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仅黏菌素敏感的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杨莉 韩立中 +2 位作者 孙景勇 蒋晓飞 倪语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298-1302,共5页
目的 从基因水平了解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仅黏菌素敏感铜绿假单胞菌(COS-PA)的流行情况。方法 ①收集本院灼伤科2001年3月至2003年12月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52株,其中COS-PA32株。②收集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2003年1月至200... 目的 从基因水平了解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仅黏菌素敏感铜绿假单胞菌(COS-PA)的流行情况。方法 ①收集本院灼伤科2001年3月至2003年12月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52株,其中COS-PA32株。②收集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2003年1月至2003年12月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57株,其中COS.PA22株;收集SICU水池下水口非仅黏菌素敏感铜绿假单胞菌(non-COS-PA)1株。③采用多种引物随机扩增DNA多态性(RAPD)技术和统计学方法分析其流行情况。结景①灼伤科2001~2003这3年的COS-PA,经RAPD(引物ERIC2、325、272)分型均为同一型别(Burn-A型)。②SICU2003年收集的COS-PA,经RAPD(引物325)分型为同一型别(SICU-A型);在SICU收集的non-COS-PA也多数呈同一型别(SICU—B型),自SICU水池下水口收集到的1株non-COS-PA也属于此型。③灼伤科及SICU经RAPD(引物325)联合分析证实,两个科室的COS-PA为不同型别,无同源性。结论 灼伤科和SICU都存在科室内COS-PA流行,SICU还存在non-COS-PA流行。应严格消毒隔离措施,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在潮湿环境及患者中流行情况的严密监测。多种引物RAPD分析是判断铜绿假单胞菌流行情况的有利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仅黏菌素敏感铜绿假单胞菌 随机扩增DNA多态性 交叉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甘露糖敏感血细胞凝集素抗肿瘤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魏航之 吴发洪 +3 位作者 王满才 肖国辉 白银亮 张有成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8-595,共8页
铜绿假单胞菌-甘露糖敏感血细胞凝集素(PA-MSHA)在抗肿瘤领域的应用不断增加。PA-MSHA可以通过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通路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侵袭和迁移、分化以及改变耐药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状态,同时PA-MSH... 铜绿假单胞菌-甘露糖敏感血细胞凝集素(PA-MSHA)在抗肿瘤领域的应用不断增加。PA-MSHA可以通过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通路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侵袭和迁移、分化以及改变耐药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状态,同时PA-MSHA也通过Toll样受体(TLR)增强巨噬细胞和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免疫杀伤和抑制。该文梳理并综述关于PA-MSHA抗肿瘤的机制及临床应用,认为PA-MSHA通过作用于细胞甘露糖基的调节过程改变了EGFR和TLR蛋白的糖基化。PA-MSHA可能作用的细胞膜蛋白包括更多的高甘露糖基信号通路受体,阐明PA-MSHA和甘露糖基之间的深层次关系对PA-MSHA的机制研究及临床应用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甘露糖敏感血细凝集 甘露糖基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黏菌素对头孢他啶/阿维巴坦与碳青霉烯共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杀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陈玲霞 邹雪寒 +2 位作者 张晓璠 李曦 潘红英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4-551,共8页
目的 头孢他啶/阿维巴坦(CZA)是治疗碳青霉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CRPA)的一种有效的替代抗生素,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然而CZA耐药CRPA菌株的出现使得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难度不断增加。本研究旨在通过体外时间杀菌分析,探讨多黏菌素(COL... 目的 头孢他啶/阿维巴坦(CZA)是治疗碳青霉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CRPA)的一种有效的替代抗生素,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然而CZA耐药CRPA菌株的出现使得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难度不断增加。本研究旨在通过体外时间杀菌分析,探讨多黏菌素(COL)对携带不同碳青霉烯耐药基因的CZA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菌株的体外杀菌活性,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浙江省的一家三甲医院收集了CZA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菌株。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全基因组测序筛选了携带不同碳青霉烯耐药基因的5株代表性铜绿假单胞菌菌株,包括携带bla_(KPC-2)的PA4696、携带bla_(KPC-90)的PA2207、携带bla_(KPC-33)的PA1308、携带bla_(VIM)的PA2070、携带bla_(IMP-45)的PA6227。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确认了实验菌株的抗生素敏感性。