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0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重组白细胞介素-6对成牙骨质细胞的生长及分泌骨钙素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侯建霞 由江峰 +1 位作者 曹采方 孟焕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3-136,共4页
目的 :了解rhIL 6对成牙骨质细胞 (cementoblasts,CBs)增殖活性及分泌骨钙素 (osteocalcin ,OC)能力的影响。方法 :试验所用的CBs为用组织块法联合酶消化法培养所得的新生牛CBs。实验组培养液为 10 % (体积分数 )FCS +RPMI16 40加不同 ... 目的 :了解rhIL 6对成牙骨质细胞 (cementoblasts,CBs)增殖活性及分泌骨钙素 (osteocalcin ,OC)能力的影响。方法 :试验所用的CBs为用组织块法联合酶消化法培养所得的新生牛CBs。实验组培养液为 10 % (体积分数 )FCS +RPMI16 40加不同 (质量 )浓度的rhIL 6 ,对照组不加rhIL 6。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 (MTT)法观察CBs生长及存活状态 ;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CBs培养上清液中OC的含量。结果 :rhIL 6对CBs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并呈剂量依赖趋势 ,但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同一 (质量 )浓度rhIL 6在不同的培养时间段对CBs分泌OC的影响不同 ,除 0 .1μg·L- 1 IL 6组外 ,1、10、10 0 μg·L- 1 组上清液中的OC浓度在最初的 5d内有明显增高 ,以 10 0 μg·L- 1 组最显著 ,呈浓度依赖性 ,但在第 7天时 ,10 0 μg·L- 1 组的OC浓度明显下降至仅略高于第 3天的水平。 0 .1、1和 10μg·L- 1 组在第 3天和第 7天时 ,OC浓度均低于空白对照组。结论 :IL 6可能通过调节CBs的生长和OC的分泌而在CBs的代谢及牙骨质的形成、修复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重组白细胞介素-6 成牙骨质细胞 生长 分泌 骨钙素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6与肠易激综合征:机制与研究进展
2
作者 刘莉 赵春华 闵寒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1-438,共8页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极为常见的慢性肠道疾病,以反复发作的腹痛和排便习惯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IBS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研究发现以促炎细胞因子与抗炎细胞因子失衡为主要表现的...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极为常见的慢性肠道疾病,以反复发作的腹痛和排便习惯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IBS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研究发现以促炎细胞因子与抗炎细胞因子失衡为主要表现的肠道低度炎症和免疫激活是IBS的重要发病机制。其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作为一种核心的促炎细胞因子,在IBS患者中表达显著升高,其可通过改变个体对IBS易感性、促进胃肠道运动与分泌、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诱导内脏高敏感及肠道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等机制参与IBS发病,并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本文就IL-6在IBS中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工作者开展IBS病因学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肠道低度炎症 促炎细胞因子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后谵妄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病人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彭婷婷 邓珣 +1 位作者 吴瑛 张山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90-1195,共6页
目的:分析术后谵妄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病人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9月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的187例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评价其认知功... 目的:分析术后谵妄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病人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9月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的187例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评价其认知功能。