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能性干细胞概述及其在家畜上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佳美 黄永震 +8 位作者 高晨 李俊良 陈燕 朱波 张路培 王泽昭 高会江 李俊雅 高雪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73-1483,共11页
多能性干细胞具有无限增殖潜力和分化成多种类型组织细胞的能力,是当前干细胞研究的热点和焦点,家畜多能性干细胞的研究不仅具有基础理论意义,在家畜繁殖育种、生物医学、食品生产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以胚胎干细胞和诱导性... 多能性干细胞具有无限增殖潜力和分化成多种类型组织细胞的能力,是当前干细胞研究的热点和焦点,家畜多能性干细胞的研究不仅具有基础理论意义,在家畜繁殖育种、生物医学、食品生产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以胚胎干细胞和诱导性多能干细胞为例,对多能性干细胞的多能性状态及培养条件、鉴定方法进行概述,综述了家畜多能性干细胞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家畜多能性干细胞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能 干细胞 胚胎干细胞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培养条件对小鼠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陈旭东 范文娟 +3 位作者 袁科理 袁磊 王晓兰 王福青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16-1219,1223,共5页
目的研究小鼠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 PSC)在不同培养条件诱导下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能力。方法将小鼠i PSC悬浮培养形成拟胚体,然后随机分为全反式维甲酸(ATRA)组、脑片共培养组和脑组织匀浆上清组,将其诱导分化成神经元样细胞。倒置显微... 目的研究小鼠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 PSC)在不同培养条件诱导下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能力。方法将小鼠i PSC悬浮培养形成拟胚体,然后随机分为全反式维甲酸(ATRA)组、脑片共培养组和脑组织匀浆上清组,将其诱导分化成神经元样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对其进行鉴定分析;Western blot法检测巢蛋白(nestin)、微管相关蛋白2(MAP2)、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结果小鼠i PSC在不同培养条件下都能够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这些神经元样细胞可以被神经细胞标志物nestin、MAP2标记;ATRA组的nestin、MAP2、GFAP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脑片共培养组和脑匀浆上清诱导组,但脑片共培养组和脑匀浆上清诱导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脑片微环境和脑组织匀浆上清均可诱导小鼠i PS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但效果不及ATRA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脑片培养 脑组织匀浆 神经元样细胞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向神经干细胞分化的方法探讨 被引量:7
3
作者 冯年花 谢安 +6 位作者 娄远蕾 阮琼芳 郭菲 杨阳 潘长福 邓志锋 汪泱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662-1664,共3页
目的:探讨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细胞)体外定向分化为神经干细胞(NSCs)的方法。方法:人iPS细胞悬浮培养4 d形成的拟胚体(EB)经维甲酸(RA)诱导4 d,诱导后的EB在无血清培养基中筛选并扩增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诱导后细胞的形态变化,RT-... 目的:探讨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细胞)体外定向分化为神经干细胞(NSCs)的方法。方法:人iPS细胞悬浮培养4 d形成的拟胚体(EB)经维甲酸(RA)诱导4 d,诱导后的EB在无血清培养基中筛选并扩增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诱导后细胞的形态变化,RT-PCR检测iPS细胞多能性基因Nanog、Oct4和Sox2的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NSCs特异性标志物Nestin、神经元标志物β-tubulinⅢ和神经胶质细胞标志物GFAP的表达。结果:(1)人iPS细胞在饲养层细胞上稳定传代,表达多能性基因Nanog、Oct4和Sox2,去除饲养层后悬浮培养能形成球形EB;(2)经RA诱导后的EB在无血清培养基中筛选培养第1 d贴壁生长,周围爬出细胞;第3 d,在高倍镜下可见中央聚集的细胞呈环形的rosette结构,rosette结构增多到第7 d达高峰。对照组未观察到rosette结构。随后大部分rosette细胞脱离瓶壁悬浮生长,形成神经球样克隆。免疫荧光显示神经球呈nestin阳性表达。贴壁培养的神经球能分化成β-tubulinШ和GFAP阳性细胞。结论:RA诱导结合无血清培养基筛选法能诱导iPS细胞高效分化为NS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神经干细胞 维甲酸 人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4
4
作者 闫益波 张艳丽 +3 位作者 齐巍巍 万永杰 樊懿萱 王锋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07-313,共7页
