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DRB1*04等位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吴伟华 江红 匡洪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15-117,共3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DM)及其大血管病变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B1*04亚型的遗传多态性,探索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olymerasechainreaction-sequencespecificprimer,PCR-SSP)技术对合并...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DM)及其大血管病变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B1*04亚型的遗传多态性,探索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olymerasechainreaction-sequencespecificprimer,PCR-SSP)技术对合并/未合并大血管病变的北方汉族2型DM患者的HLA-DRB1*04亚型等位基因进行检测。结果东北地区汉族2型DM患者中共检出9种HLA-DRB1*04亚型。2型DM伴大血管病变组DRB1*0404等位基因频率较2型DM无并发症组显著增高;但DRB1*0403等位基因频率较无并发症组显著减少。结论1型DM与2型DM可能具有相似的HLA遗传背景。DRB1*0404单倍型可能是2型DM患者发生大血管病变的易患基因,DRB1*0403单倍型可能是2型DM患者发生大血管病变的保护性基因。HLA-DRB1*0404等位基因是患免疫相关性疾病患者发生血管内皮功能失调,尤其是大血管病变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血管并发症 人类白细胞抗原-drb1*0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 nef诱导凋亡及下调人类白细胞抗原-I类分子
2
作者 黄官友 黄秀艳 +2 位作者 曾耀英 曾祥凤 吴晓萍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50-253,共4页
【目的】研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 nef调节细胞表面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I类分子及诱导细胞凋亡情况。【方法】将293T细胞分为两组,用脂质体法将含HIV-1 nef基因的质粒及空载体分别转染细胞,Western blot检测HIV-1 nef在转染细胞... 【目的】研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 nef调节细胞表面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I类分子及诱导细胞凋亡情况。【方法】将293T细胞分为两组,用脂质体法将含HIV-1 nef基因的质粒及空载体分别转染细胞,Western blot检测HIV-1 nef在转染细胞中的表达,荧光抗体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的HLA-I类分子表达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HIV-1 nef在转染细胞中有表达。转染HIV-1 nef的细胞与转染空载体的细胞经抗HLA-A,B,C-FITC染色后,平均荧光强度分别为205±22及269±15,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经Annexin V-APC/PI染色后,阳性细胞百分率分别为(60.82±8.32)%及(8.12±5.43)%,两者相比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HIV-1 nef下调细胞表面的HLA-I类分子及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 NEF 人类白细胞抗原-Ⅰ类分子 凋亡 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洲与欧美人群1A型糖尿病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DQ/DR易感基因的比较
3
作者 赵旦 王坚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10期1094-1097,1103,共5页
1A型糖尿病(T1ADM)最重要的易感基因是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尤其是HLAⅡ类基因DQ/DR。在亚洲和欧美人群中,HLA DQ/DR易感基因的特征为:亚洲人群中DQβ链上第57位的天冬氨酸对T1ADM保护效应不明显。欧美人群中DQ2和DQ8易感性最强,亚... 1A型糖尿病(T1ADM)最重要的易感基因是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尤其是HLAⅡ类基因DQ/DR。在亚洲和欧美人群中,HLA DQ/DR易感基因的特征为:亚洲人群中DQβ链上第57位的天冬氨酸对T1ADM保护效应不明显。欧美人群中DQ2和DQ8易感性最强,亚洲人群中DQ4和DQ9易感性最强,而两种人群中DRB1*0301和DRB1*0401均常分别与DQ2和DQ8连锁在一起构成易感性最强的单倍型。DQB1*0302、DQA1*0501、DRB1*0401,*0402,*0407均为欧美T1ADM人群的易感基因,但在亚洲T1ADM中并未发现明显的易感性;相反,DQB1*0401在欧美高加索人种中作为保护基因,但在亚洲人群中表现为易感基因,且DRB1*09亦可能与亚洲人群T1ADM相关,但其独立性尚存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人类白细胞抗原 高加索 亚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白细胞抗原C与HIV-1感染 被引量:3
