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齐文化与汉代经学的今古文之争
1
作者 邱文山 《管子学刊》 CSSCI 2007年第1期84-89,共6页
齐文化在汇入中国传统文化“多元一体”的文化体系之中后,以新的形式和形态继续向前发展。齐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全面整合之后的流变之一是与秦汉时期的经学合流,形成了齐派经学。本文就汉代经学的今、古文之争的历史背景、汉代经学的今... 齐文化在汇入中国传统文化“多元一体”的文化体系之中后,以新的形式和形态继续向前发展。齐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全面整合之后的流变之一是与秦汉时期的经学合流,形成了齐派经学。本文就汉代经学的今、古文之争的历史背景、汉代经学的今、古文之争的概况以及齐文化对今古文之争的影响等方面试作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文化 汉代经学 今古文之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家诗亡佚毛诗独传原因考略
2
作者 马军峰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7期100-102,共3页
汉代解《诗》者,最早有齐、鲁、韩三家,时称今文三家诗,其后毛诗转出,为古文毛诗。后三家诗先后亡佚,毛诗大行天下。本文试从今古文之争、学术政治化和四家诗的融合、毛诗研究体系的系统化等诸方面对这一现象进行考察。而探索三家诗亡... 汉代解《诗》者,最早有齐、鲁、韩三家,时称今文三家诗,其后毛诗转出,为古文毛诗。后三家诗先后亡佚,毛诗大行天下。本文试从今古文之争、学术政治化和四家诗的融合、毛诗研究体系的系统化等诸方面对这一现象进行考察。而探索三家诗亡佚毛诗独传对于研究历代尤其是《诗经》汉学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家诗 毛诗 今古文之争 学术政治化 毛诗体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钱穆《汉刘向、歆父子年谱》的学术史意义
3
作者 曹明 《中原文化研究》 2015年第5期105-108,共4页
钱穆的《汉刘向、歆父子年谱》(以下简称《年谱》)主要针对康有为《新学伪经考》提出28处疑问,并逐一进行批驳,廓清了康氏著作造成的负面影响,结束了支配学术界20多年的今古文经学之争,在学术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考察《汉刘向、歆父... 钱穆的《汉刘向、歆父子年谱》(以下简称《年谱》)主要针对康有为《新学伪经考》提出28处疑问,并逐一进行批驳,廓清了康氏著作造成的负面影响,结束了支配学术界20多年的今古文经学之争,在学术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考察《汉刘向、歆父子年谱》的写作背景可以发现,康氏著作巨大的负面影响是钱穆著述《年谱》的直接动因,通过《年谱》的编纂,钱穆把"通史和文化史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历史在文化史中得到最终完成"的治史之法充分展现,《年谱》所反映的广阔的学术视野、科学的研究方法、灵活的治学思路、客观的学术立场为今后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刘向 歆父子年谱》 《新学伪经考》 今古文之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尚书
4
作者 宋衍申 《高师函授》 1984年第3期30-32,共3页
我们伟大祖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其历史典籍浩如烟海,这些历史典籍为科学地研究中国历史提供了最可宝贵的文字材料,也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扬爱国主义的珍品。本刊特辟'中国历史要籍介绍'一栏,陆续对我固古代的重... 我们伟大祖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其历史典籍浩如烟海,这些历史典籍为科学地研究中国历史提供了最可宝贵的文字材料,也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扬爱国主义的珍品。本刊特辟'中国历史要籍介绍'一栏,陆续对我固古代的重要文献典籍进行介绍,介绍的方面一般包括:作者、时代、村料来源、编篡特点、学术价值、注本版本等。恳请关心此栏的读者,把读后的意见反映给我们,以便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典籍 注本 记言 世界文明古国 文献典籍 十八篇 伏胜 史通通释 《尧典》 今古文之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