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茯砖茶及其配方对脂肪变性L-02肝细胞中TG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1
作者 徐小江 黄建安 +2 位作者 肖力争 袁勇 肖文军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47-254,共8页
利用1 mL/L的20%医用脂肪乳剂处理L-02肝细胞48 h复制非酒精性脂肪变性肝细胞,然后加入不同浓度的提取物及配方分别处理24 h和48 h,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细胞内的甘油三酯(TG)水平,探讨茯砖茶提取物和两个配方对脂肪变性L-02肝细胞内T... 利用1 mL/L的20%医用脂肪乳剂处理L-02肝细胞48 h复制非酒精性脂肪变性肝细胞,然后加入不同浓度的提取物及配方分别处理24 h和48 h,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细胞内的甘油三酯(TG)水平,探讨茯砖茶提取物和两个配方对脂肪变性L-02肝细胞内TG的影响。结果显示,茯砖茶提取物和配方1与自然恢复组比较均可显著降低脂肪变性肝细胞内TG的水平(P<0.05),而与血脂康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显示出茯砖茶和配方1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砖茶 脂肪变性 l-02细胞 配方 甘油三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榴皮多酚对脂变L-02肝细胞HMG-CoA还原酶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梁俊 李建科 +3 位作者 刘永峰 张华峰 马倩倩 赵伟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57-961,共5页
研究了石榴皮多酚纯化物、安石榴苷和石榴鞣花酸对脂变L-02肝细胞胆固醇合成限速酶HMG-CoA还原酶mRNA表达的影响;采用MTT法筛选石榴皮多酚适宜浓度;体积分数5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与L-02肝细胞孵育48 h建立脂肪变性肝细胞模型;... 研究了石榴皮多酚纯化物、安石榴苷和石榴鞣花酸对脂变L-02肝细胞胆固醇合成限速酶HMG-CoA还原酶mRNA表达的影响;采用MTT法筛选石榴皮多酚适宜浓度;体积分数5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与L-02肝细胞孵育48 h建立脂肪变性肝细胞模型;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加入不同浓度的受施物,继续培养48 h,采用RT-PCR法检测不同受施物对脂变L-02肝细胞HMG-CoA还原酶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石榴皮多酚均能呈剂量依赖性地减弱脂变L-02肝细胞mRNA表达,且以100μg/mL的安石榴苷标品抑制作用最强;表明石榴皮多酚降肝细胞总胆固醇作用是通过降低HMG-CoA还原酶mRNA表达实现的,安石榴苷是石榴皮多酚中降血脂的主要活性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皮多酚 安石榴苷 石榴鞣花酸 l-02细胞 HMG-COA还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榴皮多酚对脂变L-02肝细胞胆固醇合成的影响及机制探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梁俊 李建科 +2 位作者 刘永峰 马倩倩 赵伟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87-493,共7页
研究了石榴皮多酚纯化物、安石榴苷和石榴鞣花酸对脂变肝细胞胆固醇合成的影响及机制;采用MTT法筛选石榴皮多酚适宜浓度,体积分数5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与L-02肝细胞孵育48 h建立脂肪变性肝细胞模型;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治... 研究了石榴皮多酚纯化物、安石榴苷和石榴鞣花酸对脂变肝细胞胆固醇合成的影响及机制;采用MTT法筛选石榴皮多酚适宜浓度,体积分数5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与L-02肝细胞孵育48 h建立脂肪变性肝细胞模型;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加入不同浓度的受试物,继续培养48 h,油红O染色定性观察细胞形态和脂滴堆积,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检测细胞内胆固醇含量;紫外分光-速率法检测HMG-CoA还原酶活性变化;结果显示石榴皮多酚均能成剂量依赖性地减少细胞内脂滴的积累、减少细胞内总胆固醇的含量,同时抑制HMG-CoA还原酶的活性,其中以100μg/mL的安石榴苷标品效果最佳。表明石榴皮多酚具有降低肝细胞内总胆固醇的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HMG-CoA还原酶活性实现的,安石榴苷是石榴皮多酚中降血脂的主要活性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皮多酚 安石榴苷 石榴鞣花酸 l-02细胞 胆固醇 HMG-COA还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花青素对MSG诱导的肥胖小鼠及脂肪变性L-02肝细胞的降脂作用 被引量:6
