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传统人际道德特征的哲学思考
被引量:
2
1
作者
钟明华
《现代哲学》
1998年第3期34-38,共5页
人际道德是指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所遵循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我认为中国传统人际道德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人际关系的人情性无论是从直观的角度,还是从文化比较的角度,中国人际关系及交往的人情性均是举世公认的.这种人情性,具...
人际道德是指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所遵循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我认为中国传统人际道德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人际关系的人情性无论是从直观的角度,还是从文化比较的角度,中国人际关系及交往的人情性均是举世公认的.这种人情性,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际道德
中国传统
社会公正
方法论原则
以德服人
协调性
求诸己
人我关系
哲学基础
人性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商业系统人际关系道德调节的基础和原则
2
作者
孟祥玉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S1期50-55,共6页
商业部门是“窗口”行业,联系着千家万户,影响着四面八方。其人际关系能否达到和谐美好,直接关系着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改革开放带来了道德观念的更新,同时促进了人际关系的变化。对这一课题的研讨,为商业职业道德的内涵和外延...
商业部门是“窗口”行业,联系着千家万户,影响着四面八方。其人际关系能否达到和谐美好,直接关系着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改革开放带来了道德观念的更新,同时促进了人际关系的变化。对这一课题的研讨,为商业职业道德的内涵和外延注入了新的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际
关系
道德
商业系统
商业职业
道德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道德
观念
内涵和外延
和谐美
商业部门
开放带
“窗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环境道德的德性根基
被引量:
3
3
作者
朱慧
陈翠芳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13,共5页
环境道德是伦理学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课题,以德性为根基构建环境道德,有助于摆脱西方环境伦理学的困境,促进环境道德的理论发展和广泛践行。环境道德的特点决定了德性对环境道德的根基性地位。德性的普遍性、整体性和稳定性能弥补环...
环境道德是伦理学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课题,以德性为根基构建环境道德,有助于摆脱西方环境伦理学的困境,促进环境道德的理论发展和广泛践行。环境道德的特点决定了德性对环境道德的根基性地位。德性的普遍性、整体性和稳定性能弥补环境道德规则的特殊性和变化性;德性具有本原性和终极性,具有极大的延伸性和辐射力,可通过类比和转移,扩展环境道德规则的适用范围和影响力,使有限的环境道德规则呈现出无限的价值。以德性为环境道德的根基,能克服环境道德规则的有限性,升华环境道德规则,也能激励环境道德主体将环境道德规范内化为自我需求和价值追求,在任何场合都自觉履行关爱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职责,展现人的善良品性与博大胸襟。环境道德中德性的培养依靠全面而深入的环境道德教育、多种形式的环境道德实践和环境道德主体的自我修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性
环境
道德
人际道德
环境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企业生态伦理建设困境及途径探讨
被引量:
5
4
作者
张丽青
《企业活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2-13,共2页
一、企业生态伦理的科学内涵及要求 生态伦理又称环境伦理,是关于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合,是人与自然协同发展的道德诉求.作为生态伦理重要部分,企业生态伦理是处理企业与生态环境关系的伦理原则、道德...
一、企业生态伦理的科学内涵及要求 生态伦理又称环境伦理,是关于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合,是人与自然协同发展的道德诉求.作为生态伦理重要部分,企业生态伦理是处理企业与生态环境关系的伦理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实践的总和.其基本观点包括企业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观、企业有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的义务观、企业与其以外的主体利益分配公平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生态
伦理建设
生态伦理
道德
原则
人与自然
利益分配
人际道德
社会
道德
环境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态伦理学论纲
5
作者
刘湘溶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13-17,共5页
一、20世纪中期,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围绕如何拯救地球的讨论,一门新兴的学科——生态伦理学产生了。它的出现,表明人类试图借助道德力理缓解其与自然的矛盾冲突,改善自己的生存与发展条件的良好意愿。
关键词
生态伦理学
生存与发展
人类与自然
人与自然
自然
道德
观
道德
关系
伦理学研究
道德
力
地球
人际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构建社会公德新体系的思考
被引量:
6
6
作者
李华林
《新视野》
CSSCI
2003年第2期66-67,共2页
在社会公德的建设问题上,过去我们把社会公共生活的领域只局限于人类社会,把社会公德调整的对象只局限于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层面上。事实上,人类社会公共生活的空间在不断扩大,它已经从人类社会发展到自然环境领域和虚拟网络社会。...
