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8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芩苷纳米药物对过氧化氢诱导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衰老的改善作用
1
作者 莫欣荷 万有琼 +3 位作者 汪巳卜 马琴 张俊 陈英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118,共9页
为了探讨负载黄芩苷(BAI)的交联硫辛酸纳米胶囊(BAI@cLANCs)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衰老的影响,采用MTT法考察BAI@cLANCs的HUVECs毒性;MTT法、细胞核染色法、SA-β-gal染色法确定H_(2)O_(2)诱导HUVEC... 为了探讨负载黄芩苷(BAI)的交联硫辛酸纳米胶囊(BAI@cLANCs)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衰老的影响,采用MTT法考察BAI@cLANCs的HUVECs毒性;MTT法、细胞核染色法、SA-β-gal染色法确定H_(2)O_(2)诱导HUVECs衰老的最佳浓度;荧光显微镜成像法、流式细胞术评估BAI@cLANCs的细胞摄取效果;SA-β-gal染色法测定细胞衰老比例,荧光显微镜成像法、多功能酶标仪检测衰老细胞中活性氧(ROS)水平,脂质氧化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内丙二醛(MDA)含量,碘化丙啶单染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结果显示:BAI@cLANCs(以BAI的浓度进行定量)在2.80~112 mmol/L范围内对HUVECs生长无显著影响;H_(2)O_(2)诱导HUVECs衰老的最佳条件为200μmol/L、25 min;cLANCs作为药物递送载体能显著增强BAI在HUVECs上的摄取效率;与正常组相比,H_(2)O_(2)模型组细胞活力下降,SA-β-gal染色阳性率增高,ROS、MDA含量增多,细胞阻滞于S期,进入G_(2)/M期的细胞减少;与H_(2)O_(2)模型组相比,BAI组、cLANCs组、BAI+cLANCs组、BAI@cLANCs组细胞活力升高,SA-β-gal染色阳性率降低,ROS、MDA含量减少,S期细胞百分比降低,进入G_(2)/M期的细胞增加,其中BAI@cLANCs组抗衰老效果最佳。研究结果表明,BAI与cLANCs均具有抗衰老活性,以cLANCs作为药物载体来负载BAI制成的BAI@cLANCs存在联合抗衰老的优势,可有效延缓H_(2)O_(2)诱导的HUVECs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交联硫辛酸纳米胶囊 过氧化氢 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抗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B7-H3抑制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生长、迁移和血管形成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宇 王南楠 +4 位作者 牛可 凌惠娟 朱亚玉 胡伟 陈礼文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11-1316,共6页
目的探讨靶向抑制协同信号分子B7-H3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生长、迁移及血管生成能力影响。方法使用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敲减HUVECs B7-H3分子,采用CCK-8实验检测2... 目的探讨靶向抑制协同信号分子B7-H3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生长、迁移及血管生成能力影响。方法使用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敲减HUVECs B7-H3分子,采用CCK-8实验检测24 h、48 h和72 h细胞增殖;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24 h细胞迁移;三维细胞培养观察细胞血管生成。结果与空序列转染的阴性对照(siRNA-Control)组比较,siRNA-720、siRNA-1707和siRNA-16903条备选siRNA对B7-H3表达的抑制效果不同,siRNA-1690抑制率明显高于siRNA-720和siRNA-1707,因此,选择使用siRNA-1690序列进行后续实验。CCK-8细胞活力实验结果显示,敲减B7-H3后24 h、48 h和72 h HUVECs增殖能力分别下降24%、22%(P>0.05,与24 h比较)和15%(P<0.05,与48 h比较);Transwell迁移实验表明,与siRNA-Control组对比,敲减B7-H3的HUVECs 24 h迁移能力明显减低(P<0.01);三维细胞培养结果表明,采用si-B7-H3敲减B7-H3基因后,HUVECs血管生成能力明显下降(P<0.01)。结论靶向B7-H3抑制HUVECs生长、迁移及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信号分子 血管生成 靶向药物 小干扰RNA 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棱、莪术含药血清对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和VE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9
3
作者 叶兰 徐晓玉 +2 位作者 李荣亨 何正光 陈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1-124,共4页