4
作者 曹丽娟 张旭 +1 位作者 陈朝银 赵声兰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55-158,共4页
研究原花青素对谷氨酸钠(MSG)诱导的肥胖小鼠和脂肪乳诱导的脂肪变性L-02肝细胞的降脂作用。谷氨酸钠诱导的雄性肥胖小鼠模型建立后,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非诺贝特组和原花青素100 mg/kg、250 mg/kg剂量组,连续灌胃10周,测量... 研究原花青素对谷氨酸钠(MSG)诱导的肥胖小鼠和脂肪乳诱导的脂肪变性L-02肝细胞的降脂作用。谷氨酸钠诱导的雄性肥胖小鼠模型建立后,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非诺贝特组和原花青素100 mg/kg、250 mg/kg剂量组,连续灌胃10周,测量小鼠体质量、体长、腹围,并计算李氏指数,测定血清中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水平。建立脂肪变性L-02肝细胞模型,以非诺贝特为阳性对照,给予原花青素刺激液培养24 h后,测定细胞内TG含量。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原花青素100 mg/kg、250 mg/kg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肥胖小鼠血清TC和TG水平(P<0.05),原花青素25μg/mL、50μg/mL和100μg/mL剂量组均能极显著降低脂肪变性L-02肝细胞内TG水平(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花青素 谷氨酸钠 肥胖小鼠 脂肪变性l-02细胞 降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发酵乳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细胞模型中对人肝细胞L-02的益生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大卫 梁娇娇 +9 位作者 程月 瞿恒贤 陈春萌 任晨瑜 张臣臣 关成冉 马文龙 陈霞 李启明 顾瑞霞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1-67,共7页
建立由游离脂肪酸(free fat acid,FFA)诱导的体外人肝细胞L-02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模型,探究益生菌发酵乳在模型中对人肝细胞的益生作用。利用FFA(油酸∶棕榈酸=2∶1,摩尔比)诱导人肝细胞脂肪变... 建立由游离脂肪酸(free fat acid,FFA)诱导的体外人肝细胞L-02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模型,探究益生菌发酵乳在模型中对人肝细胞的益生作用。利用FFA(油酸∶棕榈酸=2∶1,摩尔比)诱导人肝细胞脂肪变性,通过细胞存活率、胞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和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含量、培养液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和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含量及细胞凋亡率等指标来评价脂肪变性模型,探讨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发酵乳干预大鼠4周后的血清在模型中对人肝细胞L-02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模型中FFA的浓度为1.5和2 mmol/L时,人肝细胞的存活率显著低于未添加(P<0.05),均低于32%,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且形状发生变化;当FFA浓度为1 mmol/L时,人肝细胞存活率较高,为86.37%,脂滴数量达到最高,此时建立的NAFLD细胞模型中胞内TG含量和培养液中AST含量分别为5.73 mmol/L和113.50 U/L,均显著高于未添加(P<0.05),而胞内TC含量及培养液中ALT含量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细胞凋亡率差异较小。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发酵乳干预大鼠后的血清降低了NAFLD模型中肝细胞的脂滴数量,胞内TG含量及大鼠血清细胞培养液中AST含量均显著低于未干预菌株的对照组大鼠血清(P<0.05),分别为1.95 mmol/L和93.33 U/L;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下降了2.96%,正常细胞数量上升了4.50%。利用1 mmol/L的FFA可以建立人肝细胞L-02的NAFLD模型,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发酵乳干预后的大鼠血清对模型中人肝细胞L-02的脂肪变性具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 发酵乳 细胞l-02 游离脂肪酸 非酒精性脂肪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裂霉素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球对肝细胞L-02的生长抑制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任非 陈建海 +1 位作者 杨西晓 姜耀东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126-1130,共5页
