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4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氧诱导的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中环状RNA的差异表达及功能预测
1
作者 陈娟 王宁 +3 位作者 夏明明 张国明 罗先琼 马健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6-307,321,共13页
目的:探究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在缺氧诱导的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uman retinal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HRMECs)中的差异表达及其功能,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 ROP)的发病机制提供新... 目的:探究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在缺氧诱导的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uman retinal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HRMECs)中的差异表达及其功能,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 ROP)的发病机制提供新见解。方法:分离提取HRMECs,建立ROP细胞缺氧模型,通过全转录组测序分析circRNA差异表达谱;采用qRT-PCR验证8个差异表达circRNA(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circular RNA, DE-circRNA),并进行GO和KEGG通路分析;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构建circRNA-miRNA-mRNA调控网络。结果:在正常培养与缺氧诱导之间共有1 714个circRNA呈现差异表达,其中899个上调,815个下调(q<0.05,差异倍数>2)。GO分析结果显示,DE-circRNA主要富集于凋亡信号通路的正调控等生物过程,而KEGG分析结果提示其主要涉及肿瘤相关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等。circRNA-miRNA-mRNA网络分析结果表明,hsa_circ_0140253可能通过hsa-miR-210-3p/ERFE和hsa-miR-210-3p/PPARGC1A轴在ROP的发生发展中发挥潜在调控作用。结论:本研究揭示了HRMECs缺氧模型中的circRNA差异表达谱,提示hsa_circ_0140253可能通过竞争性内源RNA(competing endogenous RNA,ceRNA)的机制参与ROP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缺氧 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 环状RNA 竞争性内源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9b-3p靶向IGF-1介导PI3K/Akt/mTOR通路对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2
作者 张航烽 谢宜君 +2 位作者 彭佳怡 王甲甲 麦涛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852-858,共7页
目的 探讨miR-29b-3p靶向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MECs)损伤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HRMECs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正常培养... 目的 探讨miR-29b-3p靶向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MECs)损伤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HRMECs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正常培养)、高糖组(HG组)(30.0 mmol·L^(-1)葡萄糖处理48 h),inhibitor-NC组,miR-29b-3p inhibitor组、miR-29b-3p inhibitor+si-NC组、miR-29b-3p inhibitor+si-IGF-1组,以上4组HG处理后转染相应质粒培养24 h,LY294002组(40μmol·L^(-1) LY294002处理24 h)。qRT-PCR检测细胞miR-29b-3p表达水平;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活性氧(ROS)水平;ELISA法检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透射电镜观察自噬体的形成;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自噬、IGF-1以及PI3K/Akt/mTOR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实验检测miR-29b-3p与IGF-1的靶向关系。结果 HG组较Control组细胞miR-29b-3p、ROS、MDA、Bax、C-caspase 3、p62、p-PI3K/PI3K、p-Akt/Akt以及p-mTOR/mTOR表达水平、细胞凋亡率均升高,IGF-1、SOD、GSH-Px、LC3II/LC3I表达水平、细胞活性、自噬体数量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miR-29b-3p inhibitor组较inhibitor-NC组细胞miR-29b-3p、ROS、MDA、Bax、C-caspase 3、p62、p-PI3K/PI3K、p-Akt/Akt以及p-mTOR/mTOR表达水平、细胞凋亡率均降低,IGF-1、SOD、GSH-Px、LC3II/LC3I表达水平、细胞活性、自噬体数量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miR-29b-3p inhibitor+si-IGF-1组较miR-29b-3p inhibitor+si-NC组细胞miR-29b-3p、ROS、MDA、Bax、C-caspase 3、p62、p-PI3K/PI3K、p-Akt/Akt以及p-mTOR/mTOR表达水平、细胞凋亡率均升高,IGF-1、SOD、GSH-Px、LC3II/LC3I表达水平、细胞活性、自噬体数量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LY294002组较HG组细胞miR-29b-3p、ROS、MDA、Bax、C-caspase 3、p62、p-PI3K/PI3K、p-Akt/Akt以及p-mTOR/mTOR表达水平、细胞凋亡率均降低,IGF-1、SOD、GSH-Px、LC3II/LC3I表达水平、细胞活性、自噬体数量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IGF-1-WT共转染miR-29b-3p mimic的细胞较miR-NC细胞双荧光素酶活性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抑制miR-29b-3p可靶向上调IGF-1表达水平进而抑制PI3K/Akt/mTOR通路改善高糖诱导HRMECs的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9b-3p IGF-1 PI3K/Akt/mTOR通路 高糖 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水化合物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hREBP)基因表达对高糖环境下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血管生成反应的影响
3
作者 吴承鼎 申海翠 +2 位作者 顾琳虹 周佳 王继红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35-439,共5页