猪作为实验材料,具有由于来源方便、基因序列与人类的相近及其在畜牧业中的重要地位等优势,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但是猪的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建系方面的研究进展缓慢。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 猪作为实验材料,具有由于来源方便、基因序列与人类的相近及其在畜牧业中的重要地位等优势,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但是猪的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建系方面的研究进展缓慢。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技术的诞生,开创了体细胞重编程的全新方法。猪iPSC体系的建立将为家畜ESC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同时也对提高猪转基因克隆的效率,高效育种和保种,乃至生物医学领域均产生深远的影响。文章综述了iPSC技术的主要进展,重点阐述了猪iPSC技术的现状及其在生物医学和畜牧业中的应用前景,以期为从事该领域研究的科研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胚胎干细胞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s)在牙再生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马珊珊 周延民 +5 位作者 赵静辉 孟星 朱红华 孙千月 罗雯静 方滕姣子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38-840,844,共4页
干细胞能够自我更新并分化成各类组织细胞,在再生医学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随着组织工程的快速发展,以胚胎干细胞和组织干细胞为基础的牙再生技术有待成为替代缺失牙的一种重要方法,然而免疫排斥和伦理的争议等问题为干细胞的临床应... 干细胞能够自我更新并分化成各类组织细胞,在再生医学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随着组织工程的快速发展,以胚胎干细胞和组织干细胞为基础的牙再生技术有待成为替代缺失牙的一种重要方法,然而免疫排斥和伦理的争议等问题为干细胞的临床应用带来很大的困难。由自体细胞产生的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的发现将为牙齿再生带来革命性变化。本文就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的研究背景及其在再生医学和牙再生领域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牙再生 再生医学 间充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技术在帕金森病研究中的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任佩佩 樊晋宇 +1 位作者 丰慧根 林俊堂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70-774,共5页
近年来,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技术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基础与应用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取得了显著进展。如利用iPSCs技术及定向诱导分化技术从体细胞获得的神经祖/干细胞或... 近年来,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技术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基础与应用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取得了显著进展。如利用iPSCs技术及定向诱导分化技术从体细胞获得的神经祖/干细胞或者多巴胺能神经元,在PD的细胞治疗研究中取得了很好结果;通过i PSCs技术分别从携带LRRK2、PAKK2、PINK和SNCA突变的PD患者体细胞建立了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模型,并在线粒体功能和形态、氧化应激性、SNCA累积深入研究了PD的发生机制。文中从i PSCs用于PD移植治疗和建立PD疾病细胞模型等方面,对最近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帕金森病 细胞移植 细胞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向心肌细胞的诱导分化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冬梅 吕长荣 +1 位作者 辛晓玲 窦忠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6,共6页
【目的】研究牛诱导性多能干细胞(Bovine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biPSCs)向心肌细胞的分化能力。【方法】将biPSCs悬浮培养制备类胚体,采用类胚体介导体外自由分化与定向诱导分化(添加RA、DMSO和RA+DMSO3种诱导物)的方法,使biP... 【目的】研究牛诱导性多能干细胞(Bovine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biPSCs)向心肌细胞的分化能力。【方法】将biPSCs悬浮培养制备类胚体,采用类胚体介导体外自由分化与定向诱导分化(添加RA、DMSO和RA+DMSO3种诱导物)的方法,使biPSCs在体外分化,比较了biPSCs在3种不同心肌诱导条件下定向分化为心肌细胞的诱导效率;分别提取biPSCs、类胚体及不同诱导体系分化细胞的总RNA,用RT-PCR检测心肌细胞发育标志基因的表达。【结果】biPSCs在悬浮条件下培养7d,能够形成典型球形和囊腔样类胚体。类胚体再贴壁培养7d,经过免疫细胞化学检测,贴壁细胞大量分化为α-actin阳性的心肌样细胞。在体外诱导分化体系中,RA+DMSO共同诱导的效率较RA和DMSO单独诱导显著增高(P<0.05)。RT-PCR结果显示,各组分化后的细胞中心肌细胞发育特异性基因ACTA2与GATA4均有高水平表达。【结论】biPSCs在体外悬浮培养能够形成类胚体,类胚体贴壁培养后可以分化为α-actin阳性的心肌样细胞;分化形成的心肌样细胞均表达心肌特异性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细胞分化 心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诱导人类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分化为造血干/祖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坤 黄可 +2 位作者 李栋 潘光锦 汪运山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6-141,共6页
