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7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致超敏性血管炎1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庆玺 高磊 +2 位作者 夏婉婷 石鑫 王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82-82,共1页
关键词 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 超敏性血管炎 中性粒细胞 重组 入院诊断 嗜酸性粒细胞 中分化腺癌 肺内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灌注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凝胶对薄型子宫内膜FET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玉菡 苏琼 +1 位作者 伍琼芳 夏雷震 《宜春学院学报》 2023年第9期45-48,共4页
目的:通过宫腔灌注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凝胶探究薄型子宫内膜新型治疗方法,为薄型子宫内膜临床诊疗提供思路和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1日至2022年8月31日在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辅助生殖中心进行助孕治疗的患者,按照入排标准,... 目的:通过宫腔灌注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凝胶探究薄型子宫内膜新型治疗方法,为薄型子宫内膜临床诊疗提供思路和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1日至2022年8月31日在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辅助生殖中心进行助孕治疗的患者,按照入排标准,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数据及其结局。结果:两组对比后发现,研究组患者HCG阳性率(69.93%VS 63.57%)、临床妊娠率(49.65%VS 41.43%)、种植率(39.46%VS 32.56%)、活产率均(40.56%VS 34.29%)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组患者HCG阳性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活产率均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鉴于纳入的研究数量有限,后续还需更多高质量的大样本研究加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 薄型子宫内膜 冻融胚胎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含漱预防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3
作者 刘尚贤 张瑜 +1 位作者 郑茁 张春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14期72-74,108,共4页
目的 分析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含漱对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接受放射治疗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预防组,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碳酸氢钠含漱液清洗口腔,预防组在对... 目的 分析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含漱对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接受放射治疗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预防组,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碳酸氢钠含漱液清洗口腔,预防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尤尼芬漱口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口腔黏膜炎分级情况、出现Ⅲ-Ⅳ度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时间以及口咽疼痛评分.结果 预防组口腔黏膜发生率为82.22%,远低于对照组的97.67%,且发生口腔黏膜炎的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出现Ⅲ-Ⅳ度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时间晚于对照组(P<0.05),患者口咽疼痛程度远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含漱预防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粒细胞细胞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 头颈部肿瘤 口咽疼痛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瘤患儿血清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及转录激活因子3水平与瘤体增生的相关性 被引量:1
4
作者 钱国庆 蔡昶 +2 位作者 李丹 黄凯 张兴涔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探索血管瘤患儿血清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瘤体增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152例血管瘤增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增生期组(87例)与退化期组(65例)... 目的探索血管瘤患儿血清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瘤体增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152例血管瘤增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增生期组(87例)与退化期组(65例),另选择同期确诊为血管畸形的53例患儿作为血管畸形组。对血清GM-CSF、STAT3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生成素-1(Ang-1)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Pearson法相关性分析血清GM-CSF、STAT3与bFGF、VEGF、HIF-1α、Ang-1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GM-CSF、STAT3对血管瘤瘤体增生的预测价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管瘤瘤体增生的影响因素。