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联合放射治疗治前列腺癌骨转移瘤临床研究
1
作者 吕国庆 付芬芬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13期52-53,共2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联合放疗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瘤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0例前列腺癌骨转移瘤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研究,单纯放疗组(RT)14例,血管内皮抑素(恩度)联合放疗组(RT+E)16例。观察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近期...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联合放疗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瘤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0例前列腺癌骨转移瘤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研究,单纯放疗组(RT)14例,血管内皮抑素(恩度)联合放疗组(RT+E)16例。观察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近期临床疗效:RT组显效4例(28.57%),有效3例(21.43%),无效7例(50%),有效率(50%);RT+E组显效9例(56.25%),有效5例(31.25%),无效2例(12.5%),有效率(87.5%)。两组毒副反应轻,均可以耐受。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同步放疗可提高前列腺癌骨转移近期疗效,毒性反应没有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骨转移 重组血管内皮抑素() 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多酚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对人肺腺癌A549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马成杰 李元青 +2 位作者 刘朝阳 陈信义 孙颖立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观察茶多酚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对人肺腺癌生长抑制作用,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茶多酚抗肿瘤血管生成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人肺腺癌(A549)细胞系经传代培养后,移植于BALB/c-nu祼鼠,以茶多酚、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及其联合用药... 目的观察茶多酚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对人肺腺癌生长抑制作用,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茶多酚抗肿瘤血管生成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人肺腺癌(A549)细胞系经传代培养后,移植于BALB/c-nu祼鼠,以茶多酚、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及其联合用药干预治疗,通过观察肿瘤抑制率评价单用与联合用药对A549生长抑制作用。结果茶多酚、恩度以及茶多酚联合不同剂量恩度的肿瘤抑制率分别为40.2%、35.8%、41.9%和44.2%,与模型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茶多酚、恩度及其联合用药对A549均有明显的抑制效果;茶多酚与恩度联合使用增效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重组血管内皮抑制素() 人肺腺癌A54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紫杉醇对高侵袭性胃癌细胞增殖和侵袭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耿海云 陈映霞 +4 位作者 秦叔逵 杨爱珍 徐海军 成远 薛松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87-591,共5页
目的抗血管形成治疗已被证实可延长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期。文中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rh-Endostatin,rh-ES)联合紫杉醇对胃癌MGC803细胞株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 MGC803细胞株培养于含10%胎牛血清的RPMI 1640培养基中,加入... 目的抗血管形成治疗已被证实可延长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期。文中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rh-Endostatin,rh-ES)联合紫杉醇对胃癌MGC803细胞株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 MGC803细胞株培养于含10%胎牛血清的RPMI 1640培养基中,加入与实验组等体积的RPMI 1640培养液设为对照组;加入浓度为0.0001μg/mL紫杉醇溶液设为紫杉醇组;分别加入50、100、200μg/mL的rh-ES注射液为rh-ES50组、rh-ES100组、rh-ES200组;加入0.0001μg/mL紫杉醇和50μg/mL rh-ES设为联合50组,0.0001μg/mL紫杉醇+100μg/mL rh-ES为联合100组,0.0001μg/mL紫杉醇+200μg/mL rh-ES设为联合200组。各组分别作用于胃癌MGC803细胞,MMT法和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VEGF、MMP-2以及MMP-9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rh-ES注射液、紫杉醇及联合用药均降低MGC803细胞的增殖能力,减弱细胞侵袭能力,呈剂量依赖性,联合用药组作用最强,呈相加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组VEGF、MMP-2以及MMP-9蛋白表达明显下调,且随着rh-ES用药浓度的增加,各蛋白表达量下降更为明显(P<0.05)。联合50组、联合100组、联合200组VEGF相对表达量(0.420±0.374、0.364±0.020、0.306±0.033)较紫杉醇组(0.528±0.018)明显降低(P<0.05),MMP-9相对表达量(0.368±0.023、0.297±0.015、0.241±0.032)较紫杉醇组(0.457±0.037)明显降低(P<0.05),MMP-2相对表达量(0.379±0.027、0.364±0.116、0.285±0.016)较紫杉醇组(0.543±0.021)明显降低(P<0.05)。结论rh-ES联合紫杉醇能够有效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下调VEGF、MMP-2以及MMP-9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血管内皮抑素 紫杉醇 胃癌 增殖 侵袭 蛋白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血管内皮抑素对荷人食管鳞癌裸鼠VEGF-C和LYVE-1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于俊岩 田向阳 +6 位作者 常建兰 刘平 张蓉 张瑛 黄然欣 乔鲜丽 周文雅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9期196-198,共3页
