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悬浮搅拌培养体系体外大量扩增人脐血造血干/祖细胞 被引量:1
1
作者 熊福银 陈昭烈 +2 位作者 刘红 胥照平 刘兴茂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2年第5期29-32,37,共5页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有效的脐血造血干 /祖细胞体外大量扩增培养体系。方法 :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的脐血单个核细胞在SCF ,IL - 3,IL - 6三种细胞因子的作用下 ,于悬浮搅拌培养体系中培养 ,分析其总细胞数、CFU -GM、CD34+ 细胞的扩增...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有效的脐血造血干 /祖细胞体外大量扩增培养体系。方法 :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的脐血单个核细胞在SCF ,IL - 3,IL - 6三种细胞因子的作用下 ,于悬浮搅拌培养体系中培养 ,分析其总细胞数、CFU -GM、CD34+ 细胞的扩增倍数。结果 :脐血单个核细胞在悬浮搅拌培养体系中培养 12天后 ,其总细胞数、CFU -GM、CD34+ 细胞的扩增倍数分别为 6 .31± 1.5 2 ,2 0 .6 3± 1.5 4和 7.11± 1.12。结论 :悬浮搅拌培养体系是脐血造血干 /祖细胞体外大量扩增的有效培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搅拌培养体系 体外大量扩增 人脐血造血干/祖细胞 造血细胞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脐血造血干/祖细胞体外扩增的实验研究
2
作者 欧阳建 苏畅 +4 位作者 秦浚川 李翠萍 张鹤云 陈兵 杨永公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57-562,共6页
探索脐血造血干 /祖细胞体外扩增的最佳条件 ;初步验证以单个核细胞作为培养起始细胞的可行性 .以脐血单个核细胞作为培养起始细胞 ,在IMDM培养基中加入不同的细胞因子组合培养 7d ,流式细胞仪测定培养前后的CD34+细胞百分数、CD34+CD3... 探索脐血造血干 /祖细胞体外扩增的最佳条件 ;初步验证以单个核细胞作为培养起始细胞的可行性 .以脐血单个核细胞作为培养起始细胞 ,在IMDM培养基中加入不同的细胞因子组合培养 7d ,流式细胞仪测定培养前后的CD34+细胞百分数、CD34+CD38- 细胞百分数 ,分别计算单个核细胞 ,CD34+细胞和CD34+CD38- 细胞的增长倍数 .培养 7d后 ,对照及各组合中脐血单个核细胞总数均比扩增前有十分显著的增加 ,但各组合相互之间扩增倍数差异不显著 .CD34+细胞总数均比扩增前有十分显著的增加 ,加入SCF使扩增倍数增加更明显 .未加入SCF的组合中CD34+CD38- 细胞总数与培养前相比无明显增长 ,相对于对照扩增倍数也无明显差异 ;而加入SCF的组合相对于对照则有明显扩增 .以上结果证实以单个核细胞作为培养的起始细胞也能达到较好的扩增效果 .在本实验所用的细胞因子组合中 ,以SCF +IL 1+IL 3+IL 6 +GM CSF +EPO效果最佳 .昆虫细胞基因工程生产的rhSCF及人尿来源的L TPO对细胞扩增具有刺激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 造血/祖细胞 体外扩增 细胞因子 小板生成素类似物 细胞培养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脐血造血干/祖细胞能在鼠肝中生长 被引量:5
3
作者 周胜利 董政军 +6 位作者 宋剑秋 栾佐 赵春华 阎文英 郭双风 曲伟红 宋道刚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91-394,共4页
肝脏干 /祖细胞的分化、再生以及它的生物特性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本研究报告当人脐血细胞经静脉输注给肝脏受损伤的及免疫功能缺陷的小鼠后 ,采用流式细胞术和组织配型 (HLA)的方法 ,结果发现 ,在输注 9周后鼠肝脏细胞内还存在... 肝脏干 /祖细胞的分化、再生以及它的生物特性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本研究报告当人脐血细胞经静脉输注给肝脏受损伤的及免疫功能缺陷的小鼠后 ,采用流式细胞术和组织配型 (HLA)的方法 ,结果发现 ,在输注 9周后鼠肝脏细胞内还存在有人脐血细胞 ,即使在灌洗后肝脏细胞的贴壁细胞培养及细胞集落 (CFU GEMM )中 ,也可以发现人脐血细胞的存在。结论 :证实了脐血造血干 /祖细胞能长期在肝脏中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细胞 造血祖细胞 肝脏细胞 小鼠 胚胎细胞 细胞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脐血造血干/祖细胞体外定向诱导分化过程中端粒酶的表达 被引量:1
4
作者 初飞 冯凯 +6 位作者 南雪 袁红丰 王冬梅 张锐 白慈贤 陈琳 裴雪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81-284,共4页
