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弗洛姆新人道主义伦理思想的理论特色及其局限 被引量:1
1
作者 邓志伟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2-96,共5页
弗洛姆在综合马克思的宏观社会理论和弗洛伊德的微观心理分析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特的新人道主义伦理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色:从形式上看,现实社会批判与学理研究结合、专业性与通俗性兼备是其理论的两大主要特征... 弗洛姆在综合马克思的宏观社会理论和弗洛伊德的微观心理分析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特的新人道主义伦理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色:从形式上看,现实社会批判与学理研究结合、专业性与通俗性兼备是其理论的两大主要特征;从内容上看,新个人主义、道德理想主义和乐观主义是其理论的主要特色。当然,他的人性论和人格论也有明显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洛姆 人道主义伦理思想 理论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的囚徒困境——弗洛姆人道主义伦理学的难题
2
作者 孔文清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5-30,共6页
弗洛姆在其人道主义伦理学中提出了关于什么是善、什么是人道主义良心以及有道德的人的性格特征等理论,虽然他坚信道德新人一定会出现,但现实却并非如此。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有:整体论的思维方式要求社会与人同时发生变革,增加了道德实... 弗洛姆在其人道主义伦理学中提出了关于什么是善、什么是人道主义良心以及有道德的人的性格特征等理论,虽然他坚信道德新人一定会出现,但现实却并非如此。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有:整体论的思维方式要求社会与人同时发生变革,增加了道德实现的难度:认为道德的力量来自人的自律,排除了社会舆论和风俗习惯的支持,使得道德的力量在异化的社会条件下很难发挥作用;没能将理论思维与经验观察很好的结合起来,导致理论与现实之间存在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 弗洛姆 人道主义伦理 整体论 自律 社会 自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弗洛姆人道主义伦理学的构建背景 被引量:2
3
作者 钱晓丽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00-102,共3页
埃利希·弗洛姆的人道主义伦理学以人道主义为指导思想,以人性论为基础,以精神分析为基本方法论,以爱为核心内容,其道德完善的手段是精神分析与禅宗,实现自为的人,促成健全的社会成为其最高价值。这一思想主要受制于其独特的... 埃利希·弗洛姆的人道主义伦理学以人道主义为指导思想,以人性论为基础,以精神分析为基本方法论,以爱为核心内容,其道德完善的手段是精神分析与禅宗,实现自为的人,促成健全的社会成为其最高价值。这一思想主要受制于其独特的个人经历,他所生活的历史背景,以及多元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利希·弗洛姆 人道主义伦理 精神分析 社会批判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弗洛姆人道主义伦理学探究:人性、规范与社会主义 被引量:3
4
作者 晏扩明 《齐鲁学刊》 CSSCI 2021年第2期73-81,共9页
弗洛姆的人道主义伦理学是以人性为规范的道德理论。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双重奠基之上,弗洛姆揭示了"社会内在伦理学"与"普遍的伦理学"之间的巨大差异,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现实,从... 弗洛姆的人道主义伦理学是以人性为规范的道德理论。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双重奠基之上,弗洛姆揭示了"社会内在伦理学"与"普遍的伦理学"之间的巨大差异,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现实,从而对人性的道德以及现实中人的自由境况做出了伦理剖析。一方面,弗洛姆把人性的道德寄托于精神健康的个人与健全的社会之间辩证的实践关系之中,认为人的性格与社会性格之间存在固有关联;另一方面,弗洛姆将爱的实践视为现实的道德实践,将人性的道德寄托于爱的艺术,从而以爱为出发点来辩证地探寻人道主义社会的可能性。弗洛姆最终将实现普遍的伦理学的希望寄托于社会主义,但是由于其道德理论在本质上坚持了一种抽象的人性论,因而难免蒙上一种形而上学的乌托邦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洛姆 人道主义伦理 人性 规范 道德 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伦理维度 被引量:6
5
作者 龚天平 赵艳艳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0,共10页
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深厚牢固的伦理基础,是由多种伦理价值支撑的现代化。这些伦理价值主要包括:中国式现代化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以经济高质量发展把公正伦理具体化,因而蕴含着公正伦理;中国式现代化通过促进物的全面丰... 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深厚牢固的伦理基础,是由多种伦理价值支撑的现代化。这些伦理价值主要包括:中国式现代化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以经济高质量发展把公正伦理具体化,因而蕴含着公正伦理;中国式现代化通过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物质富足、精神富有,以此来消解人的异化,因而蕴含着人道伦理;中国式现代化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价值诉求,以善待自然为基本要求,走绿色发展之路,因而蕴含着共生伦理;中国式现代化以世界和平发展为价值诉求,以互惠互利、合作共赢为基本要求,走世界和平发展与自身发展相统一的现代化新路,因而蕴含着合作伦理。四大伦理都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这一伦理价值原则,构成中国式现代化的伦理价值规范体系,使中国式现代化既奠立于人类历史和文明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基础上,也厚植于伦理正当性的基础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公正伦理 人道伦理 共生伦理 合作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我国医学生专业伦理教育的对策探寻 被引量:10
6
作者 江瑞芳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6年第2期80-81,93,共3页
