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仁智要录·调子品》与古琴“调意”之渊源与流变 |
丁承运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19 |
5
|
|
|
2
|
林谦三为何改动《仁智要录》平调、盘涉调的声名? |
于韵菲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
3
|
《仁智要录》与《三五要录》所阐述的中国乐调理论——十二世纪后期中国七声音阶在日本的应用 |
吴国伟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2 |
7
|
|
|
4
|
论唐宋节拍的异同与过渡 |
庄永平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
2013 |
0 |
|
|
5
|
唐乐与“唐乐计划” |
喻辉(译)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
6
|
谈“一均七调”的新观念 |
翁志文
周纯一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