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9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对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感染后促炎因子的影响
1
作者 吴戈 郑嵘炅 +2 位作者 潘珂君 韩丹 鲁晓擘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71-1476,共6页
目的通过体外培养观察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沉默和过表达后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α、IL-1β、IL-6、IL-8的表达,探索TRAF6对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SHV)感染后促炎因子的影响,为KSHV致病机制的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使... 目的通过体外培养观察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沉默和过表达后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α、IL-1β、IL-6、IL-8的表达,探索TRAF6对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SHV)感染后促炎因子的影响,为KSHV致病机制的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使用KSHV(+)iSLK细胞系建立沉默和过表达TRAF6模型,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转染水平。细胞培养48、72 h后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促炎因子的表达,并比较TRAF6沉默及过表达后促炎因子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成功建立TRAF6沉默(siTRAF6)和TRAF6过表达(TRAF6-OE)细胞模型。ELISA结果显示,TRAF6沉默后促炎因子IL-1α、IL-1β、IL-6、IL-8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升高,TRAF6过表达后IL-1α、IL-1β、IL-6、IL-8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IL-6、IL-8变化幅度较大,说明TRAF6对促炎因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提示其在KSHV感染后促炎作用的信号通路中发挥重要作用。结论TRAF6对促炎因子有一定抑制作用,有望作为新的潜在靶点抑制卡波西肉瘤病情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 卡波西肉瘤 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 KSHV 促炎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及其受体与类风湿关节炎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沛 王大为 刘晓东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6-283,共8页
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其受体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药物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深入研究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为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类风湿关节炎 细胞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α阻断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ll样受体4/NF-κB信号通路参与黄芪多糖对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的乳大鼠心肌细胞肥大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9
3
作者 梁灵君 王洪新 +4 位作者 孙雪芳 喻晓春 鲁美丽 顾洁莹 何海洋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8-173,共6页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PS)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乳大鼠心肌细胞肥大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原代培养乳大鼠心肌细胞分别加入APS 25,50和100 mg.L-1作用30 min后再加入TNF-α50μg.L-1作用48 h。考马斯亮蓝法测定心肌细胞蛋白含...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PS)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乳大鼠心肌细胞肥大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原代培养乳大鼠心肌细胞分别加入APS 25,50和100 mg.L-1作用30 min后再加入TNF-α50μg.L-1作用48 h。考马斯亮蓝法测定心肌细胞蛋白含量;消化分离法及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检测细胞体积;RT-PCR检测心肌心钠素(ANP)和Toll样受体4(TLR4)的mRNA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心肌细胞p65和IκBα的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外液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NF-α组心肌细胞蛋白含量增加了52.8%,细胞体积增大了66.7%,ANP和TLR4 mRNA分别增加了60.3%和68.7%,p65蛋白表达增加了50.5%,IκBα蛋白表达减少了43.1%,IL-1β表达增加了59.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TNF-α模型组相比,APS 50,100 mg.L-1和IκBα阻断BAY11-7082 5μmo.l L-1组蛋白含量、细胞体积、ANP mRNA、TLR4 mRNA、IL-1β和p65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IκBα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5);APS 25 mg.L-1组蛋白含量、细胞体积和ANP mRNA表达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 APS对TNF-α诱导的乳大鼠心肌细胞肥大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肿瘤坏死因子Α 心肌肥大 炎症反应 Toll样受体4/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扁平苔藓中肿瘤坏死因子α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I表达及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被引量:6
