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走向廿一世纪的人类文化精神
被引量:1
- 1
-
-
作者
邹广文
-
机构
山东大学哲学系
-
出处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3-8,共6页
-
-
关键词
人类文化精神
廿一世纪
抽象利益
宇宙
理性至上
自圣
文化哲学
“人类中心论”
现时代
对象世界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五四精神的断裂与中国现代文化的重建
被引量:2
- 2
-
-
作者
戢克非
张慧彬
-
机构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2-27,共16页
-
文摘
文章认为,五四的精神主旨是彻底地反封建:它坚持文化上的开放精神,使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近现代文化做出了“顺应”的反应;它提出的“民主”与“科学”的口号体现了人类文化精神的内在本质和永恒的主题,代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方向。但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五四新文化运动没有从整体上彻底完成反对封建旧文化、建构现代新文化的任务,使五四精神出现了断裂。这就造成了建国以后不能全面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对其他一些西方有价值的文化思想和精神更是极力加以排斥;在此同时,各种封建主义文化复活并顽强地发挥作用,终于酿成了生产力落后、科学不发达、人的素质下降的恶果。因此,我们必须回过头来解决文化问题,这就需要全面正确地评价和估量五四,恢复、继承、发扬和发展五四的精神和传统,重新建构我国现代新文化。
-
关键词
西方文化
五四新文化运动
中国传统文化
知识分子
文化心理结构
五四精神
中西文化
中国文化
文化思想
人类文化精神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关于21世纪中国社会文化精神理念的应然状态
被引量:1
- 3
-
-
作者
高湘泽
-
机构
广东省西江大学政法系
-
出处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2期78-83,共6页
-
文摘
一十多年来,中国的文化哲学界聚讼纷纭的一个热门话题就是21世纪中国社会文化精神理念的应然状态问题,亦即:面对西方工业文明社会遭受的“现代社会病”,对正致力于实现现代化的中国社会来说,其用以导引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社会文化精神理念究竟应定位何处?科技理性...
-
关键词
人文精神
科技理性
精神理念
社会文化
健康持续发展
辩证意识
21世纪
人类文化精神
生存活动
中国社会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人类正在走向知识与权利社会
被引量:1
- 4
-
-
作者
鲍宗豪
-
机构
华东理工大学华东社会发展研究所
-
出处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6期1-7,共7页
-
文摘
一、世纪之交:知识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抉择 人类正在走向世纪之交——一个非同寻常的时刻,一个对于国家发展和人类的命运都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关头。 历史的足迹表明,世纪之交既会给人类敏感的心灵带来伤感和迷惘,但又常常会给人类知识、人类文化精神的重大突破与发展提供新的机遇。以往,思想家们曾用“信仰的时代”、“冒险的时代”、“理性的时代”、“启蒙的时代”、“今析的时代”
-
关键词
权利社会
科学知识
知识产业
人的独立性
世纪之交
科学技术
人类文化精神
人的权利
马克思恩格斯
人文知识
-
分类号
G302
[文化科学]
-
-
题名经济全球化的文化思考及文化选择
- 5
-
-
作者
张瑞堂
-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
-
出处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8-70,共3页
-
文摘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视角分析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人类共同文化精神演进的趋势 ,认为霸权主义是多元文化产生矛盾和冲突的根源 ,并危害着人类文明的缔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人类文化精神走向具有高度一致性 ,中国先进文化建设将为人类社会进步作出贡献。
-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人类文化精神
文化矛盾
文化一致性
先进文化
-
分类号
D20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文学本质问题再探讨
- 6
-
-
作者
王世国
-
出处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4期111-118,共8页
-
文摘
文学本质问题是文学理论的根本问题.本文运用系统方法,从文学本体系统来探求文学的本质特征,从而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文学是一种以语言为媒体,凭借想象创造的审美意象来表现人对现实的审美情思的艺术.
-
关键词
文学本质
人类精神文化系统
文学本体系统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