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2毒素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体外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1
作者 鲜婷婷 韩小敏 +4 位作者 韩春卉 李凤琴 徐文静 张宏元 屠康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6-92,共7页
探讨T-2毒素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体外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将体外培养的HK-2细胞,经不同浓度的T-2毒素作用72 h后,分别测定T-2毒素对HK-2细胞增殖抑制率、细胞形态、DNA片段化、细胞凋亡率、细胞周期分布和caspase-3活性的影响。结果表... 探讨T-2毒素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体外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将体外培养的HK-2细胞,经不同浓度的T-2毒素作用72 h后,分别测定T-2毒素对HK-2细胞增殖抑制率、细胞形态、DNA片段化、细胞凋亡率、细胞周期分布和caspase-3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2 毒素对HK-2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抑制率随浓度升高而增大,IC 50 值为49.34 nmol/L。T-2毒素在10~40 nmol/L可剂量依赖性的诱导HK-2细胞凋亡,且20 nmol/L下HK-2细胞即可出现染色质固缩等凋亡细胞的典型特征。同时,10~40 nmol/L,T-2毒素可通过引起G 2 /M期阻滞影响细胞的周期分布。此外,T-2毒素在10~40 nmol/L下可引起caspase-3活性剂量依赖性增强,与对照组相比,最大可提高1.93倍( P <0.05)。因此,该研究为阐明T-2毒素的肾脏毒性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2毒素 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 体外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对缺氧/复氧肾小管上皮HK-2细胞自噬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文静 崔丽艳 +1 位作者 杨硕 张捷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65-768,共4页
目的观察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对缺氧/复氧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自噬水平的影响,探讨NGAL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缺氧/复氧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方法构建高表达NGAL的载体pcDNA3.1(-)/myc-His B-NGAL,并转染HK-2细胞。将HK-2细... 目的观察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对缺氧/复氧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自噬水平的影响,探讨NGAL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缺氧/复氧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方法构建高表达NGAL的载体pcDNA3.1(-)/myc-His B-NGAL,并转染HK-2细胞。将HK-2细胞分为未转染组和转染组,每组再分为缺氧/复氧处理组和未处理组。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后NGAL蛋白表达水平和缺氧/复氧后细胞自噬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Ⅱ(LC3-Ⅱ)表达水平,并用CellTiter-Blue细胞活性检测系统检测细胞活力。结果成功构建高表达NGAL的载体pcDNA3.1(-)/myc-His B-NGAL,转染HK-2细胞后,细胞NGAL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未转染组(t=8.959,P<0.05)。缺氧1 h/复氧24 h后,转染组细胞LC3-Ⅱ表达水平高于未转染组(t=21.721,P<0.05),而细胞活力低于未转染组(t=-6.238,P<0.05)。结论在HK-2细胞缺氧/复氧状态下,NGAL能增强细胞自噬水平,导致细胞损伤加重甚至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自噬 小管上皮细胞 HK一2细胞 缺氧 复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GF2/FGFR1/ERK信号通路在高糖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机制及肾元颗粒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7
3
作者 陈立 袁军 +2 位作者 詹理睿 万亚琴 王小琴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7年第3期201-204,共4页
目的:探讨FGF2/FGFR1/ERK在高糖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信号转导机制及肾元颗粒的干预作用。方法:以高糖(30 mmol/L)诱导HK-2细胞上皮-间充质细胞转分化建立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高渗对照组、肾元颗粒组、厄贝沙坦组及ERK... 目的:探讨FGF2/FGFR1/ERK在高糖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信号转导机制及肾元颗粒的干预作用。方法:以高糖(30 mmol/L)诱导HK-2细胞上皮-间充质细胞转分化建立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高渗对照组、肾元颗粒组、厄贝沙坦组及ERK阻断剂组。