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类干扰对生境质量的影响及空间优化策略
被引量:
10
1
作者
张京生
郜梦妍
+2 位作者
张煜森
漆良华
雷雅凯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0-150,共11页
[目的]探究自然保护区内人类活动强度对生境质量的影响,为提升自然保护区生境质量和空间优化提供依据。[方法]基于2021年土地利用数据和其他空间数据,利用InVEST模型、人类影响指数模型和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模型等方法,分析河南黄河湿地...
[目的]探究自然保护区内人类活动强度对生境质量的影响,为提升自然保护区生境质量和空间优化提供依据。[方法]基于2021年土地利用数据和其他空间数据,利用InVEST模型、人类影响指数模型和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模型等方法,分析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黄河保护区)内出现的主要用地冲突问题,生境质量与人类活动影响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空间上的相关性。[结果]①研究区主要用地冲突类型为农村建设用地、农田和鱼塘,共占总面积的28.85%。②人类影响指数中等以上面积占总面积的37.97%,人类影响指数呈现“东西两侧高,中间区域低”的空间分布特征。③生境质量指数均值0.65,中级生境质量以下面积比例达52.46%,总体呈中级以下水平。④人类影响指数与生境质量之间呈现空间负相关(Moran’s I为-0.519)。[结论]今后整合优化过程中黄河保护区需清退农田与鱼塘,将东部平原区河道湿地作为保护重点,优化保护范围,结合人类活动特点制定管控和优化策略,提升生境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
活动
生境质量
人类影响指数
双变量空间自相关
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类活动对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的影响
被引量:
13
2
作者
潘晨
周立志
+2 位作者
王晓辉
徐文彬
宋昀微
《生态科学》
CSCD
2021年第2期116-124,共9页
自然保护地通常是重要的生态敏感区域,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和社会经济价值,因此维持自然状况,避免人为干扰是日常管理的基本要求。借助遥感手段,快速识别人为扰动引起的景观变化,是加强保护地管理的有效手段。以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地通常是重要的生态敏感区域,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和社会经济价值,因此维持自然状况,避免人为干扰是日常管理的基本要求。借助遥感手段,快速识别人为扰动引起的景观变化,是加强保护地管理的有效手段。以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基于RS和GIS空间分析等技术方法,利用人为干扰度模型,并结合特定人类活动干扰类型的变化情况,研究了1995、2006和2017年人类干扰强度时空分异特征以及对景观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人类干扰活动增强,升金湖自然保护区景观破碎化加剧,相同区域间连通性减弱,斑块的形状逐渐变得更加复杂和不规则,景观多样性和空间异质性增加。1995-2017年升金湖自然保护区人为干扰度呈逐渐增加趋势,从0.476上升到0.499,但是后期(2006-2017年)的增长速度缓于前期(1995-2006年);在空间上,人为干扰度等级基本呈实验区>缓冲区>核心区的规律。自1995至2017年,升金湖自然保护区总体以及各个功能分区的人类活动影响指数均不断增加,在人类活动因子中,农田所占面积最大,占保护区总面积的40%左右,而围网养殖的人类活动影响指数最高,高达5.5×10^(-3)。针对上述现象,建议严格控制建筑用地,加强林地保护;大力推进“退养还湿”和“退耕还湿”;开展生态补偿试点,推进渔民转产和发展社区替代产业,缓解自然保护区的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景观格局
人为干扰度
人类
活动
影响
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类干扰对生境质量的影响及空间优化策略
被引量:
10
1
作者
张京生
郜梦妍
张煜森
漆良华
雷雅凯
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
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风景园林国际联合实验室
国际竹藤中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北京市共建竹藤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出处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0-150,共11页
基金
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多尺度绿色空间规划设计对公共健康的影响”(2020GGJS049)
河南省国际合作项目“中原城市群多尺度绿色基础设施规划设计策略研究”(HNGD202103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城市绿地布局对大气颗粒物污染的影响机制及尺度效应”(31600579)。
文摘
[目的]探究自然保护区内人类活动强度对生境质量的影响,为提升自然保护区生境质量和空间优化提供依据。[方法]基于2021年土地利用数据和其他空间数据,利用InVEST模型、人类影响指数模型和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模型等方法,分析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黄河保护区)内出现的主要用地冲突问题,生境质量与人类活动影响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空间上的相关性。[结果]①研究区主要用地冲突类型为农村建设用地、农田和鱼塘,共占总面积的28.85%。②人类影响指数中等以上面积占总面积的37.97%,人类影响指数呈现“东西两侧高,中间区域低”的空间分布特征。③生境质量指数均值0.65,中级生境质量以下面积比例达52.46%,总体呈中级以下水平。④人类影响指数与生境质量之间呈现空间负相关(Moran’s I为-0.519)。[结论]今后整合优化过程中黄河保护区需清退农田与鱼塘,将东部平原区河道湿地作为保护重点,优化保护范围,结合人类活动特点制定管控和优化策略,提升生境质量。
关键词
人类
活动
生境质量
人类影响指数
双变量空间自相关
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河南省
Keywords
human activity
habitat quality
human influence index
bivariate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He’nan Yellow River wetland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分类号
TU98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P964 [天文地球—自然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类活动对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的影响
被引量:
13
2
作者
潘晨
周立志
王晓辉
徐文彬
宋昀微
机构
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大学)
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安徽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出处
《生态科学》
CSCD
2021年第2期116-124,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72485,31472020)。
文摘
自然保护地通常是重要的生态敏感区域,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和社会经济价值,因此维持自然状况,避免人为干扰是日常管理的基本要求。借助遥感手段,快速识别人为扰动引起的景观变化,是加强保护地管理的有效手段。以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基于RS和GIS空间分析等技术方法,利用人为干扰度模型,并结合特定人类活动干扰类型的变化情况,研究了1995、2006和2017年人类干扰强度时空分异特征以及对景观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人类干扰活动增强,升金湖自然保护区景观破碎化加剧,相同区域间连通性减弱,斑块的形状逐渐变得更加复杂和不规则,景观多样性和空间异质性增加。1995-2017年升金湖自然保护区人为干扰度呈逐渐增加趋势,从0.476上升到0.499,但是后期(2006-2017年)的增长速度缓于前期(1995-2006年);在空间上,人为干扰度等级基本呈实验区>缓冲区>核心区的规律。自1995至2017年,升金湖自然保护区总体以及各个功能分区的人类活动影响指数均不断增加,在人类活动因子中,农田所占面积最大,占保护区总面积的40%左右,而围网养殖的人类活动影响指数最高,高达5.5×10^(-3)。针对上述现象,建议严格控制建筑用地,加强林地保护;大力推进“退养还湿”和“退耕还湿”;开展生态补偿试点,推进渔民转产和发展社区替代产业,缓解自然保护区的压力。
关键词
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景观格局
人为干扰度
人类
活动
影响
指数
Keywords
Shengjin Lak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landscape pattern
hemeroby index
human index
分类号
X37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类干扰对生境质量的影响及空间优化策略
张京生
郜梦妍
张煜森
漆良华
雷雅凯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人类活动对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的影响
潘晨
周立志
王晓辉
徐文彬
宋昀微
《生态科学》
CSCD
2021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