在社会公德的建设问题上,过去我们把社会公共生活的领域只局限于人类社会,把社会公德调整的对象只局限于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层面上。事实上,人类社会公共生活的空间在不断扩大,它已经从人类社会发展到自然环境领域和虚拟网络社会。社会公德调整的对象在不断的扩展,它已经从主要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发展到调整人与人自然界、人与网络社会之间的关系。社会公德应由人际关系道德、自然环境道德、网络道德三部分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公德
新体系构建
人际
关系
道德
自然环境
道德
网络
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传统人际道德特征的哲学思考
被引量:
2
1
作者
钟明华
机构
中山大学理论部
出处
《现代哲学》
1998年第3期34-38,共5页
文摘
人际道德是指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所遵循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我认为中国传统人际道德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人际关系的人情性无论是从直观的角度,还是从文化比较的角度,中国人际关系及交往的人情性均是举世公认的.这种人情性,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关键词
人际道德
中国传统
社会公正
方法论原则
以德服人
协调性
求诸己
人我关系
哲学基础
人性善
分类号
B82-092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商业系统人际关系道德调节的基础和原则
2
作者
孟祥玉
出处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S1期50-55,共6页
文摘
商业部门是“窗口”行业,联系着千家万户,影响着四面八方。其人际关系能否达到和谐美好,直接关系着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改革开放带来了道德观念的更新,同时促进了人际关系的变化。对这一课题的研讨,为商业职业道德的内涵和外延注入了新的契机。
关键词
人际
关系
道德
商业系统
商业职业
道德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道德
观念
内涵和外延
和谐美
商业部门
开放带
“窗口”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环境道德的德性根基
被引量:
3
3
作者
朱慧
陈翠芳
机构
浙江大学德育与学生发展研究中心
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13,共5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资助项目:13YJA710002
湖北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中心重点资助项目:20130908
文摘
环境道德是伦理学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课题,以德性为根基构建环境道德,有助于摆脱西方环境伦理学的困境,促进环境道德的理论发展和广泛践行。环境道德的特点决定了德性对环境道德的根基性地位。德性的普遍性、整体性和稳定性能弥补环境道德规则的特殊性和变化性;德性具有本原性和终极性,具有极大的延伸性和辐射力,可通过类比和转移,扩展环境道德规则的适用范围和影响力,使有限的环境道德规则呈现出无限的价值。以德性为环境道德的根基,能克服环境道德规则的有限性,升华环境道德规则,也能激励环境道德主体将环境道德规范内化为自我需求和价值追求,在任何场合都自觉履行关爱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职责,展现人的善良品性与博大胸襟。环境道德中德性的培养依靠全面而深入的环境道德教育、多种形式的环境道德实践和环境道德主体的自我修养。
关键词
德性
环境
道德
人际道德
环境伦理学
分类号
B82-058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企业生态伦理建设困境及途径探讨
被引量:
5
4
作者
张丽青
机构
河南中医学院
出处
《企业活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2-13,共2页
文摘
一、企业生态伦理的科学内涵及要求 生态伦理又称环境伦理,是关于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合,是人与自然协同发展的道德诉求.作为生态伦理重要部分,企业生态伦理是处理企业与生态环境关系的伦理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实践的总和.其基本观点包括企业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观、企业有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的义务观、企业与其以外的主体利益分配公平观.
关键词
企业生态
伦理建设
生态伦理
道德
原则
人与自然
利益分配
人际道德
社会
道德
环境伦理
分类号
F270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B82-058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态伦理学论纲
5
作者
刘湘溶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政治系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13-17,共5页
文摘
一、20世纪中期,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围绕如何拯救地球的讨论,一门新兴的学科——生态伦理学产生了。它的出现,表明人类试图借助道德力理缓解其与自然的矛盾冲突,改善自己的生存与发展条件的良好意愿。
关键词
生态伦理学
生存与发展
人类与自然
人与自然
自然
道德
观
道德
关系
伦理学研究
道德
力
地球
人际道德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构建社会公德新体系的思考
被引量:
6
6
作者
李华林
机构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新视野》
CSSCI
2003年第2期66-67,共2页
文摘
在社会公德的建设问题上,过去我们把社会公共生活的领域只局限于人类社会,把社会公德调整的对象只局限于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层面上。事实上,人类社会公共生活的空间在不断扩大,它已经从人类社会发展到自然环境领域和虚拟网络社会。社会公德调整的对象在不断的扩展,它已经从主要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发展到调整人与人自然界、人与网络社会之间的关系。社会公德应由人际关系道德、自然环境道德、网络道德三部分构成。
关键词
社会公德
新体系构建
人际
关系
道德
自然环境
道德
网络
道德
分类号
B82 [哲学宗教—伦理学]
D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传统人际道德特征的哲学思考
钟明华
《现代哲学》
199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试论商业系统人际关系道德调节的基础和原则
孟祥玉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环境道德的德性根基
朱慧
陈翠芳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企业生态伦理建设困境及途径探讨
张丽青
《企业活力》
北大核心
200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生态伦理学论纲
刘湘溶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对构建社会公德新体系的思考
李华林
《新视野》
CSSCI
200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