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织激肽释放酶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健 曾进胜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5-120,共6页
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是神经科常见疾病,尽管目前诊断和治疗技术有所进步,但仍面临诸多挑战。组织激肽释放酶(tissue kallikrein,TK)作为心脑血管保护因子,参与AIS的全过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探讨了TK在AI... 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是神经科常见疾病,尽管目前诊断和治疗技术有所进步,但仍面临诸多挑战。组织激肽释放酶(tissue kallikrein,TK)作为心脑血管保护因子,参与AIS的全过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探讨了TK在AIS中的作用机制,包括靶向改善缺血区侧支循环、保护神经血管耦联、减轻神经损伤及参与远隔缺血适应等。此外,TK水平与AIS发病及复发风险呈负相关,可作为生物标志物。TK治疗还可改善AIS患者的神经功能,降低其复发率,并可联合血管再通治疗共同改善预后。在AIS合并多器官疾病的情况下,TK也表现出良好的疗效。本文总结TK在AIS诊断、治疗及预防中的重要作用,为未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组织释放 人尿 缺血半暗带 生物标志物 神经功能改善 心脑血管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激肽释放酶7小分子抑制剂对卵巢癌的影响
2
作者 时鸿娟 刘伟 +1 位作者 胡丽玲 谭潇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6-374,共9页
目的探究组织激肽释放酶7(KLK7)小分子抑制剂C42对高表达KLK7卵巢癌的影响,并评估其作为卵巢癌新治疗策略的可行性。方法采用CCK-8法、流式细胞术、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以及Western blot检测方法,从细胞水平分析C42... 目的探究组织激肽释放酶7(KLK7)小分子抑制剂C42对高表达KLK7卵巢癌的影响,并评估其作为卵巢癌新治疗策略的可行性。方法采用CCK-8法、流式细胞术、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以及Western blot检测方法,从细胞水平分析C42对高表达KLK7卵巢癌SKOV3细胞株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通过构建SKOV3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C42对移植瘤生长和转移的影响,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转移和侵袭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细胞实验显示,与对照组比较,C42能够显著抑制SKOV3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P均<0.001)。动物模型实验显示,与对照组比较,10.2 mg/kg C42干预后裸鼠肿瘤重量降低(P=0.009),且发生肝脏转移的数量减少。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10.2 mg/kg C42组肿瘤组织中增殖指标Ki-67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02),肿瘤转移和侵袭相关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P=0.027)和Vimentin(P=0.039)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结论KLK7小分子抑制剂C42能够有效抑制卵巢癌SKOV3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组织释放7 SKOV3细胞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激肽释放酶家族在病原微生物感染中的作用
3
作者 尚雪恬 潘丽萍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9-244,共6页
组织激肽释放酶(tissue kallikrein-related peptidase, KLK)家族是丝氨酸蛋白酶家族中一种具有胰蛋白酶或胰凝乳蛋白酶性质的蛋白水解酶亚群,有15个家族蛋白,分别为KLK1~KLK15。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KLK家族可通过切割病毒和细... 组织激肽释放酶(tissue kallikrein-related peptidase, KLK)家族是丝氨酸蛋白酶家族中一种具有胰蛋白酶或胰凝乳蛋白酶性质的蛋白水解酶亚群,有15个家族蛋白,分别为KLK1~KLK15。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KLK家族可通过切割病毒和细菌关键蛋白、激活多种宿主受体、调控激肽系统等方式参与机体的多种生理活动,影响着病毒、细菌和真菌中多种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进程,作用机制复杂且广泛。本文通过对近年来KLK家族蛋白在微生物感染中的作用和机制进行综述,以更好地探究KLK在微生物感染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为其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中的研究提供思路,也为KLK家族蛋白作为抗结核治疗靶点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 分枝杆菌 结核 感染 组织释放 综述文献(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基因14的表达 被引量:2
4
