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0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铁死亡的诱导作用
1
作者 童俊 解正高 +2 位作者 雷黄依 包延波 黄振平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37,共6页
目的探讨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对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ARPE-19)细胞铁死亡的影响。方法ARPE-19细胞系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培养并传代,选取第3~6代的细胞进行研究。分别在培养板中加入0、50、100、200、400μg/ml A... 目的探讨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对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ARPE-19)细胞铁死亡的影响。方法ARPE-19细胞系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培养并传代,选取第3~6代的细胞进行研究。分别在培养板中加入0、50、100、200、400μg/ml AGEs,培养48 h,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检测各组细胞活性。选取200μg/ml AGEs培养细胞48 h,采用脂质过氧化试剂盒(Bodipy 581/591 C11)联合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脂质过氧化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铁死亡标志蛋白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的相对表达水平;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线粒体形态。结果ARPE-19细胞活性随着AGEs浓度的增加逐渐下降,0、50、100、200、400μg/ml AGEs组细胞活性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21,P<0.01),200、400μg/ml AGEs组ARPE-19细胞活性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AGEs组荧光强度为622.0±1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7.7±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09,P=0.002)。qRT-PCR检测结果显示,AGEs组细胞中SLC7A11、GPX4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RNA:t=3.72、7.14,均P<0.05;蛋白:t=6.20、5.15,均P<0.05)。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AGEs组中线粒体皱缩,体积较对照组明显缩小,线粒体脊较对照组减少,线粒体膜密度较对照组增加。结论AGEs能诱导体外培养的ARPE-19细胞发生铁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死亡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RP1调控线粒体稳态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汤中 唐云骢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43-448,共6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DRP1)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ARPE-19)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进程的影响。方法构建H_(2)O_(2)干预ARPE-19细胞模型,将ARPE-19细胞分为3组,NG组:采用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培养细胞6 h;H_(2)... 目的探讨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DRP1)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ARPE-19)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进程的影响。方法构建H_(2)O_(2)干预ARPE-19细胞模型,将ARPE-19细胞分为3组,NG组:采用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培养细胞6 h;H_(2)O_(2)组:先采用650μmol·L^(-1)H_(2)O_(2)干预细胞,此后培养方式及时间与NG组相同;H_(2)O_(2)+Mdivi-1组:先采用10μmol·L^(-1)Mdivi-1处理ARPE-19细胞2 h,再给予650μmol·L^(-1)H_(2)O_(2)干预,此后培养方式及时间与NG组相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p-DRP-1/DRP1、E-钙黏蛋白、N-钙黏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波型蛋白(Vimintin)及紧密连接蛋白(ZO-1)表达水平;线粒体红色荧光探针检测各组细胞线粒体形态;线粒体超氧化物红色荧光探针检测各组细胞线粒体活性氧(ROS)水平;JC-1染色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免疫荧光检测各组细胞中ZO-1表达水平。结果H_(2)O_(2)组细胞p-DRP-1/DRP1蛋白表达比值高于NG组,H_(2)O_(2)+Mdivi-1组细胞p-DRP-1/DRP1蛋白表达比值低于H_(2)O_(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H_(2)O_(2)+Mdivi-1组细胞较H_(2)O_(2)组线粒体碎片化程度得到改善。H_(2)O_(2)组细胞线粒体ROS水平(4.42±0.29)与NG组(1.00±0.17)及H_(2)O_(2)+Mdivi-1组(2.15±0.1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H_(2)O_(2)组细胞红/绿荧光强度比值(0.16±0.12)与NG组(1.00±0.09)及H_(2)O_(2)+Mdivi-1组(0.42±0.0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H_(2)O_(2)组细胞上皮样标志物表达下降,间质样标志物表达上升,H_(2)O_(2)+Mdivi-1组细胞上皮样标志物表达上升,间质样标志物表达下降。各组细胞α-SMA、N-钙黏蛋白、E-钙黏蛋白、Vimintin及ZO-1相对表达量比较,H_(2)O_(2)组与NG组及H_(2)O_(2)+Mdivi-1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ZO-1免疫荧光染色实验显示,H_(2)O_(2)+Mdivi-1组的细胞连接紧密程度优于H_(2)O_(2)组。结论DRP1可调控线粒体动态平衡,靶向DRP1可改善线粒体功能并抑制EMT进展,从而减轻H_(2)O_(2)诱导的RPE细胞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 线粒体功能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上皮-间充质转化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tch1和自噬对高糖诱导下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秦婷婷 王苏涵 +2 位作者 张乐颖 王娇娇 宋宗明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80-785,共6页
