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6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RP1调控线粒体稳态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影响
1
作者 汤中 唐云骢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43-448,共6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DRP1)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ARPE-19)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进程的影响。方法构建H_(2)O_(2)干预ARPE-19细胞模型,将ARPE-19细胞分为3组,NG组:采用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培养细胞6 h;H_(2)... 目的探讨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DRP1)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ARPE-19)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进程的影响。方法构建H_(2)O_(2)干预ARPE-19细胞模型,将ARPE-19细胞分为3组,NG组:采用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培养细胞6 h;H_(2)O_(2)组:先采用650μmol·L^(-1)H_(2)O_(2)干预细胞,此后培养方式及时间与NG组相同;H_(2)O_(2)+Mdivi-1组:先采用10μmol·L^(-1)Mdivi-1处理ARPE-19细胞2 h,再给予650μmol·L^(-1)H_(2)O_(2)干预,此后培养方式及时间与NG组相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p-DRP-1/DRP1、E-钙黏蛋白、N-钙黏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波型蛋白(Vimintin)及紧密连接蛋白(ZO-1)表达水平;线粒体红色荧光探针检测各组细胞线粒体形态;线粒体超氧化物红色荧光探针检测各组细胞线粒体活性氧(ROS)水平;JC-1染色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免疫荧光检测各组细胞中ZO-1表达水平。结果H_(2)O_(2)组细胞p-DRP-1/DRP1蛋白表达比值高于NG组,H_(2)O_(2)+Mdivi-1组细胞p-DRP-1/DRP1蛋白表达比值低于H_(2)O_(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H_(2)O_(2)+Mdivi-1组细胞较H_(2)O_(2)组线粒体碎片化程度得到改善。H_(2)O_(2)组细胞线粒体ROS水平(4.42±0.29)与NG组(1.00±0.17)及H_(2)O_(2)+Mdivi-1组(2.15±0.1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H_(2)O_(2)组细胞红/绿荧光强度比值(0.16±0.12)与NG组(1.00±0.09)及H_(2)O_(2)+Mdivi-1组(0.42±0.0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H_(2)O_(2)组细胞上皮样标志物表达下降,间质样标志物表达上升,H_(2)O_(2)+Mdivi-1组细胞上皮样标志物表达上升,间质样标志物表达下降。各组细胞α-SMA、N-钙黏蛋白、E-钙黏蛋白、Vimintin及ZO-1相对表达量比较,H_(2)O_(2)组与NG组及H_(2)O_(2)+Mdivi-1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ZO-1免疫荧光染色实验显示,H_(2)O_(2)+Mdivi-1组的细胞连接紧密程度优于H_(2)O_(2)组。结论DRP1可调控线粒体动态平衡,靶向DRP1可改善线粒体功能并抑制EMT进展,从而减轻H_(2)O_(2)诱导的RPE细胞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 线粒体功能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上皮-间充质转化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tch1和自噬对高糖诱导下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作用
2
作者 秦婷婷 王苏涵 +2 位作者 张乐颖 王娇娇 宋宗明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80-785,共6页
目的观察高糖条件下Notch1与自噬之间的关系,并探讨Notch1抑制剂DAPT和自噬抑制剂3-MA对高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影响。方法预实验选定25 mmol·L^(-1)葡萄糖作为ARPE-19细胞的高糖培养液,5 mmol·L^(-1)3-MA作为自噬... 目的观察高糖条件下Notch1与自噬之间的关系,并探讨Notch1抑制剂DAPT和自噬抑制剂3-MA对高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影响。方法预实验选定25 mmol·L^(-1)葡萄糖作为ARPE-19细胞的高糖培养液,5 mmol·L^(-1)3-MA作为自噬抑制剂浓度。将体外培养的ARPE-19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添加5 mmol·L^(-1)葡萄糖培养48 h)、高糖组(添加25 mmol·L^(-1)葡萄糖培养48 h)、高糖+DAPT组(添加25 mmol·L^(-1)葡萄糖+40μmol·L^(-1)DAPT,40μmol·L^(-1)DAPT先处理2 h,然后更换25 mmol·L^(-1)葡萄糖处理48 h)及高糖+3-MA组(添加25 mmol·L^(-1)葡萄糖+5 mmol·L^(-1)3-MA,5 mmol·L^(-1)3-MA处理2 h,然后更换25 mmol·L^(-1)葡萄糖处理48 h)。