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及多糖对氧化损伤的人角质形成细胞JAK/STAT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7
1
作者 王刚 常明泉 +4 位作者 杨光义 杜士明 叶方 张秀华 杨金霞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01-705,共5页
目的探讨白及多糖对氯化钴(CoCl2)诱导人角质形成细胞(HKC)氧化应激形成炎症损伤的JAK/STAT信号通路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用白及多糖对HKC进行预处理后,用CoCl2处理HKC细胞,建立化学性低氧化剂诱导皮肤细胞氧化应激导致炎症损伤的细胞模... 目的探讨白及多糖对氯化钴(CoCl2)诱导人角质形成细胞(HKC)氧化应激形成炎症损伤的JAK/STAT信号通路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用白及多糖对HKC进行预处理后,用CoCl2处理HKC细胞,建立化学性低氧化剂诱导皮肤细胞氧化应激导致炎症损伤的细胞模型,以噻唑蓝法检测细胞生存活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白细胞介素(IL)-6和IL-8的水平;以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分泌量,检测JAK2蛋白的表达。结果白及多糖提高CoCl2诱导角质形成细胞的存活率具有剂量依赖性。白及多糖高、中剂量组TNF-α、IL-6和IL-8含量与CoCl2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Cl2通过产生氧化应激反应导致HKC炎症损伤;白及多糖通过调节JAK/STAT信号通路的JAK2表达水平抑制TNF-α、IL-6和IL-8的释放,可能是其对HKC抗氧化损伤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及多糖 人角质形成细胞 JAK/STA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魏酸对人角质形成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刚 张秀华 +4 位作者 杨金霞 常明泉 杨光义 叶方 段德鉴 《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8期982-984,共3页
目的探讨阿魏酸对人角质形成细胞(human keratinocytes,HKC)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用氯化钴(CoCl2)处理HKC,建立氧化应激所致HKC炎症损伤细胞模型,检测阿魏酸预处理HKC后的相关指标,以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3... 目的探讨阿魏酸对人角质形成细胞(human keratinocytes,HKC)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用氯化钴(CoCl2)处理HKC,建立氧化应激所致HKC炎症损伤细胞模型,检测阿魏酸预处理HKC后的相关指标,以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法检测细胞生存率,用酶联免疫(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的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HKC细胞生存率100.00%,TNF-α和IL-8含量分别为11.37和98.30 pg.mL-1。0.03和0.3 mg.mL-1阿魏酸处理组中,HKC存活率(分别为96.15%和67.92%)亦显著高于模型组(46.20%,P<0.01,P<0.05),该作用呈剂量依赖性;TNF-α含量(分别为12.95和17.46 pg.mL-1)显著低于模型组(29.54 pg.mL-1,P<0.01,P<0.05);IL-8含量(分别为102.76和128.96 pg.mL-1)亦显著低于模型组(162.33 pg.mL-1,P<0.01,P<0.05)。0.003 mg.mL-1阿魏酸对HKC存活率和分泌TNF-α和IL-8无明显影响。结论阿魏酸可能通过抑制TNF-α和IL-8的释放发挥其对HKC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魏酸 人角质形成细胞 氧化损伤 肿瘤坏死因子Α 细胞介素-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摩尔浓度铜离子通过刺激活性氧产生促进人角质形成细胞增殖 被引量:2
3
作者 段小冬 彭代智 +2 位作者 张宜澜 陈志勇 黄亚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53-1058,共6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Cu2+对人角质形成细胞株(Ha Ca T)增殖活性及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的影响,用活性氧清除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验证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不同浓度Cu2+(0、10-8、10-7、10-6、10-5、10-4、10-3m...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Cu2+对人角质形成细胞株(Ha Ca T)增殖活性及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的影响,用活性氧清除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验证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不同浓度Cu2+(0、10-8、10-7、10-6、10-5、10-4、10-3mol/L)组或(和)5 mmol/L NAC处理Ha Ca T细胞后,采用CCK-8法和DCFH-DA分别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和细胞内ROS产生,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内ROS产生及其与线粒体的分布情况。