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秃疮花异紫堇碱对LPS诱导的牛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因子和TLR2/MYD88/NF-κB通路的影响
1
作者 蒙琦 常亮 +4 位作者 丁姝元 周瑶 刘盛楠 王胜明 杨明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96-101,共6页
试验旨在探究秃疮花异紫堇碱(ICD)对脂多糖(LPS)诱导的牛肺微血管内皮细胞(CPA 47)炎症因子和Toll样受体2/髓样分化因子88/核转录因子-κB(TLR2/MYD88/NF-κB)通路的影响。选取CPA 47分为5组接种于6孔板中,每组设置4孔,对照组细胞加入1... 试验旨在探究秃疮花异紫堇碱(ICD)对脂多糖(LPS)诱导的牛肺微血管内皮细胞(CPA 47)炎症因子和Toll样受体2/髓样分化因子88/核转录因子-κB(TLR2/MYD88/NF-κB)通路的影响。选取CPA 47分为5组接种于6孔板中,每组设置4孔,对照组细胞加入1640培养基,LPS组加入脂多糖处理建立炎症模型,ICD高剂量组细胞加入20 mg/L ICD+50μg/L LPS,ICD中剂量组细胞加入15 mg/L ICD+50μg/L LPS,ICD低剂量组细胞加入10 mg/L ICD+50μg/L LPS。分别利用ELISA检测各组的炎性因子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LR2/MYD88/NF-κB通路中关键基因的表达量,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上述通路中各蛋白含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LPS处理组和ICD低剂量组牛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5),TLR2、NF-κB、MYD88的mRNA表达量和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LPS组相比,ICD高、中剂量组中IL-1β、IL-6、IL-8和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5),TLR2、NF-κB、MYD88的mRNA表达量和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15~20 mg/L ICD可以有效缓解LPS诱导的牛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炎症反应,抑制LPS诱导的牛肺微血管内皮细胞TLR2/MYD88/NF-κB炎症通路的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秃疮花异紫堇碱 微血管内皮细胞 脂多糖 炎症因子 TLR2/NF-κB/MYD88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酚预处理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HPMVCs)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的表达与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晓瑜 王浩 +2 位作者 方芳 薛张纲 仓静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68-672,共5页
目的在脂多糖(1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human pulmonary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HPMVCs)损伤模型中,观察异丙酚预处理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ACE)的影响... 目的在脂多糖(1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human pulmonary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HPMVCs)损伤模型中,观察异丙酚预处理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ACE)的影响,探讨异丙酚肺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以体外培养的HPMVCs 3~5代作为实验对象,将细胞随机分为4组(n=8):对照组(C组)、异丙酚组(P组)、LPS组(L组)和异丙酚预处理组(P+L组)。药物终浓度:LPS5μg/mL,异丙酚50μmol/L。按上述分组,加入LPS前1h加入异丙酚。于37℃、5%CO2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分别培养12、24、48、72h后采用CCK-8(Cell Counting Kiv-8)法测细胞活力。细胞孵育12h后,采用改良分光光度法检测各组培养液和细胞中的ACE活性,real-timePCR检测ACE、TNF-α、IL-1β和MCP-1mRNA表达水平,同时ELISA测定细胞培养液中TNF-α、IL-1β和MCP-1的蛋白含量。结果(1)各组细胞在72h内的细胞活力无显著差异(P〉0.05);(2)与C组相比,P组各检测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3)与c组相比,L组TNF-α、IL-1β和MCP-1的蛋白含量及其基因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分泌型ACE活性增加,细胞ACE活性降低,ACEmRNA表达下调(P〈0.05);(4)与L组相比,P+L组分泌的TNF-α、IL-1β和MCP-1及其mRNA表达显著降低,细胞ACE活性增加,ACEmRNA表达上调(P〈0.05),分泌型ACE活性不变(P〉0.05)。结论异丙酚在转录水平调节HPMVCs中ACE的表达,可能是异丙酚保护HPMVCs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异丙酚 脂多糖(LPS) 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hpmvcs)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 损伤(AL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块法培养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综合鉴定 被引量:22
3