结果增生期组患儿血清bFGF、VEGF、HIF-1α、GM-CSF、STAT3表达水平高于血管畸形组及退化期组患儿(P<0.05),但血清Ang-1表达水平低于血管畸形组及退化期组患儿(P<0.05);Pearson法相关性分析显示,增生期组患儿血清GM-CSF及STAT3水平均与bFGF、VEGF、HIF-1α水平正相关,与Ang-1水平负相关;ROC曲线下面积显示,GM-CSF和STAT3单独预测血管瘤瘤体增生风险的AUC分别为0.847,0.822,联合预测的AUC为0.918,联合预测的效能显著大于GM-CSF单独诊断的AUC(Z=2.459,P=0.014),STAT3单独诊断的AUC(Z=3.371,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M-CSF、STAT3是血管瘤瘤体增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血管瘤瘤体增生患儿血清GM-CSF及STAT3表达水平升高,是瘤体增生的影响因素,联合检测能较好的预测血管瘤瘤体增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粒细胞-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转录激活因子3 瘤体增生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灌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辅助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伴不孕症患者的效果
5
作者 李文媛 王瑜 赵玮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6期1068-1071,共4页
目的观察采用宫腔灌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CE)伴不孕症患者对其妊娠率及对机体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采集濮阳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采用抗生素治疗14 d,且完成6个月随访... 目的观察采用宫腔灌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CE)伴不孕症患者对其妊娠率及对机体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采集濮阳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采用抗生素治疗14 d,且完成6个月随访的48例CE伴不孕症患者资料,纳入对照组;采集医院同期采用宫腔灌注G-CSF联合抗生素治疗14 d,且完成6个月随访的48例CE伴不孕症患者资料,纳入观察组。患者病历资料均保存完整。记录治疗结果与随访结果,主要结果指标包括疗效、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记录主要实验室结果指标,包括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4(IL-4)、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记录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生化妊娠率及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RP、IL-4、MMP-9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E伴不孕症患者采用宫腔灌注G-CSF联合抗生素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子宫内膜炎症状态,提高临床妊娠率,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子宫内膜炎 不孕症 抗生素 宫腔灌注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临床妊娠率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及其受体在牙周炎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湛济帆 田艾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9-205,共7页
牙周炎是一种影响牙齿周围支持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牙周组织损伤主要由宿主的免疫反应介导,而目前临床治疗牙周炎主要以局部机械清除菌斑和结石为主,免疫疗法在牙周临床中应用很少。因此,对牙周炎免疫治疗的研究就显得极其重要。巨... 牙周炎是一种影响牙齿周围支持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牙周组织损伤主要由宿主的免疫反应介导,而目前临床治疗牙周炎主要以局部机械清除菌斑和结石为主,免疫疗法在牙周临床中应用很少。因此,对牙周炎免疫治疗的研究就显得极其重要。巨噬细胞参与宿主免疫反应的关键环节,通过识别、吞噬和清除外来病原体和异物在牙周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这一过程是通过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colony stimulation factor-1,CSF-1)/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olony stimulation factor-1 receptor, CSF-lR)信号轴介导的巨噬细胞炎性调控、破骨细胞骨吸收调控进行的。本综述将CSF-1/CSF-1R信号轴在牙周炎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进行总结,以期为后续研究及牙周炎的免疫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 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 细胞 破骨细胞 牙周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凝胶治疗老年患者腹泻致肛周皮肤糜烂的效果 被引量:8
7
作者 张丰 杨芬 +2 位作者 海恒林 孙建梅 陈王丽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5年第14期16-18,共3页
目的评价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rhGM-CSF)凝胶治疗老年患者腹泻致肛周皮肤糜烂的疗效。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解放军第98医院消化... 目的评价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rhGM-CSF)凝胶治疗老年患者腹泻致肛周皮肤糜烂的疗效。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解放军第98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老年患者腹泻致肛周皮肤糜烂67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单双号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5)。观察组患者采用rhGM-CSF凝胶外敷,而对照组患者采用凡士林油膏外敷,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不同时间点创面愈合率及用药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完全愈合时间为(5.5±2.3)d,对照组为(8.9±3.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24,P=0.043)。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显示:治疗期间,两组患者愈合率随时间的延长均呈上升趋势。两组处理因素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rhGM-CSF凝胶剂与凡士林油膏对患者创面的疗效不同。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rhGM-CSF凝胶剂能显著促进老年腹泻致肛周皮肤糜烂创面的愈合,安全有效,方便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粒细胞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老年腹泻 肛周糜烂 创面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与创面愈合 被引量:7