采用Logistic回归确定术后谵妄和白细胞介素-6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价预测因子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能力。结果: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病人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37.97%,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正混杂因素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谵妄病人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增加了3.655倍[OR=3.655,95%CI(1.014,13.182)],术后6 h白细胞介素-6水平高(≥830.50 pg/mL)的病人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增加5.042倍[OR=5.042,95%CI(1.480,17.178)]。术后谵妄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在老年人群中的预测能力优于非老年人(P<0.05)。结论:术后谵妄和术后6 h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高是预测术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有效指标,医护人员应重视围术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风险因素的筛查,以利于有针对性地提供预防及给予相应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谵妄 认知功能障碍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6调控动物采食和能量代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周颖 王丽娜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47-756,共10页
白细胞介素-6(IL-6)是一种独特的细胞因子,在不同的器官和系统中发挥多向性作用。现有的研究已证实,IL-6不仅可以造成慢性炎症和各种病理情况,也对动物的生理功能起到一定的调控作用。动物的生长发育与其对营养物质的摄入及机体能量代... 白细胞介素-6(IL-6)是一种独特的细胞因子,在不同的器官和系统中发挥多向性作用。现有的研究已证实,IL-6不仅可以造成慢性炎症和各种病理情况,也对动物的生理功能起到一定的调控作用。动物的生长发育与其对营养物质的摄入及机体能量代谢密切相关,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IL-6对动物的采食行为和能量代谢具有广泛影响,可见动物体内的IL-6水平对动物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因此,本文就动物中枢和外周IL-6调节采食和能量代谢的生物学功能进行综述,明确IL-6在动物体内能量稳态平衡中的作用,为动物养殖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采食 能量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因子κB和白细胞介素-6在放射性膀胱损伤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阮绥鑫 李良 陈静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2-336,共5页
目的检测核因子κB(NF-κB)和白细胞介素-6(IL-6)在放射性膀胱损伤中的表达特征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人输尿管上皮永生化细胞SV-HUC-1进行培养,分别应用5、10和15 Gy的X线照射24、48和72 h,将未行照射的SV-HUC-1细胞作为正常对照组。CC... 目的检测核因子κB(NF-κB)和白细胞介素-6(IL-6)在放射性膀胱损伤中的表达特征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人输尿管上皮永生化细胞SV-HUC-1进行培养,分别应用5、10和15 Gy的X线照射24、48和72 h,将未行照射的SV-HUC-1细胞作为正常对照组。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实时定量PCR检测NF-κB和IL-6 mRNA的表达。将siRNA-NF-κB质粒转染至15 Gy X线照射72 h后的细胞株建立siRNA-NF-κB组(si-NF-κB组),将未转染质粒的15 Gy X线照射72 h后细胞株作为空白对照组,Western blotting检测IL-6蛋白的表达。将20只雄性SD大鼠分为模型组(一次性给予20 Gy X线照射,建立放射性膀胱损伤大鼠模型)和对照组(不给予照射),每组10只,2周后处死大鼠,实时定量PCR检测膀胱组织中NF-κB和IL-6 mRNA的表达。结果SV-HUC-1细胞中,细胞增殖活性随着照射剂量和照射时间的增加而降低,NF-κB和IL-6 mRNA的表达随着照射剂量和照射时间的增加而增加。si-NF-κB组中IL-6的表达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放射性膀胱损伤大鼠模型的膀胱病变组织中,NF-κB和IL-6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NF-κB和IL-6 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X线对膀胱的损伤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病变组织中NF-κB和IL-6的表达升高,二者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膀胱损伤 核因子ΚB 白细胞介素-6 炎性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鸡白细胞介素6对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二价灭活疫苗(H5N1,Re-6株+Re-7株)免疫增强作用的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赵明军 吴志明 +6 位作者 闫若潜 张盼盼 赵雪丽 王勃 谢彩华 王东方 王淑娟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49-51,共3页