探讨脐血造血干/祖细胞体外诱导分化过程中端粒酶的表达,为造血干细胞产品的临床应用提供一个监测细胞增殖潜能和安全性的指标。用源自人脐血的CD34^+细胞及不同细胞因子组合(SCF+IL-3+IL-6+G-CSF,SCF+IL-3+IL-6+EPO)在体外进行诱导分化... 探讨脐血造血干/祖细胞体外诱导分化过程中端粒酶的表达,为造血干细胞产品的临床应用提供一个监测细胞增殖潜能和安全性的指标。用源自人脐血的CD34^+细胞及不同细胞因子组合(SCF+IL-3+IL-6+G-CSF,SCF+IL-3+IL-6+EPO)在体外进行诱导分化;用TRAP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TRAP-ELISA法检测CD34^+细胞及诱导分化细胞的端粒酶活性;用Western印迹法在蛋白水平检测端粒酶催化亚基hTERT的表达,用RT-PCR在细胞转录水平检测端粒酶催化亚基hTERT 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在体外诱导分化14-21天为细胞生长峰值,细胞总数可增加(1006.4±103.2)倍,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细胞数量不再增加。CD34^+细胞低度表达端粒酶活性和hTERT基因,在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端粒酶活性及hTERT表达逐渐升高,细胞诱导14天后端粒酶活性及hTERT表达下降,28天端粒酶活性及hTERT基因检测不出。结论:利用CD34^+细胞在体外定向诱导分化出的大量细胞,不具有无限增殖的特性,可安全地应用于临床,且利用端粒酶的检测可为临床应用诱导分化细胞的时机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祖细胞 诱导分化 端粒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的成骨细胞支持脐血造血干祖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黄晓兵 刘霆 +1 位作者 孟文彤 智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552-556,共5页
本研究利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的成骨细胞构建二维培养体系,探讨其体外支持脐血干/祖细胞生存的作用。体外进行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原代培养后诱导为成骨细胞,构建二维培养体系。将免疫磁珠分选的CD34+脐血干/祖细胞接种于其... 本研究利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的成骨细胞构建二维培养体系,探讨其体外支持脐血干/祖细胞生存的作用。体外进行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原代培养后诱导为成骨细胞,构建二维培养体系。将免疫磁珠分选的CD34+脐血干/祖细胞接种于其中,在无外源性细胞因子情况下进行体外培养,进行CFU,HPP-CFU和LTC-IC测定并将其分别与MSC、成骨细胞,MSC/成骨细胞(1∶2)作为饲养细胞的二维培养体系实验结果相比较。结果发现:在所构建的造血干/祖细胞(HSPC)二维培养体系中,骨髓MSC诱导成骨细胞对于脐血造血干/祖细胞培养的支持作用显著优于其他各组培养体系,尤其对长期造血干细胞(longterm-HSC)体外生存有更为明显地支持作用。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成骨细胞构建的二维体系对于脐血干/祖细胞体外培养具有支持作用,进一步证实成骨细胞对造血干细胞生存与增殖具有重要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细胞 成骨细胞 造血/祖细胞 二维培养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凋亡在脐血造血干/祖细胞冷冻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肖娟 邹萍 +3 位作者 黄士昂 胡中波 刘凌波 游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90-94,共5页
为探讨脐血造血干 /祖细胞冷冻损伤中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脐血CD34+ 细胞冻存前后细胞凋亡率、线粒体膜势能和Fas抗原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cl 2蛋白表达 ,用Westernblot和caspase 3蛋白活性分析检测caspase 3的表... 为探讨脐血造血干 /祖细胞冷冻损伤中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脐血CD34+ 细胞冻存前后细胞凋亡率、线粒体膜势能和Fas抗原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cl 2蛋白表达 ,用Westernblot和caspase 3蛋白活性分析检测caspase 3的表达 ,以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进行造血祖细胞集落分析。