结果与阴性对照组(0 mol/L Cu2+)相比,10-6、10-5mol/L组Cu2+处理48 h后Ha Ca T细胞相对增殖率分别升高至116.19%(P=0.027)、113.37%(P=0.036),而其细胞内ROS产生在处理后30 min达到127.47%(P=0.001)、124.28%(P=0.031),60 min进一步上升至140.47%(P=0.002)、134.29%(P=0.007)。5 mmol/L NAC能拮抗微摩尔浓度Cu2+的上述作用。虽然10-8、10-7mol/L Cu2+在处理后60 min也刺激细胞内ROS产生明显升高至110.99%(P=0.016)及117.34%(P=0.016),但是处理48 h后细胞相对增殖率仅为101.09%和101.86%,并无促进细胞增殖的效应(P>0.05)。结论微摩尔浓度Cu2+能促进人角质形成细胞增殖,这种促增殖效应可能与刺激细胞内ROS水平的适度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离子 人角质形成细胞 细胞增殖 活性氧 N-乙酰半胱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8nm准分子激光对人角质形成细胞活力及bFGF表达与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杜健群 曾凡钦 +3 位作者 郭庆 赖宽 胡勇 翁伟丽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599-1603,共5页
目的:探讨308 nm准分子激光对人角质形成细胞(hKCs)活力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与分泌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角质形成细胞,免疫荧光法鉴定细胞。分别予不同剂量308 nm准分子激光及311 nm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MTT... 目的:探讨308 nm准分子激光对人角质形成细胞(hKCs)活力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与分泌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角质形成细胞,免疫荧光法鉴定细胞。分别予不同剂量308 nm准分子激光及311 nm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MTT法检测hKCs细胞活力,RT-PCR法和ELISA法分别检测bFGF表达和分泌水平,并与NB-UVB进行对比。结果:细胞鉴定证实为角质形成细胞。308 nm准分子激光剂量达600 mj/cm2,NB-UVB剂量达500 mj/cm2时hKCs活力下降;2种光源在一定剂量范围内照射均可使hKCs表达、分泌bFGF水平增加,并呈剂量依赖性;308 nm准分子激光诱导hKCs分泌bFGF的水平高于NB-UVB。结论:308 nm准分子激光照射对hKCs活力的影响小于NB-UVB;308 nm准分子激光可以通过剂量依赖的方式诱导hKCs表达与分泌bFGF来促使白癜风复色,与NB-UVB相比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8NM准分子激光 人角质形成细胞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并芘对人角质形成细胞Caspase-14和Filaggri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张芳芳 车雅敏 +2 位作者 刘原君 王晶晶 刘全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40-942,共3页
目的:研究苯并芘(BaP)对永生化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中的Caspase-14和Filaggrin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与BaP所致的细胞损伤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HaCaT;噻唑蓝法(MTT)检测BaP对HaCaT增殖活性的影响;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 目的:研究苯并芘(BaP)对永生化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中的Caspase-14和Filaggrin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与BaP所致的细胞损伤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HaCaT;噻唑蓝法(MTT)检测BaP对HaCaT增殖活性的影响;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不同浓度的BaP对HaCaT中Caspase-14和Filaggrin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BaP对HaCaT细胞体外增殖均有抑制作用,随其浓度增加对细胞的抑制更为明显,且存在量效关系;BaP对Caspase-14和Filaggrin mRNA表达起到明显的上调作用,成浓度依赖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BaP可以引起皮肤屏障功能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芘 Caspase-14 FILAGGRIN 永生化人角质形成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胺对人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凋亡和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冉立伟 谭卫明 +2 位作者 谭升顺 张茹 王万卷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286-1289,共4页