为评价重组鸡白细胞介素6(rChIL-6)在商品鸡体内对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二价灭活疫苗(H5N1,Re-6株+Re-7株)免疫增强作用,将rChIL-6与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二价灭活疫苗(H5N1,Re-6株+Re-7株)采用肌肉注射方式免疫57日龄麻鸡,分别在疫苗... 为评价重组鸡白细胞介素6(rChIL-6)在商品鸡体内对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二价灭活疫苗(H5N1,Re-6株+Re-7株)免疫增强作用,将rChIL-6与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二价灭活疫苗(H5N1,Re-6株+Re-7株)采用肌肉注射方式免疫57日龄麻鸡,分别在疫苗接种前和接种后第7、14、21、35、42天,检测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Re-6、Re-7)血凝抑制(HI)抗体水平。结果表明:与灭活疫苗同时注射rChIL-6组比单一注射疫苗组的H5N1 Re-6抗体滴度可提高1.6 log2,Re-7抗体滴度可提高1.8 log2。提示rChIL-6对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二价灭活疫苗(H5N1,Re-6株+Re-7株)有显著的免疫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白细胞介素6 H5亚型禽流感二价灭活疫苗 免疫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白细胞介素-6经不同途径给药的药代动力学比较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何学令 杨光 +1 位作者 尹海林 张雪梅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9-261,共3页
目的研究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白细胞介素-6不同给药途径的药代动力学。方法将大鼠分为皮下给药组、静脉给药组,每组各设3个剂量组。分别按40μg/kg、20μg/kg、3μg/kg给药。同位素示踪法用碘标记PEG-rhIL-6,采用TCA沉淀法检测放射性浓度,3... 目的研究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白细胞介素-6不同给药途径的药代动力学。方法将大鼠分为皮下给药组、静脉给药组,每组各设3个剂量组。分别按40μg/kg、20μg/kg、3μg/kg给药。同位素示踪法用碘标记PEG-rhIL-6,采用TCA沉淀法检测放射性浓度,3P87软件判断房室模型并计算各种参数,并检测125I-PEG-rhIL-6皮下注射大鼠后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结果①静脉给药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二房室模型,而皮下给药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一房室模型;②皮下给药的达峰时间比静脉给药慢,但其有效血药浓度维持时间较静脉给药长;③皮下给药较静脉给药各时点血药浓度低。结论皮下给药毒性低,是一种安全可靠的给药方法;同时有效血药浓度维持时间较长,有利于治疗血小板减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化重组白细胞介素-6 药代动力学 不同给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6在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8
作者 朱玲玲 张亚妮 +2 位作者 史婷婷 于晓辉 张久聪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85-589,共5页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作为一种免疫疗法,在多种癌症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其可诱导多种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的发生。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是一...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作为一种免疫疗法,在多种癌症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其可诱导多种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的发生。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是一种重要的炎症因子,已被证明可通过多种机制促进癌症进展及影响ICIs的临床应用。本文就细胞因子IL-6如何调节免疫检查点的表达以及对免疫阻断疗法和irAEs的影响进行探讨,总结靶向IL-6信号转导对ICIs功效及irAEs治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肿瘤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相关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6融合蛋白的大肠杆菌发酵工艺
9
作者 甘一如 胡飞雄 +2 位作者 张瑛 林峰 马兰芳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5期82-85,共4页
