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胎盘生长因子、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及糖基化纤连蛋白在子痫前期预测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
作者 杨岚 肖建平 +4 位作者 石皓 苏靖娜 赵頔 赵丽 唐叶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探讨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l growth factor,PLGF)、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soluble fms-like tyrosine kinase-1,SFLT-1)和糖基化纤连蛋白(glycosylated fibronectin,GLYFN)检测对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在无锡市妇幼保... 目的:探讨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l growth factor,PLGF)、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soluble fms-like tyrosine kinase-1,SFLT-1)和糖基化纤连蛋白(glycosylated fibronectin,GLYFN)检测对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在无锡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188例孕妇,分154例正常孕妇(对照组)和34例子痫前期患者(子痫组),应用免疫荧光法分别检测其在孕16~18周血清中PLGF、SFLT-1和GLYFN的浓度,比较子痫前期组和对照组各标志物的水平,并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对3种标志物的预测价值进行效能评估。结果:在妊娠中期,子痫前期组血清PLGF浓度低于对照组,SFLT-1及GLYFN浓度均高于对照组,3种标志物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指标P=0.000)。95%置信区间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s under the ROC curve,AUC)为,PLGF为0.941(0.907~0.974),SFLT-1为0.881(0.800~0.962),GLYFN为0.951(0.918~0.985),联合指标SFLT-1和GLYFN、3项指标联合检测在ROC曲线下面积(areas under the ROC curve,AUC)分别为0.968、0.986。结论:PLGF、SFLT-1、GLYFN 3种标志物水平在对照组和子痫前期组均存在明显差异,对子痫前期的发病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SFLT-1联合PLGF、SFLT-1联合GLYFN、3项指标联合检测对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高于任一单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胎盘生长因子 可溶性fms样-1 糖基化纤连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癜风皮损黑素细胞HMB-45、酪氨酸酶及其相关蛋白1的免疫组化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谭城 朱文元 鲁严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376-378,共3页
目的:研究白癜风白斑处黑素细胞分布及酪氨酸酶(TYR)等标记分子的表达情况。方法:对吸疱法所取白斑皮肤以免疫组化染色识别TYR、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TRP1)和HMB-45,以Mias99彩色图像分析软件定量图像分析阳性表达的强弱。结果:白斑处黑... 目的:研究白癜风白斑处黑素细胞分布及酪氨酸酶(TYR)等标记分子的表达情况。方法:对吸疱法所取白斑皮肤以免疫组化染色识别TYR、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TRP1)和HMB-45,以Mias99彩色图像分析软件定量图像分析阳性表达的强弱。结果:白斑处黑素细胞数目明显低于正常对照(P<0.01),患者非皮损处与正常人皮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皮损处黑素细胞树突减少,平均为3.4个,低于对照组(P<0.05)。残留黑素细胞各抗体呈强阳性染色。白斑毛囊之间可见黑素细胞散在、呈围管样分布。白斑处阳性细胞HMB-45图像灰度值低于正常着色皮肤(P<0.05),而TRP1高于正常皮肤(P<0.01),TYR与正常皮肤无差异(P>0.05)。结论:白斑处仍然有黑素细胞。残存黑素细胞树突回缩、数目变少,而且黑素细胞中黑素细胞标记分子表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黑素细胞 HMB-45 相关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泽兰根化学成分及其抑制α-葡萄糖苷酶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的活性研究
3
作者 赵金诺 覃怡发 +3 位作者 张轩 张梦娇 晏晶晶 梁皓皓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98-1706,共9页