目的探讨三棱、莪术含药血清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VEGF表达影响。方法以三棱、莪术含药血清作用于VEGF诱导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umbili-calveinendothelialcell-1... 目的探讨三棱、莪术含药血清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VEGF表达影响。方法以三棱、莪术含药血清作用于VEGF诱导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umbili-calveinendothelialcell-1,HUVEC-1),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MTT法观察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blot和RT-PCR方法分别检测内皮细胞VEGF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三棱、莪术5.0g·kg-1·d-1、2·5g·kg-1·d-1大鼠含药血清可使正常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排列紊乱,明显梭形化。5.0g·kg-1·d-1大鼠10%、5%、2.5%含药血清组和2.5g·kg-1·d-1大鼠10%含药血清组HUVEC-1细胞的增殖显著低于空白血清相同浓度组(P<0·05)。5.0g·kg-1·d-1、2.5g·kg-1·d-1大鼠5%的含药血清使HUVEC-1细胞VEGF蛋白、VEGF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结论三棱、莪术含药血清可抑制VEGF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其机制与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棱 莪术 含药血清 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VE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堡茶多糖理化性质、体外抗氧化及其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6
4
作者 应乐 潘越 +1 位作者 王岳飞 徐平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5-37,共13页
以六堡茶为原料,利用水提醇沉法制得茶多糖粗品,经脱蛋白纯化后用30%、50%、70%的乙醇溶液进行分段,得到3种六堡茶多糖LTPS-30、LTPS-50和LTPS-70,并分析了其化学组成、分子量分布等理化性质;以自由基清除法(ABTS)和铁离子还原法(FRAP)... 以六堡茶为原料,利用水提醇沉法制得茶多糖粗品,经脱蛋白纯化后用30%、50%、70%的乙醇溶液进行分段,得到3种六堡茶多糖LTPS-30、LTPS-50和LTPS-70,并分析了其化学组成、分子量分布等理化性质;以自由基清除法(ABTS)和铁离子还原法(FRAP)评价其抗氧化活性;并以Na2S2O3损伤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为模型,探讨了它们对HUVEC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3种六堡茶多糖样品均为主要含有2个组分的非均一酸性多糖,平均分子量和总糖含量均为LTPS-70<LTPS-50<LTPS-30;而在蛋白质和总酚含量及两种抗氧化体系下的抗氧化活力均为LTPS-70>LTPS-50>LTPS-30,且LTPS-70表现出最强的细胞保护作用。说明茶多糖粗品经70%乙醇纯化后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堡茶 茶多糖 抗氧化活性 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素E_2对大鼠巨噬细胞株NR8383合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进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成管、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勉 龚艺 +4 位作者 韦锦燕 谢多 王京 余艳红 全松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36-940,共5页
目的探究前列腺素E_2(PGE_2)对大鼠巨噬细胞株NR8383细胞合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调控作用以及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趋化成管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0.1 nmol/L PGE_2、1 nmol/L PGE_2、1 nmol/L PGE_2+10 nmol/L EP2受体抑制剂... 目的探究前列腺素E_2(PGE_2)对大鼠巨噬细胞株NR8383细胞合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调控作用以及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趋化成管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0.1 nmol/L PGE_2、1 nmol/L PGE_2、1 nmol/L PGE_2+10 nmol/L EP2受体抑制剂AH6809+10 nmol/L EP4受体抑制剂AH23848处理的NR8383细胞作为各实验组,选择未经PGE2以及其特异性受体抑制剂处理的NR8383细胞作为对照组,采用Western blot和qPCR方法检测各组NR8383细胞内VEGF蛋白以及m RNA的表达水平;收集以上各处理组的细胞培养上清液分别刺激HUVECs,运用TRANSWELL小室、Matrigel胶细胞成管实验等实验方法,观察PGE_2调控巨噬细胞对HUVEC迁移效应和成管能力的影响。结果随着NR8383细胞培养液中加入PGE_2浓度增高,其VEGF蛋白表达和VEGF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0.1 nmol/L、1 nmol/L PGE_2处理过的NR8383细胞培养上清液可以显著增加HUVEC细胞形成的小管面积,形成小管面积随着PGE_2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P<0.05);HUVECs的迁移运动也随着PGE_2处理浓度的升高不同程度的增强,HUVECs趋化的数量显著升高(P<0.05);研究发现PGE_2特异性的EP2/EP4受体拮抗剂AH6809/AH23848,可以显著抑制PGE_2增强NR8383细胞内VEGF mRNAs表达的作用并且也显著抑制PGE2增强NR8383细胞促进HUVECs成管和趋化能力的效应(P<0.05)。结论 PGE2可以通过作用NR8383细胞表面对应的EP2/EP4受体调控VEGF的合成,促进HUVEC趋化和成管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素E2 大鼠肺泡巨噬细胞株NR8383 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多糖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保护脂多糖损伤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活性与分泌功能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倩 韦建瑞 +2 位作者 张雷 周兆 吕林林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40-246,共7页