8
作者 郭敏(综述) 黄宏 徐祥(审校)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215-222,共8页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macrophage colony factor,GM-CSF)作为一种多功能的造血生长因子,除了具有促进恢复骨髓造血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生物学作用,它还具有促进创面愈合的生物学作用,本文综述GM-CSF在创面愈合中...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macrophage colony factor,GM-CSF)作为一种多功能的造血生长因子,除了具有促进恢复骨髓造血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生物学作用,它还具有促进创面愈合的生物学作用,本文综述GM-CSF在创面愈合中的促愈作用及相关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创伤愈合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克隆与真核表达 被引量:2
9
作者 谭兵 王红宁 +1 位作者 张毅 樊汶樵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16-522,共7页
为了研究鸡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生物学功能,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从刀豆蛋白(ConA)刺激的四川山地乌骨鸡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扩增出GM-CSF基因,进一步通过PCR等方法将该基因亚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I-n... 为了研究鸡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生物学功能,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从刀豆蛋白(ConA)刺激的四川山地乌骨鸡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扩增出GM-CSF基因,进一步通过PCR等方法将该基因亚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I-neo,构建出重组表达质粒pCI-GM-CSF,将pCI-GM-CSF转染COS-7细胞,提取表达产物进行活性检测.序列测定表明,四川山地乌骨鸡GM-CSF全基因长为435 bp,编码144个氨基酸,与GenBank上公布的瓦赫宁鸡GM-CSF基因(AJ621740)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95.1%,与其他哺乳动物GM-CSF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低于30%.骨髓细胞增殖实验证实四川山地乌骨鸡GM-CSF能明显促进鸡骨髓细胞的增殖.以上结果表明,本实验成功克隆了四川山地乌骨鸡GM-CSF基因,证实四川山地乌骨鸡GM-CSF重组蛋白具有明显的生物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四川山地乌骨鸡 真核表达 生物学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白细胞介素5在鼻息肉中表达 被引量:3
10
作者 田从哲 高永平 +1 位作者 杜锦朵 檀艳丽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581-583,共3页
目的探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I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M-CSF)和白细胞介素5(interleukin-5,IL-5)在单发鼻息肉组织及多发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的差异。方法分别采用ELISA法及免疫组化SP法检测单... 目的探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I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M-CSF)和白细胞介素5(interleukin-5,IL-5)在单发鼻息肉组织及多发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的差异。方法分别采用ELISA法及免疫组化SP法检测单发鼻息肉组30例、多发复发鼻息肉组23例及对照组15例(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患者下鼻甲黏膜标本)中GM- CSF及IL-5的表达状况。结果多发性鼻息肉组中GM- CSF及IL-5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单发鼻息肉组,单发鼻息肉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鼻息肉的多发、复发机制可能与GM- CSF及IL-5的高表达水平有关,它们在鼻息肉的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息肉 粒细胞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细胞介素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原核表达及生物学活性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谭兵 王红宁 +2 位作者 张毅 张安云 樊汶樵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25-729,共5页