目的观察高糖条件下Notch1与自噬之间的关系,并探讨Notch1抑制剂DAPT和自噬抑制剂3-MA对高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影响。方法预实验选定25 mmol·L^(-1)葡萄糖作为ARPE-19细胞的高糖培养液,5 mmol·L^(-1)3-MA作为自噬... 目的观察高糖条件下Notch1与自噬之间的关系,并探讨Notch1抑制剂DAPT和自噬抑制剂3-MA对高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影响。方法预实验选定25 mmol·L^(-1)葡萄糖作为ARPE-19细胞的高糖培养液,5 mmol·L^(-1)3-MA作为自噬抑制剂浓度。将体外培养的ARPE-19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添加5 mmol·L^(-1)葡萄糖培养48 h)、高糖组(添加25 mmol·L^(-1)葡萄糖培养48 h)、高糖+DAPT组(添加25 mmol·L^(-1)葡萄糖+40μmol·L^(-1)DAPT,40μmol·L^(-1)DAPT先处理2 h,然后更换25 mmol·L^(-1)葡萄糖处理48 h)及高糖+3-MA组(添加25 mmol·L^(-1)葡萄糖+5 mmol·L^(-1)3-MA,5 mmol·L^(-1)3-MA处理2 h,然后更换25 mmol·L^(-1)葡萄糖处理48 h)。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各组细胞超微结构;CCK-8和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和迁移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Notch1和自噬相关蛋白LC3、Beclin1的蛋白表达情况;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Notch1、LC3、Beclin1的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对照组细胞结构正常,核呈圆形或卵圆形,自噬小体少量可见;高糖组细胞损伤略微明显,胞质不均且可见较多自噬溶酶体。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细胞增殖、迁移能力均上升,Notch1、LC3、Beclin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增高(均为P<0.05);与高糖组相比,高糖+DAPT组细胞增殖、迁移能力均下降,Notch1、LC3、Beclin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均为P<0.05);与高糖组相比,高糖+3-MA组细胞增殖、迁移能力均下降,LC3、Beclin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均为P<0.05)。结论高糖可激活Notch1和自噬过程并促进ARPE-19细胞的增生,而Notch1抑制剂DAPT和自噬抑制剂3-MA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自噬的进程,发挥抑制细胞增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NOTCH信号通路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高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甲苷对甲基乙二醛诱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周云丰 李琳 +7 位作者 葛争艳 周立东 郭宇洁 金龙 任烨 李彦林 孙兰 许扬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15-921,共7页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AS-Ⅳ)对甲基乙二醛(MGO)诱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利用MGO诱导ARPE-19细胞损伤,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Hoechst 33342染色法观察细胞核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试剂盒测定细胞内...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AS-Ⅳ)对甲基乙二醛(MGO)诱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利用MGO诱导ARPE-19细胞损伤,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Hoechst 33342染色法观察细胞核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试剂盒测定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和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JC-1染色法观察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Bax和PARP蛋白的表达量,荧光酶标法检测caspase家族蛋白caspase-9和caspase-3的活化水平。结果MGO能剂量依赖性地降低ARPE-19的细胞活力,AS-Ⅳ预处理能够明显逆转MGO引起的细胞活力下降(P<0.05),改善细胞核形态,减少细胞凋亡,减少ROS和MDA的产生(P<0.05),增加SOD活力(P<0.05),抑制线粒体膜电位的下降,提高Bcl-2/Bax蛋白表达率(P<0.05)和PARP的表达水平,降低caspase-9和caspase-3的活化水平(P<0.05)。结论 AS-Ⅳ对MGO损伤的ARPE-19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是提高细胞抗氧化能力,调节线粒体通路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黄芪甲苷 甲基乙二醛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抗氧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皂苷通过调控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途径抑制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自噬的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余静 赵海岚 +2 位作者 程凯尧 沈平宇 金黄林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9年第4期361-368,共8页