采用CCK-8法确定大鼠血清加入浓度,Western blot及RT-PCR检测FGF2、CollgenⅣ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ELISA法分析各组细胞ERK及磷酸化ERK(p-ERK)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FGF2、CollgenⅣ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增高(P<0.05),p-ERK水平显著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肾元颗粒组FGF2、CollgenⅣ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p-ERK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肾元颗粒含药血清能通过下调高糖诱导的HK-2细胞FGF2的表达,抑制FGF2/FGFR信号转导途径从而改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这可能是其防治糖尿病肾病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颗粒 小管上皮细胞 FGF2/FGFR信号转导途径 上皮间质转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景天苷对缺氧肾小管上皮细胞Toll受体2、IL-6表达及其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黄大伟 李辉 +5 位作者 王润求 吕伟 王涛涛 张成珍 姚吉鸿 刘婷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6年第12期1045-1049,I0011,共6页
目的:观察红景天苷(salidroside Sal.)对氯化钴(cobaltous chloride,Co Cl2·6H2O)诱导的缺氧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uman kidney tubular epithelia cell,HKC)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 2,TLR-2)表达、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目的:观察红景天苷(salidroside Sal.)对氯化钴(cobaltous chloride,Co Cl2·6H2O)诱导的缺氧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uman kidney tubular epithelia cell,HKC)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 2,TLR-2)表达、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分泌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HKC细胞置于六孔板培养,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模型组、红景天苷(salidroside Sal.)干预组(25μg/ml、50μg/ml、100μg/ml)。其中缺氧模型采用300μmol/L氯化钴处理6 h得到,红景天苷干预组在此模型基础上再用不同浓度的红景天苷处理缺氧细胞24 h。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TLR-2的表达,ELISA检测各组细胞上清中IL-6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缺氧HKC凋亡情况。结果:氯化钴诱导HKC TLR-2蛋白(P<0.05)及RNA表达上调(P<0.01)、IL-6分泌增加(P<0.01)及细胞凋亡增加(P<0.01)。25μg/ml和50μg/ml的红景天苷能降低缺氧HKC细胞IL-6的水平(P<0.01),50μg/ml红景天苷抑制作用强于25μg/ml(P<0.05)。与缺氧模型组比较,尽管100μg/ml红景天苷能降低缺氧HKC细胞IL-6的绝对值水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μg/ml,50μg/ml和100μg/ml红景天苷均能抑制TLR-2蛋白表达(P<0.01),且100μg/ml较25μg/ml红景天苷抑制作用显著(P<0.05),但25μg/ml与50μg/ml、50μg/ml与100μg/ml红景天苷比较,它们抑制作用的强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浓度的红景天苷也能抑制缺氧HKC TLR-2的RNA表达(P<0.01),50μg/ml及100μg/ml红景天苷抑制作用强于25μg/ml红景天苷(P<0.05),但50μg/ml与100μg/ml红景天苷比较,二者抑制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μg/ml和100μg/ml红景天苷能抑制缺氧HKC凋亡(P<0.01),但25μg/ml红景天苷未表现出抑制凋亡的作用(P>0.05),50μg/ml与100μg/ml红景天苷比较,两者抑制凋亡的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景天苷对缺氧HKC的TLR-2蛋白及RNA表达、IL-6的分泌及细胞凋亡均有抑制作用,但其抑制效应呈现非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苷 抑制 人肾小管上皮细胞 Toll样受体2 细胞介素-6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脱氧葡萄糖对人多囊肾囊肿衬里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赵静 连晓英 +2 位作者 傅博 张英杰 白雪源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30期4-8,F0003,共6页
目的探讨2-脱氧葡萄糖(2-DG)对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囊肿衬里上皮细胞WT9-12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细胞分为对照组、不同浓度2-DG处理组(5、10、20、40 mmol/L)。用CCK-8法筛选不同浓度2-DG处理多囊肾... 目的探讨2-脱氧葡萄糖(2-DG)对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囊肿衬里上皮细胞WT9-12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细胞分为对照组、不同浓度2-DG处理组(5、10、20、40 mmol/L)。用CCK-8法筛选不同浓度2-DG处理多囊肾上皮细胞不同时间(12、24、36、48 h)后,抑制细胞增殖活力的最适浓度和最适时间。采用Ed U核酸标记技术和Western blot检测2-DG最适浓度处理多囊肾上皮细胞48 h后细胞的增殖抑制情况及代谢相关磷酸化-AMPKα(P-AMPKα)及增殖相关m TOR信号通路分子磷酸化-m TOR、p70S6K、4E-BP1(P-m TOR、P-p70S6K、P-4E-BP1)的水平变化;流式细胞术及Caspase-3试剂盒检测不同浓度2-DG处理多囊肾上皮细胞48 h后细胞的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2-DG可明显抑制多囊肾上皮细胞的增殖,且呈浓度和时间的依赖性(P<0.05);细胞代谢相关分子P-AMPKα的水平明显升高(P<0.05),增殖相关m TOR信号通路分子P-m TOR、P-p70S6K、P-4E-BP1的活性明显抑制(P<0.05);与对照组比较,各浓度2-DG处理组的多囊肾上皮细胞早期凋亡率均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DG可能通过调控AMPK-mTOR信号通路,促进细胞凋亡,共同抑制多囊肾上皮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脱氧葡萄糖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 囊肿衬里上皮细胞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ad泛素化调节因子2siRNA的筛选及转染原代肾小管上皮细胞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赵海焦 高磊 +5 位作者 陆彦 田娅慧 贾志华 田海燕 吴国娟 张中文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9-24,共6页
