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A基因多态性与HBV携带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帅莉 杨帅 +7 位作者 叶峻杰 杨景成 付晓野 许彬 刘红伟 周律 康细林 高静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37-1040,共4页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云南省昆明市延安医院健康体检者静脉血样本501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V二对半,根据HBV二对半检测结果分为HB...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云南省昆明市延安医院健康体检者静脉血样本501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V二对半,根据HBV二对半检测结果分为HBV携带组和既往感染组以及健康对照组3组,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with sequence specific primers,PCR-SSP)基因分型技术检测HLA-A抗原的基因型,将HBV携带组和健康对照组以及HBV既往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的HLA-A基因多态性的分布频率进行比较。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健康对照组HLA-A2阳性数占比47.49%,等位基因频率数占比31.29%;健康对照组基因分布频率总体与中华骨髓库发布的中国常见及确认的HLA-A等位基因表一致。HBV携带组HLA-A2阳性数占比63.04%,等位基因频率数占比42.23%,携带者的HLA-A2阳性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既往感染组HLA-A2阳性数占比56.14%,等位基因频率数占比35.97%,既往感染组的HLA-A2阳性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LA-A2基因可能是慢性乙型肝炎HBV携带者的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 基因多态性 hla-A2 乙型肝炎病毒(HB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腺病毒介导人类白细胞抗原-G基因转染恒河猴树突状细胞对T细胞的增殖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哲 胡明道 +3 位作者 田大广 魏晓平 于恒海 陈鹏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9,共5页
目的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通过与树突状细胞(DC)表面的免疫球蛋白样转录体(ILT2)和ILT4(CD85d)结合,广泛参与机体的免疫耐受的过程。探讨经HLA-G重组腺病毒载体感染后的恒河猴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刺激T细胞的增殖作用。方法麻醉恒河猴... 目的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通过与树突状细胞(DC)表面的免疫球蛋白样转录体(ILT2)和ILT4(CD85d)结合,广泛参与机体的免疫耐受的过程。探讨经HLA-G重组腺病毒载体感染后的恒河猴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刺激T细胞的增殖作用。方法麻醉恒河猴获取新鲜骨髓血,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获得的单个核细胞行免疫磁珠法获得CD34+细胞。添加小剂量细胞因子联合诱导分化CD34+细胞,从而获得树突状细胞。介导HLA-G的重组腺病毒经过转染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后,检测病毒感染效率,Western blot检测HLA-G在未成熟树突状细胞中的表达。以恒河猴T细胞作为反应细胞,将介导HLA-G的重组腺病毒转染的不同状态下的DC为刺激细胞,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实验。设置5组:即成熟树突状细胞组(mDC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组(imDC组);imDC(L)组:在第7天成功获得imDC后加入脂多糖100 ng/m L;imDC(V)组:重组腺病毒介导HLA-G感染的imDC,方法同前;imDC(L+V)组:重组腺病毒同样转染imDC,同时在培养过程中添加100ng/m L的脂多糖。根据DC与T细胞不同比例(1∶5、1∶10、1∶20、1∶40)计算各组刺激指数(SI)。结果成功培养获得恒河猴未成熟树突状细胞,HLA-G在该细胞中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发现DC的纯度高达92.3%,imDC组则高达72.39%,CD4+T细胞阳性率纯度>80%。混合淋巴细胞实验分析DC刺激T细胞增殖结果表明,不同DC与T细胞比例(1∶5、1∶10、1∶20、1∶40)下,imDC组SI为1.63±0.03、1.52±0.04、1.39±0.03和1.21±0.01;mDC组SI为2.23±0.05、2.01±0.03、1.65±0.02和1.54±0.05;imDC(L)组SI为2.25±0.04、1.96±0.02、1.62±0.03和1.48±0.01;imDC(V)组SI为1.46±0.04、1.33±0.02、1.20±0.04和1.04±0.02;imDC(L+V)组SI为1.67±0.03、1.59±0.04、1.38±0.03和1.24±0.03。与imDC组比较,mDC组、imDC(L)组SI明显增高(P<0.01);与imDC(V)组比较,imDC组、mDC组、imDC(L)组、imDC(L+V)组SI明显增高(P<0.01);与imDC(L+V)组比较,mDC组、imDC(L)组SI明显增高(P<0.01)。结论重组腺病毒介导HLA-G转染的恒河猴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能够有效抑制恒河猴T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g基因 T细胞 免疫耐受 恒河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G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培养液中的表达 被引量:1
