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肿瘤关联钙信号转导因子2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玉洁 孙怡琳 +1 位作者 朱苹 马晓丽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70-576,共7页
目的人肿瘤关联钙信号转导因子2(TACSTD2)在肿瘤形成过程中的促癌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文中旨在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TACSTD2的分子结构和生物学功能,为进一步研究TACSTD2的功能提供借鉴。方法获取人源性TACSTD2基因mRNA和蛋白氨基酸... 目的人肿瘤关联钙信号转导因子2(TACSTD2)在肿瘤形成过程中的促癌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文中旨在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TACSTD2的分子结构和生物学功能,为进一步研究TACSTD2的功能提供借鉴。方法获取人源性TACSTD2基因mRNA和蛋白氨基酸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TACSTD2蛋白开放阅读框(ORF)、理化性质、信号肽、亚细胞定位,预测TACSTD2蛋白的跨膜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结构域、蛋白修饰位点,最后预测TACSTD2蛋白的互作蛋白并进行相关的通路分析,及TACSTD2在人不同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中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TACSTD2的mR⁃NA序列得到的ORF有12个,最长的ORF是ORF1,共972bp,可编码323个氨基酸。TACSTD2蛋白亲水性的氨基酸要多于疏水性的氨基酸,表明TACSTD2蛋白属于亲水性蛋白。TACSTD2是一种高度保守的碱性分泌蛋白,在胞质内外均有跨膜区。TACSTD2氨基酸序列存在核定位信号(nuclear localization signal,NLS),提示TACSTD2可定位于细胞核。TACSTD2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质膜、细胞外、细胞核以及细胞质。二级结构预测结果表明,TACSTD2蛋白主要为环状结构,其次为螺旋结构。TACSTD2蛋白有15个丝氨酸修饰位点,17个苏氨酸修饰位点,8个酪氨酸修饰位点。TACSTD2与Claudin(CLDN)家族蛋白存在蛋白互作。TACSTD2参与以下信号通路:细胞表面受体信号通路、视觉感知细胞增殖、上皮细胞迁移的负调控、上皮细胞增殖的调节、对刺激的反应等。与正常组织比较,TACSTD2的mRNA在宫颈癌、肺癌、甲状腺癌、子宫癌、肝癌、结直肠癌中等肿瘤组织高表达。结论TACSTD2在多种恶性肿瘤中高表达,可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信号参与恶性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粘附等过程,为进一步研究TACSTD2的功能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肿瘤关联钙信号转导因子2 开放阅读框 蛋白结构 细胞增殖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2+)/CaMKⅡ信号通路在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心肌肥大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桂君 姚玉胜 王洪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87-391,共5页
目的研究钙调素依赖蛋白激酶Ⅱ(CaMKⅡ)信号通路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心肌细胞肥大中的作用。方法Lowry法测心肌细胞蛋白含量;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心肌细胞体积;[3H]-亮氨酸参入法测心肌细胞蛋白合成;Till阳离子测定系统观察... 目的研究钙调素依赖蛋白激酶Ⅱ(CaMKⅡ)信号通路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心肌细胞肥大中的作用。方法Lowry法测心肌细胞蛋白含量;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心肌细胞体积;[3H]-亮氨酸参入法测心肌细胞蛋白合成;Till阳离子测定系统观察胞内[Ca2+]i瞬变;Westernblot法测定CaMKⅡδB的表达。结果①TNF-α(100μg.L-1)明显诱导心肌细胞蛋白含量、蛋白合成及体积的增加,CaMKⅡ特异性抑制剂KN93(0.2μmol.L-1)明显抑制TNF-α诱导的心肌肥大,但对正常心肌细胞生长无影响。②TNF-α引起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2+]i)瞬间变化幅度增高,KN93明显降低TNF-α诱导的上述改变。③TNF-α明显增强心肌细胞内CaMKⅡδB的表达。结论TNF-α可能通过引起心肌细胞[Ca2+]i升高,促进CaMKⅡδB表达诱导心肌细胞肥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肥厚 肿瘤坏死因子 离子 调素依赖蛋白激酶 信号转导 KN9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AF2在TNF诱导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信号转导途径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嘉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01-303,共3页
TNF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是通过许多信号分子共同参与完成的一个网络工程 ,其中TRAFs家族蛋白 ,尤其是TRAF2 ,是这一信号调节网络的中心环节。本文介绍了TRAF2在TNF诱导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信号转导途径。TN FR在与TNF结合后发生聚... TNF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是通过许多信号分子共同参与完成的一个网络工程 ,其中TRAFs家族蛋白 ,尤其是TRAF2 ,是这一信号调节网络的中心环节。本文介绍了TRAF2在TNF诱导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信号转导途径。TN FR在与TNF结合后发生聚集 ,并募集TRAF2直接与TNFR2胞内段结合 ,或通过结合其他接头分子与TNFR1间接相连 ,TRAF2主要通过激活NIK和JNK/SAPK 2个独立的信号转导途径对细胞发挥凋亡调节作用 ,具有凋亡保护功能。深入研究TRAF2的结构与功能 ,有利于加深对凋亡调节机理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细胞凋亡 信号转导 TNF TRAF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l2转录抑制因子1、E-钙黏蛋白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不同区域的表达及两者与P16INK4a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3