目的:探讨黄芪皂苷通过调控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途径影响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ARPE-19细胞)自噬水平。方法:体外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5.5 mmol/L葡萄糖),高糖组(30 mmol/L葡萄糖),黄芪皂苷... 目的:探讨黄芪皂苷通过调控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途径影响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ARPE-19细胞)自噬水平。方法:体外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5.5 mmol/L葡萄糖),高糖组(30 mmol/L葡萄糖),黄芪皂苷组(30 mmol/L葡萄糖+2.5、5、10μg/mL黄芪皂苷)。噻唑蓝比色(MTT)法检测ARPE-19细胞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及PERK途径关键因子表达水平。添加PERK特异性抑制剂GSK2606414,Western blot检测对细胞自噬水平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糖组ARPE-19细胞活性降低,凋亡率升高,自噬相关蛋白LC3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另一自噬相关蛋白p6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ERK途径关键因子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Perk和增强子结合蛋白的同源蛋白(CHOP)表达水平明显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糖组比较,黄芪皂苷组ARPE-19细胞活性升高,凋亡率降低,LC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6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GRP78、Perk和CHOP蛋白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RK特异性抑制剂GSK2606414能够进一步抑制黄芪皂苷组ARPE-19细胞LC3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62蛋白表达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皂苷能够抑制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自噬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皂苷 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途径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细胞自噬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笃斯越橘花色苷提取物对光损伤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宋雪 韩勇 +2 位作者 籍保平 刘翼翔 吕业春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324-328,共5页
目的:通过建立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hRPE)光损伤模型评价笃斯越橘花色苷对眼睛的保护作用及机理。方法:光损伤设置光强、光照时间、后续培养时间3个影响因素,以细胞存活率和乳酸脱氢酶活性评价模型建立情况;根据越橘花色苷提取物的干... 目的:通过建立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hRPE)光损伤模型评价笃斯越橘花色苷对眼睛的保护作用及机理。方法:光损伤设置光强、光照时间、后续培养时间3个影响因素,以细胞存活率和乳酸脱氢酶活性评价模型建立情况;根据越橘花色苷提取物的干预方式分为预防组、应激组和修复组,每组设高、中、低3个浓度,检测细胞存活率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评价保护效果。结果:选择光照度2500lx,光照24h后培养24h作为最佳造模条件,细胞损伤率达20%;预防组和应激组能有效保护细胞活力(P<0.01),修复组没有效果,各组都能抑制由光损伤诱导hRPE细胞VEGF的过表达,但是不同浓度之间抑制能力有差异。结论:hRPE细胞光损伤程度呈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依赖性;越橘花色苷能通过保护hRPE的细胞活力和VEGF的过表达,实现保护眼科健康、预防眼科疾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笃斯越橘花色苷提取物 光损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光诱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氧化损伤及其线粒体机制 被引量:10
7
作者 邹秀兰 俞永珍 +3 位作者 徐哲 张楚 王观峰 邹玉平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9-134,共6页
背景 研究表明,线粒体及氧化应激反应在蓝光导致的视网膜光化学损伤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但蓝光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的损伤与照射时间的关系研究较少. 目的 从供体眼球中分离和培养人RPE细胞,研究蓝光诱导的人RPE细胞氧化损伤... 背景 研究表明,线粒体及氧化应激反应在蓝光导致的视网膜光化学损伤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但蓝光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的损伤与照射时间的关系研究较少. 目的 从供体眼球中分离和培养人RPE细胞,研究蓝光诱导的人RPE细胞氧化损伤的可能机制. 方法 从供体眼球中分离和培养RPE细胞,将培养的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0h组)、光照0.5、1、2、3、4、5、6、12和24 h组.正常对照组细胞培养在暗环境中且不给予蓝光照射,光照组细胞给予辐射强度为(4.0±0.5) mW/cm2的蓝光照射,按分组分别照射相应时间.