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一般人脸模型修改的特定人脸合成技术 被引量:26
1
作者 晏洁 高文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89-394,共6页
目前计算机模拟领域中的人脸合成技术由于其广泛的应用前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它可以用于人体语言感知模型研究、虚拟环境、通信技术、辅助教学、医疗研究、电影制作、游戏娱乐等诸多方面.由于在现实中人脸的千差万别,使一般人脸... 目前计算机模拟领域中的人脸合成技术由于其广泛的应用前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它可以用于人体语言感知模型研究、虚拟环境、通信技术、辅助教学、医疗研究、电影制作、游戏娱乐等诸多方面.由于在现实中人脸的千差万别,使一般人脸模型的个体化成为人脸合成中的一项关键技术.个体人脸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不同的面部几何特征和纹理特征两方面.针对这两方面,在已知一般人脸中性模型与一般人脸基本表情模型基础上,根据特定人脸不同的几何特征,经过整体与局部两种变换,完成从一般人脸中性模型到特定人脸中性模型的修改,并设计了矢量空间位移变换法,用于生成特定人基本表情模型.随后,为合成更加具有真实感的特定人脸图形,提出了用多方向纹理映射方法将特定人脸的纹理特征赋予模型,以达到更为逼真的合成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合成 计算机模拟 人脸模型 纹理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定人的三维人脸模型生成与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杜平 徐大为 刘重庆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35-439,共5页
计算机三维人脸对象的应用范围包括虚拟现实、辅助教学、远程会议、人机交互、游戏娱乐、电影制作等诸多方面 .提出利用区域差值法的算法实现基于两幅人脸图像生成具有特定人特征的三维人脸模型 ,并在生成特定人三维人脸模型的基础上实... 计算机三维人脸对象的应用范围包括虚拟现实、辅助教学、远程会议、人机交互、游戏娱乐、电影制作等诸多方面 .提出利用区域差值法的算法实现基于两幅人脸图像生成具有特定人特征的三维人脸模型 ,并在生成特定人三维人脸模型的基础上实现了基于 MPEG- 4的特定人的人脸动画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模型 人脸动画 MPEG-4 人脸动画参数 三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面分块的三维人脸模型的边界表示方法 被引量:6
3
作者 申煜湘 邹北骥 彭永进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12-117,共6页
针对人脸造型中脸部模型的存储与表示问题 ,对人脸的生理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 ,在人脸共性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基于面分块的三维人脸模型 ,并用边界表示法给出了这种模型的数据结构 .按器官组织将人脸分解 ,各部分可以单独处理 ,合并起... 针对人脸造型中脸部模型的存储与表示问题 ,对人脸的生理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 ,在人脸共性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基于面分块的三维人脸模型 ,并用边界表示法给出了这种模型的数据结构 .按器官组织将人脸分解 ,各部分可以单独处理 ,合并起来又能构成一张完整的人脸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分块 人脸造型 三角形网格 数据结构 边界表示法 人脸模型 图形显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层人脸模型及其真实感风格表情合成 被引量:3
4
作者 熊磊 毕笃彦 +1 位作者 何林远 李权合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204-1212,共9页
针对真实感表情合成中的难点——人类表情的种类多样性和个体特性,提出一种分层人脸模型.该模型将人脸图像分为基础层、运动层和细节层3层,基础层采用主动外观模型来表示表情运动带来的全局性变化,对于运动层提出一种基于隐马尔可夫模... 针对真实感表情合成中的难点——人类表情的种类多样性和个体特性,提出一种分层人脸模型.该模型将人脸图像分为基础层、运动层和细节层3层,基础层采用主动外观模型来表示表情运动带来的全局性变化,对于运动层提出一种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运动纹理分块组合机制来实现风格化运动纹理,细节层通过几何变形来恢复人脸个体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运动纹理分块组合策略有效地避免了样本表情种类不足的问题,能够组合出样本以外的风格表情.此外,该模型简单有效,能同时合成出表情种类的多样性和个体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表情合成 分层人脸模型 主动外观模型 隐马尔可夫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人脸模型编辑器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洵 宋阳 +1 位作者 董兰芳 陈国良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85-587,共3页