研究结果显示 ,CD34+ 细胞在 - 196℃冻存 2周或 4周后凋亡率增加 ,电泳出现DNA梯形条带 ,CFUs分别下降了 2 5 .2 %和 30 .1%。冷冻过程中细胞内线粒体膜势能下降 ,Bcl 2蛋白表达下调 ,而Fas抗原表达无明显改变。新鲜分离的CD34+ 细胞中caspase 3以分子量为 32kD的非活性酶原形式存在 ,冷冻过程中caspase 3被激活 ,可检测到分子量为 2 0kD的裂解片段 ,cas pase 3蛋白活性分别增加了 1.2倍和 1.5倍。结论 :凋亡在脐血造血干细胞冷冻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 ,其机制可能是通过线粒体介导的caspase依赖性途径执行 ,caspase 3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效应蛋白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造血/祖细胞 CD34^+细胞 冷冻保存 Caspas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血造血干/祖细胞移植SCID小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苏丽萍 郝福荣 +4 位作者 张永芳 缪竞诚 白艳艳 张占英 张澜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07-409,413,共4页
目的 :检测扩增后脐血造血干 祖细胞的体内移植能力和造血活性 ,建立脐血细胞体外扩增优化方案和体内移植的SCID小鼠模型。方法 :采用无基质接触的液体悬浮培养方法扩增脐血CD34+ 细胞 ,将扩增前后的细胞移植给预先经过亚致死量辐照的S... 目的 :检测扩增后脐血造血干 祖细胞的体内移植能力和造血活性 ,建立脐血细胞体外扩增优化方案和体内移植的SCID小鼠模型。方法 :采用无基质接触的液体悬浮培养方法扩增脐血CD34+ 细胞 ,将扩增前后的细胞移植给预先经过亚致死量辐照的SCID小鼠 ,4w后通过免疫荧光标记、PCR等检测存活小鼠体内的人源细胞。结果 :连续培养一定时间后 ,FL +TPO +SCF +IL 6组脐血细胞得到持续扩增 ,并能维持一定比例的CD34+ 细胞 ;SCF +IL 3+IL 6 +GM CSF +EPO组在第 2周时集落形成数已降低 ,第 4周时集落形成的细胞、CD34+ 细胞已基本检测不到。移植至少 4w后 ,在存活小鼠体内检测到人CD4 5 + 细胞和Alu基因。结论 :因子组合FL +TPO +CSF +IL 6可以有效扩增脐血CD34+ 细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研究 扩增 移植 造血细胞 造血祖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血CD34^+造血干/祖细胞基因表达图谱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群良 蔡海波 +1 位作者 刘启威 谭文松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通过脐血CD34+造血干/祖细胞的基因表达分析,理解造血干/祖细胞生物学特性。方法利用Min-iMACS免疫磁珠法从脐血细胞中分离CD34+造血干/祖细胞,提取总RNA,用SMART-PCR技术从微量RNA中扩增产生足够量的cDNA用于高密度点阵膜分析检测C... 目的通过脐血CD34+造血干/祖细胞的基因表达分析,理解造血干/祖细胞生物学特性。方法利用Min-iMACS免疫磁珠法从脐血细胞中分离CD34+造血干/祖细胞,提取总RNA,用SMART-PCR技术从微量RNA中扩增产生足够量的cDNA用于高密度点阵膜分析检测CD34+造血干/祖细胞表达的基因。结果在所检测的588个基因中,发现63个基因具有显著的表达水平,其中18个基因强表达。这些基因主要涉及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应激响应、凋亡、转录调节以及细胞周期等。结论对理解脐血干/祖细胞生物学性质以及指导造血干细胞体外培养提供了分子生物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4^+造血/祖细胞 SMART—PCR 高密度点阵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重组腺相关病毒对人脐血CD34^+造血干/祖细胞的转导效率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陈焱 陈方平 +3 位作者 彭建强 吴小兵 吴新华 傅敢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576-578,共3页
