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评价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形态学参数在介入治疗指导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金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经冠状动脉造影(ICA)证实的CTO患者300例,患...目的研究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评价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形态学参数在介入治疗指导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金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经冠状动脉造影(ICA)证实的CTO患者300例,患者术前均接受CCTA检查。记录CCTA形态学参数闭塞段近端形态、闭塞血管长度、闭塞段内线样强化长度、闭塞段内线样强化长度/闭塞血管长度、闭塞段血管线样强化、闭塞段内血管钙化情况、闭塞段内血管钙化面积≥横截面50%、病变走行迂曲(>45°)、侧支血管情况、血管开口病变,并分析以上参数与PCI治疗结果的关系。结果300例CTO患者病变共325处,PCI治疗成功227处(69.85%),PCI治疗失败98处(30.15%);失败组闭塞段近端钝形、闭塞血管长度、闭塞段内血管钙化面积≥横截面50%、病变走行迂曲(>45°)明显高于成功组(P<0.05),闭塞段内线样强化长度、闭塞段内线样强化长度/闭塞血管长度、闭塞段内线样强化明显低于成功组(P<0.05),两组其余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闭塞段内线样强化长度(OR=1.975,95%CI:1.306~2.988)、闭塞段内线样强化长度/闭塞血管长度(OR=3.831,95%CI:1.332~11.017)、闭塞段内线样强化(OR=1.702,95%CI:1.007~2.879)是预测PCI治疗成功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CCTA评价冠状动脉CTO形态学参数在介入治疗中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其中闭塞段内线样强化长度、闭塞段内线样强化长度/闭塞血管长度、闭塞段内线样强化是预测PCI治疗成功的相关因素。展开更多
目的:探究腹部浅表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对中晚期胰腺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其对免疫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20年3月于岳池县人民医院确诊的中晚期胰腺癌患者15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84例采用联合化疗方式治疗,68例采用单纯化疗方...目的:探究腹部浅表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对中晚期胰腺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其对免疫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20年3月于岳池县人民医院确诊的中晚期胰腺癌患者15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84例采用联合化疗方式治疗,68例采用单纯化疗方式治疗,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法按1∶1匹配后两组各60例。比较匹配后两组临床资料,并采用广义估计方程评价不同治疗方法对中晚期胰腺癌近期疗效及免疫水平的影响。结果:匹配后两组年龄、BMI、肿瘤部位、性别、肿瘤大小、肿瘤分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匹配后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局部控制率(LCR)呈下降趋势(P<0.05),联合化疗组局部无进展生存期(LPFS)、总生存期(OS)中位数均高于单纯化疗组(P<0.05)。联合化疗组和单纯化疗组治疗前CA19-9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化疗组患者治疗后CA19-9水平呈连续下降趋势,6个月随访结果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单纯化疗组治疗后CA19-9水平整体变化呈先降后升,1个月为最低点,CA19-9水平比治疗前明显降低,其余时期随访结果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化疗组与联合化疗组治疗后7 d、14 d CA19-9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化疗组1个月、3个月、6个月CA19-9水平明显低于单纯化疗组(P<0.05)。联合化疗组所有免疫指标均呈先升后降趋势,1个月达到最高点,治疗后6个月总T细胞数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CD3^(+)T、NK细胞、IL-2、IFN-γ仍高于治疗前(P<0.05),其余指标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化疗组CD4^(+)T/CD8^(+)T变化趋势不显著,其余指标与联合化疗组趋势一致(P<0.05),治疗后6个月总T细胞、CD3^(+)T细胞、NK细胞数、IL-2水平较治疗前更低(P<0.05),其余指标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内,联合化疗组总T细胞数、CD3^(+)T细胞数、NK细胞数、IL-2、IFN-γ、IL-6水平较单纯化疗组偏高(P>0.05)。随访14 d和3个月联合化疗组CD4^(+)T/CD8^(+)T显著高于单纯化疗组(P<0.05),其余随访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广义估计方程评估结果显示,所有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部浅表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中晚期胰腺癌近期疗效和免疫水平。展开更多
背景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作为降糖药,在心-肾-内分泌协同管理的背景下被证实能有效改善心力衰竭、慢性肾脏疾病和糖尿病患者预后,但其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临床获益仍备受争议。目的探讨SGLT2i对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背景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作为降糖药,在心-肾-内分泌协同管理的背景下被证实能有效改善心力衰竭、慢性肾脏疾病和糖尿病患者预后,但其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临床获益仍备受争议。目的探讨SGLT2i对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通过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数据库筛选关于SGLT2i应用于AMI患者PCI术后的相关研究,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16.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项研究,共计16643例AMI患者。