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市民社会”的本质界定与人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人的哲学关系问题评说(之五) 被引量:1
1
作者 郝孚逸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1-62,共2页
有关市民社会的认识和研究,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研究、包括其发展史的研究中,并不占显著的位置,但却连绵不断,直到今天仍有这方面的文章出现。是不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可能会有人这样认为,但我觉得实际情况并非这样,而且也不应该这... 有关市民社会的认识和研究,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研究、包括其发展史的研究中,并不占显著的位置,但却连绵不断,直到今天仍有这方面的文章出现。是不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可能会有人这样认为,但我觉得实际情况并非这样,而且也不应该这样。一项理论有无价值或有多大价值,主要取决于其对人类社会实践所起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民社会 马克思主义哲学 关系问题 马克思主义研究 评说 界定 本质 人类社会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理基础研究与社会认识论 被引量:1
2
作者 吴畏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1-33,共3页
治理理论和实践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初在西方和20世纪90年代末在中国破题以来,逐渐成为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一种显学。其中,经验社会科学根据研究对象所覆盖的政治、经济、社会、法律、文化和生态等人类社会实践主要领域,对治理的... 治理理论和实践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初在西方和20世纪90年代末在中国破题以来,逐渐成为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一种显学。其中,经验社会科学根据研究对象所覆盖的政治、经济、社会、法律、文化和生态等人类社会实践主要领域,对治理的概念、模式、方法和路径等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并且引导着不同类型的治理实践。但从整体来看,治理研究仍然局限于学科视野而呈现出条块化和分散化的局面,同时治理也成为一个似乎无需理论基础、可随意使用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认识论 治理 基础研究 20世纪90年代末 20世纪90年代初 科学研究领域 人类社会实践 实践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学思维范式下的经济平等观解读
3
作者 杨明 李北柿 邹月玲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6-8,共3页
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的过程中,民众对经济平等的诉求也越来越强烈。而经济平等观需要建立在合理的思维范式基础之上,在探讨理性之根源的三种不同思维范式中,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意识来源的人类学思维范式体现出了... 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的过程中,民众对经济平等的诉求也越来越强烈。而经济平等观需要建立在合理的思维范式基础之上,在探讨理性之根源的三种不同思维范式中,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意识来源的人类学思维范式体现出了思维进路的内在合理性。基于人类学思维范式的思维进路,人类社会制度及其经济运行机制的变革决定了经济平等观内涵的变迁。我国当代经济平等观原则及其现实化路径应体现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学思维范式 经济平等观 人类社会实践活动 收入分配 机会平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地下建筑作为档案库房的实践与探讨
4
作者 张建玲 朱晓光 《档案管理》 1993年第Z1期82-85,共4页
引言档案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它具有高度的原始性和真实性。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档案就越发显得重要了。特别是在生产和科学技术方面,可以说它决定了科技发展的速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档案的制成材料已由骨、石、竹、木、... 引言档案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它具有高度的原始性和真实性。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档案就越发显得重要了。特别是在生产和科学技术方面,可以说它决定了科技发展的速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档案的制成材料已由骨、石、竹、木、丝织品和纸发展到金属材料、胶片和软、硬磁性材料,这就对档案的保管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档案库房是档案保管的基础设施和基本条件,档案寿命的长短和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档案库房建筑的优劣。目前,我国的档案库房建筑远不能适应我国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甲级档案馆建筑较少,许多地区和单位(特别是基层单位和边远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库房 档案保管 保管条件 地下建筑 人类社会实践 档案事业 基层单位 和纸 科技发展 金属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档案的本质属性必须是原始性和记录性的统一 被引量:5
5
作者 黄霄羽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2-13,共2页
《档案学研究》1990年第4期发表了寒江同志《论档案起源于人类社会的形成时期—兼论档案的定义与本质属性》一文。他在文中给档案所下的定义是:“人类社会实践中产生的原始历史记录”,并指出:“我相信,判别档案的标准只能是原始性(原文... 《档案学研究》1990年第4期发表了寒江同志《论档案起源于人类社会的形成时期—兼论档案的定义与本质属性》一文。他在文中给档案所下的定义是:“人类社会实践中产生的原始历史记录”,并指出:“我相信,判别档案的标准只能是原始性(原文标点如此)。”作为人类社会实践中直接形成的原始历史记录——档案,其原始性和记录性能不能割裂开来?笔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录性 人类社会实践 形成时期 兼论 学习过程 情报资料 文中 文件材料 复制件 历史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蓬门而今为君开--全国各地档案馆开展“档案馆日”活动综述 被引量:1