采用MTT法检测各组RPE细胞的活性,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RPE细胞中活性氧簇(ROS)的生成量以评价各组细胞的氧化应激反应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RPE细胞线粒体中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及环氧合酶1(COX1) mRNA的相对表达量,评价RPE细胞中线粒体的功能.结果 正常对照组的细胞存活率为(100.00±20.00)%,光照1、2、3、4、5、6、12、24 h组人PRE细胞存活率分别为(95.73±0.89)%、(94.67±2.56)%、(84.23±0.16)%、(78.57±3.09)%、(75.43±2.18)%、(66.13±1.42)%、(53.43±1.91)%和(47.97±1.36)%,各组细胞存活率的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2.270,P=0.000),其中光照3、4、5、6、12、24 h组细胞存活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可见光照6、12、24 h组RPE细胞空泡样变、线粒体肿胀、微绒毛减少甚至消失等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正常对照组、光照0.5、1、2、3、4、5、6h组人RPE细胞中ROS的相对量分别为(14.75±2.49)%、(19.04±1.02)%、(22.81±3.20)%、(28.75±2.15)%、(33.06±0.96)%、(40.64±2.11)%、(48.25±2.50)%和(60.44±2.68%),其中光照1、2、3、4、5、6h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RPE细胞中ROS的相对量均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光照后3h,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人RPE细胞中NAPDH mRNA的相对表达量较正常对照组逐渐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OX1 mRNA在光照2、3、4和5h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后逐渐下降并接近正常值. 结论 蓝光照射3h即可引起RPE细胞中线粒体的氧化损伤,光照5 ~6h细胞损伤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应激 活性氧簇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nistein对高钾和化学缺氧所致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邹颖 李华 +2 位作者 严虹 潘金顺 王斌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研究Genistein(gen)对高钾和化学缺氧所致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pigmentepithelium,RPE)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体外培养人RPE细胞,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以及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改变。结果:200mmol/LKCl作用... 目的:研究Genistein(gen)对高钾和化学缺氧所致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pigmentepithelium,RPE)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体外培养人RPE细胞,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以及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改变。结果:200mmol/LKCl作用12h可降低细胞存活率至(43.97±3.43)%,gen50、100、200μmol/L可明显提高细胞存活率且呈浓度依赖性。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发现,200mmol/LKCl作用2h细胞膜开始皱缩,4h胞膜皱缩更加明显,胞核也开始浓缩,8h后仅见细胞核和断裂呈絮状的细胞膜,12h仅可见固缩的细胞核,而200μmol/Lgen可以减轻细胞损伤,4h后方见细胞膜开始皱缩;CoCl2损伤模型中,500μmol/LCoCl2作用12h可降低细胞存活率至(57.81±17.19)%,gen50、100、200μmol/L时也可浓度依赖性升高细胞存活率。结论:Gen对高钾和化学缺氧所致人RPE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ISTEIN KCl CoCl2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损伤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糖联合低氧对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HIF-1ɑ及VE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吕明良 曾水清 +1 位作者 肖青 夏又清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28-531,共4页
目的探讨高糖及高糖联合低氧对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RPE)细胞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lα,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方... 目的探讨高糖及高糖联合低氧对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RPE)细胞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lα,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使用化学低氧诱导剂CoCl2模拟RPE细胞低氧环境,研究RPE细胞分别在5.56 mmol/L葡萄糖(对照组)5、.56 mmol/L葡萄糖+150μmol/L CoCl2(低氧组)、25 mmol/L葡萄糖(高糖组)以及25 mmol/L葡萄糖+150μmol/L CoCl2(联合组)的培养条件下,通过反转录PCR检测HIF-1α及VEGF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分析检测HIF-1α及VEGF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糖组RPE细胞HIF-1αmRNA表达无显著性差异,而高糖组可检测出微量的HIF-1α蛋白,对照组未能检测出HIF-1α蛋白;且高糖组VEGF mRNA表达和蛋白合成均增加(均P<0.05)。与低氧组比较,联合组RPE细胞HIF-1αmRNA表达无显著性差异,但HIF-1α蛋白水平明显高于低氧组(P<0.05);同时VEGF mRNA表达和蛋白合成也均明显增加(均P<0.05)。结论高糖对体外培养的人RPE细胞HIF-1α的影响是促进蛋白的合成,且对HIF-1α蛋白有一定的稳定作用,在联合低氧条件下高糖促进合成的HIF-1α蛋白更加稳定,同时也促进VEGF的表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诱导因子1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低氧 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糖对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HSP47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吕明良 李敏 +2 位作者 夏辉 曾水清 曾爱萍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858-860,共3页
