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A基因多态性与HBV携带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帅莉 杨帅 +7 位作者 叶峻杰 杨景成 付晓野 许彬 刘红伟 周律 康细林 高静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37-1040,共4页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云南省昆明市延安医院健康体检者静脉血样本501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V二对半,根据HBV二对半检测结果分为HB...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云南省昆明市延安医院健康体检者静脉血样本501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V二对半,根据HBV二对半检测结果分为HBV携带组和既往感染组以及健康对照组3组,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with sequence specific primers,PCR-SSP)基因分型技术检测HLA-A抗原的基因型,将HBV携带组和健康对照组以及HBV既往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的HLA-A基因多态性的分布频率进行比较。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健康对照组HLA-A2阳性数占比47.49%,等位基因频率数占比31.29%;健康对照组基因分布频率总体与中华骨髓库发布的中国常见及确认的HLA-A等位基因表一致。HBV携带组HLA-A2阳性数占比63.04%,等位基因频率数占比42.23%,携带者的HLA-A2阳性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既往感染组HLA-A2阳性数占比56.14%,等位基因频率数占比35.97%,既往感染组的HLA-A2阳性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LA-A2基因可能是慢性乙型肝炎HBV携带者的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 基因多态性 hla-A2 乙型肝炎病毒(HB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与地中海贫血疾病相关的探讨
2
作者 金顺明 区小冰 +1 位作者 余一平 邝卫慈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1年第6期285-288,共4页
地中海贫血(地贫)是我省儿童多见的遗传性疾病之一。当前地贫的研究已达分子学水平,但多是与红细胞关联的研究,而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关联的报道少。我们为了探讨HLA与地贫疾病相关性,对120例地贫病人进行了HLA分型,其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地中海贫血 人类 白细胞抗原 hl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率先发现3个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新等位基因
3
作者 杨淑培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 新等位基因 中国科学家 首次发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与骨髓移植
4
作者 叶根耀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1期9-16,共8页
各种造血干细胞缺损或调控失常的疾病如急、慢性白血病,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以及8Gy以上全身照射引起的极重度骨髓型和轻度肠型急性放射病,一般临床治疗效果不佳,特别是后者,常规综合对症治疗结合辐射防治药物的应用难以奏效。自Jacobs... 各种造血干细胞缺损或调控失常的疾病如急、慢性白血病,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以及8Gy以上全身照射引起的极重度骨髓型和轻度肠型急性放射病,一般临床治疗效果不佳,特别是后者,常规综合对症治疗结合辐射防治药物的应用难以奏效。自Jacobson (1950)和Lorenz(1951)以致死剂量照射小白鼠后,可因输入骨髓或脾细胞获得保护以来,骨髓移植(BMT)的实验研究十分活跃,日益深入。Thomas于1957年和Mathe最先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 骨髓移植 无关供者 多态性 hla相合 再生障碍性贫血 造血干细胞缺损 细胞 hla分型 补体依赖性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多态性与药物不良反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5
作者 罗建权 张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2年第7期828-834,共7页
药物不良反应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HLA)是目前已知的人类最复杂基因系统。近年来研究发现,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多态性与药物不良反应之间有着很强的遗传相关性,且部分研究成果在临床已得到很好地... 药物不良反应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HLA)是目前已知的人类最复杂基因系统。近年来研究发现,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多态性与药物不良反应之间有着很强的遗传相关性,且部分研究成果在临床已得到很好地应用。本文就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多态性与药物不良反应之间的研究及其临床应用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hla) 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基因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西安科学家新发现两个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等位基因
