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NN-BiLSTM-SA网络的人类活动识别
1
作者 王赛 张立新 +3 位作者 陈乃源 阚希 王军昂 吴凯枫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3-259,290,共8页
针对传统的神经网络对人类活动行为识别精度不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通道机制的卷积神经网络叠加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和自注意力的混合网络模型(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self-atten... 针对传统的神经网络对人类活动行为识别精度不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通道机制的卷积神经网络叠加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和自注意力的混合网络模型(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self-attention,CNN-BiLSTM-SA)。首先将数据集中的加速度和角速度数据作为网络的两个输入,然后使用卷积神经网络叠加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的模式搭建系统,最后引入自注意力机制增强系统的分类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在UCI-HAR数据集中,本网络的平均F 1分数达到98.6%,平均准确率达到98.4%,比卷积神经网络叠加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型(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long short-term memory,CNN-LSTM)收敛速度更快并且准确率提高了4.2%,在人类活动识别方面,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活动识别 传感器 CNN-BiLSTM 自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衡采样的主动半监督学习人类活动识别研究
2
作者 郇战 刘艳 +3 位作者 李志新 董晨辉 周帮文 秦王盛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3-66,71,共5页
基于可穿戴传感器的人类活动识别研究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平衡采样的主动半监督模型,在挑选样本进行标注时,将样本的不确定性和多样性一并考虑在内,挑选出类别平衡的不确定性样本。确保训练后的模型对每个类都... 基于可穿戴传感器的人类活动识别研究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平衡采样的主动半监督模型,在挑选样本进行标注时,将样本的不确定性和多样性一并考虑在内,挑选出类别平衡的不确定性样本。确保训练后的模型对每个类都有很好的识别性能,从而提升整体分类结果。同时,为了全部利用标记和未标记样本的信息,将主动学习和半监督学习相结合,利用损失项信息不断更新网络参数,提升模型在低注释下的识别性能。该模型在2个公开数据集上得到了验证,在确保获得较优分类准确率的同时,可以大大减少样本的人工标注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学习 半监督学习 查询策略 人类活动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注意力模型的多传感器人类活动识别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金甲 周雅倩 郝智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58-969,共12页
深度循环神经网络适用于处理时间序列数据,然而循环神经网络特征提取能力差,时间依赖关系挖掘不足。针对此问题,提出了3种注意力机制和长短时记忆(LSTM)神经网络结合的模型用于人类活动识别问题,并研究了3种注意力机制在不同数据集上单... 深度循环神经网络适用于处理时间序列数据,然而循环神经网络特征提取能力差,时间依赖关系挖掘不足。针对此问题,提出了3种注意力机制和长短时记忆(LSTM)神经网络结合的模型用于人类活动识别问题,并研究了3种注意力机制在不同数据集上单独及配合使用时对模型精度的影响。对于UCI_HAR数据集,3种注意力LSTM模型准确率分别为94.13%、95.15%和94.81%,高于LSTM模型识别准确率93.2%。此外,针对人类活动识别的传感器时间序列数据的标签特点,提出将时间段分类任务转化为分割任务,设计了2个基于分割任务的注意力门控循环单元(GRU)神经网络模型,Bahdanau注意力GRU模型在Skoda数据集和机会(Oppor)数据集准确率为84.61%和89.54%,高于基准UNet模型的70.40%和88.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人类活动识别 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 注意力机制 时间段分类 分割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开集类增量学习的人类活动识别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郇战 周帮文 +3 位作者 王澄 董晨辉 刘艳 王佳晖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0-47,共8页
通过可穿戴传感器采集的时间序列信号进行人类活动识别(HAR)需基于训练样本的已知类别进行,然而现实中可能面临不断增加的新类别数据,将新类别数据与已知类别有效区分是现阶段人类活动识别的研究热点。类增量学习旨在目标数据不断增加... 通过可穿戴传感器采集的时间序列信号进行人类活动识别(HAR)需基于训练样本的已知类别进行,然而现实中可能面临不断增加的新类别数据,将新类别数据与已知类别有效区分是现阶段人类活动识别的研究热点。类增量学习旨在目标数据不断增加时用新的知识更新已有模型,同时开集识别算法可以为分类器提供拒绝选项,以便识别出模型未见过的目标类型。该文设计了一种基于类增量学习的开集动作识别框架,该框架能够连续识别和学习新的未知类,将极值模型(EVM)与增量学习相结合,对于特征进行PCA降维,分别计算特征之间的余弦、欧式和曼哈顿距离,对新数据进行学习和识别。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对比现有的模拟开集工作,该文所提出的模型在UCI和PAMAP2数据集上具有良好的表现,其中经过PCA降维和计算余弦距离取得了更高的精度。在类增量学习实验中,该模型既能够保持良好的精度,同时也能有效地辨别新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量学习 开集识别 人类活动识别 极值模型 PCA降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MLN的人类活动识别新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苏雷 李冠宇 田广强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20-25,76,共7页