目的探讨高浓度葡萄糖对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热休克蛋白47(HSP47)表达的影响。方法RPE细胞分别在5.56mmol/L葡萄糖(对照组)以及25mmol/L葡萄糖(高糖组)的培养条件下,通过RT-PCR检测HSP47mRNA的表达,使用Western blot检... 目的探讨高浓度葡萄糖对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热休克蛋白47(HSP47)表达的影响。方法RPE细胞分别在5.56mmol/L葡萄糖(对照组)以及25mmol/L葡萄糖(高糖组)的培养条件下,通过RT-PCR检测HSP47mRNA的表达,使用Western blot检测其蛋白水平。结果高糖条件下,HSP47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蛋白水平亦显著增加(P<0.05)。结论HSP47作为一种胶原特异的分子伴侣,在高糖条件下RPE细胞内表达的增加可能是导致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47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条件下1-磷酸鞘氨醇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促增生和抗凋亡作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范妍 路宏 +2 位作者 侯定善 毕文娇 张晓梅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3-37,共5页
背景 1-磷酸鞘氨醇(S1P)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脂质,是细胞内重要的信使分子,参与多种生物过程的调节,如细胞增生、迁移、分化、凋亡等.缺氧不仅是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关键始发因素,也是许多眼部疾病的病理基础,而视网膜色素上皮(... 背景 1-磷酸鞘氨醇(S1P)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脂质,是细胞内重要的信使分子,参与多种生物过程的调节,如细胞增生、迁移、分化、凋亡等.缺氧不仅是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关键始发因素,也是许多眼部疾病的病理基础,而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也参与缺氧后新生血管的形成,缺氧条件下S1P对人RPE细胞增生和凋亡的影响尚不清楚. 目的 观察缺氧条件下S1P对人RPE细胞增生和凋亡的影响,从而揭示S1P在CNV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RPE细胞株并进行传代,3~5代的RPE细胞分为6个组,空白对照组细胞进行常规培养,缺氧组细胞用200.00 μmol/L CoCl2培养细胞2h,不同浓度S1P干预组(0.01、0.10、1.00、10.00 μmol/L)用200.00 μmol/L CoCl2培养细胞2h后加入相应浓度的S1P,采用WST-1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的吸光度(A)值;采用Hoechst染色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情况,计算并比较各组细胞的凋亡率.结果 培养的细胞生长良好,可见细胞质内的色素颗粒.WST-1试剂盒检测显示,空白对照组细胞增生值(A值)为0.91 ±0.08,缺氧组为0.37±0.09,0.01、0.10、1.00和10.00 μmol/L S1P组分别为0.46±0.08、0.52±0.09、0.61 ±0.06和0.70±0.10,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104,P=0.000),不同浓度S1P组A值均明显高于缺氧组,且随S1P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浓度的S1P组细胞存活率均明显高于缺氧组.Hoechst染色显示,空白对照组RPE形态正常,可见少数凋亡细胞;缺氧组可见大量凋亡细胞,细胞核呈淡蓝色,染色质浓缩;S1P干预后凋亡细胞数较缺氧组减少,随着S1P浓度的增加,凋亡细胞数逐渐减少.空白对照组凋亡率为(1.21±0.08)%,缺氧组为(8.99±0.09)%,0.01、0.10、1.00和10.00 μmol/L S1P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6.60±0.08)%、(5.95±0.09)%、(4.81±0.06)%和(3.96±0.10)%,6个组间细胞凋亡率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070,P=0.000),与缺氧组比较,各S1P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随S1P的浓度升高其凋亡率逐渐降低.结论 缺氧条件下S1P对人RPE细胞的增生有促进作用,对细胞凋亡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鞘脂类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增生 凋亡 脉络膜 新生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雀异黄素抑制氯化钴诱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α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华 严虹 +1 位作者 潘金顺 王斌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11期973-975,979,共4页