6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8-68,共1页
据2005年12月1日《新民晚报》消息,西安血液中心首次发现两个新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等位基因,并已被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白细胞抗原命名委员会命名为“HLA——A*0290”和“HIA——B*4814”。目前全世界已经发现的人类白细胞抗原基... 据2005年12月1日《新民晚报》消息,西安血液中心首次发现两个新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等位基因,并已被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白细胞抗原命名委员会命名为“HLA——A*0290”和“HIA——B*4814”。目前全世界已经发现的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近2100个,其中大部分由美国发现。我国迄今为止已发现了20余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 等位基因 西安 科学家 世界卫生组织 首次发现 抗原基因 hla 委员会 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性红斑狼疮与人类白细胞抗原位点A、B 被引量:1
7
作者 康熙雄 王文怡 +1 位作者 刘立 孙荣武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1984年第4期380-383,共4页
全身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侵犯多系统,产生多种自身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学尚不完全清楚。近年来随着医学,特别是免疫学的迅速发展及新技术的应用,对SLE病因的研究已有了较大的进展。认为它是遗传因素和慢性病毒感染及其它诱因... 全身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侵犯多系统,产生多种自身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学尚不完全清楚。近年来随着医学,特别是免疫学的迅速发展及新技术的应用,对SLE病因的研究已有了较大的进展。认为它是遗传因素和慢性病毒感染及其它诱因相互作用下使机体免疫功能发生紊乱,抑制性T细胞功能减弱,B细胞功能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性红斑狼疮 hla 患者 人类白细胞抗原 SLE 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白细胞抗原-G阳性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调节性T细胞的实验研究
8
作者 白剑 肖漓 +8 位作者 苗兰英 林大勇 刘鸿 高钰 陈文 毕丽丽 孔祥瑞 黄海燕 石炳毅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7-102,共6页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G阳性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诱导调节性T细胞(Treg)产生的效果。方法从新生儿脐带中分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采用脂质体转染的方式将PEGFP-N1-HLA-G质粒转染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中,设为PEGFP-N1-HLA-G组;...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G阳性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诱导调节性T细胞(Treg)产生的效果。方法从新生儿脐带中分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采用脂质体转染的方式将PEGFP-N1-HLA-G质粒转染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中,设为PEGFP-N1-HLA-G组;转染空载体PEGFP-N1质粒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设为PEGFP-N1组;相同条件下,未加入空载体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设为空白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标志物;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鉴定各组细胞HLA-G蛋白的表达;各组细胞与健康人外周血中CD4+T细胞混合培养24 h和48 h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25+Foxp3+Treg占全部T细胞的比例。结果脐带间充质干细胞CD45、CD34和HLA-DR呈阴性表达,CD29、CD44和CD105呈阳性表达;PEGFP-N1-HLA-G组可以表达HLA-G蛋白,与空白对照组和PEGFP-N1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PEGFP-N1-HLA-G组细胞在与CD4+T细胞混合培养24 h后,CD4+CD25+Foxp3+Treg占全部T细胞的(15.3±1.9)%,在培养48 h后,CD4+CD25+Foxp3+Treg占全部T细胞的(14.3±2.1)%,与空白对照组和PEGFP-N1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HLA-G基因修饰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能够有效地在体外诱导CD4+CD25+Foxp3+Treg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G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T细胞 调节性T细胞(Treg) 转染 修饰 免疫排斥 免疫耐受 CD4+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Cw在广东汉族人群中的分布频率及其意义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肖露露 马红京 +3 位作者 尹晓林 叶欣 张伟东 郭坤元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56-258,共3页