4
作者 沈丽佳 阮萍 +2 位作者 殷操 谢思明 赵彤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664-1667,共4页
目的探讨口腔扁平苔藓肿瘤坏死因子-α、肿瘤坏死因子受体I的表达意义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0例口腔扁平苔藓及10例正常口腔粘膜中肿瘤坏死因子... 目的探讨口腔扁平苔藓肿瘤坏死因子-α、肿瘤坏死因子受体I的表达意义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0例口腔扁平苔藓及10例正常口腔粘膜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肿瘤坏死因子受体I(TNFRI)的表达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口腔扁平苔藓的上皮角质细胞TNFRI及固有层TNF-α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上皮TNF-α及固有层TNFRI的表达则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口腔扁平苔藓的上皮层可见大量凋亡细胞,而固有层单个核细胞的凋亡指数则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口腔扁平苔藓中同时存在角质细胞的凋亡亢进及单个核细胞凋亡的减少,这种凋亡的异常可能与口腔扁平苔藓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平苔藓 口腔 肿瘤坏死因子 受体 肿瘤坏死因子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拉鲁肽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胡艳云 贾丽艳 +1 位作者 曹小会 尹超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4期1319-1322,共4页
目的:探究利拉鲁肽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11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降糖等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 目的:探究利拉鲁肽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11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降糖等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利拉鲁肽治疗。比较两组肾功能、血糖代谢水平、血清指标、血管内皮功能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24h尿蛋白定量(24hUpor)、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Scr)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24hUpor、UAER、Scr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餐后2h血糖(PBG)、空腹血糖(F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PBG、FPG、HOMA-IR、HbA1c及FIns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TNF-α)、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sTNFR1)、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TNF-α、sTNFR1、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一氧化氮(NO)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内皮素-1(ET-1)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NO水平高于对照组、ET-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可有效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及血糖水平,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利拉鲁肽 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作用因子3(TRAF3)结构及生物学功能 被引量:6
6
作者 王新禹 黄懿 +1 位作者 李礼 魏群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89-495,共7页
目前在哺乳动物中发现6个肿瘤坏死因子受体作用因子(TNF receptor associated factors,TRAFs)家族成员,它们主要参与TNF受体家族信号通路.这些TRAF成员在C末端有螺旋卷曲结构和保守的TRAF结构域.TRAF3是TRAF家族中功能最为多样化的成员... 目前在哺乳动物中发现6个肿瘤坏死因子受体作用因子(TNF receptor associated factors,TRAFs)家族成员,它们主要参与TNF受体家族信号通路.这些TRAF成员在C末端有螺旋卷曲结构和保守的TRAF结构域.TRAF3是TRAF家族中功能最为多样化的成员之一.1996年对TRAF3基因敲除小鼠进行研究发现,小鼠在出生早期死亡,这阻碍了TRAF3的生物学功能进一步研究,另一方面也证实了TRAF3在出生后发育以及维持正常的免疫系统功能方面有着重要生物学功能.10年后研究发现,TRAF3的缺失能够导致非经典NF-κB信号通路激活,这使得TRAF3在该信号通路中的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阐述.最近研究表明,TRAF3不仅能够负向调节NF-κB和MAPK信号通路,还能够正向调节Ⅰ型干扰素的产生.通过研究还发现,TRAF3可能存在着负向调节钙调蛋白磷酸酶活性的新功能.因此,研究TRAF3在免疫信号通路中的作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病毒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作用因子3 抗病毒 先天免疫 TOLL样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致伤无菌大鼠对脑组织β受体及磷脂酶A_2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颜光涛 徐世豪 +3 位作者 盛志勇 孙世荣 田惠民 施治国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334-336,共3页