本研究探讨体外诱导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iPSC)分化为造血干/祖细胞的能力。在体外用小鼠骨髓基质细胞OP9与人类iPSC共培养的方法,将iPSC诱导分化为造血干/祖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造血干/祖细胞表面标志... 本研究探讨体外诱导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iPSC)分化为造血干/祖细胞的能力。在体外用小鼠骨髓基质细胞OP9与人类iPSC共培养的方法,将iPSC诱导分化为造血干/祖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造血干/祖细胞表面标志物的表达水平;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分化过程中iPSC及造血干/祖细胞的相关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用免疫磁珠法分离CD34+造血干/祖细胞并进行半固体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结果表明,iPSC与OP9细胞共培养诱导造血分化的第4天即可观察到iPSC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分化得到的细胞表达已知的造血干/祖细胞相关表面标志物CD34和CD43分子。在体外分化过程中多能性的标志基因Oct4的表达逐渐下降,造血相关转录因子Gata-2的表达逐渐升高,而Runx-1的表达量则呈波浪式变化,CD34表达量逐渐升高。集落培养14 d能够得到红系集落(CFU-E),粒系集落(CFU-G),巨核系集落(CFU-M),粒-巨核系集落(CFU-GM)和混合系集落(CFU-GEMM)。结论:iPSC细胞能够在体外通过与OP9细胞共培养分化为造血干/祖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骨髓基质细胞 造血干细胞 造血祖细胞 诱导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治疗的新型种子细胞——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被引量:1
9
作者 闫益波 齐巍巍 +2 位作者 钟部帅 吴勇聪 王锋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5-29,34,共6页
在回顾iPS细胞研究的基础上,针对肝细胞治疗的研究现状,就iPS细胞诱导分化为肝细胞的研究进展及其在肝病细胞治疗中的潜力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目前面对的主要问题,希望促进iPS细胞在肝病细胞治疗上的应用。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肝病 细胞治疗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翠玲 张玉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83-888,共6页
在分化的体细胞中表达转录因子可以诱导体细胞重编程,获得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 cells)。这些细胞具有不断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这些细胞重编程领域的突破性研究进展,为细胞重编程机制、人类... 在分化的体细胞中表达转录因子可以诱导体细胞重编程,获得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 cells)。这些细胞具有不断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这些细胞重编程领域的突破性研究进展,为细胞重编程机制、人类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及发展新的治疗方法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工具。iPS细胞技术是当前干细胞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近年来取得了迅猛的发展。最初,研究者利用逆转录病毒作为载体将4种转录因子导入小鼠成纤维细胞诱导其重编程。近年来,iPS细胞的诱导方法不断改进,包括使用不整合入宿主细胞基因组的病毒载体、非病毒载体或者用基因敲除的方法切除导入的外源基因,从而产生了更为安全的iPS细胞系,许多小分子化合物也被证实能显著提高重编程效率。iPS细胞在再生医学、疾病模型的建立及药物筛选等领域正逐渐显现出它巨大的应用价值。本文回顾过去几年iPS细胞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诱导方法的改进、iPS细胞诱导效率的提高和安全性的提高,并探讨iPS细胞的临床应用前景及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细胞重编程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肺损伤患者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系的建立 被引量:1
11
作者 丁桃 李阳 +4 位作者 唐睿珠 张旋 云雨 李健 王殿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14-1419,共6页