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各组细胞超微结构;CCK-8和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和迁移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Notch1和自噬相关蛋白LC3、Beclin1的蛋白表达情况;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Notch1、LC3、Beclin1的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对照组细胞结构正常,核呈圆形或卵圆形,自噬小体少量可见;高糖组细胞损伤略微明显,胞质不均且可见较多自噬溶酶体。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细胞增殖、迁移能力均上升,Notch1、LC3、Beclin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增高(均为P<0.05);与高糖组相比,高糖+DAPT组细胞增殖、迁移能力均下降,Notch1、LC3、Beclin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均为P<0.05);与高糖组相比,高糖+3-MA组细胞增殖、迁移能力均下降,LC3、Beclin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均为P<0.05)。结论高糖可激活Notch1和自噬过程并促进ARPE-19细胞的增生,而Notch1抑制剂DAPT和自噬抑制剂3-MA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自噬的进程,发挥抑制细胞增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NOTCH信号通路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高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1对缺氧诱导所致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损伤的抑制作用及机制
3
作者 白玫 苗得雨 吴忧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34期29-33,共5页
目的探究人参皂苷Rg1(GRg1)对缺氧诱导所致人视网膜色素上皮(ARPE)细胞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ARPE-19细胞,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GRg1高、中、低剂量组与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抑制剂组。除对照组外,其余组采取氯化... 目的探究人参皂苷Rg1(GRg1)对缺氧诱导所致人视网膜色素上皮(ARPE)细胞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ARPE-19细胞,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GRg1高、中、低剂量组与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抑制剂组。除对照组外,其余组采取氯化钴诱导ARPE-19细胞构建缺氧模型,通过CCK-8法、TUNEL法测定各组不同时间点细胞活性及凋亡情况,DCFH-DA荧光探针对各组活性氧(ROS)水平,经由RT-qPCR、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各组细胞内HIF-1α、BDNF、PACAP38 mRNA与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组给药0、12、24 h时ARPE-19细胞活性均低、凋亡率高(P均<0.05);GRg1高剂量组给药12、24、48 h时ARPE-19细胞活性均高于模型组、GRg1低剂量组(P均<0.05),细胞凋亡率均低于模型组、GRg1低剂量组(P均<0.05);GRg1高剂量组给药24、48 h时细胞活性均高于GRg1中剂量组(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各组给药48 h时ARPE-19细胞ROS、HIF-1αmRNA及蛋白表达均高(P均<0.05);GRg1高剂量组ARPE-19细胞ROSHIF-1αmRNA及蛋白表达均低于模型组、GRg1低剂量组(P均<0.05);GRg1高剂量组ARPE-19细胞BDNF、PACAP38 mRNA及蛋白表达均高于模型组、GRg1低剂量组(P均<0.05);GRg1高剂量组与HIF-1α抑制剂组给药不同时间点细胞活性与凋亡率、细胞ROS、HIF-1α、BDNF、PACAP38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GRg1能减轻缺氧诱导所致ARPE-19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ROS、HIF-1α表达,上调BDNF、PACAP38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缺氧 人参皂苷RG1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多肽3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纤维粘连蛋白1表达的影响观察
4
作者 杜颖华 王淑然 +1 位作者 滕达 梁小芳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1期35-38,共4页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纤维粘连蛋白1(FN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人RPE细胞分成2组,姜黄素组加入0.5×10^(-5)mol/L的姜黄素,对照组不加姜黄素,两组细胞继续孵育48 h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纤维粘连蛋白1(FN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人RPE细胞分成2组,姜黄素组加入0.5×10^(-5)mol/L的姜黄素,对照组不加姜黄素,两组细胞继续孵育48 h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中MMP1、MMP2、MMP3、MMP9、FN1 mRNA,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MMP1、MMP2、MMP3、MMP9、FN1蛋白。