作者 徐顺贵 吴国明 +3 位作者 徐智 冯起甲 王关嵩 张健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为组织块法培养的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rat pu lmonary m icrovascu lar endothelial cells,RPMVECs)建立合理可靠的多指标综合鉴定方案。方法采用外周肺组织贴块法培养RPMVECs,抽取组织块进行切片观察,以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和... 目的为组织块法培养的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rat pu lmonary m icrovascu lar endothelial cells,RPMVECs)建立合理可靠的多指标综合鉴定方案。方法采用外周肺组织贴块法培养RPMVECs,抽取组织块进行切片观察,以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为对照,对培养细胞进行CD34、植物凝集素BSI、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细胞化学鉴定,通过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结果组织切片显示组织块源于外周肺组织,CD34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阳性,植物凝集素BSI结合试验阳性,而Ⅷ因子相关抗原染色阴性,透射电镜未见W e ibel-Palade小体。结论Ⅷ因子相关抗原和W e ibel-Palade小体并非RPMVECs鉴定的理想指标,联合应用外周肺组织切片、CD34和植物凝集素BSI三指标为组织块法培养的RPMVECs提供了一个简单易行、合理、可靠的综合鉴定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鉴定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原代培养方法的改进及细胞鉴定 被引量:17
4
作者 李颖川 江伟 +2 位作者 周明 薛瑛 李亚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440-1443,共4页
目的改进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s)的原代培养方法,并对培养细胞进行相关鉴定。方法从动物选择、取材、循环灌注、植块贴壁等方面对体外分离PMVECs的原代培养方法进行改良。原代培养细胞经传代、冻存与复苏,倒置显微镜观察培养细胞... 目的改进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s)的原代培养方法,并对培养细胞进行相关鉴定。方法从动物选择、取材、循环灌注、植块贴壁等方面对体外分离PMVECs的原代培养方法进行改良。原代培养细胞经传代、冻存与复苏,倒置显微镜观察培养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和生长特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血管内皮细胞表面标志物Ⅷ因子相关抗原和CD31表达,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与PMVECs的特异性结合物植物凝集素BSI的结合情况(FITC-BSI结合试验)。结果倒置显微镜下,培养细胞呈多边形或梭形,融合为单层后呈典型的鹅卵石或铺路石样镶嵌生长并有接触抑制现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细胞CD31和Ⅷ因子表达阳性;FITC-BSI结合试验呈阳性结果。结论改进的原代细胞培养方法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好且成功率高;综合鉴定表明培养细胞形态学及生物学特性与PMVECs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培养 细胞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系的建立及脂多糖作用后酪氨酸激酶受体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20
5
作者 王关嵩 蔡文琴 +1 位作者 钱桂生 关崧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4-97,共4页
目的 研究肺微血管内皮细胞 (LMVEC)系培养方法并探讨脂多糖 (LPS)对LMVEC酪氨酸激酶受体 (TKR)活性的作用。方法 贴块法培养大鼠LMVEC ,并进行系列鉴定。采用放射免疫技术检测正常组、LPS(1μg ml)作用 2、8、16h组的TKR活性的变化... 目的 研究肺微血管内皮细胞 (LMVEC)系培养方法并探讨脂多糖 (LPS)对LMVEC酪氨酸激酶受体 (TKR)活性的作用。方法 贴块法培养大鼠LMVEC ,并进行系列鉴定。采用放射免疫技术检测正常组、LPS(1μg ml)作用 2、8、16h组的TKR活性的变化水平。结果 获得的LMVEC具有规律的鹅卵石形态 ,对异植物血凝素结合试验及CD3 1相关抗原免疫组化染色为阳性。LPS(1μg ml)作用 2h组LMVEC的TKR活性升高 ,8h组达最高 ,16h组的表达量低于 8h组 ,与正常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别 (P <0 0 5 )。结论 脂多糖 (LPS)作用后LMVEC胞浆TKR活性升高 ,而胞膜TKR活性降低。提示在LPS所致的急性肺损伤等发病机制中TKR及其相关的信号途径可能发挥重要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 微血管 内皮细胞 酪氨酸激酶受体 细胞培养 放射免疫法 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elin/APJ系统在脂多糖诱导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的变化及其作用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焕龙 朱忠宁 +3 位作者 江平 韩雨 苏素文 陈雪彦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52-1158,共7页