作者 史惠蓉 宋芷霜 +1 位作者 张瑞涛 寇歆馨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检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基因14(KLK14)mRNA和蛋白的表达。方法:应用RT-PCR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正常卵巢、良性卵巢肿瘤、交界性卵巢肿瘤和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KLK14mRNA和蛋白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卵巢上皮性癌患者... 目的:检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基因14(KLK14)mRNA和蛋白的表达。方法:应用RT-PCR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正常卵巢、良性卵巢肿瘤、交界性卵巢肿瘤和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KLK14mRNA和蛋白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卵巢上皮性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KLK14mRNA的相对表达量(1.36±0.24)高于正常卵巢组织(0.63±0.19)(t=8.432,P<0.001);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KLK14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1.4%,与正常卵巢组织、良性卵巢肿瘤和交界性卵巢肿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648,P<0.001)。KLK14蛋白的表达与卵巢上皮性癌的FIGO分期(χ2=5.759,P=0.016)、组织学分级(χ2=4.671,P=0.031)和淋巴结转移(χ2=8.254,P=0.004)相关。结论:KLK14可能参与了卵巢上皮性癌的侵袭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上皮性癌 人组织释放基因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组织激肽释放酶成熟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 被引量:7
5
作者 李体远 杜珙 +5 位作者 蔡筱彦 石之磷 黄瑞芳 陈德珩 戴勇 肖德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12-316,共5页
将编码人组织激肽释放酶成熟蛋白的基因片段扩增并分别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 8(b)及分泌型表达载体pET2 0 (b)中 ,使其C端融合 6×HisTag序列 .转化不同受体菌 ,IPTG诱导表达后利用SDS PAGE、免疫印记等方法对重组蛋白进行分析 .... 将编码人组织激肽释放酶成熟蛋白的基因片段扩增并分别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 8(b)及分泌型表达载体pET2 0 (b)中 ,使其C端融合 6×HisTag序列 .转化不同受体菌 ,IPTG诱导表达后利用SDS PAGE、免疫印记等方法对重组蛋白进行分析 .在 6株基因工程菌株中 ,均表达出分子量约30kD的激肽释放酶融合蛋白 ,其中激肽释放酶在pET2 8载体中的表达水平高于pET2 0载体 .pET2 8和pET2 0载体表达的重组激肽释放酶蛋白分别占菌体总蛋白约 2 6 %和 10 % .Western印迹分析表明 ,目的蛋白可与抗人血清KK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 .未经纯化的激肽释放酶融合蛋白具有一定的水解苯甲酰精胺酸乙酯 (BAEE)的能力 .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人组织激肽释放酶的高效表达 ,表达产物具有免疫原性和生物活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组织释放 大肠杆菌 表达 基因 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激肽释放酶10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6
6
作者 张晓霞 王影 +3 位作者 黄蓉 李相军 任立群 李荷莲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61-664,共4页
目的:研究人激肽释放酶10(hK10)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hK10基因在卵巢癌早期诊断研究中的意义。方法:①应用4097靶基因点基因芯片对5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癌及5例正常卵巢组织进行基因表达谱分析,筛查差异表达基因。②应用RT-PCR检测32... 目的:研究人激肽释放酶10(hK10)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hK10基因在卵巢癌早期诊断研究中的意义。方法:①应用4097靶基因点基因芯片对5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癌及5例正常卵巢组织进行基因表达谱分析,筛查差异表达基因。②应用RT-PCR检测32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组织、20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瘤组织及16例正常卵巢组织中hK10表达并对比分析。结果:①基因芯片筛查出差异表达基因58个,其中表达增高(上调趋势)基因30个,表达降低(下调趋势)基因28个,hK10基因为表达上调基因(Cy5/Cy3=3.031)。②hK10基因在正常卵巢及卵巢瘤组织中有弱表达(0.023±0015和0.023±0.045),在卵巢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增强(0.106±0.045),hK10基因在卵巢癌组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及卵巢瘤组(P<0.01)。结论:基因芯片能够用于筛查卵巢癌差异表达基因;hK10基因在卵巢癌组织表达明显增强,有望成为卵巢癌的肿瘤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释放10 基因芯片 逆转录聚合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基因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压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6
7
作者 袁刚 王涛 +2 位作者 赵春霞 肖啸 汪道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289-1294,共6页