6
作者 巩慧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17,共3页
近些年,全国有十多个省市档案部门陆续开展了不同主题的“档案馆日”宣传活动,北京、上海、天津、青岛、广东、浙江、湖北、武汉等省市在开放日活动中,把档案工作与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活动有机结合,使民众走进档案馆,体验档案信息服... 近些年,全国有十多个省市档案部门陆续开展了不同主题的“档案馆日”宣传活动,北京、上海、天津、青岛、广东、浙江、湖北、武汉等省市在开放日活动中,把档案工作与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活动有机结合,使民众走进档案馆,体验档案信息服务,了解地方历史文化,近距离感受档案文化内涵和独有魅力,使档案声音传进百姓家。揭开档案馆神秘面纱档案是人类社会实践的记录,其社会行为的多样性决定了档案内容包罗万象,为社会各个领域提供重要的基础信息。然而,由于长期以来档案服务的主阵地是政府机关,导致档案馆和普通市民的关系较为疏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馆 活动综述 人类社会实践 档案信息服务 地方历史文化 开放日活动 宣传活动 档案部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尊重人的正当需要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 被引量:1
7
作者 蒋桂芳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Z期36-37,共2页
思想政治教育是激励和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而需要是人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原动力。研究人的需要,尊重人的正当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因此,领导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从人的正当... 思想政治教育是激励和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而需要是人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原动力。研究人的需要,尊重人的正当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因此,领导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从人的正当需要出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道德水平 接受主体 被教育者 思想政治品德 思想观念 主体性 教育理念 生产实践活动 人类社会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观点研究——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彭清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X期82-82,共1页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也是对自然规律、人类社会实践和人类思维规律的一种科学认识,主要体现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方面。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人类社会实践 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 政治经济学 自然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教师人生价值取向分析与引导
9
作者 曹景文 孙宝元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59-61,共3页
价值是人类社会实践关系的产物,是实践的主体与客体相结合的结果。青年教师的人生价值取向是指他们对自己的人生价值目标的选择和基本态度,高等学校青年教师价值取向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一、青年教师人生价值取向... 价值是人类社会实践关系的产物,是实践的主体与客体相结合的结果。青年教师的人生价值取向是指他们对自己的人生价值目标的选择和基本态度,高等学校青年教师价值取向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一、青年教师人生价值取向的分析根据青年教师队伍状况调查表明:第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教师 人生价值取向 人类社会实践 职业价值 教育工作 教师总数 第一需要 职业期望 社会价值 自我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青年教师价值取向的引导
10
作者 孙宝元 韩学勤 程志芬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9-10,共2页
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青年教师价值取向的引导孙宝元,韩学勤,程志芬价值是人类社会实践关系的产物,是实践的主体与客体相结合的结果。青年教师的人生价值取向是指他们对自己的人生价值目标的选择和基本行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高等学... 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青年教师价值取向的引导孙宝元,韩学勤,程志芬价值是人类社会实践关系的产物,是实践的主体与客体相结合的结果。青年教师的人生价值取向是指他们对自己的人生价值目标的选择和基本行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正确引导青年教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青年教师 价值取向 市场经济体制 人类社会实践 教育方法 教育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 社会价值 第一需要 微观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科学方法是决策科学化的有力保障
11
作者 周丽昀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2-93,共2页
