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武器系统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的研究
1
作者 武瑞文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7-60,共4页
介绍了武器系统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的研究情况,阐述了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研究的思想和方法,建议工程技术人员在武器系统研制中要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工程思想,及时开展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的研究。
关键词 武器系统 人-机-环境系统工程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艇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的进展和展望 被引量:17
2
作者 陈根年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7,共5页
文章在概括了人 -机 -环境系统工程的概念、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之后总结了我国潜艇人 -机 -环境系统工程的进展 ,提出一些尚待研究解决的问题。主要进展有已认识到主要研究内容是控制空气质量 ;普查了污染状况 ;制定了艇内气体测定方法 ... 文章在概括了人 -机 -环境系统工程的概念、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之后总结了我国潜艇人 -机 -环境系统工程的进展 ,提出一些尚待研究解决的问题。主要进展有已认识到主要研究内容是控制空气质量 ;普查了污染状况 ;制定了艇内气体测定方法 ;制定了容许浓度标准 ;建立并改进了环境控制设备。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有形成紧密的闭环系统 ;应用几个新技术 ;治理污染源 ;建立人 -机 -环境系统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环境系统 空气质量 大气控制 潜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机-环境”共融的工业数字孪生系统智能优化方法 被引量:6
3
作者 李浩 王昊琪 +11 位作者 李琳利 张玉彦 杨文超 文笑雨 张旭辉 刘根 张幸福 刘俊 崔科飞 陈录城 王朋静 杨新宇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51-1570,共20页
工业数字孪生系统是智能制造应用实施的重要手段,但现有工业数字孪生系统主要面向机械系统探索研究理论和关键技术,缺乏从“人-机-环境”全局开展系统建模和优化。鉴于此,分析了“人-机-环境”系统建模和智能优化研究进展,总结了“人-机... 工业数字孪生系统是智能制造应用实施的重要手段,但现有工业数字孪生系统主要面向机械系统探索研究理论和关键技术,缺乏从“人-机-环境”全局开展系统建模和优化。鉴于此,分析了“人-机-环境”系统建模和智能优化研究进展,总结了“人-机-环境”共融的工业数字孪生系统基本特征,建立了系统参考架构。然后,提出了“人-机-环境”共融的工业数字孪生系统智能优化方法与关键技术体系,主要包括数据驱动的快速动态建模与仿真方法、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AI)的数字孪生快速建模方法、多模态感知与智能交互方法、虚实同步映射与模型校正方法、基于分布式计算的运行优化控制方法、“人-机-环境”安全监测与态势感知方法和基于AI agent的系统自学习与优化控制方法等。最后,通过典型案例展示了智能优化方法的应用效果。所提出的工业数字孪生系统智能优化方法为实现智能制造过程中的“人-机-环境”共融提供了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环境”共融 工业数字孪生系统 智能制造 智能优化 AI ag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的生态工业园竞争力提升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丙泉 梁静国 姚平 《现代管理科学》 CSSCI 2008年第2期22-23,26,共3页
文章首先指出生态工业园发展中存在的根本问题为竞争力不足,然后给出了生态工业园竞争力的概念,并指出该竞争力的提升是一项典型的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在深刻剖析人、机、环境三要素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生态工业园竞争力的途径。
关键词 生态工业园 竞争力 人-机-环境系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对人-机-环境系统效能的影响及其差错防范 被引量:3
5
作者 张青山 张海漾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02年第1期70-72,84,共4页
企业生产系统是由“人”、“机”、“环境”三个基本要素组成的具有加工转换功能的人-机-环境系统.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分析了面向企业生产的人-机-环境系统中人对系统总体效能的影响,并提出了旨在提高系统总体效能和可靠度的人为差错... 企业生产系统是由“人”、“机”、“环境”三个基本要素组成的具有加工转换功能的人-机-环境系统.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分析了面向企业生产的人-机-环境系统中人对系统总体效能的影响,并提出了旨在提高系统总体效能和可靠度的人为差错的防范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环境系统 可靠度 差错防范 企业 生产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机-环境的金属矿山通风系统模糊综合评价 被引量:6
6
作者 李晓璐 李春雷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6-68,共3页