用放射配基结合分析法测定了经腹腔注射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型(TNFα)致伤的无菌大鼠脑细胞膜肾上腺素能β受体,同时用ELISA法测定了血中TNFα水平,用生化法测定脑细胞组织膜磷脂酶A_2(PLA_2)活性。结果表明,外原性重组人的TNFα在整... 用放射配基结合分析法测定了经腹腔注射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型(TNFα)致伤的无菌大鼠脑细胞膜肾上腺素能β受体,同时用ELISA法测定了血中TNFα水平,用生化法测定脑细胞组织膜磷脂酶A_2(PLA_2)活性。结果表明,外原性重组人的TNFα在整体状况下能增加脑组织β受体数量,激活膜PLA_2,同时血中TNFα水平亦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Β受体 磷脂酶A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疗法联合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6
8
作者 魏艳林 吕青 +4 位作者 李秋霞 李丽 戈兰 曹双燕 古洁若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11,共6页
【目的】通过综合国内外相关的运动疗法,建立一套方便强直性脊柱炎(AS)病人简单易行有效运动疗法;并探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联合该运动疗法治疗AS的有效性和价值。【方法】本研究共纳入符合1984修订的纽约诊断标准... 【目的】通过综合国内外相关的运动疗法,建立一套方便强直性脊柱炎(AS)病人简单易行有效运动疗法;并探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联合该运动疗法治疗AS的有效性和价值。【方法】本研究共纳入符合1984修订的纽约诊断标准活动性AS患者60例,随机分配到研究组(n=30)和对照组(n=30),两组患者均予每周一次50 mg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皮下注射,用药时间12周,研究组同时联合运动治疗。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和治疗后第0、2、6和12周患者ASAS20、BASFI、BASDAI、ASDAS3、BASMI、患者总体评价、ASQo L、CRP、ESR等指标,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间疗效差异。【结果】研究组,ASAS20改善达到80.67%,BASFI、BASDAI、ASDAS2、BASMI、患者总体评价、ASQo L、CRP和ESR在治疗后3个月均得到显著的改善(P<0.05)。对照组,ASAS20改善达到80.67%,其余指标除BASMI(P=0.681)、Schober(P=0.578)和胸廓活动度(P=0.161)外,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BASMI、Schober、扩胸度及ASQo L比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皆<0.05)。【结论】此运动疗法联合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AS较之单独使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在活动度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均具有显著的疗效,且对患者的脊椎活动度、胸廓活动度和机体功能改善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运动疗法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与炎性肠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9
作者 魏晓为 李宁 朱维铭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443-446,共4页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一种多效的细胞因子,具有极强的促炎性反应以及免疫调节特性,其在炎性肠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已经大量研究证实。TNF-α主要通过细胞膜上的受体TNFR1和TNFR2发挥生物效应,TNFR1是TNF-α信号传导的主要介质,而TN...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一种多效的细胞因子,具有极强的促炎性反应以及免疫调节特性,其在炎性肠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已经大量研究证实。TNF-α主要通过细胞膜上的受体TNFR1和TNFR2发挥生物效应,TNFR1是TNF-α信号传导的主要介质,而TNFR2只起辅助作用。近年来,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TNF-α/TNFR2信号传导通路在炎性肠病的炎性反应中起重要的作用。为了深入理解炎性肠病的发病机制并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文中综述TNFR1和TNFR2两种受体在炎性肠病的炎性反应中的不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2 发病机制 差异 炎性肠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膜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在大鼠多器官功能障碍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6
10
作者 杜成辉 方国恩 +1 位作者 陈战 胡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3-76,共4页
目的 :探讨跨膜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m TNFR1 )在大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中表达的变化及其意义。 方法 :将 32只健康雄性 SD大鼠随机分为 MODS组与正常对照组 ,采用创伤 +感染二次打击 ,复制出“双相迟发”的 MODS大鼠模型 ,并... 目的 :探讨跨膜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m TNFR1 )在大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中表达的变化及其意义。 方法 :将 32只健康雄性 SD大鼠随机分为 MODS组与正常对照组 ,采用创伤 +感染二次打击 ,复制出“双相迟发”的 MODS大鼠模型 ,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半定量检测 m TNFR1 在大鼠主要器官表达的变化。 结果 :MODS组和正常对照组肝、肺、肾组织均有 m TNFR1 的表达 ,以肝组织表达最丰富 ,且 MODS组较正常对照组肝组织m TNFR1 的表达显著增加 (P<0 .0 5 ) ;而 MODS组肺、肾组织 m TNFR1 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虽有增加 ,但相差不显著 (P>0 .0 5 )。血清 AL T与肝组织 m TNFR1 基因表达水平呈正相关 (r=0 .76 6 0 ,P<0 .0 1) ,而血清 BU N与肾组织 m TNFR1 基因表达水平无相关性 (r=0 .32 2 6 ,P>0 .0 5 )。 结论 :动物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之后 ,m TNFR1 的表达增加 ,提示肿瘤坏死因子(TN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达 多器官功能障碍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联合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基因转染杀伤舌癌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大庆 司徒镇强 +4 位作者 曹云新 许彦鸣 于翠娟 王成济 杨安钢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22-526,共5页
