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器学习在分子束外延生长的应用进展
1
作者 杨再洪 周灿 +3 位作者 范柳燕 张燕辉 陈泽中 陈平平 《人工晶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24-934,共11页
最近几年,人工智能在材料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机器学习在分子束外延(MBE)技术中的应用引人关注。基于原位反射高能电子衍射(RHEED)及相关物性的智能识别和反馈的MBE技术,能够显著提升生长材料的质量和生长效率,有望实现薄膜的MBE智能外延... 最近几年,人工智能在材料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机器学习在分子束外延(MBE)技术中的应用引人关注。基于原位反射高能电子衍射(RHEED)及相关物性的智能识别和反馈的MBE技术,能够显著提升生长材料的质量和生长效率,有望实现薄膜的MBE智能外延。本综述聚焦机器学习MBE中的应用研究,首先介绍了MBE中常用的机器学习算法模型,阐述了机器学习在优化MBE生长条件中的应用,着重总结了不同材料体系(半导体薄膜和量子结构材料、氧化物材料和二维材料等)基于RHEED图像机器学习的研究进展,并就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策略进行了总结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束外延 机器学习 反射高能电子衍射 -Ⅴ族半导体材料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理-数据融合的造斜率智能预测方法
2
作者 白佳帅 钟尹明 +4 位作者 王立伟 李臻 宋先知 刘子豪 祝兆鹏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共9页
造斜率的准确预测是进行井眼轨迹调控的基础,直接影响定向井钻井效率,但由于井下力学行为的复杂性,传统预测方法存在一定限制,难以实现精确预测。为此,提出了一种力学-智能模型融合的造斜率预测方法。利用力学模型计算钻头侧向力、钻头... 造斜率的准确预测是进行井眼轨迹调控的基础,直接影响定向井钻井效率,但由于井下力学行为的复杂性,传统预测方法存在一定限制,难以实现精确预测。为此,提出了一种力学-智能模型融合的造斜率预测方法。利用力学模型计算钻头侧向力、钻头转角和极限造斜率并作为主控因素,通过自动化机器学习框架联合其他参数进行拟合预测,从而取代传统方法反演经验系数的过程,使其充分发挥力学模型宏观规律描述准确和智能模型非线性拟合能力强的优势。利用新疆玛湖区块14口井数据进行训练和测试。结果显示,融合力学参数后,模型造斜率最大误差、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下降了17%、12%和8%,其中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均小于每30 m 1.00°,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升造斜率预测精度,尤其在造斜率急剧变化的井段表现出更优的预测性能。研究结果可为造斜率的准确预测提供新的思路,同时也可为井眼轨迹的精确调控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钻井 自动化机器学习 造斜率预测 机理-数据融合 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环形锻件轧制毛坯智能推演设计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徐立亮 邓加东 +1 位作者 胡志力 许亮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3-29,共7页
针对环形锻件轧制成形工艺方案关键设计难点中的毛坯设计问题,结合环件轧制毛坯设计理论与机器学习算法,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的轧环毛坯尺寸智能推演模型和基于支持向量机算法的冲孔毛坯尺寸智能推演模型,利用从企业收集到的历史... 针对环形锻件轧制成形工艺方案关键设计难点中的毛坯设计问题,结合环件轧制毛坯设计理论与机器学习算法,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的轧环毛坯尺寸智能推演模型和基于支持向量机算法的冲孔毛坯尺寸智能推演模型,利用从企业收集到的历史工艺案例数据对推演模型进行学习训练,通过对比不同推演模型结构下的工艺设计结果确定了最终的轧制毛坯智能推演方案,并利用有限元模拟和物理实验验证了智能推演方案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锻件 -轴向轧制 毛坯设计 智能推演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营销的机器学习算法谱系及实践域 被引量:5
4
作者 朱逸 朱瑞庭 王鹏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2-160,共9页
近年来,人工智能营销算法的发展与应用取得长足进步,得到市场与学界的广泛关注,成为营销领域的研究热点,相关研究日益丰富。本研究针对人工智能营销的机器学习相关文献展开系统分析,全面梳理主流的算法谱系,分析不同算法与营销应用间的... 近年来,人工智能营销算法的发展与应用取得长足进步,得到市场与学界的广泛关注,成为营销领域的研究热点,相关研究日益丰富。本研究针对人工智能营销的机器学习相关文献展开系统分析,全面梳理主流的算法谱系,分析不同算法与营销应用间的技术匹配与实践案例,明晰算法在人工智能营销中的实践域,进而提出推动人工智能营销实践的启示及未来研究指向。研究发现,监督学习、非监督学习、强化学习中的诸类算法,对特定营销活动与目标有着鲜明的技术匹配性,较好地实现了“算法—营销”匹配。算法在营销中的实践主要体现于人机互动、认知&识别、分析&挖掘、监测评价、辅助决策5个方面,并渗透于不同的行业领域。不同行业情境下,机器学习算法的多样性,顺应于特定行业领域的营销活动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营销 机器学习 算法谱系 “算法-营销”技术匹配 实践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智能时代的人—机合作式学习 被引量:47
