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游离β亚单位磁分离酶联免疫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6
1
作者 刘振世 周昊 +3 位作者 陈海生 谢晶 卢新 杨祥良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92-394,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测定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游离β亚单位(hCGβ)磁分离酶联免疫分析法(MEIA)。方法用识别不同表位的两株单克隆抗体(mAb),一株mAb用FITC标记,另一株用碱性磷酸酶(AP)标记;以偶联羊抗FITC抗体的磁珠作为固相,以酚酞单磷酸...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测定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游离β亚单位(hCGβ)磁分离酶联免疫分析法(MEIA)。方法用识别不同表位的两株单克隆抗体(mAb),一株mAb用FITC标记,另一株用碱性磷酸酶(AP)标记;以偶联羊抗FITC抗体的磁珠作为固相,以酚酞单磷酸酯溶液为底物,建立测定hCGβ磁分离酶免疫测定法。结果本MEIA法的灵敏度为0.1IU/L,批内CV小于8.5%,批间CV小于14%,平均稀释回收率为92.5%;与促黄体生成激素(leuteinizinghormone,LH)、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hormone,TSH)和促卵泡成熟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hormone,FSH)均无交叉反应,与完整的hCG(1000IU/L)的交叉反应为1.2%,有效期不低于14个月。结论本方法的性能优于现有的放射免疫(RIA)和ELISA试剂盒,接近进口同类试剂的水平,有助于为市场提供一种高质量而价廉的hCGβ测定试剂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游离β亚单位 磁分离酶免疫测定法 碱性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皮性卵巢癌组织β亚单位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基因和蛋白表达
2
作者 周雷 曹文枫 +1 位作者 王耕辛 迟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9-102,共4页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异位β-HCG基因和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免疫组化(IHC)和放射免疫测定(RIA)方法检测上皮性卵巢癌细胞β-HCG基因和蛋白表达及癌组织培养上清和腹水中的β-HCG的浓度...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异位β-HCG基因和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免疫组化(IHC)和放射免疫测定(RIA)方法检测上皮性卵巢癌细胞β-HCG基因和蛋白表达及癌组织培养上清和腹水中的β-HCG的浓度。结果:12例上皮性卵巢癌β-HCG基因表达全部阳性(100%)。7例免疫组化β-HCG蛋白阳性(58.3%)。培养上清和腹水中β-HCG平均浓度分别为0.586U/L和1.638U/L。结论: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异位β-HCG的表达频率很高,β-HCG可以作为该肿瘤的标记物,RT-PCR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性卵巢癌 β亚单位绒毛性腺激素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中期甲胎蛋白和游离β人绒毛促性腺激素及脐动脉血流变化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 被引量:22
3
作者 侯红瑛 王林琳 +3 位作者 吴玲玲 张新玲 黄冬梅 范建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61-665,共5页
【目的】探讨孕中期母血清标志物及脐动脉血流用于预测不良妊娠结局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技术,对876例孕14~21周的孕妇进行孕中期甲胎蛋白(AFP)、游离β人绒毛促性腺激素(free-β-hCG)检测;对其中536例孕妇在孕14... 【目的】探讨孕中期母血清标志物及脐动脉血流用于预测不良妊娠结局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技术,对876例孕14~21周的孕妇进行孕中期甲胎蛋白(AFP)、游离β人绒毛促性腺激素(free-β-hCG)检测;对其中536例孕妇在孕14~28周使用超声多普勒检测其脐动脉血流,并追踪其妊娠结局。用卡方检验比较孕妇血清标志物升高者(342例)、脐动脉血流异常者(82例)、血清标志物升高且脐动脉异常者(40例)之间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的差别。【结果】与母血清标志物升高有关的不良结局有子痫前期、新生儿窒息、胎儿生长受限、胎儿丢失及胎盘异常。这些相关的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在血清标志物升高组为12.65%,在脐动脉血流异常组为8.5%,在血清学标志物与脐动脉血流两者同时异常组为30.95%,与前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孕中期母血清标志物升高合并脐动脉血流异常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中期 甲胎蛋白 游离β人绒毛性腺激素 脐动脉血流 多普勒 不良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甲氨蝶呤单次注射治疗异位妊娠结局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17
4
作者 闻笔伟 俞晓敏 +2 位作者 顾仲毅 蔡圣芸 古航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70-274,共5页