研究了重组大肠杆菌表达人白细胞介素-6(rhIL-6)融合蛋白的发酵工艺。摇瓶实验对比了不同培养基对重组菌密度和rhIL-6表达量的影响,确定了以含0.1%葡萄糖的2×YT培养基为最适培养基。同时,还对诱导剂异丙基疏基半乳糖苷(IPTG)加入... 研究了重组大肠杆菌表达人白细胞介素-6(rhIL-6)融合蛋白的发酵工艺。摇瓶实验对比了不同培养基对重组菌密度和rhIL-6表达量的影响,确定了以含0.1%葡萄糖的2×YT培养基为最适培养基。同时,还对诱导剂异丙基疏基半乳糖苷(IPTG)加入量进行优化,按每升发酵液加入0.02mmol,就能有效诱导rhIL-6的表达。在10 L发酵罐间歇实验中,以含0.1%葡萄糖的2×YT为培养基,比较了溶氧、pH、诱导前培养时间、诱导后培养时间对rhIL-6的表达量和菌密度的影响,得到最优培养条件为pH为6.8~7.0,接种量4%,温度37℃,诱导前溶氧量30%,在O.D._(600)为1.2~1.8时加入IPTG诱导,控制诱导后溶氧为5%~10%,再培养5 h,最终rhIL-6表达量为38%,菌体密度为5.8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融合蛋白 发酵 重组大肠杆菌 化学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化重组新型人白细胞介素-6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10
作者 王振华 汪淑芳 +3 位作者 曹晓涵 杜小刚 陈志俞 曾宪垠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52-1056,共5页
以双相氯胺-T法标记,应用125I示踪技术对新研制的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白细胞介素-6(PEG-rhIL-6)的药代动力学进行研究,试验选取不分雌雄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6个组,1~3组皮下注射给药,剂量分别为40μg/kg(高剂量组),20μg/kg(中剂量组)和3... 以双相氯胺-T法标记,应用125I示踪技术对新研制的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白细胞介素-6(PEG-rhIL-6)的药代动力学进行研究,试验选取不分雌雄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6个组,1~3组皮下注射给药,剂量分别为40μg/kg(高剂量组),20μg/kg(中剂量组)和3μg/kg(低剂量组),4~6组静脉注射给药(剂量同1~3组)。所有组动物给药后分别在0.03、0.08、0.17、0.33、0.67、1、2、4、6、8、24、48和72h断尾采血,采用125I同位素示踪法检测血药浓度,应用3P87软件进行房室模型拟合。结果显示,高、中、低3个剂量皮下注射消除相半衰期(t1/2ke)(20.41、21.53、19.77)和分布相半衰期(t1/2ka)(10.44、11.26、11.37)都高于静脉注射消除相半衰期(t1/2β)(17.54、18.78、17.81)和分布相半衰期(t1/2α)(1.93、1.60、1.78);皮下注射表观分布容积(平均694.96mL/kg)大于静脉注射(平均115.26mL/kg),表明皮下给125I-PEG-rhIL-6后,在体内维持的药理活性时间比较长,且经皮下注射药物排泄慢。试验为临床用药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药代动力学 组织分布 同位素示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6(IL-6)受体基因导入大鼠髓性白血病细胞及基因表达 被引量:6
11
作者 任蕴芳 郭宁 +3 位作者 张贺秋 毛宁 A.C.M.Martens A.Hagenbeek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1期35-41,共7页
可移植性大鼠急性粒系白血病(Brown Norway rat 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BNML)是研究人急性粒系白血病的颇为完备的实验模型。由于重组人IL-6(rhIL-6)可作用于大鼠,然而大鼠BNML细胞系LT12缺乏rhIL-6受体(rhIL-6R)表达。为了在BNML... 可移植性大鼠急性粒系白血病(Brown Norway rat 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BNML)是研究人急性粒系白血病的颇为完备的实验模型。由于重组人IL-6(rhIL-6)可作用于大鼠,然而大鼠BNML细胞系LT12缺乏rhIL-6受体(rhIL-6R)表达。为了在BNML模型探讨rhIL-6在体外以及体内对白血病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本文应用改良的磷酸钙共沉淀法将携带rhIL-6R cDNA的逆转录病毒表达质粒XM6/IL-6RNeo导入LT12细胞,经过G418筛选获得G418抗性克隆,建立了表达rhIL-6R的LT12亚细胞系(称之为R cell lines)。我们分别应用三种不同的方法(rhIL-6R的单克隆抗体和FACScan检测、^(125)I-rhIL-6的配基结合分析测定、地高辛配基标记的rhIL-6R cDNA探针的细胞原位杂交技术)分折了R细胞系在体外不同条件下传代过程中及给BN大鼠尾静脉回输后其rhIL-6R的表达。研究结果表明,用改良的磷酸钙共沉淀法将编码rhIL-6R cDNA和Neo^R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表达质粒XM6/IL-6RNeo导入LT12细胞系后,受体细胞在体外含适当浓度G418的基质液中传代培养,可长期稳定表达rhIL-6R,给BN大鼠尾静脉回输后20天左右,其脾脏和骨髓细胞均可检测到rhIL-6R的明显表达,而且~3H-TdR掺入分析证明细胞膜表面所表达的rhIL-6R可以介导外源性rhIL-6信号传到细胞核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白血病细胞 逆转录病毒载体 基因转移 重组白细胞介素-6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和纯化重组人白细胞介素-6
12
作者 林峰 王贺玲 甘一如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5期90-93,共4页