目的 :研究氯化钴 (CoCl2 )诱导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 (RPE)细胞缺氧诱导因子 1α(HIF 1α)的表达以及金雀异黄素 (Gen)对其表达的影响。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研究HIF 1α的表达。 结果 :CoCl2 可明显诱导人RP... 目的 :研究氯化钴 (CoCl2 )诱导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 (RPE)细胞缺氧诱导因子 1α(HIF 1α)的表达以及金雀异黄素 (Gen)对其表达的影响。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研究HIF 1α的表达。 结果 :CoCl2 可明显诱导人RPE细胞HIF 1α的表达 ,0 .5h达高峰 ,随后逐渐下降。Gen可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氯化钴诱导的HIF 1α蛋白表达。 结论 :Gen可抑制CoCl2 诱导的人RPE细胞HI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雀异黄素 缺氧诱导因子1Α 氯化钴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_1诱导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凋亡过程中Survivin基因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宏 丁相奇 +1 位作者 顾东霞 杨晓云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6-278,共3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凋亡过程中Survivin基因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人RPE细胞Survivin蛋白的表达;用AnnexinVFITC标记法测定TGFβ1作用下的人RPE细胞凋亡发生率;用RTPC...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凋亡过程中Survivin基因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人RPE细胞Survivin蛋白的表达;用AnnexinVFITC标记法测定TGFβ1作用下的人RPE细胞凋亡发生率;用RTPCR方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TGFβ1作用下人RPE细胞Survivin基因的表达。结果免疫化学染色法显示:人RPE细胞表达Survivin基因;AnnexinVFITC标记法检测结果显示:人RPE细胞的凋亡率随着TGFβ1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增高;RTPCR结果显示:随着TGFβ1质量浓度的升高,Survivin基因的表达逐渐降低。结论Survivin基因在人RPE细胞的凋亡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SURVIVIN基因 凋亡 免疫化学染色法 流式细胞技术 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安奈德对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HSP47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吕明良 李敏 +2 位作者 夏辉 曾水清 曾爱萍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69-372,共4页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TA)对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热休克蛋白47(HSP47)表达的影响。方法研究RPE细胞分别在0、50、200μg/mLTA的培养条件下,通过RT-PCR检测HSP47 mRNA的表达,使用Western blot检测其蛋白水平。结果与0μg/mLT...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TA)对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热休克蛋白47(HSP47)表达的影响。方法研究RPE细胞分别在0、50、200μg/mLTA的培养条件下,通过RT-PCR检测HSP47 mRNA的表达,使用Western blot检测其蛋白水平。结果与0μg/mLTA组比较,50μg/mL及200μg/mLTA组HSP47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明显下降(P<0.05),蛋白水平亦明显下降(P<0.05)。结论HSP47对胶原的成熟起着重要作用,TA能有效抑制人RPE细胞HSP47的表达,可能是其防治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及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一个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安奈德 热休克蛋白47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l-2表达降低对柔红霉素诱导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洪雷 王雨生 惠延年 《眼科新进展》 CAS 2004年第3期165-168,共4页
目的 观察bcl 2表达降低对柔红霉素诱导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RPEc)凋亡的影响。方法 用DNA打点杂交、免疫组化、TUNEL分别观察bcl 2表达降低对柔红霉素诱导RPEc的凋亡作用。结果 DNA打点杂交阳性结果间接证明了外援基因的成功转染 ... 目的 观察bcl 2表达降低对柔红霉素诱导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RPEc)凋亡的影响。方法 用DNA打点杂交、免疫组化、TUNEL分别观察bcl 2表达降低对柔红霉素诱导RPEc的凋亡作用。结果 DNA打点杂交阳性结果间接证明了外援基因的成功转染 ;诱导表达反义bcl 2 ,显示了在蛋白水平上bcl 2表达明显降低 (灰度值为 10 5 .7±6 0vs 74 .5± 5 .5 ) ;180 μ犂·L-1柔红霉素作用后反义bcl 2转染组可获得更高的凋亡指数(P <0 0 1)。结论 bc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BCL-2 柔红霉素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蛭提取液对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介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信号转导途径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郑燕林 李妍 +1 位作者 陈晓玲 储俐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21-324,共4页