相较于PCI术后常规的二级预防,SGLT2i的加用不能降低患者全因死亡率(OR=0.88,95%CI=0.61~1.29,P=0.052)、心源性死亡率(OR=1.04,95%CI=0.83~1.30,P=0.735)、全因再入院率(OR=1.00,95%CI=0.91~1.14,P=0.952)和患者二次血运重建的发生(OR=0.87,95%CI=0.58~1.30,P=0.486),但可以有效降低AMI患者因心力衰竭再入院率(OR=0.71,95%CI=0.60~0.83,P<0.01),并且不增加重度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OR=0.99,95%CI=0.91~1.09,P=0.903)。结论加用SGLT2i可安全、有效地降低AMI患者PCI术后心力衰竭再入院率,对于其他MACEs的影响仍需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加以佐证。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研究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评价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形态学参数在介入治疗指导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金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经冠状动脉造影(ICA)证实的CTO患者300例,患者术前均接受CCTA检查。记录CCTA形态学参数闭塞段近端形态、闭塞血管长度、闭塞段内线样强化长度、闭塞段内线样强化长度/闭塞血管长度、闭塞段血管线样强化、闭塞段内血管钙化情况、闭塞段内血管钙化面积≥横截面50%、病变走行迂曲(>45°)、侧支血管情况、血管开口病变,并分析以上参数与PCI治疗结果的关系。结果300例CTO患者病变共325处,PCI治疗成功227处(69.85%),PCI治疗失败98处(30.15%);失败组闭塞段近端钝形、闭塞血管长度、闭塞段内血管钙化面积≥横截面50%、病变走行迂曲(>45°)明显高于成功组(P<0.05),闭塞段内线样强化长度、闭塞段内线样强化长度/闭塞血管长度、闭塞段内线样强化明显低于成功组(P<0.05),两组其余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闭塞段内线样强化长度(OR=1.975,95%CI:1.306~2.988)、闭塞段内线样强化长度/闭塞血管长度(OR=3.831,95%CI:1.332~11.017)、闭塞段内线样强化(OR=1.702,95%CI:1.007~2.879)是预测PCI治疗成功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CCTA评价冠状动脉CTO形态学参数在介入治疗中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其中闭塞段内线样强化长度、闭塞段内线样强化长度/闭塞血管长度、闭塞段内线样强化是预测PCI治疗成功的相关因素。
文摘目的:探究腹部浅表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对中晚期胰腺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其对免疫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20年3月于岳池县人民医院确诊的中晚期胰腺癌患者15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84例采用联合化疗方式治疗,68例采用单纯化疗方式治疗,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法按1∶1匹配后两组各60例。比较匹配后两组临床资料,并采用广义估计方程评价不同治疗方法对中晚期胰腺癌近期疗效及免疫水平的影响。结果:匹配后两组年龄、BMI、肿瘤部位、性别、肿瘤大小、肿瘤分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匹配后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局部控制率(LCR)呈下降趋势(P<0.05),联合化疗组局部无进展生存期(LPFS)、总生存期(OS)中位数均高于单纯化疗组(P<0.05)。联合化疗组和单纯化疗组治疗前CA19-9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化疗组患者治疗后CA19-9水平呈连续下降趋势,6个月随访结果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单纯化疗组治疗后CA19-9水平整体变化呈先降后升,1个月为最低点,CA19-9水平比治疗前明显降低,其余时期随访结果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化疗组与联合化疗组治疗后7 d、14 d CA19-9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化疗组1个月、3个月、6个月CA19-9水平明显低于单纯化疗组(P<0.05)。联合化疗组所有免疫指标均呈先升后降趋势,1个月达到最高点,治疗后6个月总T细胞数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CD3^(+)T、NK细胞、IL-2、IFN-γ仍高于治疗前(P<0.05),其余指标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化疗组CD4^(+)T/CD8^(+)T变化趋势不显著,其余指标与联合化疗组趋势一致(P<0.05),治疗后6个月总T细胞、CD3^(+)T细胞、NK细胞数、IL-2水平较治疗前更低(P<0.05),其余指标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内,联合化疗组总T细胞数、CD3^(+)T细胞数、NK细胞数、IL-2、IFN-γ、IL-6水平较单纯化疗组偏高(P>0.05)。随访14 d和3个月联合化疗组CD4^(+)T/CD8^(+)T显著高于单纯化疗组(P<0.05),其余随访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广义估计方程评估结果显示,所有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部浅表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中晚期胰腺癌近期疗效和免疫水平。
文摘背景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作为降糖药,在心-肾-内分泌协同管理的背景下被证实能有效改善心力衰竭、慢性肾脏疾病和糖尿病患者预后,但其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临床获益仍备受争议。目的探讨SGLT2i对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通过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数据库筛选关于SGLT2i应用于AMI患者PCI术后的相关研究,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16.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项研究,共计16643例AMI患者。相较于PCI术后常规的二级预防,SGLT2i的加用不能降低患者全因死亡率(OR=0.88,95%CI=0.61~1.29,P=0.052)、心源性死亡率(OR=1.04,95%CI=0.83~1.30,P=0.735)、全因再入院率(OR=1.00,95%CI=0.91~1.14,P=0.952)和患者二次血运重建的发生(OR=0.87,95%CI=0.58~1.30,P=0.486),但可以有效降低AMI患者因心力衰竭再入院率(OR=0.71,95%CI=0.60~0.83,P<0.01),并且不增加重度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OR=0.99,95%CI=0.91~1.09,P=0.903)。结论加用SGLT2i可安全、有效地降低AMI患者PCI术后心力衰竭再入院率,对于其他MACEs的影响仍需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加以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