5
作者 王竹立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8-25,33,共9页
网络和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人类社会方方面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与学也不能例外。文章深入分析了知识与学习发生的变化,探讨了人类学习与机器学习的异同,以及人—机合作学习的必然性和可能的方式,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网络... 网络和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人类社会方方面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与学也不能例外。文章深入分析了知识与学习发生的变化,探讨了人类学习与机器学习的异同,以及人—机合作学习的必然性和可能的方式,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网络和智能时代,知识和学习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软知识、人—机知识等新的知识类型,未来还有可能出现暗知识;(2)知识生产也逐渐由人类主体向人—机共同主体转变;(3)人—机合作式学习将成为主流学习模式,现阶段以人—网合作学习为主,未来将以人—智能机器合作学习为主,教育教学也将变为人—机合作式教学模式;(4)技术在人类学习中扮演的角色由单纯的工具,向环境、伙伴角色转变,并最终可能与人类连成一体。为此,今天教育教学亟需发生重大变革,以适应未来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知识 人机知识 暗知识 人-机合作式学习 人-智能机器一体式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陕接壤区煤层顶板涌水水源智能判别方法 被引量:4
6
作者 王皓 孙钧青 +3 位作者 曾一凡 尚宏波 王甜甜 乔伟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6-88,共13页
蒙陕接壤区煤炭高强度开采诱发的煤层顶板水害问题日益凸显,高效智能地判别煤层顶板涌水水源是顶板水害防治的关键。以蒙陕接壤区3个典型矿井为研究对象,将无机指标K^(+)+Na^(+)、Ca^(2+)、Mg^(2+)、Cl^(-)、SO_(4)^(2-)、HCO_(3)^(-)、... 蒙陕接壤区煤炭高强度开采诱发的煤层顶板水害问题日益凸显,高效智能地判别煤层顶板涌水水源是顶板水害防治的关键。以蒙陕接壤区3个典型矿井为研究对象,将无机指标K^(+)+Na^(+)、Ca^(2+)、Mg^(2+)、Cl^(-)、SO_(4)^(2-)、HCO_(3)^(-)、TDS和有机指标UV_(254)、TOC、溶解性有机质(DOM)的荧光光谱作为判别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80组地下水水样数据进行主成分提取,提出一种人工鱼群算法(AFSA)改进随机森林(RF)的PCA-AFSA-RF顶板涌水水源智能判别方法。首先,建立PCA-RF判别模型,其准确率(A_(c))、精确率(P_(r))、召回率(R_(c))和F-measure指数(f_(1))分别达到了83.00%、83.17%、80.42%和79.57%;其次,通过AFSA对PCA-RF判别模型中决策树数目、树深和内部节点分裂所需的最小样本数进行寻优,在AFSA中引入遗传机制以避免陷入局部最优,建立基于PCA-AFSA-RF的煤层顶板涌水水源智能判别模型,该模型A_(c)、P_(r)、R_(c)、f_(1)分别达到92.18%、91.11%、87.58%和88.82%,较PCA-RF分别提高9.18%、7.94%、7.16%和9.25%,回代准确率达到97.50%;最后,利用该模型对12个矿井水水样进行判别,结果与现场实际相一致,表明AFSA改进后的PCA-RF模型具有更好的准确性和泛化能力。研究结果可为煤层顶板涌水水源的准确判别提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陕接壤区 顶板涌水 无机-有机指标 机器学习 智能判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两自由度机械臂智能控制器 被引量:6
7
作者 刘志立 宋昌林 +1 位作者 李军民 刘涛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5-89,共5页
为了实现对不同结构的两自由度机械臂的控制,基于机器视觉技术和强化学习技术设计了智能控制器。该智能控制器的强化学习模型是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使用卷积神经网络设计了的传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的演员-评论家网络结构,以此... 为了实现对不同结构的两自由度机械臂的控制,基于机器视觉技术和强化学习技术设计了智能控制器。该智能控制器的强化学习模型是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使用卷积神经网络设计了的传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的演员-评论家网络结构,以此使得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能够处理图像矩阵信息。以两自由度机械臂的控制理论为前提,利用不同结构的两自由度机械臂控制输入值数量相同的特点,并结合设计了的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设计出适用于不同结构的两自由度机械臂智能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智能控制器在不配置任何两自由度机械臂结构模型先验知识的情况下,分别就三种不同结构两自由度机械臂进行训练,训练完成后该智能控制器确实能够控制三种不同结构的两自由度机械臂并使其迅速到达目标位置,验证了使用同一个智能控制器经过不同的训练后能够实现对不同结构的两自由度机械臂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智能控制器 机械臂 卷积神经网络 演员-评论家网络 深度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预测药物-靶标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李擎宇 张孝昌 王升启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0,共10页