试验旨在优化Smad泛素化调节因子2(Smurf2) siRNA最佳转染条件,筛选最佳siRNA干扰片段,进而实现对Smurf2基因的瞬时沉默,为研究Smurf2基因在马兜铃酸肾病(aristolochic acid nephrohathy,AAN)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本研究通过培养... 试验旨在优化Smad泛素化调节因子2(Smurf2) siRNA最佳转染条件,筛选最佳siRNA干扰片段,进而实现对Smurf2基因的瞬时沉默,为研究Smurf2基因在马兜铃酸肾病(aristolochic acid nephrohathy,AAN)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本研究通过培养小鼠原代肾小管上皮细胞(renal tubular epithelial cells,RTECs),并以脂质体LipofectamineTM 2000为转染介质,将Smurf2 siRNA转染入RTECs;通过观察绿色荧光的表达量及Real-time PCR反应优化转染条件,转染后Real-time PCR检测mRNA表达抑制率。CCK-8法检测Smurf2 siRNA复合物对RTECs活性的影响;同时,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不同位点Smurf2 siRNA对Smurf2 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当Lipofectamine TM 2000与siRNA比例为1.5 μL∶30 pmol时,转染效率最高,为70%~80%;Smurf2-619 siRNA干扰效果最明显;与正常组相比,转染siRNA组的Smurf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最终确定了Smurf2 siRNA最佳转染条件,其中Smurf2-619 siRNA对Smurf2 表达的抑制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d泛素化调节因子2 转染 SIRNA 小管上皮细胞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耐康对转化生长因子-β_1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Smad 2、3、7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李芳 杨丽霞 +3 位作者 舒畅 刘铜华 吴丽丽 孙文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11期37-39,共3页
目的观察糖耐康药物血清干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Smad 2、3、7 mRNA的表达,探讨其在防治肾间质纤维化方面的作用。方法将HK-2细胞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F12(1∶1)培养基培养;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单... 目的观察糖耐康药物血清干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Smad 2、3、7 mRNA的表达,探讨其在防治肾间质纤维化方面的作用。方法将HK-2细胞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F12(1∶1)培养基培养;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TGF-β1诱导组(TGF-β110 ng/mL)、空白血清对照组(TGF-β110 ng/mL+10%空白血清)、干预1组(TGF-β110 ng/mL+5%糖耐康药物血清)、干预2组(TGF-β110 ng/mL+10%糖耐康药物血清)、干预3组(TGF-β110 ng/mL+20%糖耐康药物血清)。药物干预24 h后,荧光定量PCR检测Smad 2、3、7 mRNA的表达。结果 HK-2细胞经TGF-β1诱导后,Smad 2、3 mRNA的表达显著上升,而Smad 7的表达减弱,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糖耐康药物血清干预后,Smad 2、3 mRNA的表达逐步下降,而Smad 7 mRNA的表达逐步上升,与单纯TGF-β1诱导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耐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TGF-β1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调节纤维化信号通路Smad 2、3、7mR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耐康 转化生长因子-Β1 人肾小管上皮细胞 SMAD 2基因 SMAD 3基因 SMAD 7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衰竭大鼠血清对P-gp和MRP2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中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汝春 鲁盈 +1 位作者 朱晓玲 王永钧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8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通过慢性肾衰竭大鼠血清对肾小管上皮细胞多药耐药蛋白表达影响的研究,探讨慢性肾衰竭肾小管上皮细胞功能改变的部分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原代肾小管上皮细胞,分别用含1.0%,2.5%,5.0%的5/6肾切除的慢性肾衰竭大鼠血清和正... 目的:通过慢性肾衰竭大鼠血清对肾小管上皮细胞多药耐药蛋白表达影响的研究,探讨慢性肾衰竭肾小管上皮细胞功能改变的部分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原代肾小管上皮细胞,分别用含1.0%,2.5%,5.0%的5/6肾切除的慢性肾衰竭大鼠血清和正常对照大鼠血清的培养液培养,72h后收集细胞,提取膜蛋白。