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音猬因子相互作用蛋白在肿瘤中的分子调控机制及临床价值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金安莉 郭玮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5-118,共4页
HHIP(hedgehog-interacting protein)基因编码人音猬因子相互作用蛋白,位于染色体4q31.21-31.3。作为Hedgehog(Hh)信号通路的内源性拮抗剂,HHIP能够抑制Hh信号通路活化。在人类肿瘤中,Hh信号通路通常呈异常激活状态,HHIP在大多数类型的... HHIP(hedgehog-interacting protein)基因编码人音猬因子相互作用蛋白,位于染色体4q31.21-31.3。作为Hedgehog(Hh)信号通路的内源性拮抗剂,HHIP能够抑制Hh信号通路活化。在人类肿瘤中,Hh信号通路通常呈异常激活状态,HHIP在大多数类型的肿瘤组织中普遍低表达。HHIP表达水平与肿瘤患者总生存期呈正相关,可作为肿瘤患者的独立预后标志物。本文从HHIP在肿瘤中的生物学功能、作用机制及其临床价值方面对HHIP研究进展作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音因子相互作用蛋白(hhip) Hedgehog(Hh)信号通路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间盘脱出模型大鼠脊髓巢蛋白和音猬因子变化及电针效应 被引量:3
2
作者 程鹏 李伟 +3 位作者 李拓 高蕊 姜代勋 陈武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研究椎间盘脱出模型大鼠脊髓巢蛋白(Nestin)和音猬因子(SHH)变化及电针效应,分析神经组织代偿性修复的机理。【方法】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n=9)、模型组(n=15)和电针组(n=15),在T13段脊髓左腹侧填塞硅胶片建立椎间盘脱出模型。... 【目的】研究椎间盘脱出模型大鼠脊髓巢蛋白(Nestin)和音猬因子(SHH)变化及电针效应,分析神经组织代偿性修复的机理。【方法】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n=9)、模型组(n=15)和电针组(n=15),在T13段脊髓左腹侧填塞硅胶片建立椎间盘脱出模型。模型建立后4、7、14d处死大鼠取压迫部位脊髓组织,荧光抗体法观察Nestin阳性细胞数量,ELISA法检测Nestin和SHH含量。【结果】14d时,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运动机能评分极显著升高(P<0.01),SHH含量和Nestin阳性细胞数量极显著升高(P<0.01),Nestin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椎间盘脱出模型,脊髓受压后自我修复过程中可表达Nestin。电针干预后大鼠运动机能极显著改善,提示其与电针升高Nestin和SHH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椎间盘脱出 蛋白 因子 电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浊解毒通络方治疗胃癌前病变浊毒蕴胃证患者的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志威 宋梦蝶 +6 位作者 毛宇湘 杨静 钱金花 毕建成 张亚秋 王海洋 白海燕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3137-3142,共6页
目的:观察化浊解毒通络方治疗胃癌前病变浊毒蕴胃证患者的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4月就诊于河北省中医院脾胃病科的胃癌前病变浊毒蕴胃证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 目的:观察化浊解毒通络方治疗胃癌前病变浊毒蕴胃证患者的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4月就诊于河北省中医院脾胃病科的胃癌前病变浊毒蕴胃证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给予化浊解毒通络方治疗;对照组给予胃复春片口服,3次/d,4片/次。2组均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胃黏膜组织中音猬因子(Shh)信号通路关键因子胶质瘤相关癌基因蛋白-1(Gli1)、融合抑制因子(SUFU)、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表达,观察2组治疗期间的安全性指标,对比2组中医证候疗效、胃镜疗效、病理疗效。结果:观察组中医证候、胃镜、病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Gli1、SUFU、CyclinD1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呈棕黄色颗粒状。治疗前,2组患者胃黏膜组织中Gli1、SUFU、CyclinD1蛋白表达(密度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患者胃黏膜组织中Gli1、CyclinD1蛋白表达均较治疗后降低,SUFU蛋白表达均较治疗后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观察组患者以上指标变化较对照组明显(均P<0.05)。