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罗红霉素对转染HERG基因人胚肾上皮细胞HERG钾通道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马新方 韩圣娜 +3 位作者 张雨 陈秋 段彦彦 张莉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63-766,共4页
目的:研究罗红霉素对转染HERG基因人胚肾上皮细胞(HEK-293)HERG钾通道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磷酸钙瞬时转染法分别将野生型、Y652A和F656C突变型HERG基因转染HEK-293细胞。观察不同浓度的罗红霉素对野生型HERG钾通道电流量效曲线、激活... 目的:研究罗红霉素对转染HERG基因人胚肾上皮细胞(HEK-293)HERG钾通道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磷酸钙瞬时转染法分别将野生型、Y652A和F656C突变型HERG基因转染HEK-293细胞。观察不同浓度的罗红霉素对野生型HERG钾通道电流量效曲线、激活和失活曲线的影响,以及对突变型HERG钾通道电流的作用;HERG钾通道电流的记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结果:罗红霉素(0.1、1、3、10、30、100和300μmol/L)浓度依赖性地抑制野生型HERG钾通道电流,其IC50为(55.8±9.1)μmol/L,对野生型HERG钾通道电流的激活曲线和失活曲线无影响(激活曲线:tV1/2=1.011,tk=1.824;失活曲线:tV1/2=0.749,tk=0.859,P均>0.05);与野生型HERG比较,Y652A和F656C突变型HERG可显著减弱100、300和1000μmol/L罗红霉素对HERG钾通道电流的阻断作用(tY652A=18.908、18.184和26.738,tF656C=2.926、4.260和4.143,P均<0.05)。结论:罗红霉素能阻断HEK-293细胞HERG钾通道,Y652A和F656C是罗红霉素与HERG钾通道结合的关键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红霉素 HERG钾通道 人胚肾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rf2信号因子在镉所致HEK细胞氧化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嘉兴 陈智健 +4 位作者 吴礼康 田亚锋 鲜敏 邹志辉 余日安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5-149,154,共6页
目的研究Nrf2信号因子在镉所致人胚肾上皮(HEK)细胞氧化应激中的作用。方法取对数生长期HEK细胞,分别以终浓度为0、2.5、5、10、20μmol/L的氯化镉染毒24、48和72h后,收获细胞,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HEK细胞核因子NF-E2相关... 目的研究Nrf2信号因子在镉所致人胚肾上皮(HEK)细胞氧化应激中的作用。方法取对数生长期HEK细胞,分别以终浓度为0、2.5、5、10、20μmol/L的氯化镉染毒24、48和72h后,收获细胞,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HEK细胞核因子NF-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related factor 2,Nrf2)mRNA相对表达水平,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HEK细胞Nrf2核蛋白相对翻译水平。结果 HEK细胞在染镉浓度为20μmol/L下作用48h,SOD活性和GSH-Px活性显著降低(均P<0.05),而作用至72h,GSH-Px活性则有所升高;10μmol/L和20μmol/L镉作用72h,MDA含量均显著高于同时间点对照组和同组24h时间点(均P<0.05)。在10μmol/L和20μmol/L镉作用48和72h,Nrf2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有显著变化(均P<0.05);在20μmol/L作用48和72h,Nrf2核蛋白相对翻译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在镉染毒浓度为20μmol/L下作用于HEK细胞72h时,HEK细胞内GSH-Px活性、MDA含量均与Nrf2核蛋白相对翻译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均P<0.05)。结论镉在引起HEK细胞发生氧化应激反应的同时,还能通过诱导Nrf2信号因子的活化来抑制氧化应激损伤,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抗氧化酶表达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镉 人胚肾上皮细胞 氧化应激 NRF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墩果酸拮抗赭曲霉毒素A诱导的HEK293T细胞自噬性死亡 被引量:6
3
作者 廖忻 陈文莹 +3 位作者 李逸舟 李晨 刘鑫淼 谌小立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86-289,295,共5页
目的:探索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OA)对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的肾细胞毒性的拮抗机制。方法:将实验分为6组(对照组、OTA组、OA组、OA预处理组、OA和OTA同时处理组和OA后处理组)处理人胚肾上皮细胞(HEK293T),通过测定细胞存... 目的:探索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OA)对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的肾细胞毒性的拮抗机制。方法:将实验分为6组(对照组、OTA组、OA组、OA预处理组、OA和OTA同时处理组和OA后处理组)处理人胚肾上皮细胞(HEK293T),通过测定细胞存活率确定OA的拮抗剂量为1μmol/L,并进一步通过OA和OTA对活性氧簇(ROS)含量和自噬相关蛋白表达影响的研究,探明OA拮抗OTA诱导的HEK293T细胞毒性的机制。结果:低浓度的OA(1μmol/L)能够显著提高细胞存活率(p <0.05)。虽然1μmol/L OA不会明显诱导ROS产生和激活自噬(p> 0.05),但是能够通过调节p-m TOR、p-p70S6K、p-Beclin1和LC3的表达来不同程度缓解OTA诱导的HEK293T细胞的自噬性死亡,OA后处理方式效果最为明显(p <0.05)。结论:摄入含OA的食品能够对OTA诱导的肾细胞毒性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墩果酸 赭曲霉毒素A 人胚肾上皮细胞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