目的 研究丝裂霉素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球 (MMC PBCA MNPS)、PBCA MNPS和MF(磁流体 )以及MMC对正常人肝细胞株 (L 0 2细胞 )生长抑制作用的影响。方法 用乳化聚合法分别制备了PBCA MNPS与MMC PBCA MNPS;采用MTT比色法研究了... 目的 研究丝裂霉素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球 (MMC PBCA MNPS)、PBCA MNPS和MF(磁流体 )以及MMC对正常人肝细胞株 (L 0 2细胞 )生长抑制作用的影响。方法 用乳化聚合法分别制备了PBCA MNPS与MMC PBCA MNPS;采用MTT比色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MMC PBCA MNPS、PBCA MNPS、MF与MMC对L 0 2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的影响 ;用自动生化仪测定了乳酸脱氢酶 (LDH)活性。结果收稿日期 :2 0 0 4-0 2 -0 3 ,修回日期 :2 0 0 4-0 3 -19基金项目 :国家“863”资助项目 ( 2 0 0 2AA2 14 12 1) ;广东省攻关资助项目 ( 2 0 0 2C3 0 10 3 )作者简介 :任 非 ( 1974-) ,女 ,博士 ,研究方向 :生物药剂学 ,Tel:0 2 0 6164 1888 872 3 6,E mail:renfeisky @tom .com ;陈建海 ( 1947-) ,男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生物高分子材料 ,生物药剂学不同浓度的MMC PBCA MNPS对L 0 2细胞的相对抑制率(RIR % )为 :10 0 %、15 1%、2 5 1%、32 1%、39 9%与 4 5 0 % ;不同浓度的PBCA MNPS的RIR %依次为 :1 8%、5 2 %、10 0 %、12 9%、15 1%与 2 9 9% ;不同MMC浓度的RIR %依次为 :2 2 1%、35 1%、4 6 1%、6 2 0 %、80 1%与 88 9%。MF不仅不抑制L 0 2细胞的生长 ,还有利于细胞的生长。按照相对生长率 (RGR % ) ,MMC PB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霉素C 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球 MTT比色法 乳酸脱氢酶(LDH) 正常人细胞l-0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HerpUD1基因表达提高人肝L-02细胞对放射处理的敏感性
7
作者 张乃宁 杨彦勇 +2 位作者 马莉 张情 宋立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72-277,共6页
目的:利用RNA干扰技术沉默人肝L-02细胞内可诱导的同型半胱氨酸内质网应激泛素样结构域1(homocysteine-inducible,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inducible,ubiquitin-like domain member 1,HerpUD1)基因表达,探讨其对人肝L-02细胞的辐... 目的:利用RNA干扰技术沉默人肝L-02细胞内可诱导的同型半胱氨酸内质网应激泛素样结构域1(homocysteine-inducible,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inducible,ubiquitin-like domain member 1,HerpUD1)基因表达,探讨其对人肝L-02细胞的辐射增敏作用。方法:根据HerpUD1基因序列设计shRNA片段,构建靶向HerpUD1基因的shRNA表达载体,稳定转染L-02细胞,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后细胞中HerpUD1 mRNA及蛋白的表达。以8 Gy X射线照射转染后细胞,Hoechst荧光染色观察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成功构建靶向HerpUD1的真核表达干扰载体,并建立稳定转染shHerpUD1的L-02细胞株。在稳定转染的L-02细胞中,shHerpUD1-1420干扰片段干扰效果最好,与pGPU6-NC组(阴性对照组)相比,shHerpUD1-1420组HerpUD1 mRNA表达显著下降[(0.15±0.05)vs(1.00±0.08),P<0.05],其蛋白水平的表达也显著降低[(0.19±0.01)vs(1.62±0.08),P<0.01]。转染后细胞经8 Gy X射线照射后24 h,L-02-shHerpUD1-1420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L-02-NC组(阴性对照组)[(10.23±3.37)%vs(6.89±1.49)%,P<0.01],而L-02-NC组与L-02-Neo组相比则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HerpUD1基因表达沉默显著增加X射线辐射引起的L-02细胞凋亡,具有辐射增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HerpUD1基因 内质网膜蛋白 l-02细胞 放射处理 增敏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死亡在α-鹅膏毒肽诱导肝细胞损伤中的作用