目的研究重组血管内皮抑素(ES)对荷人食管鳞癌裸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淋巴管内皮细胞透明质酸受体-1(LYVE-1)的调节作用。方法构建人食管鳞癌裸鼠模型,6只瘤周皮下注射ES稀释液荷瘤裸鼠作为A组,6只瘤周皮下注射生理盐水荷瘤... 目的研究重组血管内皮抑素(ES)对荷人食管鳞癌裸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淋巴管内皮细胞透明质酸受体-1(LYVE-1)的调节作用。方法构建人食管鳞癌裸鼠模型,6只瘤周皮下注射ES稀释液荷瘤裸鼠作为A组,6只瘤周皮下注射生理盐水荷瘤裸鼠作为B组,6只正常裸鼠作为C组,比较三组血清LYVE-1、VEGF-C的表达水平,观察ES对荷瘤裸鼠LYVE-1和VEGF-C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A、B组血清VEGF-C水平分别为(155.26±10.24)、(180.23±15.64)pg/L,均高于C组的(103.15±13.20)p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血清VEGF-C水平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血清LYVE-1水平分别为(65.32±16.29)、(90.58±10.67)pg/L,均高于C组的(28.31±10.36)p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血清LYVE-1水平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组织内VEGF-C、LYVE-1的PCR扩增倍数均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组织内VEGF-C、LYVE-1的PCR扩增倍数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重组ES对TE-1食管鳞癌细胞荷瘤裸鼠干预,重组ES不仅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而且重组ES可能通过抑制肿瘤组织内VEGF-C和LYVE-1的表达,对肿瘤新生淋巴管的发生起到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血管内皮抑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淋巴管内皮细胞透明质酸受体-1 食管癌 移植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效果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梁宪斌 张雅慧 +2 位作者 张燕玲 王艳 张维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15期2729-2731,共3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联合顺铂治疗晚期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6年4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46例晚期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予以达卡巴嗪...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联合顺铂治疗晚期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6年4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46例晚期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予以达卡巴嗪+顺铂治疗,观察组予以达卡巴嗪+顺铂+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统计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EGF、MVD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73.91%(17/23),高于对照组43.78%(1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4,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临床效果显著,能明显降低VEGF、MVD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卡巴嗪 顺铂 重组血管内皮抑素 恶性黑色素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化学治疗复治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强 帕提古丽.阿尔西丁 张琰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321-323,共3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联合化学治疗(化疗)注射液治疗复治中晚期(ⅢA、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32例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复治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联合化学治疗(化疗)注射液治疗复治中晚期(ⅢA、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32例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复治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恩度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15 mg恩度注射液中加入生理盐水500ml,匀速静脉滴注3~4 h,连续给药14 d。同时联合三代含铂化疗方案,21 d为1个周期。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32例患者中,可评价近期疗效者30例,远期疗效者24例。可评价近期疗效的30例患者中,获得CR者0例,PR者15例,NC者11例,PD者4例;客观有效率为50%,临床获益率为86.67%。不良反应主要与化疗药物有关,也包括与恩度有关的心脏毒性。结论恩度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复治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效率得到一定程度提高,安全性好;但治疗过程中,应警惕心脏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CSLS 重组血管内皮抑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放疗在食管鳞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张胜 孙新臣 +4 位作者 马建新 刘永彪 曹远东 葛小林 李丹明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703-706,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放疗治疗食管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食管鳞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放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放疗治疗食管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食管鳞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放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临床疗效、1年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生活质量(QOL)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疾病控制率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观察组和对照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68.5%和48.3%,1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60.3%和37.