目的:探讨人组织激肽释放酶(HK)基因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压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高脂高糖饮食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以重组腺相关病毒为载体介导HK基因(HK组)或对照基因LacZ(LacZ组)在糖尿病大鼠体内表达,观察实验... 目的:探讨人组织激肽释放酶(HK)基因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压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高脂高糖饮食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以重组腺相关病毒为载体介导HK基因(HK组)或对照基因LacZ(LacZ组)在糖尿病大鼠体内表达,观察实验动物血压变化及离体主动脉对乙酰胆碱(Ach)依赖性血管舒张反应和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内皮素受体A(ETA-R)表达。结果:(1)HK组第2周开始出现血压下降,并一直持续到实验结束(12周时),而LacZ组血压无明显下降。(2)LacZ组离体主动脉对乙酰胆碱(Ach)依赖性血管舒张反应明显低于HK组。(3)HK组大鼠主动脉NO2-/NO3-浓度明显高于LacZ组,而ET-1和ETA-RmRNA明显低于LacZ组。结论: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HK基因表达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血压,改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原因可能与增加动脉NO释放,减少ET-1和ETA-R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组织释放 高血压 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 一氧化氮 内皮缩血管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激肽释放酶对酸敏感离子通道1a介导的大鼠酸中毒神经元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刘玲 杨昉 +5 位作者 刘海波 李敏 刘亚红 刘新峰 张仁良 董强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200-205,共6页
目的探讨组织激肽释放酶(TK)对酸中毒损伤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对酸敏感离子通道1a(ASIC1a)介导的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取原代培养8~10 d的新生SD大鼠皮质神经元,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酸中毒组(pH=6.0的细胞外液处理4 h),TK(100 nmol... 目的探讨组织激肽释放酶(TK)对酸中毒损伤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对酸敏感离子通道1a(ASIC1a)介导的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取原代培养8~10 d的新生SD大鼠皮质神经元,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酸中毒组(pH=6.0的细胞外液处理4 h),TK(100 nmol/L)、缓激肽B2受体(B2R)激动剂(缓激肽,100 nmol/L)、ASIC1a阻断剂(狼蛛毒素,100 ng/ml)及B2R拮抗剂(HOE140)预处理组。TK、B2R激动剂、ASIC1a阻断剂预处理组在给予酸性液处理前,先给予相应药物预处理30 min;B2R拮抗剂预处理组,在TK干预前30 min,给予HOE140(500 nmol/L),30 min后给予酸性液处理。采用活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测定各组神经元的存活率。应用不同的荧光探针标记细胞内活性氧(ROS),一氧化氮(NO),线粒体膜电位(MMP)以及细胞内游离Ca2+,采用荧光酶标仪测定上述各组细胞内各荧光物质的相对强度,计算各物质的相对含量。结果①正常对照组,TK、ASIC1a阻断剂及B2R激动剂预处理组的神经元存活率分别为(96.6±2.6)%、(79.7±5.9)%、(74.2±4.6)%、(77.7±5.0)%,与酸中毒组的(59.0±6.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2R拮抗剂预处理组为(64.6±3.8)%,与TK预处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酸中毒组细胞内ROS、NO及游离Ca2+水平显著增高(P<0.01),MMP水平显著下降(P<0.01);与酸中毒组比较,TK、ASIC1a阻断剂及B2R拮抗剂预处理组细胞内ROS、NO及Ca2+水平显著下降,MMP水平显著增高(P<0.01或P<0.05);而与TK预处理组比较,B2R拮抗剂预处理组细胞内ROS、NO含量,游离Ca2+水平明显增高,MMP水平明显下降,P<0.01。结论在酸性环境下,ASIC1a激活介导了神经元内氧化应激反应,诱导神经元损伤;TK通过B2R能够减轻ASIC1a介导的氧化应激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释放 酸中毒 氧化性应 神经元 酸敏感离子通道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对周围神经系统损伤后的修复效应 被引量:5
9
作者 刘珺 王均炉 +2 位作者 胡祥鹏 厉彩霞 彭玲莉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9年第12期1351-1355,共5页