目的:观察枸杞多糖(LBP)对脂多糖(LPS)致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LBP组、LPS模型组、LBP+LPS实验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Western-blo... 目的:观察枸杞多糖(LBP)对脂多糖(LPS)致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LBP组、LPS模型组、LBP+LPS实验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Western-blot法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活酶(iNOS)、Caspase-3及NF-κB p65蛋白水平,ELISA法检测上清液TNF-α、IL-1β水平,Gries法测上清一氧化氮(NO)含量,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丙二醛(MDA).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PS模型组HUVEC增殖活力显著下降,NF-κB p65蛋白、iNOS、NO、TNF-α、IL-1β、MDA及Caspase-3水平显著升高,LBP处理则可部分增加受损内皮细胞的增殖活性,NF-κB p65蛋白、iNOS、NO、TNF-α、IL-1β、MDA及Caspase-3水平显著下降.结论:枸杞多糖对脂多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与抑制NF-k B信号通路、抑制促炎因子TNF-α和IL-1β释放,抑制NO合成、减轻氧化应激,抑制凋亡蛋白Caspase-3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多糖 脂多糖 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DPH氧化酶在高脂诱导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8
7
作者 许文虎 金春子 +2 位作者 王晓龙 丛柏林 崔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574-1578,共5页
目的探讨NADPH氧化酶在高脂诱导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氧化应激损伤中的作用。方法不同浓度(0.1、0.2、0.4、0.8 mmol·L^(-1))棕榈酸(palmitic acid,PA)刺激HUVECs 0、12、24、48... 目的探讨NADPH氧化酶在高脂诱导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氧化应激损伤中的作用。方法不同浓度(0.1、0.2、0.4、0.8 mmol·L^(-1))棕榈酸(palmitic acid,PA)刺激HUVECs 0、12、24、48 h,CCK-8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能力;免疫印迹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NADPH氧化酶亚基p22phox、p47phox、p67phox、gp91phox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细胞内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表达水平。结果 0.4 mmol·L^(-1)PA刺激HUVECs 24、48 h组的细胞增殖率出现明显降低。因此,实验中我们采用0.4 mmol·L^(-1)PA刺激24 h作为模型组;0.4 mmol·L^(-1)PA刺激HUVECs24、48 h时,p22phox、p47phox、p67phox、gp91phox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24 h组与48 h组差异不明显(P>0.05);0.4mmol·L^(-1)PA刺激血管内皮细胞24、48 h时,细胞内ROS表达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24 h组与48 h组差异不明显(P>0.05);与模型组(0.4 mmol·L^(-1)PA刺激24 h)相比,NADPH氧化酶抑制剂diphenyliodonium(DPI,10μmol·L^(-1))预处理可以使模型组血管内皮细胞ROS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结论 NADPH氧化酶活性对高脂所致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DPH 高脂 棕榈酸 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氧化应激损伤 R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糖环境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孙劼 沈玺 +3 位作者 谢冰 钟一声 陆琼 孙悦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09-1713,共5页
目的探讨高糖环境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凋亡的影响,及其与Caspase-3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将培养成功的HUVEC以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培养48 h,TUNEL法观察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仪(Annexin V-FITC及PI双荧光)检测细胞存活、凋亡和坏... 目的探讨高糖环境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凋亡的影响,及其与Caspase-3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将培养成功的HUVEC以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培养48 h,TUNEL法观察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仪(Annexin V-FITC及PI双荧光)检测细胞存活、凋亡和坏死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观察细胞中活性Caspase-3的表达。