目的 :检测HLA Cw在广东汉族人群的分布频率 ,初步分析该人群中KIR与HLA Cw之间识别方式的特点及意义。方法 :骨髓移植供者 12 2例 ,ACD抗凝血提取DNA ,半量全自动PCR RSSO分型检测Cw。结果 :广东汉族人群HLA Cw基因频率分布由高至低依... 目的 :检测HLA Cw在广东汉族人群的分布频率 ,初步分析该人群中KIR与HLA Cw之间识别方式的特点及意义。方法 :骨髓移植供者 12 2例 ,ACD抗凝血提取DNA ,半量全自动PCR RSSO分型检测Cw。结果 :广东汉族人群HLA Cw基因频率分布由高至低依次为 :Cw 0 3(0 2 371) >Cw 0 7(0 2 15 9) >Cw 0 1(0 175 2 ) >Cw 0 8(0 112 9) >Cw 0 4 (0 0 5 0 5 ) >Cw 14、15(0 0 4 19) >Cw 12 (0 0 376 ) >Cw 0 6 (0 0 333) >Cw 0 5 (0 0 0 82 ) >Cw 16 (0 0 0 4 1)。第一组Cw 0 2 ,0 4 ,0 5 ,0 6识别KIR分子中2DL 2DSI;第二组Cw 0 1,0 3,0 7,0 8识别KIR分子中 2DL2 2DL3;2DS2 2DS3。两组分布频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广东汉族人群HLA Cw 0 1,0 3,0 7,0 8出现频率较高 ,其与KIR的识别方式均属第二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cw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 基因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癌发生发展中HLA基因易感及NK细胞受体免疫应答的作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斯晨 刘瓅 肖雪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532-1535,共4页
目的:探究子宫颈癌发生发展中HLA基因易感及NK细胞受体免疫应答的作用。方法:本研究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于我院诊治,并经病理活检证实为子宫颈癌的患者20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随机选取200例健康妇女为对照组。两组均在入院时取外周... 目的:探究子宫颈癌发生发展中HLA基因易感及NK细胞受体免疫应答的作用。方法:本研究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于我院诊治,并经病理活检证实为子宫颈癌的患者20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随机选取200例健康妇女为对照组。两组均在入院时取外周血2 ml,采集观察组的宫颈细胞样品用来进行细胞学观察和HPV的DNA探查,观察两组人员HPV感染率和HLA分型。结果:两组入组人员HPV感染阳性率分别为91%、1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HLA-KIR*1003、HLA-KIR*14、HLA-KIR*17、HLA-KIR*02、HLA-KIR*12的分布频率分别为41%、39%、35%、15%、53%,对照组分别为18%、15%、14%、52%、89%,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HLA-KIR*1003、HLA-KIR*14、HLA-KIR*17分布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HLA-KIR*02、HLA-KIR*12的分布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子宫颈癌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存在HLA-KIR*1003、HLA-KIR*14、HLA-KIR*17等位基因易感,而HLAKIR*02、HLA-KIR*12等位基因可减少宫颈癌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 NK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汉族人群蚕蚀性角膜溃疡与HLA-Cw等位基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青松 袁进 +1 位作者 周世有 陈家祺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14-516,共3页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蚕蚀性角膜溃疡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Cw基因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7例中国汉族蚕蚀性角膜溃疡患者血样,提取基因组DNA。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方法来进行HLA-Cw基因分型。正常对照组来源于已知...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蚕蚀性角膜溃疡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Cw基因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7例中国汉族蚕蚀性角膜溃疡患者血样,提取基因组DNA。