目的 探讨Apelin/APJ系统在脂多糖诱导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s)损伤中的变化,并研究Apelin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植块法培养大鼠PMVECs,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进行鉴定。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PMVECs活力;RT-PCR法... 目的 探讨Apelin/APJ系统在脂多糖诱导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s)损伤中的变化,并研究Apelin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植块法培养大鼠PMVECs,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进行鉴定。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PMVECs活力;RT-PCR法检测Apelin、APJmRNA表达的变化;Westernblot法检测大鼠PASMCs中PCNA蛋白表达及Akt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LPS在短时间内能够使Apelin、APJmRNA表达水平呈代偿性上升(P〈0.01),但随着作用时间延长,基因表达受到明显抑制,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提示Apelin/APJ系统可能参与了LPS诱导的大鼠PMVECs损伤。MTT结果表明,10-9~10-6mol·L-1的Apelin明显促进了大鼠PMVECs增殖(P〈0.05或P〈0.01),且具有一定的浓度和时间依赖性。而且,Apelin还不同程度地改善了LPS诱导的PMVECs细胞损伤(P〈0.05或P〈0.01)。另外,Westernblot结果显示,Apelin还明显逆转了LPS诱导的PCNA蛋白表达和Akt磷酸化水平的降低(P〈0.05或P〈0.01)。结论 Apelin/APJ系统参与了LPS诱导的大鼠PMVECs损伤。Apelin对于维护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干预LPS诱导的PMVECs损伤起着重要作用,可能与其激活Akt磷酸化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ELIN APJ 脂多糖 微血管内皮细胞 增殖 Akt 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培养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姜明 金岩 +3 位作者 刘源 赵宇 刘鹏 董蕊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 :探讨以简单有效的方法获取大鼠微血管内皮细胞 ,为构建含有血管的组织工程产品提供种子细胞。方法 :用出生 1d的SD仔鼠的肺组织进行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组织块培养。用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组织工程中心设计的方法对其进行纯化 ,... 目的 :探讨以简单有效的方法获取大鼠微血管内皮细胞 ,为构建含有血管的组织工程产品提供种子细胞。方法 :用出生 1d的SD仔鼠的肺组织进行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组织块培养。用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组织工程中心设计的方法对其进行纯化 ,用经优化处理的内皮细胞培养液扩大培养。通过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透射电镜鉴定其来源。结果 :用此法进行的原代培养 ,血细胞在换液和传代过程中被去除 ,成纤维细胞污染可经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组织工程中心设计的方案纯化去除。经鉴定获得的血管内皮细胞纯度较高 ,生长状态良好。结论 :由此获得的血管内皮细胞纯度高 ,生长状态良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微血管 细胞培养 血管内皮细胞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培养鉴定及其血管形成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高润娣 曹婕 +5 位作者 卢珊 应琳 高璇 陆国华 李和权 周建英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6-188,192,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有效的小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s)原代培养方法,并对其体外血管形成功能进行研究。方法:取小于1周龄的C57BL/6小鼠的肺组织边缘,采用组织贴块法培养原代PMVECs。经形态学观察、免疫细胞化学鉴定后,以每孔2×10...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有效的小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s)原代培养方法,并对其体外血管形成功能进行研究。方法:取小于1周龄的C57BL/6小鼠的肺组织边缘,采用组织贴块法培养原代PMVECs。经形态学观察、免疫细胞化学鉴定后,以每孔2×104的密度接种于铺有基质胶的96孔细胞板,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2h 1次)其24 h体外血管形成过程。结果:镜下可见原代培养的PMVECs呈梭形或多角形,单层融合呈铺路石样。细胞抗Ⅷ因子相关抗原(ⅧF-Ag)染色阳性。免疫荧光显微镜下可见大部分细胞摄取四甲基吲哚碳花青标记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DiI-Ac-LDL),胞质呈现红色荧光,细胞膜表面与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异植物血凝素(FITC-BSI)结合,呈现黄绿色荧光。PMVECs接种4~6 h后出现明显的管腔结构,10~12 h呈蜂窝状结构,此后管腔结构逐渐减少。结论:组织贴块法培养原代PMVECs操作简单,细胞得率和纯度高,并可在体外成功建立血管形成模型进行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微血管内皮细胞 原代培养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PKs家族在中暑小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刘亚楠 徐秋林 +6 位作者 郭晓华 周耿标 王郑莲 童华生 陆杰富 邱俊铭 苏磊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79-284,共6页