目的利用急性肺损伤患者皮肤成纤维细胞构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系。方法采用慢病毒介导逆转录的方法,将含有Oct4、Sox2、Klf4和Nanog四个因子的混合慢病毒转染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诱导出胚胎干细胞... 目的利用急性肺损伤患者皮肤成纤维细胞构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系。方法采用慢病毒介导逆转录的方法,将含有Oct4、Sox2、Klf4和Nanog四个因子的混合慢病毒转染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诱导出胚胎干细胞样克隆。根据人胚胎干细胞的特性,利用AP染色、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技术、免疫荧光、畸胎瘤形成实验对获得的iPS细胞进行鉴定。结果获得的iPS细胞镜下观察呈典型的ES样克隆状生长,圆形或椭圆形,与饲养层细胞分界清楚;AP染色阳性,RT-PCR及免疫荧光检测iPS细胞高表达人胚胎干细胞标志性基因及蛋白,移植到免疫缺陷鼠体内能够形成向三胚层分化的畸胎瘤。结论成功建立了急性肺损伤患者iPS细胞系,可为急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研究和临床药物筛选提供良好的细胞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皮肤成纤维细胞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构建策略及其提高重编程效率的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佳佳 马利兵 +1 位作者 陈秀莉 籍凤宇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1-48,共8页
以Oct4、Sox2、Klf4和c-Myc等转录因子于体细胞中异位表达,可获得具有胚胎干细胞特性的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s),但是iPSCs技术的重编程效率和应用于临床上的安全性却都很低。目前,iPSCs的研究集中于3个方面:一是增加iPSCs技术的重编程... 以Oct4、Sox2、Klf4和c-Myc等转录因子于体细胞中异位表达,可获得具有胚胎干细胞特性的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s),但是iPSCs技术的重编程效率和应用于临床上的安全性却都很低。目前,iPSCs的研究集中于3个方面:一是增加iPSCs技术的重编程效率;二是增加iPSCs应用于临床时的安全性;三是开创新的构建iPSCs的方法。第一个方面通过调整体细胞的表观遗传特性和细胞信号网络来达到;第二个方面可通过减少致癌性因子的使用及选择合适的载体系统来达到。而且,一些小分子化合物和调节细胞信号网络的方法也被用于诱导体细胞重编程为iPSCs。相对于仅仅使用转录因子重编程体细胞为iPSCs,使用小分子化合物或调节细胞信号网络的方法重编程体细胞为iPSCs的效率更高,而且通过这种方法获得的iPSCs的有更高的临床安全性。新构建iPSCs的方式与依赖含转录因子表达载体构建iPSCs的传统模式区别较大,它们的临床安全性或(和)重编程效率也得到了极大提高。使用4个转录因子的重组蛋白或体外合成并修饰的转录因子的mRNA已经能成功构建iPSCs;而使用miRNAs高效率重编程小鼠和人的体细胞为iPSCs的方法则开创了脱离转录因子重编程体细胞的全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转录因子 载体系统 重编程效率 安全性 全新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伟 刘强 姚晓黎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4期283-287,共5页
通过导入外源基因将已分化细胞诱导成为一个多功能的干细胞,具有类似胚胎干细胞(ESC)的所有特性,在形态学、基因表达状况和表观遗传修饰方面都与ES细胞十分相似。该方法相对简单和稳定,并避开了伦理争议,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胚胎干细胞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各单体成份对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江灿 郭军 江仁望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64-471,共8页
目的:研究丹参各单体成份对体外培养的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增殖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体外缺血缺氧条件下培养模拟急性心肌梗死缺氧缺血时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凋亡情况,BALB/c裸鼠皮下注射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检测其分化能力.丹参各单体预处理诱... 目的:研究丹参各单体成份对体外培养的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增殖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体外缺血缺氧条件下培养模拟急性心肌梗死缺氧缺血时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凋亡情况,BALB/c裸鼠皮下注射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检测其分化能力.丹参各单体预处理诱导性多能干细胞不同时间点后通过CCK-8测定其增殖情况.q PCR检测适当浓度的丹参酚酸B和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SOX-2、Klf-4、OCT4和C-myc表达的影响.实验分组:丹参酮ⅡA组;丹参酮ⅡA磺酸钠组;丹参酚酸B组及对照组.结果:丹参酮ⅡA磺酸钠浓度依赖性促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增殖(P<0.05),但丹参酮ⅡA对其增殖无统计学差异(P>0.05).此外丹参酚酸B能提高其增殖能力,但预处理时间、浓度过高或过低均造成细胞损伤.丹参酚酸B和丹参酮ⅡA磺酸钠可增加其OCT-4和C-myc的表达,提高其干性潜能(P<0.05),但对Klf-4却无统计学差异.对于SOX2丹参酚酸B却抑制其表达(P<0.05).结论:丹参对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增殖分化有一定的影响,但各单体成份作用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丹参酮ⅡA磺酸钠 丹参酚酸B 丹参酮Ⅱ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低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LSD1)促进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分化为产胰岛素细胞