为探讨 2型重组腺相关病毒 (rAAV 2 )载体能否有效地转导脐血CD34+造血干 /祖细胞 ,采用rAAV 2 /GFP感染经免疫磁珠法分离的脐血CD34+造血干 /祖细胞 ,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GFP的表达。结果显示 ,转导 19小时后感染复数 (MOI)为 2× 1... 为探讨 2型重组腺相关病毒 (rAAV 2 )载体能否有效地转导脐血CD34+造血干 /祖细胞 ,采用rAAV 2 /GFP感染经免疫磁珠法分离的脐血CD34+造血干 /祖细胞 ,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GFP的表达。结果显示 ,转导 19小时后感染复数 (MOI)为 2× 10 5时 ,CD34+细胞GFP基因的表达率为 4 3%。结论 :rAAV 2能有效地转导脐血CD34+造血干 /祖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重组腺相关病毒 造血细胞 祖细胞 CD34^+细胞 AAV-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血造血干/祖细胞与脂肪干细胞共培养的作用距离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宋克东 刘天庆 +7 位作者 武爽 郭文华 郝永杰 方美云 石芳鑫 朱丽丽 马学虎 崔占峰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09-815,共7页
设计了一种细胞间距可调的trans well共培养方法,以研究脐带血来源的造血干/祖细胞(HS/PCs)和人脂肪干细胞(human-adipose derived stem cells,h-ADSCs)体外共培养时细胞间作用距离对造血干细胞扩增能力和脂肪干细胞在共培养后... 设计了一种细胞间距可调的trans well共培养方法,以研究脐带血来源的造血干/祖细胞(HS/PCs)和人脂肪干细胞(human-adipose derived stem cells,h-ADSCs)体外共培养时细胞间作用距离对造血干细胞扩增能力和脂肪干细胞在共培养后干细胞特性的影响。采用不同规格的砂纸打磨孔板的上壁面,经高精度游标卡尺测量,使两种细胞之间的有效接触间距为10--450μm不等。然后以h-ADSCs为基质细胞,分别考察HS/PCs和h-ADSCs在不同的作用距离下的共培养情况。其间每24小时对细胞进行计数,观察细胞形态。培养7天后对MNCs表面抗原CD34+、CFU-GM集落扩增倍数进行了检测;同时也对h.ADSCs表面抗原(CD13、CD29、CD34、CD44、CIM5、CD73、CD105、CD166、HLA-DR)及其多向分化潜能(成骨、成软骨、成脂肪)进行分析以鉴定其干细胞性能。结果表明,通过transwell共培养,细胞之间在作用距离为350gm时HS/PCs的扩增效果最好,其中造血MNCs扩增了15.1±0.2倍,CD34+扩增了5.0±0.1倍:扩增的h-ADSCs表达CD29、CD44、CD166,而不表达CD34、CD45,且在适当诱导条件下可以向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细胞 造血 祖细胞 TRANSWELL 共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血造血干/祖细胞体外扩增后端粒酶活性的表达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会兰 孙自敏 +5 位作者 汪渊 戴海明 汪健 翟志敏 任学雷 倪世良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261-264,共4页
目的 探讨脐血造血干 /祖细胞在不同细胞因子支持的体外扩增过程中端粒酶活性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PCR ELISA方法检测脐血造血干 /祖胞体外扩增前后的端粒酶活性、细胞扩增倍数及免疫表型的变化。结果 新分离的脐血CD34+细胞表达... 目的 探讨脐血造血干 /祖细胞在不同细胞因子支持的体外扩增过程中端粒酶活性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PCR ELISA方法检测脐血造血干 /祖胞体外扩增前后的端粒酶活性、细胞扩增倍数及免疫表型的变化。结果 新分离的脐血CD34+细胞表达弱的端粒酶活性 ,体外培养 7d ,细胞端粒酶活性达最高 ,干 /祖细胞扩增倍数也明显增高 ,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 ,细胞分化成熟 ,端粒酶活性减低。结论 端粒酶的活性的升高与造血干 /祖细胞的扩增相一致 ;从临床应用价值来看 ,脐血CD 34+细胞体外扩增时间应以 7d内为宜 ;IL 3促分化能力大于G CS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祖细胞 体外扩增 端粒酶活性 PCR—ELISA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囊化基质细胞对脐带血造血干/祖细胞扩增支持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洋 刘天庆 +3 位作者 范秀波 鲍春雨 马学虎 崔占峰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6-182,共7页
