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胚神经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张力 江澄川 +3 位作者 徐斌 陈商群 冯林音 江澄川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10-413,共4页
目的 建立神经干细胞与骨髓基质细胞的共培养系统,根据该系统的条件性培养液诱导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分化。方法 来源于胎脑海马、纹状体、额叶、中脑的神经干细胞与骨髓基质细胞建立起各自的共培养系统,并根据数种条件性培养液诱导神经... 目的 建立神经干细胞与骨髓基质细胞的共培养系统,根据该系统的条件性培养液诱导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分化。方法 来源于胎脑海马、纹状体、额叶、中脑的神经干细胞与骨髓基质细胞建立起各自的共培养系统,并根据数种条件性培养液诱导神经干细胞的分化,以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神经元的总体分化率及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诱导率。结果 骨髓基质细胞及CO-BMSC能显著提高不同来源的神经干细胞的神经元分化率,同时只有中脑神经干细胞能被有效地进行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诱导。结论 共培养系统诱发了神经干细胞与骨髓基质细胞的自/旁分泌作用,该作用可根据神经干细胞的区域特异性有效的定向诱导中脑神经干细胞的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胚神经干细胞 定向诱导分化 实验研究 骨髓基质细胞 多巴胺能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胚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大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丁海霞 潘凤华 +3 位作者 丁新生 张廉 李晓波 宋春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1-164,F0002,共5页
目的:研究侧脑室注射人胚神经干细胞(hNSCs)移植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大鼠的有效性及hNSCs在EAE大鼠脑内的状况。方法:从自然流产的孕9~15周的人胚脑组织中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用豚鼠全脊髓匀浆免疫Wistar大鼠制备EAE... 目的:研究侧脑室注射人胚神经干细胞(hNSCs)移植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大鼠的有效性及hNSCs在EAE大鼠脑内的状况。方法:从自然流产的孕9~15周的人胚脑组织中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用豚鼠全脊髓匀浆免疫Wistar大鼠制备EAE大鼠模型,分别在免疫后10、15、21天经侧脑室注射移植未分化的hNSCs入大鼠体内,观察hNSCs对EAE动物模型神经功能评分、脑内脱髓鞘病灶数目的影响,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移植后的hNSCs在EAE大鼠脑内存活、迁徙、分化的状况。结果:从人胎脑中成功培养出hNSCs,培养条件下呈悬浮状态生长,形成神经球。绝大多数细胞表达神经干细胞的标记物神经巢蛋白(nestin)。hNSCs移植组各时间点大鼠脑组织切片中均可见Brdu、nestin、NSE、GFAP、CNPase染色阳性细胞,CNPase阳性的少突胶质细胞比例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多;hNSCs移植组大鼠自免疫后30天起其神经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移植后20、30天脑内脱髓鞘病灶数目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hNSCs体内体外均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受炎症部位微环境信号的影响分化成神经元、星型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hNSCs移植能有效改善EAE动物的神经功能评分,减少病灶数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胚神经干细胞 移植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胚神经干细胞及人脐血干细胞治疗大鼠脑缺血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潘凤华 丁新生 +4 位作者 丁海霞 王辉 张炜民 邓小萱 姚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508-1513,共6页
目的:观察人胚神经干细胞(hNSCs)、人脐血干细胞(hUCBCs)治疗脑缺血大鼠的效果及其在缺血大鼠脑内的增殖、分化情况。方法:从自然流产的孕10~13周的人胚脑组织中分离、培养hNSCs;采集足月新生儿脐带血60~100ml,分离出其中的单个核细胞... 目的:观察人胚神经干细胞(hNSCs)、人脐血干细胞(hUCBCs)治疗脑缺血大鼠的效果及其在缺血大鼠脑内的增殖、分化情况。方法:从自然流产的孕10~13周的人胚脑组织中分离、培养hNSCs;采集足月新生儿脐带血60~100ml,分离出其中的单个核细胞;治疗前hNSCs、hUCBCs均经5-溴脱氧嘧啶尿苷(BrdU)标记48h。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脑缺血模型,1天后经尾静脉注射未分化的hNSCs、hUCBCs至脑缺血大鼠体内,对治疗后大鼠进行神经损害严重程度评分(NSS),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hNSCs、hUCBCs的存活、迁移、分化状况。结果:从人胚脑中成功培养出hNSCs,培养条件下呈悬浮状态生长,形成神经球;hUCBCs在体外也具有增殖能力。两治疗组大鼠均自治疗后21天起其NS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治疗组间比较各时间点NSS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14、21、28、35天脑组织切片中均可见BrdU染色阳性细胞,缺血侧明显多于对侧(P<0.05),治疗后21、28、35天明显多于治疗后14天(P<0.05);hNSCs组BrdU染色阳性细胞数多于hUCBCs组(P<0.05);治疗组各时间点脑组织切片中均可见nestin染色阳性细胞;在BrdU阳性细胞群中,hNSCs组73.8%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染色阳性细胞,16.7%为2,3-环核苷酸磷酸二脂酶(CNPase)染色阳性细胞,9.5%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染色阳性细胞;hUCBCs组74.5%为GFAP染色阳性细胞,15.4%为CNPase染色阳性细胞,10.1%为NSE染色阳性细胞;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hNSCs、hUCBCs均具有多分化潜能,受缺血部位微环境信号的影响分化成3种主要类型的神经细胞;静脉注射hNSCs、hUCBCs能有效改善脑梗死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除了hNSCs外,hUCBCs也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可能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胚神经干细胞 人脐血干细胞 脑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ntivirus介导表达多基因的人胚基因工程神经干细胞的实验研究
4
作者 蔡培强 汤逊 +5 位作者 林月秋 OUDEGA M BLITS B 阳运康 徐林 周田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288-291,i002-i003,共6页
目的:探索以Lentivirus为载体,构建同时携带并表达多基因的基因工程人胚神经干细胞(hum an neu鄄ral stem cell,hNSC)的可行性,为脊髓损伤治疗的研究提供材料。方法:培养和鉴定hNSC;用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GFP... 目的:探索以Lentivirus为载体,构建同时携带并表达多基因的基因工程人胚神经干细胞(hum an neu鄄ral stem cell,hNSC)的可行性,为脊髓损伤治疗的研究提供材料。方法:培养和鉴定hNSC;用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GFP)和神经营养因子-3(neurotrophic factor-3,NT-3)的Lentivirus转染hNSC;用荧光显微镜观察、鼠胚背根神经结培养(dorsal root ganglion,DRG)和Slot blot等方法检测基因工程hNSC的多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培养获得了大量的hNSC;荧光显微镜观察到几乎100%的hNSC表达GFP;基因工程hNSC的培养液能促使大鼠DRG旺盛生长;Slot blot检测到基因工程hNSC能高效分泌NT-3蛋白。结论:以Lentivirus为载体能构建同时携带并稳定表达多基因的基因工程hNSC,为脊髓损伤治疗的基础研究及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细胞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NTIVIRUS 人胚神经干细胞 基因工程 神经营养因子-3 绿色荧光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