用Western-blotting检测多药耐药蛋白(P-glycoprotein,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 2,MRP2)和内参5′-nucleotidase的蛋白表达。用Bio-Rad Quantity One凝胶分析系统对条带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1)血清浓度相同的情况下,慢性肾衰竭大鼠血清刺激可较对照血清增强肾小管上皮细胞P-gp的表达,在血清为1.0%时,有统计学意义;而各个浓度的肾衰竭血清刺激细胞MRP2的表达均较正常对照血清显著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2)无论对照血清还是慢性肾衰竭血清,随着血清浓度的降低,两种耐药蛋白的表达均逐渐增高。P-gp表达在1.0%血清干预的细胞和5.0%、2.5%血清之间,有统计学意义;而MRP2的表达在各个浓度之间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成分或浓度可改变肾小管上皮细胞P-gp和MRP2的表达,其机制和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管上皮细胞 多药耐药蛋白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素化调节因子2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在原代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表达
9
作者 高磊 赵海焦 +3 位作者 吴金栋 田娅慧 张中文 吴国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7-40,共4页
本试验旨在构建带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EGFP及目的基因泛素化调节因子2(Smurf2)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3-Smurf2,并转染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检测其表达情况。用RT-PCR法扩增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Smurf2的CDS区,构建克隆载体pEASY-Ze... 本试验旨在构建带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EGFP及目的基因泛素化调节因子2(Smurf2)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3-Smurf2,并转染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检测其表达情况。用RT-PCR法扩增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Smurf2的CDS区,构建克隆载体pEASY-Zero-Smurf2和真核表达载体pEGFP-N3-Smurf2,酶切并测序鉴定。运用脂质体转染法将pEGFP-N3-Smurf2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免疫印迹检测Smurf2的表达。PCR结果显示扩增出Smurf2基因片段大小约为2247bp;重组质粒pEGFP-N3-Smurf2的酶切鉴定及测序结果均表明Smurf2基因成功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中;脂质体转染后检测结果显示,转染pEGFP-N3-Smurf2表达载体的肾小管上皮细胞中Smurf2基因mR-NA表达量升高且EGFP-Smurf2重组蛋白有表达。本试验成功构建了含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Smurf2真核表达质粒,转染后能明显提高细胞内Smurf2的表达,为研究Smurf2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化调节因子2 pEGFP-N3 小鼠小管上皮细胞 质粒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在棕榈酸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脂质聚集中的作用
10
作者 温睿智 杜晓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9-427,共9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mitochondrial unfolded protein reaction,UPR^(mt))对肾小管上皮细胞(human kidney 2,HK-2)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棕榈酸(palmitic acid,PA)诱导HK-2细胞内脂质聚集,分别予siRNA抑制UPR^(mt)或巴多索隆... 目的探讨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mitochondrial unfolded protein reaction,UPR^(mt))对肾小管上皮细胞(human kidney 2,HK-2)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棕榈酸(palmitic acid,PA)诱导HK-2细胞内脂质聚集,分别予siRNA抑制UPR^(mt)或巴多索隆(the 2-cyano-3,12-dioxooleana-1,9-dien-28-oic acid,CDDO)增强UPR^(mt)。油红染色观察细胞内脂质聚集情况,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试剂盒(JC-1)测定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Mito-SOX测定线粒体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HSP60、LONP1、CLPP、ACOX1、PPARα、PGC1α、CPT1α蛋白表达。结果PA诱导HK-2细胞脂质聚集、MMP降低、ROS产生增多及UPR^(mt)关键蛋白HSP60、LONP1表达降低;抑制UPR^(mt)可加剧PA导致的脂质聚集、MMP降低、ROS产生增多,HSP60、LONP1表达进一步降低;增强UPR^(mt)可缓解PA导致的脂质聚集、MMP降低、ROS产生增多以及HSP60、LONP1表达降低。结论PA诱导的HK-2细胞脂质聚集可能与线粒体功能障碍有关,UPR^(mt)在该过程中对HK-2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UPR^(mt)) 棕榈酸(PA) 小管上皮细胞(hk-2) 脂质聚集 活性氧(R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微囊冷冻保存HK-2细胞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1