目的评估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对甲氨蝶呤(MTX)单次肌内注射治疗异位妊娠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接受MTX单次肌内注射治疗的96例异位妊娠患者... 目的评估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对甲氨蝶呤(MTX)单次肌内注射治疗异位妊娠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接受MTX单次肌内注射治疗的96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MTX 50 mg/m^(2)单次肌内注射方案,定期检测血清β-hCG水平。接受MTX单次注射治疗后随访血清β-hCG降至正常2次并且未再接受第2次MTX治疗或手术治疗者视为治疗成功。根据治疗结局将患者分为治疗成功组和治疗失败组,比较两组治疗前血清β-hCG水平。根据治疗前血清β-hCG水平将患者分为<1000、1000~1999、2000~2999、≥3000 mIU/mL组,比较各组间MTX单次注射治疗成功率。分析治疗后不同时间点血清β-hCG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96例异位妊娠患者中,57例(59.4%)患者MTX单次注射治疗成功,39例(40.6%)失败。治疗成功组和治疗失败组治疗前血清β-hCG水平分别为343.00(212.50,720.00)和716.00(341.00,1619.00)m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随着治疗前血清β-hCG水平的升高,MTX单次注射治疗成功率逐步降低,但当治疗前β-hCG的水平<3000 mIU/mL时,不同β-hCG水平亚组之间的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 d血清β-hCG预测MTX单次注射治疗成功的AUC为0.80(95%CI 0.70~0.88,P<0.001),阈值为650 mIU/mL,灵敏度为91.2%,特异度为66.7%;治疗后7 d血清β-hCG预测MTX单次注射治疗成功的AUC为0.71(95%CI 0.58~0.82,P<0.001),阈值为103 mIU/mL,灵敏度为42.9%,特异度为100.0%。治疗后4 d血清β-hCG≤650 mIU/mL组的治疗成功率较>650 mIU/mL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7 d血清β-hCG≤103 mIU/mL组与>103 mIU/mL组治疗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6)。结论对于接受MTX单次注射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治疗成功者初始血清β-hCG水平较低,治疗后4 d血清β-hCG≤650 mIU/mL可作为预测治疗成功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绒毛性腺激素β亚单位 异位妊娠 甲氨蝶呤 单次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及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查对早期未知部位妊娠结局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0
5
作者 米婉琴 周慧丽 向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6期4392-4394,4398,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及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 CG)检查对早期未知部位妊娠(PUL)结局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109例PUL患者,均有明确停经史,停经4~6周;尿或血清β-h CG检查阳性... 目的探讨超声及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 CG)检查对早期未知部位妊娠(PUL)结局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109例PUL患者,均有明确停经史,停经4~6周;尿或血清β-h CG检查阳性;入院首次超声检查显示宫腔内外均未见典型孕囊,且于入院当天及48h后行血清β-h CG检查。按照妊娠结局分为3组:宫内妊娠活胎组(IUP组,31例)、宫内妊娠流产组(IUPM组,21例)及异位妊娠组(EP组,57例)。分析并比较3组的子宫内膜厚度、妊娠黄体血流分布情况及血清β-h CG 48 h增长值。结果超声检查显示:IUP组子宫内膜厚度〔(1.25±0.22)cm〕较IUPM组〔(0.78±0.30)cm〕、EP组〔(0.75±0.31)cm〕厚(P〈0.001),IUPM组与EP组子宫内膜厚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UPM组和EP组妊娠黄体血流信号缺失率高于IUP组,EP组高于IUPM组(P〈0.05)。IUP组血清β-h CG 48 h增长值〔(2 569±1 033)mmol/L〕高于IUPM组〔(234±264)mmol/L〕和EP组〔(456±571)mmol/L〕,EP组高于IUPM组(P〈0.05);IUP组血清β-h CG 48 h增长率〉60%者比例〔93.5%(29/31)〕高于IUPM组〔14.3%(3/21)〕和EP组〔33.3%(19/57)〕,EP组高于IUPM组(P〈0.017)。结论超声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妊娠黄体血流信号缺失情况及血清β-h CG 48 h增长率对PUL的结局评估有一定临床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绒毛性腺激素 β亚单位 妊娠结局 子宫内增生 黄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6
作者 陈公立 《湖南农业》 2003年第24期16-,共1页
鱼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是从孕妇胎盘、绒毛膜滋养层分泌物中提取的一种激素,属糖蛋白类激素.其主要作用是促进卵母细胞的发育、卵细胞的成熟和诱导排卵;对雄性可刺激间质细胞发育和促进雄性激素的分泌.可用于鱼类的催情和催产.