为研究华泽兰Eupatorium chinense根部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糖尿病活性,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薄层色谱、凝胶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色谱方法,从华泽兰根部分离得到15个单体化合物,并通过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分别为:8 S-9-hydroxyt... 为研究华泽兰Eupatorium chinense根部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糖尿病活性,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薄层色谱、凝胶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色谱方法,从华泽兰根部分离得到15个单体化合物,并通过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分别为:8 S-9-hydroxythymol(1)、8,10-dehydro-9-hydroxythymol(2)、1-[4-hydroxy-3-methoxy-5-(3-methylbut-3-en-1-ynyl)phenyl]wethanone(3)、speciosin L(4)、(R)-8-hydroxy-9-isobutyryloxythymol(5)、1,4-[13C]-1,2,3,4-tetrahydro-5-naphthyl-amin(6)、eupatriol(7)、3β,6-hydroxytremetone(8)、泽兰酮(9)、(2 R,3 S)-5-acetyl-6-hydroxyl-2-isopropenyl-3-ethoxy-dihydrofuran(10)、(2 R,3 S)-5-乙酰基-6-羟基-2-异丙烯基-3-乙氧基-苯并二氢呋喃(11)、6-羟基-2 H-苯并呋喃-3-酮(12)、3,5-dimethyl-2,3-dihydrobenzofuran(13)、2,4-bis-(5-acetyl-6-hydroxy-benzofuran-2-yl)-4-methyl-pent-1-ene(14)、1,1′-[[(2 E)-4-methylpent-2-ene-2,4-diyl]bis(6-hydroxy-1-benzofuran-2,5-diyl)]diethanone(15)。其中化合物3为首次从泽兰属植物中分离获得,化合物14为首次从华泽兰中分离获得。采用对硝基苯基-β-吡喃半乳糖苷法与对硝基苯磷酸盐法分别测定所有化合物对诱导糖尿病发生的α-葡萄糖苷酶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的抑制活性进行评价,化合物3、4、5和12具有良好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其IC 50值分别为3.7、10.1、21.3、22.5μg/mL,其中化合物3的抑制活性优于良性药阿卡波糖(4.6μg/mL);化合物1、3、4和12具有良好的PTP1B抑制活性,其IC 50值分别为15.2、8.6、2.2和21.2μg/mL,其中化合物3的抑制活性优于良性药齐墩果酸(12.5μg/mL),化合物4的抑制活性优于阳性药正钒酸钠(7.5μg/mL)和齐墩果酸(12.5μg/mL)。研究表明,炔类化合物3和4均具有较明显的α-葡萄糖苷酶和PTP1B抑制活性。利用分子对接技术计算化合物3和4分别与α-葡萄糖苷酶和PTP1B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化合物3和4与α-葡萄糖苷酶和PTP1B均具有较强的结合力。本论文首次采用双靶点对华泽兰根部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抗糖尿病活性及构效研究,发现化合物3和4可作为抗糖尿病的先导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泽兰 化学成分 抗糖尿病活性 Α-葡萄糖苷 蛋白1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B细胞表位区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廷慧 高天文 +2 位作者 李春英 侯晓彬 刘玉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3-265,共3页
目的 :制备多克隆抗体并初步用于TRP 1抗原表位区的研究 ,为白癜风、恶性黑素瘤的免疫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PRSETA/TRP 1融合蛋白 ,用所获得的蛋白免疫新西兰白兔得到多克隆抗体 ,并用ELISA、Western blot方法进行... 目的 :制备多克隆抗体并初步用于TRP 1抗原表位区的研究 ,为白癜风、恶性黑素瘤的免疫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PRSETA/TRP 1融合蛋白 ,用所获得的蛋白免疫新西兰白兔得到多克隆抗体 ,并用ELISA、Western blot方法进行此抗体的鉴定。结果 :①表达了PRSETA/TRP 1融合蛋白 ;②制备了抗TRP 1B细胞表位区的多克隆抗体 ;③并用多克隆抗体检测了毕赤酵母表达的 6His TRP1蛋白 ,证实此抗体效价高、特异性强。结论 :此抗体可用于TR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蛋白—1 B细胞表位区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氨酸激酶相关蛋白-2_(180-188)表位的修饰和初步鉴定 被引量:1
5
作者 唐艳 吴玉章 +2 位作者 林治华 魏静 王惠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09-312,共4页
目的 修饰人黑色素瘤分化抗原酪氨酸激酶相关蛋白 2的HLA A2 .1限制性的优势表位( 1 80 1 88) (SVYD FFVWL) ,提高其与HLA A2 .1分子的结合能力。方法 采用MHC主要和次要锚着位的优势氨基酸替换天然表位的相应位点 ,用多项式方案、... 目的 修饰人黑色素瘤分化抗原酪氨酸激酶相关蛋白 2的HLA A2 .1限制性的优势表位( 1 80 1 88) (SVYD FFVWL) ,提高其与HLA A2 .1分子的结合能力。方法 采用MHC主要和次要锚着位的优势氨基酸替换天然表位的相应位点 ,用多项式方案、量化基序法和QSAR法初步扫描并筛选出与HLA A2 .1亲和力可能较高的多肽 ,进一步在体外鉴定多肽与HLA A2 .1分子的结合亲和力和结合稳定性。结果 与天然肽相比 ,SML多肽与HLA A2 .1分子的亲和力和结合稳定性较天然表位显著提高。结论 SML多肽可能是TRP 2 ( 1 80 1 88) 天然表位的激动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蛋白-2 AP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壳质酶蛋白-40、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1及ASPECTS预测前循环大面积脑梗死介入取栓患者预后的价值研究