用计算机生成真实感人脸动画是计算机图形学中最富有挑战性的课题之一 ,建立精细的三维人脸模型是其中的第一步 ,同时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我们开发了一个三维人脸模型编辑器 ,可以使用该模型编辑器对从 Internet下载的三维人脸模型进... 用计算机生成真实感人脸动画是计算机图形学中最富有挑战性的课题之一 ,建立精细的三维人脸模型是其中的第一步 ,同时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我们开发了一个三维人脸模型编辑器 ,可以使用该模型编辑器对从 Internet下载的三维人脸模型进行增加、删除、修改等编辑操作 ,从而得到满意的可用的人脸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人脸模型编辑器 设计 计算机图形学 人脸动画 OPENG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3D的人脸模型定制系统 被引量:5
6
作者 陈滔滔 江晓宇 +2 位作者 温佩贤 杨林 杜晓荣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82-388,共7页
随着互联网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三维图形技术的不断成熟,人们开始关注基于Web3D技术的在线应用,而这尤其体现在3D网页游戏、虚拟现实展示等新兴领域。介绍了一种基于Web3D的人脸模型定制系统,其主要以开源的三维图形库——O3D的WebGL实... 随着互联网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三维图形技术的不断成熟,人们开始关注基于Web3D技术的在线应用,而这尤其体现在3D网页游戏、虚拟现实展示等新兴领域。介绍了一种基于Web3D的人脸模型定制系统,其主要以开源的三维图形库——O3D的WebGL实现作为开发工具,通过结合FFD和鼠标交互控制等方法来获取不同极值状态下的人脸,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关键帧插值及融合技术来实现脸部表情与造型的设计,可适用于Web游戏或3D动画中角色人脸的快速定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模型定制 关键帧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立体图对的三维人脸模型重建算法 被引量:7
7
作者 沈晔湖 刘济林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904-1910,共7页
利用人脸正面立体图对重建三维人脸模型,无需三维激光扫描仪和通用人脸模型·获取立体图对并校正后,利用种子像素扩张算法实现图像匹配·种子像素选取算法能使足够数量的种子像素具有可靠视差;还提出了基于视差置信度的扩张算法... 利用人脸正面立体图对重建三维人脸模型,无需三维激光扫描仪和通用人脸模型·获取立体图对并校正后,利用种子像素扩张算法实现图像匹配·种子像素选取算法能使足够数量的种子像素具有可靠视差;还提出了基于视差置信度的扩张算法,降低了视差图中大面积误匹配区域出现的可能性;最后,利用碟状粒子描述和Delaunay三角剖分重建三维人脸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文中算法能够产生光滑逼真的三维人脸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人脸模型 种子像素 碟状粒子描述Delaunay三角剖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一般人脸模型到特定人脸模型的修改 被引量:10
8
作者 晏洁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1997年第2期21-24,共4页
计算机模拟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三维人脸的模拟工作对许多研究者来说仍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如何在人脸复杂的、不规则的表面上建模以及如何反映出特定人脸间的个体差异是实现真实人脸模拟的两大主要困难所在。本文针对后者... 计算机模拟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三维人脸的模拟工作对许多研究者来说仍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如何在人脸复杂的、不规则的表面上建模以及如何反映出特定人脸间的个体差异是实现真实人脸模拟的两大主要困难所在。本文针对后者,在已知一般人脸中性模型与一般人基本表情模型基础上,根据特定人脸的不同特征,经过整体与局部两种变换,完成从一般人脸中性模型到特定人脸中性模型的修改。随后,本文设计了矢量空间位移变换法,并应用该方法生成特定人基本表情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模拟 人脸模型 位移矢量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三维人脸模型的特征约束多分辨率绘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小丹 王姝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38-241,共4页