目的研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活化对热打击致小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s)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重症中暑小鼠模型,采用TUNEL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测肺组织损伤情况。二次磁珠分选法分离乳鼠PMVECs,TUNEL染色检测PMVECs凋亡情况,Weste... 目的研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活化对热打击致小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s)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重症中暑小鼠模型,采用TUNEL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测肺组织损伤情况。二次磁珠分选法分离乳鼠PMVECs,TUNEL染色检测PMVECs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热打击恢复期(0、2、6h)MAPKs家族活化情况。通过检测单层内皮细胞跨膜电阻(TEER)及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值观察不同热打击温度对单层细胞通透性的影响,同时使用MAPKs家族抑制剂检测热打击对单层细胞通透性及凋亡的影响。结果在重症中暑小鼠恢复期肺组织中可观察到PMVECs发生凋亡。TUNEL染色发现随着恢复期时间的延长,PMVECs凋亡数目增多,热打击可使PMVECs MAPKs家族活化且微血管通透性增加,给予p38活化抑制剂SB203580及ERK活化抑制剂PD98059预处理后细胞通透性增加,凋亡数目增多,而给予JNK抑制剂SP600125预处理后细胞则出现相反的变化。结论重症中暑小鼠PMVECs可发生凋亡,p38及ERK起着抗凋亡的作用,JNK起着促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暑 微血管内皮细胞 丝裂原活性蛋白激酶类 细胞凋亡 细胞通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莨菪碱对内毒素致肺微血管内皮细胞骨架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2
10
作者 孙耕耘 肖贞良 方传彪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97-199,共3页
目的观察内毒素(LPS)对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单层通透性和肌动蛋白骨架的影响,探讨与β受体和Gsα蛋白变化的关系及山莨菪碱的干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大鼠PMVEC,采用放射性配基结合分析法和流式细胞仪技术。结... 目的观察内毒素(LPS)对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单层通透性和肌动蛋白骨架的影响,探讨与β受体和Gsα蛋白变化的关系及山莨菪碱的干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大鼠PMVEC,采用放射性配基结合分析法和流式细胞仪技术。结果LPS在体外可诱导PMVEC单层通透性增高和中央F-肌动蛋白发生解聚、密度明显减低,同时出现β受体下调及Gsα蛋白水平降低;山莨菪碱对上述变化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LPS可直接导致PMVEC单层通透性增高,并与F-肌动蛋白重排相关。山莨菪碱可能通过影响PMVEC膜β受体和Gsα蛋白两个环节,参与调控PMVEC的肌动蛋白骨架变化,减轻LPS所致的大鼠PMVEC单层通透性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莨菪碱 内毒素 损伤 内皮细胞 大鼠 微血管通透性增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循环灌注对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分离和培养的影响 被引量:25
11
作者 肖贞良 孙耕耘 钱桂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1053-1054,共2页
关键词 循环灌注 微血管内皮细胞 RPMVEC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苷、连翘酯苷对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分泌IFN-α、IFN-γ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林红 胡格 +2 位作者 伊鹏霏 蒋小林 穆祥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0-34,共5页
为了研究黄芩苷、连翘酯苷对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ul monary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PMVECs)分泌IFN-α、IFN-γ的影响,本试验以体外培养的PMVECs为模型,用ELISA法检测这2种中药成分在不同浓度、不同时间点诱导PMVECs分泌I... 为了研究黄芩苷、连翘酯苷对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ul monary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PMVECs)分泌IFN-α、IFN-γ的影响,本试验以体外培养的PMVECs为模型,用ELISA法检测这2种中药成分在不同浓度、不同时间点诱导PMVECs分泌IFN-α和IFN-γ的量。结果表明,黄芩苷在10μg/mL,24 h时诱导PMVECs分泌的IFN-α和IFN-γ的量均最高,连翘酯苷分别在20μg/mL、12 h时和5μg/mL、24 h时诱导PMVECs分泌的IFN-α和IFN-γ的量最高。这一结果为体外筛选诱导PMVECs表达干扰素的中药成分提供了参考,为进一步研究中药成分的抗病毒机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连翘酯苷 微血管内皮细胞 IFN-Α IFN-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原代培养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7