3
作者 孙敏 尹国武 +2 位作者 王珺 闵保华 姚元庆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年第17期4242-4244,共3页
为了检测妊娠晚期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和正常妊娠妇女胎盘组织培养液中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G(soluble human leu-kocyte antigen-G,sHLA-G)的表达水平,探讨sHLA-G在子痫前期发病中的作用,选择了2008年10月至2009年4月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为了检测妊娠晚期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和正常妊娠妇女胎盘组织培养液中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G(soluble human leu-kocyte antigen-G,sHLA-G)的表达水平,探讨sHLA-G在子痫前期发病中的作用,选择了2008年10月至2009年4月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重度子痫前期患者20例(重度子痫前期组),正常足月妊娠者20例(正常足月妊娠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胎盘组织培养液中sHLA-G的表达水平。经检测重度子痫前期组胎盘组织培养液中sHLA-G的表达水平(26.78±5.17U/ml)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53.64±28.85U/ml)(P<0.05)。实验表明,sHLA-G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培养液中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可能与子痫前期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子痫前期 胎盘组织培养液 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白细胞抗原-G阳性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调节性T细胞的实验研究
4
作者 白剑 肖漓 +8 位作者 苗兰英 林大勇 刘鸿 高钰 陈文 毕丽丽 孔祥瑞 黄海燕 石炳毅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7-102,共6页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G阳性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诱导调节性T细胞(Treg)产生的效果。方法从新生儿脐带中分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采用脂质体转染的方式将PEGFP-N1-HLA-G质粒转染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中,设为PEGFP-N1-HLA-G组;...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G阳性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诱导调节性T细胞(Treg)产生的效果。方法从新生儿脐带中分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采用脂质体转染的方式将PEGFP-N1-HLA-G质粒转染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中,设为PEGFP-N1-HLA-G组;转染空载体PEGFP-N1质粒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设为PEGFP-N1组;相同条件下,未加入空载体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设为空白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标志物;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鉴定各组细胞HLA-G蛋白的表达;各组细胞与健康人外周血中CD4+T细胞混合培养24 h和48 h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25+Foxp3+Treg占全部T细胞的比例。结果脐带间充质干细胞CD45、CD34和HLA-DR呈阴性表达,CD29、CD44和CD105呈阳性表达;PEGFP-N1-HLA-G组可以表达HLA-G蛋白,与空白对照组和PEGFP-N1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PEGFP-N1-HLA-G组细胞在与CD4+T细胞混合培养24 h后,CD4+CD25+Foxp3+Treg占全部T细胞的(15.3±1.9)%,在培养48 h后,CD4+CD25+Foxp3+Treg占全部T细胞的(14.3±2.1)%,与空白对照组和PEGFP-N1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HLA-G基因修饰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能够有效地在体外诱导CD4+CD25+Foxp3+Treg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g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T细胞 调节性T细胞(Treg) 转染 修饰 免疫排斥 免疫耐受 CD4+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白细胞抗原-G在临床医学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圣冰 肖漓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43-347,共5页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G是一类非经典HLAⅠb类分子,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妊娠免疫,HLA-G可保护胎儿免受母体免疫系统的攻击。