目的探讨碳水化合物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hREBP)基因表达对高糖环境下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MEC)损伤及血管生成反应的影响。方法将传至4~6代的hRMEC加入无血清培养基中培养6 h后,分别置于正常浓度葡萄糖(5.6 mmol·L^(-1))、正... 目的探讨碳水化合物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hREBP)基因表达对高糖环境下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MEC)损伤及血管生成反应的影响。方法将传至4~6代的hRMEC加入无血清培养基中培养6 h后,分别置于正常浓度葡萄糖(5.6 mmol·L^(-1))、正常浓度葡萄糖+甘露醇(24.4 mmol·L^(-1))、高浓度葡萄糖(30.0 mmol·L^(-1))、空白siRNA+高浓度葡萄糖及ChREBP siRNA+高浓度葡萄糖进行处理,分别设为对照组、高渗组、单纯高糖组、空白siRNA组及ChREBP敲低组。细胞转染采用Lipofectamine RNAiMAX,转染时间24 h。采用Western blot分析高糖环境下hRMEC中ChREBP表达情况。TUNEL染色、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迁移实验及成管实验分析细胞凋亡、迁移及毛细血管生成情况。选择ChREBP基因正常表达野生型和ChREBP基因敲除突变型小鼠构建相关动物模型,在显微镜下计数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发芽数量。结果高糖刺激30 min后hRMEC中ChREBP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刺激15 min、1 h、2 h、3 h后(均为P<0.05),同时高糖刺激2 h后hRMEC中TXNIP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刺激15 min、30 min、1 h、3 h后(均为P<0.05)。高糖状态下ChREBP敲低组hRMEC中TXNIP及NLRP3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空白siRNA组及单纯高糖组(均为P<0.05)。TUNEL染色、细胞划痕实验及毛细血管成管实验结果显示,ChREBP敲低组hRMEC中相对凋亡率、相对细胞覆盖面积百分比和相对迁移细胞数量百分比均显著低于空白siRNA组及单纯高糖组,而环状结构数量均显著低于空白siRNA组、单纯高糖组及高渗组(均为P<0.05)。ChREBP敲低组hRMEC中p-AKT/AKT和p-mTOR/mTOR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空白siRNA组及单纯高糖组(均为P<0.05)。ChREBP基因敲除突变型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发芽数为(22.81±4.03)个,显著少于ChREBP基因正常表达野生型的(64.35±11.69)个(P<0.05)。结论ChREBP基因可通过调节高糖状态下hRMEC细胞凋亡、迁移、成管及视网膜新生血管发育而影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与发展,这可作为该病潜在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水化合物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楂叶总黄酮对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和机制 被引量:6
4
作者 何玉清 亢泽峰 +1 位作者 李凌 关瑞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854-2857,共4页
目的探讨山楂叶总黄酮对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CEC)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并分析其机制。方法细胞分为对照组(含25 mmol/L葡萄糖的DMEM培养液处理细胞5 d),模型组(含90 mmol/L葡萄糖的DMEM培养液处理5 d),山楂叶总黄酮低、中... 目的探讨山楂叶总黄酮对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CEC)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并分析其机制。方法细胞分为对照组(含25 mmol/L葡萄糖的DMEM培养液处理细胞5 d),模型组(含90 mmol/L葡萄糖的DMEM培养液处理5 d),山楂叶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125、250、500 ng/mL),山楂叶总黄酮高剂量+si-NC组(转染si-NC后90 mmol/L葡萄糖、500 ng/mL山楂叶总黄酮处理),山楂叶总黄酮高剂量+si-VEGF组(转染si-VEGF后90 mmol/L葡萄糖、500 ng/mL山楂叶总黄酮处理)。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检测VEGF mRNA表达,噻唑兰(MTT)法检测细胞活力,集落形成实验检测克隆形成数,Transwell实验检测迁移细胞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HRCEC活力、克隆形成数、迁移细胞数、VEGF mRNA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山楂叶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HRCEC活力、克隆形成数、迁移细胞数、VEGF mRNA表达降低(P<0.05);与山楂叶总黄酮高剂量+si-NC组比较,山楂叶总黄酮高剂量+si-VEGF组HRCEC活力、克隆形成数、迁移细胞数降低(P<0.05)。结论山楂叶总黄酮可通过下调VEGF抑制高糖刺激诱导的HRCEC增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叶总黄酮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 增殖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46a对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新生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2
5
作者 何静 谢平 +3 位作者 欧阳君 肖婷婷 徐琰瑛 袁晴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miR-146a对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MEC)增殖和新生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取对数生长期的HRMEC,将细胞分为正常组、高渗组、高糖组、阴性对照组、miR-146a mimics组、miR-146a mimics+IL^(-1)7A组。正常... 目的探讨miR-146a对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MEC)增殖和新生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取对数生长期的HRMEC,将细胞分为正常组、高渗组、高糖组、阴性对照组、miR-146a mimics组、miR-146a mimics+IL^(-1)7A组。正常组细胞用含5.5 mmol·L^(-1) D-葡萄糖的培养基培养24 h,高渗组细胞用含5.5 mmol·L^(-1) D-葡萄糖和50 mmol·L^(-1)甘露醇的培养基培养24 h;其余各组细胞先用含30 mmol·L^(-1) D-葡萄糖的培养基培养24 h后,阴性对照组、miR-146a mimics组、miR-146a mimics+IL^(-1)7A组分别转染阴性对照序列+pcDNA3.1空质粒、miR-146a mimics质粒、miR-146a mimics+pcDNA3.1-IL^(-1)7A质粒。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活性,Matrigel法检测细胞管腔形成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高糖组细胞活力、细胞迁移率和细胞环状结构数量均升高,VEGF、VEGF受体2、白细胞介素-17A、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蛋白表达亦均升高(均为P<0.05);而miR-146a mimics组上述指标则较高糖组均降低(均为P<0.05);miR-146a mimics+IL^(-1)7A组上述指标均高于miR-146a mimics组(均为P<0.05)。结论上调miR-146a表达可有效地降低高糖诱导的HRMEC增殖和新生血管生成,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IL^(-1)7A表达进而抑制PI3K/AKT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46A 细胞介素-17A PI3K/AKT通路 高糖 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对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凌燕 钟晖 +2 位作者 张国明 方旺 陈仁典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16-719,共4页