4
作者 尚立娜 周彰映 +5 位作者 张城 龚川友 田世馨 安利锋 李晓琴 赵晋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317-1324,共8页
目的检测宫颈鳞状细胞癌肿瘤出芽区及肿瘤中央区失巢凋亡因子Bcl2转录抑制因子1(Bit1)、上皮-间质转化(EMT)标志物E-钙黏蛋白及P16INK4a的表达情况,探讨Bit1、E-钙黏蛋白在宫颈癌获得高侵袭力过程中的意义及二者与P16INK4a表达的关系。... 目的检测宫颈鳞状细胞癌肿瘤出芽区及肿瘤中央区失巢凋亡因子Bcl2转录抑制因子1(Bit1)、上皮-间质转化(EMT)标志物E-钙黏蛋白及P16INK4a的表达情况,探讨Bit1、E-钙黏蛋白在宫颈癌获得高侵袭力过程中的意义及二者与P16INK4a表达的关系。方法收集甘肃省肿瘤医院病理科2014-2018年宫颈鳞状细胞癌石蜡包埋标本77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宫颈鳞状细胞癌肿瘤出芽区及中央区Bit1、E-钙黏蛋白、P16INK4a的表达情况。以肿瘤中央区及出芽区各蛋白质表达评分的中位数作为分界点,将标本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分析在不同P16INK4a表达情况下Bit1及E-钙黏蛋白的表达差异及二者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在肿瘤中央区及出芽区Bit1与E-钙黏蛋白的相关关系。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或连续校正χ2检验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77例宫颈鳞状细胞癌标本中,肿瘤中央区P16INK4a、E-钙黏蛋白、Bit1高表达率分别为32.5%(25/77)、67.5%(52/77)、63.6%(49/77),而在肿瘤出芽区分别为67.5%(52/77)、33.8%(26/77)、37.7%(29/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935、17.561、10.391,P均<0.01)。无论在肿瘤出芽区还是中央区,P16INK4a高表达组与P16INK4a低表达组Bit1及E-钙黏蛋白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肿瘤中央区Bit1低表达与脉管内癌栓及淋巴结转移有关(χ2=5.053、4.400,P均<0.05),肿瘤出芽区E-钙黏蛋白和Bit1低表达均与淋巴结转移有关(χ2=5.580、7.573,P均<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在肿瘤中央区及肿瘤出芽区E-钙黏蛋白与Bit1表达均呈正相关(r=0.287,P=0.011;r=0.236,P=0.039)。结论宫颈癌侵袭力的增高与Bit1及E-钙黏蛋白表达降低及P16INK4a表达增高有关,宫颈癌细胞可能通过抑制Bit1获得失巢凋亡抗性并影响EMT的发生从而获得更高的侵袭能力,但P16INK4a并未参与此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鳞状细胞癌 肿瘤出芽 失巢凋亡 Bcl2转录抑制因子1 E-黏蛋白 上皮-间质转化 P16INK4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水平与部分骨代谢生化指标的相关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王中京 游晓华 孔德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387-388,共2页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 (DM )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与骨代谢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 60例 2型DM患者 (包括病程≤ 5年 3 3例 ,病程 >5年 2 7例 )和 5 6例正常对照组的TNF α含量 ,并将其与血清骨钙素 ...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 (DM )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与骨代谢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 60例 2型DM患者 (包括病程≤ 5年 3 3例 ,病程 >5年 2 7例 )和 5 6例正常对照组的TNF α含量 ,并将其与血清骨钙素 (osteoalain ,BGP)、空腹胰岛素 (Insuline ,Ins)、血尿钙、磷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糖尿病组TNF α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并与血清骨钙素呈负相关 (r =-0 41,P <0 0 1) ,与尿钙、磷的水平呈正相关 (r =0 43 ,P <0 0 1;r =0 46,P <0 0 1)。结论 :2型DM患者血浆TN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肿瘤坏死因子 骨质疏松 胰岛素 尿 尿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PBMC来源的树突状细胞的快速无血清培养方法及细胞信号转导机制
6