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血清VEGF水平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QOL改善情况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放疗能明显改善食管鳞癌患者的QOL,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血管内皮抑素 放疗 食管鳞癌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化疗药物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贾海艳 王跃辉 秦英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6期181-183,共3页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联合化疗药物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应用恩度联合5-氟尿嘧啶类、奥沙利铂、伊立替康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32例,采用RECIST1.1版评价疗效,应用NCI CTC 3.0...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联合化疗药物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应用恩度联合5-氟尿嘧啶类、奥沙利铂、伊立替康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32例,采用RECIST1.1版评价疗效,应用NCI CTC 3.0版评价不良反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32例患者平均接受恩度联合化疗治疗4.4个周期,29例患者可评估疗效,其中部分缓解(PR)12例,疾病稳定(SD)9例,疾病进展(PD)8例,有效率(RR)为41.4%(12/29),疾病控制率(DCR)为72.4%(21/29)。一线治疗患者14例,RR 57.1%(8/14),DCR 85.7%(12/14)。2例患者肝转移病灶由潜在可切除变为可切除病灶,并成功接受了肝转移灶的R0切除术。二线治疗患者11例,RR 36.4%(4/11),DCR 72.7%(8/11)。获随访的29例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7.1个月。所有患者均可进行不良反应评估,化疗的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多为1~2级;与恩度相关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心血管系统毒性,2例患者出现心电图异常改变。结论 恩度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耐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血管内皮抑素 转移性结直肠癌 化学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放化疗治疗复发鼻咽癌临床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洋 张宁 +2 位作者 陈露斯 李绍恩 梁少波 《中国医学工程》 2011年第11期56-57,共2页
复发鼻咽癌是难治性恶性肿瘤,既往临床再次治疗失败率较高,且毒副反应较多,作者总结自2009年7月至2011年6月本科采用我国自行研制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放疗和化疗治疗复发鼻咽癌19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复发鼻咽癌 重组血管内皮抑素 联合放化疗 临床研究 治疗 重组血管内皮抑制素 难治性恶性肿瘤 2009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分泌型血管内皮抑素对鼠移植性肝癌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晓燕 孙汶生 +4 位作者 马春红 张利宁 李欣 刘素侠 曹英林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2年第3期145-148,共4页
目的 :在毕赤酵母菌 (GS115 )中表达有活性的重组人分泌型血管内皮抑素蛋白 ,探讨其对鼠移植性肝癌的抑制作用。方法 :成功构建的分泌型酵母表达载体 ,经电转化法转入酵母菌中 ,SDS PAGE电泳筛选阳性重组子 ,经Heparin亲和层析柱进行初... 目的 :在毕赤酵母菌 (GS115 )中表达有活性的重组人分泌型血管内皮抑素蛋白 ,探讨其对鼠移植性肝癌的抑制作用。方法 :成功构建的分泌型酵母表达载体 ,经电转化法转入酵母菌中 ,SDS PAGE电泳筛选阳性重组子 ,经Heparin亲和层析柱进行初步纯化。MTT法测定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对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ECV 30 4 )增殖的抑制作用 ;HepG2 .2 .15细胞注射裸鼠成瘤后 ,体内验证重组蛋白的抑瘤活性。结果 :构建的酵母表达载体经PCR、测序鉴定完全正确。SDS PAGE电泳证实重组菌较空白菌多一明显条带 ,Heparin亲和层析后 ,1MNaCl洗脱的蛋白峰在体外可特异性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 ,体内可明显抑制鼠移植性肝癌的生长 ,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结论 :在毕赤酵母菌中成功表达了有活性的重组血管内皮抑素蛋白 ,对肿瘤治疗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分泌型血管内皮抑素 移植性肝癌 抑制作用 实验研究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临床应用中的不良事件及对策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妍丽 《浙江临床医学》 2011年第9期1049-1051,共3页
恶性肿瘤的快速生长与其瘤内丰富的血供密切相关。内皮抑素为内源性的抗肿瘤血管生成因子,可特异性作用于内皮细胞,尤其是微血管的内皮细胞,从而抑制血管的生成和肿瘤的生长。
关键词 重组血管内皮抑素 不良事件 临床应用 血管生成因子 快速生长 恶性肿瘤 内皮细胞 特异性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培美曲塞治疗老年进展期肺腺癌的临床观察
12
作者 黄英 佟倩 《中国医学工程》 2013年第11期15-16,18,共3页
目的观察和比较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联合培美曲塞与单药培美曲塞治疗方案在70岁以上的老年进展期肺腺癌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50例进展期肺腺癌的老年患者,其中恩度联合培美曲塞组26例,培美曲塞单药组24例,观察比较两组有效... 目的观察和比较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联合培美曲塞与单药培美曲塞治疗方案在70岁以上的老年进展期肺腺癌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50例进展期肺腺癌的老年患者,其中恩度联合培美曲塞组26例,培美曲塞单药组24例,观察比较两组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恩度联合培美曲塞组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6例,稳定(SD)15例,有效率(CR+PR)为23.1%,疾病控制率(CR+PR+SD)为80.8%。培美曲塞单药组CR 0例,PR 4例,SD9例,有效率为16.7%,疾病控制率为54.2%。两组比较,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疾病控制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均可耐受。结论在70岁以上老年进展期肺腺癌的治疗中,恩度与培美曲塞联合应用可提高临床疗效,并且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血管内皮抑素 培美曲塞 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治疗致皮肤过敏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晨晨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7年第1期133-134,共2页