目的探讨组胺对体外培养人角质形成细胞(HKC)增殖、凋亡和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和蓝染色法检测组胺对HKC体外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早期凋亡,细胞DNA梯度降解法检测凋亡,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结合钙荧... 目的探讨组胺对体外培养人角质形成细胞(HKC)增殖、凋亡和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和蓝染色法检测组胺对HKC体外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早期凋亡,细胞DNA梯度降解法检测凋亡,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结合钙荧光探针技术检测HKC胞内游离Ca2+浓度([Ca2+]i),SABC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HKC分化标志物角蛋白10(K10)及内披蛋白表达。结果高浓度组胺抑制HKC生长,以10-4mol/L抑制率最大(细胞存活率65.6%);低浓度组胺则促进HKC生长,以10-8mol/L作用显著(细胞存活率130.7%)。10-4mol/L组胺致HKCG0/G1期比例增高30.97%,S期比例减少73.81%,抑制G1/S期转换,并明显促进细胞凋亡,早期凋亡率18.64%明显高于对照组(5.60%,P<0.05)。10-4mol/L组胺使HKC[Ca2+]i上升58.9%,H2组胺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则使[Ca2+]i下降24.5%。10-4mol/L组胺下调HKCK10及内披蛋白表达,但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浓度组胺阻抑HKC细胞周期进程、诱导[Ca2+]i增加及其显著的促凋亡作用可能是使HKC体外生长受抑的部分机制。在生理条件下,组胺可能具有调节表皮组织更新的作用;在炎症、损伤等病理条件下,大量的组胺可能抑制表皮的再生和KC的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胺 人角质形成细胞 凋亡 角蛋白10 内披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病毒转染人角质形成细胞高表达核纤层蛋白B1
7
作者 李睿夫 彭代智 +7 位作者 钱卫 王丽华 何斌 刘小玲 舒文婷 刘潇 周新 刘敬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37-840,共4页
目的通过对慢病毒载体稳定转染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株和未转染HaCaT细胞进行比较蛋白组学分析,找出其差异表达蛋白,寻找基因修饰组织工程表皮种子细胞生长特性改变的原因和可能存在的成瘤性安全隐患。方法选择慢病毒载体稳定转染后生... 目的通过对慢病毒载体稳定转染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株和未转染HaCaT细胞进行比较蛋白组学分析,找出其差异表达蛋白,寻找基因修饰组织工程表皮种子细胞生长特性改变的原因和可能存在的成瘤性安全隐患。方法选择慢病毒载体稳定转染后生长特性发生明显改变的转染株细胞,采用二维电泳技术对该转染株和未转染株的总蛋白进行分离和比较,找出差异表达蛋白点,再进行串联质谱鉴定。从鉴定得到的差异蛋白中选择可能与细胞生长特性改变和肿瘤生成相关的核纤层蛋白B1(lamin B1)采用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PCR)对其表达差异进行验证。结果与未转染株比较,转染株在二维电泳中存在11个差异表达蛋白点,质谱从其中鉴定出7个蛋白质。选取其中与细胞增殖和凋亡相关的核纤层蛋白B1通过WB和qPCR证实其在转染株中蛋白和转录水平均存在明显的高表达。结论慢病毒载体稳定转染株HaCaT细胞株相对未转染株核纤层蛋白B1高表达。这种高表达可能与转染株细胞生长特性改变和潜在的成瘤性隐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角质形成细胞 慢病毒 蛋白组学 核纤层蛋白B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派莎”防晒乳膏对中波紫外线损伤人角质形成细胞的保护作用
8
作者 王刚 常明泉 +2 位作者 段得鉴 郝新才 程晓莉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12期1458-1460,共3页
目的探讨"派莎"防晒乳膏对中波紫外线(UVB)损伤人角质形成细胞(HKC)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用"派莎"防晒乳膏对HKC进行预处理24 h,采用不同强度的UVB照射体外培养的HKC,24 h后以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生存率,... 目的探讨"派莎"防晒乳膏对中波紫外线(UVB)损伤人角质形成细胞(HKC)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用"派莎"防晒乳膏对HKC进行预处理24 h,采用不同强度的UVB照射体外培养的HKC,24 h后以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生存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IL-8)浓度,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分泌量。结果经UVB照射后,细胞损伤程度与UVB照射剂量有关,"派莎"防晒乳膏可提高UVB照射后HKC的生存率,减少细胞因子TNF-α的分泌。UVB照射可使HKC分泌IL-8增加,"派莎"防晒乳膏组IL-8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UVB对HKC有损伤作用,且与照射强度相关,"派莎"防晒乳膏对HKC具有光保护作用。抑制TNF-α和IL-8的释放,提高UVB照射后HKC的生存率,可能是其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派莎”防晒乳膏 中波紫外线 人角质形成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 细胞介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陕花椒根皮提取物对人角质形成细胞辐射损伤的防护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成芳 齐雪松 +2 位作者 邵帅 杜树山 苟巧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57-664,共8页