结果姜黄素组细胞中MMP1、MMP2、MMP3、MMP9、FN1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1±0.14、5.02±0.22、1.09±0.21、0.47±0.28、2.50±0.21,对照组分别为5.10±0.38、6.43±0.15、0.27±0.19、1.82±0.12、6.83±0.18,两组相比,P均<0.05。姜黄素组细胞中MMP1、MMP2、MMP3、MMP9、FN1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6155.33±124.01、6208.00±157.33、8126.33±235.78、3541.67±130.16、3684.33±90.22,对照组分别为16207.33±210.19、8053.33±61.98、2543.67±122.20、9477.33±108.68、8218.00±239.86,两组相比,P均<0.05。结论姜黄素可上调人RPE细胞中MMP1、MMP2、MMP9、FN1的表达,下调MMP3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基质金属蛋白酶 纤维粘连蛋白1 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细胞外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原代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英文) 被引量:17
5
作者 徐国兴 杨娟 +3 位作者 孙堂胜 胡建章 谢茂松 郭健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探讨建立体外原代培养人类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技术。为研究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 LPA)对培养的人类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DNA合成与增殖的作用。方法:取自愿者贡献的意外事故成年眼球,用2.5g/L胰酶消化获取人RPE... 目的:探讨建立体外原代培养人类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技术。为研究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 LPA)对培养的人类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DNA合成与增殖的作用。方法:取自愿者贡献的意外事故成年眼球,用2.5g/L胰酶消化获取人RPE细胞、150mL/L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培养,细胞接近融合状态时进行传代培养。取自愿者贡献的眼球并游离其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用DMEM加100mL/L血清及MEM氨基酸和庆大霉素,进行细胞传代培养。用溶血磷脂酸、转移因子β2(TGF-β2)及LPA+TGF-β2进行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殖试验,用细胞染色法进行细胞计数,提取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DNA,用Spectrophotometer进行DNA定量测定。结果:RPE原代细胞镜下为圆形,大小不一,内含较多的色素颗粒,胞核无法辨认。原代细胞培养贴壁后3d增殖速度明显加快,至4~5d即可基本融合,细胞浆内色素颗粒则随传代次数增多而逐渐减少。第3代培养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膜表面可见微绒毛,细胞质内细胞器丰富,线粒体量多,体积较小,内外膜分界清晰,嵴较短。色素颗粒散在分布于胞浆内,多数细胞质内数量较少呈高电子密度包含物。LPA对原代培养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含有和/或缺乏10mL/L小牛血清的两种LPA(10μmol/L雪均明显刺激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原代培养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LPA 溶血磷脂酸 原代培养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牵拉对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内钙离子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侯旭 惠延年 +3 位作者 韩泉洪 张晓光 王建州 郭长梅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观察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 cells,RPEs)在受机械牵拉力时细胞内Ca^2+的变化。方法:将胶原包被的磁珠悬液加入培养人RPE细胞后孵育,附着磁珠的细胞放置在恒定磁场中,使用钙荧光指示剂fluo-3/AM和激... 目的:观察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 cells,RPEs)在受机械牵拉力时细胞内Ca^2+的变化。方法:将胶原包被的磁珠悬液加入培养人RPE细胞后孵育,附着磁珠的细胞放置在恒定磁场中,使用钙荧光指示剂fluo-3/AM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观察在机械牵拉作用的前后细胞内钙离子的变化情况。结果:RPE细胞荧光着色很强,遍布整个细胞,其中细胞核比细胞质更强。机械牵拉后荧光强度显著增强,加入氯化锰后迅速降低。EGTA预处理的细胞在受力后荧光强度增加不显著,加入氯化钙后明显增强。细胞松弛素D预处理的细胞在受力后荧光强度比正常组增高2倍以上。结论:机械牵拉能显著增加钙离子内流,并且增加细胞内的钙库释放。钙离子内流可能是RPE细胞损伤前的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牵拉 RPE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胞内钙离子 钙离子内流 观察 氯化锰 培养 结论 LSC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笃斯越橘花色苷提取物对光损伤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2
7
作者 宋雪 韩勇 +2 位作者 籍保平 刘翼翔 吕业春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324-328,共5页