6
作者 王冀伟 李辉 +4 位作者 刘建峰 徐丽峰 毕红玲 谢雄伟 田洋洋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55-1161,共7页
目的探讨甲壳质酶蛋白-40(chitinase protein-40,YKL-40)、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1(cysteine proteolytic enzyme-1,Caspase-1)水平及ASPECTS对前循环大面积脑梗死介入取栓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3年2月于河北... 目的探讨甲壳质酶蛋白-40(chitinase protein-40,YKL-40)、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1(cysteine proteolytic enzyme-1,Caspase-1)水平及ASPECTS对前循环大面积脑梗死介入取栓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3年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接受介入取栓治疗的180例前循环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病历资料。按照介入取栓3个月后的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41例)与存活组(139例),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及介入取栓前YKL-40、Caspase-1水平。采用Cox回归分析探讨大面积脑梗死介入取栓预后的影响因素。利用ROC曲线分析探讨YKL-40、Caspase-1水平及ASPECTS预测大面积脑梗死介入取栓预后的效能。结果死亡组患者年龄及梗死灶面积大于存活组,ASPECTS低于存活组(均P<0.001)。死亡组患者的血清YKL-40水平([141.37±12.40)μg/L vs.(115.05±11.40)μg/L]、Caspase-1水平([13.05±1.15)ng/L v s.(8.61±0.64)n g/L]均高于存活组(均P<0.001)。C 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梗死灶面积大(HR 1.011,95%CI 1.001~1.022)、YKL-40水平高(HR 1.033,95%CI 1.001~1.066)、Caspase-1水平高(HR 1.576,95%CI 1.264~1.966)均是前循环大面积脑梗死介入取栓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ASPECTS高(HR 0.887,95%CI 0.794~0.991)是前循环大面积脑梗死介入取栓后死亡的保护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YKL-40、Caspase-1水平及ASPECTS联合预测前循环大面积脑梗死介入取栓后死亡的效能(AUC 0.940,95%CI 0.890~0.990)优于上述3项指标单独预测[AUC分别为0.869(95%CI 0.806~0.933)、0.897(95%CI 0.828~0.966)、0.724(95%CI 0.642~0.806)]。结论YKL-40、Caspase-1水平及ASPECTS均与前循环大面积脑梗死介入取栓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患者预后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脑梗死 预后 甲壳质蛋白-40 半胱蛋白水解-1 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锐湿疣组织中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 被引量:4
7
作者 肖汉龙 陶娟 +3 位作者 刘辉峰 安湘杰 王育珏 涂亚庭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458-460,共3页
目的: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SHP-1)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尖锐湿疣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尖锐湿疣患者组织和20例正常人包皮组织中SHP-1和EGFR的表达。结果:①尖锐湿疣组织中SHP-1的阳性表达率与正... 目的: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SHP-1)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尖锐湿疣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尖锐湿疣患者组织和20例正常人包皮组织中SHP-1和EGFR的表达。结果:①尖锐湿疣组织中SHP-1的阳性表达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阳性表达强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②尖锐湿疣组织中EGFR的阳性表达强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③尖锐湿疣组织中SHP-1和EGFR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SHP-1和EGFR在尖锐湿疣组织中异常表达,可能与尖锐湿疣细胞的过度增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蛋白-1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鳍笛鲷(Lutjnaus erythropterus)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张艳苹 王中铎 +2 位作者 郭昱嵩 刘丽 刘楚吾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90-399,共10页