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胃黏膜组织中Gli1、SUFU、CyclinD1蛋白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患者胃黏膜组织中Gli1、CyclinD1蛋白表达均较治疗后降低,SUFU蛋白表达均较治疗后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变化较对照组明显(均P<0.05)。2组患者在服药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化浊解毒通络方治疗胃癌前病变浊毒蕴胃证患者疗效优于胃复春片,其作用机制与可能与调控Shh信号通路关键因子Gli1、SUFU、CyclinD1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前病变 化浊解毒通络方 浊毒蕴胃证 机制 因子信号通路 胶质瘤相关癌基因蛋白-1 融合抑制因子 细胞周期蛋白D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H缓释纤维蛋白支架移植促大鼠脊髓损伤的修复 被引量:6
4
作者 崔学文 张竞新 +5 位作者 许艺荠 张雪松 刘义灏 张志坚 陈谦 杨文静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1-137,共7页
目的:研究应用可缓释音猬因子(sonic hedgehog,SHH)的纤维蛋白胶(fibrin glue,FG)支架促大鼠脊髓完全横断损伤的修复效果。方法:(1)制作体外缓释SHH的纤维蛋白胶支架模型,探究缓释效果。(2)选用健康的SD大鼠60只,制作大鼠脊髓完全横断模... 目的:研究应用可缓释音猬因子(sonic hedgehog,SHH)的纤维蛋白胶(fibrin glue,FG)支架促大鼠脊髓完全横断损伤的修复效果。方法:(1)制作体外缓释SHH的纤维蛋白胶支架模型,探究缓释效果。(2)选用健康的SD大鼠60只,制作大鼠脊髓完全横断模型,随机分为三组:单纯脊髓横断组(SCI),纤维蛋白胶组(FG),音猬因子-支架移植组(F-SHH)。术后每周记录大鼠双后肢功能活动(BBB评分)。术后12周取出脊髓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蛋白印迹检测,观察脊髓损伤的近远端神经元存活情况及神经丝蛋白(neurofilament200,NF200),生长再生相关蛋白(growth associated protein-43,GAP43),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表达情况。结果:(1)载SHH的纤维蛋白胶具有良好的缓释SHH的效果;(2)F-SHH组BBB评分从术后到第十二周较FG、SCI组上升明显(P<0.05);(3)免疫组化结果显示:F-SHH组脊髓横断端有一些神经元存活且排列规则,许多神经纤维未完全溃变。SCI组细胞凋亡明显,纤维溃变严重,退变空泡大,FG组较SCI组稍好;(4)Western Blot结果显示:F-SHH组NF200,GAP43相对含量高于FG、SCI组(P<0.05),而GFAP相对含量低于FG、SCI组(P<0.05)。结论:SHH缓释纤维蛋白支架缓释效果良好,对大鼠脊髓完全横断损伤的修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SHH对于脊髓损伤的修复机理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因子 纤维蛋白 缓释 支架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H修饰聚多巴胺涂层纤维蛋白支架对大鼠神经干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崔学文 陆浩 +5 位作者 吕德民 沈元昊 杨开元 曹苏成 杨文静 张志坚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22,共8页
目的:构建音猬因子(SHH)修饰的聚多巴胺(PD)涂层纤维蛋白胶(FG),并探究该支架对大鼠神经干细胞(NSCs)的生长及分化的影响。方法:按FG材料表面涂层情况,将实验分为3组:FG表面未处理组(control)、FG表面进行多巴胺涂层组(PD)和FG经多巴胺... 目的:构建音猬因子(SHH)修饰的聚多巴胺(PD)涂层纤维蛋白胶(FG),并探究该支架对大鼠神经干细胞(NSCs)的生长及分化的影响。方法:按FG材料表面涂层情况,将实验分为3组:FG表面未处理组(control)、FG表面进行多巴胺涂层组(PD)和FG经多巴胺处理后表面涂有SHH组(PD-SHH)。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观察支架微观结构,用ELISA测量PD-SHH组SHH。分离并培养大鼠神经干细胞,并将神经干细胞分别与该3种支架复合培养,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生长再生相关蛋白(GAP43)和髓鞘碱性蛋白(MBP)的表达。结果:ELISA结果显示PD-SHH缓释支架可以持续释放SHH达到19 d;扫描电子显微镜可见纤维蛋白胶经冷冻干燥后呈海绵型网状结构,多巴胺及SHH微粒粘附在网状结构上;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D-SHH组细胞高表达GAP43和MBP等神经细胞相关蛋白而低表达GFAP(P<0.05)。结论:制备的聚多巴胺涂层纤维蛋白支架具有良好的SHH缓释效果,该复合支架对大鼠NSCs分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支架 多巴胺 因子 神经干细胞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HIP基因CpG岛高甲基化水平参与胃癌的发生
6
作者 宋宇 左云 +2 位作者 涂建成 丰宇芳 徐志英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90-596,共7页