药物-靶标相互作用(DTI)鉴定是药物研发中的关键步骤,可有效缩小候选药物分子的搜索范围。同时,DTI鉴定也是多重药理和药物重定位等研究的基础。然而,通过生物实验研究DTI耗时长、成本高且伴有一定的盲目性。随着信息科学的飞速进步,人... 药物-靶标相互作用(DTI)鉴定是药物研发中的关键步骤,可有效缩小候选药物分子的搜索范围。同时,DTI鉴定也是多重药理和药物重定位等研究的基础。然而,通过生物实验研究DTI耗时长、成本高且伴有一定的盲目性。随着信息科学的飞速进步,人工智能(AI)在药物研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成为研究DTI的有效策略。根据算法设计原理的不同,用于DTI预测的AI方法可分为基于相似性、基于特征、基于网络和基于深度学习4类。本文重点介绍该4类方法的构建思路,并讨论模型评价问题和负样本问题。AI在DTI预测工作中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可为药物研发带来新的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靶标相互作用 药靶组学 药物开发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机器翻译前沿进展 被引量:116
9
作者 刘洋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44-1149,共6页
机器翻译研究如何利用计算机实现自然语言之间的自动翻译,是人工智能和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神经机器翻译方法获得迅速发展,目前已取代传统的统计机器翻译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新的主流方法.首先介... 机器翻译研究如何利用计算机实现自然语言之间的自动翻译,是人工智能和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神经机器翻译方法获得迅速发展,目前已取代传统的统计机器翻译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新的主流方法.首先介绍神经机器翻译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方法,然后对最新的前沿进展进行综述,最后对神经机器翻译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神经机器翻译 编码器-解码器架构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结构智能化辨证选方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6
10
作者 周璐 李光庚 +2 位作者 孙燕 郑岩 李宇航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2期479-483,共5页
通过回顾机器学习中的C4.5决策树、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BP神经网络算法的原理与在中医辨证研究中所取得的成果,创新设计出一种复合结构的智能化辨证选方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实现与测试。结果表明该模型输出结果的准确性高于仅使用单... 通过回顾机器学习中的C4.5决策树、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BP神经网络算法的原理与在中医辨证研究中所取得的成果,创新设计出一种复合结构的智能化辨证选方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实现与测试。结果表明该模型输出结果的准确性高于仅使用单一算法建立的辨证选方模型,这为进一步与"方-证要素对应"的组方原则相结合,建立适用于复杂病机的临床诊疗辅助系统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证要素对应 辨证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缝式鱼道内齐口裂腹鱼洄游行为模拟 被引量:5
11
作者 汪靖阳 李广宁 +2 位作者 郄志红 孙双科 吴鑫淼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3-181,共9页
鱼道是帮助洄游鱼类跨越河道内物理障碍的主要过鱼设施之一。针对鱼道结构优化试验耗时长、成本高的问题。该研究在物理试验基础上建立模拟鱼类运动的数值模型,基于竖缝式鱼道内齐口裂腹鱼的行为数据,结合机器学习和欧拉-拉格朗日智能... 鱼道是帮助洄游鱼类跨越河道内物理障碍的主要过鱼设施之一。针对鱼道结构优化试验耗时长、成本高的问题。该研究在物理试验基础上建立模拟鱼类运动的数值模型,基于竖缝式鱼道内齐口裂腹鱼的行为数据,结合机器学习和欧拉-拉格朗日智能体方法(Eulerian-Lagrangian-agent method,ELAM)建立了鱼类洄游路线预测模型。首先,将齐口裂腹鱼的游泳行为数据划分为3个数据集(顺流而下、侧向运动和逆流而上);然后,根据不同机器学习算法(XGBoost、K-近邻、梯度提升决策树、随机森林)分别构建游泳行为分类模型和游泳速度回归模型,并通过试验结果对比,筛选出最优模型;最后,结合ELAM的框架,构建鱼类洄游数学模型,模拟了齐口裂腹鱼在3种体型的竖缝式鱼道中的洄游路线。结果表明:基于随机森林建立的游泳行为分类模型和游泳速度回归模型预测效果最佳,游泳行为分类精度为0.804,召回率为0.794,F1得分为0.798,3个数据集的游泳速度回归的R2均大于0.75。研究所建立的鱼类洄游数学模型能够较好的预测齐口裂腹鱼的洄游路线,可为相关鱼类保护措施的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洄游模型 鱼道 欧拉-拉格朗日智能体方法 齐口裂腹鱼 竖缝式鱼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