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HLA-G在诱导器官移植物免疫耐受、协助肿瘤细胞以及病毒的免疫逃逸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G是一类非经典HLAⅠb类分子,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妊娠免疫,HLA-G可保护胎儿免受母体免疫系统的攻击。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HLA-G在诱导器官移植物免疫耐受、协助肿瘤细胞以及病毒的免疫逃逸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将HLA-G作为器官移植、恶性肿瘤和病毒感染等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靶点已逐渐成为学者关注的热点。本文就HLA-G的基因多态性与分子结构、HLA-G在临床医学中应用的最新进展做一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 器官移植 基因多态性 肿瘤 病毒感染 自身免疫性疾病 妊娠 免疫逃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白细胞抗原-G在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表达及意义
6
作者 李蕊 曹星辉 +5 位作者 刘灿 吴秀丽 凌奕文 张钰 冯茹 刘启发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446-2448,共3页
目的检测急性白血病患者膜结合型人类白细胞抗原-G(mHLA-G)和分泌型HLA-G(sHLA-G)的表达,探讨HLA-G表达水平的变化对急性白血病发生和发展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40例初发、10例难治复发、30例化疗前后患者... 目的检测急性白血病患者膜结合型人类白细胞抗原-G(mHLA-G)和分泌型HLA-G(sHLA-G)的表达,探讨HLA-G表达水平的变化对急性白血病发生和发展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40例初发、10例难治复发、30例化疗前后患者及10例正常人sHLA-G和mHLA-G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人血清中sHLA-G的平均水平为5.87±2.07ng/ml,初发患者为10.05±6.5ng/ml、难治复发患者为12.32±5.85ng/ml;正常人mHLA-G的平均水平为(0.29±0.20)%,初发患者(0.60±0.44)%、难治复发患者(0.77±0.41)%。白血病初发患者sHLA-G和mHLA-G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人组(P<0.05),初发与难治复发患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15例1疗程化疗后获得完全缓解患者sHLA-G和mHLA-G水平显著低于化疗前(P<0.05),而15例未缓解患者其sHLA-G和mHLA-G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HLA-G表达水平变化可能与急性白血病的病情发展、疗效以及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急性 人类白细胞抗原-g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与地中海贫血疾病相关的探讨
7
作者 金顺明 区小冰 +1 位作者 余一平 邝卫慈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1年第6期285-288,共4页
地中海贫血(地贫)是我省儿童多见的遗传性疾病之一。当前地贫的研究已达分子学水平,但多是与红细胞关联的研究,而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关联的报道少。我们为了探讨HLA与地贫疾病相关性,对120例地贫病人进行了HLA分型,其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地中海贫血 人类 白细胞抗原 hl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率先发现3个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新等位基因
8
作者 杨淑培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 新等位基因 中国科学家 首次发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与骨髓移植
9
作者 叶根耀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1期9-16,共8页
各种造血干细胞缺损或调控失常的疾病如急、慢性白血病,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以及8Gy以上全身照射引起的极重度骨髓型和轻度肠型急性放射病,一般临床治疗效果不佳,特别是后者,常规综合对症治疗结合辐射防治药物的应用难以奏效。自Jacobs... 各种造血干细胞缺损或调控失常的疾病如急、慢性白血病,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以及8Gy以上全身照射引起的极重度骨髓型和轻度肠型急性放射病,一般临床治疗效果不佳,特别是后者,常规综合对症治疗结合辐射防治药物的应用难以奏效。自Jacobson (1950)和Lorenz(1951)以致死剂量照射小白鼠后,可因输入骨髓或脾细胞获得保护以来,骨髓移植(BMT)的实验研究十分活跃,日益深入。Thomas于1957年和Mathe最先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 骨髓移植 无关供者 多态性 hla相合 再生障碍性贫血 造血干细胞缺损 细胞 hla分型 补体依赖性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多态性与药物不良反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0