本文利用RACE技术克隆获得红鳍笛鲷(Lutjnaus erythropterus)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基因全长,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该基因的m RNA序列特征、氨基酸序列特征、分类及系统发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红鳍笛鲷中,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基因含有T... 本文利用RACE技术克隆获得红鳍笛鲷(Lutjnaus erythropterus)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基因全长,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该基因的m RNA序列特征、氨基酸序列特征、分类及系统发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红鳍笛鲷中,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基因含有TYRP1a和TYRP1b两个拷贝,其中TYRP1a序列全长3178bp,开放阅读框(ORF)长1566bp,5?端235bp,3?端1377bp;TYRP1b基因c DNA全长1871bp,ORF区长1656bp,5?端89bp,3?端126bp。序列分析发现,TYRP1a和TYRP1b基因与其它物种的同源基因保守性较高,尤其是酪氨酸酶基因家族典型的酶活性位点序列在脊椎动物中具有高度保守性。进化分析发现,TYRP1a和TYRP1b基因的种间同源性高于两个基因间的同源性。荧光定量PCR数据分析表明,TYRP1a和TYRP1b基因都在眼睛部位具有最高表达,TYRP1b在黑色皮肤也有较高表达。结果可为进一步阐述TYRP1基因在红鳍笛鲷身体和眼睛部位的色素合成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鳍笛鲷 相关蛋白1基因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囊黑素细胞酪氨酸酶及相关蛋白1和2等分化标记分子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谭城 朱文元 鲁严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18-320,共3页
目的:研究毛囊黑素细胞生物学特性,特别是与黑素合成相关酶蛋白和黑素小体结构蛋白在毛囊中的表达及分布情况。方法:取正常人头皮,采用HMB-45和识别酪氨酸酶(TYR)、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TRP1)、酪氨酸酶相关蛋白2(TRP2)等抗体免疫组化染... 目的:研究毛囊黑素细胞生物学特性,特别是与黑素合成相关酶蛋白和黑素小体结构蛋白在毛囊中的表达及分布情况。方法:取正常人头皮,采用HMB-45和识别酪氨酸酶(TYR)、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TRP1)、酪氨酸酶相关蛋白2(TRP2)等抗体免疫组化染色黑素细胞,研究毛囊中黑素细胞的分布、形态及TYR、TRP1和TRP2等黑素细胞分化标记分子的表达情况。结果:有功能的黑素细胞位于毛漏斗部基底层和生长期毛母质内接近毛乳头处,毛母质黑素细胞树突计数均值为5.1,高于表皮黑素细胞(P<0.01)。毛髓质中黑素细胞与皮质细胞比值约为1∶4.2,而在基底层基底细胞与黑素细胞之比约为1∶9.7。毛球HMB-45,TYR,TRP1和TRP2阳性,阳性颗粒仅局限于毛皮质和毛髓质内。图像分析结果表明:毛球部黑素细胞HMB-45、TYR、TRP1灰度值低于表皮黑素细胞(P<0.05)、毛球部、毛漏斗部及表皮的黑素细胞TRP2灰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毛囊中有活性的黑素细胞主要位于毛球和毛漏斗部,它们均表达黑素细胞分化标记抗原gp100、TYR、TRP1和TRP2。而且毛母质黑素细胞前3种分子表达量高于表皮黑素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囊 黑素细胞 相关蛋白1 相关蛋白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基因第7内含子多态性与猪脂肪沉积性状的关联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丽霞 魏金涛 +3 位作者 冉志平 钱运国 喻婷 熊远著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15-1019,共5页
本研究旨在分析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基因部分SNP与猪脂肪沉积性状的关联性。选取国外瘦肉型猪种大约克夏16头、长白猪21头和中国脂肪型地方猪种梅山猪22头以及"大白×梅山"F2代资源家系213头为研究材料,利用PCR-E... 本研究旨在分析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基因部分SNP与猪脂肪沉积性状的关联性。选取国外瘦肉型猪种大约克夏16头、长白猪21头和中国脂肪型地方猪种梅山猪22头以及"大白×梅山"F2代资源家系213头为研究材料,利用PCR-Eco88I-RFLP方法检测PTP-1B基因第7内含子序列存在G/A突变的多态性,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大白和长白猪种为单一的A等位基因,而梅山猪种以杂合子GA基因型为主,对213头"大白×梅山"F2代资源家系进行性状关联分析,该位点与猪板油质量、内脂率、胸腰椎间背膘厚等脂肪沉积性状显著相关(P<0.05),且杂合子GA基因型个体的板油质量和内酯率都最低(GA基因型个体<GG基因型个体<AA基因型个体),这可能是杂种优势的体现。而GG基因型个体的胸腰椎间背膘厚最低(GG基因型个体<GA基因型个体<AA基因型个体)。结果提示,提高G等位基因频率可显著减少脂肪沉积,该SNP可能是改良猪脂肪沉积性状的重要分子标记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1B 基因 脂肪沉积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3-硝基酪氨酸、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B1水平对老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乐 师强 董治燕 《中国卒中杂志》 2023年第12期1413-1417,共5页