目的:通过建立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hRPE)光损伤模型评价笃斯越橘花色苷对眼睛的保护作用及机理。方法:光损伤设置光强、光照时间、后续培养时间3个影响因素,以细胞存活率和乳酸脱氢酶活性评价模型建立情况;根据越橘花色苷提取物的干... 目的:通过建立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hRPE)光损伤模型评价笃斯越橘花色苷对眼睛的保护作用及机理。方法:光损伤设置光强、光照时间、后续培养时间3个影响因素,以细胞存活率和乳酸脱氢酶活性评价模型建立情况;根据越橘花色苷提取物的干预方式分为预防组、应激组和修复组,每组设高、中、低3个浓度,检测细胞存活率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评价保护效果。结果:选择光照度2500lx,光照24h后培养24h作为最佳造模条件,细胞损伤率达20%;预防组和应激组能有效保护细胞活力(P<0.01),修复组没有效果,各组都能抑制由光损伤诱导hRPE细胞VEGF的过表达,但是不同浓度之间抑制能力有差异。结论:hRPE细胞光损伤程度呈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依赖性;越橘花色苷能通过保护hRPE的细胞活力和VEGF的过表达,实现保护眼科健康、预防眼科疾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笃斯越橘花色苷提取物 光损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度葡萄糖对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细胞表面黏附分子-1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韩小霞 惠延年 +3 位作者 宋虎平 王海涛 张晓光 刘百军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317-320,共4页
目的:研究高浓度葡萄糖对体外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免疫荧光法检测5.6mmol/L和30.0mmol/L葡萄糖作用1,2,3d后hRPE细胞表面ICAM-1表达量,MTT方法检测两种浓度葡萄糖作用下48hhRPE... 目的:研究高浓度葡萄糖对体外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免疫荧光法检测5.6mmol/L和30.0mmol/L葡萄糖作用1,2,3d后hRPE细胞表面ICAM-1表达量,MTT方法检测两种浓度葡萄糖作用下48hhRPE表面黏附白细胞的数量。结果:30.0mmol/L葡萄糖作用1,2,3d后hRPE细胞表面荧光着色密度分别为5.6mmol/L葡萄糖作用下荧光着色的2.4,3.8,4.0倍。30.0mmol/L葡萄糖作用48h后hRPE细胞表面黏附的白细胞数量是5.6mmol/L葡萄糖组的2.34倍,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糖可以促进体外培养hRPE细胞的ICAM-1表达,提示RPE细胞在高糖作用下可能参与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病理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高糖 细胞间黏 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在电场中定向移行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韩静 惠延年 +2 位作者 韩泉洪 王雨生 郭长梅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998-1001,共4页
目的:观察外源性电场对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humanretinalpigmentepithelial,hRPE)细胞移行方向及细胞内肌动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于DMEM+100g/LFBS的hRPE细胞暴露于强度为6V/cm的电场中,未暴露于电场的细胞作为对照。观察并记录2... 目的:观察外源性电场对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humanretinalpigmentepithelial,hRPE)细胞移行方向及细胞内肌动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于DMEM+100g/LFBS的hRPE细胞暴露于强度为6V/cm的电场中,未暴露于电场的细胞作为对照。观察并记录2h中每隔15min细胞移行的变化图像,测量细胞移行距离、细胞移行方向及其与场线间夹角。2h后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实验组与对照组细胞内肌动蛋白表达情况。SPSS10.0及Image-ProPlus5.0软件处理结果。结果:未暴露于电场中的hRPE细胞在观察期间呈无序移行,2h后细胞分布未见特殊变化,细胞内肌动蛋白有弱阳性表达。细胞暴露于电场30min后开始出现阴极方向的移行趋势,大部分细胞长轴趋向垂直于场线方向排列。细胞的移行表现为移行速度和移行方向的一致性均随时间延长而增加(P<0.05)。暴露于电场2h后,大部分细胞内肌动蛋白表达阳性,且多集中分布于细胞质内朝向电场阴极一侧。结论:外加电场可诱导hRPE细胞向电场阴极方向定向移行,同时伴有细胞内肌动蛋白阳性表达及定向分布。电场对细胞的作用与暴露时间成正相关。视网膜脱离后的内源性电场的存在可能参与并诱导了RPE细胞的定向移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电场 定向移行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光照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后通过增加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促进凋亡的机制 被引量:6
10
作者 朱红娜 乔瑛 +3 位作者 苏安乐 张婷 柏凌 梁厚成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17期4-7,共4页