结果光学显微镜观察高糖组(33 mmol/L)内凋亡细胞明显多于正常糖浓度组(5.5 mmol/L);随机选择3个视野,高糖组TUNEL阳性的细胞数多于正常糖浓度组。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正常糖浓度组细胞凋亡率为(4.10±2.16)%,细胞坏死率为(0.47±0.05)%,存活细胞率为(94.44±2.13)%;高糖组细胞凋亡率为(16.13±1.51)%,细胞坏死率为(1.09±0.27)%,存活细胞率为(81.99±1.13)%,凋亡细胞百分率与正常糖浓度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ting法显示正常糖浓度组Caspase-3/β-actin为0.062±0.005,高糖组Caspase-3/β-actin为0.125±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糖组活性Caspase-3表达量增强。结论高糖环境培养下的HUVEC凋亡增加,可能与活性Caspase-3表达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 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凋亡 Caspas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鞣花酸体外抗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血管生成 被引量:4
9
作者 于娅 潘嘉 +4 位作者 吴建明 李利民 李翔 邹文俊 秦旭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82-1186,共5页
目的观察鞣花酸体外抗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血管生成作用,以及对PDGFB,JAK/STAT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SRB法、划痕法及Matrigel体外成管实验分别考察鞣花酸对HUVEC增殖、迁移及小管形成的影响;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RT-PCR)法、酶... 目的观察鞣花酸体外抗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血管生成作用,以及对PDGFB,JAK/STAT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SRB法、划痕法及Matrigel体外成管实验分别考察鞣花酸对HUVEC增殖、迁移及小管形成的影响;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RT-PCR)法、酶联免疫法(ELISA)法、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观察鞣花酸对HUVEC细胞PDGFB mRNA表达、对细胞上清中PDGFB分泌及对细胞中PDGFB、STAT3、p-STAT3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鞣花酸能显著抑制HUVEC增殖、迁移和小管形成(P<0.01或P<0.05),其增殖抑制作用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迁移和小管形成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同时,鞣花酸能显著降低PDGFB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P<0.01或P<0.05),降低STAT3蛋白的磷酸化水平(P<0.01或P<0.05),而对STAT3蛋白表达总量无变化。结论鞣花酸可能通过下调内皮细胞中PDGFB的表达并进一步抑制下游STAT3蛋白磷酸化来抑制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鞣花酸 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 血管生成 PDGFB STAT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人端粒酶逆转录酶促进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增殖 被引量:4
10
作者 林若芸 黎丹戎 +2 位作者 钟艳平 王琪 李力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4-89,共6页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是端粒酶的催化亚基,专司在染色体末端添加端粒重复序列,与维持端粒长度与功能有关.为探索hTERT的生物学功能,本研究以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为研究对象,观察了hT...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是端粒酶的催化亚基,专司在染色体末端添加端粒重复序列,与维持端粒长度与功能有关.为探索hTERT的生物学功能,本研究以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为研究对象,观察了hTERT基因过表达对hUVEC细胞增殖作用和端粒酶活性的影响.利用构建的pEGFP-C1-hTERT融合基因表达载体转染hUVEC,结果显示,转染后的细胞可见GFP表达,提示转染细胞有GFP-hTERT融合蛋白表达.RT-PCR、免疫组化和TRAP-PCR-ELISA法显示,与未转染细胞比较,转染细胞的hTERT mRNA、蛋白质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端粒酶活性明显增强.MTT实验显示,转染hTERT基因的细胞在72 h后细胞增殖速率明显大于未转染细胞及空载体转染细胞.结果提示,过表达hTERT基因可提高血管内皮细胞端粒酶的活性和增殖能力.实验结果证明,端粒酶活性与细胞增殖活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真核表达载体 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化蛋白C对脂多糖诱导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平 章永平 +1 位作者 乔敏敏 袁耀宗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70-274,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活化蛋白C(APC)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凋亡的作用。