目的探讨及研究血清3-硝基酪氨酸(3-nitrotyrosine,3-NT)、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B1(serine protease inhibitors B1,SerpinB1)水平对老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9年1月—2021年1月延安大学附属... 目的探讨及研究血清3-硝基酪氨酸(3-nitrotyrosine,3-NT)、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B1(serine protease inhibitors B1,SerpinB1)水平对老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9年1月—2021年1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老年(≥65岁)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患者,根据患者90 d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0~2分)和预后不良组(>2分)。收集患者基线临床资料、溶栓前血清3-NT和SerpinB1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80例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老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其中预后良好组45例,预后不良组35例。预后不良组SerpinB1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75.24±8.54)ng/mL vs.(57.32±5.68)ng/mL,P<0.001];预后不良组3-NT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75.67±11.22)ng/mL vs.(61.68±11.54)ng/mL,P<0.001]。ROC分析显示,当3-NT截断值为70.23 ng/mL时,评估老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预后不良的敏感度为72.54%,特异度为73.28%;SerpinB1截断值为68.17 ng/mL时,评估老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不良预后的敏感度为66.55%,特异度为78.64%。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NIHSS评分(OR=6.404,95%CI 3.993~10.271,P<0.001)、SerpinB1高水平(OR=26.154,95%CI 11.460~59.690,P<0.001)、3-NT高水平(OR=12.769,95%CI 4.635~35.174,P<0.001)是老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基线血清3-NT、SerpinB1水平在老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的预后评估中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硝基 蛋白抑制剂B1 急性缺血性卒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酸锑钠对NK92mi细胞杀伤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娟 刘延方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62-964,共3页
目的:探讨葡萄糖酸锑钠(SSG)对NK92mi细胞的杀伤活性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SHP-1)活性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NK92mi细胞,随机分为SSG处理组和未处理组,SSG处理组在含有不同质量浓度SSG的培养基中培养16h,用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检测NK... 目的:探讨葡萄糖酸锑钠(SSG)对NK92mi细胞的杀伤活性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SHP-1)活性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NK92mi细胞,随机分为SSG处理组和未处理组,SSG处理组在含有不同质量浓度SSG的培养基中培养16h,用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检测NK92mi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并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活性分析法检测经SSG处理后NK92mi细胞中SHP-1的活性。结果:未处理组NK92mi细胞的杀伤活性为(163.12±35.42)LU,经过与1mg/L,10mg/L和100mg/LSSG共同培养后,NK92mi细胞的杀伤活性分别为(210.53±38.35),(353.25±31.99)LU和(771.03±24.80)LU,NK92mi细胞的杀伤活性随SSG质量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高(F=210.16,P<0.05);经1mg/L,10mg/L和100mg/L的SSG处理后,NK92mi细胞中的SHP-1的活性分别降低到未处理组的(57.9±6.3)%,(23.1±5.7)%和(5.2±2.8)%,SHP-1活性随着SSG质量浓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F=81.12,P<0.05)。