目的观察蓝光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细胞株分为蓝光照射组和对照组。蓝光照射组,利用35 W白色冷光灯加用蓝色滤光片建立蓝光损伤体外培养的RPE细胞模型,蓝光控制波长范围470-520 nm,光照强度在2000 l... 目的观察蓝光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细胞株分为蓝光照射组和对照组。蓝光照射组,利用35 W白色冷光灯加用蓝色滤光片建立蓝光损伤体外培养的RPE细胞模型,蓝光控制波长范围470-520 nm,光照强度在2000 lx左右,光照时间24-96 h,实验过程中保证光照在细胞培养孵箱内密进行。对照组为常规避光孵箱培养细胞,除无光线照射外,各培养条件相同。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RPE细胞的凋亡变化,利用流式细胞仪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RPE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蓝光照射组的RPE细胞凋亡增加(P〈0.05);照射组的RPE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增加(P〈0.05);通过特异性抑制L型电压依赖性钙离子通道功能降低RPE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蓝光引起的RPE细胞凋亡。结论蓝光可以通过增加RPE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促进RPE细胞的凋亡,L型电压依赖性钙离子通道有望成为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视网膜变性疾病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光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凋亡 细胞内钙离子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雀异黄素抑制氯化钴诱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α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华 严虹 +1 位作者 潘金顺 王斌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11期973-975,979,共4页
目的 :研究氯化钴 (CoCl2 )诱导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 (RPE)细胞缺氧诱导因子 1α(HIF 1α)的表达以及金雀异黄素 (Gen)对其表达的影响。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研究HIF 1α的表达。 结果 :CoCl2 可明显诱导人RP... 目的 :研究氯化钴 (CoCl2 )诱导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 (RPE)细胞缺氧诱导因子 1α(HIF 1α)的表达以及金雀异黄素 (Gen)对其表达的影响。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研究HIF 1α的表达。 结果 :CoCl2 可明显诱导人RPE细胞HIF 1α的表达 ,0 .5h达高峰 ,随后逐渐下降。Gen可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氯化钴诱导的HIF 1α蛋白表达。 结论 :Gen可抑制CoCl2 诱导的人RPE细胞HI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雀异黄素 缺氧诱导因子1Α 氯化钴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拉帕米对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殖和DNA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余建洪 赵刚平 邢怡桥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232-234,共3页
目的:观察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verapamil)对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human retinalpig-ment epithelium,hRPE)增殖和DNA合成的影响。方法:含不同浓度维拉帕米的条件培养液作用于培养的hRPE细胞后,利用细胞计数和MTT比色试验观察... 目的:观察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verapamil)对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human retinalpig-ment epithelium,hRPE)增殖和DNA合成的影响。方法:含不同浓度维拉帕米的条件培养液作用于培养的hRPE细胞后,利用细胞计数和MTT比色试验观察维拉帕米对培养的hRPE细胞的作用,同时采用氚标胸腺嘧啶核苷(3H-thymidine,3H-TdR)掺入试验测定维拉帕米对培养的hRPE细胞DNA合成的影响。结果:维拉帕米在实验所设的浓度范围均能抑制培养的hRPE细胞的增殖和DNA合成,在浓度为10,50,100,200μm ol/L时其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26.72%,37.25%,58.21%,79.54%(P<0.01);cpm值分别为对照组的0.81,0.61,0.52,0.44倍(P<0.01)。结论:维拉帕米对培养的hRPE细胞增殖和DNA合成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拉帕米 上皮细胞增殖 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hRPE细胞 细胞DNA合成 钙通道阻滞剂 胸腺嘧啶核苷 条件培养液 MTT比色 增殖抑制率 mol/L 不同浓度 试验观察 细胞计数 浓度范围 抑制作用 对照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光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和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朱红娜 乔瑛 +3 位作者 苏安乐 张婷 孙中洋 梁厚成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1419-1422,共4页