放射性皮肤损伤是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复杂,患者个体化差异较大,临床上防治药物疗效良莠不齐,因而积极开发防治放射性皮肤损伤的药物仍十分必要。花椒是中医临床上用于治疗皮肤疾病的常用药,本文研究川陕花椒根... 放射性皮肤损伤是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复杂,患者个体化差异较大,临床上防治药物疗效良莠不齐,因而积极开发防治放射性皮肤损伤的药物仍十分必要。花椒是中医临床上用于治疗皮肤疾病的常用药,本文研究川陕花椒根皮提取物(ZPE)对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HaCaT的辐射防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研究结果显示,2 mg/mL ZPE对8.0 Gyγ射线照射引起的HaCaT细胞损伤具有防护作用,可减少细胞凋亡和坏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细胞炎症因子IL-1β和IL-6的分泌、细胞内ROS水平以及p38和JNK蛋白磷酸化水平有关。本文的研究可为放射性皮肤损伤防治药物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皮肤损伤 川陕花椒 辐射防护 人角质形成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病毒载体在人角质形成细胞基因组中的整合位点分析
10
作者 钱卫 彭代智 +7 位作者 王丽华 刘小玲 李睿夫 舒文婷 何传果 刘潇 周新 刘敬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4-28,共5页
目的检测慢病毒载体(lentiviral vector)在人角质形成细胞基因组中的整合位点,初步分析慢病毒载体在表皮细胞基因组中的整合位点分布规律。方法以本课题组前期研究中构建的慢病毒载体感染的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系为研究对象,应用连接介... 目的检测慢病毒载体(lentiviral vector)在人角质形成细胞基因组中的整合位点,初步分析慢病毒载体在表皮细胞基因组中的整合位点分布规律。方法以本课题组前期研究中构建的慢病毒载体感染的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系为研究对象,应用连接介导PCR(ligation-mediated PCR,LM-PCR)技术克隆慢病毒载体在其基因组中的整合位点序列,测序克隆片段后经在线工具GTSG-QuickMap在人类基因组上定位,从而得到整合位点。再从整合位点分布与染色体、基因及其转录起始位点的关系来分析慢病毒载体在人角质形成细胞基因组中的整合倾向性。结果对1 148个阳性转化子DNA测序及定位分析,共得到199个整合位点。与GTSG-QuickMap模拟的随机对照相比,慢病毒载体的整合频率在第4、5、15、16号染色体上、基因转录起始位点上游5 kb至50 kb范围内显示出统计学显著性差异。结论慢病毒载体倾向于整合在人角质形成细胞基因组中的基因转录起始位点附近区域,而并不倾向于整合在基因内部的整合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病毒载体 人角质形成细胞 连接介导PCR 整合位点 整合频率 整合倾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扎罗汀对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周期蛋白Cyclin D1/CDK4/CDK6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邢立亚 高丽琴 +1 位作者 贾静 李霞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5-168,共4页
目的:探讨他扎罗汀(Tazarotene)对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周期蛋白Cyclin D1、CDK4和CDK6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分别以不同浓度的他扎罗汀作用于HaCaT细胞,用CCK-8比色法检测每组细胞在12、24、48和72 h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 目的:探讨他扎罗汀(Tazarotene)对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周期蛋白Cyclin D1、CDK4和CDK6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分别以不同浓度的他扎罗汀作用于HaCaT细胞,用CCK-8比色法检测每组细胞在12、24、48和72 h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周期相关蛋白水平变化。