江泽民同志指出 :“我们讲要提高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 ,我看这就是一条重要原则。”如何提高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呢 ?江泽民同志发出各级领导干部要研究领导科学的号召。目前在新的历史时期 ,党肩负着领导现代化事业的伟大使命 ,这就向广... 江泽民同志指出 :“我们讲要提高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 ,我看这就是一条重要原则。”如何提高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呢 ?江泽民同志发出各级领导干部要研究领导科学的号召。目前在新的历史时期 ,党肩负着领导现代化事业的伟大使命 ,这就向广大领导干部提出了提高科学决策水平的迫切要求 ,方法创新的问题首当其冲地摆在了每一位领导干部的面前。为此我们组织了这一组笔谈 ,从哲学和科学技术等不同的角度探讨这一问题 ,想必对大家不无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科学方法 法相 哲学方法 人类社会实践 探求 相对 具体 决策科学化 保障 独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创新理论研究与创新驱动发展相结合——广东创新发展座谈纪要(之一)
12
作者 王珺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4,共4页
以创新引领改革和发展已经成为全社会共识。但从投资驱动方式转为创新驱动并不容易,在全球范围,大部分一度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都没能迈过这道门槛,陷入到中等收入陷阱之中。理论发展源于人类社会实践的需求,中国发展方式转变急需理论... 以创新引领改革和发展已经成为全社会共识。但从投资驱动方式转为创新驱动并不容易,在全球范围,大部分一度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都没能迈过这道门槛,陷入到中等收入陷阱之中。理论发展源于人类社会实践的需求,中国发展方式转变急需理论工作者回答:创新驱动的动力机制和发展路径是什么?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什么?需要什么样的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迄今为止,我们对上述问题依然知之不详。春江水暖鸭先知。广东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前沿,高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最早体会到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产业升级压力,对创新发展的感受最深刻、需求最迫切。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也诞生了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优秀企业,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从理论上总结广东的创新实践,丰富发展中国经济学理论,为中国创新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借鉴,是广东理论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任务。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广东经济学会、南方经济杂志社在2016年将邀请省内外的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代表,召开广东创新发展系列座谈会,就广东省创新发展的若干理论及实践问题进行探讨。下面是第一次座谈会的专家发言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驱动 经济体制 发展中国家 纪要 广东 人类社会实践 理论工作者 社会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档案信息资源增殖表现形式研究
13
作者 唐祖军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2-73,共2页
关于档案信息资源的增殖,笔者认为,主要指档案信息资源在数量上的增多和其在作用面上的扩大。[1]?但关于档案信息资源增殖的表现形式,业界仍研究甚少,仅有黄子林先生进行过相关研究。他认为,档案信息资源增殖表现为静态增殖和动态增殖。... 关于档案信息资源的增殖,笔者认为,主要指档案信息资源在数量上的增多和其在作用面上的扩大。[1]?但关于档案信息资源增殖的表现形式,业界仍研究甚少,仅有黄子林先生进行过相关研究。他认为,档案信息资源增殖表现为静态增殖和动态增殖。[2]?根据《辞源》《现代汉语词典》和《中华大词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信息 资源增殖 现代汉语词典 黄子林 档案利用 形式研究 符号体系 史料编纂 能动活动 人类社会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与党的思想路线的恢复和确立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晓娟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3期25-27,共3页
人类的历史昭示着人们:任何一次思想的大解放都必然推动人类社会实践前行。正如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的大解放,诸子百家的兴起,为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的大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为资本主义时代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文化基础... 人类的历史昭示着人们:任何一次思想的大解放都必然推动人类社会实践前行。正如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的大解放,诸子百家的兴起,为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的大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为资本主义时代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文化基础一样,二十年前发生在中国大地的关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思想路线 人类社会实践 邓小平 思想解放运动 封建社会经济 十一届三中全会 春秋战国时期 思想文化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概念的词源考古与现代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肖川 胡乐乐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2010年第3期3-12,共10页
