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具身理论视角下“仁德课堂”结构体系与教学路径刍论 |
张旭
谢夏娣
|
《成才之路》
|
2024 |
0 |
|
2
|
论孔子“仁德”道德规范的理论依据及主要内涵 |
付选刚
|
《管子学刊》
CSSCI
|
2013 |
3
|
|
3
|
神笔奇锋典范立 仁德仁心世人敬——陈仁鉴先生逝世十周年祭 |
陈培仲
|
《福建艺术》
|
2005 |
0 |
|
4
|
论孔子“仁德”道德规范的理论依据及主要内涵 |
付选刚
|
《榆林学院学报》
|
2013 |
0 |
|
5
|
孔子仁德思想观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启示研究 |
李军靠
杨薪
|
《成才之路》
|
2019 |
0 |
|
6
|
寻甸县仁德街道办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朱云艳
朱映仙
|
《南方农业》
|
2016 |
3
|
|
7
|
论柳下惠的仁德及其现实价值 |
刘玉明
|
《管子学刊》
CSSCI
|
2008 |
0 |
|
8
|
GH:起重设备方案专家——专访杰起(上海)起重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古仁德(Asier Bideguren Ircio) |
孙昊
|
《中国储运》
|
2025 |
|
|
9
|
孔子的六重形象 |
祁志祥
|
《艺术广角》
|
2025 |
0 |
|
10
|
乐象的二重形态与关联——以《乐记·乐象篇》为例 |
朱玉宛
|
《美与时代(美学)(下)》
|
2024 |
0 |
|
11
|
以俗融雅 以心驭史──《三国志平话》的文化透视 |
关四平
|
《北方论丛》
|
2000 |
5
|
|
12
|
先秦儒家经典中的思想教育研究 |
宋中发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13
|
孔子仁学思想本质辨析 |
黄雅芳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14
|
简论儒家文明的本质特征 |
侯文莉
|
《改革与开放》
|
2013 |
0 |
|
15
|
三国蜀后主刘禅新论 |
罗开玉
谢辉
|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8
|
|
16
|
浅析刘邦的政治广告艺术 |
冯晶
|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12 |
1
|
|
17
|
文本分析与读者反应——戴善奎散文集《人生好境》阅读体验 |
文楚安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2
|
|
18
|
试析汉代《诗经》研究历史化产生的根源 |
王硕民
|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
1995 |
3
|
|
19
|
从《三国志》看陈寿的领导思想 |
王宇
|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0 |
|
20
|
己欲立而立人 |
刘红
袁方
王铁军
|
《江苏教育》
|
200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