将脐带血单个核细胞与包埋有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海藻酸钙微胶珠在3种不同的培养液中进行了7d的体外静态共培养.每24h进行总有核细胞计数,在0、72和168h进行流式CD34+细胞分析以及甲基纤维素集落检验.实验结果表明:经过7d的静态共培养... 将脐带血单个核细胞与包埋有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海藻酸钙微胶珠在3种不同的培养液中进行了7d的体外静态共培养.每24h进行总有核细胞计数,在0、72和168h进行流式CD34+细胞分析以及甲基纤维素集落检验.实验结果表明:经过7d的静态共培养,在添加常规剂量造血生长因子的培养液中,总有核细胞扩增了(15±2.85)倍,CD34+细胞扩增了(5.33±0.32)倍,CFU-Cs扩增了(5.6±1.21)倍.微胶囊可以作为一种新的共培养隔离手段,微囊化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添加适量血清或者造血生长因子组合的条件下对于脐带血造血干/祖细胞在静态下的扩增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祖细胞 CD34+细胞扩增 间充质细胞 海藻酸钙微胶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分阶段共培养法扩增的脐血造血干/祖细胞移植于NOD/SCID小鼠的实验研究
13
作者 王金福 项盈 +1 位作者 解纯刚 贾冰冰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48-451,共4页
研究用分阶段共培养法进行体外扩增的脐血造血干/祖细胞对NOD/SCID小鼠重建造血功能的作用,探讨新扩增技术体系对将来临床移植的可行性.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分别用rhSCF+rhG-CSF+rhMDGF组合(非共培养组合)和rhSCF+rhG-CSF+rhMDGF+人骨... 研究用分阶段共培养法进行体外扩增的脐血造血干/祖细胞对NOD/SCID小鼠重建造血功能的作用,探讨新扩增技术体系对将来临床移植的可行性.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分别用rhSCF+rhG-CSF+rhMDGF组合(非共培养组合)和rhSCF+rhG-CSF+rhMDGF+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合(共培养组合)进行脐血造血干/祖细胞的体外扩增,并对扩增细胞进行流式细胞术和细胞集落形成能力分析.在移植实验中,将经致死剂量射线照射后的NOD/SCID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A组:每只移植8.5×106个用rhSCF+rhG-CSF+rhMDGF+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合扩增的细胞;B组:每只移植8.5×106个用rhSCF+rhG-CSF+rhMDGF组合扩增的细胞;C组:每只仅输注0.5 mL生理盐水.移植后定期眼眶底部采血,分析重建造血.12周后取存活小鼠骨髓,检测人特异Alu基因的存在率.实验结果表明,rhSCF+rhG-CSF+rhMDGF+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合的共培养法显著提高了造血干/祖细胞的扩增倍数,并且有利于造血干/祖细胞的自我更新和提高细胞集落形成能力.两种组合扩增的细胞移植小鼠12 d后,小鼠的白细胞类群开始回升,25 d后基本恢复到了基数水平.在45~55 d后小鼠细胞有明显的第2个恢复期,并且共培养组合扩增细胞移植的小鼠中第2次恢复明显快于非共培养组合.12周后在两种组合移植的小鼠中检测到人特异Alu序列片段的概率分别为87.5%(7/8)和88.9%(8/9).由此可推论,分阶段共培养扩增体系有效地提高了脐血造血干/祖细胞的扩增能力和重建造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祖细胞 体外扩增 NOD/SCID小鼠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γ对脐血造血干/祖细胞细胞周期蛋白D各亚型表达的影响(英文)
14
作者 孟凡凯 谭细友 +5 位作者 刘文励 孙汉英 周剑锋 周银莉 吴宁 孙岚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38-141,共4页
体外观察干扰素 γ(interferon γ ,IFN γ)对脐血造血干 /祖细胞细胞周期蛋白D (cyclinD)不同亚型表达的影响 ,以探讨IFN γ造血抑制的机制。用免疫磁珠阳性分选的方法分离脐带血CD34+细胞 ,并进行体外扩增 ;用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方... 体外观察干扰素 γ(interferon γ ,IFN γ)对脐血造血干 /祖细胞细胞周期蛋白D (cyclinD)不同亚型表达的影响 ,以探讨IFN γ造血抑制的机制。用免疫磁珠阳性分选的方法分离脐带血CD34+细胞 ,并进行体外扩增 ;用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方法 ,观察IFN γ对脐血造血干 /祖细胞CFU GM形成的影响 ;用半定量RT PCR检测IFN γ对脐血造血干 /祖细胞cyclinD不同亚型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IFN γ可以显著抑制脐血CFU GM的形成 ,并可以从mRNA水平抑制cyclinD2和CyclinD3亚型的表达。由此得出结论 ,IFN γ可以显著抑制cyclinD的表达 ,这可能是IFN γ介导造血抑制的一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扰素-Γ 造血/祖细胞 细胞周期蛋白D 再生障碍性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血单个核细胞和CD34^+细胞体外扩增造血干/祖细胞