8
作者 王浩伟 张晓星 +2 位作者 杨根梦 王尚文 曾晓锋 《法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2-159,共8页
目的通过检测α-鹅膏毒肽暴露后小鼠肝组织铁沉积,小鼠肝细胞和L-02细胞氧化应激指标及铁死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探究铁死亡是否参与α-鹅膏毒肽诱导的肝细胞损伤。方法建立α-鹅膏毒肽C57BL/6J小鼠中毒模型和L-02细胞染毒模型,采用Lillie... 目的通过检测α-鹅膏毒肽暴露后小鼠肝组织铁沉积,小鼠肝细胞和L-02细胞氧化应激指标及铁死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探究铁死亡是否参与α-鹅膏毒肽诱导的肝细胞损伤。方法建立α-鹅膏毒肽C57BL/6J小鼠中毒模型和L-02细胞染毒模型,采用Lillie二价铁染色、普鲁士蓝染色检测铁沉积情况,试剂盒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水平,蛋白质印迹法分析p53、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olute carrier family 7 member 11,SLC7A1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的表达。结果相较于对照组,α-鹅膏毒肽暴露后,小鼠肝组织中二价铁(Fe^(2+))和三价铁(Fe^(3+))阳性细胞率均升高(P<0.05),中(0.35 mg/kg)、高(0.45 mg/kg)剂量组肝组织及1μmol/Lα-鹅膏毒肽处理的L-02细胞中GSH水平降低、MDA水平升高,SOD和CAT活性下降(P<0.05)。此外,α-鹅膏毒肽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上调p53表达,并抑制SLC7A11和GPX4的表达。结论铁死亡在α-鹅膏毒肽诱导的肝细胞损伤机制中发挥作用,铁死亡相关指标的异常可为α-鹅膏毒肽中毒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法医毒理学 α-鹅膏毒肽 铁死亡 氧化应激 损伤 l-02细胞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DE-209对人正常肝L-02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朱婷婷 陆永奋 +6 位作者 齐秀娟 黄毅 孟海涛 尹东高 孙滔滔 邓臣 吴德生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66-970,共5页
采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和Hoechst 33342/PI等,分析十溴联苯醚(BDE-209)对人正常肝L-0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不同浓度水平(0~70μg/mL)的BDE-209中暴露24小时后,细胞增殖抑制率随着BDE-209浓度的升高而升高。经SPS... 采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和Hoechst 33342/PI等,分析十溴联苯醚(BDE-209)对人正常肝L-0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不同浓度水平(0~70μg/mL)的BDE-209中暴露24小时后,细胞增殖抑制率随着BDE-209浓度的升高而升高。经SPSS-Probit-Logit法计算,得出BDE-209对人正常肝L-02细胞24小时的IC50为127.08±24.93μg/mL。在不同浓度水平(0~15μg/mL)的BDE-209中暴露24小时后,与对照组相比,各剂量组细胞未出现明显的细胞形态变化,仅在15μg/mL剂量组观察到细胞减少的现象。凋亡染色后,荧光显微镜检发现,随着BDE-209浓度升高,亮蓝、淡粉染色细胞数量增大,人正常肝L-02细胞的凋亡率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各剂量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分析结果表明,BDE-209可引起人正常肝L-02细胞增殖受到抑制,并诱导细胞凋亡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DE-209 l-02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枳葛口服液含药血清对乙醇诱导L-02肝细胞氧化损伤的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13
10
作者 黄素琼 侯英 +3 位作者 王晓栋 李波 刘友平 魏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550-1554,共5页