4
作者 何宁 徐丽丹 于景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498-1500,共3页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immunedeficiencysyndrome,AIDS).是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后导致的免疫缺陷综合征。HIV可分为1型(HIV-1)和2型(HIV-2),其中HIV-1分布广泛,是造成...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immunedeficiencysyndrome,AIDS).是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后导致的免疫缺陷综合征。HIV可分为1型(HIV-1)和2型(HIV-2),其中HIV-1分布广泛,是造成全世界AIDS流行的主要原因,HIV-2多局限于西非。目前AIDS由于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感染 人类白细胞抗原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AIDS HIV-2 艾滋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白细胞抗原Ⅱ类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尘螨过敏性鼻炎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赵延明 王成硕 +2 位作者 赵亚丽 张媛 张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88-694,共7页
目的探索人类白细胞抗原Ⅱ类基因(human leukocyte antigenⅡ,HLA-Ⅱ)多态性在中国人群中尘螨过敏性鼻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单纯尘螨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病人71例,健康对照92例,提取受试者外周血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目的探索人类白细胞抗原Ⅱ类基因(human leukocyte antigenⅡ,HLA-Ⅱ)多态性在中国人群中尘螨过敏性鼻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单纯尘螨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病人71例,健康对照92例,提取受试者外周血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分型法(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sequence-based genotyping,PCR-SBT)进行HLA-Ⅱ基因(DRB1、DQB1)分型。采用R软件进行HLA-Ⅱ基因频率统计及单倍体型分析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基因频率在AR与对照组中的比较应用χ2及Fisher精确检验分析,结果进行Bonferroni多重矫正。结果共检测到16个HLA-DRB1等位基因,13个HLA-DQB1等位基因。其中DQB1*06:01:01(P校正=0.010,OR=2.347,95%CI:1.392~4.225)、DRB1*08:03:02(P校正=0.012,OR=3.213,95%CI:1.732~7.821),在尘螨过敏性病人中的基因频率较健康对照组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提示,HLA-DRB1*08:03:02和HLA-DQB1*06:01:01等位基因可能是中国人群尘螨过敏性鼻炎发病的风险因子。单倍体型DRB1*08:03-DQB1*06:01(19%vs 4.8%,P校正=0.007,OR=4.232,95%CI:1.822~9.237)在病例组中频率增加。结论 HLA-DRB1*08:03:02和HLA-DQB1*06:01:01等位基因可能是中国人群尘螨过敏性鼻炎发病的风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尘螨 人类白细胞抗原 DQB1 DRB1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汉族乙型肝炎e抗原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LA-DRB1多态性检测 被引量:1
6
作者 孙长宇 祐红瑞 +1 位作者 李金海 武淑环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86-388,共3页
目的:探讨河南汉族人群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遗传易感性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应用PCR-序列特异性引物技术,对河南汉族66例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实验组)及42例健康人(对照组)的HL... 目的:探讨河南汉族人群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遗传易感性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应用PCR-序列特异性引物技术,对河南汉族66例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实验组)及42例健康人(对照组)的HLA-DRB1*1201/1202、*1301/1302、*1501/1502等位基因进行检测。结果:实验组HLA-DRB1*1201/1202、HLA-DRB1*1301/1302、HLA-DRB1*1501/1502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16.67%、0.76%、12.88%,对照组分别为7.26%、4.03%、16.13%。