目的观察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SDF-1)对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uman retinal capillary endothelial cells,HRCECs)增殖和迁移活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RCECs,以MTT法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S... 目的观察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SDF-1)对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uman retinal capillary endothelial cells,HRCECs)增殖和迁移活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RCECs,以MTT法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SDF-1和VEGF干预下细胞增殖、迁移活性的改变,二者的浓度分别为5 ng·m L^(- 1)、50 ng·m L^(- 1)、100 ng·m L^(- 1)。联合5 ng·m L^(- 1)VEGF和100 ng·m L^(- 1)SDF-1观察二者的相互作用。结果VEGF促细胞增殖呈浓度依赖型,5 ng·m L^(- 1)、50 ng·m L^(- 1)和100 ng·m L^(- 1)组吸光度值分别为0.304±0.033、0.417±0.001和0.447±0.025,均明显大于阴性对照组0.207±0.003(均为P<0.05);SDF-1作用组吸光度值分别为0.21±0.03、0.22±0.05、0.21±0.11,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改变(均为P>0.05)。100 ng·m L^(- 1)SDF-1联合5 ng·m L^(- 1)VEGF共同作用时,细胞增殖活性(0.47±0.07)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P<0.01)。HRCECs迁移活性呈SDF-1浓度依赖性,在50 ng·m L^(- 1)和100 ng·m L^(- 1)时,细胞迁移计数分别为480.0±35.6和700.0±71.2,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均为P<0.01),联合5 ng·m L^(- 1)VEGF促迁移活性明显增加。结论 SDF-1可以促HRCECs迁移,并提高VEGF促HRCECs的增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 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AAV2-NTF2对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7
作者 史煜 陈春生 +3 位作者 曹亮 陈凌燕 谢琳 唐仕波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77-581,共5页
目的观察核运输因子2(NTF2)在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RCECs)中的表达,并探讨其高表达对RCECs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取中山眼科中心眼库的人眼球,分离视网膜组织用以培养人RCECs,并用Ⅷ因子抗体免疫组织... 目的观察核运输因子2(NTF2)在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RCECs)中的表达,并探讨其高表达对RCECs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取中山眼科中心眼库的人眼球,分离视网膜组织用以培养人RCECs,并用Ⅷ因子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法鉴定。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细胞中NTF2的表达。通过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2)将外源性NTF2导入培养的RCECs内,rAAV2-NTF2和rAAV2-EGFP转染RCECs,未转染组为对照组。激光共焦显微镜下观察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阳性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各组NTF2、VEGFmRNA的表达变化,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培养的RCECs呈典型铺路石样排列,荧光显微镜下可见Ⅷ因子阳性表达为绿色荧光,95%以上的活体细胞可摄取DiI标记的Ac-LDL,并在荧光显微镜下呈现红色荧光。RCECs可表达NTF2,主要位于细胞质内,富集于核周。rAAV2-EGFP转染后,激光共焦显微镜观察可见大量EGFP阳性细胞,实验组NTF2在mRNA水平表达明显强于GFP组和对照组(t=15.06,t=7.02,P<0.01),VEGF表达明显下降(t=7.40,t=14.08,P<0.01)。结论 rAAV2-NTF2转染视网膜内皮细胞后,NTF2可稳定高表达,VEGF表达下降,NTF2可能通过调节VEGF的表达参与新生血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运输因子2 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迭香酸对高糖诱导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形成及NLRP3炎症小体通路活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范姜砾 关艳玲 +1 位作者 李蓉 姚杨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40-948,共9页
目的研究迷迭香酸(RA)对高糖诱导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MEC)血管形成及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根据不同处理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RMEC分为对照组、高糖组、高糖+低浓度RA... 目的研究迷迭香酸(RA)对高糖诱导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MEC)血管形成及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根据不同处理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RMEC分为对照组、高糖组、高糖+低浓度RA组、高糖+中浓度RA组、高糖+高浓度RA组,分别采用常规培养基、含30 mmol/L D-葡萄糖培养基、含30 mmol/L D-葡萄糖+25μmol/L RA培养基、含30 mmol/L D-葡萄糖+50μmol/L RA培养基和含30 mmol/L D-葡萄糖+100μmol/L RA培养基进行培养。采用四甲基偶氮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生情况;采用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能力;采用Matrigel法检测细胞管腔形成能力;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HRMEC中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关键分子NLRP3、凋亡相关颗粒样蛋白(ASC)、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1(Caspase-1)蛋白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18的表达。