15
作者 王斌 康自珍 +1 位作者 迟占有 谭文松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92-596,共5页
考察了脐血单个核细胞 ( MNC)和 CD3 4 +富集细胞在 SCF+IL- 3 +IL- 6 +FL+Tpo细胞因子组合下的体外扩增特性。实验发现 :CD3 4 +富集细胞具有很高的扩增潜力 ,通过 3周培养总细胞扩增了 ( 883 .2± 3 2 2 .4)倍 ,而 MNC仅扩增了 ( ... 考察了脐血单个核细胞 ( MNC)和 CD3 4 +富集细胞在 SCF+IL- 3 +IL- 6 +FL+Tpo细胞因子组合下的体外扩增特性。实验发现 :CD3 4 +富集细胞具有很高的扩增潜力 ,通过 3周培养总细胞扩增了 ( 883 .2± 3 2 2 .4)倍 ,而 MNC仅扩增了 ( 5 3 .3± 6 .2 )倍。对比细胞集落生成和 CD3 4 +细胞的扩增发现 ,MNC的集落密度由最初的 ( 2 70 .9± 5 4 .9) CFCs/ 1 0 5cells上升至第 7天的( 1 496 .3± 41 7.7) CFCs/ 1 0 5cells,CD3 4 +细胞百分比则由最初的 ( 0 .99± 0 .1 8) %上升至第 7天的( 4.4± 1 .9) % ,而 CD3 4 +富集细胞在培养过程中 ,虽然集落总数和 CD3 4 +细胞总数始终呈上升趋势 ,但是其集落密度和 CD3 4 + 细胞百分比则始终呈下降趋势。在两种起始细胞培养中 ,CFU- GM(粒细胞 -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 )在集落中的含量逐渐增加 ,BFU- E(爆式红细胞集落形成单位 )含量则逐渐降低。在 3周的短期培养中 ,MNC可以得到更多的集落形成细胞 ( CFC)和 CD3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祖细胞 MNC CD34^+细胞 体外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胎盘与脐动、静脉血造血干/祖细胞归巢相关黏附分子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苏蕊 陈代雄 +2 位作者 方宁 陈琦 龚芳泽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582-586,共5页
为了评价人胎盘组织造血干/祖细胞(hematopoieticstem/progenitorcell,HSPC)的归巢能力,采用机械法制备人胎盘组织单个细胞悬液,用流式细胞术分析胎盘组织及脐动、静脉血有核细胞中CD34+细胞及其亚群的含量,检测三者来源的CD34+细胞表... 为了评价人胎盘组织造血干/祖细胞(hematopoieticstem/progenitorcell,HSPC)的归巢能力,采用机械法制备人胎盘组织单个细胞悬液,用流式细胞术分析胎盘组织及脐动、静脉血有核细胞中CD34+细胞及其亚群的含量,检测三者来源的CD34+细胞表面归巢相关黏附分子CD44、CD11a、CD62L、CD49d、CD49e和CD54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胎盘组织CD34+细胞及CD34+CD38-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脐动、静脉血;脐动脉与脐静脉血中HSPC百分率没有明显差异。胎盘来源CD34+细胞高度表达黏附分子CD11a、CD49d、CD44、CD49e及CD54,其中表达CD49e及CD54水平明显高于脐动、静脉血CD34+细胞。胎盘来源的CD34+CD62L+细胞百分率为(64.58±15.52)%,低于脐静脉血来源的表达。结论:人胎盘富含HSPC。胎盘来源的CD34+细胞多数黏附分子的表达水平近似或高于脐血,提示胎盘HSPC的归巢能力有可能强于脐带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 动脉 静脉 造血/祖细胞 黏附分子 归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脐血造血干/祖细胞植入策略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宁柳心 郝思国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86-390,共5页
脐血移植(cord blood transplantation,CBT)已广泛地应用于儿童及成人恶性及非恶性血液病的治疗。与其他来源的造血干/祖细胞移植相比,行CBT后造血系统及免疫系统重建较缓慢且存在一定的植入失败率,从而增加了患者感染等导致的移植相关... 脐血移植(cord blood transplantation,CBT)已广泛地应用于儿童及成人恶性及非恶性血液病的治疗。与其他来源的造血干/祖细胞移植相比,行CBT后造血系统及免疫系统重建较缓慢且存在一定的植入失败率,从而增加了患者感染等导致的移植相关死亡率。因此,如何促进脐血造血干/祖细胞的植入是CBT多年来研究的热点。该文就近年来在促进脐血造血干/祖细胞植入策略的研究进展方面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造血/祖细胞 体外扩增 植入 归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133^+人脐血造血祖细胞的干性维持培养及鉴定