研究了利用亲和融合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方法纯化重组人白细胞介素-6(IL-6)的发酵和纯化工艺,使用含有质粒pHZ1818的E.coli JM109在2×YT培养基中进行发酵表达,IL-6表达为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融合的融合蛋白GST-IL-6。融... 研究了利用亲和融合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方法纯化重组人白细胞介素-6(IL-6)的发酵和纯化工艺,使用含有质粒pHZ1818的E.coli JM109在2×YT培养基中进行发酵表达,IL-6表达为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融合的融合蛋白GST-IL-6。融合蛋白存在可溶的活性蛋白和不可溶的包含体两种形式,此包含体无活性且无法复性,无法用亲和层析回收,因而通过实验优化了摇床发酵的诱导温度和转速以增加可溶融合蛋白的表达。菌体超声破碎液上清液用亲和柱层析,可将融合蛋白提纯至80%,每升发酵液可得到10 mg融合蛋白,用凝血酶裂解处理6 h,亲和标志物GST被特异性切除,裂解得到的IL-6用离子交换柱层析可纯化至95%,MTT法测得纯化的IL-6生物学活性为1.02×10~8 IU/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和纯化 白细胞介素-6 融合蛋白 G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注射液对轻型急性脑梗死青年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10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骆彩珍 高志琼 +3 位作者 江晋渝 杨小艳 汤建平 罗勇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62-465,共4页
目的:观察红花注射液治疗轻型急性脑梗死青年患者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和IL-10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的轻型急性脑梗死青年患者52例,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s,NSS)为10... 目的:观察红花注射液治疗轻型急性脑梗死青年患者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和IL-10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的轻型急性脑梗死青年患者52例,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s,NSS)为10-15分.年龄为35~40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27例)和治疗组(常规治疗+红花注射液治疗20ml/d,25例)。所有患者均于入院时及治疗后第7、14天清晨抽取静脉血,以同龄健康人群为对照,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检测IL-6、IL-10。结果:与治疗前比。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7d和14d后的NSS均明显降低(P=0.000);其中,治疗第14天,治疗组的NSS低于对照组(P=0.040)。与治疗前比,对照组第7天的血清IL-6水平无变化(P=0.078),第14天的血清IL-6浓度明显降低(P=0.000);治疗组第7天和第14天的血清IL-6水平均明显下降(P=-0.000)。治疗组第7天和第14天的血清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42,P=0.000)。与治疗前比,对照组和治疗组第7天和第14天的血清IL-10水平均明显升高(P=0.000),且治疗组第7天和第14天的血清IL-1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01,P=0.038)。对照组IL-6/IL-10比值与NSS的变化无相关性(r=0.962,P=0.177);治疗组IL-6/IL-10比值与NSS变化呈正相关(r=0.997,P=0.048)。结论:红花注射液的早期应用对于改善青年轻型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可能与其降低患者血清IL-6水平、升高IL-10水平,进而降低IL-6/IL-10比值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注射液 青年患者 轻型急性脑梗死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治疗前后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6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33
14
作者 吴亚菲 赵川江 张静仪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9-101,共3页
目的 :探讨牙周洁刮治对患牙龈沟液中IL 6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 12例成人牙周炎患者的重度牙周炎患牙 12颗 ,采集治疗前患牙的龈沟液并记录相关的临床指标 ,然后对患牙进行龈上洁治和龈下刮治。两周后 ,再次采集患牙的龈沟液并记录相... 目的 :探讨牙周洁刮治对患牙龈沟液中IL 6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 12例成人牙周炎患者的重度牙周炎患牙 12颗 ,采集治疗前患牙的龈沟液并记录相关的临床指标 ,然后对患牙进行龈上洁治和龈下刮治。两周后 ,再次采集患牙的龈沟液并记录相关的临床指标。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牙周炎患牙龈沟液中IL 6水平进行检测 ,比较牙周洁刮治前后龈沟液中IL 6水平的差异。结果 :经过牙周洁刮治 ,患牙龈沟液中IL 6的水平明显降低 ,同时患牙的牙周临床指标也有明显的改善。结论 :牙周基础治疗在缓解牙周炎患牙局部炎症的同时 ,也对患牙局部的IL 6水平产生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牙周洁利治 龈沟液 牙周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6与原发性高血压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9