目的 :观察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 α(rhTNF α)对建系细胞 (T T)作用效应与机制。方法 :反转录PCR方法克隆人TNFR1基因 ,并将其稳定转染入舌癌细胞中 ,建系并鉴定 ;通过MTT法检测、DNA降解片段琼脂糖凝胶电泳及电镜观察检测rhTNF α对T ... 目的 :观察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 α(rhTNF α)对建系细胞 (T T)作用效应与机制。方法 :反转录PCR方法克隆人TNFR1基因 ,并将其稳定转染入舌癌细胞中 ,建系并鉴定 ;通过MTT法检测、DNA降解片段琼脂糖凝胶电泳及电镜观察检测rhTNF α对T T细胞的作用效果与机制。结果 :成功构建含TNFR1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 pcDNA3 TNFR1,并建立表达TNFR1蛋白活性的舌癌细胞系T T ;较之亲本Tca 8113细胞及转染空载体的T pc细胞 ,rhTNF α对T T细胞具有更强的细胞毒作用 ,且通过介导细胞凋亡的方式发挥其作用。结论 :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 α联合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1基因转染可有效地杀伤舌癌细胞 ,为舌癌基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肿瘤坏死因子 舌癌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和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55、75水平及功能意义 被引量:4
12
作者 曾勉 王辉 +4 位作者 谢灿茂 刘凌云 贺云鹏 严英硕 卢桂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18-421,共4页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浆中炎性介质与抗炎介质水平变化,阐明COPD全身炎症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检测62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接受β-内酰胺类或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及平喘祛痰治疗及30例健康志愿者入院第1天...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浆中炎性介质与抗炎介质水平变化,阐明COPD全身炎症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检测62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接受β-内酰胺类或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及平喘祛痰治疗及30例健康志愿者入院第1天和治疗第7天血浆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55、75(sTNF-R55、sTNF-R75)的水平及其肺功能(FEV1,FEV1%pre,FEV1/FVC等)。结果:AECOPD治疗后肺功能明显改善,但仍低于健康组(P<0.05)。AECOPD治疗前后血浆中TNF-α和sTNF-R55、sTNFR-75的水平均高于健康组(P<0.01)。而吸烟健康组TNF-α水平高于不吸烟组。AECOPD患者第7天血浆中的TNF-α浓度较入院第1天明显下降(822.7±353pg/mlvs599.2±456.7pg/ml,P<0.01);sTNF-R55和sTNFR-75水平数值上有上升,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血TNF-α、sTNF-R55和sTNF-R75水平与肺通气功能指标FEV1、FEV1%pre、FEV1/FVC皆无相关性(P>0.05)。结论:AECOPD患者血中炎性介质(TNF-α)及抗炎介质(sTNF-R55、sTNF-R75)的水平均高于健康志愿者,治疗后炎症介质水平降低,抗炎介质水平上升不明显。COPD全身炎症反应与气流受限关系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肿瘤坏死因子 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测定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跃如 周新 +1 位作者 陈宇清 王裕发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63-265,共3页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62例肺癌患者及61例健康人进行了血清STNFRI的测定。结果显示肺癌组STNFRI值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2.84±1.18ng/ml、0.93±0.29ng/ml,两...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62例肺癌患者及61例健康人进行了血清STNFRI的测定。结果显示肺癌组STNFRI值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2.84±1.18ng/ml、0.93±0.29ng/ml,两组比较P<0.01)且STNFRI水平随肺癌病期进展而升高,Ⅰ、Ⅱ、Ⅲ、Ⅳ期分别为2.23±0.47ng/ml、2.34±0.68ng/ml、2.63±0.67ng/ml、3.51±1.62ng/ml。在本组测定中发现肺癌患者STNFRI阳性率(80.7%)显著超过了常用的肺癌肿瘤标志物——血清癌胚抗原(CEA)的阳性率(38.7%)。本文研究表明测定血清中STNFRI对肺癌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受体 肺癌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对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郁博 何威 +1 位作者 张斌 杨玲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79-282,共4页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TNF)-α对角质形成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R)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反转录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观察经TNF-α作用后,培养的人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细胞的GRα、GRβ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情况。