目的探讨枳葛口服液含药血清对乙醇诱导L-02肝细胞氧化损伤的抗氧化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接种于6孔板上的L-02肝细胞分为6组:对照组(10%正常大鼠血清培养)、模型组(2.5%乙醇处理)及4组不同浓度的含药血清组(2.5%乙醇+不同浓度枳葛口服... 目的探讨枳葛口服液含药血清对乙醇诱导L-02肝细胞氧化损伤的抗氧化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接种于6孔板上的L-02肝细胞分为6组:对照组(10%正常大鼠血清培养)、模型组(2.5%乙醇处理)及4组不同浓度的含药血清组(2.5%乙醇+不同浓度枳葛口服液含药血清),24 h后测定各组细胞活力及细胞内氧化应激指标及抗氧化酶活力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细胞活力、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活性氧自由基(ROS)及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枳葛口服液含药血清组的以上指标均有所逆转改善,且改善程度与枳葛口服液含药血清浓度呈负相关,即浓度最小组逆转效果最佳,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一定浓度的枳葛口服液含药血清能显著降低L-02肝细胞中氧化应激指标MDA、ROS含量,增加胞内抗氧化酶SOD活力,从而减轻或抑制乙醇诱导的氧化应激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 枳葛口服液 含药血清 乙醇 l-02细胞 抗氧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茉莉含药血清对乙醇诱导L-02肝细胞损伤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郭美仙 施贵荣 +2 位作者 陈俊雅 沈磊 刘晓波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035-2037,共3页
目的观察紫茉莉含药血清对乙醇诱导L-02肝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含药血清。用不同浓度含药血清对L-02肝细胞进行预防处理,1 h后,加入乙醇损伤L-02肝细胞。8 h后,酶标法检测培养液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门冬... 目的观察紫茉莉含药血清对乙醇诱导L-02肝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含药血清。用不同浓度含药血清对L-02肝细胞进行预防处理,1 h后,加入乙醇损伤L-02肝细胞。8 h后,酶标法检测培养液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和受损细胞中丙二醛(MDA)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MTT法检测肝细胞存活率。结果经含药血清处理后,肝细胞培养液中ALT、AST活性明显降低,肝细胞内MDA水平明显降低,SOD活性明显升高;受损肝细胞存活率明显增大。结论紫茉莉含药血清对乙醇诱导L-02肝细胞损伤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茉莉 含药血清 乙醇 l-02细胞 防治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砷酸钠所致L-02人肝细胞损伤与p14ARF表达下调及MDM2、 p53表达增加有关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甜 赵哲仪 +2 位作者 穆银贵 谢婷婷 罗昭逊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07-512,共6页
目的研究亚砷酸钠(NaAsO2)致L-02人肝细胞损伤过程中p14可变读框(p14ARF)、鼠双微基因2(MDM2)和p53的表达变化。方法用(0、5、10、15、20、25)μmol/L NaAsO2分别处理L-02细胞48 h,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异... 目的研究亚砷酸钠(NaAsO2)致L-02人肝细胞损伤过程中p14可变读框(p14ARF)、鼠双微基因2(MDM2)和p53的表达变化。方法用(0、5、10、15、20、25)μmol/L NaAsO2分别处理L-02细胞48 h,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膜联素Ⅴ/碘化丙啶(annexinⅤ-FITC/PI)双标记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p14ARF、MDM2和p53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随着NaAsO2浓度增加,染砷组L-02肝细胞增殖活性逐渐降低,细胞凋亡率逐渐升高,p14ARF mRNA及蛋白水平逐渐降低,MDM2 mRNA及蛋白水平逐渐升高,p53 mRNA水平变化不明显,p53蛋白水平逐渐升高。结论NaAsO2所致L-02肝细胞损伤可能与p14ARF表达下调及p53、MDM2表达的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砷酸钠(NaAsO2) l-02细胞 p14可变读框(p14ARF) 鼠双微基因2(MDM2) P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果汁主要水溶性成分分析及对高脂诱导L-02肝细胞氧化损伤影响的研究
13