目的:观察人胃癌、癌旁组织与胃癌AGS细胞中人音猬因子相互作用蛋白(human hedgehog interacting protein,HHIP)基因启动子区域CpG岛的甲基化水平,探索其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RT-PCR检测30例人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及AGS细胞中HHIP mRN... 目的:观察人胃癌、癌旁组织与胃癌AGS细胞中人音猬因子相互作用蛋白(human hedgehog interacting protein,HHIP)基因启动子区域CpG岛的甲基化水平,探索其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RT-PCR检测30例人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及AGS细胞中HHIP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分别检测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HHIP表达和HHIP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AGS细胞予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2'-deoxycitydine,5-Aza-dc)处理前后,RT-PCR、MSP和硫化测序PCR(bisulfite sequencing PCR,BSP)分别检测AGS细胞中HHIP mRNA表达、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水平变化、CpG岛甲基化位点数量的变化;分析HHIP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水平变化与HHIP mRNA表达水平变化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组织中的HHIP mRNA(0.82±0.38 vs 1.60±0.26,P=0.000)和蛋白(0.51±0.03 vs 0.83±0.27,P<0.05)的表达均低于癌旁组织,并且与年龄、性别、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均无显著相关性(均P>0.05)。癌旁组织中HHIP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显著低于胃癌和AGS细胞[(17.7±3.59)%vs(62.9±6.14)%、(99.7±0.67)%,均P<0.05]。AGS细胞在5-Aza-dc干预后HHIP mRNA表达明显增高(4.68±0.22 vs 0.21±0.12,P<0.01),HHIP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明显下降[(10.1±0.21)%vs(90.2±0.67)%,P<0.01],CpG岛甲基化位点明显减少,并且HHIP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与mRNA表达呈负相关(r=-0.693,P=0.00)。结论:HHIP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高甲基化水平可能通过抑制HHIP基因表达参与胃癌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音因子相互作用蛋白基因 胃癌 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椎动物神经管背-腹图式形成中形态素的调控作用综述
7
作者 刘聪 徐鹏飞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43-556,共14页
脊椎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形成依赖于胚胎早期神经管前-后、背-腹等图式的正确建立和后期细胞分化的精细调控。在神经管形成过程中,其前体细胞受到形态素浓度梯度的调控,沿着身体背-腹轴方向呈有规律的排列,其中最重要的2种形态素是骨形... 脊椎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形成依赖于胚胎早期神经管前-后、背-腹等图式的正确建立和后期细胞分化的精细调控。在神经管形成过程中,其前体细胞受到形态素浓度梯度的调控,沿着身体背-腹轴方向呈有规律的排列,其中最重要的2种形态素是骨形成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和音猬因子(Sonic hedgehog,Shh)。从顶板分泌的BMP和从底板分泌的Shh在神经管中形成反向平行的浓度梯度,神经前体细胞在这些形态素的作用下获得其位置信息并逐渐决定其分化命运。本文系统总结了不同模式生物神经管发育的相关研究,着重综述了BMP和Shh这2种形态素在脊椎动物神经管背-腹图式形成中的重要作用。此外,对神经系统在体内发育机制的更深理解可为体外构建神经管类器官提供指导,因此,在本综述的最后,我们总结了神经管类器官培养的最新进展,并探讨了其未来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素 神经管发育 骨形成蛋白 因子 类器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h与MMP2在人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0
8
作者 赵志龙 张丽芳 +1 位作者 张佳 王健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08-1011,共4页