18
作者 吴小金 陈芳 +5 位作者 陆滟霞 杨慧 彭璠莉 袁理 刘国炳 李学农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49-353,共5页
目的从人脐带血中分选出CD133+造血祖细胞,并进行长时间干性维持培养。方法通过免疫磁珠法分选出人脐带血中的CD133+造血祖细胞,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免疫磁珠分选后的CD133+造血祖细胞。采用五种方法扩增培养该细胞,8周后,再通过细胞形态... 目的从人脐带血中分选出CD133+造血祖细胞,并进行长时间干性维持培养。方法通过免疫磁珠法分选出人脐带血中的CD133+造血祖细胞,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免疫磁珠分选后的CD133+造血祖细胞。采用五种方法扩增培养该细胞,8周后,再通过细胞形态学、流式细胞术、免疫细胞化学和免疫荧光对细胞进行干性鉴定,探索最佳干性维持培养方法。结果通过免疫磁珠法可以从人脐带血中分选出80%以上的CD133+造血祖细胞。采用优化的无血清培养基培养8周之后,CD133+造血祖细胞可得到有效扩增。而其他的培养基会使CD133+造血祖细胞由半悬浮细胞分化为梭形贴壁细胞,并且细胞状态欠佳。结论利用免疫磁珠法分选出的CD133+造血祖细胞,采用优化的无血清培养基能够有效扩增该细胞,并可长期有效的维持其干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 CD133+ 造血祖细胞 培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及4℃保存对脐血造血干/祖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谭运福 李卫民 蒋德昭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3期237-238,共2页
应用体外半固体培养方法,研究了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3(IL3)、白细胞介素6(IL6)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不同组合及4℃保存对脐血造血干/祖细胞CFUGM和HPPCFC... 应用体外半固体培养方法,研究了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3(IL3)、白细胞介素6(IL6)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不同组合及4℃保存对脐血造血干/祖细胞CFUGM和HPPCFC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琼脂半固体培养体系中,在不同组合的细胞因子作用下,脐血CFUGM产率有明显差异;以GMCSF组最低,GMCSF+IL3+IL6+Epo组最高。脐血置4℃保存4d后,CFUGM和HPPCFC产率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细胞 GM-CSF 造血祖细胞 IL-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血血浆支持造血祖细胞体外集落培养的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林生 王逸兰 陆道培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1期87-91,共5页
10份去血小板的脐血血浆混合后用于研究其对造血细胞培养的支持作用。发现按10%的终浓度加入粒-巨噬细胞集落(CFU-GM)琼脂培养体系时,集落产率稍高于用GM-CSF作刺激因子组。当按30%终浓度加入含EPO的甲基纤维素培养体系时,可支持CFU-G... 10份去血小板的脐血血浆混合后用于研究其对造血细胞培养的支持作用。发现按10%的终浓度加入粒-巨噬细胞集落(CFU-GM)琼脂培养体系时,集落产率稍高于用GM-CSF作刺激因子组。当按30%终浓度加入含EPO的甲基纤维素培养体系时,可支持CFU-GM、爆式红系集落(BFU-E)、巨核细胞集落(CFU-Meg),粗-巨噬细胞与红系细胞混合的集落(CFU-GEM),粒-巨噬细胞与红细胞、巨核细胞混合的集落(CFU-GEMM)生长,而混合成人血浆则无此作用。植物血凝素刺激的单个核细胞条件液(PHA-MNCCM)对大部分集落有促进作用,但均无统计学意义。国产IL-3可提高CFU-GEM产率,但似乎不利于含巨核细胞的集落生长。研究结果提示,脐血血浆含有丰富的造血刺激活性,利用脐血血浆进行造血祖细胞体外集落培养可能为简化并推广体外造血细胞培养提供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刺激因子 造血祖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