13
作者 贾建桃 张慧英 +4 位作者 王黎敏 赵中夫 刘明社 来丽娜 卢彦珍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63-766,共4页
目的 建立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原代培养方法, 观察细胞生长状态并鉴定细胞性质。方法 4-5周龄大鼠随机分成3组, 无菌状态下剥除胸膜, 将肺组织边缘剪成1 mm3的大小, 贴入一次性培养瓶, 分别用含肝素钠的DMEM完全培养液、RPMI1640完全... 目的 建立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原代培养方法, 观察细胞生长状态并鉴定细胞性质。方法 4-5周龄大鼠随机分成3组, 无菌状态下剥除胸膜, 将肺组织边缘剪成1 mm3的大小, 贴入一次性培养瓶, 分别用含肝素钠的DMEM完全培养液、RPMI1640完全培养液以及含原代内皮细胞培养特制添加剂的完全培养液培养, 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和形态, 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细胞CD31的表达。结果 与2组对照组相比, 采用含原代内皮细胞培养特制添加剂的完全培养液培养, 获得的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数量多, 纯度高。内皮细胞于24 h迁移出肺组织块, 14 d左右汇合, 呈多角形, 以铺路石样镶嵌状排列生长。传代细胞呈长梭形, 生长迅速, 具有自发形成血管的倾向。细胞为CD31免疫反应阳性, 证实其为内皮细胞。结论 采用组织块贴壁法, 选择原代内皮细胞培养特制添加剂以及优化分离过程, 可以获得高纯度原代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内皮细胞 原代培养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犀角地黄汤合银翘散对流感病毒感染的小鼠肺组织及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ICAM-1和VCAM-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4
14
作者 张晨月 张舒 +4 位作者 吴莹 金叶智 李根茂 王谦 郝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685-1690,共6页
目的:研究中医经典合方犀角地黄汤合银翘散(XDY)对流感病毒性肺炎小鼠肺组织及对流感病毒感染的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RPMVECs)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病毒性肺炎的机制。方法:54... 目的:研究中医经典合方犀角地黄汤合银翘散(XDY)对流感病毒性肺炎小鼠肺组织及对流感病毒感染的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RPMVECs)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病毒性肺炎的机制。方法:54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XDY组,每组18只,后2组以流感病毒滴鼻感染,XDY组灌胃给予XDY;在感染后的2、4和6 d分别取材,免疫组化法观察肺组织中ICAM-1和VCAM-1表达。从雄性Wistar大鼠中分离并原代培养RPMVECs,设置正常组、病毒组、病毒+XDY含药血清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组和TNF-α+XDY含药血清组;刺激因素作用24 h后,real-time PCR检测ICAM-1和VCAM-1 mRNA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ICAM-1和VCAM-1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肺组织中ICAM-1和VCAM-1表达持续增多(P<0.01),而XDY组的表达均低于模型组(P<0.01);与正常组比较,流感病毒和TNF-α作用的RPMVECs中ICAM-1和VCAM-1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XDY能下调ICAM-1和VCAM-1 mRNA及蛋白表达(P<0.01)。结论:抑制流感病毒感染导致的RPMVECs黏附分子的表达从而抑制机体的炎症级联反应可能是XDY治疗流感病毒性肺炎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犀角地黄汤合银翘散 病毒性 流感病毒 微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间黏附分子1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夏多糖对脂多糖诱导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6
15
作者 罗超 祝春燕 +1 位作者 潘雨萍 吴伟斌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55-461,共7页
目的探讨3种半夏(姜半夏、清半夏和法半夏)多糖(PSPR)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h PMEC)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水提醇沉法提取PSPR;体外培养的h PMEC同时加入LPS 1 mg·L^(-1)+PSPR 100和400 mg·L^(-1)孵育2... 目的探讨3种半夏(姜半夏、清半夏和法半夏)多糖(PSPR)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h PMEC)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水提醇沉法提取PSPR;体外培养的h PMEC同时加入LPS 1 mg·L^(-1)+PSPR 100和400 mg·L^(-1)孵育24 h。CCK-8法测定细胞存活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和IL-8释放,用Western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IL-8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实时定量PCR技术分析IL-8和ICAM-1 m RNA水平。