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肝癌介入栓塞术后并发症循证护理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3
1
作者 郭丽萍 许秀芳 +1 位作者 王文娟 李敏敏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99-1102,共4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策略。方法入选2010年2月—2013年2月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98例,分为常规护理组49例和循证护理组49例,给予不同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以...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策略。方法入选2010年2月—2013年2月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98例,分为常规护理组49例和循证护理组49例,给予不同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循证护理措施实施前,两组患者术后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循证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循证护理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理论应用于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栓塞术治疗,对并发症预防有积极意义,能够对护理工作进行积极指导,同时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护理人员个人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介入栓塞术 并发症 护理策略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栓塞术前应用CTA三维辅助成像治疗急性复杂性大咯血32例 被引量:10
2
作者 孟凡喆 梅世伟 +5 位作者 梁晓聪 刘文导 郝淑芳 杨志刚 翁衡 常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3195-3197,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CTA三维辅助成像技术下对出血动脉栓塞治疗急性复杂性大咯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32例急性大咯血患者,咯血病史1周~26年。其中支气管扩张症22例,肺炎和肺结核各2例,肺癌6例。全部病例经术前CTA血管三维成像后明确...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CTA三维辅助成像技术下对出血动脉栓塞治疗急性复杂性大咯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32例急性大咯血患者,咯血病史1周~26年。其中支气管扩张症22例,肺炎和肺结核各2例,肺癌6例。全部病例经术前CTA血管三维成像后明确病变血管后行选择性出血动脉造影再进一步诊断,后用钢圈或PVA颗粒进行栓塞。结果:本组病例大咯血均于栓塞术后即刻止血,其中32例随访1~6个月未见复发。1例肺癌患者术后2个月死亡,1例有严重B-P分流的肺结核患者,栓塞术后48h后再次出现大咯血,经第二次支气管动脉栓塞后随访6个月后未在出血,本组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对治疗急性大咯血是行之有效的,尤其是在应用了CTA三维辅助成像后将所有"罪犯血管"全部栓塞,止血效果、临床症状改善均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咯血 三维血管重建 介入栓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中再次破裂出血紧急处置 被引量:16
3
作者 刘东辉 李志强 鄂亚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86-490,共5页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在接受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中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的原因、紧急处置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0月连续收治的颅内破裂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再次发生破裂出血患者临床资料,系统研究...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在接受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中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的原因、紧急处置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0月连续收治的颅内破裂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再次发生破裂出血患者临床资料,系统研究其影像学特征、栓塞材料选择及技术操作特点。结果 510例接受介入栓塞患者中共发生术中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11例,发生率为2.2%,其中8例为弹簧圈突破,2例为微导管穿破,1例为辅助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于溶栓过程中再次出血。经过积极紧急处置,10例预后良好,无明显神经功能缺损,1例死亡。结论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破裂出血是一种严重,甚至灾难性并发症,原因多为弹簧圈突破,其次为微导管突破。但只要采取积极、合理的处置措施,致残致死率可大为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介入栓塞术 再破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罩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廖志品 靳敏 田玉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4期2760-2761,共2页
目的:探讨喉罩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5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经静脉麻醉诱导后,置入喉罩进行定压控制呼吸或自主呼吸,监测麻醉前后及术中SpO2、呼气末CO2浓度(PetCO2)和动脉血气值。结果:全身麻醉效果满意,血流动... 目的:探讨喉罩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5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经静脉麻醉诱导后,置入喉罩进行定压控制呼吸或自主呼吸,监测麻醉前后及术中SpO2、呼气末CO2浓度(PetCO2)和动脉血气值。结果:全身麻醉效果满意,血流动力学平稳,麻醉前后SpO2、PetCO2和动脉血气值均在正常范围。结论:喉罩能安全有效地应用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喉面罩 全身麻醉 介入栓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护理干预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持续性头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建男 何亮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81-883,共3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头痛的效果。方法 100例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止痛,观察组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观察组VAS低于对照组...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头痛的效果。方法 100例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止痛,观察组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观察组VAS低于对照组(P<0.05),疼痛耐受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能降低患者疼痛,提高患者对头痛耐受力和护理质量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护理 持续性头痛 颅内动脉瘤 介入栓塞术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卵管介入栓塞术中患者接受X线辐射剂量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洪鑫 丁文彬 +6 位作者 丁家怡 桑军阳 张勤 印洪刚 谭小芳 谭维维 钟恩德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76-579,共4页