作者 匡文玲 李佳 +4 位作者 韩林 蒋永波 邱玲岚 汪开拓 王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3-47,共5页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MS)分析柠檬果汁中的主要成分,并在细胞水平研究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柠檬果汁中主要含有奎宁酸、苹果酸、柠檬酸等有机酸,天冬氨酸、丝氨酸等氨基酸以及牡荆苷、柚皮苷、虎杖苷等黄酮类化合...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MS)分析柠檬果汁中的主要成分,并在细胞水平研究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柠檬果汁中主要含有奎宁酸、苹果酸、柠檬酸等有机酸,天冬氨酸、丝氨酸等氨基酸以及牡荆苷、柚皮苷、虎杖苷等黄酮类化合物。细胞抗氧化活性试验发现,柠檬果汁可通过促进细胞中线粒体的合成和SOD2的蛋白表达,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从而降低细胞中自由基水平,有效改善高脂诱导的L-02肝细胞氧化损伤。此研究结果将为提升柠檬果汁的功能价值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果汁 成分分析 l-02细胞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勒烯对人胚肝细胞的氧化损伤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静姝 李大鸣 +4 位作者 李云蕊 王春花 何宁 刘英华 张静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2期149-153,共5页
为初步探讨富勒烯(C60)对人体细胞的潜在危害,以人胚肝细胞(L-02)为研究对象,研究富勒烯暴露对人胚肝细胞的氧化损伤。人胚肝细胞暴露于0、1.25、2.50、5.00、10.00、20.00和40.00μg.mL-1富勒烯悬液24h后,检测细胞内CAT活性和MDA与ROS... 为初步探讨富勒烯(C60)对人体细胞的潜在危害,以人胚肝细胞(L-02)为研究对象,研究富勒烯暴露对人胚肝细胞的氧化损伤。人胚肝细胞暴露于0、1.25、2.50、5.00、10.00、20.00和40.00μg.mL-1富勒烯悬液24h后,检测细胞内CAT活性和MDA与ROS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OD蛋白在富勒烯暴露后细胞内的分布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观察富勒烯对人胚肝细胞内SOD、GSH-Px和CAT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实验组中细胞内CAT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0、20.00和40.00μg.mL-1富勒烯暴露组细胞内MDA含量以及10.00μg.mL-1组细胞内ROS的含量明显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富勒烯含量的增加,细胞内SOD蛋白表达减少且分布不均。同时,富勒烯降低细胞内GSH-Px和CAT蛋白的表达。综合实验结果推测富勒烯引起人胚肝细胞发生氧化损伤可能是通过降低细胞内SOD、GSH-Px和CAT蛋白表达水平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勒烯(C60) 人胚细胞(l-02) 氧化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砷染毒的L-02细胞的基因芯片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顾永清 杨磊 +5 位作者 王国荃 袁秉祥 潘泽民 应康 李遥 谢毅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58-560,共3页
目的 用基因芯片分析急性砷染毒时人正常肝细胞 (L 0 2细胞 )基因表达谱的变化。方法 亚砷酸钠染毒L 0 2细胞 2、15、2 4h与未染毒的L 0 2细胞作表达谱基因芯片杂交。结果 L 0 2细胞用砷剂染毒后不同时间基因表达谱不同。hCYR6 1基... 目的 用基因芯片分析急性砷染毒时人正常肝细胞 (L 0 2细胞 )基因表达谱的变化。方法 亚砷酸钠染毒L 0 2细胞 2、15、2 4h与未染毒的L 0 2细胞作表达谱基因芯片杂交。结果 L 0 2细胞用砷剂染毒后不同时间基因表达谱不同。hCYR6 1基因在细胞染毒 2h后就表达增加 ,而在 15h和 2 4h后均不再升高 ;在细胞染毒后的不同时段 ,细胞金属硫蛋白Ⅳ及金属硫蛋白Ⅲ同源基因的表达均显著增加 ;热休克蛋白 86基因在细胞染毒 2h未增加 ,在 15h和2 4h表达均增加。结论 细胞接触砷毒后进入应激状态 ,合成最必需的与解毒功能相关的蛋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砷染毒 l-02细胞 基因芯片 细胞 亚砷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肽对叔丁基过氧化氢诱导肝细胞损伤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铭 罗静 +2 位作者 宋文奎 苏伟明 吉宏武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5-32,共8页