结果对照组、高糖组、高糖+低浓度RA组、高糖+中浓度RA组和高糖+高浓度RA组细胞增生率分别为(100.00±0.92)%、(163.56±1.46)%、(152.29±2.90)%、(147.72±2.22)%和(132.47±0.74)%,迁移细胞数分别为(37.67±9.02)、(117.33±7.23)、(78.67±4.04)、(65.33±4.16)和(52.67±6.81)个,细胞管腔形成数分别为(45.00±4.58)、(95.00±9.54)、(84.67±1.53)、(71.00±3.61)和(60.00±1.00)个,各组间细胞增生率、迁移细胞数及管腔形成数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37.07、64.63、45.58,均P<0.001);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高糖+低浓度RA组、高糖+中浓度RA组及高糖+高浓度RA组的细胞增生率明显升高,迁移细胞数及管腔形成数均明显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高糖组相比,各浓度RA组的细胞增生率明显降低,迁移细胞数和管腔形成数均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RA浓度的升高,细胞增生率明显降低,迁移细胞数和管腔形成数均明显减少,各浓度RA组间细胞增生率、迁移细胞数和管腔形成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间细胞中NLRP3、ASC、Caspase-1蛋白相对表达量以及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β和IL-18质量浓度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45.12、422.82、463.79、2019.96、33406.97,均P<0.001);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高糖+低浓度RA组、高糖+中浓度RA组及高糖+高浓度RA组细胞中NLRP3、ASC、Caspase-1蛋白相对表达量以及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β和IL-18质量浓度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高糖组相比,各浓度RA组上述蛋白和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RA浓度的升高,各蛋白和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均降低,各浓度RA组间各蛋白和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RA可抑制高糖诱导的HRMEC增生、迁移、血管形成和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LRP3炎症小体 迷迭香酸 高糖 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ezo拮抗剂GsMTx4通过激活Yap1/STAT3信号通路促进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的血管生成 被引量:3
9
作者 梁晓茜 陈王灵 陈运信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4-98,共5页
目的探讨Piezo拮抗剂GsMTx4对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MECs)血管生成能力的影响与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RMECs,随机分为对照组、GsMTx4组、GsMTx4+维替泊芬(VP)组、GsMTx4+Stattic组。GsMTx4组用2.5μmol·L^(-1)的GsMTx4处理细胞24... 目的探讨Piezo拮抗剂GsMTx4对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MECs)血管生成能力的影响与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RMECs,随机分为对照组、GsMTx4组、GsMTx4+维替泊芬(VP)组、GsMTx4+Stattic组。GsMTx4组用2.5μmol·L^(-1)的GsMTx4处理细胞24 h,GsMTx4+VP组用GsMTx4联合Yap1的拮抗剂VP(4μmol·L^(-1))处理hRMECs 24 h,GsMTx4+Stattic组则用GsMTx4联合STAT3的拮抗剂Stattic(1.5μmol·L^(-1))处理hRMECs 24 h。CCK-8法检测各组hRMECs的增殖能力。小管形成实验观察各组hRMECs的血管生成能力,记录小管分支数。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对照组和GsMTx4组hRMECs中Piezo、Yap1、STAT3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使用免疫共沉淀技术检测各组hRMECs中Yap1和STAT3的结合作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GsMTx4组hRMECs的增殖率和小管分支数均明显增加(均为P<0.05),Piezo蛋白表达下调,而Yap1、STAT3蛋白表达均上调,且Yap1和STAT3的结合作用明显增加(均为P<0.05)。与GsMTx4组相比,GsMTx4+VP组和GsMTx4+Stattic组hRMECs中Yap1和STAT3的蛋白表达均下调,且Yap1和STAT3的结合作用减弱(均为P<0.05)。与GsMTx4组相比,GsMTx4+VP组和GsMTx4+Stattic组hRMECs增殖率和小管分支数均降低(均为P<0.05)。结论Piezo拮抗剂GsMTx4通过激活Yap1/STAT3信号通路促进hRMECs的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ezo拮抗剂GsMTx4 Yap1/STAT3信号通路 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IF11通过激活Wnt/β-catenin通路调控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被引量:1
10
作者 韩昌婧 徐丽 +1 位作者 段雪娟 艾欣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47-951,956,共6页
目的探究KIF11在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MECs)损伤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将正常培养的HRMECs随机分成四组:正常组(给予5 mmol·L^(-1)葡萄糖)、高糖组(给予30 mmol·L^(-1)葡萄糖)、高糖+si-NC组(转染100 nmol·... 目的探究KIF11在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MECs)损伤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将正常培养的HRMECs随机分成四组:正常组(给予5 mmol·L^(-1)葡萄糖)、高糖组(给予30 mmol·L^(-1)葡萄糖)、高糖+si-NC组(转染100 nmol·L^(-1) si-NC后给予30 mmol·L^(-1)葡萄糖)、高糖+si-KIF11组(转染100 nmol·L^(-1) si-KIF11后给予30 mmol·L^(-1)葡萄糖)。Real-time PCR检测各组HRMECs的KIF11、VEGF和HIF-1α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KIF11、VEGF、HIF-1α和Wnt/β-catenin通路相关蛋白(β-catenin、cyclin D1和c-Myc)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Transwell检测迁移细胞数目。通过LiCl激活Wnt/β-catenin通路进一步确证KIF11是否通过该通路发挥作用。结果与正常组相比,高糖组中HRMECs细胞活力增加,迁移细胞数增多,KIF11、VEGF和HIF-1αmRNA和蛋白水平以及β-catenin、cyclin D1和c-Myc蛋白表达均上调(均为P<0.05);与高糖组相比,高糖+si-KIF11组中HRMECs细胞活力降低,迁移细胞数减少,KIF11、VEGF和HIF-1αmRNA和蛋白水平以及β-catenin、cyclin D1和c-Myc蛋白表达均下调(均为P<0.05);而高糖+si-NC组中上述指标与高糖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高糖+si-KIF11组相比,高糖+si-KIF11+LiCl组HRMECs细胞活力增加,迁移细胞数增多,VEGF和HIF-1α蛋白表达上调(均为P<0.05)。结论KIF11在高糖诱导的HRMECs中表达上调,下调其表达可通过抑制Wnt/β-catenin通路缓解高糖诱导的HRMECs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F11 高糖 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 WNT/Β-CATENIN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培养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屏障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建桥 江静波 +5 位作者 罗燕 刘清云 肖伟 史煜 马红婕 唐仕波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49-754,共6页