通过PCR方法扩增不含信号肽的鸡GM-CSF成熟蛋白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32GM-CSF,通过IPTG诱导重组鸡GM-CSF蛋白表达,经镍离子亲和层析纯化后,用MTT法检测表达重组蛋白的生物学活性,并制备兔抗鸡GM-CSF多... 通过PCR方法扩增不含信号肽的鸡GM-CSF成熟蛋白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32GM-CSF,通过IPTG诱导重组鸡GM-CSF蛋白表达,经镍离子亲和层析纯化后,用MTT法检测表达重组蛋白的生物学活性,并制备兔抗鸡GM-CSF多克隆抗体。结果表明成功地构建了p32GM-CSF原核表达质粒,SDS-PAGE结果显示表达的重组蛋白约34 ku,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纯化后得到高纯度目的蛋白。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该重组蛋白能与制备的抗鸡GM-CSF抗体特异性结合。MTT试验证实,该重组蛋白具有明显增强鸡骨髓细胞增殖的生物学活性;这些研究结果表明,表达的重组chGM-CSF蛋白及其多克隆抗体拥有相应的生物学功能,这将为进一步研究鸡GM-CSF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原核表达 生物学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凝胶对深II度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及其机理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继松 赵经纬 +2 位作者 章祥洲 杜娟 方勇 《淮海医药》 CAS 2015年第3期219-221,共3页
目的验证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 GM-CSF)对深II度烧伤溶痂和愈合的效果并分析其可能的机理。方法 70只SD大鼠制成背部深II度烧伤创面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于制创后1、3、5、7、10、14和21d观察2组动物创面情... 目的验证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 GM-CSF)对深II度烧伤溶痂和愈合的效果并分析其可能的机理。方法 70只SD大鼠制成背部深II度烧伤创面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于制创后1、3、5、7、10、14和21d观察2组动物创面情况并摄像,记录创面愈合时间;用图像分析软件计算不同时相点的溶痂率;ELISA法测定创面弹力蛋白酶(NE)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MMP-9)的蛋白表达。结果实验组创面溶痂时间为(10.73±2.47)d,较对照组(14.26±2.65)d显著缩短(P〈0.01);实验组和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16.21±1.27)d和(18.05±1.36)d,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2组动物创面伤后3-7 d,NE、MMP-1和MMP-9水平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外源性rh GM-CSF的应用可提高创面局部NE、MMP-1、MMP-9的蛋白表达,促进创面溶痂,从而促进深II度烧伤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深II度 创面愈合 溶痂 粒细胞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急性肺损伤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谦 宋勇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8期755-758,共4页
急性肺损伤(ALI)是机体炎症介质过度表达导致的自身破坏性反应的结果。最近研究表明,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与肺泡巨噬细胞功能、肺宿主防御反应、表面活性物质稳态有关。在ALI发病机制中,GM-CSF能影响炎症和细胞凋亡调... 急性肺损伤(ALI)是机体炎症介质过度表达导致的自身破坏性反应的结果。最近研究表明,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与肺泡巨噬细胞功能、肺宿主防御反应、表面活性物质稳态有关。在ALI发病机制中,GM-CSF能影响炎症和细胞凋亡调控及其信号转导途径。作者对此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急性肺损伤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凝胶治疗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伟明 叶运廷 +1 位作者 李焕雄 黄志锋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8期46-48,共3页
目的分析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凝胶治疗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从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300例烧伤创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创面涂抹安慰剂,实验组给予创面涂抹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 ... 目的分析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凝胶治疗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从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300例烧伤创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创面涂抹安慰剂,实验组给予创面涂抹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 GM-CSF)凝胶,比较两组患者全身状况、不良反应、创面愈合时间、愈合率以及总有效率等。结果实验组烧伤创面的平均愈合时间是(12.5±1.1)天,对照组烧伤创面的平均愈合时间是(16.9±1.2)天,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第6、12天后,实验组患者烧伤创面愈合率分别为53.12%、91.8%,对照组患者烧伤创面愈合率分别为36.11%、72.12%,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第6、12天后,实验组第6、12天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3.34%、91.68%,实验组第6、12天总有效率为1.67%、53.34%,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患者进行rh GM-CSF凝胶治疗,愈合时间短,愈合率高等,安全有效,应用价值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粒细胞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烧伤创面 不良反应 全身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通路探讨针刺对原发性高血压大鼠肾脏巨噬细胞极化调节和肾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琳 王方明 +5 位作者 郭秋蕾 张静 高辛瑜 吴小丽 刘宇 刘清国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2期2474-2480,共7页