目的测量输卵管介入栓塞术中患者所接受的X线辐射剂量,并评估其对后续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双侧输卵管积水患者作为研究组,50例双侧输卵管近端阻塞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组在先行介入栓塞术处理输卵管积水,... 目的测量输卵管介入栓塞术中患者所接受的X线辐射剂量,并评估其对后续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双侧输卵管积水患者作为研究组,50例双侧输卵管近端阻塞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组在先行介入栓塞术处理输卵管积水,术中分别在患者的眉心、颈前正中、胸骨柄、背部左右12肋缘中点、阴道后穹隆、骶尾部皮肤和盆腔的腹侧相对应皮肤,共7个点放置热释光剂量计,测量患者各部位接受的辐射剂量,并记录患者介入栓塞术中透视时间。统计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在IVF-ET过程中的获卵数、受精率、优胚率和临床妊娠率等指标。结果两组的获卵数、受精率、优胚率和临床妊娠率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测量透视时间(6.37±3.88) min,辐射剂量眉心(0.20±0.07) m Gy、颈前正中(防护后)0.025(0.00,0.07) mGy、胸骨柄(防护后)0.035(0.00,0.06) mGy、背部左右12肋缘中点(0.55±0.28) mGy、阴道后穹隆(1.28±0.75) mGy、骶尾部皮肤(11.13±8.01) mGy、盆腔的腹侧相对应皮肤(0.75±0.29) mGy。结论介入输卵管栓塞术中患者所接受X线辐射在安全范围内,是一种安全的方法,适当的防护和熟练的操作可有效减少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积水 输卵管介入栓塞术 辐射剂量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栓塞术联合清宫术在治疗子宫切口妊娠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5
7
作者 付志刚 李银萍 +4 位作者 张晓磷 姚志 徐丽 王俊 赵云云 《放射学实践》 2013年第2期200-203,共4页
目的:探讨介入化疗栓塞术联合清宫术在治疗子宫切口妊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3月-2012年2月13例子宫切口妊娠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在超声高度怀疑或明确诊断后行子宫动脉甲氨喋呤(MTX)+明胶海绵颗粒介入化疗栓... 目的:探讨介入化疗栓塞术联合清宫术在治疗子宫切口妊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3月-2012年2月13例子宫切口妊娠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在超声高度怀疑或明确诊断后行子宫动脉甲氨喋呤(MTX)+明胶海绵颗粒介入化疗栓塞术,术后4天行清宫术。结果:13例患者栓塞前DSA均表现为子宫动脉增粗,分支增多及团块样病变染色区,染色区以一侧子宫动脉供血为主,另一侧子宫动脉主要表现为弓状动脉增多、增粗。栓塞后DSA显示病变染色区消失,双侧子宫动脉远端主干闭塞;13例患者清宫术中出血量30~70ml,无1例不适,术后送检结果为坏死胎盘组织,1例患者清宫术后1天出现阴道出血,再次行介入栓塞术后成功止血。结论:介入化疗栓塞术联合清宫术治疗子宫切口妊娠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妊娠 介入栓塞术 清宫 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阔韧带内巨大子宫肌瘤行介入栓塞术导致卵巢坏死的诊治 被引量:3
8
作者 杨华光 井红鸽 +1 位作者 李冰 黄飞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3年第12期959-959,960,共2页
关键词 子宫肌瘤 介入栓塞术 卵巢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动脉介入栓塞术中发生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一例 被引量:8
9
作者 王理理 薛春燕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4期271-271,共1页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高压氧治疗 甲状腺动脉介入栓塞术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肺静脉畸形并咯血介入栓塞术一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章万勇 李文杰 +1 位作者 张秀一 刘振波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2期84-84,共1页
关键词 合并症 支气管动脉肺静脉畸形 咯血 介入栓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栓塞术病号裤的制作与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蒋和娣 韦朴素 肖艳林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24期16-16,共1页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是诊断脑血管病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1]。随着现代神经外科学的发展,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由于创伤小、成功率高和恢复快的特点广泛应用于临床。临床上常经右侧股动脉插管。术后为预防患者出现局部皮下血肿,常...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是诊断脑血管病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1]。随着现代神经外科学的发展,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由于创伤小、成功率高和恢复快的特点广泛应用于临床。临床上常经右侧股动脉插管。术后为预防患者出现局部皮下血肿,常规给予股动脉穿刺点局部加压,即使用1.0~1.5kg沙袋加压6~8h[2]。行股动脉插管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栓塞术的患者穿着普通的病号裤,术后行沙袋压迫,容易脱落移位,压迫止血效果不理想;观察穿刺点时容易暴露其隐私;患者大小便时需反复穿脱裤子。为解决这些问题,我科白行设计制作了经股动脉插管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栓塞术病号裤,并应用于临床,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造影 介入栓塞术 病号裤 革新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疾病介入栓塞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5
12
作者 缪建平 俞小玲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1年第3期144-145,共2页
为探讨颅脑疾病介入栓塞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对策 ,对 41例颅脑疾病行介入栓塞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并发症 8例 (占 19.5 % ) ,其中穿刺部位血肿 2例 ,急性脑梗死 2例 ,剧烈头痛 3例 ,肾脏损害 1例。强调颅脑疾... 为探讨颅脑疾病介入栓塞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对策 ,对 41例颅脑疾病行介入栓塞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并发症 8例 (占 19.5 % ) ,其中穿刺部位血肿 2例 ,急性脑梗死 2例 ,剧烈头痛 3例 ,肾脏损害 1例。强调颅脑疾病介入栓塞术后应仔细观察病情变化 ,及时地诊断处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疾病 后并发症 护理 介入栓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介入栓塞术并发视网膜动脉栓塞1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奇珍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8-158,共1页
关键词 GRAVES病 甲状腺介入栓塞术 并发症 病例报告 视网膜动脉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衄介入栓塞术并发眼动脉栓塞一例
14
作者 刘太平 梁卫丰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06-606,共1页