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方法来进行HLA-Cw基因分型。正常对照组来源于已知的研究资料。结果蚕蚀性角膜溃疡组HLA-Cw01、Cw02、Cw03、Cw04、Cw07、Cw08、Cw12、Cw14和Cw15的基因频率分别为20.59%、2.94%、26.47%、5.88%、11.76%、17.65%、5.88%、2.94%和2.94%,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国汉族人群中,HLA-Cw与蚕蚀性角膜溃疡致病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蚀性角膜溃疡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cw 中国汉族人群 等位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汉族人群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及其特异性配体HLA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蒋立新 许联红 +1 位作者 戚传平 王永仿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63-865,868,共4页
目的:分析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及其特异性配体HLAⅠ类分子在江苏地区汉族人群的分布特点。方法:分别利用real-time PCR法和PCR-SSP方法对173例无血缘关系的江苏汉族健康人群进行KIR和HLA-Cw,HLA-Bw4分型,并分析KIR/HLA配对组... 目的:分析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及其特异性配体HLAⅠ类分子在江苏地区汉族人群的分布特点。方法:分别利用real-time PCR法和PCR-SSP方法对173例无血缘关系的江苏汉族健康人群进行KIR和HLA-Cw,HLA-Bw4分型,并分析KIR/HLA配对组合的类型和数量。结果:江苏汉族人群中,>92%的个体同时表达四种抑制性KIR(iKIR)(2DL1,2DL2/3,3DL1,3DL2)。2DL2/HLA-C1,2DL3/HLA-C1,2DL1/HLA-C2,3DL1/Bw4的频率分别依次分别为0.243,0.971,0.457,0.590;2DS1/HLA-C2,2DS2/HLA-C1的频率为0.162,0.231。54.3%的个体只表达2DL1而不表达相应的配体HLA-C2,32.9%的个体只表达3DL1而缺乏配体HLA-Bw4,另有5.8%的个体只表达HLA-Bw4而不表达3DL1。27.7%的个体同时表达3种iKIR/HLA,26%的个体同时表达两种iKIR/HLA,25.4%的个体只遗传一个iKIR/HLA配对,未发现3种iKIR/HLA同时缺失的个体。结论:在江苏汉族人群中,存在KIR与HLA表型分离现象,抑制性KIR/HLA配对表达高于刺激性KIR/HLA配对,约1/4个体只表达单个iKIR/HLA配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 人类白细胞表面抗原 KIR/hl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汉族人群HLA-Cw多态性及单体型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红京 肖露露 +2 位作者 尹晓林 郭坤元 叶欣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900-903,共4页
目的检测广东汉族人群HLA-Cw及HLA-A、B、DRB1基因频率,分析该人群HLA-Cw等位基因多态性及其单体型特点。方法骨髓移植供者185例,抗凝血提取DNA,半量全自动PCR-RSSO分型检测HLA-A、B、Cw、DRB1基因型。结果在分辨水平检出Cw等位基因11个... 目的检测广东汉族人群HLA-Cw及HLA-A、B、DRB1基因频率,分析该人群HLA-Cw等位基因多态性及其单体型特点。方法骨髓移植供者185例,抗凝血提取DNA,半量全自动PCR-RSSO分型检测HLA-A、B、Cw、DRB1基因型。结果在分辨水平检出Cw等位基因11个,其中分布频率较高的依次为Cw03(0.2580)、Cw07(0.1887)、Cw01(0.1732)、Cw08(0.1070)。统计分析呈现显著连锁不平衡的HLA-Cw-A单体型7个,HLA-Cw-B单体型20个,HLA-Cw-DRB1单体型10个。结论广东汉族群体HLA-Cw基因具有较为丰富的多态性,其与HLA-A、B、DRB1间连锁不平衡单体型具有地区性遗传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cw 单体型 基因频率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供受体配型选择新标准──HLA分子模拟三维结构匹配 被引量:3
14
作者 韩红星 孔繁华 +4 位作者 奚永志 金荔 刘楠 屠敏 郭斯启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54-355,共2页
为了确定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三维结构配型的标准 ,总结出主要的可允许错配和免疫原性错配等位基因 ,我们采用分子模拟技术模拟了HLA分子的三维结构 ,用计算机软件比较模拟结构间的差异大小。结果表明 ,HLA分子模拟结构间的差异不同 ,... 为了确定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三维结构配型的标准 ,总结出主要的可允许错配和免疫原性错配等位基因 ,我们采用分子模拟技术模拟了HLA分子的三维结构 ,用计算机软件比较模拟结构间的差异大小。结果表明 ,HLA分子模拟结构间的差异不同 ,在大量统计分析基础上可以认为 ,HLA A和 B分子整体相对均方差 (relativemeansquaredeviation ,RMSD ,单位nm)大于 0 .0 4nm为差异显著 ,小于 0 .0 2nm为差异不显著 ;DRB1位点间RMSD大于 0 .0 2nm为差异显著 ,小于 0 .0 1nm为差异不显著 ,据此进一步总结了主要的可允许错配和免疫原性错配等位基因情况。本研究提示 ,HLA三维结构配型是移植配型领域的新观点 ,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供-受体选择 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分子模拟 三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视角──HLA及其与人类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志强 邬丽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7期1268-1271,共4页
