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从甲骨文到今文尚书的动宾结构模式化及其发展 被引量:8
1
作者 马清华 李为政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8-158,共11页
甲骨文动宾结构有动宾和宾动两式,宾语后置是其基本语序倾向。卜辞宾语不同的前置方式起于不同的动因,有标记前置主要归因于强调需要,无标记前置在某种程度上归因于原始语言较低的句法模式化水平。甲骨文宾语中占最大规模的不是客体宾语... 甲骨文动宾结构有动宾和宾动两式,宾语后置是其基本语序倾向。卜辞宾语不同的前置方式起于不同的动因,有标记前置主要归因于强调需要,无标记前置在某种程度上归因于原始语言较低的句法模式化水平。甲骨文宾语中占最大规模的不是客体宾语,而是附加体宾语,这是该时期宾语的典型特征,但西周汉语里客体已取代附加体在宾语中的典型地位。不过,西周汉语和尚书语言双宾语结构的语序仍有模式化水平较低的遗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文 西周金文 今文尚书 动宾结构 模式化水平 标记化水平 非定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今文尚书》校诂(二)——《尧典》《皋陶谟》四十六则
2
作者 藏生 《现代中文学刊》 1998年第3期2-8,共7页
①皋陶。《释文》敦煌本:"伯3315"作"(各卜)繇",音义为:音羔,音遥,咎繇,臣名。内野本、足利本同,《书古文训》亦同,至《唐石经》始作"皋陶"。段氏《撰异》:《说文》引《虞书》作"咎繇",则壁中... ①皋陶。《释文》敦煌本:"伯3315"作"(各卜)繇",音义为:音羔,音遥,咎繇,臣名。内野本、足利本同,《书古文训》亦同,至《唐石经》始作"皋陶"。段氏《撰异》:《说文》引《虞书》作"咎繇",则壁中元本也。按《魏石经·皋陶谟》篇"咎"字残阙,存"繇"字。在该篇里,咎繇作为舜帝臣名,是掌管刑法狱讼的,我们由此考定,"咎繇"的命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 敦煌本 今文尚书 尧典 古文尚书 石经 皋陶谟 史记 铭文 甲骨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今文尚书》校诂(三)——《禹贡》《甘誓》《汤誓》四十二则
3
作者 藏生 《现代中文学刊》 1998年第4期2-8,13,共8页
本刊陆续刊载了藏生教授的《今文尚书》校诂(一)、(二),在学术界引起一些注意。现再将藏先生的《今文尚书》校诂(三)刊出,以饷读者。
关键词 敦煌本 今文尚书 说文 古文尚书 孔传 日本语 禹贡 史记 异体字 孙星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尚书·高宗肜日》鸟占考
4
作者 藏生 《现代中文学刊》 1997年第4期2-7,13,共7页
《高宗肜日》为"今文尚书"二十八篇之一,属《商书》部分。该篇原文较短,旧注问题较多,我们先略作校正如下。高宗肜日,越有雊雉。祖巳曰:惟先格王,正厥事。乃训于王曰:惟天监下民,典厥义,降年有永有不永,非天夭民,民中绝命。... 《高宗肜日》为"今文尚书"二十八篇之一,属《商书》部分。该篇原文较短,旧注问题较多,我们先略作校正如下。高宗肜日,越有雊雉。祖巳曰:惟先格王,正厥事。乃训于王曰:惟天监下民,典厥义,降年有永有不永,非天夭民,民中绝命。民有不若德,不听罪,天既孚命正厥德。乃曰:其如台。呜呼,王司敬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 不祥鸟 广韵 玄鸟 吉凶 巫术 尔雅 左传 山海经 今文尚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尚书》政治思想探微
5
作者 王蒨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6年第3期22-30,共9页
《尚书》政治思想探微王《尚书》是我国最为古老的文献之一,这是一部历史档案文献辑集。辑录在册的是夏商周三代最高统治集团的文浩训誓。其中一部分基本上是史官对史事的记录,另外一部分在流传的过程中则明显带有后人增益润色的痕迹... 《尚书》政治思想探微王《尚书》是我国最为古老的文献之一,这是一部历史档案文献辑集。辑录在册的是夏商周三代最高统治集团的文浩训誓。其中一部分基本上是史官对史事的记录,另外一部分在流传的过程中则明显带有后人增益润色的痕迹。《尚书》的内容与上层统治集团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书 政治思想 周公 古文《尚书 禅让制 法先王 今文尚书 西周王朝 《皋陶谟》 《洪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魏源对汉代今、古文经学之辨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孔繁 《河北学刊》 CSSCI 1998年第6期50-55,共6页