目的研究水蛭提取液对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介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human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hRPE)细胞跨膜信号转导途径的影响。方法选3-5代生长良好的hRPE细胞,细胞同步化后分为:... 目的研究水蛭提取液对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介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human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hRPE)细胞跨膜信号转导途径的影响。方法选3-5代生长良好的hRPE细胞,细胞同步化后分为:正常对照组、凝血酶组、水蛭组、合药组(凝血酶+水蛭组),根据前期实验数据,用64g.L-1的水蛭提取液与500NIHU.L-1的凝血酶分别(或共同)孵育hRPE细胞30min后,采用流式细胞术及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孵育hRPE细胞内p38MAPK的表达。结果根据各组P-p38MAPK免疫细胞化学平均光密度值发现,凝血酶组(1.1950±0.0226)与正常对照组(1.0550±0.0187)相比,OD值上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水蛭提取液组(0.7567±0.0710)与正常对照组相比,OD值下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合药组(0.5550±0.0650)与凝血酶组相比,OD值下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各组P-p38MAPK流式细胞术检测的荧光量比较(OD值)发现,凝血酶组(6.4417±0.0720)与正常对照组(5.4567±0.1825)相比,荧光量升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水蛭组(4.4483±0.201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荧光量下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合药组(4.1433±0.0680)与凝血酶组相比,荧光量下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水蛭提取液能抑制hRPE细胞的增生,其机制与p38 MAPK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水蛭 凝血酶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调microRNA-27b对血小板衍生因子诱导下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静 李迪 +2 位作者 李雪颖 寇列玲 车选义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22-825,共4页
目的观察过表达的microRNA-27b(miR-27b)对血小板衍生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诱导下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ARPE-19)增殖的抑制作用,探讨miR-27b在ARPE细胞生物学行为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方法将miR-27b过表达质... 目的观察过表达的microRNA-27b(miR-27b)对血小板衍生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诱导下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ARPE-19)增殖的抑制作用,探讨miR-27b在ARPE细胞生物学行为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方法将miR-27b过表达质粒或空载体转入ARPE-19细胞36 h后,用终浓度为20μg·L^-1的PDGF预处理ARPE-19细胞5 h。根据转染物不同,将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miR-27b阴性对照组(miR-27b NC组)、miR-27b模拟物转染组(PDGF+mimics组)和空载体转染组(PDGF+NC组)。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转染后各组ARPE-19细胞中miR-27b的表达水平;MTT法测定各组细胞活性;通过流式细胞术评估各组细胞周期的分布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周期的正向调控因子cyclinD1、CDK4和负向调控因子p21 CIP1和p27 KIP1的表达水平。结果qRT-PCR检测结果显示:经PDGF处理5 h,与miR-27b NC组相比,PDGF+NC组miR-27b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PDGF+NC组相比,PDGF+mimics组miR-27b的表达增加(P<0.01)。MTT检测结果显示:与miR-27b NC组相比,PDGF+NC组ARPE-19细胞的光密度(D)值增加(P<0.01);而与PDGF+NC组相比,PDGF+mimics组可明显抑制ARPE-19细胞的D值(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和miR-27b NC组相比,PDGF+NC组G0/G1期细胞的百分比显著降低,S期细胞的百分比增加(P<0.05);而与PDGF+NC组相比,PDGF+mimics组miR-27b的过表达显著增加了G0/G1期细胞的百分比,并抑制了细胞增殖(均为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PDGF-NC组相比,PDGF+mimics组miR-27b的过表达可显著降低cyclinD1蛋白和CDK4蛋白的表达,同时增强了p21 CIP1蛋白和p27 KIP1蛋白的表达(均为P<0.05)。结论上调miR-27b表达可抑制PDGF诱导的ARPE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7b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血小板衍生因子 细胞周期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_1调节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2 被引量:2
18
作者 曾爱萍 曾水清 +1 位作者 郭和平 程扬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94-596,共3页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HRPE)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调节作用.方法 3~4代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经不同浓度的TGF-β1(0.01、0.1、1、10 ng/ml)处理,36 h后收集条件培养基,或经T...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HRPE)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调节作用.方法 3~4代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经不同浓度的TGF-β1(0.01、0.1、1、10 ng/ml)处理,36 h后收集条件培养基,或经TGF-β1作用不同时间(24、36、48 h)后收集条件培养基,采用明胶酶谱分析方法定量检测HRPE细胞上清液中MMP-2的活性水平.