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人造台风模型及资料同化对T_(213)L_(31)模式台风路径预报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
19
1
作者
麻素红
王建捷
万丰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1-145,共5页
利用2003年台风季节T213L31的12时10天预报分析了国家气象中心全球中期数值预报模式系统T213L31对台风路径的预报能力,并就如何改进其对台风路径的预报能力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台风季节,T213L31模式在近57%的预报中对台风路径有预报...
利用2003年台风季节T213L31的12时10天预报分析了国家气象中心全球中期数值预报模式系统T213L31对台风路径的预报能力,并就如何改进其对台风路径的预报能力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台风季节,T213L31模式在近57%的预报中对台风路径有预报,但初始位置误差较大。没有预报的区域主要集中在13~20°N,120°E以东的台风生成较为集中的地方,而此区域恰好不存在常规观测资料。对于目前仍采用OI分析的T213L31中期预报系统,常规观测资料在此区域的匮乏是其在此台风集中生成区预报能力较弱的主要原因。为了改进T213L31对台风路径的预报能力,本文就增加常规观测、加入人造台风模型进行了数值试验。试验结果显示,有限的常规观测对T213L31对台风的预报能力有明显提高。人造台风的加入无疑会改善T213L31在无常规资料区的预报,也会改善T213L31在资料较丰富地区的短期台风路径预报能力(36小时以内预报),而对较长时效预报的影响则有好有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台风模型
T213L31模式
台风
路径预报
观测资料
资料同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用T_(106)L_(19)进行台风路径预报试验
被引量:
6
2
作者
麻素红
万丰
+1 位作者
陈德辉
王诗文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3-252,共10页
为能提供较长时效的台风路径数值预报,利用国家气象中心中期数值预报业务谱模式T_(106)L_(19),在其第一猜测场或分析场中加入人造台风模型,进行了96小时的台风路径预报试验。结果表明:由于人造台风模型的加入,使T_(106)L_(19)对台风路...
为能提供较长时效的台风路径数值预报,利用国家气象中心中期数值预报业务谱模式T_(106)L_(19),在其第一猜测场或分析场中加入人造台风模型,进行了96小时的台风路径预报试验。结果表明:由于人造台风模型的加入,使T_(106)L_(19)对台风路径的预报能力有较大的提高,尤其是当T_(106)L_(19)的第一猜测场或分析场中台风涡旋相当弱的情况下效果更明显。另外我们采取三种不同的嵌入方式在T_(106)L_(19)的资料场中加入人造台风。三种方式分别是:分析前加入人造台风模型(将人造台风模型加在第一猜测场上-T_(106)L_(19)的6小时预报场);分析后加入人造台风模型(将人造台风模型加在分析场上);分析前及分析后两次加入人造台风模型。个例试验结果表明:从平均情况来看分析前加入人造台风模型在台风路径预报前期有较好的表现,其24小时预报距离误差为184.5km,48小时为278.1km,72小时为515.6km。结果的分析还发现:T_(106)L_(19)的初值化使所加入的人造台风涡旋有较大的平滑,初值化后的中心气压值一般在995 hPa左右.这对于台风路径的预报会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谱摸式
台风
路径预报
人造台风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造台风模型及资料同化对T_(213)L_(31)模式台风路径预报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
19
1
作者
麻素红
王建捷
万丰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SG
国家气象中心
出处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1-145,共5页
文摘
利用2003年台风季节T213L31的12时10天预报分析了国家气象中心全球中期数值预报模式系统T213L31对台风路径的预报能力,并就如何改进其对台风路径的预报能力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台风季节,T213L31模式在近57%的预报中对台风路径有预报,但初始位置误差较大。没有预报的区域主要集中在13~20°N,120°E以东的台风生成较为集中的地方,而此区域恰好不存在常规观测资料。对于目前仍采用OI分析的T213L31中期预报系统,常规观测资料在此区域的匮乏是其在此台风集中生成区预报能力较弱的主要原因。为了改进T213L31对台风路径的预报能力,本文就增加常规观测、加入人造台风模型进行了数值试验。试验结果显示,有限的常规观测对T213L31对台风的预报能力有明显提高。人造台风的加入无疑会改善T213L31在无常规资料区的预报,也会改善T213L31在资料较丰富地区的短期台风路径预报能力(36小时以内预报),而对较长时效预报的影响则有好有坏。
关键词
人造台风模型
T213L31模式
台风
路径预报
观测资料
资料同化
Keywords
T213L31 Model
TC's tracks
observation data
data assimilation
分类号
P44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T_(106)L_(19)进行台风路径预报试验
被引量:
6
2
作者
麻素红
万丰
陈德辉
王诗文
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数控室
出处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3-252,共10页
基金
国家气象中心"九.五"科技攻关项目ZX95-01课题资助
文摘
为能提供较长时效的台风路径数值预报,利用国家气象中心中期数值预报业务谱模式T_(106)L_(19),在其第一猜测场或分析场中加入人造台风模型,进行了96小时的台风路径预报试验。结果表明:由于人造台风模型的加入,使T_(106)L_(19)对台风路径的预报能力有较大的提高,尤其是当T_(106)L_(19)的第一猜测场或分析场中台风涡旋相当弱的情况下效果更明显。另外我们采取三种不同的嵌入方式在T_(106)L_(19)的资料场中加入人造台风。三种方式分别是:分析前加入人造台风模型(将人造台风模型加在第一猜测场上-T_(106)L_(19)的6小时预报场);分析后加入人造台风模型(将人造台风模型加在分析场上);分析前及分析后两次加入人造台风模型。个例试验结果表明:从平均情况来看分析前加入人造台风模型在台风路径预报前期有较好的表现,其24小时预报距离误差为184.5km,48小时为278.1km,72小时为515.6km。结果的分析还发现:T_(106)L_(19)的初值化使所加入的人造台风涡旋有较大的平滑,初值化后的中心气压值一般在995 hPa左右.这对于台风路径的预报会有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
全球谱摸式
台风
路径预报
人造台风模型
Keywords
global spectral modei
typhoon track prediction
BOGUS typhoon
分类号
P456.7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人造台风模型及资料同化对T_(213)L_(31)模式台风路径预报能力的影响
麻素红
王建捷
万丰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利用T_(106)L_(19)进行台风路径预报试验
麻素红
万丰
陈德辉
王诗文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