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用双微导管技术对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进行介入性血管内栓塞术的效果评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杜国然
胡秀玉
+1 位作者
张秀和
赵树林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3期73-74,共2页
目的 :探究用双微导管技术对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进行介入性血管内栓塞术的效果。方法 :将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庆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5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对这15例患者均采用双微导管技术进行介入性...
目的 :探究用双微导管技术对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进行介入性血管内栓塞术的效果。方法 :将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庆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5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对这15例患者均采用双微导管技术进行介入性血管内栓塞术,然后观察其治疗的效果。结果 :这15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其中,动脉瘤被完全栓塞的患者有10例(占66.67%),动脉瘤被大部分栓塞的患者有4例(占26.67%),动脉瘤被部分栓塞的患者有1例(占6.67%)。这15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术后,对这15例患者进行3个月的随访显示,其中有13例患者痊愈,有1例患者遗留有轻度的残疾,有1例患者因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而死亡,其痊愈率为86.67%。结论 :用双微导管技术对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进行介入性血管内栓塞术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微导管技
术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
介入性血管内栓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颅内未破裂宽颈微小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短期效果观察
被引量:
11
2
作者
李琛
殷长江
+2 位作者
张荣伟
杜晓光
李昱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10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颅内未破裂宽颈微小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的短期效果。方法选择颅内未破裂宽颈微小动脉瘤26例,均采用低剖面可视化腔内支撑装置(LVIS)辅助Target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术后立即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按照Raymond分级方法...
目的探讨颅内未破裂宽颈微小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的短期效果。方法选择颅内未破裂宽颈微小动脉瘤26例,均采用低剖面可视化腔内支撑装置(LVIS)辅助Target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术后立即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按照Raymond分级方法评估栓塞效果;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随访期间动脉瘤破裂出血、脑血栓形成等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术后12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患者短期预后,同时行DSA检查,按照Raymond分级方法评估栓塞效果。结果26例颅内未破裂宽颈微小动脉瘤患者均完成LVIS辅助介入栓塞治疗,其中1例术中出现动脉瘤破裂出血,继续填塞弹簧圈后达到完全栓塞。术后即刻DSA检查发现,Raymond分级Ⅰ级23例、Ⅱ级2例、Ⅲ级1例。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随访期间未发生动脉瘤破裂出血、脑血栓形成等血管事件,其中2例出现动脉瘤颈部复发扩张。术后12个月,mRS评分0分25例、≥1分1例,Raymond分级Ⅰ级22例、Ⅱ级4例。结论颅内未破裂宽颈微小动脉瘤接受LVIS辅助Target弹簧圈血管内栓塞的短期治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未破裂宽颈微小动脉瘤
低剖面可视化腔内支撑装置
Target弹簧圈
介入性血管内栓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双微导管技术对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进行介入性血管内栓塞术的效果评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杜国然
胡秀玉
张秀和
赵树林
机构
庆云县人民医院
出处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3期73-74,共2页
文摘
目的 :探究用双微导管技术对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进行介入性血管内栓塞术的效果。方法 :将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庆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5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对这15例患者均采用双微导管技术进行介入性血管内栓塞术,然后观察其治疗的效果。结果 :这15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其中,动脉瘤被完全栓塞的患者有10例(占66.67%),动脉瘤被大部分栓塞的患者有4例(占26.67%),动脉瘤被部分栓塞的患者有1例(占6.67%)。这15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术后,对这15例患者进行3个月的随访显示,其中有13例患者痊愈,有1例患者遗留有轻度的残疾,有1例患者因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而死亡,其痊愈率为86.67%。结论 :用双微导管技术对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进行介入性血管内栓塞术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改善其预后。
关键词
双微导管技
术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
介入性血管内栓塞术
分类号
R615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颅内未破裂宽颈微小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短期效果观察
被引量:
11
2
作者
李琛
殷长江
张荣伟
杜晓光
李昱
机构
山东省立第三医院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出处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10期78-80,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颅内未破裂宽颈微小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的短期效果。方法选择颅内未破裂宽颈微小动脉瘤26例,均采用低剖面可视化腔内支撑装置(LVIS)辅助Target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术后立即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按照Raymond分级方法评估栓塞效果;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随访期间动脉瘤破裂出血、脑血栓形成等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术后12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患者短期预后,同时行DSA检查,按照Raymond分级方法评估栓塞效果。结果26例颅内未破裂宽颈微小动脉瘤患者均完成LVIS辅助介入栓塞治疗,其中1例术中出现动脉瘤破裂出血,继续填塞弹簧圈后达到完全栓塞。术后即刻DSA检查发现,Raymond分级Ⅰ级23例、Ⅱ级2例、Ⅲ级1例。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随访期间未发生动脉瘤破裂出血、脑血栓形成等血管事件,其中2例出现动脉瘤颈部复发扩张。术后12个月,mRS评分0分25例、≥1分1例,Raymond分级Ⅰ级22例、Ⅱ级4例。结论颅内未破裂宽颈微小动脉瘤接受LVIS辅助Target弹簧圈血管内栓塞的短期治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颅内未破裂宽颈微小动脉瘤
低剖面可视化腔内支撑装置
Target弹簧圈
介入性血管内栓塞术
分类号
R74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用双微导管技术对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进行介入性血管内栓塞术的效果评析
杜国然
胡秀玉
张秀和
赵树林
《当代医药论丛》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颅内未破裂宽颈微小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短期效果观察
李琛
殷长江
张荣伟
杜晓光
李昱
《山东医药》
CAS
2021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