结果:TNF-α对...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TNF)-α对角质形成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R)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反转录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观察经TNF-α作用后,培养的人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细胞的GRα、GRβ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情况。结果:TNF-α对HaCaT细胞GRα的表达无明显影响,但可上调HaCaT细胞GRβ的表达,并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结论:TNF-α可增加GRβ的表达,可能是炎性细胞因子参与诱发糖皮质激素皮肤耐受现象的内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角质形成细胞 受体 糖皮质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患者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晴 黄群 +2 位作者 周小寒 王建丰 周立生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1996年第4期189-191,共3页
用ELISA方法测定了30例肝癌患者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sTNFR-Ⅰ)水平。结果表明,肝癌患者血清sTNFR-Ⅰ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且血清sTNFR-Ⅰ水平与临床分期相关。治疗有效者,血清... 用ELISA方法测定了30例肝癌患者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sTNFR-Ⅰ)水平。结果表明,肝癌患者血清sTNFR-Ⅰ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且血清sTNFR-Ⅰ水平与临床分期相关。治疗有效者,血清sTNFR-1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2~8月,3例无癌生存者,血清sTNFR-1水平降至正常,而7例局部未控或复发转移者,血清sTNFR-1水平则进行性上升。提示,血清sTNlFR-Ⅰ测定对肝癌患者的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可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肿瘤坏死因子 受体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基因的克隆及其与绿色荧光蛋白的融合表达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毓雯 朱传龙 +1 位作者 宁琴 罗小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24-27,I0009,共5页
目的:构建小鼠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NFR1)和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然后在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表达,为TNFR1的基因干预研究提供简便的判定手段。方法:从小鼠肝组织提取总RNA,RT-PCR扩增出TNFR1基因的cDN... 目的:构建小鼠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NFR1)和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然后在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表达,为TNFR1的基因干预研究提供简便的判定手段。方法:从小鼠肝组织提取总RNA,RT-PCR扩增出TNFR1基因的cDNA片段,将目的片段克隆至pMD18-T载体。酶切和测序鉴定,然后将目的片段酶切回收后插到GFP表达载体pEGFP-N2中GFP基因序列的上游,构建TNFR1-EGFP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EGFP-TNFR1,将该重组质粒转染到CHO细胞后24—48h,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TNFR1的表达情况。同时荧光显微镜下观察GFP表达情况。结果:扩增出了长约1360bp的基因片段,并将其克隆至pMD18-T载体,酶切和测序鉴定无误;将pMD-TNFR1中TNFR1基因亚克隆至pEGFP-N2载体,酶切鉴定无误;重组质粒pEGFP-TNFR1转染CHO细胞后,免疫组化染色可见细胞有阳性棕染,同时荧光显微镜下也可观察到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小鼠TNFR1-EGFP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质粒;重组质粒可在CHO细胞中表达出TNFR1-EGFP融合蛋白,为进一步的TNFR1基因干扰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 绿色荧光蛋白 融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厄贝沙坦联合二甲双胍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贾丽艳 胡艳云 +2 位作者 曹小会 陈婕 王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9期1724-1727,共4页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二甲双胍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1,sTNFR1)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 1,MCP-1)的影响。方法:选择门诊接诊的162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二甲双胍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1,sTNFR1)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 1,MCP-1)的影响。方法:选择门诊接诊的162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二甲双胍组、厄贝沙坦组以及联合用药组。