作者 吴军 王晓怀 +3 位作者 杨德懋 杨太成 王捷 陈政良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263-1266,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无血清条件下诱导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迅速生成树突状细胞(DC)的方法,并初步探讨钙离子载体(CI)诱导分化的信号转导途径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所诱导的是否相同。方法分离健康献血者的PBMC,给予无血清培养基及50 ng/ml... 目的探讨体外无血清条件下诱导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迅速生成树突状细胞(DC)的方法,并初步探讨钙离子载体(CI)诱导分化的信号转导途径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所诱导的是否相同。方法分离健康献血者的PBMC,给予无血清培养基及50 ng/ml的rhGM-CSF过夜培养后,再分别给予100 ng/ml的A23187或50 ng/ml的TNF-α,或预先加入0.5 μg/ml的环胞菌素A(CsA)30 min后,再加入A23187、TNF-α,共培养40 h。于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表面标志,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方法处理的PBMC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的增殖作用。结果健康献血者的PBMC在无血清条件下,给予rhGM-CSF及CI或TNF-α培养40 h,均可获得DC的典型形态,包括CD14表达下调、CD83及共刺激分子(CD80、CD86)表达上调,以及较强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的作用;上述由CI诱导的细胞形态的改变、表面分子的表达以及刺激T细胞增殖的作用均可被CsA所抑制。而TNF-α所诱导的细胞形态的改变、表面分子的表达以及刺激T细胞增殖的作用均不受CsA影响。结论健康献血者的PBMCs在体外无血清条件下,可以被rhGM-CSF及CI或TNF-α迅速诱导成DC,但CI与TNF-α诱导PBMC分化为DC的细胞信号转导途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 树突状细胞 细胞培养 细胞信号 信号转导 单核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 离子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9)N_(2)AIV对鸡、鸭和小鼠部分炎性因子和钙调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马卫红 赵福琼 +4 位作者 刘海繁 姚红艳 李卫鹏 钱林 欧德渊 《现代畜牧兽医》 2021年第3期1-5,共5页
为研究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对不同种类动物部分炎性因子和钙调蛋白(CaM)的影响,试验选用鸡、鸭和小鼠为研究对象,通过静脉感染H_(9)N_(2)AIV,用ELISA方法检测鸡、鸭和小鼠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用... 为研究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对不同种类动物部分炎性因子和钙调蛋白(CaM)的影响,试验选用鸡、鸭和小鼠为研究对象,通过静脉感染H_(9)N_(2)AIV,用ELISA方法检测鸡、鸭和小鼠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用实时荧光PCR方法及ELISA方法检测其肺组织中CaM表达水平和含量。结果表明:鸡、鸭和小鼠在3 d时外周血中的IL-2显著升高(P<0.05);小鼠在3 d时外周血中TNF-α显著升高(P<0.05),而鸡在6 d时外周血中TNF-α显著升高(P<0.05),鸭在6 d时外周血中TNF-α极显著升高(P<0.01);鸡和小鼠在3 d时肺组织中的CaM转录水平显著升高(P<0.05),但在6 d时肺组织中CaM的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鸭在6 d时肺组织中的CaM转录水平显著升高(P<0.05),但在9 d时肺组织中CaM的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研究表明,低致病性H_(9)N_(2)AIV可引起鸡、鸭和小鼠的炎性反应,并上调CaM的转录水平,但抑制其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 调蛋白 白细胞介素2 肿瘤坏死因子Α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373调控JAK3/STAT6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相关巨噬细胞M2极化对肺癌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张雅丽 周芬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055-2061,共7页
目的:探究miR-373调控JAK3/STAT6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M2极化对肺癌细胞的影响。方法:利用佛波酯及IL-4诱导M2-TAMs分化;将miR-NC和miR-373分别转染M0/M2-TAMs并检测M2-TAMs特征性基因mRNA和miR-373水平;将M0/M2-TAMs与A... 目的:探究miR-373调控JAK3/STAT6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M2极化对肺癌细胞的影响。方法:利用佛波酯及IL-4诱导M2-TAMs分化;将miR-NC和miR-373分别转染M0/M2-TAMs并检测M2-TAMs特征性基因mRNA和miR-373水平;将M0/M2-TAMs与A549、H1299细胞共培养;CCK-8、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373与JAK3的调控关系;RT-qPCR检测细胞JAK3、STAT6 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Ki67、MMP-2/9、p-JAK3/JAK3、p-STAT6/STAT6水平。30只裸鼠尾静脉注射已转染慢病毒的A549细胞悬液;检测裸鼠肺组织病理变化;RT-qPCR检测肺组织JAK3、STAT6 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CD31、VEGFA、M2-TAMs特征性基因及pJAK3/JAK3、p-STAT6/STAT6蛋白水平。结果:成功诱导M2-TAMs中CD206及IL-10、Mrc1、Arg1、Ym1、Fizz1、CCL2 mRNA表达增加;与M2+miR-NC组相比,M2+miR-373组IL-10、Mrc1、Arg1、Ym1、Fizz1、CCL2 mRNA和Ki67、MMP-2/9蛋白表达明显降低,A549、H1299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明显降低(P<0.05);JAK3、STAT6 mRNA和p-JAK3/JAK3、p-STAT6/STAT6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miR-NC组相比,miR-373组裸鼠肺部病理损伤明显缓解;M2-TAMs特征性基因蛋白水平明显降低;JAK3、STAT6 mRNA和p-JAK3/JAK3、p-STAT6/STAT6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miR-373通过抑制JAK3/STAT6信号通路抑制TAMs向M2极化,从而抑制肺癌细胞增殖、侵袭、转移和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373 