在我国,高校专业伦理教育起步较晚,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如何优化我国医学生的专业伦理教育使之与医学技术教育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合格医学人才的培养,是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文章在确立教育的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从充实教育的主要内... 在我国,高校专业伦理教育起步较晚,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如何优化我国医学生的专业伦理教育使之与医学技术教育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合格医学人才的培养,是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文章在确立教育的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从充实教育的主要内容、拓宽教育的有效途径、形成教育的整体合力等方面来探寻优化我国医学生专业伦理教育的现实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道专业伦理教育原则 医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经济伦理学的思想先驱──亚当·斯密与西斯蒙第伦理思想评述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光明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0期16-20,共5页
关键词 西斯蒙第 伦理思想 西方经济伦理 亚当·斯密 思想先驱 人道主义伦理 自由竞争 同情心 资本主义 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良心:作为观念上层建筑的人道主义向主体心理的积淀形态──为人道主义研究中的唯物史观方法再辩护
8
作者 胡义成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22-27,共6页
良心:作为观念上层建筑的人道主义向主体心理的积淀形态──为人道主义研究中的唯物史观方法再辩护胡义成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按照唯物史观,作为社会观念形态的人道主义,乃是市场经济所要求的价值观体系。这是笔者在一系列... 良心:作为观念上层建筑的人道主义向主体心理的积淀形态──为人道主义研究中的唯物史观方法再辩护胡义成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按照唯物史观,作为社会观念形态的人道主义,乃是市场经济所要求的价值观体系。这是笔者在一系列文章中首述的看法。有些研究“人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 唯物史观 弗洛姆 上层建筑 主体心理 皮亚杰 人道主义伦理 市场机制 当代心理学 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弗洛姆关于爱的理论述评 被引量:8
9
作者 李国华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2年第1期37-42,共6页
关于爱的理论是弗洛姆人道主义伦理学的核心内容。弗洛姆认为 ,爱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回答 ;爱是具有创造性和成熟性格的人的一种能力 ;爱的本质是“给予” ;爱包括博爱、母爱、性爱、自爱、神爱等形式 ,但所有爱的形式都包含关心、责任... 关于爱的理论是弗洛姆人道主义伦理学的核心内容。弗洛姆认为 ,爱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回答 ;爱是具有创造性和成熟性格的人的一种能力 ;爱的本质是“给予” ;爱包括博爱、母爱、性爱、自爱、神爱等形式 ,但所有爱的形式都包含关心、责任心、尊重和了解等基本要素。当代西方的社会结构和西方文化导致了西方社会爱的异化和爱情衰亡。弗洛姆关于爱的理论体现了他对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综合” ,有其合理因素和进步意义 ,但仍然是着重从心理学的角度去探讨爱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洛姆 人类 生存 能力 人道主义伦理 本质 形式 博爱 母爱 性爱 自爱 神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人生存的二律背反样态及其超越
10
作者 陈爱华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0-46,238,共7页
在《为自己的人》一书中,围绕"道—德形态"的基本问题,弗洛姆揭示了人与自然伦理关系的二律背反、理性—人所蕴涵的二律背反;围绕"伦—理形态"的基本问题,他揭示了当代人与自身力量的关系被作为商品的知识所中介,... 在《为自己的人》一书中,围绕"道—德形态"的基本问题,弗洛姆揭示了人与自然伦理关系的二律背反、理性—人所蕴涵的二律背反;围绕"伦—理形态"的基本问题,他揭示了当代人与自身力量的关系被作为商品的知识所中介,进而导致人与其自身力量的二律背反;围绕"伦理—道德形态"的基本问题,弗洛姆指出,现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缺乏设计"更好的"人和"更好的"社会之眼光,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二律背反。如何才能消除或者超越上述的二律背反,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弗洛姆试图从伦理学与心理学的结合构建基于生产性的人道主义—普遍伦理学。然而,在方法论上,他囿于人本主义伦理学及其精神分析社会—心理学的运思,脱离了现实社会基础,在实践中只能是一种"乌托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道主义伦理 二律背反 生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另一部《活着》——评周大新长篇小说《天黑得很慢》
11
作者 王达敏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19年第2期192-199,共8页
《天黑得很慢》是中国首部关注老龄社会的长篇小说,是另一部具有'生命伦理人道主义'性质的《活着》。由退休法官萧成杉的'活着'组构的生命变奏曲,展现了生与死、知命与抗命的反复搏斗,其变奏曲由拒老(不服老)、恐老、... 《天黑得很慢》是中国首部关注老龄社会的长篇小说,是另一部具有'生命伦理人道主义'性质的《活着》。由退休法官萧成杉的'活着'组构的生命变奏曲,展现了生与死、知命与抗命的反复搏斗,其变奏曲由拒老(不服老)、恐老、无奈服老到用温情接通人性关爱,善待生命而好好地活着。这部生命变奏曲非男主角一人所能为,女主角—陪护员钟笑漾用她的人性能力激活老人萧成杉的生命意识和生命力量,共同谱写了这部老年生命变奏曲。而这,也是她的生命变奏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大新 《天黑得很慢》 老年 生命变奏曲 生命伦理人道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