目的:研究原代培养的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屏障功能。方法:对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并鉴定,第4代细胞接种于Polyester(PET)膜上,不同时点对滤膜表面行显微镜观察,通过紧密连接相关蛋白occludin的表达,间接反映细胞之间... 目的:研究原代培养的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屏障功能。方法:对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并鉴定,第4代细胞接种于Polyester(PET)膜上,不同时点对滤膜表面行显微镜观察,通过紧密连接相关蛋白occludin的表达,间接反映细胞之间紧密连接的形成,应用共聚焦免疫显微镜观察2、3、4周occludin表达的变化;跨膜电阻(TER)检测屏障的稳定性,并通过测量正常培养条件和5μg/L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干预下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通透性的改变反映屏障特性。结果:成功培养了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纯度可达95.8%。细胞接种1周后融合为单层,接种后2、3、4周细胞密度无明显变化,细胞接触紧密,呈单层生长,可见occludin在细胞相邻边界规则的表达;occludin在2、3、4周,在细胞内的分布逐渐移向相邻细胞交界处;2周时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跨上皮细胞电阻达(120.62±3.97)Ω/cm2,2、3、4周差异无显著(P>0.05);单层细胞的通透性检测结果显示,HRP从滤膜上方到达下方随时间延长呈线性增加,且在VEGF的干预下,各时点通透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利用体外培养的人原代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建立单层细胞具有典型的屏障功能特性,可作为体外研究血视网膜内屏障的有用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培养 视网膜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在高糖环境下对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及可能机制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俞方 彭辉灿 +1 位作者 燕建军 陈磊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22-825,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GBE)在高糖环境下对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uman retinal capillary endothelial cells,HRCEC)的作用及对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和核转录因子κB(n...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GBE)在高糖环境下对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uman retinal capillary endothelial cells,HRCEC)的作用及对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和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 kappaB,NF-κB)p65表达的影响,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药物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方法体外原代培养HRCEC,并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用GBE作用于原代培养的HRCEC,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低糖对照组、高糖对照组、高糖+不同浓度GBE(12.5 mg·L-1、25.0 mg·L-1、50.0 mg·L-1、100.0 mg·L-1)组,分别使用MTT比色法观察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使用免疫细胞化学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药物作用前后HRCEC中MMP2及NF-κB p65的表达。结果 TT比色法结果显示,用不同浓度的GBE处理高糖(25.0 mmol·L-1)环境下HRCEC,作用24 h、48 h和72 h,高糖+不同浓度GBE对HRCEC增殖有促进作用,并存在时间和浓度的依赖性。高糖+不同浓度(12.5 mg·L-1、25.0 mg·L-1、50.0 mg·L-1、100.0 mg·L-1)GBE组作用24 h细胞增殖率分别为(16.4±0.7)%、(30.6±0.8)%、(41.3±1.5)%、(52.6±1.8)%,作用48 h细胞增殖率分别为(21.8±1.2)%、(36.2±1.3)%、(48.0±1.4)%、(62.7±1.6)%,作用72 h细胞增殖率分别为(29.9±0.5)%、(46.2±0.8)%、(61.2±0.8)%、(73.4±1.6)%。随着药物浓度的逐渐提高和作用时间的增加,细胞存活率逐渐提高,而细胞抑制率逐渐下降。用不同浓度的GBE处理HRCEC,作用72 h,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MMP2的表达,运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NF-κB p65的表达,发现随着GBE药物浓度的增高,高糖环境下HRCEC中的MMP2、NF-κB p65表达量逐渐减少(P<0.05)。结论 GBE可以保护高糖环境下HRCEC并下调MMP2、NF-κB p65的表达,可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 基质金属蛋白酶 核转录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dgehog蛋白对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信号通路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扬 胡钦瑞 +2 位作者 王斌 夏会卡 张小虎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13-718,共6页
目的探讨Hedgehog蛋白对血-视网膜内屏障中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MEC)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信号通路。方法取在正常培养基中培养的HRMEC,分为正常对照组、0.5μmol/L激动剂组和1.0μmol/L激动剂组,分别加入终浓度为0、0.5和1.0μmo... 目的探讨Hedgehog蛋白对血-视网膜内屏障中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MEC)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信号通路。方法取在正常培养基中培养的HRMEC,分为正常对照组、0.5μmol/L激动剂组和1.0μmol/L激动剂组,分别加入终浓度为0、0.5和1.0μmol/L的Hedgehog激动剂purmorphamine;取高糖培养基中培养的HRMEC,分为高糖对照组、1.5μmol/L抑制剂组和2.5μmol/L抑制剂组,分别加入终浓度为0、1.5和2.5μmol/L的Smoothed抑制剂Erismodegib。采用MTS细胞增生实验和Transwell细胞迁移试验检测各组HRMEC增生A 490值和相对迁移率。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细胞鸟苷酸结合蛋白偶联受体(GPCRs)通路下游PLCγ1、Akt和Erk蛋白磷酸化水平变化。结果高糖对照组细胞Hedgehog蛋白相对表达量为6.24±0.11,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0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7.573,P<0.001)。0.5μmol/L激动剂组和1.0μmol/L激动剂组A 490值分别为1.349±0.050和1.422±0.053,相对迁移率分别为2.34±0.14和3.59±0.32,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203±0.101和1.0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1.5μmol/L抑制剂组和2.5μmol/L抑制剂组细胞A 490值分别为0.849±0.010和0.737±0.030,相对迁移率分别为0.43±0.02和0.27±0.01,明显低于高糖对照组的1.000±0.040和1.0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0.5μmol/L激动剂组和1.0μmol/L激动剂组PLCγ1磷酸化比值、Akt磷酸化比值和Erk磷酸化比值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5μmol/L抑制剂组和2.5μmol/L抑制剂组PLCγ1磷酸化比值、Akt磷酸化比值和Erk磷酸化比值均明显低于高糖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高糖诱导HRMEC中Hedgehog蛋白表达,Hedgehog蛋白可能通过调节GPCRs通路中PLCγ1、Akt和Erk磷酸化水平来调节HRMEC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Hedgehog蛋白 鸟苷酸结合蛋白偶联受体通路 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Claudin-5增强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屏障功能 被引量:2