作者 潘广林 任宏涛 +1 位作者 顾玉兰 孙志杰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8年第10期31-35,共5页
观察不同类型微囊冻存细胞的效果,为微囊冻存选择合适的冷冻保护剂。应用高压脉冲静电液滴发生器制作液化的海藻酸钠-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PA)微囊和海藻酸钠-钙胶珠包被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用二甲基亚砜和甘油作为冷冻保护剂冷冻... 观察不同类型微囊冻存细胞的效果,为微囊冻存选择合适的冷冻保护剂。应用高压脉冲静电液滴发生器制作液化的海藻酸钠-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PA)微囊和海藻酸钠-钙胶珠包被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用二甲基亚砜和甘油作为冷冻保护剂冷冻未包被的HK-2细胞、APA微囊包被的HK-2细胞、胶珠包被的HK-2细胞;解冻后用MTT法测定细胞活性、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含量、Hochest33258荧光染料测定DNA含量。结果表明,解冻后液化微囊内HK-2细胞的细胞活性、蛋白质含量、DNA含量均显著高于胶珠内细胞(P<0.05),但与未包被组差异不显著(P>0.05)。DMSO作为冷冻保护剂,细胞活性及细胞蛋白质含量均高于甘油组(P<0.05),但两者在DNA含量上无差异(P>0.05)。液化微囊与DM-SO合用时,细胞活性及细胞蛋白质含量、DNA含量均高于液化微囊与甘油合用时(P<0.05)。液化微囊解冻后稳定性优于胶珠。液化微囊冷冻保存效果优于胶珠,DMSO适于微囊冷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化 冷冻保存 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甲苷通过调控Keap1-Nrf2-ARE信号通路减轻PM2.5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氧化损伤 被引量:11
12
作者 赵颖丹 张天嵩 +5 位作者 马骏 张伟伟 易扬 顾波 王汉清 宣怡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2期69-75,共7页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减轻细颗粒物2.5(particulate matter 2.5,PM2.5)所致肾小管上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将HK-2细胞分为5组:对照组(仅磷酸盐缓冲液处理)、模型组(200μg/mL PM2.5处理24 h)、黄芪甲苷低剂量组(200μg/mL PM...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减轻细颗粒物2.5(particulate matter 2.5,PM2.5)所致肾小管上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将HK-2细胞分为5组:对照组(仅磷酸盐缓冲液处理)、模型组(200μg/mL PM2.5处理24 h)、黄芪甲苷低剂量组(200μg/mL PM2.5及10 nmol/L黄芪甲苷共同处理24 h)、黄芪甲苷中剂量组(200μg/mL PM2.5及100 nmol/L黄芪甲苷共同处理24 h)、黄芪甲苷高剂量组(200μg/mL PM2.5及200 nmol/L黄芪甲苷共同处理24 h)。采用流式细胞术和TUNEL检测不同方法处理的HK-2细胞凋亡情况,采用EdU实验和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方法处理的HK-2细胞中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lch-like ECH-associated protein 1,Keap1)-核因子红细胞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ntioxident response element,ARE)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流式细胞术和TUNEL染色结果显示,黄芪甲苷显著抑制PM2.5导致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其抑制效果随黄芪甲苷浓度的增加而增加。CCK8检测结果和EdU细胞增殖检测结果显示,黄芪甲苷显著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细胞活力随黄芪甲苷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进一步检测显示,黄芪甲苷显著抑制PM2.5导致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活性氧和丙二醛水平升高,并显著促进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的升高。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黄芪甲苷处理显著提高总Nrf2、核Nrf2、血红素氧化酶-1以及NAD(P)H醌脱氢酶1(NQO1)水平(P<0.05)。结论黄芪甲苷通过调控Keap1-Nrf2-ARE信号通路减轻PM2.5导致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氧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 小管上皮细胞 氧化损伤 PM2.5 KEAP1 Nrf2 ARE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总甙对尿毒血清诱导的HK-2细胞增殖及总胶原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26
13
作者 刘海燕 陈孝文 +3 位作者 刘华锋 何惠娟 李晓东 冯明亮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4年第3期143-145,共3页