实验组HLA-DRB1*1201/1202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HLA-DRB1*1501/1502、HLA-DRB1*1301/1302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LA-DRB1*1201/1202等位基因与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形成有关;HLA-DRB1*1301/1302、*1501/1502等位基因与其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DRB1 乙型肝炎e肮原 慢性乙型肝炎 遗传易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锐湿疣病损处角质形成细胞表面ICAM-1及HLA-DR抗原的表达
7
作者 邹耘 周礼义 陈兴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23-325,共3页
目的 研究细胞间粘附分子 1(ICAM 1)及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DR区 (HLA DR抗原 )在尖锐湿疣 (C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链酶亲和素 生物素复合物法 (SABC法 )对比研究CA初发组、CA复发组及正常人角质形成细胞 (... 目的 研究细胞间粘附分子 1(ICAM 1)及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DR区 (HLA DR抗原 )在尖锐湿疣 (C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链酶亲和素 生物素复合物法 (SABC法 )对比研究CA初发组、CA复发组及正常人角质形成细胞 (KC)表面ICAM 1及HLA DR抗原的表达。结果 正常人KC表面没有或仅有极微弱的ICAM 1及HLA DR抗原表达 ,而CA初发组及复发组病损局部KC表面ICAM 1及HLA DR抗原均呈阳性表达 (P <0 0 1)。CA病损处KC表面ICAM 1及HLA DR抗原表达有一定相关性 (r=0 4 316 ,P <0 0 5 )。结论 CA患者病损处KC表面表达ICAM 1及HLA DR抗原使局部细胞免疫状态发生变化 ,能有效地启动并参与局部免疫应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细胞间粘附分子-1 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 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汉族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LA-DRB1基因多态性测定 被引量:4
8
作者 祐红瑞 范会兴 +1 位作者 孙长宇 余祖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48-1150,共3页
目的:测定河南地区汉族人群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LA-DRB1基因的多态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技术,对河南汉族38例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42例正常健康人(对照组)进行HLA-DRB1*1201/1202、*... 目的:测定河南地区汉族人群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LA-DRB1基因的多态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技术,对河南汉族38例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42例正常健康人(对照组)进行HLA-DRB1*1201/1202、*1301/1302、*1501/1502等位基因检测。结果:对照组HLA-DRB1*1301/1302等位基因频率高于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LA-DRB1*1201/1202、*1501/1502等位基因频率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HLA-DRB1*1301/1302等位基因是河南汉族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一个保护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DRB1等位基因 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 遗传易感性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肺炎及支气管哮喘HLA-DRB1基因位点频率研究 被引量:39
9
作者 李琳 曹兰芳 +1 位作者 顾梯成 陆伟蓉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9-31,共3页