目的:研究蓝光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利用35W白色冷光灯加用蓝色滤光片建立蓝光损伤体外培养的RPE细胞模型,蓝光控制波长在470~520nm,光照强度控制为2000Lx左右,光照时间控制为24~96h,利用C... 目的:研究蓝光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利用35W白色冷光灯加用蓝色滤光片建立蓝光损伤体外培养的RPE细胞模型,蓝光控制波长在470~520nm,光照强度控制为2000Lx左右,光照时间控制为24~96h,利用CCK-8法检测RPE细胞的增殖能力,利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RPE细胞中miR-103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蓝光照射组的RPE细胞的增殖能力减弱;蓝光照射组的RPE细胞内的miR-103含量较对照组增加;miR-103过表达时,RPE细胞的增殖能力减退,降低miR-103的表达时,细胞增殖能力增强;降低miR-103的表达能够减弱蓝光对RPE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论:蓝光通过上调miR-103抑制RPE细胞的增殖,miR-103可能成为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视网膜变性疾病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光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增殖 miR-10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l-2表达降低对柔红霉素诱导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洪雷 王雨生 惠延年 《眼科新进展》 CAS 2004年第3期165-168,共4页
目的 观察bcl 2表达降低对柔红霉素诱导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RPEc)凋亡的影响。方法 用DNA打点杂交、免疫组化、TUNEL分别观察bcl 2表达降低对柔红霉素诱导RPEc的凋亡作用。结果 DNA打点杂交阳性结果间接证明了外援基因的成功转染 ... 目的 观察bcl 2表达降低对柔红霉素诱导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RPEc)凋亡的影响。方法 用DNA打点杂交、免疫组化、TUNEL分别观察bcl 2表达降低对柔红霉素诱导RPEc的凋亡作用。结果 DNA打点杂交阳性结果间接证明了外援基因的成功转染 ;诱导表达反义bcl 2 ,显示了在蛋白水平上bcl 2表达明显降低 (灰度值为 10 5 .7±6 0vs 74 .5± 5 .5 ) ;180 μ犂·L-1柔红霉素作用后反义bcl 2转染组可获得更高的凋亡指数(P <0 0 1)。结论 bc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BCL-2 柔红霉素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安奈德对高糖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韩小霞 惠延年 +2 位作者 宋虎平 王海涛 张自峰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596-598,共3页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TA)对高浓度葡萄糖条件下体外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hRPE)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用MTT方法检测不同浓度(0.01,0.10和1.00g/L)的TA对hRPE细胞增生的影响,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加用和未加用0.10g/...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TA)对高浓度葡萄糖条件下体外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hRPE)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用MTT方法检测不同浓度(0.01,0.10和1.00g/L)的TA对hRPE细胞增生的影响,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加用和未加用0.10g/LTA的30.0mmol/L葡萄糖作用1,2和3d后hRPE细胞表面ICAM-1的表达强度。结果:在0.01~1.00g/L浓度TA的作用下,hRPE细胞生长受到抑制,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从性。加用0.10g/LTA的30.0mmol/L葡萄糖作用1,2和3d后,hRPE细胞表面荧光染色密度分别比未加用TA的30.0mmol/L葡萄糖作用下荧光着色减弱20%,25%和50%,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A可以抑制体外高浓度葡萄糖培养的hRPE细胞的增生,也抑制高糖作用下hRPE细胞表面的ICAM-1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高浓度葡萄糖糖 细胞间黏附分子-1 曲安奈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蛭提取液对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介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信号转导途径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郑燕林 李妍 +1 位作者 陈晓玲 储俐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21-324,共4页