根据人-机-环境原理对金属矿山通风系统的评价因素进行选择和分析,采用专家调查的方法确定隶属函数,建立了相应的评价体系,为充分发挥人员和机器的效能,提高通风系统的可靠性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实际工程应用,证明基于人-机-环境的模... 根据人-机-环境原理对金属矿山通风系统的评价因素进行选择和分析,采用专家调查的方法确定隶属函数,建立了相应的评价体系,为充分发挥人员和机器的效能,提高通风系统的可靠性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实际工程应用,证明基于人-机-环境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是一种经济、科学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矿山 通风系统人--环境系统 模糊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大学英语课程智慧教育体系构建——以人-机-环境系统为视角 被引量:18
7
作者 周晓玲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49-154,共6页
随着教育部以本为本的号召,随着中国高校外语慕课联盟成立,中国外语教育进入了新的时代。新时代教学系统应具有人机交互、人人交互功能,体现其易操作性、可移动性和可监控性等特性,允许学生随时随地选择适合自己水平和需求的材料进行学... 随着教育部以本为本的号召,随着中国高校外语慕课联盟成立,中国外语教育进入了新的时代。新时代教学系统应具有人机交互、人人交互功能,体现其易操作性、可移动性和可监控性等特性,允许学生随时随地选择适合自己水平和需求的材料进行学习,能记录和监测学生的学习过程。人-机-环境系统工程是一门综合性技术科学,具有匹配原则和和谐之美,与语言环境系统不谋而合。实现新时期大学英语智慧教育,要充分考虑语言教育这个复杂系统中各个要素自身的特点。新时代大学英语智慧教育体系构造包含智慧教学云平台、课程内涵教学内容、个性化学习的课外自主学习资源、科学的课程评估模式、有效的在线互动路径以及校本的翻转课堂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环境 新时代 大学英语课程 智慧教育 体系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工过程工业中人-机-环境系统的复杂性研究(英文) 被引量:1
8
作者 沈小平 孙东川 张振刚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8-43,共6页
用系统的观念和综合集成的思想研究了化工过程工业中人、机、环境三要素构成的人 -机 -环境系统 ,从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和特性方面探讨了人 -机 -环境系统的复杂性表征 ,同时 ,基于人机一体化的思想讨论了人 -机 -环境系统的研究方... 用系统的观念和综合集成的思想研究了化工过程工业中人、机、环境三要素构成的人 -机 -环境系统 ,从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和特性方面探讨了人 -机 -环境系统的复杂性表征 ,同时 ,基于人机一体化的思想讨论了人 -机 -环境系统的研究方法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过程系统 人--环境系统 复杂性 综合集成 系统组成 系统结构 研究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综采工作面人-机-环境系统的可靠性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朱川曲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68-372,共5页
在综采工作面系统结构分析的基础上 ,综合应用神经网络和系统可靠性理论 ,研究了综采工作面人 -机 -环境系统可靠性 ,着重探讨了人和环境系统可靠性分析及预测方法 .理论分析和实例计算结果表明 ,改善综采工作面系统的可靠性不仅在于提... 在综采工作面系统结构分析的基础上 ,综合应用神经网络和系统可靠性理论 ,研究了综采工作面人 -机 -环境系统可靠性 ,着重探讨了人和环境系统可靠性分析及预测方法 .理论分析和实例计算结果表明 ,改善综采工作面系统的可靠性不仅在于提高综采设备的可靠性 ,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过改善作业环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工作面 人--环境系统 神经网络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报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基础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以群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83-287,共5页
文章从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理论出发,将情报工作视为人-机-环境系统来研究,提出了主要研究内容,着重分析了该系统中人的心理、行为特征,人机相互作用,影响情报行为的环境因素。最后,提出了情报人-机-环境系统研究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情报工作 人--环境系统 情报研究 情报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语言教学系统研究——以人-机-环境系统为视角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晓玲 蒙岚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6-158,共3页