酪氨酸蛋白激酶3/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6信号通路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M2型极化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药饼灸对免疫抑制大鼠SLAM、PVRL2甲基化及4-1BB调控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田岳凤 熊罗节 +2 位作者 王慧芳 翟春涛 李玮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0,I0001-I0005,共11页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干预对免疫抑制大鼠信号转导淋巴细胞激活分子(signaling lymphocytic activation molecule,SLAM)、脊髓灰质炎病毒相关受体2基因(poliovirus receptor-related 2,PVRL2)甲基化以及共刺激分子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干预对免疫抑制大鼠信号转导淋巴细胞激活分子(signaling lymphocytic activation molecule,SLAM)、脊髓灰质炎病毒相关受体2基因(poliovirus receptor-related 2,PVRL2)甲基化以及共刺激分子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9(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superfamily member 9,TNFRSF9,又称4-1BB)的影响。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免疫抑制模型组、隔药饼灸组、假药饼灸组、中药灌胃组,每组10只。采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造模,以30 mg/kg剂量对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进行模型制备,持续3 d。隔药饼灸组与假药饼灸组均选择“神阙”“关元”“中脘”“足三里(双)”进行干预,连续10 d。中药灌胃组使用六味地黄汤悬浊液灌服,连续10 d。血常规检测各组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数量,ELISA法检测血清中CD28、4-1BB、肿瘤坏死因子配体超家族成员9(tumor necrosis factor superfamily member 9,TNFSF9,又称4-1BBL)及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 17,IL-17)含量;免疫荧光法检测脾组织中4-1BB及4-1BBL平均荧光强度;BSP法检测脾组织SLAM及PVRL2。结果血常规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免疫抑制模型组白细胞显著减少。ELISA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免疫抑制模型组CD28、4-1BB及IL-17水平均显著升高;与免疫抑制模型组比较,隔药饼灸组CD28、4-1BB及IL-17水平均显著降低。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免疫抑制模型组4-1BB及4-1BBL平均荧光强度显著升高;与免疫抑制模型组比较,隔药饼灸组4-1BB及4-1BBL荧光强度均显著降低。甲基化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免疫抑制模型组SLAM及PVRL2启动子区甲基化率均降低;与免疫抑制模型组比较,隔药饼灸组SLAM甲基化率升高,但PVRL2甲基化率降低。结论隔药饼灸可能通过调节共刺激分子4-1BB及其配体以及SLAM甲基化水平,改善免疫抑制状态,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药饼灸 免疫抑制 环磷酰胺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9 信号转导淋巴细胞激活分子 脊髓灰质炎病毒相关受体2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X_2和E-钙粘附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0
作者 葛杰 陈子华 +1 位作者 陈志康 袁伟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79-281,共3页
目的探讨同源异型框转录因子-2(CDX2)和E-钙粘附素(E-cadher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83例胃癌黏膜组织作为试验组,另选正常黏膜组织40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X2和E-cadhe... 目的探讨同源异型框转录因子-2(CDX2)和E-钙粘附素(E-cadher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83例胃癌黏膜组织作为试验组,另选正常黏膜组织40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X2和E-cadherin的表达情况及与胃癌组织分化、浸润和转移的关系。结果根据Laurén分型,肠型胃癌、弥漫型胃癌中CDX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86%和34.38%(P<0.05)。肠型胃癌、弥漫型胃癌中E-cadher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67%和28.13%(P<0.01)。在组织分化方面,CDX2和E-cadherin在高中分化程度组阳性表达率与低分化程度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浸润深度方面,CDX2和E-cadherin在黏膜及下层的阳性表达率与肌层浆膜层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DX2和E-cadherin在有无淋巴结转移方面,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CDX2和E-cadherin在胃癌中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CDX2和E-cadherin的异常表达在胃癌,特别是肠型胃癌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CDX2和E-cadherin可能是预测胃癌患者临床预后的有用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源异型框转录因子2 E-粘附素 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中GRIA2和STAT6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9