结果:他扎罗汀对HaCaT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F=21.23,P<0.05),并使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F=19.83,P<0.05),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1、CDK4、CDK6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结论:他扎罗汀对HaCaT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和周期阻滞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Cyclin D1/CDK4/CDK6蛋白复合物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扎罗汀 人角质形成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周期素 周期素依赖性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对人角质细胞增殖和黏附功能的影响及其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晓 马振卉 +1 位作者 王园园 田亚萍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02-1207,共6页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人角质细胞(KC)增殖与黏附因子β-连环蛋白(β-catenin)表达的影响,探讨黄芪注射液对银屑病治疗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增殖功能实验,将添加不同浓度黄芪注射液的HaCaT细胞作为实验组,不添加药物的HaCaT细胞作为对...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人角质细胞(KC)增殖与黏附因子β-连环蛋白(β-catenin)表达的影响,探讨黄芪注射液对银屑病治疗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增殖功能实验,将添加不同浓度黄芪注射液的HaCaT细胞作为实验组,不添加药物的HaCaT细胞作为对照组,同时设无细胞、无药物的空白组。采用细胞计数法确定黄芪注射液作用有效浓度,2倍梯度稀释不同浓度黄芪注射液加入实验组HaCaT细胞中孵育24、48和72 h,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率。黏附功能实验,实验组为加入1.0 g·L^-1黄芪注射液的HaCaT细胞,对照组为不加入黄芪注射液的HaCaT细胞。细胞培养24和48 h后,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法检测2组细胞中β-catenin mRNA表达水平;HaCaT细胞培养48 h后,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2组细胞中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增殖功能实验,与0、0.01和0.10 g·L^-1黄芪注射液组比较,培养24和48 h后1.0 g·L^-1黄芪注射液组HaCaT细胞增殖率降低(P<0.01);2倍浓度梯度稀释黄芪注射液(0、0.5、1.0、2.0、4.0、8.0和16.0 g·L^-1)与HaCaT细胞孵育24、48和72 h后,与对照组比较,作用24和48 h时1.0 g·L^-1黄芪注射液组HaCaT细胞增殖率降低(P<0.05),72 h细胞增殖率升高(P<0.05)。黏附功能实验,与0 g·L^-1黄芪注射液组比较,作用24 h后1.0 g·L^-1黄芪注射液组HaCaT细胞中β-catenin 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作用48 h后1.0 g·L^-1黄芪注射液组HaCaT细胞中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黄芪注射液对银屑病的治疗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人角质细胞的增殖、抑制黏附因子β-catenin蛋白表达有关联。黄芪注射液作为单一的因素可以抑制HaCaT细胞增殖并下调β-catenin蛋白表达,该抑制效应可能随时间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注射液 银屑病 人角质形成细胞 Β-连环蛋白 增殖 黏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麻素对UVB损伤皮肤的修复作用
13
作者 厉浩东 吴兴怡 +3 位作者 张影 王玮恋 王伟 李丽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79-784,共6页
为探究天麻素(GAS)在中波紫外线(UVB)损伤皮肤方面的修复作用,细胞模型采用UVB辐射损伤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 RT-PCR)及免疫荧光检测法研究了GAS对UVB刺激后的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 为探究天麻素(GAS)在中波紫外线(UVB)损伤皮肤方面的修复作用,细胞模型采用UVB辐射损伤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 RT-PCR)及免疫荧光检测法研究了GAS对UVB刺激后的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 (MMP-1)、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前列腺素E2 (PGE2)分泌的抑制作用,水通道蛋白3 (AQP3)、丝聚蛋白(FLG)的m RNA表达水平的调控作用以及对两种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GAS溶液质量浓度为200μg/m L时,可修复UVB产生的炎症损伤,抑制TNF-α和PGE2的分泌(P<0.05和P<0.001);上调FLG,AQP3的m RNA表达水平(P<0.01和P<0.05),并增加FLG和AQP3的蛋白含量(P<0.01和P<0.001),提升皮肤水合作用,促进皮肤屏障功能修复,从而加固屏障结构,这可为GAS在修复类化妆品中的应用提供科学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素 中波紫外线 人角质形成细胞 皮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藻多糖对H_(2)O_(2)诱导的HaCaT细胞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魏双艳 蔡春尔 +1 位作者 何培民 贾睿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2-240,共9页