结论:SSG可能通过降低NK92mi细胞内的SHP-1活性来提高其杀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锑钠 蛋白-1 NK细胞 杀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苯基-1,3-硒唑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抑制活性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成路 王华玉 +4 位作者 李奕嶙 王一鸣 宫荣庆 孙越冬 宋府璐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49-757,共9页
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PTP1B)是抗糖尿病治疗的重要靶点,因此创制活性优良的PTP1B抑制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设计并合成了11个含1,3-硒唑和1,2,4-三唑活性组块新型结构目标分子(ZLXZ1-ZLXZ11),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核磁... 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PTP1B)是抗糖尿病治疗的重要靶点,因此创制活性优良的PTP1B抑制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设计并合成了11个含1,3-硒唑和1,2,4-三唑活性组块新型结构目标分子(ZLXZ1-ZLXZ11),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核磁共振波谱仪(NMR)和高分辨质谱(HRMS)等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首先选择ZLXZ1和ZLXZ11在MOE 2015.10程序上,与PTP1B进行分子对接模拟,结果表明,在ZLXZ1分子中硒唑环上的硒原子与PTP1B中副催化位点Tyr46、Ala217、Lys120和Asp 48分别形成了π-H作用和氢键作用。在ZLXZ11分子中硒唑上的硒原子与PTP1B中Asp181、Arg221和Asp48形成了氢键作用。在分子对接模拟的基础上,测试了11个目标分子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所有目标分子的抑制率均在87.02%以上,其中3个目标分子PTP1B抑制活性高于阳性参照物齐墩果酸,抑制活性优良,有望成为潜在的PTP1B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硒唑 1 2 4-三唑席夫碱 分子对接模拟 蛋白-1B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尖锐湿疣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薛亚东 蔡丽敏 +3 位作者 刘静 王燕华 周毅成 郑淑云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7期913-915,共3页
目的: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尖锐湿疣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12月我院收治的24例尖锐湿疣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正常人群2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尖锐湿疣组织和正常人包皮... 目的: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尖锐湿疣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12月我院收治的24例尖锐湿疣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正常人群2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尖锐湿疣组织和正常人包皮组织中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尖锐湿疣组织中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阳性表达率为83.33%,主要在棘细胞层和颗粒层表达;正常包皮组织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阳性表达率为95.00%,染色以基底层和棘层下部胞膜,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尖锐湿疣中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表达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均有表达,其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阳性表达率为83.3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阳性表达率为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在尖锐湿疣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72,P〈0.05)。结论: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尖锐湿疣组织中表达异常,且与尖锐湿疣细胞过度增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1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尖锐湿疣组织 正常包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46a抑制酪氨酸酶基因家族在小鼠黑色素细胞中表达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杜斌 许冬梅 +5 位作者 张亚玲 范瑞文 刘学贤 于秀菊 赵宇军 董常生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1-87,共7页