给出了一种有效支持个性化变形的三维人脸模型结构和一种特征约束的实时连续多分辨率绘制方法。为方便变形中特征点及相关区域的移动,模型结构的设计体现了人脸特征及模型中点、边、面的邻接关系。基于这种模型结构的多分辨率绘制方法... 给出了一种有效支持个性化变形的三维人脸模型结构和一种特征约束的实时连续多分辨率绘制方法。为方便变形中特征点及相关区域的移动,模型结构的设计体现了人脸特征及模型中点、边、面的邻接关系。基于这种模型结构的多分辨率绘制方法给出了特征约束的有序递减网格设计,实现了视距相关的快速模型简化,在保持模型视觉特征的同时保证了实时连续绘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人脸模型 多分辨率绘制 特征约束 有序递减网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注释人脸模型的三维面部数据局部匹配
10
作者 赵斌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5978-5983,共6页
传统人脸识别在非正常光照和姿势的情况下鲁棒性较低。针对非正常角度下人脸数据的局部缺失导致识别率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统一的解决局部匹配问题的方法。通过引入基于曲率和径向距离的3D标志指示器,进行3D人脸标志检测,采用注释人... 传统人脸识别在非正常光照和姿势的情况下鲁棒性较低。针对非正常角度下人脸数据的局部缺失导致识别率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统一的解决局部匹配问题的方法。通过引入基于曲率和径向距离的3D标志指示器,进行3D人脸标志检测,采用注释人脸模型(annotation facial model,AFM)进行初始配准,扩展可变模型框架即利用在拟合过程中人脸对称性的优点,使得局部匹配问题可以将缺失数据完整化,从而真正地实现了姿态的不变性。最后,在通用的3D人脸数据库FRGCv2及来自圣母大学的人耳数据库的集合F、G上进行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人脸识别 局部匹配 标志检测 注释人脸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通用人脸模型的自适应算法及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于建涛 林晓明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0期67-69,73,共4页
利用3D人脸建模的方法进行人脸识别有效地克服了2D人脸识别系统中识别率易受光照、姿态、表情影响的缺陷。文章采用一种依据人脸图像对3D通用人脸模型进行自适应调整的有效算法,构造出特定的人脸模型并运用于人脸识别中。通过比较从人... 利用3D人脸建模的方法进行人脸识别有效地克服了2D人脸识别系统中识别率易受光照、姿态、表情影响的缺陷。文章采用一种依据人脸图像对3D通用人脸模型进行自适应调整的有效算法,构造出特定的人脸模型并运用于人脸识别中。通过比较从人脸图像中估算出的特征点与通用人脸模型在图像平面上的投影点之间的关系,对3D通用人脸模型进行全局和局部调整,以适应人脸中眼、口、鼻的个性化特征。最后以一个实例说明了此算法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特征点估计 三维通用人脸模型 全局调整 局部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图像的人脸模型特征点自动标定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康 尚鹏 耿国华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87-291,共5页
准确标定人脸三维模型上的特征点是颅面形态学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针对目前人脸特征点标定需要手工干预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图像的人脸三维模型特征点标定方法,该方法首先生成人脸三维模型的二维深度图像,然后采用SUSAN算子、灰... 准确标定人脸三维模型上的特征点是颅面形态学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针对目前人脸特征点标定需要手工干预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图像的人脸三维模型特征点标定方法,该方法首先生成人脸三维模型的二维深度图像,然后采用SUSAN算子、灰度积分投影等方法在该图像上标定特征点,最终将标定好的特征点映射到人脸三维模型上,从而实现鼻尖点、嘴角点、眼角点以及耳朵处13个特征点的标定。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自动标定人脸模型特征点,准确获得特征点的位置,有效解决了人脸特征点标定因人工参与而带来的不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三维模型 特征点标定 二维深度图像 SUSAN算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情活动单元的人脸模型自动适配
13
作者 张惟晓 黄艺 余兆明 《南京邮电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6-10,21,共6页