魏源和龚自珍同受刘逢禄《公羊春秋》学,于晚清今文经学发展史中有重要地位。魏源在谈他倡今文经学之宗旨和意义说:……且夫文质再世而必复,天道三微而成一著。今日复古之要,由训诂、声音以进于东京典章制度,此齐一变至鲁也;由典... 魏源和龚自珍同受刘逢禄《公羊春秋》学,于晚清今文经学发展史中有重要地位。魏源在谈他倡今文经学之宗旨和意义说:……且夫文质再世而必复,天道三微而成一著。今日复古之要,由训诂、声音以进于东京典章制度,此齐一变至鲁也;由典章、制度以进于西汉微言大义,贯经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源 汉代 古文经学 今文经学 《书古微》 今文尚书 《诗古微》 《公羊春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郭店楚墓竹简》辨疑两题 被引量:5
7
作者 吕绍纲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7-30,共4页
《郭店楚墓竹简》中《老子》甲的“绝伪弃诈”的伪诈,指的就是儒家鼓吹的仁义,讲“绝仁弃义”比讲“绝伪弃诈”更贴切老子的逻辑方法,因此,今本《老子》应在郭店简本《老子》之后。郭店简本《缁衣》所引古文《尚书》是真正的古文经... 《郭店楚墓竹简》中《老子》甲的“绝伪弃诈”的伪诈,指的就是儒家鼓吹的仁义,讲“绝仁弃义”比讲“绝伪弃诈”更贴切老子的逻辑方法,因此,今本《老子》应在郭店简本《老子》之后。郭店简本《缁衣》所引古文《尚书》是真正的古文经,以之比较晚出古文《尚书》,清人关于后者为东晋人伪作的结论并非无懈可击,仍可以再作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店楚简 《老子》甲 仁义 伪诈 《缁衣》 今文尚书 古文《尚书 伪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疑《书》思想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陈良中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2-44,共13页
宋代学者疑辨《尚书》由字词、语序、篇序而至今古文《尚书》、大小《序》《孔传》,字词、语序的疑辨各家不一。对文序的疑辨主要集中在《武成》《洪范》两篇,对古文《尚书》、大小《序》《孔传》疑辨成为宋以后《尚书》研究的重要内容... 宋代学者疑辨《尚书》由字词、语序、篇序而至今古文《尚书》、大小《序》《孔传》,字词、语序的疑辨各家不一。对文序的疑辨主要集中在《武成》《洪范》两篇,对古文《尚书》、大小《序》《孔传》疑辨成为宋以后《尚书》研究的重要内容。疑辨由枝节而至全体,开启了只解今文《尚书》、古文《尚书》证伪以及汉代今古文《尚书》辑佚研究的新方向。辨伪对于学界正确认识《尚书》文本有重要意义,但又带有随意改经的流弊。梳理宋代疑《尚书》资料,无疑可以考见《尚书》学之演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学术 今文尚书 古文《尚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雄《剧秦美新》与汉代的王道观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允亮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0-44,共15页
《文选》扬雄《剧秦美新》中"奋三为一",李善和五臣均释为于《尧典》、《舜典》外,新作帝典一篇,合三篇而为一,这种解释实为误解。"奋三为一"源于"王道通三"观念。"王道通三"是汉人王道观中的... 《文选》扬雄《剧秦美新》中"奋三为一",李善和五臣均释为于《尧典》、《舜典》外,新作帝典一篇,合三篇而为一,这种解释实为误解。"奋三为一"源于"王道通三"观念。"王道通三"是汉人王道观中的核心命题,它在贯通天人的基础上,强调屈民伸君、屈君伸天,是与汉政治文化环境相应的原创理论。汉帝国不仅政治上超迈往古,思想上也涵括天人,具大一统特色。其王道观于思想领域集成众说,另辟新义,是时代精神的高度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奋三为一 古文《尚书 今文尚书 王道通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試论中国封建社会謚法发展演变的动因
10
作者 熊楚蓉 赵泽光 《社会科学研究》 1986年第3期86-92,共7页
谥法在我国经学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历代封建统治者对此亦十分重视,因此,有关谥法的著述很多。《春秋》、《大戴记》、《今文尚书》、《世本》等均有记载。到宋代,虽早已有了沈约、贺琛、王彦威等人的专著,苏洵仍承诏编定六家谥法,足见封... 谥法在我国经学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历代封建统治者对此亦十分重视,因此,有关谥法的著述很多。《春秋》、《大戴记》、《今文尚书》、《世本》等均有记载。到宋代,虽早已有了沈约、贺琛、王彦威等人的专著,苏洵仍承诏编定六家谥法,足见封建统治者对它的重视。自西周出现谥以来,谥法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逐渐成为封建君主政治统治的手段之一,并随着专制统治的加强而发展演变。