15
作者 周淑艳 李富荣 +3 位作者 李阳 张翠 孙瑶 张根葆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18-724,共7页
目的探索一种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hiPSC)体外高效分化为产胰岛素细胞(IPC)的诱导方案。方法 RNAi技术敲低hiPSC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LSD1)基因后,利用四步法诱导其体外分化为IPC。流式细胞术分析IPC分化效率,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LSD... 目的探索一种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hiPSC)体外高效分化为产胰岛素细胞(IPC)的诱导方案。方法 RNAi技术敲低hiPSC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LSD1)基因后,利用四步法诱导其体外分化为IPC。流式细胞术分析IPC分化效率,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LSD1、POU5同源盒转录因子1(OCT4)、Y染色体性别决定区因子17(SOX17)、叉头盒蛋白A2 (FOXA2)、胰腺和十二指肠同源盒蛋白1 (PDX1)、配对盒转录因子4(PAX4)、PAX6、肝细胞核因子6 (HNF6)、肝细胞核因子1同源盒蛋白A(TCF1)、NK6同源盒蛋白1(NKX6. 1)、葡萄糖转运子2(GLUT2)、葡萄糖激酶(GK)、胰岛素及MAF b ZIP转录因子A(MAFA)的mRNA水平,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细胞PDX1、胰岛素的表达和定位;双硫腙(DTZ)染色和透射电镜分别观察细胞内胰岛素的分泌和分泌颗粒分布情况; ELISA检测诱导后细胞胰岛素和C肽分泌量。结果 LSD1敲低组的IPC分化效率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胰岛β细胞发育相关基因SOX17、PDX1、PAX4、胰岛素的mRNA表达显著上调。LSD1敲低组的IPC共表达成熟β细胞特异性蛋白PDX1和胰岛素。另外,这些IPC能感应葡萄糖刺激并以胰岛素分泌小泡形式释放胰岛素,胰岛素或C肽释放量约为天然胰岛细胞的1/6(而对照组仅为1/8)。结论敲低LSD1基因可以促进hiPSC体外高效分化为IP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hipsc) 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LSD1) 产胰岛素细胞(IPC) 敲低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ugada综合征患者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系的建立
16
作者 赵乾皓 卢明放 +2 位作者 唐双柏 权力 成建定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26-530,共5页
【目的】利用Brugada综合征患者尿液细胞构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系(i PSC)。【方法】通过携带有OCT4、SOX2、KLF4和C-MYC四个转录因子的逆转录病毒感染人尿液细胞,将其诱导成人胚胎干细胞(ESC)样的克隆。根据人胚胎干细胞的特性对获得的... 【目的】利用Brugada综合征患者尿液细胞构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系(i PSC)。【方法】通过携带有OCT4、SOX2、KLF4和C-MYC四个转录因子的逆转录病毒感染人尿液细胞,将其诱导成人胚胎干细胞(ESC)样的克隆。根据人胚胎干细胞的特性对获得的克隆进行以下鉴定:克隆形态、碱性磷酸酶(AP)活性、多能性基因的表达、核型及体内外分化能力等。【结果】诱导获得的i PSC克隆在细胞形态、多能性基因的表达与人胚胎干细胞相似。此外i PSC克隆体外悬浮培养形成拟胚体(EB)并能够分化成3个胚层;移植到免疫缺陷鼠体内能够形成向3个胚层分化的畸胎瘤。【结论】成功建立了Brugada综合征患者i PSC细胞系,为Brugada综合征的发病机制研究和临床药物筛选提供了良好的细胞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UGADA综合征 尿液细胞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研究进展
17