关键词 绒毛性腺激素 国际单位 催产素 鱼类 水生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hCGβ的乳酸杆菌经阴道粘膜免疫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王红梅 李大金 +3 位作者 袁敏敏 王明雁 朱影 孟毅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701-703,共3页
目的 :用乳酸杆菌表达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β亚单位 (hCGβ) ,并经阴道粘膜免疫小鼠 ,分析阴道局部hCGβ抗体水平。方法 :在获得稳定、分泌性表达hCGβ的菌株后 ,接种于 8周龄BALB C雌性小鼠的阴道粘膜。于免疫后 2周取阴道洗液 ,放免... 目的 :用乳酸杆菌表达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β亚单位 (hCGβ) ,并经阴道粘膜免疫小鼠 ,分析阴道局部hCGβ抗体水平。方法 :在获得稳定、分泌性表达hCGβ的菌株后 ,接种于 8周龄BALB C雌性小鼠的阴道粘膜。于免疫后 2周取阴道洗液 ,放免法检测hCGβ水平 ,间接ELISA检测抗hCGβIgA抗体水平。结果 :Lb casei工程菌在无选择压力下培养 5 0代并冻存后 ,仍可分泌性表达hCGβ蛋白。阴道免疫 2周后 ,小鼠阴道洗液中可检测到hCGβ ,阴道洗液中的抗hCGβIgA抗体OD值为 0 2 97,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 (P <0 0 1) ,而与DNA免疫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hCGβ在Lb caseiCECT5 2 76中得到了稳定的分泌性表达。重组hCGβ乳酸杆菌可在阴道粘膜局部定居 ,并通过粘膜免疫在局部刺激产生抗hCGβIgA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绒毛性腺激素β亚单位 乳酸杆菌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血中胎儿游离KISS-1 mRNA和β-HCG mRNA在子痫前期的表达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利平 王安英 李筱梅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09-711,共3页
目的研究子痫前期患者母血中胎儿游离肿瘤转移抑制因子(KISS-1)mRNA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mRNA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重度子痫前期患者40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35例,对照组正常孕妇30例,提取其外周血血浆中游离mRNA,... 目的研究子痫前期患者母血中胎儿游离肿瘤转移抑制因子(KISS-1)mRNA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mRNA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重度子痫前期患者40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35例,对照组正常孕妇30例,提取其外周血血浆中游离mRNA,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KISS-1 mRNA和β-HCG mRNA的表达。结果各组样本中均可检测到KISS-1 mRNA和β-HCG mRNA表达。其中KISS-1 mRNA和β-HCG mRNA表达量在重度子痫前期组明显高于轻度子痫前期、对照组(P<0.01)。轻度子痫前期组KISS-1 mRNA和β-HCG mRNA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孕妇血浆中胎盘来源的游离KISS-1 mRNA和β-HCG mRNA的表达对子痫前期发病具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游离mRNA 人绒毛性腺激素β亚单位mRNA 游离肿瘤转移抑制因子mRNA 子痫前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孕期母血清甲胎蛋白和游离β-hCG筛查胎儿腹裂和脐膨出的效率 被引量:9
9
作者 陈益明 张闻 +6 位作者 卢莎 梅瑾 王昊 王姗 顾琳媛 张丽丹 褚雪莲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68-273,共6页
目的:评估中孕期母血清甲胎蛋白(MSAFP)和游离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基(β-hCG)在产前筛查胎儿腹裂和脐膨出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至2016年9月在杭州市五家产前筛查中心自愿接受产前筛查的622 639名孕妇的出生缺陷监测... 目的:评估中孕期母血清甲胎蛋白(MSAFP)和游离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基(β-hCG)在产前筛查胎儿腹裂和脐膨出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至2016年9月在杭州市五家产前筛查中心自愿接受产前筛查的622 639名孕妇的出生缺陷监测资料及产前筛查随访结果。根据有无胎儿先天性腹壁缺损(腹裂、脐膨出)将研究对象分为病例组和健康对照组。病例组是指经超声诊断并通过终止妊娠确诊为腹裂和脐膨出胎儿的孕妇共60例,包括腹裂组30例、脐膨出组30例;健康对照组为随机抽取同时期胎儿发育正常的孕妇116名。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检测两病例和健康对照组MSAFP、游离β-hCG水平。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MSAFP和游离β-hCG的筛查效能进行评价。结果:腹裂组孕妇MSAFP水平为4.41(0.88~11.69)MOM,脐膨出组为2.31(0.72~23.20)MOM,均高于健康对照组的0.98(0.41~2.26)MO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腹裂组血清游离β-hCG水平为1.25(0.35~19.94)MOM,高于健康对照组的0.86(0.17~6.11)MO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脐膨出组游离β-hCG水平为1.03(0.21~8.95)MOM,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AFP筛查腹裂和脐膨出胎儿的AUC分别为0.897(95%CI:0.822~0.972)和0.852(95%CI:0.762~0.942)(均P<0.01)。