探讨和解释谥法发展变化的原因,对我们进一步认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结构是有所裨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封建社会 封建统治者 谥法 政治思想 政治意义 春秋战国时期 今文尚书 政治统治 司马氏 左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文献与古代法律二题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沛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4-128,共5页
二十世纪初叶,王国维先生提出"二重证据法",以地下之新材料,论证古籍中的历史,成为史学发展之里程碑。近年来新出文献大量涌现,法史资料在其中占据相当的比重。诸如青铜铭文、秦汉简牍、大漠残卷、乃至于宫廷档案等,无不扩展... 二十世纪初叶,王国维先生提出"二重证据法",以地下之新材料,论证古籍中的历史,成为史学发展之里程碑。近年来新出文献大量涌现,法史资料在其中占据相当的比重。诸如青铜铭文、秦汉简牍、大漠残卷、乃至于宫廷档案等,无不扩展学界视野、修正陈论旧说,甚至改写着中华法系的历史。本期笔谈所约之论文,其资料或为首次披露、或为重新钩稽,冀能对法史研究有所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法律 古文献 《吕刑》 今文尚书 先秦古籍 版本流传 制作背景 新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殷顽辨
12
作者 朱芳圃 《中州学刊》 1981年第1期119-121,共3页
范文澜著《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一编第三章第二节说: “……商贵族(士大夫)当了俘虏,被周人称为献(字形亦作鬲)民,民献,人献或献,他们反抗周的统治,所以也被称为顽民或殷顽。 顽民原来是大小奴隶主,现在当了俘虏,丧失过去的威福,... 范文澜著《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一编第三章第二节说: “……商贵族(士大夫)当了俘虏,被周人称为献(字形亦作鬲)民,民献,人献或献,他们反抗周的统治,所以也被称为顽民或殷顽。 顽民原来是大小奴隶主,现在当了俘虏,丧失过去的威福,顽固地反抗周统治是很自然的。……” 按《古文尚书》及《逸周书》,凡称殷朝的遗民,概谓之献民或献臣;献与鬲,形义既殊,音亦远隔,不可混为一谈。至于顽民一词,始于汉代,非周初所固有。此种名词,关系古代史实及史料真伪问题颇大,兹逐一解释如下,以供研究中国古代史者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民 《古文尚书 遗民 《说文》 古代史实 《逸周书》 周初 《多士》 殷代 今文尚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秦史籍概说
13
作者 赵淡元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3期48-52,共5页
先秦史籍概说赵淡元先秦史籍是中国史籍的起源和初步发展阶段。它对中国古代史籍的发展起了奠基作用。刘知几曾指出唐以前中国史籍流派有六家,而先秦史籍就占了四家,即《尚书》家、《春秋》家、《左传》家、《国语》家。 ̄[1]此外... 先秦史籍概说赵淡元先秦史籍是中国史籍的起源和初步发展阶段。它对中国古代史籍的发展起了奠基作用。刘知几曾指出唐以前中国史籍流派有六家,而先秦史籍就占了四家,即《尚书》家、《春秋》家、《左传》家、《国语》家。 ̄[1]此外,《史记》家、《汉书》家,即纪传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传》 《春秋》 甲骨文 先秦史 尚书 《国语》 《古文尚书 今文尚书 《史记》 战国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水仪式(续)——释“禹”
14
作者 藏生 《现代中文学刊》 1999年第2期2-5,共4页
3、本事的"禹"归纳今文尚书中有关"禹"的本事,结合其他有关文献材料,我们可以列出"禹"与下列几个方面发生的联系:3.1禹与耒从上述《尚书》文献看,禹的职守曾经是司空,其功能在平水土,"(?)【《距川&q... 3、本事的"禹"归纳今文尚书中有关"禹"的本事,结合其他有关文献材料,我们可以列出"禹"与下列几个方面发生的联系:3.1禹与耒从上述《尚书》文献看,禹的职守曾经是司空,其功能在平水土,"(?)【《距川"。所以,古书中若干地方都讲到禹与耒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材料 出土文献 仪式 今文尚书 巫术 说文 传世文献 甲骨文 山海经 水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腾之匮”小考
15
作者 肖文建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5-45,共1页