为探讨肺炎支原体 (MP)肺炎的免疫致病机理及其与支气管哮喘 (简称哮喘 )之间的关系 ,应用颗粒凝集法检测29例MP肺炎患儿、40例哮喘患儿及92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MP特异性IgM抗体 ,PCR_SSOP法标记HLA_DRB1等位基因位点。结果显示MP肺炎组... 为探讨肺炎支原体 (MP)肺炎的免疫致病机理及其与支气管哮喘 (简称哮喘 )之间的关系 ,应用颗粒凝集法检测29例MP肺炎患儿、40例哮喘患儿及92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MP特异性IgM抗体 ,PCR_SSOP法标记HLA_DRB1等位基因位点。结果显示MP肺炎组、哮喘组的DRB1 08基因频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0 .035) ,但MP肺炎组与哮喘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哮喘组中除DRB 08外 ,DRB1 02基因出现频率亦较正常人显著降低 (P=0 .041) ;各组间HLA_DRB1 04、07、09、10、11、12基因频率虽有所变化 ,但均无统计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支气管哮喘 人类白细胞抗原-drb1 儿童 颗粒凝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DRB1和HLA-DQB1基因多态性与天疱疮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桂菊 张勇 +2 位作者 朱海琴 王颖 潘萌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48-951,共4页
目的探讨人白细胞抗原(HLA)-DRB1和HLA-DQB1等位基因多态性与天疱疮的遗传相关性。方法以上海地区的58例天疱疮患者(病例组)和89名正常对照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分型技术(PCR-SSP)对两组HLA-DRB1和H... 目的探讨人白细胞抗原(HLA)-DRB1和HLA-DQB1等位基因多态性与天疱疮的遗传相关性。方法以上海地区的58例天疱疮患者(病例组)和89名正常对照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分型技术(PCR-SSP)对两组HLA-DRB1和HLA-DQB1等位基因进行分型,直接计数法计算等位基因频率并进行组间比较,以等位基因频率的比值比(OR)评价基因与疾病的关联性。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共检测到13种HLA-DRB1等位基因和5种HLA-DQB1等位基因。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病例组HLA-DRB1*14和HLA-DQB1*05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17.24%和18.9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69%(P=0.000,P值的校正值Pc<0.05,OR=12.150)和6.74%(P=0.001,Pc<0.05,OR=3.238);病例组HLA-DQB1*06等位基因频率为15.5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90%(P=0.003,Pc<0.05,OR=0.411)。结论 HLA-DRB1*14和HLA-DQB1*05可能是上海地区天疱疮患者的易感基因,而HLA-DQB1*06则可能是保护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抗原-drb1 白细胞抗原-DQB1 等位基因 天疱疮 易感基因 保护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DRB1*13等位基因与我国汉族人群慢性乙型肝炎关联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金安娜 骆峻 +2 位作者 吴旭东 陈轶玉 马恩才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288-1291,共4页
目的:用Meta分析的方法综合评价HLA-DRB1*13等位基因与我国汉族人群慢性乙型肝炎关联性。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Medline数据库,依据纳入与排除标准,收集所有相关的病例对照研究,应用RevMan4.2软件对符合条件的... 目的:用Meta分析的方法综合评价HLA-DRB1*13等位基因与我国汉族人群慢性乙型肝炎关联性。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Medline数据库,依据纳入与排除标准,收集所有相关的病例对照研究,应用RevMan4.2软件对符合条件的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共6篇文献,合计包含CHB组335例,正常对照组659例,经Egger’s检验未见显著发表偏倚。经综合分析:合并OR值为0.40,95%CI为0.21~0.79(P=0.008),认为HLA-DRB1*13等位基因是我国汉族人群慢性乙型肝炎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HLA-DRB1*13等位基因与我国汉族人群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生具有统计学关联性,且为保护性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drb113 基因多态性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等位基因HLA-DRB*116:36的鉴定及确认 被引量:3
12
作者 卢丽君 左维泽 +3 位作者 张万江 章乐 吴芳 吴江东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55-1458,共4页
目的:鉴定和确认中国人群HLA新等位基因DRB1*16:36。方法:应用PCR-SBT技术对新疆维吾尔族人群血液提取的DNA进行分型,对可能的新等位基因采用组序列特异性引物和单链测序基因分型技术进行测序,与已知同源性最相似基因的序列进行对比,分... 目的:鉴定和确认中国人群HLA新等位基因DRB1*16:36。方法:应用PCR-SBT技术对新疆维吾尔族人群血液提取的DNA进行分型,对可能的新等位基因采用组序列特异性引物和单链测序基因分型技术进行测序,与已知同源性最相似基因的序列进行对比,分析两组序列的差异。结果:新等位基因与其同源性最相似的等位基因DRB1*16:23相比,其差异在于第227和236位碱基由A→T和T→C,分别引起第47位氨基酸由酪氨酸→苯丙氨酸、第50位氨基酸由缬氨酸→丙氨酸。