目的 :探讨三七总甙 (PNS)对尿毒血清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株 (HK - 2 )增殖及总胶原分泌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比色法检测PNS对尿毒血清诱导的HK - 2细胞增殖的影响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NS对尿毒血清作用下的HK - 2细胞周期、细胞... 目的 :探讨三七总甙 (PNS)对尿毒血清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株 (HK - 2 )增殖及总胶原分泌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比色法检测PNS对尿毒血清诱导的HK - 2细胞增殖的影响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NS对尿毒血清作用下的HK - 2细胞周期、细胞增殖指数 (PI)的影响 ;采用消化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羟脯氨酸的含量 ,换算成总胶原分泌量。结果 :MTT法示 :10 %尿毒血清组A490 值高于正常对照组 ,PNS 2 0 0~ 80 0mg/L可抑制细胞增殖 ,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术示 :10 %尿毒血清组G1期细胞低于正常对照组 ,PI高于正常对照组 ,PNS 4 0 0~80 0mg/L使G1期细胞显著增高 ,PI显著降低 ;10 %尿毒血清组羟脯氨酸的含量及总胶原分泌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PNS 4 0 0~ 80 0mg/L可降低细胞培养上清中羟脯氨酸的含量及总胶原分泌量 ,且随着PNS浓度的升高而降低。 结论 :PNS可通过抑制尿毒血清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及总胶原的分泌 ,从而延缓肾小管 -间质纤维化进程 ,改善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甙 尿毒血清 PNS 小管上皮细胞 hk-2 细胞增殖 胶原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总皂苷对TGF-β_1诱导的HK-2细胞表型转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26
14
作者 张毅 陈孝文 +2 位作者 刘海燕 姚翠微 何惠娟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5年第6期317-320,i001,共5页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PNS)对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 β1)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 - 2 )转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FCM )结合免疫荧光法(IF)检测PNS对TGF - β1诱导的HK - 2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阳性细胞百分率...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PNS)对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 β1)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 - 2 )转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FCM )结合免疫荧光法(IF)检测PNS对TGF - β1诱导的HK - 2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阳性细胞百分率的影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检测PNS对TGF - β1诱导的HK - 2细胞α-SMA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结果:流式细胞仪(FCM )结合免疫荧光法(IF)示:PNS 2 0 0~80 0mg/L可使TGF - β1诱导的HK - 2细胞增加的α-SMA阳性细胞百分率回降;RT -PCR示:PNS 2 0 0~80 0mg/L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地使TGF - β1诱导的HK - 2细胞增加的α-SMAmRNA的基因表达回降。结论:PNS可通过抑制TGF - 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分化,从而参与延缓肾间质纤维化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皂苷 TGF-Β1 诱导作用 hk-2细胞表型 细胞分化 小管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耐康对TGF-β_1诱导的HK-2细胞VEGF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春晖 康开彪 +4 位作者 杨丽霞 李晓东 刘铜华 吴丽丽 孙文 《西部中医药》 2013年第9期13-15,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糖耐康药物血清干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的表达,进一步探讨其在防治肾间质纤维化方面的作用。方法:将HK-2细胞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F12(1∶1)培养基培养... 目的:通过观察糖耐康药物血清干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的表达,进一步探讨其在防治肾间质纤维化方面的作用。方法:将HK-2细胞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F12(1∶1)培养基培养;实验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单纯TGF-β1诱导组(TGF-β110 ng/mL)、空白血清对照组(TGF-β110 ng/mL+10%空白血清)、干预1组(TGF-β110 ng/mL+5%糖耐康药物血清)、干预2组(TGF-β110 ng/mL+10%糖耐康药物血清)、干预3组(TGF-β110 ng/mL+20%糖耐康药物血清)。药物干预24小时后,荧光定量PCR检测VEGF mRNA的表达。结果:HK-2细胞经TGF-β1诱导后,VEGF mRNA的表达显著上升,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糖耐康药物血清干预后,VEGF mRNA的表达逐步下降,与单纯TGF-β1诱导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耐康能够抑制TGF-β1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VEGF mRNA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耐康 转化生长因子-Β1 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 VEGF 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调miR-153促进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筱霞 姜珍珍 +6 位作者 汪年松 陈玉强 李军辉 范瑛 刘玉梅 鲍宏达 程东生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3年第10期850-854,I0001,共6页