14
作者 田蓉 刘秋慧 +4 位作者 蔡萌 李静 王菁 肖伟 罗燕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95-701,共7页
[目的]探讨过表达Claudin-5后对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原代培养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hRVEC).当接种至transwell膜的P2~P5代hRVEC近60%融合时进行慢病毒介导的转染实验.hRVEC分为对照组,慢病毒空载体组,慢病... [目的]探讨过表达Claudin-5后对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原代培养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hRVEC).当接种至transwell膜的P2~P5代hRVEC近60%融合时进行慢病毒介导的转染实验.hRVEC分为对照组,慢病毒空载体组,慢病毒介导的Claudin-5高表达转染组.荧光活细胞动态显微镜观察慢病毒介导的转染效率.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Claudin-5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病毒转染对细胞的毒性.待接种至transwell膜的hRVEC培养2周后建立稳定的单层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屏障模型后,电阻仪检测hRVEC屏障的跨内皮电阻(TER),异硫氰酸荧光素右旋糖酐检测hRVEC屏障的通透性.[结果]慢病毒可以介导Claudin-5在hRVEC高表达,其转染率达60%,Western Blot检测证实Claudin-5蛋白表达显著增加.CCK8检测表明慢病毒转染不影响细胞的活性,对细胞毒性小;过表达Claudin-5后也不影响hRVEC的增殖;过表达Claudin-5后能降低体外单层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屏障模型的通透性,并提高其TER.[结论]过表达Claudin-5后可以显著提高体外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屏障的功能,这为视网膜血管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 CLAUDIN-5 紧密连接 屏障功能 慢病毒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荞麦黄酮通过下调HMGB1抑制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袁小波 彭小珊 +1 位作者 周丽丽 唐静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311-2317,共7页
目的:探讨荞麦黄酮对高糖(HG)诱导的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MECs)损伤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RMECs,分为不同剂量(0、0.125、0.25、0.5、1、1.25、1.5、1.75、2 mg/ml)荞麦黄酮组,CCK-8法检测细胞抑制率。另将HRMECs分为... 目的:探讨荞麦黄酮对高糖(HG)诱导的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MECs)损伤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RMECs,分为不同剂量(0、0.125、0.25、0.5、1、1.25、1.5、1.75、2 mg/ml)荞麦黄酮组,CCK-8法检测细胞抑制率。另将HRMECs分为正常对照(NC)组、HG组、HG+低荞麦黄酮组、HG+中荞麦黄酮组、HG+高荞麦黄酮组、HG+荞麦黄酮+pcDNA组和HG+荞麦黄酮+pcDNA-HMGB1组,CCK-8检测细胞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比色法检测MDA含量、LDH漏出量及SOD活性,ELISA检测IL-6、TNF-α和IL-10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Bax、Bcl-2和HMGB1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细胞中HMGB1 mRNA表达。结果:与0 mg/ml荞麦黄酮组比较,不同剂量(0.125、0.25、0.5、1、1.25、1.5、1.75、2 mg/ml)荞麦黄酮组HRMECs抑制率无显著变化(P>0.05)。与NC组比较,HG组HRMECs抑制率、凋亡率、Bax蛋白表达、MDA含量、LDH漏出量及IL-6、TNF-α水平均升高(P<0.05),Bcl-2蛋白表达、SOD活性和IL-10水平降低(P<0.05),HMGB1 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升高(P<0.05)。与HG组比较,HG+低荞麦黄酮组、HG+中荞麦黄酮组、HG+高荞麦黄酮组HRMECs抑制率、凋亡率、Bax蛋白表达、MDA含量、LDH漏出量及IL-6、TNF-α水平均降低(P<0.05),Bcl-2蛋白表达、SOD活性和IL-10水平升高(P<0.05),HMGB1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降低(P<0.05)。与HG+荞麦黄酮+pcDNA组比较,HG+荞麦黄酮+pcDNA-HMGB1组HRMECs抑制率、凋亡率、Bax蛋白表达、MDA含量、LDH漏出量及IL-6和TNF-α水平均升高(P<0.05),Bcl-2蛋白表达、SOD活性和IL-10水平降低(P<0.05),HMGB1 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升高(P<0.05)。结论:荞麦黄酮可能通过下调HMGB1抑制HG诱导的HRMECs凋亡、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黄酮 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 凋亡 氧化应激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组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特性的研究(英文)
16
作者 李建桥 罗燕 +6 位作者 马伟 丁小燕 袁玲 肖伟 李杰 史煜 唐仕波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827-1833,共7页
目的:研究2个不同年龄组供体来源的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特性。方法:分离培养2个不同年龄组的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分别为出生后30 d内和40-65岁供体组。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具有特异性表达,通过免疫荧光染色CD31、vWF和乙酰化... 目的:研究2个不同年龄组供体来源的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特性。方法:分离培养2个不同年龄组的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分别为出生后30 d内和40-65岁供体组。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具有特异性表达,通过免疫荧光染色CD31、vWF和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Dil-Ac-LDL)的摄取来定位内皮细胞的标记。通过使用matrigel基质胶培养细胞,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vWF在细胞内的分布,评估2组细胞管状结构形成能力以及vWF在细胞内的不同分布。结果:从2个不同年龄组中成功地获得高纯度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2组在种到基质胶后6 h均能形成典型的二维管腔样结构,但婴幼儿组评分比成人组高(27.2%±2.2%),且二维管腔样结构在30 h仍可较好地维持,而成人组已看到部分自发降解。另外可见到vWF在婴幼儿组主要表达在细胞核内,而成人组主要表达在胞浆。结论:不同年龄来源的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具有某些自身特定的性状特征,在与年龄相关的疾病的体外研究中,供体年龄因素可能造成的影响应该得到一定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 视网膜 von WILLEBRAND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洛地特对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7