作者 罗建权 张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2年第7期828-834,共7页
药物不良反应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HLA)是目前已知的人类最复杂基因系统。近年来研究发现,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多态性与药物不良反应之间有着很强的遗传相关性,且部分研究成果在临床已得到很好地... 药物不良反应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HLA)是目前已知的人类最复杂基因系统。近年来研究发现,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多态性与药物不良反应之间有着很强的遗传相关性,且部分研究成果在临床已得到很好地应用。本文就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多态性与药物不良反应之间的研究及其临床应用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hla) 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基因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西安科学家新发现两个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等位基因
11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8-68,共1页
据2005年12月1日《新民晚报》消息,西安血液中心首次发现两个新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等位基因,并已被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白细胞抗原命名委员会命名为“HLA——A*0290”和“HIA——B*4814”。目前全世界已经发现的人类白细胞抗原基... 据2005年12月1日《新民晚报》消息,西安血液中心首次发现两个新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等位基因,并已被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白细胞抗原命名委员会命名为“HLA——A*0290”和“HIA——B*4814”。目前全世界已经发现的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近2100个,其中大部分由美国发现。我国迄今为止已发现了20余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 等位基因 西安 科学家 世界卫生组织 首次发现 抗原基因 hla 委员会 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性红斑狼疮与人类白细胞抗原位点A、B 被引量:1
12
作者 康熙雄 王文怡 +1 位作者 刘立 孙荣武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1984年第4期380-383,共4页
全身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侵犯多系统,产生多种自身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学尚不完全清楚。近年来随着医学,特别是免疫学的迅速发展及新技术的应用,对SLE病因的研究已有了较大的进展。认为它是遗传因素和慢性病毒感染及其它诱因... 全身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侵犯多系统,产生多种自身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学尚不完全清楚。近年来随着医学,特别是免疫学的迅速发展及新技术的应用,对SLE病因的研究已有了较大的进展。认为它是遗传因素和慢性病毒感染及其它诱因相互作用下使机体免疫功能发生紊乱,抑制性T细胞功能减弱,B细胞功能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性红斑狼疮 hla 患者 人类白细胞抗原 SLE 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G^+调节性T细胞在肾移植受者外周血中的比例及其功能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肖漓 石炳毅 +3 位作者 许晓光 韩永 周文强 高钰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288-1291,共4页
目的确定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区别于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细胞表型特征,观察HLA-G+T细胞在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中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在移植免疫调节中的活性和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肾移植受者外周血CD4+HLA-G+、CD8+HL... 目的确定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区别于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细胞表型特征,观察HLA-G+T细胞在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中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在移植免疫调节中的活性和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肾移植受者外周血CD4+HLA-G+、CD8+HLA-G+T淋巴细胞的含量,分选HLA-G+T淋巴细胞,分析细胞表型,采用RT-PCR检测调节性T细胞的特异性标志FoxP3在HLA-G+T淋巴细胞的表达情况,以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的PBMC、CD4+CD25high、CD4+CD25-细胞作为对照。取5对活体肾移植供受者的淋巴细胞进行混合培养,分别加入流式细胞术分选纯化后的HLA-G+、HLA-G-T淋巴细胞,对照组只加入供、受者淋巴细胞,MTT法观察细胞增殖和抑制情况。