对COL敏感的菌株进行重复的时间杀菌实验。结果 5株CRPA菌株均对CZA耐药(MIC≥16/4 mg/L),对COL敏感(MIC≤2 mg/L);其中携带bla_(IMP-45)的菌株PA6227表现出特殊的药敏表型(ISMR),对亚胺培南(IPM)敏感(MIC=2 mg/L)而对美罗培南(MEM)(MIC=128 mg/L)等其他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时间杀菌曲线显示,5株CZA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菌株在前2~8 h被不同浓度的COL完全抑制,但随后恢复生长。结论 COL对CZA耐药的CRPA菌株具有体外杀菌活性,但不能单独使用。不同类型的碳青霉烯耐药基因会影响CZA的作用效果,但与COL的杀菌活性无关,携带不同碳青霉烯耐药基因的分离株均在不同时间恢复生长。在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时,可以调整给药间隔或药物浓度,以维持COL的浓度,从而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应注意具有ISMR这一特殊药敏表型的CRPA在临床上的出现,避免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菌 头孢他啶/阿维巴坦 碳青霉烯耐药铜绿假单 时间杀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PmrB_(△Leu172)缺失突变对多黏菌素B耐药的影响
4
作者 邓珍 黄维 王晓琴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09-815,共7页
研究铜绿假单胞菌PmrB_(△Leu172)突变对多黏菌素B耐药的影响。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铜绿假单胞菌PmrB_(△Leu172)突变株,利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多黏菌素B对野生株和突变株的最低抑菌浓度,利用转录组测序明确PmrB_(△Leu172)缺失突变... 研究铜绿假单胞菌PmrB_(△Leu172)突变对多黏菌素B耐药的影响。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铜绿假单胞菌PmrB_(△Leu172)突变株,利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多黏菌素B对野生株和突变株的最低抑菌浓度,利用转录组测序明确PmrB_(△Leu172)缺失突变对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利用反转录荧光定量PCR验证PmrB_(△Leu172)缺失突变对铜绿假单胞菌中受PmrB调控的基因表达水平影响。PmrB_(△Leu172)缺失突变株较野生株最低抑菌浓度与最低杀菌浓度分别提高了4和2倍,突变株表现出对多黏菌素B更强的耐受性;突变株中受PmrB调控的基因表达水平均显著提高。铜绿假单胞菌PmrB_(△Leu172)缺失突变可引起PmrA-PmrB双组分系统的调控能力提升,从而导致铜绿假单胞菌对多黏菌素B产生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 pmrB 耐药性 黏菌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黏菌素B与其他抗菌药物联用对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体外抗菌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刘立凡 李丹 +1 位作者 褚云卓 陈佰义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24-527,共4页
目的评价多黏菌素B与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三唑巴坦体外联合应用,对临床分离的30株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效应。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棋盘设计法测定多黏菌素B与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及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单用及联... 目的评价多黏菌素B与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三唑巴坦体外联合应用,对临床分离的30株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效应。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棋盘设计法测定多黏菌素B与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及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单用及联合应用对临床分离的30株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并计算FIC指数,判定联合效应:FIC≤0.5为协同作用,0.5〈FIC≤1.0为相加作用,1.0〈FIC≤2.0为无关作用,FIC〉2.0为拮抗作用。结果多黏菌素B与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及哌拉西林/三唑巴坦联用后,各种药物对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MIC值均显著降低,FIC指数在0~0.5、0.5~1的百分率分别为:左氧氟沙星联合组66.67%、26.67%,亚胺培南联合组46.67%、40%,哌拉西林/三唑巴坦联合组60%、33.33%。结论多黏菌素B与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三唑巴坦联用,对临床分离的30株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抗菌作用以协同和相加为主,无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耐药铜绿假单 黏菌B 联合用药 F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黏菌素治疗人禽流感继发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一例 被引量:3
6
作者 周伯平 陆坚 +12 位作者 丘晨 吴诗品 宋卫东 杨大国 付应云 高雪 刘雪燕 刘水腾 陆普选 单万水 黎毅敏 袁国勇 钟南山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685-688,共4页