恩度,全名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首个血管内皮抑制素肺癌新药(国家一类新药)。它能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阻断肿瘤细胞营养供应,加速癌细胞凋亡过程,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显著提高疗效。近年来,恩度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也... 恩度,全名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首个血管内皮抑制素肺癌新药(国家一类新药)。它能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阻断肿瘤细胞营养供应,加速癌细胞凋亡过程,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显著提高疗效。近年来,恩度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也有文献报道,恩度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在临床上有些不良反应发生。而常见不良反应为心脏反应,其次为消化道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血管内皮抑素 皮肤过敏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4
作者 吴春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4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与药物毒性反应分析。方法:将30例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15例,给予恩度联合化疗治疗;对照组15例,给予单纯化疗治疗。对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与药物毒性反应分析。方法:将30例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15例,给予恩度联合化疗治疗;对照组15例,给予单纯化疗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与药物不良反应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中,缓解7例(46.7%)、稳定3例(20.0%)、疾病进展5例(33.3%)、临床收益率为66.7%;对照组中,缓解5例(33.3%)、稳定3例(20.0%)、疾病进展7例(46.7%)、临床收益率为53.3%。两组临床收益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药物不良反应较轻。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与化疗联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治疗方案,且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与多种化疗药物联合并不增加化疗的药物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血管内皮抑素 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 化学治疗 临床疗效评价 药物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5
作者 彭静 邢辉 +2 位作者 张铂 郭经峰 吴峰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10期66-67,共2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治疗方式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行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治疗组患者栓...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治疗方式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行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治疗组患者栓塞术后泵入重组血管内皮抑素,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甲胎蛋白水平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甲胎蛋白水平降低明显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血管内皮抑素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能提高治疗效果,不增加不良反应,是一种值得临床应用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血管内皮抑素() 原发性肝癌 化疗栓塞术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介入法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治疗大肝癌的护理
16
作者 沈潇 兰红艳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5年第4期99-100,共2页
总结了25例双介入法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治疗大肝癌的护理经验及措施。主要包括心理护理、治疗前的准备及评估、治疗后的护理、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等。认为在双介入法联合恩度治疗大肝癌的治疗过程中,给予全面的护理... 总结了25例双介入法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治疗大肝癌的护理经验及措施。主要包括心理护理、治疗前的准备及评估、治疗后的护理、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等。认为在双介入法联合恩度治疗大肝癌的治疗过程中,给予全面的护理,能保障治疗顺利的进行,减少患者并发症及不良反应,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微波凝固术 重组血管内皮抑素 原发性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迪利单抗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和GP方案一线治疗Ⅲ期肺鳞癌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17
作者 罗详冲 毛贵兵 王周清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22期228-230,234,共4页