在人类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ajorHistocompitibilityComplex ,MHC)即人类白细胞抗原 (HumanLeukocyteAntigen ,HLA) ,是目前已知的最复杂的编码HLA的基因群 ,具有高度的多态性。HLA在免疫方面起的重要作用早已备受关注 ,进一步的... 在人类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ajorHistocompitibilityComplex ,MHC)即人类白细胞抗原 (HumanLeukocyteAntigen ,HLA) ,是目前已知的最复杂的编码HLA的基因群 ,具有高度的多态性。HLA在免疫方面起的重要作用早已备受关注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HLA与人类的多种疾病相关。本文将对HLA的分子结构及其与人类疾病相关性的研究方法、结论和机制方面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 人类疾病 相关性研究 制方 人类白细胞抗原 MHC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结论 新视角 重要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合抗原受体调节性T细胞免疫疗法在器官移植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吴俣 李佩璐 +1 位作者 葛军 蒋廷亚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47-552,共6页
调节性T细胞(Treg)是对机体进行免疫负调控的一类T细胞亚群,具有抑制排斥反应的作用。通过嵌合抗原受体(CAR)技术对Treg进行特异性的改造,可以成功地将供体特异性抗原嵌合到Treg表面,从而实时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为诱导免疫耐受提供了... 调节性T细胞(Treg)是对机体进行免疫负调控的一类T细胞亚群,具有抑制排斥反应的作用。通过嵌合抗原受体(CAR)技术对Treg进行特异性的改造,可以成功地将供体特异性抗原嵌合到Treg表面,从而实时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为诱导免疫耐受提供了一种新颖而有前景的治疗选择。本文综述了Treg在免疫相关疾病中的研究、CAR-Treg技术实现的主要难点及其在诱导器官移植免疫耐受方面的研究进展,展望了CAR-Treg在器官移植领域应用的机会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抑制剂 调节性T细胞(Treg) 嵌合抗原受体(CAR)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 移植免疫耐受 供体特异性抗体(DSA)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 移植物抗宿主疾病(GVH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锡伯族和汉族HLA抗原频率测定
17
作者 关丽 张丙华 +2 位作者 孙步彤 康熙雄 黄书平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6期664-665,共2页
目的:研究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在各民族中多态性的分布,及其民族异质性和在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差异。方法:采用国际通用的标准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两步法,使用十一届HLA国际研讨会协作组提供的300种分型血清,对长春地区44名锡伯族... 目的:研究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在各民族中多态性的分布,及其民族异质性和在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差异。方法:采用国际通用的标准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两步法,使用十一届HLA国际研讨会协作组提供的300种分型血清,对长春地区44名锡伯族个体、62名汉族个体进行了HLA一A、B、C、DR、DQ抗原分型。结果:长春锡伯族与汉族人群间HLA抗原分布不尽相同。结论:各民族间虽有一定的血缘关系,但也存在民族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 频率 测定 锡伯族 汉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地区汉族正常人群HLAE基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甄子俊 方建培 +3 位作者 邓庆丽 徐宏贵 范丽安 黄绍良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783-787,共5页