目的:评价人组织激肽释放酶(HTK)促进周围神经系统损伤后的修复作用。方法:取30只体重180~200g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HTK组(17.5×10-3PNAU/kg)、对照组,每组各10只。术前第0天和术后第1、第3、第5、第7、第9、第11... 目的:评价人组织激肽释放酶(HTK)促进周围神经系统损伤后的修复作用。方法:取30只体重180~200g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HTK组(17.5×10-3PNAU/kg)、对照组,每组各10只。术前第0天和术后第1、第3、第5、第7、第9、第11、第13天测定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以及静止坐骨神经指数(SSI),术后第14天测定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NCV)。结果:SFI、SSI值在假手术组手术前后未见明显改变。HTK组和对照组中,术后第1天SFI、SSI均为-100左右。以后发现HTK组的SFI、SSI恢复的情况要优于对照组,从第5天开始两组SFI、SSI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14天HTK组的NCV值要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TK具有促进周围神经系统损伤后的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组织释放 周围神经损伤 坐骨神经功能指数 静止坐骨神经指数 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基因重组腺病毒转染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谢良地 余惠珍 +3 位作者 朱鹏立 许昌声 王华军 李体远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62-668,共7页
目的:探讨重组腺病毒介导的人组织激肽释放酶(hKLK1)基因转移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诱导下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HR)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自行构建双顺反子重组腺病毒载体,携带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 目的:探讨重组腺病毒介导的人组织激肽释放酶(hKLK1)基因转移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诱导下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HR)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自行构建双顺反子重组腺病毒载体,携带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标志基因和目的基因hKLK1;用细胞计数法和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生长周期;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测定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蛋白p27Kip1、p21Cip1的表达。采用改良Boyden微孔膜双槽法测定VSMCSHR迁移。结果:(1)hKLK1基因转移呈感染复数依赖性(20-100MOI)抑制PDGF-BB诱导的VSMCSHR生长,100MOI时抑制率为39.3%;呈时间依赖性抑制VSMCSHR生长,第5d时达高峰,抑制率为35.2%。(2)hKLK1基因转移可显著抑制PDGF-BB诱导的VSMCSHR增殖,峰值抑制率为30.2%(P<0.01);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的VSMCSHR明显增多,最大阻滞率为36.4%(P<0.01),而缓激肽B2受体特异性阻断剂Hoe140逆转了hKLK的抑制作用。(3)hKLK1基因转移明显上调PDGF-BB诱导VSMCSHR的p27Kip1、p21Cip1表达,Hoe140明显降低p27Kip1、p21Cip1表达。(4)hKLK1基因转移可明显抑制PDGF-BB诱导的VSMCSHR细胞迁移,抑制率为34.6%,且Hoe140不影响该抑制作用。结论:hKLK1基因转移可抑制PDGF-BB诱导的VSMCSHR增殖,主要由缓激肽B2受体介导的,通过上调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蛋白p27Kip1、p21Cip1表达的途径。而hKLK1基因转移抑制VSMCSHR迁移效应可能不通过B2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释放1 基因转移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血管平滑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激肽释放酶对糖尿病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炎症损伤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石瑞峰 刘玲 +4 位作者 胡斌 陈昕 曹琴琴 赵玲玲 张仁良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04-909,共6页
目的组织激肽释放酶对于糖尿病并发脑卒中是否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尚未研究证实。观察组织激肽释放酶对糖尿病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腹腔注射诱导为糖尿病大鼠... 目的组织激肽释放酶对于糖尿病并发脑卒中是否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尚未研究证实。观察组织激肽释放酶对糖尿病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腹腔注射诱导为糖尿病大鼠。采用栓线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假手术组,等渗盐水组和组织激肽释放酶组。24 h后观察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测定脑梗死面积百分比和脑水肿程度。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小胶质细胞离子钙接头蛋白(ionized calcium bindingadaptor molecule-1,Iba1)及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染色阳性细胞数,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缺血半暗带区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 1,ICAM-1)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 1,VCAM-1)的表达。