方法:将培养成功的HUVECs通过LPS(1 mg/L)孵育诱导细胞凋亡模型,并给予APC(10μg/L)或APC(50μg/L)建立药物治疗组,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细胞...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活化蛋白C(APC)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凋亡的作用。方法:将培养成功的HUVECs通过LPS(1 mg/L)孵育诱导细胞凋亡模型,并给予APC(10μg/L)或APC(50μg/L)建立药物治疗组,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细胞组和单独LPS(1 mg/L)诱导细胞凋亡组。应用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DNA ladder与TUNEL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Annexin-Ⅴ/PI双标记行流式细胞仪测定定量观察细胞凋亡率。同时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和Western blotting测定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以观察细胞的增殖变化。结果:通过细胞形态,DNA ladder和TUNEL荧光染色发现单独LPS诱导组的细胞可见明显的凋亡现象,而通过APC治疗组的细胞凋亡改变明显减轻和细胞凋亡率下降,同时细胞存活率和PCNA表达率增高,尤其在50μg/L时,与单独LPS诱导组细胞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APC拮抗LPS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并促进细胞的增殖,发挥保护细胞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蛋白C 脂多糖类 细胞凋亡 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何小静 王彦洁 +2 位作者 王宇 杨欣 李晓冬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15-919,共5页
目的目前认为内质网是心血管疾病治疗的新靶点,其应激反应在高血压心血管重塑中具有重要作用。文中通过建立衣霉素及二硫苏糖醇诱导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 目的目前认为内质网是心血管疾病治疗的新靶点,其应激反应在高血压心血管重塑中具有重要作用。文中通过建立衣霉素及二硫苏糖醇诱导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凋亡模型,探讨17-β雌二醇对衣霉素/二硫苏糖醇诱导HUVECs ERS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前期已确定10μmol/L衣霉素处理细胞10 h或2 mmol/L二硫苏糖醇处理细胞8 h为诱导细胞ERS凋亡最佳浓度和时间。浓度为10-8mol/L的17-β雌二醇对ERS的保护作用最明显。根据是否用衣霉素/二硫苏糖醇,17-β雌二醇,雌激素受体拮抗剂(ICI182,780和G15)处理进行如下分组:1空白对照A、B组;2衣霉素/二硫苏糖醇组;3衣霉素/二硫苏糖醇+17-β雌二醇组;4衣霉素/二硫苏糖醇+17-β雌二醇+ICI组;5衣霉素/二硫苏糖醇+17-β雌二醇+G15组;6衣霉素/二硫苏糖醇+17-β雌二醇+ICI+G15组。Western blot检测ERS诱导凋亡的标志分子GRP78、剪切的caspase 12及CHOP的表达,及Hochest染色检测凋亡细胞数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A、B组比较,衣霉素/二硫苏糖醇组GRP78、caspase-12和CHOP的表达升高(P<0.05);与衣霉素组比较,衣霉素+17-β雌二醇组GRP78、caspase-12和CHOP的表达均下降(6.80±1.07 vs4.01±0.46,1.54±0.32 vs 0.88±0.10,1.91±0.37 vs 0.91±0.02,P<0.05);与衣霉素+17-β雌二醇组比较,衣霉素+17-β雌二醇+ICI组CHOP表达升高(0.91±0.02 vs 0.96±0.02,P<0.05),衣霉素+17-β雌二醇+G15组GRP78、caspase-12表达升高(4.01±0.46 vs 5.25±0.80,0.88±0.10 vs 1.02±0.07,P<0.05),衣霉素+17-β雌二醇+ICI+G15组GRP78、caspase-12和CHOP的表达升高(P<0.05)。与二硫苏糖醇组比较,二硫苏糖醇+17-β雌二醇组GRP78和CHOP表达均下降(1.81±0.08 vs 1.30±0.14,1.00±0.13 vs 0.51±0.01,P<0.05);与二硫苏糖醇+17-β雌二醇组比较,二硫苏糖醇+17-β雌二醇+ICI组GRP78和CHOP的表达下降(P<0.05),二硫苏糖醇+17-β雌二醇+G15组GRP78表达升高(P<0.05),二硫苏糖醇+17-β雌二醇+ICI+G15组GRP78、caspase-12和CHOP的表达升高(P<0.05)。Hochest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数目的变化与Western blot的结果一致。结论 17-β雌二醇可抑制衣霉素/二硫苏糖醇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RS引起的凋亡,雌激素通过调节雌激素受体保持ERS的稳态,进而保护心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内质网应激 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凋亡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碱对U937细胞及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泽松 陈建斌 +4 位作者 牟君 葛群芳 卢前微 廖阳 黄宗干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7年第7期773-777,共5页
