含铁浓度的增高,图像信号强度逐渐降低;绘制弛豫率曲线,1/T_2和MSN-LIPO含铁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测得弛豫率(r2)为413.7mmol^(-1)·s^(-1)。BALB/c裸鼠恶性胶质瘤模型MRI显示,瘤内注射MSN-LIPO后肿瘤信号强度值为15.34±1.24,低于注射前的211.44±5.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38,P<0.05);静脉注射MSN-LIPO后肿瘤信号强度值为179.00±4.35,低于注射前的235.99±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34,P<0.05)。结论 MSN-LIPO有良好的弛豫特性,在体内有良好的MRI T_2加权肿瘤成像负性增强作用,具有MRI T_2加权成像造影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造影剂 二氧化硅 脂质体 纳米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改善人参皂苷Rg3溶出速率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宗哲 鲁明明 +3 位作者 赵文明 吴超 赵颖 郝艳娜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835-1839,共5页
目的利用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MSN)的介孔孔道吸附人参皂苷Rg3以改善它的溶解度和体外溶出度。方法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MSN,三氯甲烷-甲醇-水(6.5∶3.5∶1)作为溶剂自然挥发法制备人参皂苷Rg3-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Rg3-MSN)固体分散体。通... 目的利用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MSN)的介孔孔道吸附人参皂苷Rg3以改善它的溶解度和体外溶出度。方法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MSN,三氯甲烷-甲醇-水(6.5∶3.5∶1)作为溶剂自然挥发法制备人参皂苷Rg3-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Rg3-MSN)固体分散体。通过体外溶出实验确定Rg3-MSN的最优比例,采用氮气吸附与脱吸附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X射线衍射法和傅里叶红外光谱法鉴别最优比例下人参皂苷Rg3在固体分散体中的存在状态。结果Rg3-MSN的比例为1∶3时,体外溶出实验表明能够达到理想的溶出速率,并且结构表征表明MSN能够抑制人参皂苷Rg3的结晶,显著增加人参皂苷Rg3的溶解度。结论 MSN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人参皂苷Rg3水难溶性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3 二氧化硅纳米 固体分散体 体外溶出度 溶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化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与pDNA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郑昆 杨红 +3 位作者 葛雅琨 隋新 温刚 张元新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16-1320,共5页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高度有序、分散性良好的氨基化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Am-MSNs),并研究其吸附和保护质粒DNA(pDNA,PEGFP-N3)的性质,测定样品材料对A549和HeLa细胞的生物相容性.实验结果表明:Am-MSNs能有效吸附PEGFP-N3,并保护PEGFP-N3...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高度有序、分散性良好的氨基化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Am-MSNs),并研究其吸附和保护质粒DNA(pDNA,PEGFP-N3)的性质,测定样品材料对A549和HeLa细胞的生物相容性.实验结果表明:Am-MSNs能有效吸附PEGFP-N3,并保护PEGFP-N3免受限制性内切酶的消化;Am-MSNs对A549和HeLa细胞表现出较高的生物相容性,当材料的质量浓度为125μg/mL时,两种细胞的存活率均约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化二氧化硅纳米材料 质粒DNA 吸附 保护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