15
作者 吴寿岭 吴云涛 +3 位作者 刘国仗 郝冰 张琦 袁保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1-151,共1页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原发性高血压 发病机制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白细胞介素-6的原核表达及其对疫苗免疫增强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谢彩华 闫若潜 +4 位作者 崔保安 赵雪丽 吴志明 张志凌 张健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57-561,共5页
本研究采用PCR技术,扩增、克隆了鸡白细胞介素-6(ChIL-6)成熟肽基因并进行原核表达,对表达的鸡白细胞介素-6组蛋白(rChIL-6)通过尿素变性、复性液复性、PBS溶液透析等步骤进行纯化,经测定rChIL-6的促小鼠脾脏淋巴母细胞的增殖能力来评... 本研究采用PCR技术,扩增、克隆了鸡白细胞介素-6(ChIL-6)成熟肽基因并进行原核表达,对表达的鸡白细胞介素-6组蛋白(rChIL-6)通过尿素变性、复性液复性、PBS溶液透析等步骤进行纯化,经测定rChIL-6的促小鼠脾脏淋巴母细胞的增殖能力来评估重组蛋白的生物学活性;用4个不同浓度的rChIL-6在不同部位与NDV活疫苗、AIVH5N1灭活疫苗同时肌肉注射来评价其免疫增强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表达rChIL-6为25ku左右,经纯化后的蛋白纯度在95%以上;100pg/mLrChIL-6注射组具有较高的促小鼠脾淋巴母细胞增殖活性;不同浓度的rChIL-6注射组对NDV和AIVH5N1疫苗都具有较好的免疫增强作用,但对其免疫抗体产生时间及抗体滴度峰值出现和维持时间均没有明显的影响,其中0.03μg/mLrChIL-6浓度注射组的对鸡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最明显,过高或过低浓度的rChIL-6对疫苗免疫增强作用不显著。这些研究为新型免疫增强佐剂开发以及鸡免疫失败性疫病的预防和治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基因克隆 蛋白表达 免疫活性 免疫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慢血流发生与梗死相关动脉病变局部白细胞介素-6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14
17
作者 董梅 任法新 +4 位作者 牟楠 张传焕 李建平 陶志刚 杨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85-188,共4页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慢血流发生风险与梗死相关动脉管病变局部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关系。方法:共纳入STEMI行急诊PCI的患者56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63.5±10.3...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慢血流发生风险与梗死相关动脉管病变局部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关系。方法:共纳入STEMI行急诊PCI的患者56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63.5±10.3)岁。PCI术前应用6F Diver CE抽吸导管在导丝支持下,于冠状动脉病变的远端局部取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IL-6水平。结果:共计21例(37.5%)患者发生慢血流。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糖尿病(OR=0.124,95%CI:0.019-0.804,P=0.029)、血栓负荷评分(OR=0.080,95%CI:0.007-0.909,P=0.042)、局部IL-6(OR=0.623,95%CI:0.441-0.881,P=0.007)是慢血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表明局部IL-6(ROC面积0.824,OR=1.704,95%CI:1.274-2.281,P=0.001;理想阈值:≥11.3pg/ml)对慢血流的发生具有重要预测价值(敏感性为73%,特异性为71%)。结论 :梗死相关动脉病变局部IL-6水平升高与STEMI患者行急诊PCI术后慢血流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慢血流 炎症反应 急性心肌梗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在血液病患者血流细菌感染中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25
18