目前晚期肺癌的诊治从化疗迈向基因靶向治疗再到免疫治疗,从单药到联合治疗,治疗模式发生了彻底改变。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和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抑制剂在驱动基因阴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取得显著的疗效,重塑了晚期NS... 目前晚期肺癌的诊治从化疗迈向基因靶向治疗再到免疫治疗,从单药到联合治疗,治疗模式发生了彻底改变。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和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抑制剂在驱动基因阴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取得显著的疗效,重塑了晚期NSCLC的一线、二线和三线的治疗格局。本文总结一例PD-1抑制剂信迪利单抗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和吉西他滨(GEM)联合顺铂(DDP)一线治疗Ⅲ期肺鳞癌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鳞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信迪利单抗 重组血管内皮抑素 免疫治疗 化学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和FOLFOX4方案对进展期胃癌患者进行术后辅助化疗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康治军 朱小宝 +1 位作者 庞凌坤 田小林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20期249-250,共2页
目的 :研究联合应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YH-16)和FOLFOX4方案对进展期胃癌患者进行术后辅助化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30例胃癌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为其联合应用恩度和FOLFOX4方案进行辅助化疗,并分析... 目的 :研究联合应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YH-16)和FOLFOX4方案对进展期胃癌患者进行术后辅助化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30例胃癌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为其联合应用恩度和FOLFOX4方案进行辅助化疗,并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 :截止到2014年4月,在本研究的患者中,有17例患者病情无复发生存,有4例患者带瘤生存,有9例患者发生死亡。本研究的患者1年、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3.3%、70%,其中位总生存时间(MST)为19个月,中位无病生存时间为16.5个月。本组患者均未发生Ⅳ度不良反应。结论 :联合应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和FOLFOX4方案对进展期胃癌患者进行术后辅助化疗可取得协同作用,提高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及总生存时间,而且其不良反应较轻,可使患者较好耐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化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化疗 重组血管内皮抑素 进展期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西他滨和顺铂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9
作者 陈胜佳 庄武 +2 位作者 邹思平 蒋侃 吴标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6期30-32,共3页
目的评价吉西他滨和顺铂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8例病理确诊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给予吉西他滨和顺铂联合恩度治疗,吉西他滨1000mg/m2,第1,8天,顺铂75mg/m2,第2天,恩度注射液7.5mg... 目的评价吉西他滨和顺铂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8例病理确诊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给予吉西他滨和顺铂联合恩度治疗,吉西他滨1000mg/m2,第1,8天,顺铂75mg/m2,第2天,恩度注射液7.5mg/m2加入500ml生理盐水中,滴注时间3~4小时,第1~14日,每21天为一周期。结果 38例患者入组,部分缓解13例,疾病稳定17例,疾病进展8例,客观有效率为34.2%,疾病控制率为78.9%。本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4.6个月,95%CI为2.600~6.600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3.5个月,95%CI为9.599~17.401个月,1年生存率42.1%。结论吉西他滨和顺铂联合恩度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具有较好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西他滨 顺铂 重组血管内皮抑素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相关病毒转内皮抑素基因抑制大鼠角膜新生血管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汤明芳 于健 +1 位作者 白浪 刘琼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10期1695-1699,共5页
目的:探讨以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介导内皮抑素(ES)基因转移对大鼠角膜新生血管(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抑制作用。方法:选取SPF级SD大鼠60只,角膜缝线法制作CNV模型,随机分为A,B,C和D共4组。A组:缝线后立即于上方近角膜缘... 目的:探讨以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介导内皮抑素(ES)基因转移对大鼠角膜新生血管(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抑制作用。方法:选取SPF级SD大鼠60只,角膜缝线法制作CNV模型,随机分为A,B,C和D共4组。A组:缝线后立即于上方近角膜缘处结膜下注射50μL rAAV-ES转染液;B组:缝线后刮除角膜上皮,用rAAV-ES转染液浸泡角膜10min;C组:缝线后用rAAV-ES转染液浸泡去上皮角膜10min后,同样部位结膜下注射50μL rAAV-ES转染液;D组:对照组,同样部位结膜下注射50μL生理盐水。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各组CNV的生长情况,并计算其面积;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ES基因表达情况;病理切片检测CNV密度;观察ES基因转移对CNV的抑制作用。结果: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大鼠缝线后CNV逐渐生长,14d达高峰,其后逐渐减少;21d后变性。定量数据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显示:时间因素与治疗因素之间存在交互效应(F=175.810,P<0.01)。缝线诱导后不同转染组间CNV面积亦有显著性差异(F=2243.816,P<0.01);其中以D组CNV面积最大;C组CNV面积最小。不同时间段CNV生长面积之间差异显著(F=1060.854,P<0.01);对CNV增生的抑制率随着转染时间的延长而增加,C组在缝线后28d,对CNV增殖的抑制率高达到58.2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A组于上方角膜缘结膜和角膜上皮中可见ES染色阳性;B组在浅基质CNV的内皮细胞中发现少量ES染色阳性;C组角膜上皮及浅基质CNV的内皮细胞中可见较为明显的ES染色阳性;D组角膜细胞均为ES染色阴性。角膜切片结果显示:CNV密度在各转染组均比对照组稀疏。结论:rAAV-ES转基因可明显抑制缝线诱导的大鼠CNV的增生。采用单独结膜下注射rAAV-ES转染液或转染液局部浸泡去上皮角膜的转染途径均能抑制缝线诱导的CNV增生,联合转染途径对缝线诱导CNV增生的抑制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抑素 重组腺相关病毒 基因治疗 角膜 新生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