作者 袁进 邱正良 +1 位作者 吴清洪 顾为望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9-102,共4页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细胞)技术是近几年新发展起来的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该技术采用体外导入Oct4、Sox2、c-Myc和Klf4等4个转录因子可将小鼠体细胞直接重构成为ES细胞样的多潜能细胞,并命名这类细胞为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即iPS细胞)。...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细胞)技术是近几年新发展起来的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该技术采用体外导入Oct4、Sox2、c-Myc和Klf4等4个转录因子可将小鼠体细胞直接重构成为ES细胞样的多潜能细胞,并命名这类细胞为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即iPS细胞)。同样转染上述因子或Oct4、Sox2、Nanog、LIN28等4个因子也能够使人类体细胞重构为iPS细胞,进一步研究表明iPS细胞具有与人类ES细胞相似的基本特征。然而,不论是作为载体的病毒,还是植入的基因都具有致癌的风险,从而限制了iPS细胞的临床应用前景。为克服iPS细胞致癌的风险,科学家们研究出了不借助病毒、安全地将普通皮肤细胞转化为iPS细胞的方法。由此表明iPS细胞将在临床医学、再生医学和药物筛选、疾病动物模型的建立等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细胞重编程 基因转染 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培养体系的筛选
18
作者 宋辉 李卉 王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30期131-133,168,共4页
[目的]使用多种培养成分组合,筛选出一个适合山羊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 PSCs)的培养体系。[方法]采用慢病毒作为载体,携带多能因子,采用多种培养成分(培养基、血清和细胞因子)的组合培养山羊i PSCs,优化... [目的]使用多种培养成分组合,筛选出一个适合山羊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 PSCs)的培养体系。[方法]采用慢病毒作为载体,携带多能因子,采用多种培养成分(培养基、血清和细胞因子)的组合培养山羊i PSCs,优化其培养体系。[结果]用FBS代替KSR可以提高克隆的形成效率以及克隆的质量,而用DMEM/F12代替KNOCKOUT-DMEM,i PSCs克隆的形成效率和克隆质量没有明显的改善。带有β-FGF的培养体系可以保持i PSCs未分化的状态,而培养体系中只加LIF不能维持i PSCs未分化的状态。[结论]该研究成功诱导出山羊i PSCs,且能在体外传代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重编程 培养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钟基因Clock对小鼠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冉 杨羊 +3 位作者 徐晨 陆超 孙宁 钱睿哲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05-512,共8页
目的研究生物钟基因Clock对小鼠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iPSC)非定向分化的作用。方法将Teto-FUW-OSKM、M2rtTA、PsPAX2和PMD2.G4种质粒共转染293FT细胞,收集病毒上清,转染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ouse embryo fib... 目的研究生物钟基因Clock对小鼠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iPSC)非定向分化的作用。方法将Teto-FUW-OSKM、M2rtTA、PsPAX2和PMD2.G4种质粒共转染293FT细胞,收集病毒上清,转染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ouse embryo fibroblast,MEF)获得小鼠iPSC,并通过检测多能性基因表达及其体外分化能力对小鼠iPSC进行鉴定;通过RT-PCR检测小鼠iPSC在非定向分化和拟胚体形成过程中生物钟基因的表达,以及生物钟基因Clock下调后,与野生型细胞相比小鼠iPSC多能性基因的表达和形态学改变。结果通过慢病毒感染MEF的方式获得了小鼠iPSC;小鼠iPSC在非定向分化过程中,生物钟基因Clock、Per2、Rev-erbα表达升高;生物钟基因Clock下调后,小鼠iPSC分化能力下降,多能性基因Sox2、Oct4、Klf4表达升高。结论生物钟基因Clock对小鼠iPSC的非定向分化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钟基因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非定向分化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内耳移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华荣恺 张志坚 华清泉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63-466,共4页
感音神经性聋(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NHL)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疾病之一。用干细胞治疗SNHL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热点,特别是关于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内耳移植的研究越来越多。本文将对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内耳移植相关的文献进行综述,... 感音神经性聋(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NHL)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疾病之一。用干细胞治疗SNHL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热点,特别是关于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内耳移植的研究越来越多。本文将对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内耳移植相关的文献进行综述,希望能为干细胞内耳移植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干细胞移植 内耳 基因编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