作者 刘同波 王茂全 +1 位作者 关伟 靖彧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48-1552,共5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对血液病患者血流细菌感染的临床诊断意义,为血液病患者感染的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01月02日至2018年01月27日期间的3631例次送检血培养标本为研究对象,同时检测PC...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对血液病患者血流细菌感染的临床诊断意义,为血液病患者感染的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01月02日至2018年01月27日期间的3631例次送检血培养标本为研究对象,同时检测PCT、CRP和IL-6水平(IL-6送检1587例次),根据检验结果将样本分为血培养阳性组208例和血培养阴性组3423例;血培养阳性组又分为革兰阳性菌感染组34例次与革兰阴性菌感染组174例次。分别对比血培养阳性组与血培养阴性组、革兰阳性组与革兰阴性组的PCT、CRP、IL-6水平,并对例次较多的AML、ALL和NHL患者比较了血培养阳性与阴性组的PCT,CRR和IL-6水平,采用R语言3. 4. 4进行分析。结果:血培养阳性组和阴性组的PCT中位数水平分别为0. 41(0. 04-103. 34)μg/L和0. 20(0. 02-200)μg/L(P <0. 001),CRP中位数水平分别为9. 49(0. 1-370) mg/dl和5. 42(0-370) mg/dl(P <0. 001),IL-6水平中位数分别为186. 1(2. 0-5000) pg/ml和52. 65(1. 5-5000) pg/ml(P <0. 001)。革兰阳性组和革兰阴性组的PCT水平中位数分别为0. 20(0. 05-93. 83)μg/L和中位数0. 58(0. 04-103. 34)μg/L(P=0. 006),CRP水平中位数分别为9. 19(0. 1-35. 3) mg/dl和9. 49(0. 1-370) mg/dl(P=0. 300),IL-6水平中位数分别为83. 01(5. 61-1500) pg/ml和208(2. 0-5000) pg/ml(P=0. 357)。AML、ALL、NHL患者中除ALL的CRP水平之外,其余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血液病患者血流感染者PCT、CRP和IL-6较非血流感染者均显著上升,可作为早期诊断指标;革兰阳性感染者与革兰阴性感染者中PCT水平亦有显著性差异,可作为重要的辅助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血流感染 血培养 血液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因子,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骨密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3
19
作者 陈国阳 苏松森 +1 位作者 张清平 陈永旺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98-402,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脂联素、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将48例AS患者与41名性别和年龄匹配的对照组进行比较。测定血清瘦素、脂联素、TNF-α和IL-6水平。使用双...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脂联素、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将48例AS患者与41名性别和年龄匹配的对照组进行比较。测定血清瘦素、脂联素、TNF-α和IL-6水平。使用双能X射线吸收测定法评估腰椎(L1-L4)和股骨颈的BMD和身体组成。评估脂肪因子、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骨密度相关性。结果AS患者和对照组具有相似的脂肪量和瘦体重。AS患者的血清IL-6、TNF-α、瘦素和脂联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骨质疏松症(OP)患者的IL-6、TNF-α、瘦素和脂联素水平高于非OP的患者;在调整体质指数后,这种差异仍然存在。结论AS患者的IL-6、TNF-α、瘦素和脂联素水平升高与BMD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骨密度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瘦素 脂联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6mRNA在内异症子宫内膜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9
20
作者 郑辉 李洪义 +7 位作者 王自能 赵迎社 宇丽 何斯纯 柏志全 周卓妍 姚平 王跃春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53-555,共3页
目的 :探讨IL - 6mRNA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的关系。方法 :利用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 (内异症 )动物模型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 ,检测子宫内膜白细胞介素 - 6 (IL - 6 )mRNA表达情况。结果 :正常对照组 ,各时点间 (2、4... 目的 :探讨IL - 6mRNA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的关系。方法 :利用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 (内异症 )动物模型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 ,检测子宫内膜白细胞介素 - 6 (IL - 6 )mRNA表达情况。结果 :正常对照组 ,各时点间 (2、4、6和 8周 )IL - 6mRNA表达无显著差异 (P >0 .0 5 )。内异症模型组 ,在成模后 (2、4、6和 8周 )其在位、异位子宫内膜IL - 6mRNA的表达呈增高趋势 (P <0 .0 1)。在各时点 ,内异症异位子宫内膜 >内异症在位子宫内膜 >正常子宫内膜IL - 6mRNA的表达 (P <0 .0 1)。结论 :IL - 6mRNA可能与内异症的进展有关。IL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MRNA 子宫内膜异位症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