二甲双胍组患者给予口服二甲双胍治疗,厄贝沙坦组给予厄贝沙坦组口服,联合用药组给予二甲双胍和厄贝沙坦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后比较sTNFR1、高敏C反应蛋白、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糖代谢指标、蛋白尿以及血肌酐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三组sTNFR1、sICAM-1、hs-CRP、MCP-1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且联合用药组sTNFR1、sICAM-1、hs-CRP、MCP-1水平均低于二甲双胍组和厄贝沙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且联合用药组低于二甲双胍组和厄贝沙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24h尿蛋白定量、尿清蛋白排泄率以及血肌酐低于二甲双胍组以及厄贝沙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二甲双胍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血清sTNFR1、MCP-1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糖代谢水平和减轻蛋白尿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厄贝沙坦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二甲双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格列汀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贾丽艳 曹小会 +2 位作者 胡艳云 白玉 王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8期606-609,共4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采用利格列汀治疗对其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在此基础上,试验组采用利格列汀治疗,连续治疗...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采用利格列汀治疗对其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在此基础上,试验组采用利格列汀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肾功能[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24 h尿蛋白定量(24 hUpor)、血肌酐(SCr)]、糖脂代谢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TNFR1)、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UAER、24 hUpor、Scr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HbA1c、FPG、TC、TG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MCP-1、sTNFR1、hs-CRP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采用利格列汀治疗可改善糖脂代谢水平和肾功能,减轻炎症反应,降低MCP-1、sTNFR1水平,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利格列汀 二甲双胍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1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对大鼠正畸牙移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华咏梅 王宏伟 牟福元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9-193,共5页
目的研究局部注射重组人类可溶性受体对大鼠正畸牙移动进程的影响。方法选取64只雄性SD大鼠,从加力第1天起在大鼠牙齿局部分别注射重组人类可溶性白细胞介素-1受体Ⅱ(sIL-1-RⅡ)、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sTNF-RⅠ)、两者混合物,测量... 目的研究局部注射重组人类可溶性受体对大鼠正畸牙移动进程的影响。方法选取64只雄性SD大鼠,从加力第1天起在大鼠牙齿局部分别注射重组人类可溶性白细胞介素-1受体Ⅱ(sIL-1-RⅡ)、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sTNF-RⅠ)、两者混合物,测量磨牙移动距离,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被移动磨牙牙周组织形态学变化,并应用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TRAP)组织化学染色对破骨细胞和破牙骨质细胞的数量及分布的时相性改变进行分析。结果各受体组大鼠磨牙牙周组织形态学时相性变化与对照组相似,但各时间点牙槽骨吸收程度均较轻微,多数大鼠牙根表面很少或几乎没有明显牙骨质吸收迹象。与对照组相比,在第14天所有受体注射组牙槽骨及牙根表面TRAP染色阳性细胞降低了约50%(P<0.05),但受体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大鼠正畸牙局部注射重组人类可溶性白细胞介素-1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可以减少牙齿移动距离并减少牙根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1受体 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正畸牙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p55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4
20
作者 高蕾 白岚 +3 位作者 南清振 杨希山 尹瑞雪 刘晓霞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0-92,共3页
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p55, TNFR-P55)表达的数目与临床病 理因素及肿瘤分期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91例大肠癌组... 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p55, TNFR-P55)表达的数目与临床病 理因素及肿瘤分期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91例大肠癌组织、81例癌旁组织及13例正常肠粘 膜标本中 TNFR-p55的表达。结果大肠癌组织中 TNFR-p55表达比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显著增高,癌旁组织 TNFR-p55 表达亦显著高于正常组织。在大肠癌组织中,TNFR-p55表达与浆膜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转移与否呈负相关,即肿瘤侵及 浆膜或有淋巴结转移时 TNFR-p55表达低。同时,Dukes A期和 B期患者 TNFR-p55表达显著高于 Dukes C期。结论 检测TNFR-p55的表达对判断大肠癌恶性程度,预测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趋势及肿瘤分期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肿瘤坏死因子 受体 TNFR-55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