目的探讨捻转补泻手法对原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 hypertension rat,SHR)血压和肾脏中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实验选用12只雄性Wistar-Kyoto(WKY)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36只雄性SHR随机分为模型组、捻转泻法组、捻转补法组,每组12... 目的探讨捻转补泻手法对原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 hypertension rat,SHR)血压和肾脏中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实验选用12只雄性Wistar-Kyoto(WKY)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36只雄性SHR随机分为模型组、捻转泻法组、捻转补法组,每组12只。捻转补法组与捻转泻法组分别在双侧太冲穴进行针刺捻转泻法和针刺捻转补法,每天1次,共两周,中间休息1次。空白对照组与模型组进行相同时长与频次的抓捉固定,不做针刺干预。在干预期间使用尾压法测量大鼠血压,两周后收集大鼠血清和肾组织,采用ELISA法观察血清中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含量和肾脏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10含量。Western blot法观察肾脏中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分化簇(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CD)86、CD206蛋白的表达情况。用苏木素—伊红(hemo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肾组织形态。结果(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压显著升高(P<0.01),血清NE、AngⅡ浓度显著上升(P<0.01),肾脏中TLR4、NF-κB、CD86、IL-1β含量显著上升(P<0.01),CD206、IL-10含量显著下降(P<0.01)。HE染色结果显示,SHR出现肾小管与肾小球形态不规则,存在炎性细胞浸润。(2)与模型组相比,捻转泻法组和捻转补法组血压显著降低(P<0.01),血清NE、AngⅡ浓度显著降低(P<0.01),肾中TLR4、NF-κB、CD86表达显著下降(P<0.01),IL-1β浓度降低(P<0.05,P<0.01),CD206、IL-10含量显著上升(P<0.01),肾小管与肾小球形态正常,存在少量炎性细胞浸润。(3)与捻转泻法组相比,捻转补法组血压较高(P<0.05),血清中NE、AngⅡ浓度和肾脏中TLR4、NF-κB、CD86、CD206、IL-1β、IL-10均存在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针刺太冲穴并行捻转补泻手法通过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AngⅡ含量,抑制TLR4/NF-κB通路调节巨噬细胞极化来抑制IL-1β,增加IL-10浓度,起到降压和肾保护作用,且捻转泻法的效果优于捻转补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冲 针刺 捻转补泻手法 细胞极化 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通路 自发性高血压 肾保护 交感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癜风患者血清和皮肤组织液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水平的检测 被引量:6
16
作者 杜宇 杨西群 +3 位作者 杨保华 钟桂书 许飏 陈德宇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4年第4期319-321,共3页
目的 :探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 -CSF)在不同类型、不同时期白癜风患者血清及皮肤组织液中水平变化。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 5 7例不同类型、不同时期白癜风患者血清中GM -CSF的水平 ,并与 2 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 ;对其... 目的 :探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 -CSF)在不同类型、不同时期白癜风患者血清及皮肤组织液中水平变化。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 5 7例不同类型、不同时期白癜风患者血清中GM -CSF的水平 ,并与 2 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 ;对其中 45例患者白斑区、非白斑区及 1 0例正常对照组皮肤组织液同样进行上述细胞因子检测。结果 :散发型白癜风血清GM -CSF水平 ( 0 5 3± 0 1 4)低于正常对照组 ( 0 65± 0 1 0 ) (P <0 0 1 ) ,且进展期低于稳定期。寻常型白癜风白斑区及散发型白癜风非白斑区皮肤组织液GM -CSF水平 (分别为 0 3 5± 0 1 1及 0 49± 0 1 2 )均低于正常对照组 ( 0 62± 0 1 2 )(P <0 0 5 )。节段型白癜风患者皮肤组织液GM -CSF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G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粒细胞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关系 被引量:1
17
作者 单雪峰 阿布肚沙拉木·卡斯木江 +1 位作者 杨龙 高晓明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10期865-871,共7页
目的分析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左心室肥厚(LVH)的关系,探讨MIF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左心室肥厚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期间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接受诊断和治疗的802例原... 目的分析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左心室肥厚(LVH)的关系,探讨MIF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左心室肥厚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期间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接受诊断和治疗的80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性别、民族、年龄、吸烟史、饮酒史、收缩压、舒张压、体质量指数、心脏超声参数等指标,通过ELISA方法检测血清MIF水平。根据Devereux公式计算左心室质量(LVM)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并根据LVMI水平(男性>125 g/m^(2)、女性>120 g/m^(2))将患者分为左心室肥厚组(136例)和非肥厚组(666例)。绘制散点图并采用Sperman相关分析MIF与LVM和LVMI的关联。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患者发生LVH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评估MIF预测高血压患者发生LVH的效能。