11
作者 曹钟 魏建国 +2 位作者 岑红兵 秦灵芝 敖启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94-1199,共6页
目的探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中离子型谷氨酸受体2 (ion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 2,GRIA2)与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6(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6,STAT6)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回... 目的探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中离子型谷氨酸受体2 (ion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 2,GRIA2)与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6(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6,STAT6)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SFT的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检测48例SFT及60例其他软组织肿瘤中GRIA2、STAT6、PAX8和CD34的表达。比较上述标志物在诊断和鉴别诊断SFT中的价值。结果 (1)在SFT中,GRIA2和STAT6的阳性率分别为91. 7%(44/48)和95. 8%(46/48),在对照组中两者阳性率分别为3. 3%(2/60)和11. 7%(7/60),两种标志物在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均<0. 05)。GRIA2和STAT6在SFT中表达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91. 7%(44/48)、96. 7%(58/60); 95. 8%(46/48)、88. 3%(53/60)。(2)在SFT中,CD34、PAX8、BCL-2和CD99的阳性率分别为81. 3%(39/48)、45. 8%(22/48)、66. 7%(32/48)和60. 4%(29/48),上述4种标志物分别与GRIA2和STAT6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5)。(3)在SFT中,GRIA2和STAT6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部位、复发、恶性与否无关(P均> 0. 05)。结论 GRIA2和STAT6在SFT中分别呈细胞质和细胞核阳性的表达模式,是SFT独特的免疫学特征,采用两种标志物可以作为强有力的辅助诊断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离子型谷氨酸受体2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6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AK2/STAT3信号通路参与脂多糖诱导小胶质细胞活化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郝玉通 陈纯海 +1 位作者 杨学森 余争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19-1122,共4页
目的研究蛋白酪氨酸激酶2/信号转导子与激活子3(Janus kinase signal transducers 2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JAK2/STAT3)信号通路参与脂多糖(LPS)诱导小胶质细胞(MG)活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用细胞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 目的研究蛋白酪氨酸激酶2/信号转导子与激活子3(Janus kinase signal transducers 2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JAK2/STAT3)信号通路参与脂多糖(LPS)诱导小胶质细胞(MG)活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用细胞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小胶质细胞特异性标志物OX-42的变化,用ELISA方法检测LPS刺激后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变化。以及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JAK2和STAT3磷酸化变化水平。结果LPS刺激后OX-42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强,分泌大量的细胞因子TNF-α,JAK2和STAT3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并被抑制剂AG490有效抑制。结论JAK2-STAT3信号通路参与了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活化。JAK2-STAT3通路激活与炎症因子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 小胶质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 蛋白酪氨酸激酶2/信号转导子与激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HLA2/TMIGD2在实体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孙琦 李晶晶 刘斌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05-1409,共5页