结果肾移植受者外周血CD4+HLA-G+、CD8+HLA-G+T淋巴细胞表达率分别为1.95%±0.34%、3.13%±0.56%。流式细胞术分选HLA-G+T淋巴细胞后纯度可达55.0%~75.1%。RT-PCR结果证明上述细胞CD25、FoxP3均为阴性表达。与HLA-G-组、对照组比较,混合淋巴培养3d后HLA-G+组细胞增殖率明显受到抑制(P<0.05)。结论在肾移植受者外周血中存在CD4+HLA-G+、CD8+HLA-G+T淋巴细胞,这类细胞不同于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它们不表达CD25和FoxP3而表达免疫耐受分子HLA-G,在混合淋巴培养体系中,能显著抑制反应性细胞增殖,具有免疫调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性T细胞 人类白细胞抗原-g 肾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LA-G对复发性流产患者滋养细胞侵袭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英兰 苏放明 +1 位作者 陈德珩 周雅莹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24-527,共4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可溶性人类白细胞相关抗原G(sHLA-G)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RSA)患者滋养细胞侵袭功能的影响,为探索RSA的有效治疗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正常组30例,为正常早孕人流患者,无自然流产史,孕周8-10周;RSA组20例,相应孕周RS... 【目的】探讨外源性可溶性人类白细胞相关抗原G(sHLA-G)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RSA)患者滋养细胞侵袭功能的影响,为探索RSA的有效治疗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正常组30例,为正常早孕人流患者,无自然流产史,孕周8-10周;RSA组20例,相应孕周RSA患者,绒毛组织20例。滋养细胞原代培养,分离绒毛外滋养细胞,正常组患者每例滋养细胞接种1瓶、RSA患者每例3瓶备实验用。正常组及RSA对照组、研究1组、研究2组分别以生理盐水、生理盐水、5×10-4/L%终浓度sHLA-G、0.1%终浓度sHLA-G干预培养16 h,取悬浮细胞获得绒毛外滋养层细胞(EVCT)团,加入CD146单克隆抗体,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滋养细胞CD146阳性率。【结果】①正常组EVCT CD146阳性率为(63.29±6.76)%,明显高于RSA对照组(10.61±3.34)%,P<0.01。②研究1组EVCT的CD146的阳性率为(30.61±7.52)%,较RSA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研究2组EVCT的CD146的阳性率为(64.15±9.54)%,显著高于研究1组及RSA对照组,P均<0.01,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源性sHLA-G干预可显著提高RSA患者EVCT侵袭功能,可望成为RSA的有效治疗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人类白细胞相关抗原-g 滋养细胞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G阳性的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对NK细胞杀伤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崔桂玉 白剑 +2 位作者 苗兰英 林大勇 刘鸿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2844-2847,共4页
目的研究NK细胞对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阳性的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从新生儿胎盘中分离胎盘间充质干细胞,采用脂质体转染的方式将PEGFP-N1-HLA-G质粒转染到胎盘间充质干细胞中,并通过蛋白质免疫印鉴检测HLA-G的表达,将... 目的研究NK细胞对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阳性的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从新生儿胎盘中分离胎盘间充质干细胞,采用脂质体转染的方式将PEGFP-N1-HLA-G质粒转染到胎盘间充质干细胞中,并通过蛋白质免疫印鉴检测HLA-G的表达,将鉴定后的细胞与NK92mi混合培养4 h,检测各组细胞的溶解率。结果胎盘间充质干细胞CD45、CD34和HLA-DR呈阴性表达,CD29、CD44和CD105呈阳性表达;PEGFP-N1-HLA-G转染后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可以表达HLA-G蛋白,与空白对照组和PEGFP-N1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 <0.01);与NK92mi混合培养4 h,转染PEGFP-N1-HLA-G的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溶解率为(51.22±3.87)%,与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组别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 HLA-G阳性的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可以抑制NK细胞的杀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g 胎盘间充质干细胞 自然杀伤性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Hep3B细胞HLA-G过表达对NK细胞体外杀伤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曾宪成 张彤 +3 位作者 李华 方天翎 聂常富 陈规划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13-618,共6页