结果肥厚组的MIF水平高于非肥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24.77(79.05,141.58)ng/ml比69.07(51.76,88.08)ng/ml,P<0.05]。此外,肥厚组的男性比例、冠心病病史比例、年龄、高血压病程、收缩压水平均高于非肥厚组(P<0.05)。Spe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MIF与LVM、LVMI呈正相关(r分别为0.270、0.32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MIF(OR=1.029,95%CI 1.023~1.036,P<0.001)、收缩压(OR=1.013,95%CI 1.003~1.024,P=0.013)、男性(OR=1.997,95%CI 1.169~3.472,P=0.012)、饮酒(OR=0.356,95%CI 0.173~0.704,P=0.004)是高血压患者发生LVH的影响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MIF预测高血压患者发生LVH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77(95%CI 0.725~0.829,P<0.001)。结论MIF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存在关联,提示MIF可能参与高血压影响心脏功能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原发性高血压 左心室肥厚 左心室质量 左心室质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转染对白血病细胞K562形态及增殖的影响
18
作者 陈蓉 常晋霞 +2 位作者 李雪璐 彭丽娟 朱红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1期5-8,共4页
目的观察重组PcDNA3.1-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外源性GM-CSF对髓系白血病细胞(K562)形态及增殖的影响。方法将K562细胞分为4组,重组质粒组、外源性组、空质粒组细胞分别以重组PcDNA3.1-GM-CSF、外源性GM-CSF、PcDNA3.1... 目的观察重组PcDNA3.1-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外源性GM-CSF对髓系白血病细胞(K562)形态及增殖的影响。方法将K562细胞分为4组,重组质粒组、外源性组、空质粒组细胞分别以重组PcDNA3.1-GM-CSF、外源性GM-CSF、PcDNA3.1空质粒转染,细胞对照组细胞未转染任何质粒,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学变化及细胞增殖情况。结果光学显微镜下,细胞对照组、空质粒组及外源性组细胞形态相似,细胞着色呈深蓝色,细胞质和细胞核不易区分;重组质粒组细胞形态和其余3组明显不同,细胞质呈浅蓝色,细胞核呈淡粉红色,分界清楚,部分细胞内可见肾形、马蹄形细胞核。显微镜油镜下,细胞对照组、外源性组及空质粒组结果相似,细胞着色深,呈深蓝色,细胞内未见任何颗粒沉积;重组质粒组部分细胞着色呈深蓝色,部分细胞着色呈浅粉色,呈浅粉色的部分细胞内可见有斑点状甲臜颗粒沉积。与其余2组比较,重组质粒组第3、5、7、9天细胞增殖抑制率升高(P均<0.05);与空质粒组比较,外源性组第3、5、7天细胞增殖抑制率升高(P均<0.05)。结论重组PcDNA3.1-GM-CSF及外源性GM-CSF均能使K562细胞形态发生改变、增殖受到抑制,作用强度随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加,且重组PcDNA3.1-GM-CSF抑制作用强于外源性GM-CS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白血病细胞 细胞形态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大鼠甲状腺C细胞数量的影响
19
作者 张永莉 戴光荣 施秉银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12期1248-1250,I0010,共4页
目的:探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对大鼠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又称C细胞)的影响。方法:将48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小剂量GM-CSF(10μg/kg.d-1)组和大剂量GM-CSF(50μg/kg.d-1)组,每组16只,雌雄各半。腹腔注射,连... 目的:探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对大鼠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又称C细胞)的影响。方法:将48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小剂量GM-CSF(10μg/kg.d-1)组和大剂量GM-CSF(50μg/kg.d-1)组,每组16只,雌雄各半。腹腔注射,连续7 d,然后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大鼠甲状腺C细胞数量。结果:小剂量GM-CSF组C细胞平均数(85.97±20.12)个/HP与对照组(93.58±16.67)个/HP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GM-CSF组C细胞平均数(67.43±13.73)个/HP小于小剂量GM-CSF组(P<0.05);雄性大鼠免疫反应阳性C细胞平均数(88.88±17.16)个/HP大于雌性大鼠(75.78±20.82)个/HP,P<0.05。结论:GM-CSF对大鼠甲状腺免疫反应阳性C细胞的数量具有负性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C细胞 降钙素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基因瘤苗治疗T细胞淋巴瘤的实验研究
20
作者 高全立 马保根 +4 位作者 刘吉宝 李玉富 范瑞华 耿丽 胡杰英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4年第3期210-213,共4页
目的:探讨转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ge colong stimulating factor,GM-CSF)基因瘤苗治疗小鼠T淋巴细胞瘤的方法。方法:将小鼠GM-CSF真核表达质粒用电穿孔法导入小鼠淋巴瘤细胞系RMA,有限稀释法制备单个细胞克隆... 目的:探讨转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ge colong stimulating factor,GM-CSF)基因瘤苗治疗小鼠T淋巴细胞瘤的方法。方法:将小鼠GM-CSF真核表达质粒用电穿孔法导入小鼠淋巴瘤细胞系RMA,有限稀释法制备单个细胞克隆,经RT-PCR、骨髓祖细胞增殖实验和集落形成实验筛选相对高表达GM-CSF的RMA克隆,该克隆细胞经丝裂霉素灭活后免疫小鼠以诱导其产生抵抗RMA肿瘤细胞再攻击的能力。结果:获得了高表达GM-CSF的RMA克隆,将其用丝裂霉素灭活后免疫小鼠使小鼠使小鼠产生了抗肿瘤免疫保护力。结论:转GM-CSF基因瘤苗可作为有效的抗肿瘤瘤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瘤苗 粒细胞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CSF 丝裂霉素 T细胞淋巴瘤 基因 克隆细胞 单个细胞 高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