以现代高等教育和语言教育的理论为依据,从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的角度分析了语言教育体系,全方位探讨人-机-环境系统下语言教育的影响因素、体系评价等方面的学术问题。该研究以高校语言教育效果为研究对象,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结构... 以现代高等教育和语言教育的理论为依据,从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的角度分析了语言教育体系,全方位探讨人-机-环境系统下语言教育的影响因素、体系评价等方面的学术问题。该研究以高校语言教育效果为研究对象,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结构方程建模和高阶因子分析,对影响语言教育效果的因素进行测量和分析,得出语言教育效果的相关结论。旨在为语言教育改革提供客观依据,以激起语言界提出更多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环境系统 高校 语言教育体系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顶煤综采工作面人-机-环境系统可靠性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朱川曲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6-49,共4页
综合应用系统可靠性、灰色系统理论和模糊数学方法 ,研究了放顶煤综采工作面人 -机 -环境系统可靠性 ,得到了割煤系统和放煤系统可用度的计算公式 ,以便为提高系统可靠性提供依据。
关键词 放顶煤 综采工作面 人--环境系统 可用度 灰色系统 采煤系统 割煤系统 模糊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巷道放顶煤人-机-环境系统可靠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朱川曲 陈良棚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6期57-62,共6页
应用系统可靠性和人 -机工程学理论 ,建立了急倾斜煤层巷道放顶煤人 -机 -环境系统可靠性模型 ,给出了系统可用度和生产能力的计算公式。结合开滦马家沟矿 972 3工作面人 -机-环境系统分析 ,探讨了提高系统可靠性和生产能力的有效途径... 应用系统可靠性和人 -机工程学理论 ,建立了急倾斜煤层巷道放顶煤人 -机 -环境系统可靠性模型 ,给出了系统可用度和生产能力的计算公式。结合开滦马家沟矿 972 3工作面人 -机-环境系统分析 ,探讨了提高系统可靠性和生产能力的有效途径。理论分析及实例计算结果表明 ,所建立的模型能简便地找出系统的薄弱环节 ,准确预测系统可用度和生产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放顶煤 人--环境系统 急倾斜煤层 矿井 系统可用度 生产能力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机-环境混合系统的AVE模型及CFS适配性研究
14
作者 朱立学 郑时雄 +1 位作者 黄平 孙延明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8-10,14,共4页
在分析敏捷虚拟企业构成关键要素的基础上 ,针对其构成及实施环境的混合集成性特点 ,提出了人 -机 -环境混合AVE系统模型和核心功能结构 (CFS)的观点 ,并分析了其实际的可装配性 ,为敏捷虚拟企业的构成与实施提供了可行性依据。
关键词 敏捷虚拟企业 人--环境混合系统 核心功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机-环境”系统的智能名优采茶机设计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尹俊方 孙虎 冉秋艺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83-190,共8页
目的旨在提高采茶效率,解决现有名优茶采茶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即不贴合作业环境、用户交互体验感弱和采摘效率低等。方法以四川蒙顶山为设计目标地,运用"人-机-环境"系统理论分析影响设计与产品相关的"人&qu... 目的旨在提高采茶效率,解决现有名优茶采茶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即不贴合作业环境、用户交互体验感弱和采摘效率低等。方法以四川蒙顶山为设计目标地,运用"人-机-环境"系统理论分析影响设计与产品相关的"人"与"环境"因素,结合"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以及作业环境、政策导向等信息准确定义智能采茶机。结论 "人"的因素影响采茶机的色彩以及交互体验,"环境"因素影响采茶机的尺寸、结构、行走方式、动力机构等,综合运用"人-机-环境"系统下的各个子因素以及相关因素的关系,能够更加准确地定义智能名优采茶机,产品在功能、体验感、贴合作业环境等方面明显增强,提高了设计准确率。"人-机-环境"系统理论对具有明确设计目标的农机产品设计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环境系统 智能采茶 名优茶 采茶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机-环境系统的制造过程可靠性计算与评价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亮辉 汪永超 +1 位作者 白飞先 王东升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1-35,共5页
为了克服制造过程的复杂性便于一般性的研究,将制造系统抽象成包括人、机、环境子系统的模型,建立了制造过程的人-机-环境系统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每个子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针对人、机、环境子系统以及多因素综合控制的方法。为... 为了克服制造过程的复杂性便于一般性的研究,将制造系统抽象成包括人、机、环境子系统的模型,建立了制造过程的人-机-环境系统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每个子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针对人、机、环境子系统以及多因素综合控制的方法。为了精确地对制造过程可靠性进行定量研究,分别从人、机、环境的单因素可靠性计算进行了研究,同时分析了企业实际可能存在的人机单元机构,并把不同的机构以串并联的方式进行整合,形成人机单元可靠性的一般计算方法。考虑到环境状态的不断变化,对制造过程可靠性的计算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基于马尔科夫过程的可靠性计算方法。最后提出了可靠性的评价方法,该方法为可靠性优化流程提供优化依据和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性 人--环境系统 制造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机-环境对拖拉机自动变速器换档控制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迎军 周志立 周学建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72-75,共4页
