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介入框架下的学术论文引言声音构建——基于应用语言学和电子工程学的对比研究
1
作者 张大群 韩晋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2-59,共8页
本文基于自建应用语言学和电子工程学学术论文引言语料库,依据评价理论的介入系统框架,结合语步分析,比较了两个学科学术论文引言的声音构建策略。研究结果表明两个学科学术论文引言的多声使用均高于单声,且对话扩展高于对话压缩。在压... 本文基于自建应用语言学和电子工程学学术论文引言语料库,依据评价理论的介入系统框架,结合语步分析,比较了两个学科学术论文引言的声音构建策略。研究结果表明两个学科学术论文引言的多声使用均高于单声,且对话扩展高于对话压缩。在压缩资源方面,应用语言学倾向于使用认可和反预期,电子工程学倾向于使用反预期和否定。两个学科学术论文引言的语步二均依赖反预期和承认资源建立研究空间。就语步一和语步三而言,电子工程学比应用语言学使用了更多的单声资源。上述声音构建的学科异同缘于不同的学科文化和认识论以及学科发展速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论文引言 介入框架 声音构建 应用语言学 电子工程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地性视角下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框架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王吉伟 朱建宁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99-104,共6页
城市建成或设计在建过程中的公共空间景观正面临着全球性的现代化进程影响而出现诸多问题,因此,重申基于在地性的设计是必要的。在阐释“在”的介词-名词-动词属性及“地”的多尺度时空内涵的基础上,构建认知-转换设计框架:梳理出物质... 城市建成或设计在建过程中的公共空间景观正面临着全球性的现代化进程影响而出现诸多问题,因此,重申基于在地性的设计是必要的。在阐释“在”的介词-名词-动词属性及“地”的多尺度时空内涵的基础上,构建认知-转换设计框架:梳理出物质性实体-空间要素分类体系;基于形态学-类型学-发生学构建综合的认知方法体系;归纳出引入、共生、象征3种场地介入方式;基于类推原理总结出实体要素-空间要素-比例尺度-结构模式转换4种设计方法。最后详细总结各要素的认知关键点,并以案例解析的方法验证框架的合理性,以期为在地设计提供逻辑性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在地性 城市公共空间景观 认知-介入-转换设计框架 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