目的探讨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继发多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肺部感染的治疗方法。方法2006年6月,对1例高致病性H5N1亚型禽流感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青年男性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治疗,随后出现MDRP的肺部感染;病原学药敏结果显示,该... 目的探讨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继发多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肺部感染的治疗方法。方法2006年6月,对1例高致病性H5N1亚型禽流感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青年男性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治疗,随后出现MDRP的肺部感染;病原学药敏结果显示,该株MDRP仅对多黏菌素B和E等少量抗菌药物敏感;遂予以多黏菌素B每日40~100mg分2次肌肉或静脉注射,并多黏菌素E每日30~50万u分3~4次雾化吸入,使用剂量根据痰菌半定量检测结果进行调整。结果多黏菌素B全身用药累积疗程33d,累积剂量1760mg;多黏菌素E雾化吸入累积疗程36d,累积剂量1485万u;患者肺部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多黏菌素治疗MDRP有效且不良反应较轻,其治疗终点的判断需根据临床和实验室资料进行全面评估。结论多黏菌素能有效治疗禽流感患者继发MDRP的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A型 黏菌 铜绿假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菌素对鸡源性铜绿假单胞菌的抗生素后效应及其机制初探
7
作者 张玲 李继昌 +2 位作者 姜南 赵玉林 王金莉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21,共6页
从发病鸡的粪便中分离出具有多重耐药性的CHNⅣ型铜绿假单胞菌,测定黏菌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抗生素后效应(PAE),以4×MIC黏菌素作用临床分离株,除药后分别继续培养0、1、2 h,无菌水代替黏菌素设为空白组。检测细菌细胞膜完整性... 从发病鸡的粪便中分离出具有多重耐药性的CHNⅣ型铜绿假单胞菌,测定黏菌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抗生素后效应(PAE),以4×MIC黏菌素作用临床分离株,除药后分别继续培养0、1、2 h,无菌水代替黏菌素设为空白组。检测细菌细胞膜完整性,巨噬细胞吞噬细菌数量和细菌对Caco-2细胞的黏附力。与空白组相比,黏菌素作用后细菌细胞膜发生严重损坏,被巨噬细胞吞噬的细菌数量明显增多,细菌对Caco-2的黏附力显著下降。上述指标随着细菌除药后培养时间的延长而改变。说明黏菌素对鸡源性铜绿假单胞菌存在PAE,且可能与细菌细胞膜被破坏,细菌对细胞黏附力下降和巨噬细胞对其吞噬能力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菌 铜绿假单 抗生后效应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黏菌素B联合新型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对耐多黏菌素B细菌生物膜的影响
8
作者 田淼梅 郭思维 +3 位作者 颜冰倩 蒋蓉 徐兵 李昕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66,共9页
目的探讨多黏菌素B联合新型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对耐多黏菌素B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的活性及机制。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卡尔加里生物膜装置测定所有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生物膜抑制浓度(MBIC)和最... 目的探讨多黏菌素B联合新型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对耐多黏菌素B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的活性及机制。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卡尔加里生物膜装置测定所有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生物膜抑制浓度(MBIC)和最低生物膜根除浓度(MBEC);采用结晶紫染色法评估亚MIC剂量下多黏菌素B联合头孢吡肟/阿维巴坦、头孢他啶/阿维巴坦、美罗培南/阿维巴坦、氨曲南/阿维巴坦、美罗培南/法硼巴坦及亚胺培南/雷利巴坦抑制生物膜形成和根除成熟生物膜的效果;筛选出抗生物膜活性最佳的联合方案,采用硫酸苯酚法、细菌运动试验以及群体感应抑制试验初步探讨该联合方案的抗生物膜机制。结果所有抗菌药物的MBIC和MBEC均高于MIC,基于多黏菌素B的联合方案均能抑制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形成并根除成熟的生物膜,其中多黏菌素B联合头孢吡肟/阿维巴坦抑制率和根除率最高,分别为67.99%~90.16%、58.26%~63.86%。多黏菌素B联合头孢吡肟/阿维巴坦可抑制肺炎克雷伯菌的胞外多糖,抑制率为34.04%~61.10%,该组合还能减小细菌的泳动和蹭行运动直径。头孢吡肟/阿维巴坦单药对群体感应信号分子的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与多黏菌素B联合后,抑制作用与单药效果一致。结论多黏菌素B和头孢吡肟/阿维巴坦可能是临床治疗多黏菌素B耐药菌株生物膜相关严重感染的潜在方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菌胞外多糖和运动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膜 铜绿假单 肺炎克雷伯 耐多黏菌B 新型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黏菌素B与其他抗菌药物相比较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所致血流感染 被引量:2
9
作者 康悦 吴菊芳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5-75,共1页
通过一项回顾性列队研究,比较静脉使用多黏菌素B与其他抗菌药物在治疗医院获得铜绿假单胞菌所致血流感染的疗效。评估多种潜在混杂因素。本研究分析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18岁以上并接受48h以上抗菌治疗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患者,... 通过一项回顾性列队研究,比较静脉使用多黏菌素B与其他抗菌药物在治疗医院获得铜绿假单胞菌所致血流感染的疗效。评估多种潜在混杂因素。本研究分析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18岁以上并接受48h以上抗菌治疗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患者,使用多黏菌素B或其他抗菌药物的疗效及肾毒性。133例患者中使用多黏菌素B者45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 黏菌B 血流感染 药物 治疗 物相 感染患者 2009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患者细菌耐药性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4