目的:探讨miR-153调控高糖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HK2)-间充质转化(EMT)的机制,为研究糖尿病肾病(DN)间质纤维化机制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调控Snail的候选miRNAs;在db/db小鼠肾组织中验证所有候选miRNAs的表达并分别与S... 目的:探讨miR-153调控高糖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HK2)-间充质转化(EMT)的机制,为研究糖尿病肾病(DN)间质纤维化机制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调控Snail的候选miRNAs;在db/db小鼠肾组织中验证所有候选miRNAs的表达并分别与Snail做pearson相关性分析,筛选出与Snail负相关最显著的miRNA;以高糖诱导的HK2细胞为载体,转染该miRNA mimics 72 h后,采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方法,观察该miRNAs、Snail以及E-cadherin的表达改变。结果:调控Snail的候选miRNAs共7个,分别是:miR-153、miR-30e、miR-30d、miR-30b、miR-384-5p、miR-30a、miR-30c;与db/m相比,miR-153、miR-30d及miR-30e在db/db小鼠肾皮质中表达显著下调(P<0.05),其中miR-153与Snail表达水平负相关最显著(r=-0.501 56);高糖诱导HK2细胞下调miR-153,肾小管上皮细胞标志蛋白E-cadherin表达减少;过表达miR-153抑制HK2细胞表达Snail,而E-cadherin水平增加。结论:MiR-153可能通过靶基因Snail参与调控高糖诱导的HK2细胞E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端小管上皮细胞(HK2) 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MT) miR-153 SNAIL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肾方对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彭贵军 张丹 +1 位作者 邓伟 吴耀松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8年第11期948-951,共4页
目的:探究益肾方对NRK-52E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H_2O_2诱导NRK-52E氧化损伤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H_2O_2模型组,益肾方组。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运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Caspase-3和BCL-2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 目的:探究益肾方对NRK-52E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H_2O_2诱导NRK-52E氧化损伤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H_2O_2模型组,益肾方组。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运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Caspase-3和BCL-2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_2O_2造模组的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P <0. 01);与H_2O_2模型组比较,益肾方组在益肾方浓度100μg/ml、200μg/ml、400μg/ml时,细胞的凋亡率出现明显的下降(P <0. 05)。与H_2O_2模型组相比,益肾方组在益肾方浓度100μg/ml、200μg/ml时,Caspase-3的蛋白表达明显降低,BCL-2的蛋白表达增加(P <0. 05)。结论:益肾方对NRK-52E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机制,可能与其降低细胞凋亡,同时下调Caspase-3和上调BCL-2的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小管上皮细胞 氧化应激 CASPASE-3 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对高糖环境下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脂质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8
作者 蒋曦媛 韩筱清 +1 位作者 李楠 余江毅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07-1112,共6页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人肾小管上皮HK-2细胞脂质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25.0 mmol·L-1葡萄糖诱导HK-2细胞建立高糖模型,在CCK-8检测槲皮素对HK-2细胞活性影响的基础上,采用油性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质沉积;化学酶法测定细胞内胆...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人肾小管上皮HK-2细胞脂质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25.0 mmol·L-1葡萄糖诱导HK-2细胞建立高糖模型,在CCK-8检测槲皮素对HK-2细胞活性影响的基础上,采用油性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质沉积;化学酶法测定细胞内胆固醇含量;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裂解激活蛋白(SCAP)、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SREBP-2)和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HMGCR)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糖模型组不仅HK-2细胞内脂滴积分光密度(IOD)值显著增加而且含脂滴的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干预48 