拖拉机自动变速器对改善拖拉机机组的综合性能具有重要作用,自动变速器换档规律是其核心技术 之一,换档规律的制订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人(驾驶员)、机(拖拉机机组)和环境(土壤、路面条件等)是其决定 因素。本研究分析了人-机-境因素对... 拖拉机自动变速器对改善拖拉机机组的综合性能具有重要作用,自动变速器换档规律是其核心技术 之一,换档规律的制订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人(驾驶员)、机(拖拉机机组)和环境(土壤、路面条件等)是其决定 因素。本研究分析了人-机-境因素对拖拉机自动变速器换档控制的影响。根据拖拉机驾驶员的职能,通过分 析驾驶员的不同特征,提出了以驾驶员个性特征为依据的效率型、经济型和保守型换档模式,同时也讨论了各种 典型的驾驶员操作意图对换档规律的影响;在对拖拉机机组作业种类和作业方法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其对 拖拉机档位的要求,给出了不同作业方式常用的五种换档模式;讨论了作业环境对换档控制的影响以及识别环 境的方法。研究结果对拖拉机自动变速器换档控制系统的设计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环境 拖拉 自动变速器 换档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导弹发射车射手位人-机-环境系统评价方法
18
作者 杜青山 徐宏斌 +1 位作者 李辉 赵昕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5-168,F0003,共5页
文中以导弹发射车人-机-环境系统评价方法需求为牵引,针对导弹发射车人机结合紧密的特点,把人与导弹发射车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综合分析和研究。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完成对影响人机工效因素的指标权重计算,在此基础上对客观指标与主观指标... 文中以导弹发射车人-机-环境系统评价方法需求为牵引,针对导弹发射车人机结合紧密的特点,把人与导弹发射车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综合分析和研究。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完成对影响人机工效因素的指标权重计算,在此基础上对客观指标与主观指标分别通过试验数据、仿真数据、测量结果及专家评分的方法完成初始数据获取,结合白化权函数完成工效指标的评定,最终实现对导弹发射车射手位人-机-环境系统设计结果的科学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弹发射车 人--环境系统 指标权重 工效指数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脑-机接口的残疾人环境控制装置的设计 被引量:8
19
作者 赵香花 汪晓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324-326,共3页
目的:脑-机接口是指大脑和外部设备间直接进行通讯的系统。本文基于此技术为有运动功能障碍的残疾人设计了一个环境控制器。方法:提取受试者的稳态视觉诱发脑电信号进行处理,分辨出受试者所注视的目标,并将该控制目标对应的命令代码发... 目的:脑-机接口是指大脑和外部设备间直接进行通讯的系统。本文基于此技术为有运动功能障碍的残疾人设计了一个环境控制器。方法:提取受试者的稳态视觉诱发脑电信号进行处理,分辨出受试者所注视的目标,并将该控制目标对应的命令代码发送给执行机构,执行机构接收命令并将其转化为相应的控制动作。结果:经过一般的训练过程后,使用者能正确地利用稳态视觉诱发脑电控制常规电器的起停,能通过红外遥控设备控制电视和空调,能拨打电话并启动语音播放。结论:该系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基于脑-机接口技术的环境控制器,为残疾人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口 运动功能障碍 残疾人 环境控制器 稳态视觉诱发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人—机—环系统工程研究综述 被引量:12
20
作者 张玉梅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1-48,共8页
舰船人—机—环系统工程是舰船总体设计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设计原则为安全、高效、舒适、愉悦。首先,总结舰船人—机—环系统的典型特征:长期航行条件下作业环境恶劣;任务复杂、种类多、人力需求量大,对人员协作程度要求高;人机界... 舰船人—机—环系统工程是舰船总体设计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设计原则为安全、高效、舒适、愉悦。首先,总结舰船人—机—环系统的典型特征:长期航行条件下作业环境恶劣;任务复杂、种类多、人力需求量大,对人员协作程度要求高;人机界面信息繁多,舰员的脑力认知负荷高。然后,将舰船人—机—环系统工程的技术体系划分为人机协同、人环协同、人—机—环特征评价和人机工程仿真4个部分,按照舰船人—机—环系统工程的技术发展脉络,即在舰员人体基础特性研究、舰船人—机—环系统工程总体设计应用、舰船人—机—环标准和规范的制订等相互迭代优化的基础上,通过引入海军人力系统集成(HSI)专业工程实现全舰系统的最优化,分别阐述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最后,根据技术体系划分,对我国舰船人—机—环系统工程未来的发展趋势予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 人--系统工程 工程 人因工程 工效学 技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