结果与溶剂对照组相比,LPS 1 mg·L^(-1)损伤组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0.01);与LPS 1 mg·L^(-1)损伤组相比,3种PSPR 100和400 mg·L^(-1)能有效缓解LPS诱导的细胞存活率下降(P<0.01),抑制LPS诱导的TNF-α,IL^(-1)β和IL-6释放(P<0.01),抑制LPS诱导的IL-8和ICAM-1蛋白表达增加(P<0.01)及IL-8和ICAM-1 m RNA水平增加(P<0.01)。结论 3种PSPR对LPS诱导的h PMEC炎症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NF-α,IL^(-1)β和IL-6等促炎因子的释放有关;PSPR还可抑制IL-8和ICAM-1的表达,有助于缓解IL-8和ICAM-1引起的中性粒细胞趋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 半夏 急性损伤 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ezrin、radixin、moesin的siRNA慢病毒感染原代肺微血管内皮细胞促进流感病毒的复制 被引量:4
16
作者 吴莹 张淑静 +4 位作者 张晨月 玄子男 李姝玉 高誉珊 胡雨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56-461,共6页
目的构建分别靶向ezrin(E)、radixin(R)、moesin(M)的siRNA慢病毒表达载体,转染原代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观察其对E、R、M基因表达及流感病毒复制的影响。方法根据siRNA设计原理,化学合成靶向大鼠E、R、M基因的siRNA序列,克隆入慢病毒... 目的构建分别靶向ezrin(E)、radixin(R)、moesin(M)的siRNA慢病毒表达载体,转染原代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观察其对E、R、M基因表达及流感病毒复制的影响。方法根据siRNA设计原理,化学合成靶向大鼠E、R、M基因的siRNA序列,克隆入慢病毒表达质粒GV248,构建分别靶向E、R、M基因的慢病毒siRNA载体Lenti-E-siRNA、Lenti-R-siRNA、Lenti-M-siRNA,同时构建靶向无关序列的Lenti-control-siRNA;组织块法分离培养大鼠原代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Lenti-E-siRNA、Lenti-R-siRNA、Lenti-M-siRNA转染原代大鼠PMVEC后,荧光定量PCR检测E、R、M的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ERM蛋白的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检测ERM蛋白的分布;FM1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感染慢病毒转染的PMVEC后,荧光定量PCR检测慢病毒载体对流感病毒复制的影响。结果重组质粒经测序鉴定,Lenti-E-siRNA、Lenti-R-siRNA、Lenti-MsiRNA、Lenti-control-siRNA构建成功。慢病毒载体转染大鼠PMVEC,感染复数(MOI)为10时感染率达80%以上。Lenti-E-siRNA、Lenti-R-siRNA、Lenti-M-siRNA明显抑制PMVEC中E、R、M的转录及表达。流感病毒感染PMVEC中,慢病毒空载体及Lenti-control-siRNA抑制流感病毒的复制,而Lenti-E-siRNA、Lenti-R-siRNA、Lenti-M-siRNA增加PMVEC中流感病毒的mRNA水平。结论成功构建靶向ERM基因的慢病毒载体,证实其可稳定转染PMVEC特异高效地抑制E、R、M基因表达;慢病毒载体本身能抑制PMVEC中流感病毒复制,而靶向E、R、M的慢病毒siRNA却促进流感病毒的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干扰RNA EZRIN RADIXIN MOESIN 微血管内皮细胞 流感病毒 复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性损伤对肺微血管内皮细胞β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孙耕耘 钱桂生 +2 位作者 肖贞良 黄碧琼 夏前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用放射性配基结合分析法 ,测定 β 肾上腺素能受体 ( β AR)在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 (RPMVEC)的分布情况 ,并观察炎性损伤对它的影响。结果表明 ,β AR的最大结合容量Bmax为 ( 5 .5 83± 0 .30 6 )fmol/1 0 5 细胞 ,Kd值为 ( 0 .2 7... 用放射性配基结合分析法 ,测定 β 肾上腺素能受体 ( β AR)在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 (RPMVEC)的分布情况 ,并观察炎性损伤对它的影响。结果表明 ,β AR的最大结合容量Bmax为 ( 5 .5 83± 0 .30 6 )fmol/1 0 5 细胞 ,Kd值为 ( 0 .2 7± 0 .0 3)nmol/L ;LPS、TNF和H2 O2 作用后 ,β AR的Bmax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 (P <0 .0 5~ 0 .0 1 )。提示 :RPMVEC胞膜存在高亲和力的 β AR ;LPS、TNF和H2 O2 可引起 β AR的显著下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受体 炎性损伤 微血管 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三烯B4在单肺通气致肺微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增加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丽莎 杨泳 +8 位作者 刘星玲 张川荛 叶青妍 后文俊 赵艳花 肖高鹏 李鑫楠 李艳华 刘睿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523-1528,共6页