结果培养的HRPE细胞上清液中可检测到MMP-2,经TGF-β1处理后,能显著上调培养基中MMP-2的分泌.TGF-β1的浓度从0.01~10 ng/ml,MMP-2的分泌活性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同时MMP-2的分泌活性随TGF-β1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强. 结论培养的HRPE细胞能分泌MMP-2,TGF-β1能上调HRPE细胞中MMP-2的分泌.MMP-2分泌增加,可能在玻璃体视网膜的疾病中有利于HRPE细胞的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 转化生长因子Β1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甲素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氧化损伤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孙凯 刘丽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33-1136,共4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氧化损伤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RPE细胞传代培养,分为对照组、氧化损伤组(100μmol·L^(-1)H_2O_2)和雷公藤甲素(100μmol·L^(-1)、200μmol... 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氧化损伤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RPE细胞传代培养,分为对照组、氧化损伤组(100μmol·L^(-1)H_2O_2)和雷公藤甲素(100μmol·L^(-1)、200μmol·L^(-1))干预组。应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技术测定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Hoechst33258染色观察细胞凋亡,Western-blot检测RPE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雷公藤甲素能明显抑制H_2O_2诱导的RPE细胞活性的下降,用不同浓度雷公藤甲素处理后,RPE细胞存活率分别提高到(56. 00±2. 76)%和(70. 33±3. 85)%,与氧化损伤组[(32. 67±3. 08)%]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 05)。雷公藤甲素能减少细胞内ROS生成,抑制细胞凋亡,不同浓度雷公藤甲素处理后,RPE细胞凋亡率分别下降到(50. 33±4. 61)%和(46. 67±4. 73)%,与氧化损伤组(67. 00%±3. 42%)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 05)。雷公藤甲素组SOD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氧化损伤组,MDA蛋白表达显著低于氧化损伤组(P <0. 05)。结论雷公藤甲素对RPE细胞氧化损伤具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与上调SOD的表达及下调MDA的表达有关;雷公藤甲素有望成为治疗视网膜病变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甲素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氧化损伤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过氧化氢诱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坏死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海广范 詹合琴 +2 位作者 牛秉轩 崔建敏 刘巨源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8-131,共4页
目的研究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human acid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haFGF)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human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hRPE)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用0.2mmol.L-1过氧化氢培养hRPE细胞36h制作hRPE细胞坏死模型为模型... 目的研究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human acid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haFGF)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human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hRPE)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用0.2mmol.L-1过氧化氢培养hRPE细胞36h制作hRPE细胞坏死模型为模型组,用1mg.L-1haFGF预培养hRPE细胞12h、24h、48h,并设置空白对照组,用台盼蓝染色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坏死情况,用MTT法检测haFGF预作用hRPE细胞不同时间细胞的死亡率,并用8g.L-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haFGF不同时间对hRPE细胞完整性的影响。结果模型组细胞死亡率为(36.97±2.81)%,空白对照组细胞死亡率为(1.05±0.04)%,haFGF预作用细胞12h、24h、48h细胞死亡率分别为(32.50±4.06)%、(19.77±3.68)%、(26.45±3.19)%。其中,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细胞死亡率相比、haFGF预作用24h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而haFGF预作用12h、48h细胞死亡率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台盼蓝染色结果显示haFGF预作用细胞24h,hRPE蓝染细胞核数明显减少,而预作用12h染色细胞核数减少不显著,预作用48h蓝染细胞核数显著增加。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模型组细胞DNA呈现"涂布"状,说明细胞坏死明显,haFGF预作用细胞24h"涂布"状基体消失,提示hRPE细胞DNA完整性尚好,而预作用12h和48hDNA"涂布"状仍明显存在。结论1mg.L-1的haFGF可以显著拮抗过氧化氢对hRPE细胞的损伤,预作用24h时haFGF对hRPE细胞的保护作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过氧化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