患者男,34岁,因右侧鼻出血反复发作1年加重2d入住我院耳鼻喉科,常规治疗病情无缓解,急诊行鼻衄介入栓塞术(双侧面动脉及上颌动脉超选择插管栓塞术).术后患者诉右眼黑朦,2 h后右眼视力光感,瞳孔直径6 mm,直接对光反射消失,间接对光反射迟... 患者男,34岁,因右侧鼻出血反复发作1年加重2d入住我院耳鼻喉科,常规治疗病情无缓解,急诊行鼻衄介入栓塞术(双侧面动脉及上颌动脉超选择插管栓塞术).术后患者诉右眼黑朦,2 h后右眼视力光感,瞳孔直径6 mm,直接对光反射消失,间接对光反射迟钝;眼底视盘边界欠清,后极部视网膜苍白,视网膜动静脉显著狭窄,黄斑区樱桃红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栓塞术 鼻衄 眼动脉 对光反射 患者 视网膜 常规治疗 气雾剂 直接 消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及介入栓塞术在口腔颌面部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肖灿 李卫东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97-299,共3页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及选择性颈外动脉分支栓塞术在口腔颌面部肿瘤诊断和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颌面部肿瘤的DSA表现、栓塞、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2例口腔大出血患者急诊行DSA及栓...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及选择性颈外动脉分支栓塞术在口腔颌面部肿瘤诊断和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颌面部肿瘤的DSA表现、栓塞、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2例口腔大出血患者急诊行DSA及栓塞治疗后,立即停止活动性出血;1例上颌骨中心性血管瘤行永久性栓塞,栓塞后3周面部膨胀畸形逐渐缩小,随访5年未见复发。栓塞后行手术切除的病例,术中出血明显减少,瘤体完整切除,随访3年无复发。结论:DSA及选择性颈外动脉分支栓塞技术是诊断和治疗颌面部肿瘤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介入栓塞术 口腔颌面部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对Hunt-Hess低分级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48
16
作者 周琍琳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967-1969,共3页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Hunt-Hess低分级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治疗的12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病人均给予常规护理,...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Hunt-Hess低分级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治疗的12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病人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Hunt-Hess低分级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病人实施预见性护理,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介入栓塞术 并发症 预见性护理 动脉瘤破裂 脑血管痉挛 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4
17
作者 李伦 黄昌仁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4期44-47,共4页
目的比较并分析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0例世界神经外科学会联合会(Worl... 目的比较并分析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0例世界神经外科学会联合会(World Federation of Neurosurgical Societies,WFNS)分级为Ⅳ~Ⅴ级(高分级)的aSAH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将入选患者分为栓塞组和夹闭组,每组各50例。栓塞组患者行弹簧圈瘤腔内栓塞和支架辅助栓塞,夹闭组患者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采用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价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效果,记录脑积水、再出血及脑血管痉挛的发生情况。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并比较术前和术后第3天两组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G、IgA及IgM水平。结果栓塞组患者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夹闭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夹闭组(P<0.05)。术后第3天,两组患者IgG、IgA及IgM水平较术前均显著下降(P<0.05),且夹闭组患者IgG、IgA及IgM水平均显著低于栓塞组(P<0.05)。结论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相比,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aSAH效果更佳,并发症发生率更少,且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栓塞术 颅内动脉瘤夹闭 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内动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瑞吉、镇痛泵预防介入栓塞术后疼痛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文斌 尹良伟 +2 位作者 王丽双 王蕾 梁学卫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47-249,共3页
关键词 多瑞吉 镇痛泵 预防 疼痛 动脉介入栓塞术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介入栓塞术治疗骨盆外伤闭合性大出血成功一例
19
作者 葛彪 孙剑 +2 位作者 周成学 邵正玉 杨树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5期468-468,共1页
关键词 急诊介入栓塞术 治疗 骨盆外伤闭合性大出血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选性肾动脉造影栓塞术治疗急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破裂出血的效果
20
作者 王栋 张卉 周冰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9-392,共4页
目的探讨超选性肾动脉造影栓塞术在急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破裂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3例RAML破裂患者术前增强CT检查明确诊断肿瘤破裂出血,同时患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急诊超选择肾动脉造影栓塞术治疗,比较术前及术后7 d患者血... 目的探讨超选性肾动脉造影栓塞术在急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破裂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3例RAML破裂患者术前增强CT检查明确诊断肿瘤破裂出血,同时患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急诊超选择肾动脉造影栓塞术治疗,比较术前及术后7 d患者血红蛋白、心率及血压,观察术后症状及并发症,评价栓塞效果。结果手术成功12例,1例大龄患者因失血性休克继发多脏器衰竭治疗无效死亡。术后患者血红蛋白、心率及血压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患者出血停止。术后3个月随访,肾功能正常,未见再次出血。结论超选性肾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急性RAML破裂出血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动脉 介入栓塞术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