目的:观察苦参碱(Matrine,Mat)对U937细胞及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培养技术,通过细胞形态、MTT实验、细胞周期测定观察Mat对U937细胞及HUVECs增殖的影响。结果:Mat(0.2~0.5mg/mL)作用24... 目的:观察苦参碱(Matrine,Mat)对U937细胞及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培养技术,通过细胞形态、MTT实验、细胞周期测定观察Mat对U937细胞及HUVECs增殖的影响。结果:Mat(0.2~0.5mg/mL)作用24h后对U937细胞均有增殖抑制作用(P〈0.05或P〈0.01),在该浓度范围内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其作用U937细胞48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约为0.4mg/mL,有效作用时间为1d;Mat(0.1~0.5mg/mL)作用24、48、72h后对HUVECs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亦无剂量和时间依赖性(P〉0.05);Mat(0.2~0.5mg/mL)作用U937细胞48h后,S期细胞比例增加,细胞发生S期阻滞(P〈0.05或P〈0.01);Mat(0.1~0.5mg/mL)作用HUVECs 48h后,对细胞周期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一定浓度Mat对U937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Mat在一定浓度和时间下不能抑制HUVECs增殖,对其细胞周期亦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U937细胞 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MGB1基因真核细胞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晓娟 李旭 +1 位作者 栾正刚 马晓春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3-145,共3页
目的构建HMGB1基因真核细胞表达载体并检测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方法提取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总RNA,反转录为cDNA。PCR扩增HMGB1全长编码基因,构建成pcDNA-3.1-myc-his-B-HMGB1真核细胞表达载体。转染HUVEC,Western blot检测... 目的构建HMGB1基因真核细胞表达载体并检测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方法提取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总RNA,反转录为cDNA。PCR扩增HMGB1全长编码基因,构建成pcDNA-3.1-myc-his-B-HMGB1真核细胞表达载体。转染HUVEC,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HMGB1基因的表达改变。结果构建HMGB1全长基因真核细胞表达载体成功,酶切鉴定及测序鉴定表明载体构建正确,转染HUVEC后可检测到外源性蛋白的表达,对照组无外源性蛋白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HMGB1全长基因真核细胞表达载体并可转染至HUVEC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1基因 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真核细胞表达载体 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介导下不同浓度声诺维影响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及活性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玉凤 任卫东 +3 位作者 唐力 陈昕 马春艳 张莹 《广西科学》 CAS 2009年第2期219-221,224,共4页
为了探讨超声介导不同浓度微泡造影剂(MBCA)-声诺维(SonoVue)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凋亡及活性的影响。应用Annexin-v-FITC和PI双标记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检测不同浓度SonoVue对HUVEC凋亡及活性的影响。结果在超声介导下,随着Son... 为了探讨超声介导不同浓度微泡造影剂(MBCA)-声诺维(SonoVue)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凋亡及活性的影响。应用Annexin-v-FITC和PI双标记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检测不同浓度SonoVue对HUVEC凋亡及活性的影响。结果在超声介导下,随着SonoVue浓度的增加,活细胞数呈减少趋势,早期凋亡、晚期凋亡和坏死细胞数呈增加趋势。超声介导下(超声能量一定时)不同浓度SonoVue对HUVEC有着不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微泡造影剂 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缩生长因子促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成血管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宦俊 窦磊 +1 位作者 严崎方 杨德琴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47-251,共5页