基于表情活动单元的人脸模型自动适配是极低码率可视电话模型基编码所必需的。本文提出的算法使用变形模板估计眼睛和嘴巴的特征 ,利用这些特征用Candide模型对人脸进行适配。本算法对人脸模型的全局适配没有旋转限制 ,而且表情活动单... 基于表情活动单元的人脸模型自动适配是极低码率可视电话模型基编码所必需的。本文提出的算法使用变形模板估计眼睛和嘴巴的特征 ,利用这些特征用Candide模型对人脸进行适配。本算法对人脸模型的全局适配没有旋转限制 ,而且表情活动单元的初值决定于模仿适配。算法在视频序列Akiyo和MissAmerica(CIF ,10Hz)上实验 ,证明了其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编码 表情活动单元 人脸模型 自动适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点动态选择的三维人脸点云模型重建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素雅 何宏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29-634,共6页
针对典型的点云配准方法中伪特征点过多导致配准效率低和配准结果不精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点动态选择的三维人脸点云模型重建方法。该方法在粗配准阶段,采用动态特征矩阵求解法获取粗匹配特征变换矩阵以避免伪特征点的干扰。在精... 针对典型的点云配准方法中伪特征点过多导致配准效率低和配准结果不精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点动态选择的三维人脸点云模型重建方法。该方法在粗配准阶段,采用动态特征矩阵求解法获取粗匹配特征变换矩阵以避免伪特征点的干扰。在精配准过程中,采用二次加权法向量垂直距离法在人脸流形表面选择更有效的特征点以减少伪特征点的数量,并采用基于特征融合与局部特征一致性的迭代最近点方法进行精配准。经过对比实验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实现高精度且快速的三维人脸点云模型重建,且均方根误差达到1.8165 mm,相较其他算法,其在模型重建精度和效率方面都有所提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人脸点云模型重建 动态特征矩阵 二次加权法向量垂直距离 特征融合 局部特征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妆容风格补丁激活的对抗性人脸隐私保护
15
作者 袁霖 黄令 +4 位作者 郝凯乐 张家伟 朱明瑞 王楠楠 高新波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05-413,共9页
人脸识别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但也引发了大众对个人隐私的担忧。人们通过社交媒体和网络发布的人脸图像可能会遭到不法机构的收集,并被人脸识别系统识别出身份从而窃取与用户相关的隐私信息。因此,需要一种隐私保护机... 人脸识别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但也引发了大众对个人隐私的担忧。人们通过社交媒体和网络发布的人脸图像可能会遭到不法机构的收集,并被人脸识别系统识别出身份从而窃取与用户相关的隐私信息。因此,需要一种隐私保护机制,使得用户通过公开媒体发布的人脸图像能够被正常观看,却可以防止人脸识别系统从中提取准确的身份信息。主流的基于对抗样本的方法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解决这一问题,但难免会在图像中引入可被轻易察觉的噪声。人们通过社交媒体等平台分享个人照片时往往会加入一些美颜特效,因此,在为图像添加美化效果的同时巧妙地嵌入对抗性扰动,从而实现对图片的身份隐私保护是一种两全的选择。对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妆容风格补丁激活的人脸图像身份隐私保护方法。该方法将参考人脸图像的妆容风格,通过特征补丁的方式激活到原始人脸图像的特征中,再将激活后的特征重建为含妆容的对抗性人脸图像,同时利用身份隐私增强模块,通过迫使生成图像的身份特征逼近一个目标身份从而获得对抗性隐私保护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生成的人脸图像不仅具有更好的视觉效果和多样化的妆容风格,还能够有效防御多种黑盒人脸识别模型造成的隐私侵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隐私 妆容风格 特征补丁 身份隐私保护 黑盒人脸识别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模型的多姿态人脸识别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军 刘直芳 +2 位作者 张秀琼 高志升 袁红照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0-145,共6页
提出了一种利用三维人脸模型匹配二维人脸图像的分层人脸识别方法和基于模糊数学的人脸姿态角度估计算法。对多姿态二维图像进行姿态空间划分,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PCA)形成多姿态特征脸。识别过程首先估计测试图像姿态和模糊姿态角,在... 提出了一种利用三维人脸模型匹配二维人脸图像的分层人脸识别方法和基于模糊数学的人脸姿态角度估计算法。对多姿态二维图像进行姿态空间划分,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PCA)形成多姿态特征脸。识别过程首先估计测试图像姿态和模糊姿态角,在估计的姿态空间内采用基于PCA的方法进行第一层识别得到候选个体,然后利用候选个体的三维模型结合模糊姿态角产生虚拟图像,利用相关进行第二层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姿态的变化有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人脸模型 人脸识别 特征脸 多姿态 模糊姿态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定人脸的3D模型生成与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杜平 徐大为 刘重庆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88-293,共6页
