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宋郭遘墓志》与史料价值 被引量:4
1
作者 吕卓民 《文博》 1990年第2期84-87,共4页
《文博》1989年4期发表《西安曲江新出土北宋郭遘墓志》一文,并附有志文拓片及录文。遘志内容为一篇很好的史料,它不仅为研究中唐大将汾阳王郭子仪的世系增添了新资料,而且在研究宋史、补充史料方面也具有较高价值。本文即想在杨兴华同... 《文博》1989年4期发表《西安曲江新出土北宋郭遘墓志》一文,并附有志文拓片及录文。遘志内容为一篇很好的史料,它不仅为研究中唐大将汾阳王郭子仪的世系增添了新资料,而且在研究宋史、补充史料方面也具有较高价值。本文即想在杨兴华同志研究的基础上再谈几点粗浅看法。一、志文释读准确释读志文,才能正确无误的理解文义。杨兴华同志在录文标点上似有一些不妥之处,让人读来难免费解。因此,笔着认为有必要对志文进行重录和标点,此仅录墓志正文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郭 庆州兵变 杨兴华 环庆路 永兴军 汾阳王 经略司 宋军 仁宗皇帝 熙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拯用人刍议
2
作者 张廷安 杨保华 《领导科学》 1987年第1期43-,共1页
包拯在我国历史上,不仅是铁面无私,执法严谨,疾恶如仇,除奸爱民的清官,而且还是一位改革图新,注重吏治,任人唯贤的政治家。仁宗皇祜二年(公元1050年),包拯任天章阁待制知谏院,针对北宋王朝政治腐败的局面,上疏仁宗皇帝,陈述改革图新的... 包拯在我国历史上,不仅是铁面无私,执法严谨,疾恶如仇,除奸爱民的清官,而且还是一位改革图新,注重吏治,任人唯贤的政治家。仁宗皇祜二年(公元1050年),包拯任天章阁待制知谏院,针对北宋王朝政治腐败的局面,上疏仁宗皇帝,陈述改革图新的政治主张。一、用“才”不用“庸”。为推动改革,他坚持要朝廷起用那些敢承担天下重任的“才能之士”,罢斥“持禄取容,妒嫉贤能”的“庸才”,反对任人唯亲,滥用官员。例如仁宗皇帝宠妃的伯父张尧佐,缺德少才,贪求无餍,仗着侄女是皇帝宠妃的关系,先后被仁宗任命为三司使、宣徵使、节度使等要职。包拯一连上了三道本章,指出张尧佐根本不胜任“三司使”这个主管全国财政赋税的官职。有一次,包拯为此事在金殿上与仁宗当面争执,唾沫星竟溅了仁宗一脸。在包拯的再三弹劾下,终于罢黜了张尧佐的“三司使”之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司使 仁宗皇帝 北宋王朝 尧佐 谏院 天章阁待制 政治腐败 上疏 监司 御史中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半拍
3
《农家致富》 2022年第24期63-63,共1页
吕夷简是宋朝大臣,深得仁宗皇帝器重。有段时间,仁宗身体不适,很久未能上朝。后来经过治疗调养,身体好些了,便来到偏殿,传旨召见一些主要官员。被召见的大臣们一听,纷纷连跑带颠地赶往偏殿。而吕夷简却并不着急,接到诏令后,喝了一会儿茶... 吕夷简是宋朝大臣,深得仁宗皇帝器重。有段时间,仁宗身体不适,很久未能上朝。后来经过治疗调养,身体好些了,便来到偏殿,传旨召见一些主要官员。被召见的大臣们一听,纷纷连跑带颠地赶往偏殿。而吕夷简却并不着急,接到诏令后,喝了一会儿茶,才慢悠悠地出发。等吕夷简到偏殿时,仁宗已经见完了其他大臣。仁宗见他最后一个才到,便问:“朕久病刚愈,很高兴和你们见面,卿为何姗姗来迟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颠地 吕夷简 仁宗皇帝 慢半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