结论:确认了该等位基因为HLA-DRB1的一个新等位基因,并被世界卫生组织HLA因子命名委员会正式命名为HLA-DRB1*16: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drb1*16 基因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白族儿童HLA-DRB1、DQB1位点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永坤 王美芬 +6 位作者 郝萍 杨武 戚勤 唐睿珠 文革生 李海林 周丽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33-834,共2页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是染色体上的--群紧密连锁的基因群,可作为一个遗传单位/单倍型而遗传,属共显性等位基因[1]。人类的MHC称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系统,位于人的第6对染色体短臂上。HLA-DR、DQ抗原是异基因移植免疫反应中最重要...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是染色体上的--群紧密连锁的基因群,可作为一个遗传单位/单倍型而遗传,属共显性等位基因[1]。人类的MHC称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系统,位于人的第6对染色体短臂上。HLA-DR、DQ抗原是异基因移植免疫反应中最重要的抗原之一,决定其特异性的主要编码基因DRB1、DQB1具有高度多态性,其对HLA与疾病相关性及人类遗传学等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drb1 多态性分析 DQB1 基因群 人类白细胞抗原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人类遗传学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B和-DRB1、HLA-DQB1和-DPB1座位基因重组的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晨 王炜 +3 位作者 陈男英 董丽娜 章伟 朱发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55-859,共5页
目的:探讨2个家系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座位的重组情况。方法:采集家系成员的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技术(PCR-SSO)和二代测序技术检测HLA-A、-B、-C、-DRB1、-DQB1和-DPB1座位,通过家系遗传分析... 目的:探讨2个家系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座位的重组情况。方法:采集家系成员的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技术(PCR-SSO)和二代测序技术检测HLA-A、-B、-C、-DRB1、-DQB1和-DPB1座位,通过家系遗传分析确定个体HLA单体型。结果:家系1中单体型HLA-A*11:01~C*03:04~B*13:01~DRB1*12:02~DQB1*03:01~DPB1*05:01:01G与HLA-A*03:01~C*04:01~B*35:03~DRB1*12:01~DQB1*03:01~DPB1*04:01:01G在HLA-B和HLA-DRB1座位间进行了交换,形成HLA-A*11:01~C*03:04~B*13:01~DRB1*12:01~DQB1*03:01~DPB1*04:01:01G。家系2中单体型HLA-A*02:06~C*03:03~B*35:01~DRB1*08:02~DQB1*04:02~DPB1*13:01:01G与HLA-A*11:01~C*07:02~B*38:02~DRB1*15:02~DQB1*05:01~DPB1*05:01:01G在HLA-DQB1和HLA-DPB1座位间进行了交换,形成HLA-A*02:06~C*03:03~B*35:01~DRB1*08:02~DQB1*04:02~DPB1*05:01:01G。结论:2个中国汉族人群家系分别发生了HLA-B和-DRB1、HLA-DQB1和-DPB1座位间的基因重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 基因重组 二代测序 HLA-B和HLA-drb1座位 HLA-DQB1和HLA-DPB1座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TAP1上调人胶质瘤细胞株U251 HLA-Ⅰ的表达 被引量:1
15
作者 欧阳乐平 张善义 +5 位作者 李军亮 许新科 翁胤仑 郑眉光 王圣文 李方成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25-429,共5页
目的:探讨抗原提呈相关转运蛋白1(TAP1)过表达对人胶质瘤细胞株U251人类白细胞抗原Ⅰ(HLA-Ⅰ)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U251细胞,构建慢病毒载体并转染U251细胞,获得稳定高表达TAP1的细胞株并设立转染空载体对照组,分别收集U251细胞组、空... 目的:探讨抗原提呈相关转运蛋白1(TAP1)过表达对人胶质瘤细胞株U251人类白细胞抗原Ⅰ(HLA-Ⅰ)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U251细胞,构建慢病毒载体并转染U251细胞,获得稳定高表达TAP1的细胞株并设立转染空载体对照组,分别收集U251细胞组、空载体对照组和TAP1基因转染细胞组细胞的蛋白和RNA,行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过表达的TAP1对U251细胞HLA-Ⅰ表达的影响,并用流式细胞术分析U251细胞HLA-Ⅰ表面呈现的变化。结果:成功建立TAP1高表达U251细胞株,TAP1 mRNA和蛋白分别升高(8.73±1.07)倍和(11.71±0.83)倍。