10
作者 杜晓露 周华 +2 位作者 符一骐 杨青 周建英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8-124,共7页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患者细菌耐药性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137例确诊为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单因素分析多重耐药(MDR)菌株感染相关因素。根据28 d...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患者细菌耐药性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137例确诊为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单因素分析多重耐药(MDR)菌株感染相关因素。根据28 d预后分为死亡组(40例)和生存组(97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死亡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纳入137例患者,28 d病死率29.2%。单因素分析显示外科手术、动静脉置管、导尿管留置、高白细胞计数、低白蛋白血症、起病时高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与MDR菌株感染有关(P值分别为0.023、0.015、0.019、0.013、0.005、0.01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起病时高APACHEⅡ评分(OR=1.167,P=0.025)、低白蛋白血症(OR=0.785,P=0.004)、感染性休克(OR=5.434,P=0.036)是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MDR菌株血流感染患者抗菌治疗方案中,含有多黏菌素B的治疗组28 d病死率与不含多黏菌素B的治疗组28 d病死率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病死率高,起病时高APACHEⅡ评分、合并低白蛋白血症、感染性休克提示预后差。多黏菌素B治疗MDR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有待大样本临床数据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 血流感染 多重耐药 黏菌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雾化吸入多黏菌素治疗假单胞菌慢性感染的支气管扩张患者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丽 杨帆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13-613,共1页
慢性呼吸道感染常常伴有慢性支气管扩张,多达四分之一的病例由铜绿假单胞菌引起,并可导致病情进展更快,病死率升高。Haworth等在支气管扩张伴铜绿假单胞菌感染(非囊胞性纤维化症)成年患者中,进行雾化吸入多黏菌素的疗效及耐受性研究... 慢性呼吸道感染常常伴有慢性支气管扩张,多达四分之一的病例由铜绿假单胞菌引起,并可导致病情进展更快,病死率升高。Haworth等在支气管扩张伴铜绿假单胞菌感染(非囊胞性纤维化症)成年患者中,进行雾化吸入多黏菌素的疗效及耐受性研究。受试者为英国、俄罗斯及乌克兰等国的35个医疗中心、12个月内≥2次呼吸道标本中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的支气管扩张患者且纳入研究后21 d内出现感染急性加重并完成一个疗程抗铜绿假单胞菌治疗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 黏菌 雾化吸入 铜绿假单 呼吸道标本 呼吸道感染 急性加重 安慰剂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菌素药敏试验综述
12
作者 ALBUR M NOEL A +2 位作者 BOWKER K 杨洋 朱德妹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4-104,共1页
由于黏菌素的聚阳离子特性导致其对有机和无机材料都有不同程度的黏附性,因而在药敏试验过程中游离黏菌素浓度减低。吐温-80(P-80)是一种应用于微量板的表面活性剂,能够影响游离的黏菌素浓度从而降低黏菌素的MIC值。本研究评估不同微... 由于黏菌素的聚阳离子特性导致其对有机和无机材料都有不同程度的黏附性,因而在药敏试验过程中游离黏菌素浓度减低。吐温-80(P-80)是一种应用于微量板的表面活性剂,能够影响游离的黏菌素浓度从而降低黏菌素的MIC值。本研究评估不同微量板及添加吐温-80对测定黏菌素MIC的影响。受试菌株共146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菌 药敏试验 量板 吐温 肠杆科细 受试 聚阳离子 铜绿假单 无机材料 不动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抗生素杂志第32卷1~12期(2007年)目次检索
13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768-768,I0001-I0004,共5页
关键词 铜绿假单 耐药性分析 中国抗生杂志 鲍曼不动杆 红霉 头孢吡肟 体外抗 氨基糖苷类抗生 寡养单 活性 黏菌 舒巴坦钠 阴沟肠杆 阴沟气杆 肠杆 磺胺甲口恶唑 AMPC 目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水貂出血性肺炎的防控技术
14
作者 赵德浩 《山东畜牧兽医》 2016年第5期50-50,共1页
出血性肺炎在兽医临床上又称水貂假单胞菌病,是由绿脓杆菌引起的人兽共患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曾在许多国家地区呈地方性流行,导致大批水貂死亡,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我国1978年曾报道过江苏省连云港外贸水貂场发生水貂出血性肺炎,... 出血性肺炎在兽医临床上又称水貂假单胞菌病,是由绿脓杆菌引起的人兽共患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曾在许多国家地区呈地方性流行,导致大批水貂死亡,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我国1978年曾报道过江苏省连云港外贸水貂场发生水貂出血性肺炎,损失相当惨重。为此,广大养殖户一定全面掌握和了解该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以便更好的指导养貂生产,创造更好的养殖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单 急性传染 防控技术 假单 江苏省连云港 肉汤培养基 抗生敏感 学培养 地方流行性 黏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