以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及其配体1(PD-L1)为代表的B7/CD28家族在肿瘤免疫治疗中显示出极大的应用潜力,但仍有很多PD-L1检测阴性患者无法从中受益。作为B7家族成员,人内源性逆转录病毒-H长末端重复关联蛋白2 (HHLA2)分子结构与PD-L1等其... 以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及其配体1(PD-L1)为代表的B7/CD28家族在肿瘤免疫治疗中显示出极大的应用潜力,但仍有很多PD-L1检测阴性患者无法从中受益。作为B7家族成员,人内源性逆转录病毒-H长末端重复关联蛋白2 (HHLA2)分子结构与PD-L1等其他B7家族成员有一定的同源性和相似性,对T细胞有共刺激和共抑制作用,在多数实体肿瘤中呈高表达,且在某些实体肿瘤中表达比PD-L1更广泛;其通过与受体穿膜和免疫球蛋白结构域2(TMIGD2)结合可促进肿瘤免疫逃逸,导致肿瘤的进展和转移。基于此,HHLA2/TMIGD2有望成为肿瘤免疫治疗新的通路和靶点之一。本文就HHLA2及其受体TMIGD2的分子结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实体肿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内源性逆转录病毒-H长末端重复关联蛋白2(HHLA2) 穿膜和免疫球蛋白结构域2(TMIGD2) 实体肿瘤 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 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D-L1)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CS1、SHP1在JAK2V617F突变阳性骨髓增殖性肿瘤中的表达及鲁索替尼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谢旭磊 杨圣俊 +5 位作者 郝洪岭 王素云 王红杰 齐峰 成志勇 刘贵敏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4-80,共7页
目的研究JAK2V617F突变阳性骨髓增殖性肿瘤(MPN)组织中JAK2V617F突变量与磷酸化Janus激酶2(p-JAK2)、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蛋白1(SOCS1)、含SH2结构域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SHP1)表达的关系,并探讨JAK2抑制剂鲁索替尼(ruxolitinib)对JAK2V6... 目的研究JAK2V617F突变阳性骨髓增殖性肿瘤(MPN)组织中JAK2V617F突变量与磷酸化Janus激酶2(p-JAK2)、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蛋白1(SOCS1)、含SH2结构域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SHP1)表达的关系,并探讨JAK2抑制剂鲁索替尼(ruxolitinib)对JAK2V617F突变阳性人红白血病细胞系HEL细胞的增殖和HEL细胞中SOCS1、SHP1表达的影响。方法纳入2012年7月至2016年8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和保定市第一医院就诊的48例JAK2V617F突变阳性的MPN患者为MPN组,同期24例贫血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骨髓组织标本中p-JAK2、SOCS1和SHP1的蛋白表达水平。SOCS1、SHP1蛋白表达量与JAK2V617F突变量的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用不同浓度(50、100、250、500、1 000 nmol/L)的鲁索替尼处理HEL细胞后,采用CCK-8法检测HEL细胞的活力,q PCR法检测MPN组织和HEL细胞中JAK2V617F突变量以及HEL细胞中JAK2、SOCS1、SHP1 m RNA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HEL细胞中JAK2、p-JAK2、SOCS1、SHP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1)MPN组织中JAK2V617F/JAK2比值为(57.33±20.82)%,对照组为0%。MPN患者骨髓细胞质中p-JAK2、SOCS1、SHP1蛋白质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2)MPN组织中SOCS1、SHP1蛋白表达量均与JAK2V617F突变量呈负相关(r=-0.648、-0.692,P均<0.05)。JAK2V617F/JAK2比值<50%MPN患者的SOCS1、SHP1蛋白表达水平高于JAK2V617F/JAK2比值≥50%的MPN患者(P均<0.01),p-JAK2的蛋白表达水平低于JAK2V617F/JAK2比值≥50%者(P<0.01)。(3)250 nmol/L鲁索替尼处理24、48、72 h后,HEL细胞活力分别为(60.06±3.87)%、(52.05±2.88)%、(36.43±2.01)%。随着鲁索替尼浓度的增加,HEL细胞中JAK2的m RNA和蛋白表达与p-JAK2的蛋白表达水平逐渐降低(P<0.01,P<0.05),SOCS1和SHP1的m RNA和蛋白表达逐渐增加(P均<0.01)。结论鲁索替尼能够抑制HEL细胞中JAK2的m RNA和蛋白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增加SOCS1、SHP1 m RNA和蛋白表达,降低HEL细胞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殖性肿瘤 JAK2V617F突变 JAK激酶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蛋白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 SH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F-1α、COX-2和E-cadherin在肺腺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5
作者 谷松涛 秦建文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219-226,共8页
背景与目的肺腺癌发病率不断升高,而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上皮型钙粘附分子(E-cadherin)均在肿瘤细胞的分化、增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HIF-1... 背景与目的肺腺癌发病率不断升高,而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上皮型钙粘附分子(E-cadherin)均在肿瘤细胞的分化、增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HIF-1α和COX-2、E-cadherin在肺腺癌的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及其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收集10例非肿瘤患者手术切除的正常肺组织及45例肺腺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IF-1α、COX-2、E-cadherin的表达情况。结果 45例肺腺癌组织中,HIF-1α和COX-2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0%(27/45)和40%(18/45),10例正常肺组织均未见表达。