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点带石斑鱼染色体显带技术及其描绘研究(英文)
1
作者 周爱国 陈金涛 +3 位作者 谢少林 陈言峰 王超 邹记兴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0-116,共7页
点带石斑鱼(Epinephelus malabaricus)属于鲈形目,科、石斑鱼亚科、石斑鱼属,是中国东南沿海暖水性礁栖的名贵海产经济鱼类。采用PHA活体注射结合秋水仙素培养,取点带石斑鱼全肾,低渗处理,空气干燥制片法制作染色体标本,利用Alu I限制... 点带石斑鱼(Epinephelus malabaricus)属于鲈形目,科、石斑鱼亚科、石斑鱼属,是中国东南沿海暖水性礁栖的名贵海产经济鱼类。采用PHA活体注射结合秋水仙素培养,取点带石斑鱼全肾,低渗处理,空气干燥制片法制作染色体标本,利用Alu I限制性内切酶介导的原位切口平移显带技术,在点带石斑鱼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上诱导出带纹清晰、分散良好的多重带。结果显示,多数染色体显现出8—10条带纹,最少的一对染色体也有4条带纹,同源染色体带纹基本一致,在每对染色体上的数目及其分布具明显特征性且相对稳定,同时发现不同分裂相的同一号染色体上,特征带纹鲜明一致,带纹数目基本吻合,具有可重复性和可操作性;然后用人X和Y染色体文库特异DNA为探针,对点带石斑鱼的有丝分裂中期分裂相染色体进行了描绘研究。结果表明,点带石斑鱼染色体组中测出了人X染色体特异DNA同源片段的3个保守同线群,分别在点带石斑鱼的第7、第13和第22号同源染色体上,它们的杂交信号最近边距着丝粒的百分比距离分别大约为62.3%、43.4%及44.4%;人X染色质同源片段的大小约占点带石斑鱼基因组的4.63%。但用人Y染色体DNA描绘点带石斑鱼染色体时,没有检测出可见的同源片段。研究结果可以为从低等脊椎动物到人类性染色体的进化过程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带石斑鱼 限制内切酶带 染色体描绘 人类性染色体特异dna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克氏综合征 被引量:5
2
作者 刘永章 吴雪昌 +1 位作者 金龙金 董杰影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1-275,共5页
探讨用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dual color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D FISH)检测性染色体数目异常克氏综合征的应用价值,建立常规分裂期染色体和间期细胞FISH技术的实验方法。以Biotin标记的X染色体α 卫星DNA(pBamX7)探针和以Dig... 探讨用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dual color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D FISH)检测性染色体数目异常克氏综合征的应用价值,建立常规分裂期染色体和间期细胞FISH技术的实验方法。以Biotin标记的X染色体α 卫星DNA(pBamX7)探针和以Digoxigenin标记的Y染色体长臂末端重复序列(pY3.4)探针对19例克氏综合征标本同时进行外周血染色体及其间期细胞核的原位杂交,分别用Avidin FITC和Rhodamine FITC及其Anti avidin进行信号的检测与放大,DAPI复染。于OlympusAX 70型荧光显微镜下,分别通过WIB、WIG及其WU滤光镜观察杂交信号及其染色体或间期核背景,并统计外周血中期染色体及其间期细胞核的杂交信号颗粒数量。在显微镜下可见以Biotin标记的pBamX7探针显示2个绿色杂交信号,以Digoxigenin标记的pY3.4探针显示1个红色杂交信号,染色体或间期核背景经DAPI复染显示蓝色;18例出现XXY杂交信号的细胞,染色体及其间期细胞核杂交平均出现率分别为95.89%和95%,明显大于正常对照标准值2.75%,证实核型为47,XXY,与染色体检测的结果一致;其余1例染色体核型检测为嵌合体,XXY杂交信号细胞出现率为92%,同时检出6.7%的XY杂交信号细胞(>正常对照标准值4.17%)。用FISH技术检测性染色体数目异常克氏综合征具有快速、敏感度高、信号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克氏综合征 dna特异探针 染色体数目异常 诊断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者们在探求“反义”(Anti-Sense)技术在医学和农业上的应用
3
作者 郭殿瑞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89年第7期7-7,共1页
对于正在探索所谓"反义因子"这项新技术的研究者来说,在培育各种美味水果、蔬菜,治疗各种遗传病,乃至艾滋病方面都可能取得成功。反义因子阻碍基因的正常功能。反义机制能够控制细菌的基因表达,对此人们已经知道10年了。不过... 对于正在探索所谓"反义因子"这项新技术的研究者来说,在培育各种美味水果、蔬菜,治疗各种遗传病,乃至艾滋病方面都可能取得成功。反义因子阻碍基因的正常功能。反义机制能够控制细菌的基因表达,对此人们已经知道10年了。不过,仅仅在几年前才发现,在真核细胞中也可以操纵这类因子米抑制一些"坏基因"的影响,譬如编码引起食品腐坏的一些酶的基因以及病毒复制所需的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控制 食品腐坏 Anti-Sense 病毒复制 反义技术 人类疾病 反义基因 dna 合成 植物染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