高表达的TAP1促进U251细胞HLA-A、HLA-B、HLA-C(重链)和β2微球蛋白(轻链)mRNA表达上调,分别升高(3.51±0.36)倍、(4.78±0.85)倍、(2.94±0.28)倍和(3.23±0.24)倍,HLA-Ⅰ蛋白表达升高(3.14±0.53)倍,同时U251细胞HLA-Ⅰ的表面呈现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表达TAP1能促进U251细胞HLA-Ⅰ表达及其在细胞表面呈现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U251细胞 抗原提呈相关转运蛋白1 人类白细胞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Ⅱ-DRB1等位基因与口腔扁平苔藓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奕杉 王善征 +3 位作者 凌彬 陈晓涛 张琰 钟良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25-427,共3页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Ⅱ-DRB1等位基因与新疆汉族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对34例OLP患者和123例正常对照进行HLAⅡ-DRB1等位基因表现频率检测。结果:OLP组DRB1*11等...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Ⅱ-DRB1等位基因与新疆汉族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对34例OLP患者和123例正常对照进行HLAⅡ-DRB1等位基因表现频率检测。结果:OLP组DRB1*11等位基因表现频率(23.53%)高于正常对照组(9.76%)(P<0.05);OLP组DRB1*120x等位基因表现频率(5.88%)低于正常对照组(22.76%)(P<0.05)。结论:DRB1*11等位基因可能与新疆地区汉族人群OLP患者易感性相关;DRB1*120x等位基因可能是新疆汉族OLP患者的保护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 扁平苔藓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B1 等位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HCG18调控miR-324-5p/GLI1轴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增殖和侵袭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敏 雷荟融 +2 位作者 成延娟 唐元艳 黄知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85-492,共8页
目的长链非编码RNA人类白细胞抗原复合体18(lncRNA HCG18)调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探讨lncRNA HCG18控微小RNA-324-5p(miR-324-5p)/胶质瘤相关基因同源蛋白1(GLI1)轴对AML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 目的长链非编码RNA人类白细胞抗原复合体18(lncRNA HCG18)调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探讨lncRNA HCG18控微小RNA-324-5p(miR-324-5p)/胶质瘤相关基因同源蛋白1(GLI1)轴对AML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1年3月在本院血液科住院治疗的AML患者35例作为研究对象(AML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治疗并进行骨髓穿刺检查的非血液系统肿瘤性疾病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所有入选人员骨髓单个核细胞中lncRNA HCG18与miR-324-5p的表达。体外培养AML细胞HL-60,将细胞分为对照组、si-NC组、lncRNA HCG18 siRNA组、miR-NC组、miR-324-5p mimics组、miR-324-5p mimics+GLI1 NC组、miR-324-5p mimics+GLI1组、lncRNA HCG18 siRNA+NC inhibitor组、lncRNA HCG18 siRNA+miR-324-5p inhibitor组,分别检测检测HL-60细胞中lncRNA HCG18、miR-324-5p表达、HL-60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及GLI1、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分析miR-324-5p与lncRNA HCG18、GLI1的靶向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ML组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lncRNA HCG18表达水平(2.85±0.32)较对照组(1.03±0.11)显著升高(P<0.01),而miR-324-5p表达水平(0.47±0.05)较对照组(1.05±0.09)显著降低(P<0.01);沉默lncRNA HCG18表达或过表达miR-324-5p后HL-60细胞增殖、细胞迁移与侵袭数、Cyclin D1、MMP-2、MMP-9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显示,miR-324-5p与lncRNA HCG18、GLI1均有靶向关系;抑制miR-324-5p表达可逆转沉默lncRNA HCG18表达对HL-60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的抑制作用;GLI1过表达可逆转过表达miR-324-5p对HL-60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的抑制作用。结论lncRNA HCG18在AML细胞中高表达,抑制lncRNA HCG18表达可通过调控miR-324-5p/GLI1轴抑制AML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人类白细胞抗原复合体18 微小RNA-324-5p 胶质瘤相关基因同源蛋白1 急性髓系白血病 增殖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KT细胞调控1型糖尿病的相关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18