miRNA是在许多生物过程中都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一类内源性非编码的小RNA,与癌症、肿瘤的发生有关。现发现很多miRNA在黑色素生成中都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但miR-146a是否对黑色素的生成具有影响未见报道。本研究发现miR-146a通过靶向抑制... miRNA是在许多生物过程中都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一类内源性非编码的小RNA,与癌症、肿瘤的发生有关。现发现很多miRNA在黑色素生成中都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但miR-146a是否对黑色素的生成具有影响未见报道。本研究发现miR-146a通过靶向抑制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tyrosinase related protein 1,TYRP1)的表达而使黑色素生成降低。在小鼠黑色素细胞中分别转染miR-146a mimic和miR-146a抑制剂,通过qRT-PCR与Western印迹分析比较各实验组中TYRP1基因与酪氨酸家族相关基因酪氨酸酶(tyrosinase,TYR)、酪氨酸酶相关蛋白2(tyrosinase related protein 2,TYRP2)的表达差异。双荧光报告实验验证TYRP1与miR-146a的靶向关系,双荧光酶活性结果显示,实验组相比对照组,荧光素酶活性明显降低,说明TYRP1是miR-146a的靶基因之一;qRT-PCR和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实验组TYR、TYRP1及TYRP2在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表达均显著降低;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黑色素含量,结果显示miR-146a mimic转染组黑色素含量明显下降,而抑制组的黑色素含量呈上升趋势。综上所述,miR-146a通过靶向抑制TYRP1基因的表达,而影响TYR家族成员的表达,调控黑色素的生物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46A 相关蛋白1 相关蛋白2 黑色素 黑色素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酪氨酸相关蛋白1(TYRP1)基因密码子偏好性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李丽莎 李祥龙 +1 位作者 周荣艳 李兰会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3期113-119,共7页
为TYRP1基因选择合适的表达系统及该基因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提供依据,运用CodonW软件和Usage Codon在线程序分析山羊酪氨酸相关蛋白1基因密码子偏性,比较不同物种TYRP1基因密码子使用偏性,并比较基于同义密码子相对使用度形成... 为TYRP1基因选择合适的表达系统及该基因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提供依据,运用CodonW软件和Usage Codon在线程序分析山羊酪氨酸相关蛋白1基因密码子偏性,比较不同物种TYRP1基因密码子使用偏性,并比较基于同义密码子相对使用度形成的聚类和基于编码区构建的系统发育结果。结果表明:山羊偏好使用的密码子有27个,以A/T结尾密码子的同义密码子相对使用度值明显偏高。山羊与藏羚羊、黑猩猩、家猫、家牛、家犬、家兔、绵羊、双峰驼、羊驼和野猪在密码子使用上相似,与家马不同。基于同义密码子相对使用度的聚类与基于编码区构建的系统发育结果不同,但TYRP1基因编码区形成的亲缘关系更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相关蛋白1 密码子偏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相关丝氨酸蛋白酶-2基因的克隆与鉴定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政良 张丽芸 +1 位作者 乔贵林 卢晓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48-250,共3页
目的 获得人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相关丝氨酸蛋白酶-2(MASP-2)编码区基因。方法采用 RT-巢式 PCR技术从 人胎肝组织总RNA扩增目的cDNA片段,克隆人pGEM-T载体,酶切图谱分析和测序鉴定。结果获得了编码合信号... 目的 获得人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相关丝氨酸蛋白酶-2(MASP-2)编码区基因。方法采用 RT-巢式 PCR技术从 人胎肝组织总RNA扩增目的cDNA片段,克隆人pGEM-T载体,酶切图谱分析和测序鉴定。结果获得了编码合信号 顺序的MASP-2肽链全长cDNA,将其与pGEM-T载体连接,转化大肠杆菌TG1,建立了MASP-2的重组克隆。酶切图 谱与微机分析结果无异;序列分析表明,与报道的人 MASP-2cDNA序列一致。结论成功克隆了人 MASP-2基因,为深 入研究补体凝集素途径的激活机制和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基因突变引起免疫缺损的发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 相关蛋白-2 聚合链反应 基因克隆 MBL MASP-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曾晓勇 杨为民 +3 位作者 叶章群 刘继红 张旭 周惜才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49-652,共4页
