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化韵的一次听辨调查 被引量:4
1
作者 薛文萍 王理嘉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33-34,共2页
儿化韵的一次听辨调查薛文萍王理嘉儿化韵是词根语素和后缀“儿”结合时形成的合音现象。在合音中由于协同发音而产生的同化、脱落等语音变化使普遍话中的37个(除[r]韵母)韵母归并成26个儿化韵。近百年来,儿化韵的音韵系统... 儿化韵的一次听辨调查薛文萍王理嘉儿化韵是词根语素和后缀“儿”结合时形成的合音现象。在合音中由于协同发音而产生的同化、脱落等语音变化使普遍话中的37个(除[r]韵母)韵母归并成26个儿化韵。近百年来,儿化韵的音韵系统一直显示着一个非常鲜明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化 分辨率 听辨 儿化词 北京话 仄声韵 社会调查 汉语口语语法 声学分析 赵元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唐宋词声情相谐的美学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吴惠娟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6期35-40,共6页
唐宋词声情相谐的美学特征是诗乐结合中的一个互依形式。它展示了词体感人的艺术魅力。它具体体现在词作的词调、押韵、句法和去声字的运用上。声情相谐特征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周邦彦是唐宋词中声情相谐的典范,由于乐谱的失传,声... 唐宋词声情相谐的美学特征是诗乐结合中的一个互依形式。它展示了词体感人的艺术魅力。它具体体现在词作的词调、押韵、句法和去声字的运用上。声情相谐特征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周邦彦是唐宋词中声情相谐的典范,由于乐谱的失传,声情是否相协已不重要。感情真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情相谐 词调 宫调 平声 仄声韵 句法 和谐 拗句 去声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渔家傲》的“翻唱”及其文体学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晓霭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1-81,共11页
《渔家傲》曲子在宋代被翻唱成为流行歌曲。单片翻唱为双调,歌词即由一段改编为两段;仄声押韵则突破了近体诗叶平声韵的基本规则,创造出律体新样式;同一词调反复咏唱,构成了普通联章体、重句联章体;"音清悲如烟波闲"的歌唱声... 《渔家傲》曲子在宋代被翻唱成为流行歌曲。单片翻唱为双调,歌词即由一段改编为两段;仄声押韵则突破了近体诗叶平声韵的基本规则,创造出律体新样式;同一词调反复咏唱,构成了普通联章体、重句联章体;"音清悲如烟波闲"的歌唱声情,"塑造"了整首歌曲清丽高亢的风格。依文字声律填写多种题材的"翻唱",相当于撰诗合乐的声诗创作,但"依字声行腔"的"曲子"唱法,却动摇了文学史上"诗"的本位地位,使"诗""词"分体意识渐次明晰。《渔家傲》"翻唱""流行"的过程,为"严诗、词之辨"提供了参考,也反映了歌曲翻唱在文体学上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家傲》 翻唱 双调 仄声韵 联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