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魏源《诗经·国风》次第研究与今文经学理论的建构 |
李树军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梁启超与今文经学 |
郑师渠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7
|
|
3
|
康有为的孔子观与今文经学的终结 |
刘学照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
2000 |
8
|
|
4
|
康有为今文经学的嬗变与维新思想的形成 |
刘星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6
|
|
5
|
“素王”与“受命”——廖平对今文经学“受命”说的改造与发展 |
李长春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6
|
戊戌前后湖南今文经学的学术播迁及其影响——以王闿运和皮锡瑞为始末 |
彭平一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7
|
论廖平1880年并未转向今文经学——“庚辰以后,厌弃破碎,专事求大义”辨析 |
吴仰湘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8
|
《尚书》辨伪与清今文经学——《尚书》辨伪与清今文经学及近代疑古思潮研究(上) |
邱志诚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5
|
|
9
|
齐派今文经学与谶纬关系的初步考察 |
郑杰文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2
|
|
10
|
论清代常州学派对今文经学的复兴——以庄存与、刘逢禄、宋翔凤为中心 |
康宇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11
|
《民功篇》无今文经学观念论 |
黄开国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12
|
今文经学与晚清文学革命 |
刘再华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13
|
鸦片战争前的今文经学与经世致用思潮 |
李喜所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14
|
观水有术,必观其澜——读《清代今文经学新论》 |
杨世文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15
|
晚清今文经学的兴盛与科举考试的变革 |
冯建民
|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6
|
《诗经》研究应超越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理论视阈 |
李树军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7
|
康有为谭嗣同经学佛哲学思想新论 上篇·论康有为的今文经学改革思想 |
何新
|
《学习与探索》
|
1982 |
0 |
|
18
|
孔子意象思维论析——兼谈今文经学的解经特点 |
董铁松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19
|
魏源以“变易”为主轴的今文经学思想 |
李素平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1
|
|
20
|
清代中叶今文经学派学术思想论略 |
吴义雄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3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