MSAFP筛查先天腹壁缺损(腹裂、脐膨出)的最佳临界值为1.655 MOM,此时的敏感度为68.30%,特异度为99.60%,约登指数为0.649。结论:中孕期MSAFP筛查先天腹壁缺损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是筛查先天腹壁缺损的一个较好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毛性腺激素 β-单位 人/血液 甲胎蛋白类/血液 腹裂/病 因学疝 脐/病因学 腹壁/畸形 孕妇 妊娠中期 产前诊断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母猪窝产仔数的激素处理
10
作者 张兴荣 薛建兵 闫学军 《养殖技术顾问》 2014年第8期45-45,共1页
1促性腺激素的应用 据报道,注射马绒毛膜促性腺激素(eCG)500-1500国际单位使猪可以增加4.8个卵子,但在怀孕30天时只是多增加了一个活胎儿。
关键词 激素处理 窝产仔数 母猪 绒毛性腺激素 国际单位 ECG 注射 怀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卵管妊娠时血清β-HCG水平与滋养细胞侵入输卵管壁深度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0
11
作者 李雪英 张怡 +2 位作者 聂长庆 黄开淑 杜维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0-43,i0001,共5页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时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水平及停经时间、附件包块大小与滋养细胞侵入输卵管壁深度的关系。方法:行输卵管切除术的6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于手术日测定血清-βHCG浓度,手术切除的...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时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水平及停经时间、附件包块大小与滋养细胞侵入输卵管壁深度的关系。方法:行输卵管切除术的6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于手术日测定血清-βHCG浓度,手术切除的输卵管行病理检查其滋养细胞侵入输卵管壁的深度,以观察两者间的关系。结果:①Ⅰ、Ⅱ、Ⅲ期滋养细胞侵入分别为24例(40%)1、8例(30%)、18例(30%),-βHCG水平分别为707.2±196.0 U/L、2529.2±563.3 U/L1、0380.2±4598.2 U/L,3期之间-βHCG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随着-βHCG水平的升高,滋养细胞侵入输卵管壁的深度加深,-βHCG水平与滋养细胞侵入深度呈正相关(r=0.704,P<0.01)。③停经时间和包块直径不同的各组患者血清-βHCG水平及肌层侵入深度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①血清-βHCG水平的高低与滋养细胞侵入输卵管壁的深度呈正相关。②滋养细胞侵入输卵管壁的深度与停经时间、附件包块的大小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妊娠 绒毛性腺激素β亚单位 滋养细胞 侵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中期血清学筛查标志物水平与产科不良结局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3
12
作者 赵婷婷 张海鸥 +2 位作者 赵欣荣 程蔚蔚 陶炯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27-1131,共5页
目的·评估孕中期血清学筛查指标甲胎蛋白(AF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游离雌三醇(uE3)异常值与21三体(T21)、18三体(T18)、开放性神经管缺陷(ONTD)之外产科不良结局的相关性,为血清学产前筛查临床应用提供更精准的本地化循证... 目的·评估孕中期血清学筛查指标甲胎蛋白(AF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游离雌三醇(uE3)异常值与21三体(T21)、18三体(T18)、开放性神经管缺陷(ONTD)之外产科不良结局的相关性,为血清学产前筛查临床应用提供更精准的本地化循证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通过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电子病历系统,随访2012—2014年行孕中期血清学筛查孕妇的妊娠结局,以标志物MOM值水平的第1(P_1)和第99百分数(P_(99))确定极低和极高异常阈值,统计标志物异常与正常组中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获得标志物异常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对风险,进行组间比较。结果·(1)共25 616例孕妇纳入研究,随访到T21、T18、ONTD之外其他不良妊娠结局4 526例,其中单项不良结局4 143例,合并2项及以上不良结局383例。(2)在标志物异常各组中,AFP和h CG降低与各种不良妊娠结局都无明显相关性,但AFP、hCG升高或uE3降低与多种不良结局相关,其中其他染色体异常相关性最为密切;18例其他染色体异常孕妇中有9例出现以上标志物异常,与对照组相比,各组相对风险分别为13.33、35.00和59.00倍。(3)AFP、hCG升高,uE3降低与<28周的胎儿丢失、出生体质量<同胎龄新生儿体质量的P3及<34周的子痫前期等亚型相关性更为密切,分型后各组相对风险是未分型前的1.5~15倍。结论·临床工作要重视AFP升高、hCG升高、uE3降低的孕妇;建议加强后续产检及B超监测,及早发现各类不良妊娠结局,尤其是早中孕期胎儿丢失、低于P_3的小于胎龄儿、早发型子痫前期等表型严重的部分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科不良结局 孕中期产前筛查 甲胎蛋白 人绒毛性腺激素 游离雌三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次孕酮水平对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黄雅琴 郑伟平 阮雅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2087-2089,共3页