作者 李莉 刘晓宁 +2 位作者 温柏平 樊茂 奎莉越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2-106,共5页
11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Type1diabetes,T1D)是器官特异性的自身免疫反应疾病,因基因表达、免疫调节、环境因素等相互作用而引起…。胰岛炎性损伤或胰岛炎是这种病的共同特征,主要是因为一些个体基因对人类白细胞抗原、胰岛炎、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分子机制 细胞调控 NKT 人类白细胞抗原 自身免疫反应 基因表达 器官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汉族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HLA-DRB1*1101/1104、*1201/1202等位基因的分布 被引量:1
19
作者 祐红瑞 王海建 +2 位作者 孙长宇 余祖江 江河清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24-726,共3页
目的:探讨河南汉族人群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DRB1(HLA-DRB1)等位基因*1101/1104、*1201/1202的分布。方法:应用PCR-序列特异性引物技术,对74例河南汉族慢性丙型肝炎(丙肝)患者与62例健康对照者进行HLA-DRB1*1101/1104、*1201/... 目的:探讨河南汉族人群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DRB1(HLA-DRB1)等位基因*1101/1104、*1201/1202的分布。方法:应用PCR-序列特异性引物技术,对74例河南汉族慢性丙型肝炎(丙肝)患者与62例健康对照者进行HLA-DRB1*1101/1104、*1201/1202等位基因检测。结果:丙肝组HLA-DRB1*1101/1104、*1201/1202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38%(5例阳性)、7.43%(11例阳性),与健康对照组的4.03%(5例阳性)、7.26%(9例阳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0.085、0.003,P均>0.05)。结论:HLA-DRB1*1101/1104、*1201/1202等位基因与河南地区汉族人群慢性丙型肝炎的形成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DRB1 慢性丙型肝炎 基因多态性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下沉默HLA-G对JEG-3细胞、EPAS1表达及其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20
作者 孙春蕾 杨娟 +3 位作者 谢莹莺 许文宇 雷娟 刘朵朵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7-53,共7页
目的探讨在低氧条件下,沉默绒毛膜滋养细胞系JEG-3细胞的人类白细胞相关抗原-G(HLA-G)表达对JEG-3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和通过内皮PAS1区域蛋白1(EPAS1)低氧反应通路参与高原低氧条件下子痫前期发病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转染小干扰RNA(s... 目的探讨在低氧条件下,沉默绒毛膜滋养细胞系JEG-3细胞的人类白细胞相关抗原-G(HLA-G)表达对JEG-3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和通过内皮PAS1区域蛋白1(EPAS1)低氧反应通路参与高原低氧条件下子痫前期发病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转染小干扰RNA(siRNA)抑制JEG-3细胞中HLA-G的表达,将转染后的JEG-3细胞分为4组:常氧对照组、低氧对照组、常氧抑制组、低氧抑制组。采用CCK-8实验及体外侵袭实验法检测4组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能力;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组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通过qPCR技术及Western blot法检测4组细胞中HLA-G和EPAS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与常氧对照组相比,低氧对照组及常氧、低氧抑制组均可使JEG-3细胞的增殖活性、侵袭能力降低,使得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低氧对照组与低氧抑制组产生了明显的坏死细胞群。低氧条件下,降低HLA-G的表达会提高细胞坏死率。无论在常氧还是低氧下,抑制HLA-G表达均使细胞被阻滞在G1期。(2)与常氧对照组相比,低氧对照组及常氧、低氧抑制组均降低HLA-G蛋白表达,且低氧和抑制HLA-G蛋白表达二者有协同作用,均可增加缺氧诱导因子-2α(HIF-2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内皮素-1(ET-1)蛋白表达,抑制HLA-G则降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NOS2)的表达。结论低氧环境下,沉默HLA-G可能通过EPAS1低氧反应通路影响滋养细胞生物学行为,参与了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低氧 人类白细胞抗原G 内皮PAS1区域蛋白1 高海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