目的研究浓缩生长因子(CGF)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的增殖、迁移和分化的作用。方法取健康志愿者静脉血制成CGF,再用CGF制备浓缩生长因子提取液(CGFe)。体外培养细胞分为2%CGFe组、5%CGFe组、10%CGFe组和对照组。CCK-8和细胞周... 目的研究浓缩生长因子(CGF)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的增殖、迁移和分化的作用。方法取健康志愿者静脉血制成CGF,再用CGF制备浓缩生长因子提取液(CGFe)。体外培养细胞分为2%CGFe组、5%CGFe组、10%CGFe组和对照组。CCK-8和细胞周期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划痕实验检测内皮细胞迁移;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 RT-PCR)检测各组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趋化因子受体4(CXCR4)、血小板衍生因子(PDGF)m RNA表达量。结果 CCK-8法和细胞周期结果显示CGFe明显促进细胞增殖(P<0.05),且增殖效应呈CGFe浓度依赖性,各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划痕实验中12 h时实验组划痕愈合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愈合效率与CGFe浓度呈正比(P<0.05);CGFe明显促进VEGF、CXCR4、PDGF的m RNA表达量,促进效应与浓度呈正比(P<0.05)。结论 CGFe能有效促进HUVECs的增殖、迁移和成血管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缩生长因子 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增殖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活性玻璃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及成血管的作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黄丽东 宫玮玉 董艳梅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71-377,共7页
目的:研究以植酸为前驱体制备的生物活性玻璃(phytic acid derived bioactive P2O5-SiO2-CaO gel-glasses,PSC)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增殖、分化及体外成血管的作用。方法:用内皮细胞培养... 目的:研究以植酸为前驱体制备的生物活性玻璃(phytic acid derived bioactive P2O5-SiO2-CaO gel-glasses,PSC)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增殖、分化及体外成血管的作用。方法:用内皮细胞培养基(endothelial cell medium,ECM)按梯度浓度(0.01、0.1、1和2 g/L)分别制备PSC浸提液培养HUVECs,在第1、3、5、7、10天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法对细胞的增殖能力进行检测,并与ECM培养的对照组HUVECs进行比较。根据增殖实验结果,选择最适宜HUVECs生长的PSC浸提液浓度用于后续实验。后续实验分为两组:实验组用PSC浸提液培养HUVECs(PSC组),对照组用ECM培养HUVECs(ECM组)。采用实时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RT-PCR)于第2、4、7天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的基因表达;通过小管形成实验观察第4、10小时PSC浸提液对HUVECs形成小管的形态与数目的影响,并用Image J软件定量分析。结果:用MTT法筛选最适生长浓度,结果提示0.1 g/L PSC浸提液对HUVECs的增殖促进作用最为显著,在第5、7天时细胞光密度值显著高于其他浓度实验组及对照组(P<0.05)。0.1 g/L PSC组可显著上调HUVECs成血管基因VEGF、bFGF的表达(P<0.05);第4天时,PSC组VEGF、bFGF的基因表达量分别是ECM组的1.59和1.45倍;第7天时,PSC组VEGF、bFGF的基因表达量分别是ECM组的1.98和1.37倍。在小管形成实验第10小时,PSC组小管的成熟度与密度优于ECM组,PSC组的小管数目(29.63±2.29)高于ECM组(20.13±2.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SC具有促进HUVECs增殖、分化及体外成血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玻璃 组织工程 血管再生 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RNA-24对过氧化氢诱导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2
18
作者 颜渊鸳 李丹 +5 位作者 赵燕姣 陶晓静 沈凤 杨鹏 罗雪兰 欧和生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15,共9页
目的探讨微RNA-24(miR-24)对H2O2诱导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存活、迁移和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转染miR-24高表达、miR-24抑制物(anti-miR-24)及其阴性对照慢病毒质粒(miR-24 NC)构建稳转细胞,3种细胞用H2O2500μmol&#... 目的探讨微RNA-24(miR-24)对H2O2诱导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存活、迁移和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转染miR-24高表达、miR-24抑制物(anti-miR-24)及其阴性对照慢病毒质粒(miR-24 NC)构建稳转细胞,3种细胞用H2O2500μmol·L^-1处理12 h。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率,Hoechst33258染色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miR-24,Bax,Bcl-2和胱天蛋白酶3 mRNA表达水平,Western印迹法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Bax、Bcl-2和胱天蛋白酶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miR-24 NC组比,miR-24高表达组miR-24表达升高(P<0.05),而anti-miR-24组降低(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H2O2组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细胞存活和迁移率降低(P<0.05),表明氧化损伤模型构建成功。