针对人类活动识别中存在的检测不确定问题,改进了马尔可夫逻辑网络(MLN)中势函数的计算方法。即软化一阶逻辑中关系运算符,使特征函数的取值范围从布尔值扩展到[0,1]区间;计算传感器事件的可信度,来获取所对应闭原子为真的概率。将改进... 针对人类活动识别中存在的检测不确定问题,改进了马尔可夫逻辑网络(MLN)中势函数的计算方法。即软化一阶逻辑中关系运算符,使特征函数的取值范围从布尔值扩展到[0,1]区间;计算传感器事件的可信度,来获取所对应闭原子为真的概率。将改进的MLN方法与本体结合,提出混合识别框架并实现了相应算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包含错误的数据集ADL-E下,改进的MLN仍能保持较高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不确定 人类活动识别 马尔可夫逻辑网络 事件可信度 活动本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多尺度卷积和BiGRU网络的人类活动识别模型 被引量:2
6
作者 魏雄 王子樊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72-76,共5页
基于深度学习的人类活动识别(HAR)方法在处理时间序列数据时存在手工特征提取过程复杂、复杂时序依赖性难以挖掘问题,如何有效自动提取人类活动的多尺度特征并挖掘时序前后的关联性特征,是提高HAR准确率的关键因素。为解决上述问题,提... 基于深度学习的人类活动识别(HAR)方法在处理时间序列数据时存在手工特征提取过程复杂、复杂时序依赖性难以挖掘问题,如何有效自动提取人类活动的多尺度特征并挖掘时序前后的关联性特征,是提高HAR准确率的关键因素。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多尺度一维卷积-双向门控循环单元(1DMCNN-BiGRU)模型。使用多尺度卷积提取精细化感知信号特征,同时融合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GRU)提取的前后整体信号的相关性特征,从而提高模型的识别准确率。在真实场景数据集USC-HAD、WISDM、PAMAP2上的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次优的CNN-LSTM(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with Long Short-Term Memory)模型,所提模型的识别准确率分别提高了1.06%、1.23%和1.71%,具有较高的识别准确度,验证了所提模型用于HAR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提取 卷积神经网络 双向门控循环单元 人类活动识别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的支持向量机与情景感知的人体活动识别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杨 赵红东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65-671,共7页
针对目前人体活动类别识别准确率偏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支持向量机(SVM)与情景分析(人体运动状态转换的实际逻辑或统计模型)相结合的识别方法,对人体日常的六种活动(步行、上楼、下楼、坐下、站立、躺下)进行识别。该方法利用了人体活动... 针对目前人体活动类别识别准确率偏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支持向量机(SVM)与情景分析(人体运动状态转换的实际逻辑或统计模型)相结合的识别方法,对人体日常的六种活动(步行、上楼、下楼、坐下、站立、躺下)进行识别。该方法利用了人体活动样本之间存在逻辑关系的特点,首先使用经改进的粒子群优化(IPSO)算法对SVM模型进行优化,然后利用优化后的SVM对人体活动进行分类,最后通过情景分析的方法对错误的识别结果进行修正。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加州大学欧文分校(UCI)的人体活动识别数据集(HARUS)上的分类准确率达到了94.2%,高于传统的仅使用模式识别进行分类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活动识别 粒子群优化 情景感知 机器学习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复杂动作的运动状态转移识别模型 被引量:2
8
作者 耿宏杨 郇战 +3 位作者 梁久祯 侯振杰 高歌 吕士云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323-2330,共8页
基于惯性传感器的人类活动识别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热点,大多数的研究都是基于单个动作的分类识别,面对日常生活中具有多个运动状态且连续的动作信号时,很难对其中存在的运动状态进行精确分割和识别.论文提出一种面向复杂运动的运动状态转... 基于惯性传感器的人类活动识别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热点,大多数的研究都是基于单个动作的分类识别,面对日常生活中具有多个运动状态且连续的动作信号时,很难对其中存在的运动状态进行精确分割和识别.论文提出一种面向复杂运动的运动状态转移识别模型,将人类日常动作分为动态动作、静态动作和过渡动作,并对这几类动作进行分割和识别.通过滑动窗口分割法进行预分割,分割周期性强的动态动作和易识别的静态动作,获取动态动作分割结果和静态动作先验.根据静态动作和过渡动作变化率的差异,设置阈值来区分静态动作和过渡动作的边界.最后,根据静态动作状态和过渡动作状态持续时间不同的逻辑关系建立有限状态机,利用静态动作先验将过渡动作识别出来.该模型在UCI公开的数据集上随机抽取了五组测试样本,整体分割识别准确率最高达到98.25%,最低也达到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活动识别 惯性传感器 滑动窗口分割 静态区域检测 静态动作先验 有限状态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