“金腾之匮”小考肖文建在有关中国档案史的书籍记载中,见之较多的有“石室金匮”之说,而“金腾之匮”则很少见诸书刊报端。《中国档案事业简史》(邹家炜等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出版)第12页仅仅提到此事,文曰:“... “金腾之匮”小考肖文建在有关中国档案史的书籍记载中,见之较多的有“石室金匮”之说,而“金腾之匮”则很少见诸书刊报端。《中国档案事业简史》(邹家炜等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出版)第12页仅仅提到此事,文曰:“(周王朝)某些重要的文件还收贮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公摄政 今文尚书 《史记》 尚书 文体 成王 近代史学家 中国档案史 周公奔楚 《金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文》1998年总目录
16
《现代中文学刊》 1998年第6期49-49,共1页
关键词 说文解字 今文尚书 总目录 彩陶纹饰 人类学 文体 中国古代 上古 意象母题 词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珠故实中的几处疑窦
17
作者 余汉桂 《古今农业》 2002年第2期1-10,共10页
笔者在最近收集、整理珍珠史料的过程中,发现一些著述中有几处提法值得进 一、《书经》中有“天工开物”采 珠全图吗? 我国古代采珠作业十分艰苦,而且要冒生命危险,正如明代林富在《乞罢采珠疏》上所说是“以人易珠”。采珠人下水之后,... 笔者在最近收集、整理珍珠史料的过程中,发现一些著述中有几处提法值得进 一、《书经》中有“天工开物”采 珠全图吗? 我国古代采珠作业十分艰苦,而且要冒生命危险,正如明代林富在《乞罢采珠疏》上所说是“以人易珠”。采珠人下水之后,受到“气逼”、“寒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工开物》 屈大均 尚书 《广东新语》 合浦珍珠 采珠人 南珠 《古文尚书 今文尚书 淡水珍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汤誓》新解 被引量:3
18
作者 金景芳 吕绍纲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11,共7页
《汤誓》新解金景芳,吕绍纲【序说】谈四个问题。第一,汉初伏生所传今文《尚书》是孔子论次的,《史记·儒林列传》)说孔子"论次诗书",是可信的。据《汉书·艺文态》说,西汉时期鲁共王刘余坏孔子宅所得古文《尚书》(或... 《汤誓》新解金景芳,吕绍纲【序说】谈四个问题。第一,汉初伏生所传今文《尚书》是孔子论次的,《史记·儒林列传》)说孔子"论次诗书",是可信的。据《汉书·艺文态》说,西汉时期鲁共王刘余坏孔子宅所得古文《尚书》(或云即孔氏家传本)中有二十九篇与伏生传授的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殷本纪》 《尔雅·释诂》 今文尚书 《左传》 《说文》 孔子 《牧誓》 河南 夏桀 《竹书纪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黎民”本义考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荣明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51-51,共1页
关键词 《诗经》 本义 《说文解字》 古文《尚书 今文尚书 古文献 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 衍生出 许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四言句式略论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建军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2期109-117,共9页
汉语四言句式略论孙建军四言句式是文言文中最习见、最常用的句式之一。四言式曾是早期韵文的主流,对古代韵文的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并且影响及骈文乃至散文,成为古代汉语中最具特点及优势、最有影响力的一种句式。一、四言句式的... 汉语四言句式略论孙建军四言句式是文言文中最习见、最常用的句式之一。四言式曾是早期韵文的主流,对古代韵文的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并且影响及骈文乃至散文,成为古代汉语中最具特点及优势、最有影响力的一种句式。一、四言句式的形成四言句式的广泛应用最早是在诗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言句式 《诗经》 《老子》 四言诗 今文尚书 现代汉语 《庄子》 骈文 战国散文 战国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