h后高糖槲皮素组HK-2细胞内IOD值较高糖模型组明显下降,含脂滴的细胞数也明显减少(P<0.05);高糖模型组HK-2细胞内总胆固醇和游离胆固醇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干预48 h后高糖槲皮素组HK-2细胞内总胆固醇和游离胆固醇含量较高糖模型组显著下降(P<0.05);高糖模型组HK-2细胞内LDLr、SCAP、SREBP-2和HMGCR 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干预48 h后高糖槲皮素组HK-2细胞LDLr、SCAP、SREBP-2和HMGCR 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量均较高糖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槲皮素可减少肾小管上皮细胞内脂质沉积和降低细胞内胆固醇含量,其机制可能与抑制SCAP-SREBP2-LDLr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小管上皮细胞 脂质代谢 SCAP-SREBP2-LDLr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胰岛素对HK-2细胞TGF-β_1表达的影响
19
作者 苗志敏 孙瑞霞 +3 位作者 赵世华 王颜刚 闫胜利 李长贵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3,共3页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胰岛素对HK- 2细胞TG- β1 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胰岛素加入培养的HK- 2细胞中,用EL IS法测培养液上清液中TGF- β1 蛋白浓度,RT- PCR法测HK- 2细胞中TGF- β1 m RNA表达水平。结果 低浓度胰岛素不影响TGF...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胰岛素对HK- 2细胞TG- β1 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胰岛素加入培养的HK- 2细胞中,用EL IS法测培养液上清液中TGF- β1 蛋白浓度,RT- PCR法测HK- 2细胞中TGF- β1 m RNA表达水平。结果 低浓度胰岛素不影响TGF-β1 表达;高浓度胰岛素在不增加TGF-β1 m RNA表达的情况下可增加HK-2细胞TGF-β1 蛋白分泌。结论 高浓度胰岛素可能在翻译后水平上调HK- 2细胞TGF-β1 表达,这种作用可能参与了糖尿病肾病肾间质纤维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TGF-Β1 糖尿病 间质纤维化 hk-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首乌蒽醌类单体成分致HK-2细胞毒性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兰洁 文海若 +2 位作者 黄芝瑛 汪祺 马双成 《中国药物警戒》 2023年第6期616-622,628,共8页
目的采用人肾皮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系HK-2细胞明确何首乌中主要蒽醌类成分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甲醚和大黄酚与肾毒性的相关性。方法HK-2细胞经2.5、10、20、40、80、120、160μmol·L^(-1)的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 目的采用人肾皮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系HK-2细胞明确何首乌中主要蒽醌类成分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甲醚和大黄酚与肾毒性的相关性。方法HK-2细胞经2.5、10、20、40、80、120、160μmol·L^(-1)的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和3.125、12.5、25、50、100、150、200μmol·L^(-1)的大黄素甲醚和大黄酚作用24、48 h后,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法(CCK-8)测定这些单体对HK-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HK-2细胞经6.25、12.5、25、50、100μmol·L^(-1)的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甲醚和大黄酚作用24、48 h后,收集细胞培养液检测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肾损伤分子-1(Kim-1)蛋白表达水平;以JC-10荧光探针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MP)的变化;并以流式检测法测定5种蒽醌类化合物对细胞凋亡率的影响。结果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和大黄酚致HK-2细胞存活率随给药时间和给药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大黄素甲醚和大黄酚200μmol·L^(-1)给药48 h后细胞存活率仍大于75%。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100μmol·L^(-1)给药48 h后,LDH释放水平相较于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5种何首乌蒽醌类单体成分对HK-2细胞给药后细胞上清中Kim-1水平未呈现出随浓度增加而升高的趋势,仅在100μmol·L^(-1)给药后,Kim-1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上升(P<0.05)。5种何首乌蒽醌类单体成分给药后,HK-2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均随处理浓度的增大和给药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但仅25、50、100μmol·L^(-1)的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和50、100μmol·L^(-1)的大黄酸给药48 h后检测到显著的细胞凋亡(P<0.05)。结论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和大黄酸是导致何首乌肾毒性的潜在蒽醌类成分。何首乌中其他成分的肾毒性风险有待进一步研究,提高安全合理用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k-2细胞 何首乌 蒽醌类单体成分 细胞毒性 乳酸脱氢酶 损伤分子-1 线粒体膜电位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