通过中西词源学考古式的探源和众说纷纭的多样界定之梳理及其原因分析,在理解"教育"本义和综合现代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试图重新定义之并重新阐释其内涵,以期还原"教育"的本真:教育是在适当的环境下(中),施教者通过... 通过中西词源学考古式的探源和众说纷纭的多样界定之梳理及其原因分析,在理解"教育"本义和综合现代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试图重新定义之并重新阐释其内涵,以期还原"教育"的本真:教育是在适当的环境下(中),施教者通过人道的方法,经由有意安排的计划、内容和组织,通过引导并进而影响受教育者的身心、思想与行为朝着真、善、美正向改变,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和目标的一种人类善的社会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概念 定义 人类善的社会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原理课教学体系的构想与教学方法的改革
16
作者 黄震先 谢敏 +1 位作者 孙建平 张秀芝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91-94,共4页
1988年9月~1989年1月,我们在化工学院对马克思主义原理课进行了试点,1989年9月将在全校多数院、系按照新的教学体系和方法。用自编教材扩大试点,并拟于1991年在全校全面铺开。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马克思主义原理作... 1988年9月~1989年1月,我们在化工学院对马克思主义原理课进行了试点,1989年9月将在全校多数院、系按照新的教学体系和方法。用自编教材扩大试点,并拟于1991年在全校全面铺开。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马克思主义原理作为一门新课,它应该有彻底而严整的科学体系。我们期望按照马克思主义原理课新的教学体系,通过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的教学,从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整体这一高度出发,帮助学生系统地按照马克思主义本来面目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帮助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地分析现时代及其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理课 主体性原则 方法科学 自编教材 化工学院 实践唯物主义 价值学说 理论联系实际 人类社会实践 学习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教育与人”漫议 被引量:1
17
作者 肖川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7-22,共6页
文化,是与自然相对应的概念,是由人创造的、非自然界所提供的、社会性的人适应环境的超生物手段与机制的总和。换言之,文化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各个文明时代所创造的且被积淀下来的物质的、制度的、精神的、心理的,为一定... 文化,是与自然相对应的概念,是由人创造的、非自然界所提供的、社会性的人适应环境的超生物手段与机制的总和。换言之,文化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各个文明时代所创造的且被积淀下来的物质的、制度的、精神的、心理的,为一定社会共同体的成员共享的生存式样。至于教育,即是作为人类文化保存与延续以及个体社会化赖以实现的人类社会实践活动。文化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而教育只是人类文化系统中一个能动的要素;作为世代交替中的单个的人,却是文化及其教育的产物,是文化的继承者。自有了人类,也就有人类文化,也就必然亦必须有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生活 人类文化 人类社会实践 教育内容 个体社会 人类实践活动 自然相 个体文化 文化心理结构 人类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科学研究要体现战略性、政策性、前瞻性、综合性和科学性
18
作者 马俊如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i001-i001,共1页
关键词 软科学研究 战略性 政策性 前瞻性 科学性 人类社会实践 知识体系 认识世界 适应自然 改造世界 指导实践 复杂问题 科学技术 综合运用 经济建设 咨询服务 科学实验 社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技术下电影的真实与叙事
19
作者 管晨蓉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46-49,共4页
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实践发展并不断向前的产物,技术对电影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与此同时,技术与艺术的讨论从未停歇。巴赞认为电影是一种幻想的现象,"完整电影的神话",也是"柏拉图洞穴"。随着技术的发展,让这种幻想逐... 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实践发展并不断向前的产物,技术对电影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与此同时,技术与艺术的讨论从未停歇。巴赞认为电影是一种幻想的现象,"完整电影的神话",也是"柏拉图洞穴"。随着技术的发展,让这种幻想逐渐变为声、色、立体感一应俱全的外部世界的幻景。纵观整个电影史,技术的发展践行了一个世界的新幻景。1998年的《泰坦尼克号》的上映给整个世界注上了一个"惊叹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史 《泰坦尼克号》 巴赞 爱情片 人类社会实践 《指环王》 卡梅隆 叙事时间 电影是什么 母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势尽与江流东——谈新闻的美学特征
20
作者 邓利平 《新疆新闻界》 1992年第3期38-39,共2页
朋友,上次我们考察了新闻审美在实践中的作用后,你说:既然新闻审美在社会生活中有广泛影响,那么怎样来看新闻美不美?或者说具审美意义的新闻有些什么特征?问题提得好,这是新闻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对此进行深入探讨,这对于新闻改革实... 朋友,上次我们考察了新闻审美在实践中的作用后,你说:既然新闻审美在社会生活中有广泛影响,那么怎样来看新闻美不美?或者说具审美意义的新闻有些什么特征?问题提得好,这是新闻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对此进行深入探讨,这对于新闻改革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具审美意义的新闻到底有哪些特征?我以为,它们主要体现在新闻的真、善以及与形式美的有机结合方面。下面分别来谈。先说真。这一般指真理和真实,它独立于人的主观之外,客观事物及其自身变化、发展规律,是真的所在。美是在人类社会实践中产生的,美的根源在于客观事物的变化、发展,其本质是自由创造的形象的生动显现,代表生活中被肯定的形象,不虚伪,不荒谬,因此美与真的关系密不可分。“美就是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意义 美学特征 形式美 内容与形式 人类社会实践 郭玲春 社会生活 完全真实 合目的性 道德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