目的观察运用乌苯美司减少单肺通气(OLV)兔肺内白三烯B4(LTB4)生成对肺组织磷脂酶Cεl(PLCE l)表达变化的影响,阐明LTB4在OLV致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通透性增加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48只健康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均分为:对照组(C组)、溶剂... 目的观察运用乌苯美司减少单肺通气(OLV)兔肺内白三烯B4(LTB4)生成对肺组织磷脂酶Cεl(PLCE l)表达变化的影响,阐明LTB4在OLV致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通透性增加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48只健康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均分为:对照组(C组)、溶剂(生理盐水)预处理组(S组)、(乌苯美司+生理盐水)预处理组(B组)、OLV组(O组)、生理盐水预处理+OLV组(SO组)和(乌苯美司+生理盐水)预处理+OLV组(BO组)。ELISA检测肺内LTB4含量。Western blotting和定量PCR分别用于检测白三烯A4水解酶(LTA4H)和PLCE1蛋白及各自mRNA表达水平。以肺通透性指数、肺湿/干(W/D)比值和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反映PMVEC通透性,并通过肺组织形态学评分对肺损伤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价。结果除LTA4H表达水平在B组明显下降外(P<0.05),C组、S组和B组其它各检测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OLV兔肺组织LTA4H表达水平上调(P<0.05),肺内LTB4生成增多(P<0.05),同时伴有PLCE1表达水平、PMVEC通透性和肺组织学评分的显著增加(P<0.05)。生理盐水预处理对OLV实验动物上述指标变化无显著影响;乌苯美司预处理可显著抑制LTA4H表达(P<0.05),减少OLV实验动物肺内LTB4生成(P<0.05),下调肺组织PLCE1表达(P<0.05),明显减轻OLV诱导的PMVEC通透性增加和肺损伤(P<0.05)。结论乌苯美司可通过下调OLV兔LTA4H表达,减少肺内LTB4生成,继而发挥抗OLV致肺损伤保护作用。LTB4致OLV兔PMVEC通透性增加的作用机制与其上调PLCE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气 微血管内皮细胞 白三烯B4 磷脂酶Cεl 白三烯A4水解酶 乌苯美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升降散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NF-κ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魏凯峰 耿义红 +3 位作者 常加松 潘云 张庆宏 张梅勇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341-342,F0003,共3页
目的探讨升降散对急性肺损伤的治疗作用机理。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升降散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及小剂量组。给药6 d后,舌下静脉注射LPS复制急性肺损伤模型,取肺组织切片,免疫组化检测。采集图像,分析微血管内皮... 目的探讨升降散对急性肺损伤的治疗作用机理。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升降散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及小剂量组。给药6 d后,舌下静脉注射LPS复制急性肺损伤模型,取肺组织切片,免疫组化检测。采集图像,分析微血管内皮细胞核的平均灰度。结果药物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能明显抑制微血管内皮细胞核中NF-κB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升降散可通过抑制肺微血管内皮细胞NF-κB的表达,抑制炎症反应对肺组织造成的急性损伤,对急性肺损伤起到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降散 急性损伤 微血管内皮细胞 核因子kB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Shh因子对海水浸泡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昱 钱桂生 +2 位作者 王关嵩 邓朝霞 周长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1268-1271,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重组Shh(recombinant sonic hedgehog,rShh)因子对海水浸泡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ulmonary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PMVEC)的促进增殖及抗凋亡作用。方法组织块法原代培养大鼠PMVEC,建立大鼠PMVEC海水浸泡模型,加...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重组Shh(recombinant sonic hedgehog,rShh)因子对海水浸泡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ulmonary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PMVEC)的促进增殖及抗凋亡作用。方法组织块法原代培养大鼠PMVEC,建立大鼠PMVEC海水浸泡模型,加入不同剂量重组Shh因子,采用TUNEL法检测PMVEC凋亡率。采用2,3-苯基溴化四唑(MTT)染色计数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结果海水浸泡可导致PMVEC损伤,表现为PMVEC细胞增殖受到抑制以及凋亡发生率增加。重组Shh能降低海水所致PMVEC增殖抑制率和其凋亡率,在实验剂量范围内,其促增殖和抗凋亡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论重组Shh可促进海水浸泡PMVEC增殖和抑制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H 海水 微血管内皮细胞 急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