结果组织激肽释放酶组较等渗盐水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减轻(P<0.01),梗死面积百分比明显缩小[(23.57±5.79)%vs(47.97±1.19)%,P<0.01],脑水肿程度显著降低[(81.73±2.10)vs(84.94±2.34)%,P<0.05],Iba1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12.33±4.46)个/HP vs(31.83±8.13)个/HP,P<0.01],MPO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13.83±4.49)个/HP vs(37.50±7.64)个/HP,P<0.01],ICAM-1及VCAM-1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组织激肽释放酶通过抑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引发的炎症反应,对糖尿病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释放 糖尿病 脑缺血再灌注 小胶质细胞 中性粒细胞 细胞间黏附分子-1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基因转移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余惠珍 谢良地 +1 位作者 朱鹏立 许昌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46-749,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腺病毒介导的人激肽释放酶(hKLK1)基因转移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诱导下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HR)迁移的影响。方法自行构建携带目的基因hKLK1和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的双顺反子重... 目的探讨重组腺病毒介导的人激肽释放酶(hKLK1)基因转移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诱导下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HR)迁移的影响。方法自行构建携带目的基因hKLK1和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的双顺反子重组腺病毒载体。采用组织贴块法培养SHR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接种第3~6代VSMCSHR于6孔板,分别加入含hKLK1重组腺病毒和对照病毒干预,3d后加入PDGF-BB诱导24h,采用改良Boyden微孔膜双槽法测定VSMCSHR迁移,并加入缓激肽受体B2特异性阻断剂Hoe140。RT-PCR法测定缓激肽B1受体、B2受体的mRNA表达。结果hKLK1基因转移可明显抑制PDGF-BB诱导的VSMCSHR细胞迁移,抑制率为34.6%,且Hoe140干预不产生影响。PDGF-BB诱导的VSMCSHR缓激肽B2受体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01),而Hoe140可明显降低其表达(P<0.01)。结论重组腺病毒介导的hKLK1基因转移可抑制PDGF-BB诱导的VSMCSHR迁移,这一效应可能不通过B2受体途径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组织释放1 基因转移 血管平滑肌细胞 细胞迁移 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激肽释放酶相关肽酶14和纤维连接蛋白与精液液化的关系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玉山 武文斌 +1 位作者 王全先 冯宗刚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56-757,共2页
目的:探讨人类激肽释放酶相关肽酶14(KLK14)和纤维连接蛋白(FN)与精液液化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42例不液化精液标本(实验组)和40例液化正常的精液标本(对照组)中的KLK14和FN。结果:实验组KLK14水平为(11.68±2.24)... 目的:探讨人类激肽释放酶相关肽酶14(KLK14)和纤维连接蛋白(FN)与精液液化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42例不液化精液标本(实验组)和40例液化正常的精液标本(对照组)中的KLK14和FN。结果:实验组KLK14水平为(11.68±2.24)μg/L,对照组为(16.84±3.05)μg/L,实验组低于对照组(t=2.617,P=0.011)。实验组FN水平为(156.75±28.21)μg/L,对照组为(125.42±20.45)μg/L,实验组高于对照组(t=2.220,P=0.029)。精液中KLK14与FN水平呈负相关(r=-0.261,P=0.018)。结论:精液中KLK14水平下降,可能间接作用于FN,使其水解减少,造成精液不液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液液化 人类释放相关14 纤维连接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激肽释放酶改善大鼠心肌重塑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余惠珍 朱鹏立 +4 位作者 黄舒洁 向红 潘玮 张枫 林帆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30-835,共6页
目的探讨重组腺病毒介导的人组织激肽释放酶(h TK1)基因过表达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结构、心肌胶原纤维以及新生血管的影响。方法结扎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将含h TK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h ... 目的探讨重组腺病毒介导的人组织激肽释放酶(h TK1)基因过表达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结构、心肌胶原纤维以及新生血管的影响。方法结扎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将含h TK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h TK1)和对照病毒(1×1010PFU)注射到心肌梗死部位及其周边区域。4周后处死大鼠,取出心脏、称量、切片;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心肌组织的绿色荧光表达;Western blot测定h TK1蛋白表达;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结构,天然猩红染色观察胶原含量、分布,免疫组化法检测新生血管密度。结果仅在Ad-h TK1组大鼠的心肌既有绿色荧光,又有h TK1蛋白表达。假手术组大鼠的心脏质量、左室质量、心肌胶原分布显著低于心梗模型组,新生血管密度明显高于模型组。但与对照病毒组相比,Ad-h TK1组大鼠的心脏质量、左室质量、左室质量指数和心肌胶原纤维含量明显降低(P<0.05),心肌结构和新生血管密度明显改善(P<0.05)。结论重组腺病毒介导的组织激肽释放酶基因过表达可改善心肌结构,增加梗死周围心肌的新生血管形成,改善梗死后心肌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组织释放1 重组腺病毒 心肌梗死 心室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耿武军 刘珺 +3 位作者 唐红丽 莫云长 王丹丹 王均炉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3年第6期610-613,共4页