肌肽是一种新型的食品补充剂,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功能,已广泛应用于保健品、功能饮料、美容等领域,但肌肽对肝损伤修复的研究与应用鲜有报道。该文旨在研究肌肽对肝损伤的修复作用并探究其作用机制。肌肽预处理正常人肝细胞(normal human ... 肌肽是一种新型的食品补充剂,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功能,已广泛应用于保健品、功能饮料、美容等领域,但肌肽对肝损伤修复的研究与应用鲜有报道。该文旨在研究肌肽对肝损伤的修复作用并探究其作用机制。肌肽预处理正常人肝细胞(normal human hepatocyte,L-02)12 h,400 mmol/mL叔丁基过氧化氢(tert butyl hydrogen peroxide,TBHP)处理L-02细胞4 h,细胞计数试剂盒-8检测细胞存活率,试剂盒检测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水平,流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蛋白印迹定量分析氧化信号通路与凋亡信号通路的相关蛋白表达。结果表明,肌肽预处理显著降低了L-02细胞外液ALT、AST活性,抑制ROS形成,提高细胞内GSH含量,显著抑制L-02细胞凋亡,上调核红细胞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2,Nrf2)、醌氧化还原酶1(quinone oxidoreductase 1,NQO1)、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B细胞淋巴瘤-2(B-cell lymphoma 2,Bcl-2)的蛋白表达,下调Kelch样ECH关联蛋白1(Kelch like ECH associated protein 1,Keap1)、磷酸化氨基末端激酶(amino-terminal kinases phosphorylation,p-JNK)、胱天蛋白酶3(caspase-3,Cas-3)的蛋白表达。肌肽通过调控Keap1-Nrf2与JNK-Cas-3信号通路有效修复TBHP诱导的肝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肽 叔丁基过氧化氢 细胞损伤 l-02细胞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Keap1-Nrf2 JNK-Cas-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氯乙烯致L-02细胞毒性中SET蛋白介导的组蛋白泛素化及类泛素化修饰鉴定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思霞 李深盼 +3 位作者 任晓虎 陈效 刘云岗 刘建军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02-508,共7页
目的探讨SET蛋白在三氯乙烯(TCE)致肝细胞毒性中表观遗传效应的作用。方法以TCE8.0 mmol·L^(-1)分别处理L-02细胞和SET稳定低表达的L-02细胞(SET-siRNA细胞)24 h,酸法提取组蛋白后通过乙酸尿素-SDS-PAGE胶双向分离,经胶内酶解后,... 目的探讨SET蛋白在三氯乙烯(TCE)致肝细胞毒性中表观遗传效应的作用。方法以TCE8.0 mmol·L^(-1)分别处理L-02细胞和SET稳定低表达的L-02细胞(SET-siRNA细胞)24 h,酸法提取组蛋白后通过乙酸尿素-SDS-PAGE胶双向分离,经胶内酶解后,用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定性和定量分析组蛋白泛素化及类泛素化水平。结果TCE处理的L-02细胞共鉴定出31个组蛋白赖氨酸泛素化修饰位点,32个赖氨酸类泛素化位点,其中15个泛素化位点和17个类泛素化位点与TCE致肝细胞毒性相关。经TCE处理后,L-02细胞有7个位点泛素化水平降低,8个位点泛素化水平升高;14个位点类泛素化水平降低,3个位点类泛素化水平升高。经TCE处理的SET-siRNA细胞中,SET介导了组蛋白H1和组蛋白H2B的10个位点泛素化修饰改变,同时还介导了组蛋白H2B中9个类泛素化修饰位点改变。结论TCE致L-02细胞毒性中,SET介导改变了组蛋白泛素化及类泛素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氯乙烯 l-02细胞 毒性 SET蛋白 泛素化 类泛素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皂苷b2通过抑制线粒体凋亡通路减轻过氧化氢诱导的L-02细胞损伤 被引量:9
18
作者 高子涵 王红伟 +4 位作者 吕行直 何云霞 刘玲 王建刚 李瑞芳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43-549,共7页
目的探讨柴胡皂苷b2(SS-b2)对过氧化氢(H2O_2)诱导的L-0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L-02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H2O_2100μmol·L^(-1)孵育12 h)和SS-b2组(SS-b212.5,25,50和100 mg·L^(-1)孵育24 h后... 目的探讨柴胡皂苷b2(SS-b2)对过氧化氢(H2O_2)诱导的L-0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L-02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H2O_2100μmol·L^(-1)孵育12 h)和SS-b2组(SS-b212.5,25,50和100 mg·L^(-1)孵育24 h后,再加入H2O_2继续孵育12 h)。