目的研究水蛭提取液对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介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human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hRPE)细胞跨膜信号转导途径的影响。方法选3-5代生长良好的hRPE细胞,细胞同步化后分为:... 目的研究水蛭提取液对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介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human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hRPE)细胞跨膜信号转导途径的影响。方法选3-5代生长良好的hRPE细胞,细胞同步化后分为:正常对照组、凝血酶组、水蛭组、合药组(凝血酶+水蛭组),根据前期实验数据,用64g.L-1的水蛭提取液与500NIHU.L-1的凝血酶分别(或共同)孵育hRPE细胞30min后,采用流式细胞术及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孵育hRPE细胞内p38MAPK的表达。结果根据各组P-p38MAPK免疫细胞化学平均光密度值发现,凝血酶组(1.1950±0.0226)与正常对照组(1.0550±0.0187)相比,OD值上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水蛭提取液组(0.7567±0.0710)与正常对照组相比,OD值下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合药组(0.5550±0.0650)与凝血酶组相比,OD值下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各组P-p38MAPK流式细胞术检测的荧光量比较(OD值)发现,凝血酶组(6.4417±0.0720)与正常对照组(5.4567±0.1825)相比,荧光量升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水蛭组(4.4483±0.201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荧光量下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合药组(4.1433±0.0680)与凝血酶组相比,荧光量下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水蛭提取液能抑制hRPE细胞的增生,其机制与p38 MAPK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水蛭 凝血酶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调microRNA-27b对血小板衍生因子诱导下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静 李迪 +2 位作者 李雪颖 寇列玲 车选义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22-825,共4页
目的观察过表达的microRNA-27b(miR-27b)对血小板衍生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诱导下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ARPE-19)增殖的抑制作用,探讨miR-27b在ARPE细胞生物学行为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方法将miR-27b过表达质... 目的观察过表达的microRNA-27b(miR-27b)对血小板衍生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诱导下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ARPE-19)增殖的抑制作用,探讨miR-27b在ARPE细胞生物学行为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方法将miR-27b过表达质粒或空载体转入ARPE-19细胞36 h后,用终浓度为20μg·L^-1的PDGF预处理ARPE-19细胞5 h。根据转染物不同,将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miR-27b阴性对照组(miR-27b NC组)、miR-27b模拟物转染组(PDGF+mimics组)和空载体转染组(PDGF+NC组)。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转染后各组ARPE-19细胞中miR-27b的表达水平;MTT法测定各组细胞活性;通过流式细胞术评估各组细胞周期的分布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周期的正向调控因子cyclinD1、CDK4和负向调控因子p21 CIP1和p27 KIP1的表达水平。结果qRT-PCR检测结果显示:经PDGF处理5 h,与miR-27b NC组相比,PDGF+NC组miR-27b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PDGF+NC组相比,PDGF+mimics组miR-27b的表达增加(P<0.01)。MTT检测结果显示:与miR-27b NC组相比,PDGF+NC组ARPE-19细胞的光密度(D)值增加(P<0.01);而与PDGF+NC组相比,PDGF+mimics组可明显抑制ARPE-19细胞的D值(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和miR-27b NC组相比,PDGF+NC组G0/G1期细胞的百分比显著降低,S期细胞的百分比增加(P<0.05);而与PDGF+NC组相比,PDGF+mimics组miR-27b的过表达显著增加了G0/G1期细胞的百分比,并抑制了细胞增殖(均为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PDGF-NC组相比,PDGF+mimics组miR-27b的过表达可显著降低cyclinD1蛋白和CDK4蛋白的表达,同时增强了p21 CIP1蛋白和p27 KIP1蛋白的表达(均为P<0.05)。结论上调miR-27b表达可抑制PDGF诱导的ARPE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7b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血小板衍生因子 细胞周期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对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热休克蛋白47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曾爱萍 曾水清 +1 位作者 吕明良 程扬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1297-1299,共3页