目的:探讨肝癌Hep3B细胞白细胞抗原-G(HLA-G)过表达对NK细胞体外杀伤作用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无干预措施,Hep3B组)、空载体对照组(转染空质粒,Hep3B-GFP组)和实验组(转染pEGFP-C1-HLA-G质粒,Hep3B-HLA-G组)。构建HLA-G真... 目的:探讨肝癌Hep3B细胞白细胞抗原-G(HLA-G)过表达对NK细胞体外杀伤作用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无干预措施,Hep3B组)、空载体对照组(转染空质粒,Hep3B-GFP组)和实验组(转染pEGFP-C1-HLA-G质粒,Hep3B-HLA-G组)。构建HLA-G真核表达质粒,转染至Hep3B细胞,经G418筛选,建立稳定过表达HLA-G的肝癌Hep3B细胞。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肝癌Hep3B细胞HLA-G mRNA及蛋白质水平的表达。分析肝癌Hep3B细胞HLA-G过表达及HLA-ABC抗体封闭靶细胞相应位点对NK细胞体外杀伤作用的影响。结果:经酶切及测序鉴定证实,插入序列与设计的序列相符。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均表明,转染重组质粒的Hep3B细胞HLA-G过表达(P<0.01)。NK细胞对转染pEGFP-C1-HLA-G的Hep3B细胞杀伤作用明显降低(P<0.01),HLA-ABC单抗封闭靶细胞相应位点后,NK细胞对Hep3B、Hep3B-GFP和Hep3B HLA-G细胞的杀伤均增加(P<0.01)。结论:pEGFP-C1-HLA-G表达载体可有效增加HLA-G表达,HLA-G过表达可以削弱NK细胞对肝癌细胞的杀伤效应。HLA-ABC单抗封闭靶细胞相应位点后,NK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能力普遍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g 基因重组 肝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对JEG-3细胞HLA-G表达及滋养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曲新霞 谢莹莺 +3 位作者 赵海宁 马萌 徐梦婷 何岑盈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18-222,共5页
目的:通过常氧及低氧条件下培养人绒毛膜癌JEG-3细胞,检测低氧环境对滋养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的表达及增殖、侵袭行为的影响,探讨HLA-G参与低氧条件下子痫前期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根据氧浓度和处理时间进行分组,分为常氧组(20... 目的:通过常氧及低氧条件下培养人绒毛膜癌JEG-3细胞,检测低氧环境对滋养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的表达及增殖、侵袭行为的影响,探讨HLA-G参与低氧条件下子痫前期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根据氧浓度和处理时间进行分组,分为常氧组(20%O_2+5%CO_2+75%N_2)和低氧组(1%O_2+5%CO_2+96%N_2)的12小时、24小时、48小时和72小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两组JEG-3细胞中HLA-G 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噻唑蓝法(MTT)及小室侵袭法(Transwell)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和侵袭能力。结果:低氧组在48小时及72小时,JEG-3细胞中HLA-G mRNA及HLA-G蛋白水平较常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氧组相比,低氧组在48小时及72小时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氧组在72小时细胞侵袭能力较常氧组减弱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氧环境影响JEG-3细胞HLA-G 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JEG-3细胞经低氧处理后增殖活性及侵袭能力下降可能与细胞中HLA-G表达下降有关。低氧环境下HLA-G表达下降可能通过影响滋养细胞增殖活性及侵袭能力参与子痫前期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g 低氧 细胞增殖 细胞侵袭 子痫前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G调节滋养细胞增殖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庞婷 孙丽丽 +3 位作者 朱晓明 王珺 杨艳红 姚元庆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75-277,I0001,共4页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对滋养细胞增殖功能的调节。方法:实验分为3组:用滴度为5×108pfu/ml腺病毒感染液转染JEG-3细胞为目的siRNA组,用滴度为109pfu/ml腺病毒感染液转染JEG-3细胞为非特异siRNA组,不产生siRNA的空病毒...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对滋养细胞增殖功能的调节。方法:实验分为3组:用滴度为5×108pfu/ml腺病毒感染液转染JEG-3细胞为目的siRNA组,用滴度为109pfu/ml腺病毒感染液转染JEG-3细胞为非特异siRNA组,不产生siRNA的空病毒感染组为空白对照组。采用RNA干扰技术,下调JEG-3细胞中HLA-G基因的表达,对HLA-G降调节后的滋养细胞进行非放射性细胞毒测定,检测490nm处的OD值,比较3组的染色实验结果和比色实验结果。结果:①实验后目的siRNA组与非特异siRNA组细胞蓝染,实验后空白对照组细胞没有被蓝染;②非特异siRNA组与空白对照组OD490nm值比较,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3.15,P>0.05);目的siRNA组与非特异siRNA组、空白对照组OD490nm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或高度统计学意义(q=3.92,P<0.05;q=5.58,P<0.01)。结论:HLA-G表达下调后滋养细胞增殖受到抑制,推测HLA-G可能对滋养细胞增殖功能有维持、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g 细胞增殖 RNA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G在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及胎盘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0