目的探讨音猬因子(Shh)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人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Shh与MMP2在48例人食管鳞癌组织以及44例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Shh的阳性表达主要定位在细胞质... 目的探讨音猬因子(Shh)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人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Shh与MMP2在48例人食管鳞癌组织以及44例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Shh的阳性表达主要定位在细胞质和胞核,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5%明显高于癌旁组织(20.45%),且与患者的TNM分期有关;而MMP2的阳性表达主要分布在胞质,其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8.75%,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中的22.72%,与淋巴结转移与否,TNM分期有关,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8例人食管鳞癌组织中Shh蛋白与MMP2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037,P=0.019)。结论 Shh蛋白的表达可能参与到食管鳞癌的侵袭与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型与弥漫型胃癌中Sonic hedgehog与Wnt3A/β-catenin的表达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先勇 王建宁 +5 位作者 仇伟 李加虎 周宇 王玉红 张若梅 孟春芹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48-254,共7页
目的:观察音猬因子(Shh)、Wnt3A/β-catenin(β-连环蛋白)及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Sfrp1)在慢性浅表性胃炎(CSG)、肠型胃癌(IGC)及弥漫型胃癌(DGC)中表达特点,并研究它们的相关性,初步揭示这两种胃癌有完全不同的发病机制.方法:运用免... 目的:观察音猬因子(Shh)、Wnt3A/β-catenin(β-连环蛋白)及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Sfrp1)在慢性浅表性胃炎(CSG)、肠型胃癌(IGC)及弥漫型胃癌(DGC)中表达特点,并研究它们的相关性,初步揭示这两种胃癌有完全不同的发病机制.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30例CSG(作为对照组)、42例IGC及42例DGC标本中Shh、Wnt3A/β-catenin及Sfrp1蛋白表达特点,比较每种蛋白在各组中表达的差异,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发现:Shh主要表达在细胞浆和细胞膜.在CSG中Shh多阳性或强阳性表达;在IGC中,Shh大多表达减少,呈弱阳性表达,部分甚至不表达;在DGC中,Shh多呈强阳性表达.Shh在3组之间的表达有统计学差异(H=46.064,P<0.001).CSG中Shh表达水平明显高于IGC(P<0.001),显著低于DGC(P<0.05).Shh在DGC中表达水平显著高于IGC(P<0.001).在CSG中,β-catenin主要表达在细胞膜,细胞浆一般不染色或局部淡染,胞核不染色.在IGC中,β-catenin表达水平显著增高,并可观察到胞质与胞核中异位表达,但在DGC中却表达显著减少,有一些甚至不表达.β-catenin在3组之间的表达有统计学差异(H=38.629,P<0.001).β-catenin在CSG中表达水平显著低于IGC(P<0.05),显著高于DGC(P<0.001).β-catenin在IGC中表达显著高于DGC(P<0.001).蛋白免疫印迹试验检测发现:Shh在3组之间的表达有统计学差异(F=739.731,P<0.001).与CSG组比较,Shh蛋白在IGC组表达水平显著减少,在DGC组表达水平显著增高;与DGC组比较,Shh蛋白IGC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β-catenin在3组之间的表达有统计学差异(F=253.540,P<0.001).与CSG组比较,β-catenin蛋白在IGC组表达水平显著增高,在DGC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与DGC组比较,β-catenin蛋白在IGC组表达水平显著增高,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Shh与β-catenin在IGC与DGC中表达呈负相关(P<0.001).Wnt3A与Sfrp1在3组中多不表达.结论:从CSG到IGC发展进程中,Shh减少,可能打破了Shh与Wnt两个信号通路在胃腺体中的动态平衡,β-catenin表达水平增高,且部分从细胞膜转移至细胞核表达,激活了经典Wnt通路,导致了IGC发生;从CSG到DGC发展进程中,Shh表达显著增多,可能与DGC发病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 Β连环蛋白 弥漫型胃癌 肠型胃癌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