计算机3D人脸对象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包括虚拟现实、辅助教学、远程会议、人机交互、游戏娱乐、电影制作等诸多方面。提出了利用区域差值法的算法实现基于两幅人脸图像生成具有特定人特征的3D人脸模型,并在生成的特定人3D人脸模型的基... 计算机3D人脸对象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包括虚拟现实、辅助教学、远程会议、人机交互、游戏娱乐、电影制作等诸多方面。提出了利用区域差值法的算法实现基于两幅人脸图像生成具有特定人特征的3D人脸模型,并在生成的特定人3D人脸模型的基础上实现了基于MPEG 4的特定人的人脸动画功能,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人脸模型3 人脸动画 MPEG-4 人脸动画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般模型的单幅人脸照片三维重建 被引量:12
18
作者 署光 姚莉秀 +1 位作者 陈鲁 杨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32-436,共5页
针对由单幅照片进行三维人脸自动重建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一般模型变形的快速三维重建方法.先通过稀疏形变模型获取照片人脸特征点的深度信息,再将一般人脸模型变形到特定人脸,并使用基于肤色模型的插值合成皮肤纹理.实验证明,三维人脸重... 针对由单幅照片进行三维人脸自动重建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一般模型变形的快速三维重建方法.先通过稀疏形变模型获取照片人脸特征点的深度信息,再将一般人脸模型变形到特定人脸,并使用基于肤色模型的插值合成皮肤纹理.实验证明,三维人脸重建方法快速简便,且只需单幅人脸照片,真实感强,并且可生成多种姿态、光照和表情的人脸图像,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人脸重建 形变模型 一般人脸模型 纹理映射 肤色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人脸网格模型的特征区域细节调整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雷林华 朱虹 +2 位作者 涂善彬 邓颖娜 杨杰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194-196,224,共4页
人脸网格模型的调整是基于模型人脸合成技术的关键步骤,获得的虚拟人脸能否逼真地模拟真实人脸,其特征区域的细节调整是非常重要的。为此,提出了一种自动调整模型特定区域细节的方法。首先,对检测出的眼睛、嘴巴等特征区域,确定出其外... 人脸网格模型的调整是基于模型人脸合成技术的关键步骤,获得的虚拟人脸能否逼真地模拟真实人脸,其特征区域的细节调整是非常重要的。为此,提出了一种自动调整模型特定区域细节的方法。首先,对检测出的眼睛、嘴巴等特征区域,确定出其外凸包点集,通过曲线拟合得出其完整外轮廓,然后对此轮廓点以及已经粗调的对应模型点进行坐标转换,在转换后的坐标系中,对模型中相应的细节数据进行修改,实现模型和人脸图像的配准。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提高模型细节匹配上有明显的改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模型 模型调整 凸包算法 曲线拟合 坐标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肤色模型、神经网络和人脸结构模型的平面旋转人脸检测 被引量:73
20
作者 张洪明 赵德斌 +2 位作者 高文 高文 高文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250-1256,共7页
人脸检测是智能人机接口的关键技术之一,它在人脸识别、表情识别、人脸合成和人脸编码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该文针对复杂背景下的彩色图像,提出了一种基于肤色模型、人脸平面旋转角度检测和正面人脸结构特征的人脸检测算法.该方法... 人脸检测是智能人机接口的关键技术之一,它在人脸识别、表情识别、人脸合成和人脸编码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该文针对复杂背景下的彩色图像,提出了一种基于肤色模型、人脸平面旋转角度检测和正面人脸结构特征的人脸检测算法.该方法首先建立了一个人脸肤色分布模型;其次采用神经网络计算和瞳孔定位操作,实现了由粗到精的人脸平面旋转角检测;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结构的正面人脸检测策略.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能够适应不同的光照环境,可以检测不同大小、不同平面旋转角的人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肤色模型 神经网络 人脸结构模型 平面旋转人脸检测 人脸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