19
作者 马艳娟 刘陶 +3 位作者 王慧 杨冬 孙丽君 石凤茹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52-456,共5页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在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及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子痫前期患者20例(观察组)和正常妊娠者20例(对照组)的血清及胎盘组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SIA)、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RT-PCR)以及免...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在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及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子痫前期患者20例(观察组)和正常妊娠者20例(对照组)的血清及胎盘组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SIA)、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RT-PCR)以及免疫蛋白印迹(Westen Blot)检测两组血清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G(sHLA-G)及胎盘组织中HLA-G的表达差异,并通过HE染色观察两组胎盘的病理变化。结果:①观察组血清及胎盘组织中HLA-G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胎盘绒毛间质血管数及绒毛数平均值减少(P<0.01,P<0.05),合体滋养细胞结节增多(P<0.05),绒毛间质纤维化及纤维素样坏死显著增多(P<0.01),细胞滋养细胞明显增生(P<0.01),干绒毛小动脉管腔直径明显变小(P<0.01)。③相关分析显示,血清中sHLA-G表达水平与胎盘中HLA-G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909,P<0.05)。HLA-G mRNA及HLA-G蛋白表达强度与胎盘绒毛血管密度呈正相关(r=0.907,P<0.05;r=0.904,P<0.05)。结论:HLA-G可能与子痫前期的发生、病理生理过程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人类白细胞抗原-g 实时荧光定量PCR 免疫蛋白印迹 胎盘病理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地区汉、黎族重度子痫前期与HLA-G 14bp基因多态性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郑林媚 唐荣 +4 位作者 王莉 陈小菊 施蕾 陈文忱 周忠义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80-284,共5页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G第8外显子14bp基因多态性在海南汉、黎族重度子痫前期(sPE)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产科分娩的正常妊娠妇女128例(汉族68例和黎族60例)及sPE患者102例(汉族55例和黎族47...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G第8外显子14bp基因多态性在海南汉、黎族重度子痫前期(sPE)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产科分娩的正常妊娠妇女128例(汉族68例和黎族60例)及sPE患者102例(汉族55例和黎族47例)的血标本,应用PCR及直接测序法对HLA-G的14bp位点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进行分型,比较两个民族组间该位点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分布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各组14bp位点可检测出3种基因型:即+14bp/+14bp型、+14bp/-14bp型和-14bp/-14bp型。不同民族间比较:汉族正常对照组与黎族正常对照组,汉族sPE组和黎族sPE组的HLA-G 14bp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民族间比较:汉族sPE组HLA-G 14bp等位基因和3种基因型频率与汉族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黎族sPE组-14bp等位基因频率低于黎族正常对照组(54.4%vs 64.3%,P<0.05)。黎族sPE组HLA-G-14bp/-14bp基因型频率低于黎族正常对照组(22.2%vs 42.9%,P<0.05),而-14bp/+14bp基因型频率高于黎族正常对照组(64.4%vs 42.9%,P<0.05),两组+14bp/+14bp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LA-G基因第8外显子14bp缺失多态性的存在可能有利于降低孕妇PE的发生发展,可能与种族差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子痫前期 人类白细胞抗原-g 14bp基因多态性 种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