目的:观察人组织激肽释放酶(HTK)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修复效应。方法:选取36只雄性SD大鼠,重量在180~220g之间,分离坐骨神经,造成坐骨神经挤压伤模型,然后随机均分成3组:对照组,自尾静脉每日注射生理盐水2mL;甲强龙组(SM组),自尾静脉... 目的:观察人组织激肽释放酶(HTK)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修复效应。方法:选取36只雄性SD大鼠,重量在180~220g之间,分离坐骨神经,造成坐骨神经挤压伤模型,然后随机均分成3组:对照组,自尾静脉每日注射生理盐水2mL;甲强龙组(SM组),自尾静脉每日注射甲强龙30mg/kg(稀释至2mL);人组织激肽释放酶组(HTK组),自尾静脉每日注射HTK 17.5×10-3PNAU/kg(稀释至2mL)治疗。在术前及术后第1、3、5、7、9、11、13天各时间点测定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术后第14天取出坐骨神经干,测定动作电位传导速度(NCV)。结果:三组大鼠SFI值在术后第1、3天均为-100左右。自第3天开始,HTK组和SM组SFI恢复的情况要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第14天HTK组和激素组的NCV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经尾静脉注射HTK,可促进坐骨神经损伤修复,神经功能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组织释放 坐骨神经损伤 修复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人组织激肽释放酶15和CA125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颖 史惠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2-65,共4页
目的:检测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人组织激肽释放酶15(KLK15)和CA125蛋白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正常卵巢组织、18例卵巢良性肿瘤组织、16例卵巢交界性肿瘤组织和64例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KLK15与CA125蛋白的表达。结果:上述... 目的:检测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人组织激肽释放酶15(KLK15)和CA125蛋白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正常卵巢组织、18例卵巢良性肿瘤组织、16例卵巢交界性肿瘤组织和64例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KLK15与CA125蛋白的表达。结果:上述4种组织中KLK15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16.7%、62.5%和64.1%,4种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432,P<0.001);4种组织中CA125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5.6%、37.5%和71.9%,4种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448,P<0.001)。KLK15蛋白的表达与卵巢癌患者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关(χ2=3.90,P=0.048;χ2=4.84,P=0.028;χ2=5.49,P=0.019)。CA125蛋白的表达与卵巢癌患者的病理类型有关(χ2=37.49,P<0.001)。卵巢浆液性癌组织中KLK15与CA125蛋白的表达有关联(rP=0.334,P=0.033)。结论:KLK15蛋白对卵巢上皮性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可能作为其预后判断的指标。KLK15与CA125蛋白联合检测可能有助于提高卵巢上皮性癌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上皮性肿瘤 组织释放15 CA1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血浆组织激肽释放酶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傅聪 姚玉宇 +12 位作者 马根山 冯毅 汤成春 陈忠 戴启明 童嘉毅 丁建东 罗丹 朱建 李拥军 鞠成伟 陆静 章晓国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41-1245,共5页
目的:确定冠心病患者血浆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组织激肽释放酶(tissue kallikrein,TK)水平与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根据冠状动脉血管造影结果将110例患者按冠脉狭窄程度分为4组:单... 目的:确定冠心病患者血浆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组织激肽释放酶(tissue kallikrein,TK)水平与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根据冠状动脉血管造影结果将110例患者按冠脉狭窄程度分为4组:单支狭窄50%~69%组(组1,n=32)、单支狭窄70%~99%和(或)多支病变(每支狭窄50%~99%)组(组2,n=29)、单支或(和)多支完全闭塞组(组3,n=25)、正常无狭窄组(对照组,n=24)。ELISA法检测血浆中VEGF和TK的水平。