与H2O2+miR-24 NC组比,H2O2+miR-24高表达组上述指标较H2O2+miR-24 NC组升高(P<0.05),促凋亡蛋白Bax和胱天蛋白酶3 mRNA与蛋白表达量增加,抑凋亡蛋白Bcl-2 mRNA和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而H2O2+anti-miR-24组可降低细胞凋亡率、增加细胞存活和迁移率,降低Bax和胱天蛋白酶3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增加Bcl-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氧化应激状态下,miR-24可通过上调Bax、胱天蛋白3表达和下调Bcl-2蛋白表达,促进HUVEC凋亡和抑制其存活和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RNA-24 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过氧化氢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伏马毒素B_1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毒性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曹喜锋 秦伟森 +2 位作者 熊永晅 李楠 邓衔柏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777-1784,共8页
为探究伏马毒素B_1(FB_1)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的毒性及作用机制,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的FB_1处理HUVEC,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氧化应激,流式细胞术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Hoechst3334... 为探究伏马毒素B_1(FB_1)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的毒性及作用机制,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的FB_1处理HUVEC,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氧化应激,流式细胞术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Hoechst33342染色检测细胞凋亡,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转录情况。结果显示:FB_1处理组在低质量浓度(2.5、5μg·mL^(-1))短时间(6、12h)处理后细胞活力变化不显著,超过此剂量和时间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且质量浓度为10、20μg·mL^(-1) FB_1处理组活性氧(ROS)的荧光信号增强;FB_1处理组细胞周期由G_0/G_1期向S期转换时阻滞,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转录升高,Bcl-2转录显著降低(P<0.05),Caspase-9和Bax转录极显著升高(P<0.01)。结果表明,FB_1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有毒性作用,能抑制细胞增殖,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能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HUVEC凋亡。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FB_1对人类细胞的毒性作用机制及相关疾病治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马毒素B1 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毒性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镁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照射后NF-κB/ICAM-1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封士成 徐华林 +3 位作者 孙阳 徐瑞君 崔凤梅 涂彧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22-527,共6页
为研究硫酸镁对粘附蛋白ICAM-1及其调控基因NF-κB表达的影响,进而探讨硫酸镁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HUVEC)放射损伤的防护机制。取对数生长期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照射组、照射加药组,单次4 Gy ... 为研究硫酸镁对粘附蛋白ICAM-1及其调控基因NF-κB表达的影响,进而探讨硫酸镁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HUVEC)放射损伤的防护机制。取对数生长期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照射组、照射加药组,单次4 Gy X射线照射单纯照射组及照射加药组,其中照射加药组于照射前0.5 h加入1.25 mg/mL硫酸镁,收集样本,利用流式细胞术和RT-PCR法检测NF-κB、ICAM-1 mRNA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激光共聚焦检测NF-κB、ICAM-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照射后72 h内,NF-κB、ICAM-1 mRNA表达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其中照后3 h表达最为显著;在照射后48、72 h,1.25 mg/mL硫酸镁处理组中NF-κB/ICAM-1蛋白均低于单纯照射组。以上结果说明,电离辐射能够诱导NF-κB/ICAM-1高表达,而硫酸镁能抑制其表达,且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核转位来调控ICAM-1表达的途径参与辐射损伤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镁 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照射 ICAM-1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