为了检测广东地区汉族正常人群HLA E基因的多态性 ,并分析HLA E与典型HLA I类 (Ia)位点之间的连锁关系 ,采用PCR SSP方法检测广东地区 15 0个无血缘相关的正常人的HLA E基因型 ,同时用NIH标准微量淋巴细胞毒方法检测其中 10 6人HLA A , ... 为了检测广东地区汉族正常人群HLA E基因的多态性 ,并分析HLA E与典型HLA I类 (Ia)位点之间的连锁关系 ,采用PCR SSP方法检测广东地区 15 0个无血缘相关的正常人的HLA E基因型 ,同时用NIH标准微量淋巴细胞毒方法检测其中 10 6人HLA A , B基因型 ,对HLA E与HLA A , B位点之间作连锁分析。结果发现 ,在广东地区汉族正常人群中共检出 3个HLA E等位基因 :HLA E 0 10 1,HLA E 0 10 3 1,HLA E 0 10 3 2 ,其基因频率分别为 4 5 .3 3 % ,3 2 .3 3 % ,2 2 .3 3 %。未检出E 0 10 2和E 0 10 4。HLA E与HLA A , B位点之间B15 / E0 10 3 2及A2 /E 0 10 3 2存在连锁不平衡 ,除此之外其他任何两位点之间不存在连锁不平衡。结论 :HLA E高度保守的多态性提示其生物学特性可能有别于HLA Ia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E基因 基因多态性 连锁不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高分辨等位基因及单体型多态性与北方汉族髓系白血病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齐珺 王天菊 +3 位作者 陈利萍 王满妮 武君华 杜丹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2-41,共10页
目的:探讨HLA-A,-B,-DRB1高分辨等位基因及单体型多态性与北方汉族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慢性髓系白血病(CML)的相关性。方法:以1241例健康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为对照,采用PCR-SBT、-SSO和-SSP方法对259例髓系白血病患者进行HLA-A,B,... 目的:探讨HLA-A,-B,-DRB1高分辨等位基因及单体型多态性与北方汉族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慢性髓系白血病(CML)的相关性。方法:以1241例健康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为对照,采用PCR-SBT、-SSO和-SSP方法对259例髓系白血病患者进行HLA-A,B,DRB1高分辨分型,运用Arleguin 3.5.2软件计算基因频率及单体型频率,病例对照研究计算疾病比值比(ocld ratio,OR);用Swiss-Model对差异HLA分子进行同源建模,Swiss-Pdb Viewer v4.1软件对分子间三维结构进行差异比对。结果:经χ~2检验、连续校正显示,AML组(n=189)的A*02:07(8.47%vs 5.28%,P=0.013)、A*29:01(1.85%vs 0.68%,P=0.044)、B*07:02(5.29%vs 3.10%,P=0.029)、B*07:05:01G(1.85%vs 0.68%,P=0.044)、B*35:02(1.06%vs 0.20%,P=0.023)的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而AML组的A*02:03频率则低于对照组(0.79%vs 3.10%,P=0.011)。CML组(n=70)的B*46:01频率低于对照组(2.86%vs 7.82%,P=0.031),但上述等位基因经Bonferroni校正后,均显示无统计学差异。经Fisher精确概率检验和Bonferroni校正,DRB1*11:28及其单体型A*24:02-B*15:01-DRB1*11:28频率在陕西籍CML患者中显著升高(1.43%vs 0.00%,Pc'=0.015;1.43%vs 0.00%,P=0.003)。Swiss-Pdb Viewer v 4.1软件计算DRB1*11:28和DRB1*11:01分子肽结合区主链间均方根偏差(RMSD)为0.09 nm。经Bonferroni校正单体型A*03:01-B*50:01-DRB1*07:01和A*11:01-B*40:06-DRB1*09:01分别在AML和CML患者中频率显著升高(1.06%vs 0.00%,Pc=0.000;2.86%vs 0.07%,Pc=0.000),与白血病呈正相关(OR=59.66,95%CI=3.21-1110.39;OR=42.91,95%CI=7.07-260.32)。结论:北方汉族AML和CML患者携带有特定的易感单体型,DRB1*11:28与CML发病呈正相关,可能不能有效结合并提呈bcr-abl肽段给CD4^+T细胞,是北方汉族尤其陕西籍发生CML的易感基因(OR=89.62,95%CI=4.28-1875.87),并与其特定单体型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系白血病 人类白细胞抗原 北方汉族 单体型 基因频率 比值比 hla分子三维结构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地区汉族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HLA-DPB1基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泽寰 范新兰 +5 位作者 林蒋海 符志彦 潘德京 付永贵 贾宗剑 徐安龙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907-909,共3页
目的 :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的DPB1基因与广州地区汉族人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测序分型技术 (SBT)对广州地区汉族人中 58例乙型肝炎患者和 75例正常个体的HLA -DPB1基因位点进行了基因分型。结果 :两者的HLA ... 目的 :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的DPB1基因与广州地区汉族人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测序分型技术 (SBT)对广州地区汉族人中 58例乙型肝炎患者和 75例正常个体的HLA -DPB1基因位点进行了基因分型。结果 :两者的HLA -DPB1等位基因表现型频率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本研究检验的广州地区部分汉族人的HBV感染与H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市 汉族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乙型肝炎病毒 hla抗原 人类白细胞抗原 DPB1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