17
作者 文哲瑶 王琪 +4 位作者 唐喜香 朱碧连 尹琼丽 周丽 陈燕铭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76-383,共8页
【目的】通过观察体外高糖环境下培养的原代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EC)中C1q/TNF相关蛋白3(CTRP3)及炎症因子的表达情况及舒洛地特对其表达的影响,探讨舒洛地特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REC分为以下4组:对... 【目的】通过观察体外高糖环境下培养的原代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EC)中C1q/TNF相关蛋白3(CTRP3)及炎症因子的表达情况及舒洛地特对其表达的影响,探讨舒洛地特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REC分为以下4组:对照组(普通内皮细胞培养基,含5.5 mmol/L葡萄糖),甘露醇组(24.5 mmol/L甘露醇+5.5mmol/L葡萄糖),高糖组(30 mmol/L葡萄糖),舒洛地特干预组(0.25、0.5、1.0 LRU/m L舒洛地特+30 mmol/L葡萄糖)。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CTPR3、TNF-α、MCP-1及p-NF-κB p65蛋白的表达。【结果】高糖培养HREC,见CTRP3蛋白表达水平随高糖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逐步增加并在干预8 h时达到峰值(P<0.01),当高糖培养并加入舒洛地特干预后CTRP3的蛋白表达水平与高糖组相比呈剂量依赖性下降(P<0.05)。此外,高糖培养12h后TNF-α、MCP-1及p-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而当高糖培养下加入舒洛地特干预后,TNF-α、MCP-1及p-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高糖组(P<0.05)。对照组与甘露醇组间CTPR3、TNF-α、MCP-1及p-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首次证实了高糖可使HREC中CTRP3蛋白表达上调,舒洛地特可抑制高糖引起的CTRP3蛋白表达增加;舒洛地特可抑制高糖诱导的HREC中转录因子p-NF-κB p65及炎症因子TNF-α、MCP-1的表达水平升高,这可能是其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RP3 舒洛地特 人视网膜内皮细胞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对高糖环境下miR-21介导的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自噬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石颖 陈子扬 +3 位作者 陈凯铭 胡艳红 胡俊 陈胜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58-862,共5页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高糖环境下miR-21介导的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CECs)自噬的影响,以期为DR自噬调控机制及药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HRCECs随机分5组,即正常对照组、高糖组、补阳还五汤组、miR-21 mimic组、miR-21 mimic+补阳还五...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高糖环境下miR-21介导的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CECs)自噬的影响,以期为DR自噬调控机制及药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HRCECs随机分5组,即正常对照组、高糖组、补阳还五汤组、miR-21 mimic组、miR-21 mimic+补阳还五汤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细胞于25.0 g·L^(-1)葡萄糖环境中培养,建立高糖损伤模型,补阳还五汤组加用5 g·L^(-1)补阳还五汤水提液干预;miR-21 mimic组孵育转染miR-21 mimic的HRCECs;miR-21 mimic+补阳还五汤组用5 g·L^(-1)补阳还五汤水提液干预转染miR-21 mimic的HRCECs。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效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中miR-21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LC3蛋白表达。结果经转染miR-21 mimic后,大部分HRCECs呈绿色荧光,荧光强度为32.708±1.001。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miR-21 mimic组HRCECs的miR-21相对表达量为106.677±5.787,明显高于高糖组(5.892±0.341)和正常对照组(0.993±0.0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高糖组和miR-21 mimic组HRCECs中LC3蛋白相对表达量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且miR-21 mimic组HRCECs中LC3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高糖组(P=0.001)。补阳还五汤组HRCECs中LC3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高糖组和miR-21 mimic组(均为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7)。miR-21 mimic+补阳还五汤组HRCECs中LC3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miR-21 mimic组,但高于补阳还五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高糖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30)。结论高糖环境下,miR-21介导HRCECs的自噬,补阳还五汤可以下调HRCECs的miR-21表达,进而减少细胞自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MIR-21 自噬 高糖 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375对缺氧诱导的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江 任梅 许治国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95-702,共8页
背景研究表明miR-375抑制肿瘤细胞的增生、凋亡、迁移和黏附,并对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的变化进行调控,进而影响血管的生成,但miR-375是否于预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鲜见报道。目的探讨miR-375对缺氧诱导的人视网膜微血... 背景研究表明miR-375抑制肿瘤细胞的增生、凋亡、迁移和黏附,并对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的变化进行调控,进而影响血管的生成,但miR-375是否于预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鲜见报道。目的探讨miR-375对缺氧诱导的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CECs)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IMDM完全培养液培养HRCECs,并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CoCl_(2)处理组、CoCl_(2)+miR-375拟似剂组、CoCl_(2)+miR-375拟似剂对照组、CoCl_(2)+miR-375抑制剂组和CoCl_(2)+miR-375抑制剂对照组,待细胞生长至对数生长期后用200μmol/LCoCl_(2)处理HRCECs以制备缺氧细胞模型;制备终浓度为50nmol/L的miRNA-脂质体复合物和小干扰RNA(siRNA)-脂质体复合物将miR-375和卷曲蛋白4(FZD4)siRNA转染各组细胞48h。