MTT法检测L-02细胞存活率;罗丹明123染色检测L-0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L-02细胞凋亡;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线粒体凋亡通路蛋白Bcl-2、Bax、细胞色素c(Cyt-c)、胱天蛋白酶9和3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0.01);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水平降低(P<0.01)且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1);Bax(P<0.01)、Cyt-c(P<0.01)、胱天蛋白酶9(P<0.05)和3(P<0.05)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而Bcl-2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SS-b2各浓度组细胞存活率显著升高(P<0.05,P<0.01),且呈浓度依赖性(r=0.9804,P<0.05);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升高(P<0.01);Hoechst染色和流式细胞检测结果均显示,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P<0.01);Bax、Cyt-c、胱天蛋白酶9和3蛋白水平显著下调(P<0.01),且Bcl-2蛋白水平上调(P<0.01)。结论 SS-b2可减轻H2O_2诱导的L-02细胞损伤,其机制与抑制线粒体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皂苷b2 l-02细胞 药物性损伤 急性 线粒体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两面针碱对肝、肾的毒性及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其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韦敏 刘丽敏 +1 位作者 李丹妮 刘华钢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338-1341,共4页
目的:观察氯化两面针碱在体外对人胚肝细胞L-02,人胚肾细胞293的毒性作用,及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对氯化两面针碱引起的肝、肾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氯化两面针碱对人肝、肾细胞的毒性,及加入aFGF后... 目的:观察氯化两面针碱在体外对人胚肝细胞L-02,人胚肾细胞293的毒性作用,及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对氯化两面针碱引起的肝、肾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氯化两面针碱对人肝、肾细胞的毒性,及加入aFGF后对肝、肾细胞的IC50值的影响。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的SOD、MDA、LDH值。结果:aFGF可明显提高人胚肝细胞L-02、人胚肾细胞293的IC50值。aFGF保护组与氯化两面针碱损伤组的SOD、MDA和LDH测定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氯化两面针碱对人胚肝细胞L-02和人胚肾细胞293有一定毒性,加入aFGF后,可明显减轻氯化两面针碱对人胚肝细胞L-02和人胚肾细胞293的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两面针碱 人胚细胞l-02 人胚细胞293 毒性 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碱对于人肝细胞冻存保护效应的实验性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郭跃虎 高毅 陈建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2期1347-1349,共3页
目的:了解苦参碱对人肝细胞液氮冻存复苏后功能的影响,探索一种改善人肝细胞冻存的新方法。方法:将胎肝细胞及常规培养的L-02人肝细胞系分别以5种不同冻存保护体系犤10%二甲亚砜(DMSO)、5%DMSO+0.2mg/L苦参碱、5%DMSO+2mg/L苦参碱、5%DM... 目的:了解苦参碱对人肝细胞液氮冻存复苏后功能的影响,探索一种改善人肝细胞冻存的新方法。方法:将胎肝细胞及常规培养的L-02人肝细胞系分别以5种不同冻存保护体系犤10%二甲亚砜(DMSO)、5%DMSO+0.2mg/L苦参碱、5%DMSO+2mg/L苦参碱、5%DMSO+6mg/L苦参碱、5%DMSO+10mg/L苦参碱犦在液氮中冷冻保存1个月。1个月后快速复苏,进行存活率、形态学及功能检测。结果:不同冻存保护体系保存的人肝细胞存活率、形态学及功能表现均有所不同。其中5%DMSO+6mg/L苦参碱组效果最好,复苏后细胞存活率、24h贴壁率及细胞功能检测优于其他冻存液组。结论:⑴苦参碱对人肝细胞液氮冻存有保护作用,6mg/L苦参碱是最好的浓度;⑵苦参碱与DMSO联合使用降低了冻存保护剂DMSO的浓度,表明两者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低温保存 苦参碱 人胎细胞 l-0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