为探讨 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 (γ- GCS)及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MRPs)与膀胱癌化疗耐药的关系 ,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 (Rt- PCR)技术检测了 32例膀胱癌及其癌周正常膀胱粘膜上 γ- GCS亚单位 γ- GCSh、γ- GCSl以及 MRPs家族成员 ... 为探讨 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 (γ- GCS)及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MRPs)与膀胱癌化疗耐药的关系 ,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 (Rt- PCR)技术检测了 32例膀胱癌及其癌周正常膀胱粘膜上 γ- GCS亚单位 γ- GCSh、γ- GCSl以及 MRPs家族成员 MRP1 和 MRP2 的 m RNA的表达 ,并以 β- actin m RNA为内对照半定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 :γ-GCSh、γ- GCSl、MRP1 和 MRP2 m RNA在癌组织的平均相对表达水平均高于其在正常粘膜的表达 ;γ- GCSh和 MRP1 在化疗复发病例的癌组织的平均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在未接受过任何化疗的初发病例 ,同时显示两者在癌组织的表达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r=0 .786 ,P<0 .0 1)。提示 :正常细胞的恶性化可上调 γ- GCS和 MRPs的表达 ;膀胱癌临床化疗耐药的形成与 γ- GCSh和 MRP1 的过表达密切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 膀胱肿瘤 Γ-酰半胱合成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基因表达 逆转录多聚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脱乙酰化酶在α-突触核蛋白抑制酪氨酸羟化酶表达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雪梅 陈彪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476-479,共4页
目的探讨组蛋白脱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参与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的过表达抑制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的可能机制。方法利用HDAC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MES 23.5多巴胺能神经细胞系和稳定转染-... 目的探讨组蛋白脱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参与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的过表达抑制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的可能机制。方法利用HDAC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MES 23.5多巴胺能神经细胞系和稳定转染-αSyn的细胞中HDAC的活性差异,应用Western-blot及RT-PCR检测转染-αSyn细胞系中HDAC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trichostatin A,TSA)对TH表达的影响。结果在转染-αSyn的细胞系中HDAC的活性显著高于未转染组;TSA增加了转染细胞内TH蛋白和mRNA的表达(P<0.05)。结论HDAC参与了多巴胺能神经元中-αSyn抑制TH表达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突触核蛋白 羟化 蛋白脱乙酰化 帕金森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甘露糖结合凝集素相关丝氨酸蛋白激酶-2C端基因的克隆与鉴定
20
作者 刘洁 贾天军 +2 位作者 刘雪晴 贾晓辉 翟雪琼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获得人甘露糖结合凝集素相关丝氨酸蛋白激酶-2(MASP-2)C端编码基因,并表达人MASP-2C端片段,为制备单克隆抗体及应用于临床相关疾病的检测奠定分子学基础。方法:采用RT-PCR技术从人胎肝组织总RNA中扩增人MASP-2C端的cDNA,克隆入pGEX... 目的:获得人甘露糖结合凝集素相关丝氨酸蛋白激酶-2(MASP-2)C端编码基因,并表达人MASP-2C端片段,为制备单克隆抗体及应用于临床相关疾病的检测奠定分子学基础。方法:采用RT-PCR技术从人胎肝组织总RNA中扩增人MASP-2C端的cDNA,克隆入pGEX-6p-2表达载体,酶切图谱分析和序列分析鉴定。结果:获得编码人MASP-2C端片段的cDNA,并且与pGEX-6p-2载体连接,转化大肠杆菌XL1-blue,成功构建人MASP-2C端片段cDNA的重组克隆。重组质粒酶切图谱分析和DNA测序分析,人MASP-2C端片段cDNA的重组克隆与GenBank中人MASP-2C端的cDNA序列一致。结论:成功克隆了人MASP-2C端片段cDNA,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人MASP-2C端多肽片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甘露糖结合凝集素相关蛋白-2 逆转录聚合链反应 克隆 分子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