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生情况(A值)并计算增生倍数;采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各组迁移的细胞数目;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VEGF和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herin)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中miR.375mRNA和FZD4mRNA的相对表达量变化;采用Westernblot法分析细胞中Wnt通路相关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变化;采用Matrigel小管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体外形成血管的长度。将培养的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CoCl_(2)处理组、CoCl_(2)+mock组和CoCl_(2)+FZD4siRNA组,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探测miR-375靶基因FZD4的表达。结果miR-375处理组miR-375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miR-375拟似剂组细胞中miR-375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miR-375拟似剂对照组,miR-375抑制剂组细胞中miR-375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miR-375抑制剂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9.237、8.764,均P〈0.01),提示miR-375的转染效率较高。正常对照组、CoCl_(2)处理组、CoCl_(2)+miR-375拟似剂组、CoCl_(2)+miR-375拟似剂对照组、CoCl_(2)+miR-375抑制剂组、CoCl_(2)+miR.375抑制剂对照组间细胞增生倍数、迁移细胞数、细胞培养液中VEGF和VE—Cadherin含量以及体外小管形成长度的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4.324、26.776、14.113、19.225、15.040,均P〈0.001),CoCl2+miR-375拟似剂组细胞增生倍数、迁移细胞数体外小管形成长度及细胞分泌VEGF和VE—cadherin量均较CoCl_(2)+miR-375拟似剂对照组明显减少,而CoCl_(2)+miR-375抑制剂组较CoCl_(2)+miR-375抑制剂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正常对照组、CoCl_(2)处理组、CoCl_(2)+miR-375拟似剂组、CoCl_(2)+miR-375拟似剂对照组、CoCl_(2)+miR-375抑制剂组、CoCl_(2)+miR-375抑制剂对照组细胞中B—catenin、cyclinD1、MMP2和VEGF蛋白表达量的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1.753、13.283、16.770、10.334,均P〈0.001),CoCl_(2)+miR-375拟似剂组细胞中B.catenin、cyclinDl、MMP2、VEGF蛋白表达量较CoCl2+miR-375拟似剂对照组均明显下降,CoCl_(2)+miR-375抑制剂组较CoCl2+miR-375抑制剂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oCl_(2)处理组和CoCl_(2)+mock组细胞增生倍数、迁移细胞数和小管形成长度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CoCl2+FZD4siRNA组细胞增生倍数、迁移细胞数和小管形成长度均明显低于CoCl_(2)+mock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iR-375抑制缺氧条件下HRCECs的增生、迁移以及血管形成能力,其作用机制与miR-375直接靶向FZD4调控Wnt通路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生理 视网膜 血管内皮细胞 病理性新生血管形成 信号转导/生理 Wnt相关蛋白/代谢 细胞增生/药物作用 基因表达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46a对高糖诱导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2
20
作者 高飞 武志鹏 阮一华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98-403,共6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146a(miR-146a)对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MECs)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RMECs,采用含5.5 mmol/L D-葡萄糖或25 mmol/L D-葡萄糖的培养液培养48 h,分别记为正常对照组和高糖组。另取... 目的探讨微小RNA-146a(miR-146a)对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MECs)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RMECs,采用含5.5 mmol/L D-葡萄糖或25 mmol/L D-葡萄糖的培养液培养48 h,分别记为正常对照组和高糖组。另取正常培养的HRMECs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miR-146a mimics或相应mimics对照转染至HRMECs,并采用含25 mmol/L D-葡萄糖的培养液培养48 h,分别记为高糖+miR-146a拟似物组和高糖+拟似物对照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中miR-146a的表达水平;采用噻唑蓝(MTT)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各组细胞活力和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相关蛋白NF-κB p65和p-NF-κB p65的表达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高糖组、高糖+拟似物对照组和高糖+miR-146a拟似物组细胞中miR-146a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0±0.10、0.22±0.02、0.21±0.02和0.88±0.09,细胞活力分别为(100.00±10.06)%、(68.41±6.67)%、(67.91±6.74)%和(90.46±8.97)%,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11±1.02)%、(27.28±3.56)%、(27.44±4.03)%和(7.29±2.11)%。高糖组细胞中miR-146a的相对表达水平和细胞活力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高糖+miR-146a拟似物组细胞中miR-146a的相对表达水平和细胞活力值明显高于高糖组和高糖+拟似物对照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高糖组和高糖+拟似物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糖组细胞中Bax和p-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糖+miR-146a拟似物组细胞中Bax和p-NF-κB p65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高糖组和高糖+拟似物对照组,Bcl-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高糖组和高糖+拟似物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间细胞NF-κB p65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06,P=0.955)。结论过表达miR-146a可抑制高糖所致的HRMECs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MIR-146A NF-ΚB信号通路 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