为探究铜藻多糖(Sargassum horneri polysaccharides,SHP)对H_(2)O_(2)诱导的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测定了SHP对总抗氧化能力(T-AOC)、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的清... 为探究铜藻多糖(Sargassum horneri polysaccharides,SHP)对H_(2)O_(2)诱导的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测定了SHP对总抗氧化能力(T-AOC)、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的清除作用,以评价SHP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并建立H_(2)O_(2)诱导HaCaT细胞氧化损伤模型;通过测定细胞存活率、细胞活性氧以及酶活,评价SHP对HaCaT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当SHP为1 mg/mL时,DPPH的清除率为68%、·OH清除能力65.48 U/mL;在SHP为3 mg/mL时,O_(2)·^(-)清除能力为84.86 U/mL,T-AOC为33.55。SHP能显著提高H_(2)O_(2)诱导氧化损伤的HaCaT细胞活力,其中经100μg/mL SHP处理后,HaCaT细胞存活率由56.85%提高到80.57%,并且显著降低细胞内ROS水平,提高细胞内SOD活力,减少细胞内MDA的含量(P<0.05)。因此,SHP对H_(2)O_(2)诱导的HaCaT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SHP可作为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在化妆品以及药妆品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藻 多糖 人角质形成细胞 氧化应激 体外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kin care efficacy study of recombinant humanized collagen based on in vitro level
15
作者 Jian Wang Yuhui Fan +3 位作者 Danfeng Li Ningwen Cheng Ling Li Yufeng Yu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30-1038,共9页
Studying the skin care efficacy of recombinant humanized collagen based on in vitro level.The stability of the recombinant humanized collagen was first analyzed by treating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then its skincare ... Studying the skin care efficacy of recombinant humanized collagen based on in vitro level.The stability of the recombinant humanized collagen was first analyzed by treating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then its skincare efficacy based on in vitro level was evaluated by detecting the inhibition rate of elastase,the inhibition rate of collagenase,the protein content of type I collagen in human fibroblasts,the inhibition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with human keratinocytes,and the effects of the recombinant humanized collagen on the expression of hyaluronic acid(HA),filaggrin(FLG)and transglutaminase 1(TGM1)in keratinocyte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recombinant humanized collagen was able to maintain stability at temperatures below 70℃.With regard to its skincare efficacy,recombinant humanized collagen could inhibit elastase and collagenase activities and promote the increase of type I collagen content in human fibroblasts.It also showed good inhibition of ROS in keratinocytes in vitro and could increase the expression of HA,FLG,and TGM1 in keratinocytes.In short,the recombinant humanized collagen exhibited a favourable skin care effect in vitro level.This study proved that it has potential firming,anti-wrinkle,moisturizing,and repairing efficacy,and is a valuable cosmetic raw materi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combinant humanized collagen stability human fibroblast cell in vitro keratinocytes skin care efficac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