结果:组1:TK水平为(1 900±461)pg/ml,VEGF为(54.29±23.22)pg/ml;组2:TK水平为(2 203±268)pg/ml,VEGF为(63.00±26.72)pg/ml;组3:TK水平为(4 823±1005)pg/ml,VEGF为(71.27±17.86)pg/ml;对照组:TK水平为(781±63)pg/ml,VEGF为(54.75±23.22)pg/ml。使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浆中VEGF水平与狭窄程度之间无显著相关性,而TK水平与狭窄程度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01),且与高血压(P=0.946)、糖尿病(P=0.288)、吸烟(P=0.933)等危险因素无显著相关性。TK水平在1 725 pg/ml阈值处具有诊断冠状动脉完全梗塞最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浆中VEGF和TK等促血管新生因子均高表达,TK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显著独立相关,可作为反映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释放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血管新生 冠状动脉 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激肽释放酶基因多态性A1789G对高血压患者血浆肌酐水平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
18
作者 洪宗元 张秀清 +2 位作者 黄帼 凌代俊 徐希平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6期637-641,共5页
目的:探讨组织激肽释放酶基因多态性对高血压患者血浆肌酐水平的影响。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733例高血压患者的组织激肽释放酶基因A1789G多态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基因型与血浆肌... 目的:探讨组织激肽释放酶基因多态性对高血压患者血浆肌酐水平的影响。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733例高血压患者的组织激肽释放酶基因A1789G多态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基因型与血浆肌酐水平之间的关系,用方差分析分析基因型和血压对血浆肌酐水平的交互影响。结果:携带突变型等位基因1789G(基因型AG或GG)高血压患者较携带野生型等位基因A1789(基因型AA)患者的血浆肌酐水平明显升高,且血浆肌酐水平随着血压的升高而升高。结论:组织激肽释放酶基因多态性对高血压患者的血浆肌酐水平产生明显影响,A1789G多态位点是高血压患者血浆肌酐清除率下降的一个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释放 基因多态性 血浆肌酐 高血压 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组织型激肽释放酶基因对2型糖尿病大鼠AMP激活的蛋白激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西振 凃玲 +2 位作者 赵刚 袁刚 汪道文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12-315,共4页
目的研究人组织型激肽释放酶(humantissue kallikrein,HK)基因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2型糖尿病(diabete mellitus,DM)大鼠AMP激活的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活性的影响。方法48只雄性Wistar大鼠... 目的研究人组织型激肽释放酶(humantissue kallikrein,HK)基因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2型糖尿病(diabete mellitus,DM)大鼠AMP激活的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活性的影响。方法4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普通饲料组,即正常对照组(n=16),和高脂高糖饲料组(n=32),高脂高糖饲料组大鼠以小剂量STZ加高脂高糖饮食诱导2型DM,再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经尾静脉导入重组腺相关病毒(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es,rAAV)介导的HK基因(HK组)以及报告基因beta-半乳糖苷酶(beta-galactosidase,Lacz)(Lacz组),观察12周后处死实验动物,留取心脏、肝脏、肾脏等组织。Western blot法检测HK在各脏器的表达以及AMPK的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phospho-AMPK)。结果rAAV介导的HK可在2型DM大鼠的肝脏、肾脏、心脏组织表达,且HK组各脏器中HK蛋白表达显著高于Lacz组(均P<0.05)。Western blot检测发现,在肝脏、肾脏、心脏、骨骼肌、脂肪等脏器中,HK组和Lacz组AMPK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而HK组phospho-AMPK较正常对照组显著上调(P<0.05),Lacz组phospho-AMPK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rAAV载体介导的HK基因能够激活2型DM大鼠主要器官AMPK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组织释放 AMP活的蛋白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ISA法测定人血液中组织激肽释放酶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蔚 孙黎光 池北雅彦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5期448-450,共3页
作者建立了S-和C-ELISA两种测定人血中组织激肽释放酶含量的方法。该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两种ELISA法只与人血液中组织激肽释放酶反应,与其它类型激肽释放酶无交叉反应。并测定了正常人血浆和血清值,建立了正常参考值。
关键词 血液 组织释放 联免疫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