目的:探讨缺氧对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pigmentepithelium,RPE)细胞热休克蛋白47(heatshockprotein47,HSP47)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的人RPE细胞分为两组:缺氧组使用化学缺氧诱导剂CoCl2模拟RPE细胞缺氧环境来培养人RPE细胞... 目的:探讨缺氧对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pigmentepithelium,RPE)细胞热休克蛋白47(heatshockprotein47,HSP47)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的人RPE细胞分为两组:缺氧组使用化学缺氧诱导剂CoCl2模拟RPE细胞缺氧环境来培养人RPE细胞,对照组置入正常环境中培养。采用半定量RT-PCR检测人RPE细胞中HSP47mRNA的表达,Westernblot蛋白印迹分析检测人RPE细胞中蛋白水平。结果:缺氧组AHSP47/Aβ-actin比值为1.46±0.15与对照组比值0.94±0.13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同时缺氧组HSP47蛋白含量平均A值为728.03±38.15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平均A值571.47±26.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P47在缺氧状态下异常高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47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缺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目消朦预处理对H_2O_2诱导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凋亡及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袁灵梅 贾洪亮 +4 位作者 王燕 袁远 尚亚南 曾志奎 邱波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39期21-24,共4页
目的观察明目消朦(MMXM)预处理对H_2O_2诱导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的RPE细胞,将细胞分为4组,A组加入含MMXM的无血清培养基,MMXM的终浓度为0. 5 mg/m L,24 h后加入200μmol/m L的H_2O_2... 目的观察明目消朦(MMXM)预处理对H_2O_2诱导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的RPE细胞,将细胞分为4组,A组加入含MMXM的无血清培养基,MMXM的终浓度为0. 5 mg/m L,24 h后加入200μmol/m L的H_2O_2(以制备氧化应激损伤模型); B组加入无血清的基础培养基,24 h后加入200μmol/m L的H_2O_2; C组加入含MMXM的无血清培养基,MMXM的终浓度为0. 5 mg/m L; D组加入无血清的基础培养基。比较各组细胞调亡率及ROS、MDA、SOD、GSH-PX。结果与B组比较,其余3组细胞凋亡率降低(P均<0. 05);与C、D组比较,A、B组细胞凋亡率升高(P均<0. 05)。与D组比较,A、B组ROS(+)、MDA升高,ROS(-)、SOD、GSH-PX降低(P均<0. 05);与B组比较,其余3组ROS(-)、SOD、GSH-PX升高,ROS(+)、MDA降低(P均<0. 05)。结论 MMXM预处理能有效减少H_2O_2诱导的RPE细胞凋亡,并可预防细胞氧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目消朦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细胞凋亡 氧化应激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场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韩静 闫小龙 +3 位作者 惠延年 韩泉洪 马吉献 李越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476-478,共3页
目的:观察电场作用对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human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hRPE)细胞活力及分裂过程的影响。方法:hRPE细胞置于强度为8V/cm的直流电场中暴露3h,停止电场作用后继续培养12h;未受电场作用的hRPE细胞作为对照组。显微... 目的:观察电场作用对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human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hRPE)细胞活力及分裂过程的影响。方法:hRPE细胞置于强度为8V/cm的直流电场中暴露3h,停止电场作用后继续培养12h;未受电场作用的hRPE细胞作为对照组。显微摄像系统记录各时间点细胞图像,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细胞行台盼蓝拒染活细胞计数及核仁嗜银蛋白(AgNORs)染色,图像分析染色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暴露于电场中的hRPE细胞伸长,垂直于场线方向排列,停止暴露后细胞恢复正常形态及分布;各时间点实验组与对照组细胞的台盼蓝拒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场暴露前、暴露3h及停止暴露并继续培养12h后hRPE细胞核内AgNORs颗粒数分别为:6.2,6.5,7.3,与正常对照组细胞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各组均未见明显细胞凋亡。结论:短时间电场作用对hRPE细胞的正常细胞活力及分裂无明显影响,提示该条件下的电场作用可能应用于促进RPE细胞修复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场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细胞活力 细胞分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