目的:探讨孕早期首次孕酮水平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浙江省绍兴市人民医院浙江大学绍兴医院妇科门诊收治的年龄18~45岁早孕妇女,其中先兆流产88例、难免流产93例,另随机选取同时期正常早孕妇女88例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孕早期首次孕酮水平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浙江省绍兴市人民医院浙江大学绍兴医院妇科门诊收治的年龄18~45岁早孕妇女,其中先兆流产88例、难免流产93例,另随机选取同时期正常早孕妇女88例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技术检测受检者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雌二醇水平,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 ROC)曲线确定不良妊娠结局的孕酮水平临界值。结果难免流产组血清β-HCG、孕酮、雌二醇水平较对照组和先兆流产组均减低( P<0.01);对照组与先兆流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孕酮取值44.8 nmol/L 时,预测难免流产的敏感度为90.5%,特异度为86.1%,约登指数为0.766。结论难免流产者血清β-HCG、孕酮、雌二醇水平较正常孕妇和先兆流产者均减低,首次孕酮水平低于44.8 nmol/L预示不良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产 先兆 妊娠结局 绒毛性腺激素 β亚单位 孕酮 雌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陈明晖 谢洪哲 +1 位作者 许玉芳 巫岳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33-1334,共2页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在子宫切口瘢痕妊娠(CSP)治疗中的独立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确诊为CSP并接受米非司酮治疗的13例患者的病历资料,以治疗前后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变化等分析米非司酮在CSP治疗中的独...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在子宫切口瘢痕妊娠(CSP)治疗中的独立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确诊为CSP并接受米非司酮治疗的13例患者的病历资料,以治疗前后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变化等分析米非司酮在CSP治疗中的独立作用。结果5例使用米非司酮作为负压吸引术后的后续治疗,血β-hCG均明显下降;6例使用米非司酮作为氨甲喋呤化疗后的后续治疗,2例患者血β-hCG明显下降;2例使用米非司酮作为初始治疗,1例患者血β-hCG明显下降。结论对接受负压吸引术后血β-hCG持续不下降的CSP患者,米非司酮作为后续治疗的效果明显;对接受氨甲喋呤治疗后血β-hCG下降不明显的CSP患者,米非司酮作为后续治疗效果多数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妊娠 异位 绒毛性腺激素 β亚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孕酮与β-HCG联合检测在早期异位妊娠诊断中的预判价值 被引量:17
15
作者 康程 吴跃芹 徐元春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102-104,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孕酮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联合检测在异位妊娠早期诊断中的预判价值。方法:选择北京航天总医院妇科病房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151例作为观察组,选择本院门诊同期常规正常早孕患者148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 目的:探讨血清孕酮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联合检测在异位妊娠早期诊断中的预判价值。方法:选择北京航天总医院妇科病房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151例作为观察组,选择本院门诊同期常规正常早孕患者148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血清β-HCG、孕酮含量,评价两指标的预判价值,计算血清孕酮和β-HCG联合测定与单独β-HCG检测对异位妊娠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结果:(1)异位妊娠组孕妇血清β-HCG、孕酮含量在孕龄30、40、50d均明显低于正常组孕妇血清β-HCG、孕酮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清孕酮与β-HCG联合检测对异位妊娠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β-HCG单项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孕酮与β-HCG联合检测相对于β-HCG单项检测有明显优势,可以弥补β-HCG单项检测的不足,对早期异位妊娠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妊娠 绒毛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 孕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位妊娠包块卵黄囊的检出与血β-hCG值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薛勤 邹大中 +2 位作者 张炽敏 许玉芳 谭洁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893-895,共3页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异位妊娠卵黄囊的检出与血β-hCG值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异位妊娠88例,根据异位妊娠包块内有无卵黄囊显示分为两组(各44例),比较两组病例血β-hCG值及包块最大直径有无差异。