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传统人际道德特征的哲学思考 被引量:2
1
作者 钟明华 《现代哲学》 1998年第3期34-38,共5页
人际道德是指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所遵循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我认为中国传统人际道德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人际关系的人情性无论是从直观的角度,还是从文化比较的角度,中国人际关系及交往的人情性均是举世公认的.这种人情性,具... 人际道德是指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所遵循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我认为中国传统人际道德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人际关系的人情性无论是从直观的角度,还是从文化比较的角度,中国人际关系及交往的人情性均是举世公认的.这种人情性,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际道德 中国传统 社会公正 方法论原则 以德服人 协调性 求诸己 人我关系 哲学基础 人性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商业系统人际关系道德调节的基础和原则
2
作者 孟祥玉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S1期50-55,共6页
商业部门是“窗口”行业,联系着千家万户,影响着四面八方。其人际关系能否达到和谐美好,直接关系着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改革开放带来了道德观念的更新,同时促进了人际关系的变化。对这一课题的研讨,为商业职业道德的内涵和外延... 商业部门是“窗口”行业,联系着千家万户,影响着四面八方。其人际关系能否达到和谐美好,直接关系着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改革开放带来了道德观念的更新,同时促进了人际关系的变化。对这一课题的研讨,为商业职业道德的内涵和外延注入了新的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际关系道德 商业系统 商业职业道德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道德观念 内涵和外延 和谐美 商业部门 开放带 “窗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道德的德性根基 被引量:3
3
作者 朱慧 陈翠芳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13,共5页
环境道德是伦理学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课题,以德性为根基构建环境道德,有助于摆脱西方环境伦理学的困境,促进环境道德的理论发展和广泛践行。环境道德的特点决定了德性对环境道德的根基性地位。德性的普遍性、整体性和稳定性能弥补环... 环境道德是伦理学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课题,以德性为根基构建环境道德,有助于摆脱西方环境伦理学的困境,促进环境道德的理论发展和广泛践行。环境道德的特点决定了德性对环境道德的根基性地位。德性的普遍性、整体性和稳定性能弥补环境道德规则的特殊性和变化性;德性具有本原性和终极性,具有极大的延伸性和辐射力,可通过类比和转移,扩展环境道德规则的适用范围和影响力,使有限的环境道德规则呈现出无限的价值。以德性为环境道德的根基,能克服环境道德规则的有限性,升华环境道德规则,也能激励环境道德主体将环境道德规范内化为自我需求和价值追求,在任何场合都自觉履行关爱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职责,展现人的善良品性与博大胸襟。环境道德中德性的培养依靠全面而深入的环境道德教育、多种形式的环境道德实践和环境道德主体的自我修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性 环境道德 人际道德 环境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生态伦理建设困境及途径探讨 被引量:5
4
作者 张丽青 《企业活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2-13,共2页
一、企业生态伦理的科学内涵及要求 生态伦理又称环境伦理,是关于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合,是人与自然协同发展的道德诉求.作为生态伦理重要部分,企业生态伦理是处理企业与生态环境关系的伦理原则、道德... 一、企业生态伦理的科学内涵及要求 生态伦理又称环境伦理,是关于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合,是人与自然协同发展的道德诉求.作为生态伦理重要部分,企业生态伦理是处理企业与生态环境关系的伦理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实践的总和.其基本观点包括企业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观、企业有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的义务观、企业与其以外的主体利益分配公平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生态 伦理建设 生态伦理 道德原则 人与自然 利益分配 人际道德 社会道德 环境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伦理学论纲
5
作者 刘湘溶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13-17,共5页
一、20世纪中期,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围绕如何拯救地球的讨论,一门新兴的学科——生态伦理学产生了。它的出现,表明人类试图借助道德力理缓解其与自然的矛盾冲突,改善自己的生存与发展条件的良好意愿。
关键词 生态伦理学 生存与发展 人类与自然 人与自然 自然道德 道德关系 伦理学研究 道德 地球 人际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构建社会公德新体系的思考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华林 《新视野》 CSSCI 2003年第2期66-67,共2页
在社会公德的建设问题上,过去我们把社会公共生活的领域只局限于人类社会,把社会公德调整的对象只局限于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层面上。事实上,人类社会公共生活的空间在不断扩大,它已经从人类社会发展到自然环境领域和虚拟网络社会。... 在社会公德的建设问题上,过去我们把社会公共生活的领域只局限于人类社会,把社会公德调整的对象只局限于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层面上。事实上,人类社会公共生活的空间在不断扩大,它已经从人类社会发展到自然环境领域和虚拟网络社会。社会公德调整的对象在不断的扩展,它已经从主要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发展到调整人与人自然界、人与网络社会之间的关系。社会公德应由人际关系道德、自然环境道德、网络道德三部分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公德 新体系构建 人际关系道德 自然环境道德 网络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