45例肺腺癌组织中E-cadherin的表达阳性率为48.9%(22/45),10例正常肺组织均见阳性表达。HIF-1α表达水平与原发肿瘤大小有密切关系(P<0.05),但与患者年龄、吸烟与否、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术后分期无明显关系(P>0.05)。COX-2表达水平与原发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术后分期、HIF-1α表达水平有密切关系(P<0.05),但与患者年龄、吸烟与否、分化程度无明显关系(P>0.05)。E-cadherin表达水平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P<0.05),但与患者年龄、吸烟与否、肿瘤最大直径、术后分期、HIF-1α的表达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肺腺癌组织中HIF-1α、COX-2表达增高,E-cadherin表达降低;COX-2的表达水平升高可能与HIF-1α的高表达有关,E-cadherin的表达水平与HIF-1α未发现有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低氧诱导因子-1Α 环氧合酶-2 上皮型粘附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VEGF对人骨肉瘤Saos-2细胞TRAF-2和STAT-6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钟永翔 林晓 +1 位作者 王恩智 王鑫华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5年第9期993-997,共5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2(TRAF-2)和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6(STAT-6)在骨肉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三氧化二砷(As2O3)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人骨肉瘤Saos-2细胞经分别加入As2O3和VEGF培养48 h后...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2(TRAF-2)和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6(STAT-6)在骨肉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三氧化二砷(As2O3)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人骨肉瘤Saos-2细胞经分别加入As2O3和VEGF培养48 h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流式细胞术测定TRAF2和STAT-6的表达。结果:100 ng/m L浓度的VEGF能显著上调TRAF-2及STAT-6的表达(P<0.05,P<0.01);2μmol/L以上的As2O3能显著下调TRAF-2及STAT-6的表达(P<0.05,P<0.01),它还能显著降低VEGF诱导作用(P<0.05,P<0.01)。结论:TRAF-2和STAT-6在骨肉瘤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了重要作用,VEGF具有促进疾病的进展作用,而As2O3则反之,两者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三氧化二砷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2 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6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联合TNF-α通过激活STAT3而非ERK1/2途径介导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 被引量:1
17
作者 吉圣珺 温业良 +2 位作者 赖其廷 李敏菁 张培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96-900,905,共6页
目的探讨低氧联合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介导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HPMVEC)凋亡的信号通路。方法低氧6、12、24 h及(10、20、50、100)ng/m L TNF-α分别处理HPMVEC,使用MTT比色法检测各组的细胞活性;选用最佳的低氧时间及TNF-α剂量联合... 目的探讨低氧联合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介导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HPMVEC)凋亡的信号通路。方法低氧6、12、24 h及(10、20、50、100)ng/m L TNF-α分别处理HPMVEC,使用MTT比色法检测各组的细胞活性;选用最佳的低氧时间及TNF-α剂量联合刺激HPMVEC,流式细胞术检测caspase-3的活性,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膜联素Ⅴ/碘化丙啶(annexinⅤ-FITC/PI)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磷酸化信号转导子与转录因子3(p STAT3)及磷酸化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pERK1/2)的水平。结果 MTT法显示,低氧24 h组的相对细胞活性最低,100 ng/m L TNF-α处理组的相对细胞活性明显降低且对细胞活性的抑制呈现剂量依赖性;选用低氧24 h及100 ng/mL TNF-α作为联合处理组,与空白对照组及单独处理组相比,联合处理组的caspase-3活性及细胞凋亡率均升高。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联合处理组的p STAT3表达明显升高,而p ERK1/2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而STAT3通路阻断剂S3I-201可使联合处理组的细胞凋亡率下降。结论低氧状态联合TNF-α通过激活STAT3而非ERK1/2介导HPMVEC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 肿瘤坏死因子仅(TNF-α) 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3(STAT3) 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 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