结果...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异位妊娠卵黄囊的检出与血β-hCG值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异位妊娠88例,根据异位妊娠包块内有无卵黄囊显示分为两组(各44例),比较两组病例血β-hCG值及包块最大直径有无差异。结果:卵黄囊显示组及卵黄囊未显示组血β-hCG值分别为(7034.51±8527.53)mIu/ml、(1508.24±1496.96)mIu/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异位妊娠包块最大直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显示异位妊娠包块内可见卵黄囊的病例相应血β-hCG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异位 卵黄囊 绒毛性腺激素 β亚单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胎清宫术后3月,双下肢乏力1月,排便困难15天
17
作者 冯凤芝 向阳 +1 位作者 万希润 杨秀玉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70-271,共2页
关键词 清宫术后 双下肢乏力 排便困难 葡萄胎 绒毛性腺激素β亚单位 血Β-HCG 阴道流血 病理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定时输精技术的改良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皓 郑鹏 +1 位作者 黄贺 张贵学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20年第6期11-14,共4页
随着奶牛养殖业的持续发展,现代化奶牛场对提高繁殖力有了更高的需求。为了改良同期发情-定时输精(Ovsynch-TAI)技术,试验将250头产后50天左右荷斯坦奶牛分为5组,对照组为正常Ovsynch-TAI组;A组、B组在原Ovsynch-TAI程序之前和之后分别... 随着奶牛养殖业的持续发展,现代化奶牛场对提高繁殖力有了更高的需求。为了改良同期发情-定时输精(Ovsynch-TAI)技术,试验将250头产后50天左右荷斯坦奶牛分为5组,对照组为正常Ovsynch-TAI组;A组、B组在原Ovsynch-TAI程序之前和之后分别肌肉注射亚硒酸钠-维生素E,C组在定时输精后5天肌肉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 CG),D组在定时输精后5天肌肉注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测定各组受胎率。结果表明:对照组受胎率为34%,A、B、C、D组受胎率分别为36%、28%、52%、50%,其中C、D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B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在实施同期发情处理前后肌肉注射亚硒酸钠-维生素E对同期发情处理奶牛的受胎率没有影响,定时输精后5天肌肉注射hCG和GnRH均能显著提高奶牛受胎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期发情-定时输精 硒酸钠-维生素E 人绒毛性腺激素(hCG) 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异位妊娠患者血清β-HCG、孕酮、VEGF及肌酸激酶测定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先锋 吴瑾 +2 位作者 张小娥 段素静 李敏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95-996,共2页
关键词 异位妊娠 人绒毛性腺激素β亚单位 孕酮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肌酸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孕周药物流产加清宫后血β-HCG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5
20
作者 方蔚然 童英 +1 位作者 赵磐琳 侯朝晖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0期1727-1729,共3页
目的:探讨孕7~25周正常妊娠孕妇药物流产加清宫前后血β-HCG的变化规律。方法:将住院要求终止妊娠的160名孕妇按孕周分为A组(孕周≤8周,48例)、B组(12周≥孕周>8周,62例)和C组(25周≥孕周>12周,50例),用同样方法行药物流产加清宫... 目的:探讨孕7~25周正常妊娠孕妇药物流产加清宫前后血β-HCG的变化规律。方法:将住院要求终止妊娠的160名孕妇按孕周分为A组(孕周≤8周,48例)、B组(12周≥孕周>8周,62例)和C组(25周≥孕周>12周,50例),用同样方法行药物流产加清宫,分别于服药前,服药后第1、2天及流产后第1、7、14、21天测定血β-HCG值。结果:服药前A、B、C3组血β-HCG平均值分别为(95930±22310)mIU/mL、(143640±35730)mIU/mL和(47610±31760)mIU/mL。服药后第2天A、B、C3组血β-HCG分别平均下降6.94%、2.90%、14.25%。流产后第1天3组则分别下降75.38%、68.20%、83.90%。流产后第7天A、B、C3组分别下降99.27%、98.96%、99.46%。流产后第21天3组血β-HCG值均<10mIU/mL。结论:不同孕周其基础β-HCG水平不同,其中孕8~12周时较高。服药后各组β-HCG下降均不明显,流产后第1天下降幅度最大,且基础β-HCG值低者下降幅度大。流产后第7天血β-HCG均缓慢下降,至第21天时β-HCG均降至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产 人工 刮宫术 绒毛性腺激素 β亚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